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噜噜教案

时间:2022-09-19 14:57:24 教案 我要投稿

咕噜噜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咕噜噜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咕噜噜教案

  咕噜噜教案 篇1

  课程分析:狐狸在以往的故事里总扮演聪明绝顶、狡猾不堪的角色形象,但在今天这个故事里,却傻得可爱。天真率直的小狐狸替爸爸照看一个大竹筐,竹筐里不停地发出怪声音,好像在不断地上演新鲜有趣的故事:三个咕噜噜,吹号又敲鼓;两个咕噜噜,筐里烤红薯;一个咕噜噜爱看小人书。这让小狐狸充满了好奇,于是,一次次揭开竹筐,大鱼小鸟和灰兔先后成功地逃脱了,小狐狸懊恼不已!直到最后,小狐狸也没有弄明白竹筐里的三个咕噜噜到底是什么东西。孩子读到这里,一定会哑然失笑,为小狐狸的懵懂行为,也为三个咕噜噜的聪明举动。

  故事里有趣的情节对话、出人意料的结局,会让小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无限的遐想,更充分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讲述自己对故事画面的理解。

  2、学说对话,表现小狐狸和咕噜噜之间有趣的互动。

  3、体验故事的有趣情节,体会小狐狸的天真和三个咕噜噜的机智和聪明。

  活动准备:

  课件PPT;竹筐一个;小狐狸、小鸟、鱼、灰兔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觉得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它留给你的印象怎样?

  小结:狐狸是一种狡猾的动物。

  今天故事里狐狸却是一只天真可爱的动物,名字叫《三个咕噜噜》。

  (出示封面,认读故事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播放课件

  1、阅读p1的内容

  教师结合画面讲述故事内容。

  问:爸爸给小狐狸带回了什么?小狐狸是怎样照看的?

  你们猜猜竹筐里面装着什么?

  2、阅读p2的内容

  师:“咕噜噜、咕噜噜”教师用手指图上的字“咕噜噜”,听!竹筐在说话(继续讲述)

  “……打开盖子就知道”———听了这句话,小狐狸会怎么做?可以这么做吗?

  爸爸走的时候是怎么交待他的?如果揭开盖子会怎样?

  幼儿猜测完以后,教师再展示下一页内容,给幼儿带来猜测后的喜悦。

  3、阅读p3的内容

  师:咱们来看看到底怎么了?(展示画面后先停留片刻待幼儿反应,师讲述内容。)

  鱼是怎么跳到河里的?(蹦)出示汉字蹦,我们一块来学学鱼的动作吧!

  大鱼蹦进河里游走了,小狐狸上当了。现在竹筐里有几个咕噜噜,他们会是谁?

  4、阅读p4的内容

  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在重复对话的地方留空让幼儿讲述)

  “……我可不当傻瓜”———小狐狸不上当,竹筐又会怎么说呢?

  继续讲述故事。

  4、阅读p5的内容

  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啊!认识飞字,我们来学学小鸟的动作。

  小狐狸又上了一次当,现在竹筐里还有几个咕噜噜呢?

  5、阅读p6的内容

  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在重复对话的地方留空让幼儿讲述)

  “……还搞不明白咕噜噜到底是什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

  三、讨论交流,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小结:老师和你们一样,喜欢小狐狸的天真可爱,也喜欢三个咕噜噜的聪明机智。

  2如果你是三个咕噜噜中的一个,你会怎么做?

  四、表演故事。

  1、教师出示竹筐和头饰,请五位幼儿上来分别表演狐狸爸爸、小狐狸、小鸟、鱼、灰兔,老师和其他小朋友说旁白的部分。要求:按故事情节展开表演,角色的对话可以按需要适当加入自己编的话,并配以合适的肢体语言。展开阅读全文

  2、教师小结表演,根据幼儿的兴趣组织分小组表演。

  教学后感:故事中有趣的情节、对话,会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无数的遐想。狐狸以往都是扮演狡猾的一个角色,而在我们故事中却傻的可爱。故事中的孩子们多像我们的孩子,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

  经过前两次的试教活动,我结合评课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修改调整,并再次做了精心的准备,今天的这堂课是比较的有趣的,我和孩子们与小狐狸一起怀着一颗好奇心去猜测,去经历即将上演的新鲜有趣的故事,孩子带着兴趣去主动学习,积极思维、争相发言。也有几个孩子很少或不想举手,我也会提供一些简单的问题鼓励他们说,让他们有机会说,其实他们也肯说也肯动脑筋的。在这次绘本阅读的过程中,我吸取上两次试教的经验,把三个咕噜噜和小狐狸之间的对话作为幼儿阅读讲述的重点,采用让幼儿猜测对话,教师随后总结,幼儿集体复述的形式来加深印象,为后面的故事表演作铺垫,所以后面情境表演孩子们能积极主动地表演,并能根据角色需要适当加入自己编的话,孩子们意犹未尽,我便组织幼儿分组表演,让这节课在孩子们的兴趣中结束。

  咕噜噜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多吃甜食对牙齿不好

  2.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养成饭后漱口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小熊拔牙》故事PPT、洗手盆若干、漱口杯每人一个,温开水或矿泉水。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熊拔牙》,仔细听故事,一会老师有问题问你。”

  二、播放图片,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一)问题:

  1.妈妈为小熊买了多少糖?

  2.妈妈对小熊说一天吃多少糖果呢?

  3.妈妈对小熊说一天只吃一块糖,小熊答应了吗?

  4.小熊后来是怎么做的?

  5.最后小熊的牙齿怎么了?

  6.小熊的牙齿为什么会这样?

  (二)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你吃糖吗?吃多了会怎样?

  (引导幼儿说出多吃甜食对牙齿不好。)

  三、通过观察、讨论,引导幼儿发现吃完东西会有残渣留在牙齿上,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师:“小熊吃多了糖引起了牙痛,如果小朋友吃多了糖怎么办呢?”

  1.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把粘在牙齿上的残渣吐出来,让幼儿观察吐出的残渣。

  2.“咕噜噜”漱漱口,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让水在嘴巴里咕噜噜地唱歌,然后吐出脏水(可以让幼儿用温开水或矿泉水漱口,防止幼儿吞下水)。

  3.让幼儿看看自己吐出的残渣,告诉幼儿吃完东西要漱口。

  咕噜噜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多吃甜食对牙齿不好,产生保护牙齿的愿望。

  2、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养成饭后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每人一只水杯、黑芝麻糖若干、脸盆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幼儿欣赏故事《小熊拔牙》后,教师提问:妈妈为小熊买了多少糖?妈妈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做的?

  (二)品尝芝麻糖,发现问题

  1、引导幼儿边品尝芝麻糖,边自由讲述。小熊吃了一块糖,真香呀!老师也给每个小朋友带来了一块糖,请小朋友品尝呢。芝麻糖香不香?黑乎乎的颗粒是什么?

  2、结合故事提问幼儿:小熊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小熊的牙齿怎么了?请幼儿学一学牙疼的样子。为什么会这样?

  师小结:多吃甜食对牙齿不好。

  (三)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1、小熊吃多了糖引起了牙疼。小朋友刚才也吃糖了,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嘴巴和牙齿,发现芝麻糖粘在牙齿上的现象。

  2、告诉幼儿用漱口的方法可以把粘在牙齿上的东西吐出来并让幼儿观察吐出的残渣。

  3、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让水在嘴里“咕噜噜”地唱歌,然后吐出脏水。

  4、幼儿漱口:让幼儿用矿泉水漱口,防止吞下生水。然后看看自己吐出的水。

  师小结:吃东西后要漱口,不然会蛀牙的。

  咕噜噜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吃完东西要漱口了解不漱口对牙齿的危害。

  2.幼儿能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3.初步养成吃完东西要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

  二、重难点

  幼儿知道吃完东西要漱口了解不漱口对牙齿的危害并能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三、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2糖果、巧克力豆、漱口杯,吐水透明盒。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糖豆,引发幼儿兴趣。小朋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

  二、讲述《小熊拔牙》的故事。

  1.讲述故事1-3段。

  提问:小朋友,小熊吃到了什么味道的糖果?妈妈是怎么对小熊说的?小熊会不会听妈妈的话?

  2.讲述故事第4段。

  提问:小熊听妈妈的话了吗?他是怎么做的?结果发生了什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牙疼过?牙疼是什么感觉?牙疼了怎么办?

  3.讲述故事最后一段。

  提问:小熊是怎么做的?小熊的牙齿怎样了?医生是怎么对小熊说的?小熊是怎么做的?

  三、吃巧克力豆,引导幼儿探索学习漱口的方法。

  1.小熊那么喜欢吃糖,你们喜欢吗?瞧,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猜猜你们的糖果会是什么味道的?快来尝一尝你们的糖果到底是什么味道!小朋友你们互相看一看糖果在你们的嘴里发生了什么变化?糖果粘在牙齿上舒不舒服?那怎么办?

  2.那个小朋友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漱口的?为什么要咕噜咕噜吐出水?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要把漱口水叶在小杯子里哦!

  3.小朋友看吐出的水里有什么呀?看到水里这些脏东西你有什么感觉?如果他就在我们牙齿上会怎么样?(教师小结:如果这些食物残渣就在我们的牙齿上会腐蚀我们的牙齿,让牙齿生病)

  四、观看视频,让幼儿学会怎样保护牙齿。提问:听了牙博士的话你想怎么保护牙齿?

  小结:小朋友以后要少吃糖果,吃完东西立即漱口,坚持每天早晚刷牙,让我们的牙齿白白的,健健康康的!

  五、跟随儿歌一起做刷牙操。

  小朋友你会刷牙吗?你是怎么刷牙的?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做做刷牙操吧!

  课后反思:

  饭后漱口虽是生活小事,但它关系到孩子今后良好的生活习惯的确立,一旦养成将终身受用。因此,我设计今天的活动,体现了健康教育活动回归生活的理念。整个活动给孩子创设一个能让他们亲自去感知、去操作、去体验的环境。让幼儿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从而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学会了正确的漱口方法,产生了要保护牙齿的sMm愿望。通过游戏化教学形式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情景,化解了学习的难点。通过儿歌的.形式形象地帮助幼儿梳理了漱口的方法,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在这个环节中,教学目标得到了真正的落实,儿童的生活技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通过小课件朗诵儿歌可以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的兴趣,也使小班幼儿的学习更有趣。

  咕噜噜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只知道刷牙能保护自己的牙齿,不知道漱口也能保护牙齿,有的孩子漱口方法也不是很正确,,更不知道刷牙、漱口为什么能保护他们的牙齿。通过本节活动课,让孩子学会漱口,以后吃完东西要养成自觉漱口的习惯。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多吃甜食对牙齿不好,产生保护牙齿的愿望。

  2.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养成饭后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每人一只漱口杯,黑芝麻糖若干,脸盆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故事《小熊拔牙》后,教师提问:妈妈为小熊买了多少糖?妈妈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做的?

  2、引导幼儿边品尝芝麻糖,边自由讲述。小熊吃了一块糖,真香呀!老师也给每个小朋友带来了一块糖,请小朋友品尝呢。

  3、引导幼儿边尝芝麻糖边自由讲述:芝麻糖香不香?黑乎乎的颗粒是什么?

  4、教师边讲故事边提问幼儿:小熊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小熊的牙齿怎么了?(请幼儿学一学牙疼的样子。)为什么会这样?(多吃甜食对牙齿不好。)

  5、通过观察、讨论,引导幼儿发现吃东西会有残渣留在牙齿上,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1)小熊吃多了糖引起了牙疼。小朋友刚才也吃糖了,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嘴巴和牙齿,发现芝麻糖粘在牙齿上的现象。)

  (2)引导幼儿用漱口的方法《把粘在牙齿上的东西吐出来,让幼儿观察吐出的残渣。

  (3)“咕噜噜”漱漱口。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让谁在嘴里“咕噜噜”的唱歌,然后吐出脏水。(可让幼儿用矿泉水漱口,防止吞下生水。)让幼儿看看自己吐出的残渣,告诉幼儿吃东西后要漱口。

  活动延伸

  可是平时除了刷牙,我们还可以漱口,漱口也能保护我们的牙齿,把脏东西赶走。今天我们学会了漱口,以后吃完东西要漱口,能做到吗?

  咕噜噜教案 篇6

  设计理念:

  幼儿园小班孩子只明白刷刷牙能保卫自个儿的牙,不晓得漱漱口也可以保卫牙,有些小孩漱漱口方式亦不是非常准确,,更不晓得刷刷牙、漱漱口为何能保卫他们的牙。通过本节教学课,让小孩懂得漱漱口,今后吃完物品要养成主动漱漱口的习性。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故事内容,明白多吃甜点对牙不好,产生保卫牙的心愿。

  2、学习准确的漱漱口方式,养成吃饭后漱漱口的较佳卫生习惯。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了解保持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每个人一只漱漱口杯,黑芝麻糖数个,小脸盆数个。

  教学过程:

  1、孩子欣赏小故事《小狗熊拔牙》后,幼儿教师提问:母亲为小狗熊买了多少糖?母亲对小狗熊讲了啥?小狗熊是怎样做的?

  2、启发孩子边品尝芝麻糖,边自由述说。小狗熊吃了一块糖,真香呀!教师也给每一个孩子带来了一块糖,请孩子品尝哩。

  3、启发孩子边尝芝麻糖边自由述说:芝麻糖香还是不香?黑不隆冬的颗粒是啥?

  4、幼儿教师边说故事边提问孩子:小狗熊之后又是怎样做的?小狗熊的牙怎样啦?(请孩子学学牙齿痛的模样。)为何会這樣?(多吃甜点对牙不好。)

  5、通过观测和察看、探讨,启发孩子发现进食会有残渣留在牙上,领会准确的漱漱口方式。

  (1)小狗熊吃多了糖激起了牙齿痛。孩子刚刚也吃糖啦,如何是好呀?(启发孩子观测和察看小伙伴的嘴与牙,发现芝麻糖粘在牙上的情况。)

  (2)启发孩子用漱漱口的方式《把粘在牙上的物品吐出来,让孩子观测和察看吐出的残渣。

  (3)“咕噜噜”漱漱漱口。启发孩子学习准确的漱漱口方式:让谁在嘴巴中“咕噜噜”的唱K,接着吐出脏水。

  (可以让孩子用纯净水漱漱口,预防吞下生水。)让孩子瞅瞅自个儿吐出的残渣,告知孩子进食后要漱漱口。

  教学扩展:

  但平日里除刷刷牙,我们亦能漱漱口,漱漱口也可以保卫我们的牙,把脏的物品撵走。今日我们懂得了漱漱口,今后吃完物品要漱漱口,能做到吗?

  教学反思:

  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吃完饭或糖果以后都没有漱口及刷牙的习惯,不管家长如何哄、如何说都没有用。导致每次牙检时,我们的孩子都会出现很多的踽齿现象,这让很多的家长苦恼和担忧。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些问题只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细节中多注重一点个人卫生,培养良好的饭后漱口习惯就可以避免了。孩子往往比较听老师的话,有的家长说:老师的话就是圣旨。虽然有点夸张,但是确实如此。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孩子。那为何教师就不能担负起家长的使命,让孩子们学会漱口、刷牙呢!《咕噜咕噜》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到正确漱口的重要性,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并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咕噜噜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多吃甜食对牙齿不好。

  2、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形成饭后漱口的卫生意识。

  3、了解儿歌的含义。

  4、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活动准备

  1、课件:小熊拔牙。

  2、每人一个漱口杯,黑芝麻糖若干,小盆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激发幼儿好奇心。

  提问:图片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完整欣赏故事:小熊拔牙,解除幼儿疑惑。

  组织幼儿讨论:

  小熊为什么会牙疼呢?吃完东西不漱口会怎么样?

  小结:小熊没有节制的吃糖,并且吃完糖没有漱口,所以牙会疼。

  3、请幼儿品尝黑芝麻糖,认识到餐后漱口的必要性。

  (1)品尝黑芝麻糖。

  黑芝麻糖香不香?黑黑的颗粒是什么?吃起来是什么感觉?

  (2)发现问题。

  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嘴巴和牙齿,发现有芝麻糖黏附在牙齿上的现象。

  小结:黑黑的芝麻糖粘在牙齿上会侵蚀我们的牙齿,我们的牙齿就会疼,我们该怎么办呢?

  (3)尝试解决问题。

  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看法,寻求多种方式解决牙齿上的残渣。建议幼儿用漱口的方法把食物残渣吐出来。

  小结:用儿歌的形式引导幼儿正确学习漱口的方法,让水在嘴巴里“咕噜噜”的唱歌,然后把水吐出来。

  (4)引导幼儿观察嘴巴里吐出来的黑色食物残渣,认识到漱口的重要性。

  附儿歌:

  漱口歌

  手拿花花杯,

  喝口清清水

  抬起头,闭着嘴。

  咕噜咕噜吐出水。

  教学反思:

  对目标达成的反思目标一的达成较好。整个活动给孩子创设一个能让他们亲自去感知、去操作、去体验的环境。让幼儿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从而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并学会了正确的漱口方法。

  咕噜噜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用侧身滚动的方法模拟某一滚动的物体,争抢身体的协调性。

  2、体验身体滚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一个球;

  2、各种颜色的果果。

  【活动过程】

  1、播放《健康歌》歌曲,带孩子进入教室,随音乐做动作,然后在海绵垫上坐好。

  2、师说“今天呢,老师呢,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特变好玩的东西,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呢?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啊?”(球)“那小朋友们知不知道它会怎么样呢?”(滚、转、)“会滚会转,小朋友真棒,这个球呢,它会咕噜鲁的转是不是呢?那,小朋友知不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东西会咕噜噜呢?”(球、瓶子、杯子、车轮。)

  让孩子举手说,“哦,原来有这么多东西会咕噜噜呢,那老师这里也有很多东西会咕噜噜,请小朋友边看边告诉老师,好不好?”

  3、播放照片,让孩子说是什么。

  4、小朋友看完了这么多会咕噜噜的东西,那再来,就请小朋友跟老师做一个骨碌碌的游戏吧。

  教孩子做骨碌碌的律动,教孩子做一次,在和孩子一起做。

  5、老师问一下我们的小朋友,刚才我们做骨碌碌的时候,都有哪些地方咕噜噜起来了呢?(手、胳膊)

  其实呢,我们的身体有很多会咕噜噜的地方,比如说,手、胳膊、腿、脚头,现在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试试吧(边介绍边做动作)

  6、刚才啊,我们知道了这么多会咕噜噜的地方,。但是如果他们受伤了,还能咕噜噜吗?(不能)

  那我们平时站队的时候能不能为了当排头去推别的小朋友?

  下楼梯的时候能不能不扶扶手过去撞别的小朋友?

  在外面做操的时候能不能随便就没跑了?

  那老师再问问我们的小朋友,我们做游戏的时候能不能为了抢第一就去推别的小朋友?我们应该注意安全是不是?

  小朋友记住刚才说的什么了吗?那老师现在就来玩一个游戏考验考验我们的小朋友记住了没好不好?

  7、接下来我们要玩的游戏是一个用侧身滚动的游戏,名字叫“小刺猬背果果”,播放游戏音乐。

  请一名孩子做示范,跪在地上,两只手弯着放在地上,往前爬,看到有果果就侧身滚到自己的身上,粘完请别的小朋友帮忙拿下来、然后分组进行,每组两名幼儿。

  结束活动:请小朋友排好队,跟老师走出教室。

  咕噜噜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表现人们追逐啤酒桶时的滑稽情景,感受故事生动、幽默的特点。

  2.萌发对物体滚动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套。

  2.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出示啤酒桶图片,引出故事。

  1.出示啤酒桶图片,了解啤酒桶的用处。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是用来装什么的?

  2.引出故事名称。

  师:如果把啤酒桶侧过来,用力一推,它会怎么样?(滚)怎么滚呢?(滚起来会发出什么声音?)

  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来分享一个故事,名字就叫《啤酒桶,‘骨碌碌’》

  二、分段欣赏故事,根据情节合理想象。

  (一)教师讲述故事前半部分(开头至“追的人跑得快,啤酒桶滚得更快。”)

  1.讲述后提问:

  (1)啤酒桶为什么会骨碌碌滚起来?

  (2)啤酒桶滚过哪些地方、哪些人去追赶它、怎样追?

  啤酒桶滚过什么地方?(理发店)被谁看见了?剃了半边头的人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怎么去追的?(你们为什么要笑?)

  啤酒桶又滚过哪里?(修鞋铺子)谁去追它?怎么追的?如果一只鞋子坏了在修,那会是什么样子?(学一学滑稽的动作)

  啤酒桶继续往前滚,这回滚过什么地方?(澡堂子)谁看见了?他们怎么追的?

  (3)他们为什么要去追啤酒桶?(喝点冰凉的啤酒)

  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一个劲儿的往前滚,很多很多人在后面追,有……,有……,还有……,热不热闹?

  (4)骨碌碌,骨碌碌,追的人跑得快,啤酒桶滚得更快,啤酒桶还会滚过什么地方,有什么滑稽的事情发生呢?谁来猜一猜?

  咕噜噜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知道吃完东西会有食品留在牙齿上,产生保护牙齿的愿望。

  2.学习漱口和刷牙,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重点

  学习漱口和刷牙,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难点

  知道吃完东西会有食品留在牙齿上,产生保护牙齿的愿望。

  活动准备

  每人一只漱口杯,黑芝麻糖若干,脸盆若干。

  活动过程

  一、品尝芝麻糖。

  1.芝麻糖香不香?黑乎乎的颗粒是什么?嚼起来有什么感觉?

  2.引导幼儿自由交流。

  二.发现问题。

  1.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嘴巴和牙齿,发现芝麻糖粘在牙齿上的现象。

  2.师幼交流:吃剩的糖渣留在嘴巴里有什么感觉?舒服吗?怎么办?

  三、尝试解决问题。

  1.建议幼儿用漱口的办法把脏东西吐出来,引导幼儿观察脸盆中黑乎乎的残渣。

  2.幼儿进一步学习正确漱口:让水在嘴巴里“咕噜噜”地唱歌,然后吐出脏水。

  3.牙齿上还有一些残渣无法去除,有什么办法呢?(刷牙)

  建议

  1.芝麻糖粘牙的特性促使幼儿自发地产生漱口刷牙的需要,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实践。

  2.可以与家长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正确的刷牙方法。

  咕噜噜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试着用工具拓印圆并添画人脸。

  2、知道朋友越多越快乐,感受共同作画的乐趣。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拓印材料,画有花园背景的绘画纸,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介绍咕噜噜先生。(和咕噜噜先生打招呼)

  2、听听咕噜噜先生的故事。

  二、小圆球出现

  1、小圆球出现了

  (1)指导语:,,小圆球滚来了,,,又滚来了一个小圆球,小圆球按一按……,绿色小圆球也滚来了。

  (2)我们一起把小圆球滚到咕噜噜先生的院子里去好吗?

  三、自主添画

  1、第一个朋友出现了

  (1)咕噜噜先生看见院子里多了那么多新朋友,心里可高兴啦!就在这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小圆球开始变了。(教师示范添画笑脸)

  (2)可是只有一个小朋友,他一个人在花园里好像有点孤单。谁愿意再来变其他的小朋友河他一起玩呢?(请幼儿尝试添画)

  2、第二个朋友出现了

  (1)试一试,刚才我们帮咕噜噜先生搬来了那么多的圆球,接下来我们把小朋友们都请来吧(幼儿添画)

  (2)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并提醒幼儿注意保持自身及画面的清洁。

  四、交流分享

  展示作品,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在花园里发生的故事。

  专家点评:

  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很高,小班的孩子们对绘本故事能很好的理解,可以看出幼儿不是第一次接触绘本,孩子们喜欢绘本,会读绘本,这一点做的很好。整个活动的过程和过度比较自然,孩子们兴趣很高,作画中对拓印有一定技巧上的要求,教师交代的不是很清楚,导致一开始,孩子们印的不太好,但解释后,很快掌握了。这一点在今后教学中要注意,对于小班孩子,操作前应该先提要求,慢慢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的自制PPT 中,圆形滚出来的动画效果让孩子们惊奇万分,在老师的引导下都可以理解: “一开始,是草坪的整洁美观让咕噜噜先生很骄傲;到了结尾时呢,让咕噜噜先生骄傲的是,他的草坪给大家带来快乐、舒适。分享,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而在作画过程中,我提供给孩子们的是一个桌子一张大纸,大家在上面先拓印圆后一同作画,小班孩子合作对他们来说还有点难度,所以其实人脸部分还是独立完成的,但是在自己作画的同时看见同伴们画的各种表情的脸,他们都很欢乐,互相欣赏着。

  咕噜噜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多吃甜食对牙齿不好,产生保护牙齿的愿望。

  2.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养成饭后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每人一只漱口杯,黑芝麻糖若干,脸盆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故事《小熊拔牙》后,教师提问:妈妈为小熊买了多少糖?妈妈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做的?

  2、引导幼儿边品尝芝麻糖,边自由讲述。小熊吃了一块糖,真香呀!老师也给每个小朋友带来了一块糖,请小朋友品尝呢。

  3、引导幼儿边尝芝麻糖边自由讲述:芝麻糖香不香?黑乎乎的颗粒是什么?

  4、教师边讲故事边提问幼儿:小熊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小熊的牙齿怎么了?(请幼儿学一学牙疼的样子。)为什么会这样?(多吃甜食对牙齿不好。)

  5、通过观察、讨论,引导幼儿发现吃东西会有残渣留在牙齿上,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1)小熊吃多了糖引起了牙疼。小朋友刚才也吃糖了,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嘴巴和牙齿,发现芝麻糖粘在牙齿上的现象。)

  (2)引导幼儿用漱口的方法《把粘在牙齿上的东西吐出来,让幼儿观察吐出的残渣。

  (3)“咕噜噜”漱漱口。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让谁在嘴里“咕噜噜”的唱歌,然后吐出脏水。(可让幼儿用矿泉水漱口,防止吞下生水。)让幼儿看看自己吐出的残渣,告诉幼儿吃东西后要漱口。

  活动延伸

  可是平时除了刷牙,我们还可以漱口,漱口也能保护我们的牙齿,把脏东西赶走,今天我们学会了漱口,以后吃完东西要漱口,能做到吗?

  反思:

  对目标达成的反思目标一的达成较好。整个活动给孩子创设一个能让他们亲自去感知、去操作、去体验的环境。让幼儿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从而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并学会了正确的漱口方法。

  咕噜噜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讲述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2、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小狐狸的天真和三个咕噜噜的机智。

  3、学习词:咕噜噜、烤红薯、小人书、敲鼓

  4、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5、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活动准备:

  1、大图书和人手一本配套小书。

  2、配套字卡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小朋友们,你喜欢狐狸吗?你听过的故事中都是怎样评价狐狸的?在今天我们要读的这个故事里,也有一只小狐狸,它究竟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师幼共读

  1. 幼儿边观看小图书 1-3,教师边提问。

  提问:爸爸是怎么对小狐狸说的?小狐狸是怎么说的?它又是怎么做的? 竹筐里说话了,它说了什么?当小狐狸问:竹筐里什么在叫的时候,竹 筐里又是怎么说的? 你觉得小狐狸看到的会是什么呢?

  2. 幼儿观看小图书第 4 页,说一说发生什么事了?小鱼是怎么出来的? (认识动词:蹦)你能用蹦来说一句话吗?

  3. 幼儿边观看小图书 5-7 页,边提问:咦,刚才竹筐里说三个咕噜噜,现在怎么变成两个咕噜噜了? 请帮小狐狸出出注意吧,到底是打开看看呢,还是不看?说说你的理由。 小狐狸到底有没有打开盖子呢?我们还是继续往下看吧。

  4. 观看小图书第 8 页。

  小狐狸打开盖子了吗?发生了什么事?(认识动 词:飞)请女孩子来学一学飞的动作吧。

  5. 幼儿边观看小图书 9-11 页故事。

  提问:现在竹筐里还剩几个咕噜噜呢?你觉得这个咕噜噜会对小狐狸说什么? 小狐狸还会把盖子打开吗?为什么? 你觉得最后的这个咕噜噜可能是什么呢?为什么?

  三、完整阅读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一遍。

  讨论:三个咕噜噜和小狐狸你喜欢谁?为什么?

  教师小结:老师和你们一样,喜欢小狐狸的天真可爱、三个咕噜噜的聪明机智。

  四、拓展经验:

  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如果小狐狸不相信咕噜噜的话,那会发生什么更有趣的事儿?把你想象的更有趣的事儿回家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好吗?

  活动反思:

  对目标达成的反思目标一的达成较好。整个活动给孩子创设一个能让他们亲自去感知、去操作、去体验的环境。让幼儿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从而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并学会了正确的漱口方法。

  咕噜噜教案 篇14

  目标:

  1、借助辅助材料进行测量,进一步了解远距离可以用米来计算。

  2、产生探索科学的乐趣,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快乐。

  准备:

  1、竹节每人一个。

  2、一米长的竹杆、直尺、卷尺、布条、绳子、包装带等。

  3、记录本、笔、粉笔。

  4、幼儿已有一定的测量经验。

  5、平坦宽阔的户外场地。

  过程:

  (一)玩一玩。

  1、引导幼儿自由玩竹节。

  2、比比谁的竹节滚得远。

  (二)量一量。

  1、幼儿滚玩竹节后,引导幼儿目测有多远。

  2、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测量?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辅助材料,得出结论:它们的长度都是一米。

  4、幼儿自选材料,感知一米长度。

  5、幼儿结伴滚竹节,进行测量。(开始测量时提醒幼儿不易滚得太远,以便测量)。教师细心观察幼儿的测量过程。

  6、请个别幼儿展示测量方法与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讨论,共同解决。

  如:师幼重点讨论出现的问题:

  (1)无论用什么工具测量,第二棒的测量要从第一棒的结束点开始,如绳、布条等材料可以两两合作,一个拉头另一个拉那头。

  (2)幼儿在滚的起点、一米与另一米之间以及终点都可以用粉笔做上记号,以便测量后再检查。

  (3)怎样量得更精确?幼儿尝试把几个人的辅助物连接成一条直线得出测量结果。

  (三)记一记。

  1、鼓励幼儿再次尝试,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2、引导幼儿遇到困难及时讨论:如测量到最后,不能正好量完,多出来一点怎么记录?少一点怎么记录?讨论后和幼儿一起确定。

  3、滚一滚、量一量、记一记。

  4、相互交流测量的结果。

  建议:

  1、在幼儿测量过程中,教师要看幼儿的测量方法,还要提醒幼儿做事有条理,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2、平时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进行测量。

【咕噜噜教案】相关文章:

咕噜噜的教案07-30

咕噜噜的教案07-30

咕噜噜的教案07-30

咕噜噜的教案07-30

咕噜噜的教案07-30

咕噜噜的教案07-30

咕噜噜的教案07-30

咕噜噜的教案07-30

咕噜噜的教案07-30

咕噜噜的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