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12 15:01:3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1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记录现象。

  2、能对收集观察的的资料进行总结,做出合理的解释。

  3、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

  科学知识:

  1、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影子的变化规律。

  2、知道昼夜交替与地球自转有关。

  3、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和动植物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敢于大胆想象。

  2、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影子及月相的变化规律。

  2、昼夜对动植物、人的影响。

  3、太阳钟的记时原理。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观察记录的影子及月相变化情况。

  2、前面收集的有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3、自制的太阳钟。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一年有365天,每一天都由白天和黑夜构成,白天让你想到天空中的什么事物?——太阳。黑夜又让你想到什么?——星星,月亮……太阳和月亮虽然离我们十分遥远,但却与我们有着密切的联系。你知道有哪些联系吗?

  学生回顾单元内容。

  二、总结:

  1、太阳和影子:

  (1)大多数物体在太阳下会有影子,还记得影子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吗?

  (2)拿出前面课堂上讨论记录的影子变化规律记录,不同小组间进行交流对比,再次明确影子方向和太阳位置的关系;影子长短变化规律。是否有不同观点(鼓励大胆想象)。

  (3)对小组观察记录和讨论情况进行评价。

  (4)师:老师看见同学们的.桌上放着形形色色的太阳钟,谁来介绍下你的太阳钟是如何测时间的?它是根据什么原理测时间的?

  (5)小结:太阳能够使不透明的物体产生影子,而影子在一天中是由长变短,再变长,由西向东变化的,利用这个原理古人制造了太阳钟。

  2、月相变化:

  (1)过渡:当太阳从西方落下,月亮就粉墨登场了。这样的交替周而复始,其中的奥秘吸引了古往今来许多的人。小科学家们,你了解昼夜交替的奥秘吗?

  学生总结所学知识,要求发言精练,不必象学习新课那样详尽。

  (2)师:月亮是个害羞的姑娘,总是遮掩着脸庞,难得看到全貌。因而人们给她取了好几个名字,还记得吗?

  (3)学生回忆月相名称。

  (4)师:这些名字我们称之为——月相。同学们都观察了一个月的月相变化,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月相日记最精美准确。

  (5)交流月相日记。

  (6)小结:原来月相是以一个农历月为周期变化的,在同学们的耐心观察下,发现了月亮是围绕着地球转的,从新月到十五的满月,再变成蛾眉月,它在空中的位置也发生变化,真是个爱躲迷藏的害羞姑娘。

  3、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1)师:昼夜不仅有影子与月相的变化,还对动植物产生影响,使动植物形成一定的生活节律,也就是通常说的生物钟。

  (2)经过实验,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

  (3)学生谈论。

  第二课时

  三、拓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哪些体会?

  小组交流,适当板书。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2

  一、教学准备

  1、白纸、放大镜每人一份

  2、书写纸、卡纸、挂历纸、报纸等每组一份。

  3、每组准备两本不同的厚薄的书。

  二、教学目的:

  1、经历对一张白纸的外部特征进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观察描述的活动过程。

  2、培养观察比较各种白纸不同和相同特点的能力。

  3、培养探究纸的兴趣。

  4、知道纸是由纤维组成的。

  三、教学重点: 观察纸的纤维。

  四、教学难点: 探究观察比较各种纸,不同特点的方法。

  五、教学活动过程

  ㈠观察描述一张白纸的特点。

  1、(出示一张白纸)这是一张纸,它是什么颜色?这张纸除了颜色是白的特点外,它还有什么特点呢?

  2、提供给学生每人一张白纸。让学生进行独立观察,并根据需要记录关于这张白纸的特点。

  3、小组交流每个人观察到的关于白纸的特点。

  4、全班交流归纳:关于这张白纸我们观察到了它的哪些特点?

  5、评价要求:能观察到关于一张白纸的10个以上的外部特征。

  ㈡比较两张纸的不同。

  1、观察一下你们桌上的纸主要有什么不同?

  2、学生分组观察并作记录。

  3、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它们的不同特点的`?

  4、学生汇报交流。

  5、比较两张纸的厚薄可用哪些方法?

  6、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得出各种方法。

  7、试着你们说的方法比较生字卡片与科学纸张的厚薄。

  8、怎样观察比较两本不同书的厚薄?

  9、学生讨论得出可以用测量、计算等方法。

  10、学生用尺来测量两本书纸张的厚薄,并交流观察测量结果。

  11、评价要求:能够理解并经历比较各种纸不同特点的观测手段或方法。

  ㈢观察纸的纤维。

  1、这些外形不同的纸,它们有什么相同的特征呢?

  2、引导学生将小纸片撕开,观察撕开的纸边。

  3、学生观察,并作交流。

  4、全班交流: ①让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②师归纳:这是纤维。

  5、纸面上能观察到纸的纤维吗?引导学生将撕下的半张纸揉成团,再展开,用放大镜观察纸面。

  6、学生试验之后:①报纸,餐巾纸可以观察到。 ②书写的白纸、书本的纸张不能观察到。

  7、学生观察,并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8、总结: ①在观察中你们有哪些新的发现? ②产生了哪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有什么想法?

  9、学生讨论得出: ①发现:纸是由纤维组成的。 ②问题:纸的纤维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有些纸的纤维粗,有些细?纸是怎么造出来的? ……

  10、评价要求: 能够观察到纸的纤维,知道纸是由纤维组成的。

  ㈣课堂延伸。

  1、课后针对这些问题去搜有关纸的资料,了解纸是怎样造出来的。

  2、分析下节课的内容:我们来造一张纸。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

  1.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

  2.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3.浸泡好的废报纸、筷子、棉布

  滴管,水(有颜色红钢笔水)、水槽,小夹子,纸(广告纸、复印纸、滤纸、报纸),烧杯,格尺,培养皿、镊子、抹布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每天都要用到不同的材料,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它。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东西,想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吗?把袋子打开看看吧。

  2。谁来说说这些都是什么材料?(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

  二、认识“材料能吸水”

  1。创设情境:前两天发生这么一件事,我和几名同学收拾实验用具的时候,突然桌面上的烧杯倒了,里面水洒了出来,如果桌面正好就有同学们手中的这几种材料,那么你会选择用哪种材料去擦呢?为什么这样选择呢?

  2。学生预测。(板书:师根据学生的预测为材料的吸水性进行排序)

  3。看来大家的意见都不统一,我们该怎么办啊?(激发学生实验的欲望)

  三、研究这些材料的吸水性

  1。下面同学们就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认真填写实验方案及注意事项。

  2。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到前面汇报研究方案,小组间相互质疑、补充,使其方案更科学化。

  (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汇报进行预想,▲代表的问题尽量由学生相互补充时完善。)

  ①学生如果采用滴水的办法。

  ▲在这些材料上滴多少水呢?为什么要在每种材料上滴一滴水呢?

  ▲需要用什么来滴?引出滴管的使用,要轻轻地捏滴管头,滴出一滴。

  ▲先后在材料上分别滴水行吗?为什么?要同时滴水,避免影响实验效果。

  ▲滴完以后等待多长时间呢?

  ▲确定方案的名称为“滴”

  3、教师补充观察、实验要点:

  (1).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要观察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材料遇水部分的变化。

  (2).注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来描述观察到的观察。

  (3).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快的小组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关?

  4.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

  可预期的发现:

  (1).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铁最弱。

  (2).纸和木头都能把水吸到内部,它们的表面比较粗糙,可能中间有空隙。

  (3)。如果学生再想出其他的办法,要注意引导学生尽量统一其他的一切条件,以便更准确的测量出哪种纸的吸水性更好一些。

  5。比较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

  ▲为这些材料进行排序如果意见统一,就直接让学生比较预测的结果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意识到什么事只凭主观判断是不够的,还要进行实验验证。

  ▲为这些材料进行排序如果意见不统一,就让学生自己找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然后再引导预测的意义。

  二、纸的观察

  1.提供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导语:纸的吸水性最强,有些同学猜想纸的中间可能有空隙,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更仔细地来观察两种纸吧。

  2、我们可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呢?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可以折、撕、揉、用放大镜看、放到水里泡一泡……)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

  3、小组观察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纸的特点,均应给予肯定,要注意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纸的纤维和结构上去。

  4、我们在铅画纸和餐巾纸里都发现了纤维,纸的纤维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把纸放入水中,轻轻搅拌一下,进行观察。(学生观察悬浮在水中的纸纤维)

  三、介绍造纸术

  导语: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纸是由许多纤维组成的。但不知道同学们了解过没有,世界上第一张纸正是由我们中国人造出来的呢!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怎样造纸的,想想跟我们今天的研究有哪些相关的地方。

  播放古代造纸的录像。

  说说古人造纸与我们的研究所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纤维)

  四、我们来造一张纸

  1.有没有兴趣用短纤维来造一张纸呢?出示造纸方法。

  2.出示浸泡好的废报纸。学生动手造一张纸。

  3.观察:我们造的纸是怎么样的?与我们使用的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都由纤维组成,里面都有空隙。

  不同:厚薄、疏密、纸纤维叠加的方式等。

  4、我们能造一张厚薄均匀一些的纸吗?纸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五、拓展延伸

  1。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材料的吸水性是不同的,同学们能不能说说为什么有的材料吸水性较强,有的材料吸水性较弱呢?

  2。看来啊,材料的吸水性还和材料的其他特点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实这些植被的秘密还有很多,比如材料的拉伸能力、承受重量的能力等等,课后请同学们按照今天所学的方法去研究一下吧。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能主动与同学交流各种人造地球卫星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能设法查阅各国人造卫星的资料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能游根据的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能设计模拟实验证实自己的假设。

  科学知识: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造地球卫星的飞行原理。

  教学重点:查阅资料获得卫星用途方面的知识

  教学难点:用模拟实验研究卫星的运动规律

  教学准备:

  1、课前查阅有关资料

  2、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多种功能的卫星;

  老师、今天我们来聊聊人造卫星的话题。我相信大家已经查阅了很多的.资料,现在我们分小组整理自己的资料,并按照你们自己的标准给他们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

  学生、交流各自的资料以及分类结果

  老师、适时用课件进行说明

  二、模拟人造卫星的飞行

  老师、人类真了不起!能把这么多的卫星送上太空!那么这些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为什么不掉下来呢?

  学生、猜测

  老师、我们用一个实验模拟一下。

  介绍实验的做法并提出问题:乒乓球模拟什么?当乒乓球作圆周运动时,握线的手有什么感觉?如果没有绳子,乒乓球还会绕自己作圆周运动吗?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以上问题

  老师、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与乒乓球作圆周运动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这时的拉力不是绳子而是地球引力。

  如果改变乒乓球的质量、棉线的长度、转动的速度,手受到的力有什么不同?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交流

  三、拓展:地球同步卫星

  设计一个实验来解释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原理

  板书:人造地球卫星

  人造卫星的种类和用途:

  人造卫星的飞行原理:地球引力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

  2、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是有联系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设。

  2、利用测量、实验等方式寻找证据验证推测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心。

  3.情感目标

  1、有探究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欲望。

  2、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种子传播的方式。

  教学难点: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

  三、材料准备

  演示:椰果,水槽

  分组:油菜、鬼针草、蒲公英、番茄的果实和种子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6

  一、教材

  1、教学内容:昼夜的形成。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意义:

  本课在小学中年级初步直观了解地球、太阳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法认识探究昼夜交替现象和原因,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认识的历程,引导学生感受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体会到科学技术在探索地球奥秘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使用地球仪、手电筒、蜡烛,纸人,遮光窗帘等模拟昼夜的形成,形成直观地球昼夜现象。

  (2)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通过学生开学术小组讨论会,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4、教学重、难点: 观察地球仪,弄清楚地球自转方向、周期、昼夜形成过程。

  二、教法、学法

  1、教法提示

  学生已经学习并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观察了地球仪,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并试制作地球模型,初步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及通过太阳观察地面影子、温度、方向等知识。教学昼夜的形成同样采用直观教具演示,以生动、形象、直观的实验,富于启发地提示知识的内在规律,明白太阳、地球之间的关系,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需要24小时这些知识通过直观教具演示和学生活动小组的`实验活动,富于启发地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使学生明白发生昼夜的形成与地球自转的必然联系,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昼夜的形成,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实验能力、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2、学法提示:

  教师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实验、探究活动中,使之产生学习兴趣,自觉主动地学习新知。故本节课先是采用了操作实验法,让学生亲手发现新知,感受学习乐趣;其次采用演示法,激活学生思维,使其形象、逼真地体验到昼夜变化的产生;最后在拓展思考练习中,采用讨论辅导法,指导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

  三、教学程序设计

  1、复习上节课已学过的地球知识,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根据课题,学生分组研究探索,小组长到教师处领实验器材,教师发研究记录卡,教师到各小组辅导实验研究,从而为学生动手操作和理解“昼夜的变化”作好铺垫,小组长记录研究成果。

  3、各小组上台展示研究成果,台下学生补充评价优缺点,教师注意点评。

  4、教师示范实验,重点解释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5、再次让学生按教师实验过程摸拟实验,注意思考理解方向、周期、速度。

  6、质疑问难,课堂小结。

  7、为加深学生对“昼夜的变化”的理解,根据实验拓展:在同一天中,上海和乌鲁木齐、中国和美国,哪个地方先被太阳照到?(把握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四、板书:

  昼夜的形成

  地球正向太阳面——光明

  地球背向太阳面——黑暗

  地球自转——光明黑暗交替

  ——昼夜形成

  这样的板书,能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有利于学生迅速直观理解课文内容。

  五、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1、课前搜集信息;

  2、实验;

  3、讨论辩论;

  六、主要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探究法;

  3、实验法;

  4、暗示法;

  5、演示法。

  七、使用仪器

  1、地球仪;

  2、电筒;

  八、达到的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开学术小组讨论会、学会使用地球仪、手电筒模拟昼夜的形成,能形成直观地球昼夜现象,培养了他们观察、推理及初步的空间概观念。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食物网,会书写完整的食物链。过程与方法:能应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能把食物链中的生物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意识到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并会写简单的食物链。

  难点: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动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下面谁来说说你所知道的一些动物,他们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活呢?(学生自由发言)(修改说明: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是的.,动物们在他们喜欢的环境中可以获得很好的生存,而动物的生存也离不开食物,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动物们都会吃一些怎样的食物。(板书食物)

  3、同学们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里有哪几种动物?你们能不能把这几种动物按照谁被谁吃的顺序,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它们的关系?

  预设:蝉螳螂

  黄雀

  4、让学生将这种食物关系按照谁被谁吃的顺序读一读,得出正确写法。为了方便记忆,编了顺口溜“食物进了谁的嘴就把箭头指向谁”。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谁被谁吃

  (1)出示蔷薇花丛中的生物图片。

  (2)生说生物的名称,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它们的关系。蔷薇或草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

  (3)师:它们的食物关系像一个个什么连在一起?(链环),那我们叫它?(食物链)

  (4)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什么是食物链。

  (5)小结: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板书:食物链)生物学家给食物链上的生物起了不同的名字:生产者/消费者。

  (6)阅读书本12页,说说什么是生产者?(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什么是消费者?(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列举有哪些生产者和消费者,并说明理由。

  (7)生观察上面几条食物链并上台指出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思考:从上面这几条食物链中,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暗示:起点、结束)

  (8)生汇报交流,小结:大多数的食物链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食肉动物结束,有的食物链不是从植物开始的。

  课件播放图像:一片金色的稻田,蝗虫正在吞噬着绿油油的稻苗,一只青蛙眼看将把它作为一顿美餐,不远处却有一条黑蛇吐着红信,在稻田里窜来窜去,很快将向青蛙发出攻击。突然,一只巨鹰从天空俯冲下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蛇扑去。

  稻苗蝗虫青蛙蛇鹰生产者:稻苗消费者:蝗虫、青蛙、蛇、鹰

  2、田野里的食物网

  (1)师:水稻田里除了这些动植物之外还有很多。

  课件出示:水稻田里的动植物(水稻、稻螟虫、蝗虫、小鸟、蛇、老鹰、青蛙、田鼠、黄鼠狼、猫头鹰等。)

  (2)小组讨论,拿出实验记录单并用不同颜色的比画出食物链,比比哪组画的全。

  提示:如果两种生物间已经有箭头连接了,画第二条食物链时就不画箭头了。

  (3)生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4)生观察这些食物链,思考:有什么发现?(多条食物链组合在一起,像网)

  (5)这个食物网有什么特点?

  引导:注意一下水稻和蛇,看看它们被吃了几次或者吃多少种食物。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

  (6)总结: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板书:食物网)

  3、拓展活动

  (1)刚才我们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知道,动植物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食物联系,那到底它们的联系有多紧密呢?(课件出示:草原图)这幅图中主要有哪些生物?他们之间有食物关系吗?

  学生回答。

  师:这条食物链中,如果断了其中一环,会对大自然造成什么后果呢?每个小组进行讨论,先在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

  教师总结;你们的讨论很具体。通过讨论我们知道,食物链中的任意一环的消亡,都会对大自然造成很大的影响。这说明了食物链中的每一环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保护好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多种生物。我们应该保护自然环境,珍惜每一种生物。

  学生交流讨论。

  (三)总结巩固,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上网或在信息库中查找害虫的天敌,从而设计防治方案,为虫灾防治献计献策。

  1、蔬菜大棚内生了蚜虫,为了生产无公害优质蔬菜,你准备怎么办?

  2、松毛虫啃食松树,大量的松毛虫甚至会给松林带来灭顶之灾,你认为最好采用什么措施?

  (修改说明: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实为题材,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

  八、板书设计

  食物链和食物网:绿色植物(起点)凶猛肉食动物(结束)

  树汁、蝉、螳螂、黄雀、鹰、老鼠、蛇、生产者、消费者

  教学反思:

  本次教案经过多次反思和总结,决定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入手,根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引出食物链,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对“阅读资料:鼠尾草、松鸡和羚羊的故事。”进行了修改,改成让学生用所学知识“为虫灾防治献计献策”,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实为题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兴趣,来达到科学学习的目的。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生物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保护好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多种生物。我们应该保护自然环境,珍惜每一种生物。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8

  一、教学内容:

  《太阳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太阳钟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太阳钟的原理制作计时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三、教学准备:

  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电筒、日晷模型

  四、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学生说出时间)“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手表;上课的时间表)“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学生自由回答)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同时板书:太阳钟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认识太阳钟

  1、介绍牛顿的故事

  前几节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日影的移动反应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太阳在天空的运行是匀速的,利用这个规律,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就做过这样一个太阳钟。(教师边演示)他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2小时,在棍影的终点放一块石头做记号,(利用电筒照射光,产生棍影)记下时间。他利用摆石头记影子,又在石头上记时间,看!多简单,多巧妙的太阳钟就做成功了。他做的这个太阳钟据说在村上用了70多年,人们把这个太阳种称之为“牛顿钟”

  2、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得到了什么启发?

  3、学生回答

  4、教师小结

  (二)探究日晷原理

  1、介绍日晷:

  实际上牛顿做这个太阳钟,是从日晷中得到的启发。(教师出示日晷的示意图和实物并把“日晷”板书在黑板)它又称作晷仪和日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时,通过不断的试验创造出来的,它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

  2、制作日晷

  同学们想不想研究日晷?(想)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袋,里边就有个日晷,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仿造这个示意图把它拼装起来。

  3、探究原理

  (1)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把它拼装完了!看到你手中的日晷你想知道些什么?研究些什么?

  (2)学生回答。(晷面刻的是什么?它是怎样工作的?这根针有什么用?)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晷面和晷针:这是一个赤道日晷,晷面与赤道面平行,上面的刻度就是时间。晷针与晷面垂直,它就相当于我们手表的时针。

  (4)在小组研究日晷是怎样工作的。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结合“牛顿钟”的.故事共同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原理:当太阳光照射到晷针,晷面就出现晷针的倒影,倒影指向晷面的刻度就是当时的时间。

  (7)为什么用太阳钟可以计时?你又时如何判断出当时的时间呢?

  (8)学生讨论

  (9)学生汇报

  (三)认识手掌日晷

  1、原来认识和掌握大自然的规律还可以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好处。那么在没有日晷的时候你能利用这一原理计时吗?

  2、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介绍手掌日晷并出示示意图。

  手掌日晷流传于民间,它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智慧。使用方法是这样的(教师带领同学们实践体验):我们面向南边,手掌摊开(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用拇指夹住一支笔,使笔与手掌垂直。拇指关节对着正南方,影子落在手上不同位置代表着不同的时间。

  4、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共同体验手掌日晷的运用,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

  5、请两组同学上台演示,台下同学说说指向的时间。

  6、从这个试验你得到什么启示?

  7、学生回答。

  8、教师小结。

  三、认识古代计时器

  1、人民的智慧是深不可测的,在古代人们用来计时间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来看看这些计时器(出示计时器挂图)。

  2、同学们在小组讨论它们都是利用什么原理计时的。

  3、小组请代表汇报

  4、你们还知道其他的什么计时方法吗?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

  四、归纳知识

  1、无论是古代的计时器还是日晷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学生汇报(都有固定的刻度和标识)

  3、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4、学生汇报

  5、教师小结

  五、巩固新知,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太阳钟”或者“计时器”,下节课带到课堂上共同研究。

  六、教学反思:

  古时常用的太阳钟至今似乎越来越少见,利用太阳钟的制作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后意识到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正确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这节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古代的一些计时工具,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并利用这一原理自己动手制作一计时器。

  课前为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特质疑: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接着通过“牛顿钟”的故事初步建立学生对太阳钟认知,学生对于他的举动自然比较感兴趣。正好切入主题,介绍太阳钟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利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实践体验后,再找出工作原理,使学生认识更为深刻。

  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介绍手掌日晷,使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迅速提高。学生实践验证后谈谈启发,帮助学生正确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最后出示古代一些计时器,让学生找出原理,并说说其它的计时器又是运用了什么原理计时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掌握大自然的规律,从中促使学生思考。同时让学生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太阳钟”或者“计时器”,下节课带到课堂上共同研究。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并把这节课的知识加以延伸。

  这节课不受天气的影响下,带学生到室外体验教学效果更佳。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9

  小学科学是一门容纳各个学科基础阶段的课程。它兼容了自然常识,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现在一些专职的教师反映,自己的知识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而兼职的教师更是感到不知怎么讲。我以前是教数学的,说实话,上数学课,没感觉有什么知识点能把自己难住了,上课也比较顺手。自从改教科学后,发现自己缺少的东西太多了。只好边教边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面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科学课教学的重点也从传授自然科学知识转移到科学的探究方法和能力上,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如:科学实验需要材料,而有些材料比较不好找,如果只是老师做演示实验或由老师提供材料,我觉得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兴趣会大降低,于是我就尽量让学生用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比如在教学科学教材《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课时,我就为学生提供了一组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马铃薯、泡沫块、橡皮、回形针、小木块、小铁块等等),让学生猜测哪些物体是沉,哪些物体是浮,并把你认为是沉的物体放一堆,浮的物体放一堆。学生探究得兴致勃勃。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整个的探究活动,学生经历了猜想-设计-探究-验证这个完整的探究式学习过程,教师注意自始至终都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既做到关注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思维的方式,又关注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活动,并在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让学生互相享受各自研究的成果,达成共识,形成结论。对于学生的评价既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和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能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评价以师生评、生生评、自评等多种形式进行,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但是我相信作为科学课教师的我们,一定会以契而不舍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科学课教学工作的探究之中,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10

  一、导入

  1.牛顿的那棵苹果树上的苹果都掉下来,种子发芽后能否成长得好?

  2.在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你发现凤仙花果实成熟后,种子怎样传播出去的?

  3.板书课题: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讨论。

  回忆。

  以熟悉的故事引发思考。

  二、观察油菜散播种子的方式

  小结:

  油菜种子的结构特点:质量轻。油菜果荚的结构特点:干裂。

  分组观察

  1.观察成熟的油菜果荚。外壳有什么特点?

  2.轻捏油菜果荚,你发现了什么?与凤仙花比较,推测一下:你觉得油菜的种子是怎样散播到远处的?

  三、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

  1.指导观察随风飞行的`蒲公英种子

  a.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蒲公英的种子:你有什么发现?

  b.推测一下蒲公英是怎么散播种子的?

  c.设计实验验证你的推测。

  d.分组设计记录表,测量蒲公英的飞行距离。

  e.汇报测量结果,得出结论。

  f.还有哪些植物果实和种子的散播方式和蒲公英相似?

  2.演示:在水中漂浮的椰果。

  1.鬼针草种子的传播。图片(回忆):上山时裤脚经常会粘上什么?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观察番茄种子的传播。

  a.发放番茄观察。

  b.推测传播方法。

  c.讨论交流。

  d.类似的植物。

  3.阅读教材

  四、总结。

  布置课外活动作业收集有关植物散播种子的资料。

  五、板书设计: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水流传播

  弹射传播

  风力传播

  动物传播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分类和分类的意义。

  2.能从提供的同类事物中发现共同特征,即相同或相似特征,并据此合并同类和排斥异类。

  3.知道什么是多极二分法,并能用多极二分法给邮票及其他物体分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是找物体的相同点。

  【学案】

  《2分类》学案

  自主探究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分类和分类的意义。

  2.能从提供的同类事物中发现共同特征,即相同或相似特征,并据此合并同类和排斥异类。

  3.知道什么是多极二分法,并能用多极二分法给邮票及其他物体分类。

  自主探究过程:自主探究过程:

  一.我看书:我认真阅读了电子书,熟悉了课的内容。

  二.我思考:我与父母探讨了、思考了书中提出的问题。

  三.我能做:

  1.看书55页,试给植物的果实分类:

  2.什么是分类?

  3.给事物分类有什么作用?

  4.什么是二分法分类?

  5.看书58页,用二分法给邮票分类:

  6.看书,了解“双名法”分类方法:

  7.看书,想一想,是怎样用“双名法”来给东北虎分类的?

  四.我总结:通过探究性学习,我知道了:

  五.我提问:我经过思考,还不懂的问题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到商场买过衣服吗?你知道运动装在商场的几楼卖?怎么知道的?标志牌————广告牌————分类牌

  2.商场为什么要有这些标志?

  3.看标志牌,商场的标志牌是按什么给商品分类的?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二、尝试分类,认识分类分法和分类的意义

  1.试着给植物果实分类,思考:怎么分类的?为什么要这样分法?

  2.汇报交流

  1怎么分类的?

  2为什么要这样分法?

  3.阅读书55页:关于分类、分类意义

  4.小结: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和排序一样,它也是整理各种信息的常用方法。分类的方法有多种。

  三、用不同的方法给物体分类

  一按相同点分类

  1.看书56页,给手指纹按相同点分类。

  2.汇报交流:

  1分哪几类?

  2为什么这样分?

  3.看图,找一找这类海洋生物的特征。

  4.汇报交流:

  第一题:这类奇怪的海洋生物的特征是什么?

  第二题:这些海洋生物不是它们家族成员,为什么?

  第三题:哪些是它们的家族成员?

  第四题:描述这类海洋生物与众不同的特征:

  1形体:多边形。

  2色彩:都是绿色。

  3腿:六条腿。

  4六条腿的'方向一样。

  5.总结:

  按相同的一个特征或相同的几个特征来分类,这是一种分类方法。

  二按二分法分类

  1.阅读书57页,说说什么是二分法?

  2.关于多极二分法,你有什么不懂的?

  3.分组讨论:看图,找出二分法的依据。

  4.汇报交流:

  1卵生————胎生

  2飞行————游动

  3四腿————两腿

  4两栖————水生

  5家养————野生

  5.小结:

  把事物一分为二,再一分为二,一直分到不能再分为止,这种方法叫多极二分法。分别找出两类的特征,有相同或相同特征的为一类。

  6.用二分法给邮票分类

  7.汇报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1有生命————无生命

  2有时间————无时间

  3单票————套票

  4齿孔度数

  5外形规格

  6发行日期等等

  三“双名法”

  1.阅读书58页资料,思考:什么叫“双名法”?

  2.说说你对“双名法”的理解。

  1属名,该生物与其他生物的共同特征和亲缘关系,相当于你的姓。

  2种名,描述了该生物的个体特征,相当于你的名字。

  3.看图,说说是怎样用“双名法”给东北虎分类的?

  都是动物→→→都有脊椎→→→都哺乳→→→都食肉→→→都有猫的形态→→→都是虎属→→→东北虎是虎的一种

  4.小结:

  “双名法”分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按属和名来分类,先属最后名,有姓————属名,有名————名字,

  四、总结

  1.我们学习了哪几种分类方法?

  (一按相同点分类

  二按二分法分类

  三“双名法”

  2.为什么要给事物分类?

  五、作业

  1.考一考爸爸或妈妈,请他们来给事物分类,你做老师,给他们评分。可用书上的题目,也可自编题目。

  2.完成实验记录。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12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能搜集、整理有关细菌和病毒的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细菌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科学知识目标:

  1、能从不同的角度描述细菌的特点。

  2、能说出细菌和病毒的异同点。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每组4个)、报纸(每组2张)、资料(每人一份、书每组一本)。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细菌的资料,填写问题卡。

  教学重点:细菌和病毒的特点。

  教学难点:细菌的繁殖速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形成问题

  简述虎克故事。(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玩出了名堂)

  师:虎克的这种执着、创新、求实、求真的态度就是科学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他发现的“小居民”叫做细菌,细菌究竟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特点?大小、形状、繁殖方式是怎样的?同学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细菌和病毒》。

  二、阅读资料,认识细菌

  1.检查资料,准备阅读。

  师: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课前作业,搜集有关细菌的资料。同学们都搜集到了吗?今天的课堂就同学们展示的平台,请把课前搜集的资料拿出来,同老师给你们准备的资料放在一起。这节课我们通过阅读这些资料,获取关于细菌的知识。希望同学们从资料中找出有关“细菌的大小”、“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生活”、“细菌的繁殖”这些信息。

  2.出示提示,讲述要求。

  (1)筛选从资料中找出与问题有关的章节和篇目;(2)浏览快速的浏览找出与问题有关的段落;(3)勾画勾画出段落中与问题有关的中心词句;(4)解释用勾画的中心词句,试着解释问题,如果能够解释清楚,就进入下一环节,如果不能解释就返回到开始,重新筛选资料。(5)整理将阅读到的有关词句、数据、图片等进行分类记录在卡片上;(6)交流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与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

  比一比,哪个组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的信息最多,最准确。

  3.分组阅读,整理资料。

  4.分析综合,形成知识。

  (1)汇报交流,初步认识。

  1)细菌的大小。

  2)细菌的形态。

  3)细菌的生活。

  4)细菌的繁殖。

  采用一名学生汇报完毕,其他学生补充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并板书。

  (2)播放课件,加深认识。

  师:细菌到底有多小?细菌的三种形态分别是什么模样?细菌如何生活?细菌的繁殖速度到底有多快?请带着问题观看课件。

  指导学生阅读课件内容,加深对细菌的特点的认识。

  1)细菌的大小——用头发丝与细菌进行比较。

  2)细菌的形态——各种菌图及细菌的鞭毛。

  3)细菌的生活——衣食住行四方面。

  4)细菌的繁殖——用连续对折报纸的方法模拟细菌的繁殖,让学生知道计算方法,并想象出细菌繁殖之快。

  (3)抽象概括,形成知识。

  学生说说自己对细菌的哪一个特点感受最深,具体说一说。

  小结:通过大家汇报的这些信息,我们知道了细菌极其微小,有三种形态,这是细菌的外形特点;细菌需要衣食住行,二分裂繁殖,繁殖速度极快,这是细菌的生命特点。

  三、分析比较,认识病毒

  师:常常与细菌结伴的是病毒,它和细菌有什么区别呢?老师请同学们阅读资料,看完以后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们的区别。播放课件。

  学生汇报。

  教师归纳:病毒比细菌小得多,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四、知识拓展,深化认识

  师: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细菌与动植物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和人类、动植物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它们也是生物界的成员,属于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同学们阅读课件内容,说一说细菌病毒与人有怎样的关系。

  1.细菌和病毒对人、动物、植物的危害。

  播放课件,学生阅读课件内容,汇报。

  2.细菌和病毒的益处。

  师:其实,危害人类健康的细菌或病毒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细菌或病毒对人类无害,有些细菌或病毒对人类是有益的。

  请同学们看图片(腐烂的苹果与动物的尸体),想象一下,如果世界上没有了细菌和病毒,会变成什么样子?

  学生回答。

  师:细菌能分解腐烂的动植物,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员,除此之外还有那些益处呢?请同学继续阅读。

  播放课件,阅读细菌和病毒的益处,汇报。

  五、运用知识,实践创新

  (一)布置作业一,丰富细菌和病毒知识。

  根据细菌和病毒的特点以及细菌病毒的危害和益处,说说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讲究个人卫生。

  (二)布置作业二,设计“控制H1N1流感”的方案

  要求:1.搜集有关“埃博拉病毒生存的条件”。

  2.展开自己的奇思妙想,设计“控制埃博拉病毒”的方案。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13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核心内容是让学生发展起来一些思想,形成一些观念。让他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处理自然与社会、自然与人之关系等活动中能有一种科学的、正确的思想和方法。

  1.第一步:把“科学主题”作为认识工具;

  什么是科学主题?自然界本身是统一体,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形成了科学,科学常常被看作是对自然界的事物与现象、事实与数据的无尽的描述,或者对实验事实和探索活动的展示,而一些科学的核心概念可以将这些分立的信息片断融入广阔的、有逻辑内聚力的结构中,在这样的结构中,信息片段的关系可以被显现出来,这种核心概念就是科学主题。

  自然科学具有6个主题:能量、演化、变化的形式、尺度与结构、稳定性、系统与相互作用。

  第二步:把科学主题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中的表现分解为最基础的重要概念(我们称之为核心概念)

  在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草案》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科学教育主要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四大领域、相关基础知识。前三个领域是自然科学中最重要的领域,是适合于儿童学习的最基本核心概念,为儿童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对物质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和基本运动形式,认识物体的运动、力、能量和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转换。

  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特征、过程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人具有一个高级功能的脑。

  通过对地球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基本情况及运动的规律,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改善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第三步:从自己所教的教材中寻找哪些科学事实和探究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上述核心概念。

  建构核心概念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不是简单把核心概念的讲解告知,而应在教学活动每一个环节上都进行细致的设计,并能巧妙的深入学生心中。小学生学科学需要学习的是科学家的科学思维、科学精神以及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但是,科学家运用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探索的是人类未知领域的问题;而学生学习的内容则是人类已知领域的知识。换言之,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人类社会已知的一些经验。在学习这些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希望学生经历科学家当初探索这些经验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技能和方法,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具有更多的探究意识和能力,进而有所创造。

  课标指出科学的教学活动主要都是以探究活动为主,所以如何在探究过程建构科学核心概念就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探究任务的设置应有非常好的连贯性,并能符合儿童生理和心智的发展规律;探究目标的表述也是直接影响学生认知的主要部份,更有概括的概念目标比事实性的知识性掌握目标对学生更有意义;教师在一个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众多的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引学生建立科学的概念,进而向大概念,核心概念发展;同还得处理好探究过程与核心概念建构的关系,谁主谁次、是不是每一个探究过程都有必须引导学生去建构核心概念;另外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中应注重考察学生的核心概念的理解并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1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2、能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

  不断改进观察的方法,解决观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教学难点:

  对观察方法的探究。

  教学准备:

  放蚂蚁的瓶子、白纸、放大镜、水、水槽、三、四块塑料泡沫、昆虫观察盒、毛笔、水彩笔、玻璃片(投影片)、沙、绳子、几条硬纸条、记录纸和笔。

  教学活动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你们带来了什么?

  2、出示课题:蚂蚁。

  二、激发探究欲望。

  1、说说你是怎样捉到蚂蚁的?

  2、学生画一只蚂蚁。选几幅展示。

  3、比较。为什么有的会画错?

  三、引导探究。

  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分组自行探究。

  教师不时穿插到每个小组的旁边观察学生的活动。密切注意学生在做什么?说什么?争论什么?扯得太远要帮助他们回到主题上来,钻进“牛角尖”得要帮助他们跳出来。

  在学生的观察活动中,要适时引发学生的思考,“你是怎么想的?你认为怎样?你能不能再看看?你能不能换一种材料再试试?

  四、开展研讨、说蚂蚁。

  1、把材料从学生处拿开。

  2、说说刚才的研究中你们遇到了那些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让我们一起解决。

  通过刚才的研究,你们发现了什么?

  每组选出一个学生代表小组发言,研讨中发现的事实有另一个学生记录下来。

  教师把学生的.观点板书下来,即使错误的发言如果全班同意也要先记录下来。当学生的发言出现矛盾时,当场讨论解决。教师要注意把握方向,对于怎样更好地观察蚂蚁,蚂蚁身体的特点这些问题一定要讨论。

  五、课外延伸

  1、刚才我们初步观察了蚂蚁,实际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你们想不想继续研究?下课后,每个小组继续研究蚂蚁,下节课我们举行一个蚂蚁信息报告会。

  2、看蚂蚁的反应,猜测蚂蚁的想法,送蚂蚁回原来的地方。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15

  一、观察引入:

  1、师:同学们,科学课非常重视观察。请你们观察黑板,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打开手电,光斑落在黑板上。)

  2、师:光点哪里来?(手电) 谁来用手指来演示一下手电发出的光是怎样照到黑板上的呢?我们来猜一猜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猜测:”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光是怎样传播的。”

  4、生活中有哪些事实、现象能说明我们的想法?

  预设:

  (1)夜晚,我发现汽车前灯射出来的灯光是直的。

  (2)白天,阳光穿过树叶的光是直的。

  (3)看表演时,我发现舞台上的灯发出来的光是直的。

  ……

  5、观察图片:老师也找了些图片,他们能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二、设计实验方案

  1、师:同学们讲的是头头是道,但是科学是讲证据的,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们的观点,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吗?

  2、学生讨论实验方案。

  3、学生汇报实验方案。

  预设:

  (1)用手电筒照射光盘中间的圆孔,观察白屏上的现象。

  (2)用手电筒照直空心管,再把空心管变弯用手电筒来照,观察白屏上的现象。(可用带弯头的吸管)

  ……

  (3)学生说到书29页的实验方案,请大家看实验单。

  ①仔细阅读书上的实验方法。

  ②该注意什么?(三个孔必须排在一条直线上,这里可以看幻灯片的演示;距离为5厘米;完成作业:用箭头标出光前进的路线)

  ③这两个小实验有什么不同?

  三、实验研究,深入拓展

  1、学生进行实验。

  2、汇报实验情况和结论,并展示。鼓励其他同学想到的别的实验方法。介绍。

  3、前面我们猜测:光是直线传播的吗?经过这么多方法的反复验证,“板书:反复验证”我们可以下个结论吗?板书“结论:光是直线传播的。”

  5、请看黑板:你知道科学家平时是怎样进行研究的吗?

  (指名学生看黑板小结)

  6、师:今天我们象科学家那样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祝贺你们!

  7、(展示幻灯片路灯)你能否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子。)

  8、出示知识点: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9、回顾。

  四、课外拓展,挑战自我

  师:刚才我们做实验时用了3张带孔的卡片,课后,你能用上10张,15张,甚至更多的卡片排成一条直线,用手电筒照射能在屏上找到光圈。卡片摆得越多越厉害。你们有信心吗?

  五、板书设计

  问题:光是怎样传播的

  猜测:光是直线传播的吗?

  反复验证

  结论:光是直线传播的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05-27

小学科学的教学设计07-27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03-12

小学科学《重力》教学设计08-05

小学科学《骨骼》教学设计08-07

小学科学《预测》教学设计12-06

小学科学《骨骼》教学设计06-18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参考03-08

《科学是……》教学设计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