美术教案

时间:2022-11-01 10:36:52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美术教案模板锦集八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美术教案模板锦集八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的笔墨方法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

  2.指导学生用富有墨色变化和多样的线条表现有诗意的画面。

  教学重点:

  运用富有创意的应用中国画技法特点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现画面。

  教学难点:

  掌握中国画水与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

  教具准备:

  师备表现自然界美好景色彩图片及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课件演示:观看欣赏自然美景,

  师与学生一起凭自己对鸟语花香的理解,交流自己对画面的想象。

  2.引导学生解读和理解大师的写实与写意的表现手法。

  齐白石富有生活情趣的花卉鱼虫:要求简单描述画面的形象、线条、笔法。让学生说出从画面上看到的东西。

  吴冠中的泼墨写意画:荷塘、小鸟天堂----知道墨色有浓有淡。

  吴冠中的线条画----简洁、明快、用流动的线来表现流动的物体和凝固的形体。

  3.运用中国画水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然后相互欣赏、取长补短。

  二、发展阶段:

  1.师生共同作画,探索水墨画的表现手法:

  请一学生在板上的宣纸上随意点个点,师即兴添画成花或鸟。

  2.归纳表现手法:勾画添画方法、色彩写意法。

  3.指导学生运用色彩和墨色深浅变化和浓淡变化来塑造形象。充分体现国画的墨色韵味变化的特点。

  三、展示交流:

  把学生作业进行展示,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成功,同时发扬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增强学习信心。

  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课后进一步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与内容尝试练习,使他们更好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来描绘学生对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童趣。

  本教材分两节课上,第一节主要是欣赏、评述、第二节再进行探索尝试。

美术教案 篇2

  《捣练图》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掌握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展示丰富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图像世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从而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

  教学重点:欣赏、讨论画中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是细节的描写。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唐代仕女画中的人物造型与其他时期人物画造型的比较,以及和西方古典绘画中的任务比较,在感性的理解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操和认识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及艺术和历史文献价值。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教科书等。

  学具准备:收集来的资料、教科书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武则天》影视片段。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剧中人物的体型、服饰、动态等。引出问题:

  1.剧中讲述的是什么朝代的故事?

  2.剧中妇女的体型是胖还是瘦?她们穿戴的服饰有何特色?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我们来看看唐代的画家是如何体现他们当代的生活片段的。请同学们看屏幕。(板书课题)

  二、新授

  播放课件的《捣练图》全图。

  (一)这是典型的中国古代仕女画,

  问题:什么是仕女画?

  它以中国传统的长卷形式,表现了唐代宫廷妇女用木杵捣练、熨烫和缝纫的劳动场面。

  问题:

  1.什么是捣练?

  2.什么是熨烫?

  3.这幅画的作者是谁?

  4.据传这幅画是宋徽宗赵佶的摹本,那赵佶是谁呢?

  引导学生通过教科书或其它途径查找作者张萱及周昉、赵佶的生平及艺术特点。可在课前安排学生通过上网或有关书籍收集更多资料。

  学生解答“仕女画”。

  学生解答“捣练”、“熨烫”。

  学生查找资料,认识张萱、周昉、赵佶及相关背景。

  (二)共同探讨,解读《捣练图》。

  1.这幅作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捣练、织修、熨烫三个场面,请问:画中共有多少个人物?

  2.画家十分注重构图的技巧,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注重细节描写,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把这些细节找出来。(播放一段古典音乐)

  主要细节有:捣练部分四个妇女的朝向各不相同;左边那位妇女传神的挽袖动态;熨烫部分左侧妇女扯练时微微着力的后仰;中间熨烫妇女专注的神态;几个小孩的穿插,以及扇火小孩因怕热而回头等动作。这些细节的刻画非常真实、生动而富有生活情趣,使互相对称的构图不致呆板。

  3.人物的造型(丰颊肥体)及其衣着的设色,与同时期的女性人物雕塑和绘画的造型完全一致,是盛唐时期的典型风格。

  请同学们比较教科书中那三幅同时期的女性形象的画作。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

  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细节描写,派代表描述。

  学生对比相同时期和不同时期女性的形象及服饰,畅所欲言。

  三、思考与讨论:

  唐代人物画中人物造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教师再播放一组西方古代人物画作品,提出问题:

  《捣练图》与你了解的西方古代人物画相比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对这幅作品是否有新的、不同的认识?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如学生可能问:为什么唐代仕女画中的妇女都是“丰颊肥体”的?(教师启示学生从唐人和今人的审美标准进行比较。)

  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或发表个人观点。教师归纳。

  评价与小结这幅画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姿态,注重细节描写。体现了中国古代工笔人物画独特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它对于了解唐代宫廷妇女的劳动生活,特别是她们的服饰,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四、布置作业:

  课下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唐代人物画与不同朝代人物画以及与西方古典人物画比较的小论文,要求:1.要有自己的观点。2.条理清楚,语句通顺。3.字数不少于500字。

美术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不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都体现了一种美,如何引导学生去欣赏这形形色色的世界。认识其中的美,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艺术作品中比较常用的一些对比手法。

  2.知道色彩与造型给人的感受大多是源于对比。

  3.能从对比的角度,就作品的造型与色彩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能否将在欣赏教材图片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欣赏的其他内容中。

  教学难点:

  是否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和资料。

  学具教材,提前搜集欣赏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12月22日——12月23日

  活动一:

  出示课件资料,和学生一起逐一浏览,然后说说“哪张图片最吸引你。”

  和学生谈谈为什么会特别喜欢这张图片。

  活动二:

  设计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形和色的对比。

  两只红色的鸟:在这张画上,你首先看到的是什么?为什么?两只鸟有什么不同?

  我们先看到两只鸟。因为它们的颜色,绿色是最能衬托红色的艳丽。前面的一只鸟形象比较清晰、具体,我们能够欣赏到它美丽的羽毛和长长的嘴,后面的一只较模糊,我们只能看到平面的色块,这样,使前面那只鸟的视觉效果更加突出,它是画面的主体,在绘画时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方法。

  现代家具:由黑白两个主色构成的家具显得简洁,橙色的靠垫让人感觉愉悦,画面中,三个靠垫没有出现在景物的最前面,但是,为什么我们会特别关注它?是因为三个靠垫的颜色是橙色的,橙色是暖色调中的一个重要颜色,虽然靠垫在黑色茶几的后面,但是由于暖色有前进的特点,所以,在我们的视觉中,还是感到靠垫比茶几醒目,你能找到与靠垫呼应的色块吗?黑色花瓶里的干花以及白色方盒里的菊花都是深浅不同的颜色,与靠垫呼应,这样,在画面中,橙色色块有大有小,显得丰富。

  美丽的衣服:这套衣服让我们联想起在朝霞中化成泡沫的小美人鱼,你能说说服装的哪一部分让我联想到大海了吗?是那条蓝白条纹的裙子,你能谈谈这条腰带吗?整套衣服是冷色调的,与腰带的暖色调形成对比,衣、裙的花纹,线条较纤细,与腰带的粗矿条纹形成对比,衣、裙、的宽松与腰带的合身形成对比,这三个对比,使腰带成为这套衣服的点睛之笔。

  鲜艳的花朵:眯起眼睛或到稍远的地方观察这张画,谁能告诉我,为什么黄色的郁金香在画面中显得突出?因为黄色最淡而被凸显出来,我们将这称为明度对比。

  彩色暖水瓶:这些暖水瓶的造型憨态可掬,你是否觉得他们与企鹅有些神似?设计师设计工艺品造型的灵感,往往会来自与自然界的某一样物体,这些热水瓶的亮丽色彩,很有现代气息,如果要求你根据你家的厨房或客厅的色调挑选其中的一个,你会挑选哪一个出,说说你的原因。

  北京故宫的角楼夜景:角楼的造型,华丽中带着庄严,霓虹使它生辉,倘若古人看到,定会以为到来仙境。你能从对比的角度解读这张画吗?背景是冷色的,灯光使建筑显出明亮的暖色,对比强烈,背景的深蓝色使橙色光照中的建筑更加流光溢彩,两者的明度对比也很明显,突出了建筑的主体地位。

  活动三:

  学生发散:

  和学生一起欣赏生活中的其他图片,结合生活谈形和色。

  第二节

  施教时间:12月24日——12月26日

  活动一:

  课前动员,看谁的发言多,奖励的kt猫多。

  1、出示两个三角形,问: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形状一样,色彩不一样)

  2、换一个三角形,那里一样,那里不一样?(形状大小都不一样)

  3、看看我们的桌子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

  今天我们就用比较的方法来看看身边丰富的世界。

  活动二:

  1、打开书,看看书上的图片,说说喜欢那张图片,为什么?

  2、老师带来了许多图片,看看什么地方好?(建筑、装饰、装潢、抽象艺术、日常用品、食品)请学生谈谈看到了哪些类型的图片?

  3、我们的世界这么丰富,我们应该怎样来欣赏呢?老师带来了两个好朋友,只要我们找到这两个好朋友,就可以了。看谁先找到!

  4、出示图片,问:你喜欢什么?为什么?(颜色与形状两个好朋友)

  5、形与色构成了我们这个丰富的世界,我们带着这两个好朋友去欣赏丰富的世界。

  活动三:

  1、出示图片:说说哪里最吸引你?(形状)

  2、食品图片:你喜欢哪张?为什么?(色彩)

  3、冰雪图片两张,讨论那里一样,哪里不一样?(颜色一样,形状不同)

  4、分别欣赏书中的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来赞美一下。

  5、在生活中你怎样赞美别人装修好的房间。

  活动四:

  练习:七巧板拼摆。不同色彩的图会给人不同的感受

  活动五:

  用我们学到得知识来向全国或者外国友人来介绍我们厦门的滨海道。

  札记:

  七巧板的运用是本课最成功的地方,没有动手练习,学生的欣赏结果就会成为虚无缥缈的东西。只有当将从欣赏中获得的感受实施到实践当中,这次欣赏课才是成功的欣赏课,才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欣赏课。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抓住洗澡时的动态、场景等特点,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有相同特点的场景。

  2、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丰富的表现力。

  3、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

  4、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抓住洗澡的特点大胆想象。

  教学难点:用各种方法,突出洗澡的趣味性。

  教学准备:

  师:儿童及动物洗澡的录像短片。

  生:彩色笔、动画棒、彩纸。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揭题

  2、形象感知,分析特征

  ①教师放映儿童洗澡的录像短片。学生观看,分析不同洗澡动态,手、脚、身体的动作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回忆,为下一步作业打基础)

  ②启发学生回忆、议论洗澡的趣事,鼓励学生上台表演。

  ③教师放映动物洗澡录像短片,学生观看不同动物们洗澡时的样子,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3、欣赏范画,拓宽思路

  ①教师出示范画,学生欣赏谈感受。

  a、你喜欢哪副作品,为什么?

  b、这副画表现的是给谁洗澡?怎么洗?

  c、你觉得这副画什么地方画得最好?

  ②师:还有哪些东西需要洗澡?学生分小组讨论 (汽车、房子、地球……)(启发学生多角度地表现“洗澡”情节)

  4、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自由、快乐、创造性地进行表现。

  5、作品展示评价

  札记:上到第三个班时,突然有一个孩子问我:“老师,是画光着身子洗澡,还是画穿着裤衩洗?”“当然不能光着了?”“你洗澡不脱衣服?”“那怎么画?”看到课堂上出现了问题,我为学生的善于发现与思考感到骄傲:“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怎么画的?”“嗷,原来可以用泡泡挡住呀!”“那还可以用什么遮挡一下?”我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想出更多的方法。“用毛巾!”“用浴帘!”……“看,只要你们肯动脑筋,有这么多的办法呢!希望你们以后要养成善于发现,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过程:

  一、引题,调动幼儿已有经验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本很好看的绘本,题目叫《海底的秘密》。什么是秘密?你们觉得海底会有哪些秘密呢?

  二、理解故事内容,启发想象

  1、师:格里斯哥哥到海边玩,无意中捡到一个神秘的盒子,你们猜这是个什么样的盒子?

  2、海底的秘密肯定藏在这些照片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三、观察海底世界有趣的照片,启发思维

  (一)观察第一张海螺城堡的照片

  提问:

  1、照片中有谁?你觉得这张照片中哪个地方最奇特?

  2、海龟的背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海螺呢?这些海螺对海底里的小动物们有什么作用呢?小结:原来是海底的小动物跟我们小朋友一样,喜欢玩游乐园,所以海龟就爬啊爬,爬到陆地上背了一个游乐园到海底给海底里的小动物们玩,真有趣,格里斯继续看照片。

  (二)观察海星背上大山图片

  提问:

  1、图上有谁?海星在背什么?

  2、为什么海星要把高山树林都背到海底?小结:原来海底里的小动物们也喜欢大树小花,也想去森里里游玩,海星听了以后,就把森林背到自己的背上让海底的小生物们玩呢!

  (三)拓展、提升经验、拓展幼儿思维

  1、你想成为哪种海底动物,想把什么背到海底世界里呢?

  2、你们说了那么多的想法,陈老师也有一个想法。(教师范画)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交代作画要求,提醒幼儿把海底动物画大,尽量画的跟别人不一样。

  五、展示画面,交流分享

  1、请个别幼儿介绍画面内容

  2、同伴欣赏评价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名称:一瓶花

  活动目标:

  1、积极尝试用纸团印画一瓶花。

  2、知道将用过的纸团轻轻放回盘子里。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一瓶花、贴有花瓶的范画纸一幅、纸团一个,展板一块。

  学具:每组两盘彩色颜料,内有纸团3个;人手一张贴有花瓶的画纸。

  活动过程:

  一、 认识花瓶,欣赏实物一瓶花。

  出示一瓶花:“这是什么?花插在哪里?”“好看吗?”

  二、 学习用纸团印画一瓶花。

  1、出示范画纸:“这里也有一个漂亮的花瓶,缺少什么?怎么帮它呢?”引出纸团和颜料。

  2、示范印画方法:“纸团在盘子里轻轻蘸一下颜料,放在花瓶上方轻轻压一下提起来就有了一朵美丽的花,再压一下提起来又有了一朵美丽的花。纸团印不出花来了,就蘸颜料再印。纸团不用了轻轻放回盘子里。”

  3、请一幼儿上来印。集体跟说:“先蘸一下颜料,放在纸上轻轻压一下提起来就有了一朵美丽的花。”提醒幼儿把画面印满,纸团不用时轻轻放回盘子里。“和真花比一比,谁的花多,谁的花漂亮。”

  4、提要求:A颜料变成花很美丽,如果碰到你们身上、桌上就怎么样?

  B每人不拿椅子,找个有花瓶的空地方站站好印一瓶花。

  三、 尝试印画一瓶花。

  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和。

  “和真花比一比,谁的花多,谁的花漂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活动分析与反思:

  教材选择:

  1、春暖花开,我们进入“春天真美丽”主题,基于季节和主题选择了它。

  2、从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发展小肌肉,培养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初步掌握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拟人化、游戏化的教学口吻,利于调动托班孩子的参与积极性。难度适宜便于它们建立信心、完成作品。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3、在制作、欣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对比激趣,了解特点

  1、教师出示两本小画册,一本为普通的画册,另一本为今天要学习的类型。

  2、让学生对比欣赏,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鼓励学生质疑。

  二、读短文,提高兴趣

  自由读短文,理解“荒唐”的意思。

  小兔变个大灰狼,你说荒唐不荒唐。

  你也做个小画册,画一画,翻一翻。

  三、自学并操作

  1、自学教材中的步骤,尝试折剪制作画册。

  2、教师讲述重点:可以剪一刀或根据自己的设计剪几刀,但不能剪断。

  3、学生尝试添画。教师制作一些卡片,上面绘有半截动物或植物或人物的形象,鼓励学生添画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为学生作画提供参考。

  4、添画完毕后用胶水粘贴或用订书机装订。

  四、学生相互欣赏翻阅作品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翻给同学看,并讲讲其中的故事。

  2、自评、互评。

  3、学生交流制作小画册的感受,体会学习的乐趣。

美术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本节课有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主要种类介绍三部分构成。罗列了年画、刺绣、风筝 、玩具、剪纸等民间美术。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使学生了解什麽是民间美术和它的特点,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增加只市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的介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1分钟)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美术作品,让学生集体讨论选出哪些是民间美术作品。

  师:我们先不急着下结论,同学们先来看课本。(板书中国民间美术)

  〈三〉讲授新课(5分钟)

  师:给学生分组,男生组、女生,讨论分析一下,然后找一位代表。

  男生:民间美术是相对于专业而言,它们的创作基本上是从事生产的劳动人民,这些作品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应该是民间美术。

  女生:民间美术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中,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观念。

  男生:所谓民间美术 是强烈体现着民族性和地方性的。

  女生:它的创作和流传方式是集体的,它与宗教、民俗有密切的联系。

  师结:以上就是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讲了这麽多那位同学能来概括一下民间美术有几大类?

  生:年画、剪纸、刺绣、风筝、编织、泥塑等。

  同学们知道我们这有哪些民间美术吗?

  生:年画、泥塑、风筝、剪纸。

  〈1〉年画(12分钟)

  师:我国历史名城苏州,物产丰富,文化茂盛,手工艺美冠天下,名家辈出,曾唐伯虎、仇英等一大批文人墨客,其文化底蕴丰厚,年画,深受其影响。

  明代时,出现了木刻年画,清代,山塘街及桃花坞一带作坊达50多家,盛极一时,作品不但远播海内外,还对日本“浮世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太平天国时,

  山塘街一带毁于战火,年画纷纷迁至桃花坞一带,遂以桃花坞年画命名之。随着国外石印年画向我国的倾销,桃花坞年画深受威胁,历经坎坷,几起几落。

  解放后,桃花坞的年画重获新生,成立了年画社,新社址在苏州观前街宫巷艺石斋内。桃花坞年画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制作方法独树一帜。

  年画作品

  次到日、美、意等地展出,被誉为“东方百艺之花”。

  图片《一团和气》生看完后有何感想。

  师结:这是桃花坞年画中影响极深,流传很广的传统代表作品。画面成圆形,中央是头戴红花,扎羊角发髻,活泼天真,憨态可掬有点象儿童,又有点象老妇的脸,身穿锦困服饰,颈配长命锁,手捧,《各气吉祥》卷 ,拎人喜洋洋,富足堂皇的感觉。在构图形象塑造上特意成圆型,寓意“团圆”,表达了人们在新春佳节中盼望家庭和喹,生活幸福,事事如意的美好愿望。当然桃花坞年画题材内容丰富,除了一些吉祥喜庆的作品外,还有人说戏剧类,祈副福避灾类,风俗时事类图片《上海火车站》,就是反映当时新事物的一幅风俗画。(给学生放一下年画的习作过程)。

  〈2〉刺绣(8分钟)

  师:看过了画,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各地的刺绣,同学们对刺绣又有那些了解呢?

  生:四大名绣,江苏丽苏绣,湖南湘绣,四川蜀绣,广东的粤绣。

  师:苏绣可是有三千年的历史了,如果把苏绣比作皇冠,那双面绣就是上面的明珠。

  什么是双面绣?(图片)这幅白猫绣品正反一致,绣工精细,针法灵活,形象生动,仿佛是一只真猫,另人赞不绝口。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02-28

经典美术教案02-22

美术教案10-27

美术的节奏小学美术教案07-10

小学美术《电脑美术》的教案06-13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03-25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09-05

美术教案-小手帕 小学美术教案06-13

实用大班美术教案大班美术简单教案10-09

实用的美术教案 关于美术的教案详案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