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灯》教学反思

时间:2021-06-25 15:55:5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冰灯》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冰灯》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冰灯》教学反思

  《冰灯》教学反思1

  一、课前准备不够充分

  教材内容处理不够紧凑。视频声音较小,事先没有处理好。三年级学生正处于懂事的初期,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在校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还是比较多的。环境对他们的成长影响也很大,自私自利的孩子大有人在,不懂得关心父母,不懂得尊敬长辈也是部分学生身上的特点所以,本课教学中学生似乎感受不到父爱,事先创设情境不够。

  二、朗读体悟不够充分

  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深深的父爱和作者对父亲的爱。首先,我把生自读和生自悟放在首位,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过再阅读,再思考,来解决问题。其次我更希望学生情感上得到提升,使学生感受到朴素之中真情在,渗透热爱父母的情感教育,父子之间的深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但是,因为时间关系,学生朗读不够充分。

  三、问题提出后,引导学生思考不够

  我设计了一个大问题,默读这一部分,你感受到了什么?有学生说感受到了父亲做灯很辛苦,我就问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学生就分别找到了时间很早、天气冷等等。还有学生说我体会到了父亲很关心我,有人也说我也很关心父亲,这样,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教学的重点也能得到体现,但这一部分进行较为仓促,如蜻蜓点水,不够扎实。

  四、课后拓展不够

  学生认为“冰灯”好玩,我就简单口头讲制作冰灯的方法,让他们课后上网查阅,但大部分孩子家庭条件有限,查不到。而我也将此任务抛之脑后。

  还有部分孩子在课堂上不能全面理解文本谈出自己的感想,可能和我提问的准确性,合理性和他们自身情商都有关。我应该在课后把基础这一块做得更好一些,要考虑到差生的情况,引导更细致一些,提问更准确一些,让学生慢慢体悟,不一味追求“拔高”,让每一个孩子在其中都有所收获,有些许的成长。

  五、鼓励评价不够,课堂气氛沉闷

  课堂中鼓励性评价不够充分,没有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个性发展,当众口头评价较少,非语言式评价也很少,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夸奖的手势,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等等,这些无声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将牵动着学生的心,而我由于赶进度,把它也忽略了,没有促进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致使课堂气氛沉闷。

  六、专业知识及教学机智有待提高

  教高年级和教低年级不一样,我的板书中字迹较为潦草,高年级学生能识别,低年级学生不能识别。个别字的笔顺也不正确,在今后要格外注意。

  以上是我对《冰灯》这一课教学的反思,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改进,不再出现同样的错误。

  《冰灯》教学反思2

  《冰灯》是一篇极富教育意义的课文。文章中的父亲是一位极普通的劳动者,他淳朴、心灵手巧。他理解孩子,对儿子体贴入微。一年中,穷乡僻壤的孩子们最大的快乐就是提着喜爱的灯笼“招摇”。所以他凭借劳动者的智慧,用深沉的父爱,圆了孩子的梦想。他无言的行动深深地感动了孩子。

  如何在教学中带领学生走入文本,感同身受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呢?在课堂上,我把握住朗读贯穿教学始终。在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羡慕的心情。父亲做冰灯的部分,引导学生抓住父子二人的言行心理,读出“我”心疼父亲,及父亲疼爱“我”的感情。再把重点放在第三部分:写大年三十的早上“我”看见父亲给自己做冰灯。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情境表演“我”看见父亲给自己做冰灯,通过学生一言一行的表演让生入情入境,感受到父亲的爱。特别是小细节处“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父亲的手碰着了我的手,他的手真凉啊!”等语句让学生多演多看多体会,感受父亲做冰灯很辛苦,前一天晚上就准备,天不亮就起来,家里不宽裕,又是接近年根的寒冬,父亲很冷。但他还是认真地做。“磨”显然比用纸糊费劲得多,而且“冰”透骨寒冷。他这样辛苦,只是为了满足儿子的心愿。从而也在价值观上引导学生有些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那就是“爱”。最后结合生活,指导学生回忆父子、母子、之间的事情,体会父母对孩子的那份关爱,再进行最后的小练笔:写一写与父母之间发生的感动故事,从而激发孩子们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从而达到读中生情、读中感悟的效果。

  但是,这堂课也有缺憾,教学中教师的牵制仍然较多,不敢充分地放手,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彰显不够。在时间把握上也有所偏颇,以至于最后结合生活,指导学生回忆父母与自己之间的事情,体会父母对孩子的那份关爱,再进行小练笔这个环节就没时间交流了。这些都有待于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完善。

  《冰灯》教学反思3

  《冰灯》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无论是描写还是情感都是一篇引领孩子写作和领悟父子之爱的`很好的范文,所以这节课我重在知道孩子在阅读中感悟。

  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为落实这一目标,在初读课文时,我组织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读、指名小组分自然段读、默读三种形式通读全文后,要求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教给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我组织、引导学生每读一遍课文,都有不同的要求、目的,而不是在同一平面上做反复平推,采用各种形式,有目的、有层次地引导学生阅读,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学生读的投入。特别是指名小组流利地读课文,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并通过恰当的口头评价,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重点词句段在课文中的表情达意作用”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本节课老师为了突破这一重点,首先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的读给老师和全班同学听听。并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这篇课文文风朴实,没有大段的抒情,但父子之间的深情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教师能够挖掘本文所蕴含的人文教育因素,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成长经历中与父母之间感人的小事。使学生在语言训练中受到思想教育和人文熏陶。

  不足:

  一、在“真情感染,以情激情”方面,教师不能放得开、做得到。

  如,在指导朗读时,教师不能充分发挥范读的作用,以激情引趣。教师应该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诵读把自己的真情实感传授给学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最佳的情感共鸣。

  二、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时,那纯真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很感人。

  课堂上,没能让学生及时写下来,是缺憾。并且,在学生讲述、感受到父母的深情厚爱时,老师没能及时启发、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应该怎样做来回报父母的深情厚爱,德育渗透力不够强。

  三、没能把小组间的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总之,一堂课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能够追求到“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教学情节就是一种收获。

【《冰灯》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冰灯》教学设计8篇02-07

《冰灯》教学设计8篇02-07

《冰灯》公开课教学设计12-23

北师大版三上《冰灯》教案02-16

bPmf教学反思02-15

《植树》教学反思01-26

《春酒》教学反思01-14

《称赞》教学反思01-13

自我教学反思12-26

《aoouiu》教学反思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