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1-01-22 18:42:0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通用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通用5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第106~10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

  2.通过让学生自主调查、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3.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自主调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教材分析:

  在学生学习了位置与方向、面积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设计校园”的实践活动。通过设计学生熟悉的环境──“校园”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学生已经学习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爱学校的良好情感。教材以重新设计校园为主题,从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设计方案三个方面安排了整个实践活动。

  1.调查本学校和其他学校都有什么是学生收集信息和比较信息的过程,教材中通过画出整个校园的直观图来表现学生所收集的本学校的所有信息,为下面重新设计新校园打下了基础。比较信息是比较本学校和其他学校的具体情况,为设计新校园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习收集和选择所需要的信息的方法。

  2.讨论学校应添设什么是分析信息的活动,教材展示了小组学生以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教材的讨论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的,一是根据学生自己或教师的日常需要,二是与其他学校相比较。教材中具体举了四个例子,如操场应该扩大、操场旁边应有一个厕所,应该给老师准备一个车棚,希望有一些乒乓球台等。当然,教材中提到的仅是一些范例,实际讨论不必限制在这些方面,可以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及自己的需求加以分析与设计。这个讨论交流过程可让学生体验分析问题的方法,并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3.设计新校园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设计新校园的过程中,学生要根据综合调查和分析的结果,以及本校园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这里要涉及到一些需要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的问题──场地面积的大小,添设项目的形状和大小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去进行实际测量,在教材的例子中对此进行了提示。除了教材提示的乒乓球台是否能够放得下的问题外,还会有其他的问题,如足球场上或操场上的铺草皮、羽毛球场、为低年级开设游戏区等问题。

  4.“展示各小组的设计”。组织数学实践活动除了要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学习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这一点在本实践活动中体现为设计新校园后的展示和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比较和交流,让学生找到本组和其他组设计的优缺点,体验学生之间的鼓励与赞美,获得同学的认同,同时也认同别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

  教学课型:活动课(设计、讨论)

  教具准备:

  某校校园平面图、本校校园平面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关方位的知识,请同学们想一下我们一共认识了几个方位?(8个)哪个同学愿意起来具体说一下?其他同学用手指一下好吗?

  2、这是我们生活中的方位,但在地图上我们通常按什么规律来确定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电脑展示某校校园平面示意图

  ⑴老师这里有一幅某校校园的平面示意图,谁想说说这个校园的各个方位建筑物或教学设施?(指名答)

  ⑵这个校园设计得漂亮吗?合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⑶如果能在设计漂亮、合理的学校里面学习,你们会有什么感想呢?你们想不想也自己设计校园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设计校园。(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一是复习前面所学知识,唤醒学生的已有记忆,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二是以某校校园平面图为例,让学生谈想法、提建议,激发学生设计学校的图纸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调查汇报

  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调查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哪些教学设施(板书:调查),你们完成了吗?谁来说说?(多指几名同学说)

  (设计意图:调查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什么,是学生收集信息和比较信息的过程。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习收集和选择所需要的信息的方法)

  2、出示本校校园平面示意图

  这是我们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哪位同学愿意起来用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来描述一下?(指名说)

  3、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你觉得我们学校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必须添置哪些设备等?

  (学生独立思考)

  4、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进行讨论:(大屏幕出示)

  (1)应该在什么地方添置什么设备?

  (2)绿化上面你有什么见解?

  (3)操场的大小或形状如何?

  (4)你还有哪些设想?

  5、集体汇报交流。(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表本组的意见,教师可以鼓励性的评价,并对全体的意见予以总结。)

  (设计意图:这个讨论交流的过程可让学生体验分析问题的方法,并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6、小组合作,设计新校园。

  同学们的想法真不错。下面就请各小组在给定的白纸上总结出本组的最后计划,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画笔来设计自己的新校园,要求每个小组分好记录、监督、绘图的人员。(学生合作动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学生熟悉的环境—“校园”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已经学习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爱学校的良好情感。)

  7、展示各小组的设计。

  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校园示意图,其它小组进行评价,找出每幅新校园图的优缺点。(利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描述。)

  8、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同学们真棒!能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板书:分析)用你们小组的智慧设计出了自己喜欢的学校,真可称之为小设计师了,老师一定会把你们的想法传达给校长,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你们的设计将会被采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之间的比较和交流,让学生找到本组和其它组设计的优缺点,体验学生之间的鼓励与赞美,获得同学的认同,同时也认同别人,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

  三、回顾整理,总结提升:

  同学们,通过这节活动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跟数学有关,如设计校园。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思考,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认真分析,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出自己满意的校园。

  四、作业布置

  自己设计一幅未来的现代化学校平面图。

  板书设计:设计学校

  小学校园平面设计图

  调查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2

  教学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42-4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的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具体问题。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不同形状的卡片、尺子等测量工具。

  教学方法:

  教法: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课件演示,交流感受、互动合作等方式教学。

  学法:“玩中学”、“趣中练”,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全课,充分应用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在动物王国里,有对有趣的好朋友。它们是小灰兔(显示)和小黄狗(显示)。它们俩都说自己跑得快,这不今天就来比赛来了。小灰兔围着这个花坛跑一圈(动画演示),小黄狗则围着这片宁静的湖面跑一圈(动画演示)。结果小黄狗跑得慢,可是它却不服气,说:“不公平,因为我跑得路远”。小灰兔却说:“不对,不对,我跑得路才远呢!因为长方形还比正方形长呢!”小黄狗说:“我跑的正方形还比长方形宽呢!”它们吵了起来。

  引导:看来,如果没人来帮帮忙,它们可会无休止地吵下去了。同学们,你们来猜一猜,到底谁跑得路多些?

  引导:它们俩可不是光凭你们的猜想就能说服的,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让他们心服口服。你觉得他们俩赛跑的路线与我们所学的哪一个数学知识有关?

  揭题:你想得真快!老师非常欣赏你对数学的敏感。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问题。(揭题出示)

  [教学意图: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设置悬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使教材“活”起来。]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一)长方形的周长。

  1.提问:什么是周长?周长指的是哪里?举例说明。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生可能回答:用绳子绕一圈,量一量绳子的长度;先量出每一步的长度,看看走了多少步,一乘就知道了;量出长.宽各是多少,再计算。)

  谈话:你们的办法可真多,接着问:是要量出所有的四条边的长吗?为什么只量长和宽就可以呢?

  2.提问:老师采用了你们的办法,量出了长方形的长是8米(显示),宽是4米(显示),请你们帮它来算一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完成。

  3.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4.引导:从同学们的脸上,我可以看出你们肯定有成果了,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5.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要求说清这样做的道理。

  教师利用课件形象直观的演示可能有这三种:

  (1)8+4+8+4=24(米)这是把长方形的四条边一条一条加起来。依次相加求周长。

  (2)8×2=16(米),4×2=8(米),16+8=24(米)。根据长方形对边相等的道理,用2条长的和加2条宽的和求周长。

  (3)8+4=12(米)12×2=24(米)。根据一条长加一条宽的和就是长方形的一半,那么两个(长+宽)的和就是长方形的周长了。

  有的学生还想出了第4种,第5种方法……

  【教学意图:在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过程中,我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全景的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快捷地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感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6.比较这几种不同的算法。

  接着,我让学生比较这几种算法,哪种方法最简单?通过比较,找出区别,暗示性的让学生注意策略的最优化。

  【教学意图:肯定学生的各种算法,但不要求学生一定要用哪种方法,同时注意优化算法,把“算法多样化与优化”融为一体。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思想。】

  7.举例应用知识:黑板4.1课桌100.40打印纸30.20等。

  (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已经解决了,那正方形游泳池的周长该怎么算呢?我们来看,当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时,就变成了正方形,(件演示长方形变为正方形)正是小黄狗跑的游泳池的图形。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6米,四条边都相等,那算出他的周长就很容易了。

  学生汇报。说说道理,四边都相等,可以快速的求出6×4=24米,运用边长×4来求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意图: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的动态演示,由长方形转变为正方形,展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变抽象为直观,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取得动感、美感、直观、易学的效果。】

  (三)小节

  通过开始的猜想,然后我们用多种方法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原来,两人走得一样多。

  三、知识应用、深入研究。

  利用课件出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活动一、计算小兔子长方形奖状框的周长。巩固了学生对长方形周长计算的应用能力。

  活动二、计算小兔子正方形手帕的周长。巩固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活动三、求菜地篱笆的长。一块长方形菜地,一面靠墙,三面围篱笆,求篱笆的长。课件出示长方形菜地图。

  【教学意图:这一项练习提高了练习题的层次。通过出示课件图片使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灵活应用。训练学生多元化、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活动四、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领奖台正面这样一个不过则的图形该怎样求它的周长呢?学生思考交流,让学生注意看,好好想,课件演示图形变化过程。当图形变成长方形的时候,学生们计算图形周长。

  【教学意图:这个环节的教学,采用“看图形—找策略—看演示—想算法”的教学步骤。在数与形的对应,图于式的诠释中,学生清晰的领会到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知识拓展、动手实践。

  动手测量.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长和宽的长度,那正方形呢?这儿有几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现在请你用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先动手量出需要的数据,再计算出它的周长。

  (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卡片、铅笔、记录纸、尺子或三角板等进行操作)

  【教学意图:这一个环节的目的是在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的能力。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所学的知识学生印象最为深刻,也理解的最为透彻。】

  五、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谈话:今天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能把你今天的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回家后请选择你喜欢的物体,比如数学课本,测量并计算出它的面的周长。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

  

  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P68的内容。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

  能力训练点:

  1.能正确运用吨表示物体的重量。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渗透点:

  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并服务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知道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

  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形成表象。

  学法引导

  1.通过课前调查,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

  2.指导学生通过计算、观察,产生联想,形成表象,建立质量观念。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一、

  1.关于吨的知识你能知道些什么?

  2.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吨作单位?举出几个例子。

  可以看课本或课外书,可以问家长也可以在生活中找。

  通过课前调查增加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1.故事激趣:

  熊老弟、马大哥、牛大伯、鹿妹妹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走到一座小桥前发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这是什么意思?它们能过桥吗?该怎样过?

  2.解释:“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释“限重1吨”的意思。

  用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1.关于“吨”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整理:

  A、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举例)用地秤来称。

  B、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

  C、1吨=1000千克。

  2.感知1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激趣:1吨到底有多重,你想知道吗?

  推算:一个三年级的学生体重大约是25千克,多少个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观察感知,形成表象:请40个同学站在讲台上,这些同学的体重合起来就大约是1吨。

  学生依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来回答。

  用自己的方法来推算,然后告诉同学们自己的算法。

  观察感知,产生联想,形成表象。

  展示课前的学习情况和课前搜集的资料,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让学生通过推算,然后观察感知,产生联想,形成表象,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1.这4个动物能过桥吗?他们该怎么过?你还要知道那些条件才能知道?

  出示:

  马300千克

  牛500千克

  鹿200千克

  熊400千克

  你们能为他们设计几种过桥方案?

  2.老师们也想去运动场看看,你能告诉他们该怎样过桥吗?

  3.我是小小检查员:

  谈话:简单介绍黄河大桥在两年内就修了两次的原因。黄河大桥上现在需要招聘一批检查员,你想去吗?

  在黄河大桥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3吨”,下面这些车能通过吗?

  A、王叔叔的车装载5000千克的煤。

  B、杨大哥的车装载3头大象,每头大约重5吨。

  C、李师傅的车装载6吨大米和7000千克的面粉。

  D、张大伯开着一辆限载4吨的卡车装载着10头牛,每头大约重500千克。

  你想对超载的叔叔说什么?(告诉学生:在陕西省80%的车祸都是由于超载造成的。)假如你的'亲戚中有人是司机,你今天回去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4.小明的日记:

  今天早上,我吃了一根重45千克的火腿肠,喝了一袋重225千克的牛奶,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上了大约重1克的出租车,来到了动物园。我们先看了大约重80吨的熊猫,又看了大约重8千克的大象。我说:“这么大的象,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吧?”爸爸说:“不对,世界上最重的动物是蓝鲸,一头蓝鲸的重量大约是150-200千克呢。”我想:那一头蓝鲸的重量就相当于二十几头大象的重量,二十几头大象挤在一块该有多大呀?蓝鲸可真大﹗

  看了小明的日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你要向他学习什么?

  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把自己组的设计方案记下来。然后在班内汇报。

  说出设计理由。

  独立思考后回答。

  结合生活实

  际说说。

  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畅所欲言。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

  让学生从小就懂得要爱护路桥。激发学生主人翁的情感。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单位的换算和比较大小,懂得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体现时代性,激起学生关心生活的热情。

  结合生活事例,让学生要明白合理使用单位的重要性,并且让学生学习小明善于观察、喜欢动脑,能主动的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并应用数学的习惯。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会经常用到数学知识。

  让学生学会及时反思,整理所学的知识。

  

  就象小明一样认真观察生活,把你发现的含有质量单位吨的事写下来,那就是一篇数学日记,你一定会比小明写得更棒。

  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吨的认识

  质量单位

  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

  地秤

  1吨=1000千克

  

  能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中然后呈现给学生,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活跃,参与热情高,也培养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是小组讨论时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合理分工,注意纪律,使得小组讨论时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可实际上,有的同学积极参与,有的同学好象事不关己,在一边玩,没有做到使每一个同学都参与,每一个同学都得到发展提高,使得小组讨论流与形式。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组织学生有目的、纪律的讨论,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与伙伴协同合作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4

  设计说明

  本节课旨在鼓励学生通过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列出乘除混合的算式,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关注了下面两点:

  1.关注画图在分析数量关系时的作用。

  在教学中,出示每一个问题之后,都先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呈现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为正确列式计算打好基础。

  2.关注解题思路的归纳总结。

  本节课的两个例题,内容相似,解题思路虽然存在不同,但是也有一定的联系。在教学中,当学生解决完每一个例题之后,都及时回顾反思,总结解题思路,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亲自讲过故事吗?在一次语文课上,淘气和同学们要轮流讲故事,这给淘气带来了一个难题,你们想知道是什么难题吗?愿意帮他解决吗?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讲故事》。

  设计意图:用谈话的方式以及学生熟悉的话题引入新课的学习,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探索学习,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19页情境图。

  提问:画面中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淘气5分可以讲850字,同学们约定每个故事不超过3分。

  学生可能提出问题:淘气3分能讲多少字?

  2.画图分析题意。

  (1)请学生完整叙述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

  (信息:淘气5分讲了850字;问题:淘气3分能讲多少字)

  (2)用画图的方式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师: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情境中给出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吗?比如列表或图示。

  (独立构思,动手画一画)

  (3)组织学生交流。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法并解释其中的意义,只要能正确表达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即可。

  3.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根据图示或表格所表示的题目信息,独立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算出结果。

  (2)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师:你们是怎样列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算式?算式中的两步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3)给淘气提出建议。

  师:淘气想要3分把这个故事讲完,你认为他应该怎样做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淘气可以讲得快些或删掉一些情节。

  (4)回顾反思,体会解题的思路。

  师: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先求的是什么,再求的是什么?以后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怎样思考?

  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解题过程总结:解决类似问题一般要先求一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

  4.即时训练。

  (1)出示问题:笑笑讲一个故事用了4分,平均每分讲150字。如果要3分完成,每分应讲多少字?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写出答语。

  师:这道题与上面例题的解题思路一样吗?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解决问题,可以列综合算式,也可以列分步算式)

  (3)总结解题方法。

  引导学生比较此题与上面例题的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解决此类问题一般要先求一共是多少,再求一份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环节,学生进一步熟悉了画图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5

  【设计理念】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基本理念,设计本课。本节课充分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独立尝试,交流反思等活动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学情与教材分析】

  排列与组合作为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本节课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组合数。为落实新课程的理念,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学习知识。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并掌握有关两两组合的知识,能采用列举、连线等方法进行探究,找出简单事件的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互相交流,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意识。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两两组合规律的过程,使学生能进行有序地、全面地思考。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表示出组合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笔、A4纸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在前两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发现平时的吃饭、穿衣、走路中都蕴含着搭配、排列等数学问题。通过有序思考,我们将它们一一解决了。今天让我们走进动物王国,应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为动物之王——老虎解决一件棘手的麻烦事。

  话说:动物王国的首领老虎听说人类每隔4年都会开一次奥运会,就想让动物们也来开一次运动会,让动物们也都锻炼锻炼。可运动会还没正式拉开帷幕,牛伯和羊哥就吵上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谁来给大家读出老虎大王的麻烦?

  生:牛伯、马叔、羊哥、鹿弟四人要参加乒乓球比赛,遵照国际惯例:每两人之间比赛一场。牛伯认为:他们每人都得和别人比3场,四个人一共得比3×4=12场。聪明的羊哥却说牛伯算得不对。两人因此争论不休。老虎大王也难以裁决。

  孩子们,你们能帮助老虎大王平息这场争吵吗?让我们鼓足勇气,走进——新旧知识巧搭桥。看看体育比赛中又有什么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吧!(板书:数学广角---简单的组合)

  设计意图:故事激趣,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新课的学习。

  二、自主尝试,探究新知:

  1、出示问题,理解规则:

  牛伯、马叔、羊哥、鹿弟四人比赛打乒乓球,如果每两人之间比赛一场。一共要比()场?

  生:读题,了解问题。

  师:看得出大家都读得很认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那你知道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哪个条件是最为关键的吗?

  生:每两人之间比赛一场。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向大家解释一下“每两人之间比赛一场”是什么意思吗?

  生:……

  师:选三人说一说、演一演,引导学生加深对“每两个人之间比赛一场”的理解。

  设计意图:分析题意意在培养学生的审题及分析能力。

  2、独立思考,自主尝试:

  师:究竟要赛几场呢?请同学们赶快开动小脑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一写或连一连来来帮老虎大王解决纠纷吧,比一比,看谁的方法最好,速度最快!

  (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巡视,搜集学生个性思维。)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给学生留下了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交流,提高探究的实效性。

  学情预设: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列举法:

  在这些情况中,学生列举可能遗漏也可能重复或者能完整写出各种情况。例如:

  ①遗漏:仅写出:牛和马、马和羊、羊和鹿(3种)

  ②重复:例如:牛和马,马和牛……(12种或其它……)

  ③完整写出各种情况:

  牛—马、牛—羊、牛—鹿

  马—羊、马—鹿、

  羊—鹿

  (2)画图法:

  可能有:循环型、直线型两种图示方法,但孩子们可能还采用了符号,如字母、数字、图形等来代替这四个参赛队。(课件演示,引导认识:循环型连线法的实用、科学)(符号意识的培养)

  (3)算式法:

  受到例1学习的影响,孩子们还可能考虑用乘法算式;也可能会出现加法算式。(课件演示,引导理解)(画图点拨:像这样的找规律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我们很多数学问题的解决时都要用到。如:数数一共有几个角,几条线段。)

  (4)其它:……

  3、展示交流,优化方法

  (1)展示成果:

  师:让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得到了哪些答案。

  (教师将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分类展示在大屏幕或黑板上。)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个性思考,尊重学生的差异,给学生充分的展示交流的空间,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分析,充分发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2)对比分析:

  ①列举法中不完整或重复的情况与正确结论的对比,让学生分析原因,并再次理解“每两支球队赛一场”的意义。

  ②列举法与画图的方法做对比,让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交流自己感知哪种方法好。

  ③画图法之间的对比:

  首先,教师演示画图连线的方法。提问:两个球队之间为什么只连一条线?你是如何连的,怎样做到的不重不漏?让学生理解两个队连一条线就表示两个队要踢一场。每个队都要和其它的三个队踢一场,也就是每个小图标都要和其它的三个相连。如果学生只画出了循环形的图示,引导学生画出直线型的。

  其次,让学生结合比赛实际,感受两两球队循环比赛(即第一种循环型的图示),更加适合真实的的比赛安排;但如果只是求场次,不考虑实际比赛的话,先确定一只球队,再逐次两两组合(即第二种直线型的图示)是更加条理的思考方法。

  ④画图法与计算法间的对比:

  计算法:更直接,但只能呈现一共的组合数,不能呈现如何组合的;

  画图法:直观,既能呈现出过程又能呈现出结果。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主探索、生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比较优化,让学生从方法层面和知识层面都有提升;让不同意见的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在争辩中互相启发,达成共识;在方法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简约美,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3)及时小练:

  师:在实际生活中,像这样的两两组合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现在我们选出四个同学、拿出四支不同颜色的铅笔,请大家添加上一定的情节自己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并当小考官来选同学解答,考一考大家吧!

  生:四人选两人当组长、四人两两握手、四支笔选两只作奖品……都有6种不同的组合。

  师:为什么问题不同,结果却相同呢?

  生:因为都是四人,两两组合。

  师:怎样两两组合呢?谁能向大家展示一下:两两组合的过程,并配上语音说明?

  生:演示并口头说明怎样两两组合。

  师:呀,老师还不清楚每个同学的名字,大家想想,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让老师更清楚大家是谁和谁两两组合的呀?

  生:编号①②③④或ABCD。

  师:像这样,用数字或字母来表示某些事物,不仅简单而且也便于问题的阐明。

  三、联系生活,巩固运用:

  1、基础碰碰车——四国之间两两比赛问题

  师:动物运动会的乒乓球比赛顺利结束了,老虎大王为了进一步激发大家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组织大家观看2002年的世界杯足球赛。这一年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第一次闯进世界杯决赛圈,为祖国体育运动事业再添光彩。

  课件出示:其中,C组球队安排如下:巴西、土尔其、中国、哥斯达黎加。如果每两个球队踢一场,一共要踢多少场?

  师:你能很快的得出结论吗?

  生:示范表述:我通过()法知道了:如果每两个球队踢一场,一共要踢()场。

  生:你能根据自己的方法合理的安排出比赛的顺序吗?

  师:哪种方法能更好的向我们展示出比赛时的上场顺序呢?

  生:对比,方形循环连线法。

  2、升级跷跷板——四枚硬币任选两枚问题

  师:动物运动会顺利闭幕了,为了奖励牛、马、羊、鹿四人,老虎大王决定给每人颁发一点奖金以兹鼓励。请问,从下列四枚硬币中任选两枚,一共可以有()种不同的选择。每种选择取出的各是多少钱?

  生:组内交流各种情况,

  师:提示,借助加法算式呈现选的情况和结果。

  设计意图:分层练习,主要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情况。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生活信息为主要内容。练习形式由简到难,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生活性、研究型和参与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尽量让学生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加深对简单的组合的认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拓展延伸,质疑启思:(因时间而定,可课内拓展,也可留为课外作业)

  师:我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老虎大王把疑难解决了,现在我们来解决一下自己班内的实际问题吧!每组5人,如果每两人之间握一次手,5人共握几次呢?那如果是全班53人每两人之间握一次手,又共握几次呢?

  设计意图:研究了“四名运动员比赛场次”的问题后,变式提出了“8人握手,53人握手”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前面的方法类比学习,在类比学习的过程中感到画图方法的局限性,从而强化学生对计算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回顾总结,反思提高:

  师:又一次学海探究之旅结束了,在到达知识海洋彼岸之时,你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些你的收获吗?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学到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什么其他的收获?

  4、这次新知探究之旅你快乐吗?

  师:大家的快乐就是老师的快乐,我因与大家共同走过了一次快乐的学海探究之路而快乐。

  老虎大王赠言: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

  知识,头脑就要枯竭。(不懂数学真可怕!)

  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这节课的学习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谈学习收获,可是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有知识,还有能力、方法、情感等,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侧重体现了以下几点:

  1、一个情境贯穿始终,导探练结四环节巧妙衔接,自然过渡。

  根据“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理念,将课本问题融入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乒乓球比赛活动中,同时创设“动物运动会”这一故事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兴趣,把知识教好教活。

  2、注重体现知识的形成,充分彰显学生主体地位,收放有度。

  依据“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线,采用动手实践,小组合作、交流的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3、尊重学生个性思维,以学生典型错误为资源,让课堂彰显动态生成之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知识不是教师强加与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猜想、同学合作、对典型错误的深入分析、交流争辩逐步达成的。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又动脑,在比较不同、发现问题、纠正错误的过程中,一步步说出正确、规范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的理念。

  4、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以课堂教学评价语为佐料,使课堂饱满生动有味道。

  教学中以激励性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以赞许的语言、鼓励性的示意对待学生学习的表现,以平等的态度和学生展开交流。热情的鼓励、耐心的等待、情感的共鸣,使孩子们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通用5篇)】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方程教学设计12-30

数学教学设计通用15篇12-28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02-16

小学学生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通用11篇)03-22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01-27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01-04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01-27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3-14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模板五篇12-29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