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作文

时间:2024-01-05 17:32:41 阅读 我要投稿

阅读与作文范例[9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阅读与作文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阅读与作文范例[9篇]

阅读与作文 篇1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是著名的作家高尔基说的,虽然这句话非常简短,但是它蕴含了深刻的道理,促使我每天好好看书,寻找其中的奥秘,也因此我与阅读有了一些不得不说的秘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觉得古人说得没有错,要想学富五车,必须有读书的.信心,同时读书的好处亦颇多,促使读者越来越多,我认为好处有:

  1、开阔视野,足不出户就可以“看见”许多名人,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

  2、丰富知识,积累的许多好词佳句对我们的作文有很大帮助。

  3、读书让我更充实,让我明白许多道理。

  4、读书可以改变气质,“腹有诗书气自才华”。

  有了这些好处一定会大批量吸引读者,这样这些读者就会满腹经纶,就不愁没有文化了。

  然而,我与书也有许多故事的。不信的话,就听我慢慢的说吧!

  读书发生的趣事:

  一、被窝里发生的趣事

  “叮当,叮——当”晚上,我家自制的铃声响了,我妈拿着竹鞭子训斥道:“赶快上床睡觉。”可是上床后,我还惦记着我刚买的心爱的书本。

  我灵机一动,拿出手电筒放在被窝里,摸着黑向书柜走去。没错,我要趴在床上看书!我妈洗漱完拿着毛巾向我卧室走去,开灯望去,哈!哈!我的行为让我妈哭笑不得。

  二、午觉时的趣事:

  学校里睡午觉的时候,我特意带了一本《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把它放在抽屉里慢慢的看。我的动静越来越大,引来了不少同学,而这行为坚持了很多天,大家都称我“小书虫”。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这句话鼓励了我们要好好读书,天天向上。加油!一起读书吧!

阅读与作文 篇2

  小人书也叫连环画,是我在幼儿和青少年时期的最爱,也是我丰富的精神食粮。

  记得还是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看见的第一本小人书,名叫李逵下山,虽然还不认识文字,只是好奇地看画面,却被书中李逵英勇打虎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住。于是就拿着小人书缠着大人讲故事,非要弄清书中画面的来龙去脉。然而接触了这本小人书以后就爱不释手了,无奈是借别人的小人书,只能悻悻然地还给人家。

  自从看见小人书后,好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高兴并喜欢着,我就天天闹着要李逵的书。我奶奶就到县新华书店去买李逵下山,可是书店没有这书。她只好去别人家里借了几本其他的小人书给我看,我却非要一本属于自己产权的李逵的书不可。奶奶没有办法,只能又去借几本小人书来应付。

  翻了这几本小人书后,才知道原来不止李逵下山好看,还有三国演义、武松打虎、闯王进京、等等都非常吸引人,一批自己认为武功高强、神通广大的英雄好汉,在无知的小脑袋中生根发芽,成为幼小心灵中的偶像。也难怪韩国总统朴槿惠喜欢三国演义中的赵云,把赵云作为自己的'偶像。

  从此,我开始千方百计收集小人书,到了读小学的时候,已经收藏了几十本,还专门做了个箱子装小人书,号称八宝箱。每当有同学来我家想看书的时候,我就把八宝箱拿出来,让他们挑选着看。我们村里有三、四个小孩家里都有收藏几十本的小人书,我们就经常互相交流小人书看,看完后各归各的。也有拿出部分小人书互相对换,对换以后就是产权转移了。偶尔,也去地摊上租小人书看,把有连续故事的情节补上。

  小人书让我涉猎了许多历史故事,如水浒传的林冲、武松、李逵、鲁智深等,三国演义的吕布、赵云、马超等一批绿林好汉和英雄人物,都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像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正义举措和侠义精神,都会拿到同学中宣扬。当时对于小人书的痴迷程度丝毫不亚于现在小孩玩游戏机。

  小人书的绘画技巧让我惊叹和佩服。一本书中的每一个人,都画得神形兼备,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都能区别每个人。还有用特定的符号来理解动作,如用细线条表示速度,小星星表示撞击,手掌印表示挨打,人口冒气表示人物对白的口白等等,简直妙不可言。后来还出现了红楼梦、地道战等一批电影连环画。

  小人书的魔力在我小时候的身上,还呈现出不可思议的功效。有几次我病了,喝下中医并不怎么见效,然后就带病看小人书,不看不要紧一看就立马舒服起来,过一阵子整个人就生龙活虎了。小人书除了丰富文娱生活外,居然还能够解除肉体上的不适,可见精神力量的重要。

  在困惑、动乱的年代里,十分缺少影视音像作品,只有小人书伴随着我走过童年、少年时期,也启蒙了我阅读于欣赏的兴趣。当我进入青少年时期,这种看小人书的兴趣,就顺理成章地转向阅读文学作品。

  阅读兴趣的驱使,我又转入借书看书的行列,读起小说、剧本、散文、诗歌来。小人书是当时的童年读物,现在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小人书应该是文化进步的一个里程碑。

阅读与作文 篇3

  有些人问我,阅读是什么?又有些人问我,梦想是什么?

  我不能够回答。

  因为对于我来说,阅读与梦想是串连在一起的,因为有了对于阅读的热情,才有了从梦想转化为现实的微妙变化,所以阅读和梦想不能拆开来回答。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努力,一级一级攀上阅读的高阶,梦想者也就成为了现实者,他就可以享受着梦想带来的巨大喜悦和无限的美好生活。

  阅读就是我的梦想,好好阅读,你会发现其实生活的阅历在阅读中有一些联系,懂得生活的人才懂得阅读,阅读你人生的每一秒钟,其实生活处处充满了精彩,等待你去发现。

  博览群书,可以是各种书,百科书啦,文学史啦,这些都能让你在梦想路上慢慢前进。各种名人都曾说过阅读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可还是有人不能够去理解,不能够去体会,把阅读丢在一边。

  现在就来说说我对于一些书籍的体会与心得。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描写了海伦即使被病魔缠身,还依旧保持乐观的态度热爱学习,海伦的残疾也使得父母对她有着格外的关怀。在海伦的`努力和老师的帮助下,海伦终于考上了她梦寐以求的哈佛大学,最后终于一举打响她这一颗文学史上的彗星。对于这本文学巨著,我有很多的感慨,例如海伦即使过着无光、无声、无语的日子,但她依旧对学习燃烧着巨大的火焰,永不熄灭,即使生活给了她沉沉的打击,也正是海伦这些生活的经验在我的脑海中已经深深烙印,所以当我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时,也会想想海伦在书中告诉读者的道理,再用这些道理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高尔基的《童年》也曾经让我魂牵梦萦。文中的主人公在经历过丧父之痛后寄住在祖父家,即使有外祖母的悉心关怀,但是还是生活的遍体鳞伤。后来有了种种经历,最后懂得人生的真谛,决定到人间去“谋生”。这本世界名著是高尔基的代表作,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原型,成就了他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我很同情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在外公家的一些遭遇,觉得他的人生曲折坎坷,想想我的人生路如此四平八稳,又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夏洛的网》也让我意犹未尽,书中讲述了小猪勃朗特与蜘蛛夏洛的深厚友情。最后再得知小猪即将被宰杀时,蜘蛛用尽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束光线,为小猪换来了永远的光明。再看到最后夏洛舍生救小猪时,我的眼泪不禁流下,想不到世间还会有这样能为朋友付出生命的友情,也正是这样的震撼人心,使得《夏洛的网》成为了这样的一部巨著。夏洛的网,这张网,正是织成了一张友情网,舍己为人的友情网。

  阅读不正是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吗?这样的阅读不也就是我的梦想吗?好好阅读吧,这样会在你的生活中,添上一笔亮丽的色彩。

阅读与作文 篇4

  阅读就像一缕春风吹过,令人倍感清爽。写作,滋润,也许是书看得多了,有时也爱弄弄笔杆。时间一长,不知不觉写作给我带来了无限快乐。

  阅读对我而言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记得有一次,我在博文书店看到了一本书,叫《疯丫头的夏天》,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可是妈妈不同意,于是,我一直苦苦哀求妈妈帮我买下这本书吧,在我的哀求,妈妈终于同意了,回到家里我嗖得一声,跑进自己的房间,心里美滋滋的地看着新买的书,就连妈妈叫我吃饭我都没听到,直到妈妈进了我的房间揪了一下我的耳朵我才从书的海洋走出来。

  写作是一件值得让我们高兴的.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的作文就被老师拿上给同学们看看。还有二年级的一个暑假,妈妈送我去补习,老师叫我们写一篇作文,我写了一篇,老师连连赞好,就是从哪个时候开始学作是一件有趣的事。

  讲了这么多我的经历,现在该讲讲我们班的小书虫了吧!

  第一个小书虫,他学习特别好,只要一有空就看书,每次晚自习都能看见他在看书,不过告诉你一个小秘密,他是一个处女座的。第二个小书虫学习不是很好。虽然他也是个小书虫,可是他每次都没把作业写好就看书,同学们,请不要学他哦!

  我爱阅读,我爱写作,我爱文学。文学滋润着我的生活,没有了文学,我认为这个世界将黯淡无光。我爱文学,我的生活因有文学而更加精彩!灿烂!

阅读与作文 篇5

  大文豪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书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也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更加有信心.

  记得有一个星期六,爷爷奶奶都不在家,我感到很无聊,于是便想到了我的好朋友——书.我立马从沙发上蹦了起来,拿起《天天好故事》这本书看了起来.正当我看得津津有味时,爷爷奶奶回来了,看见我正在傻笑,很纳闷,便问我为什么笑,我对他们说:“刚才我被书中的《坡上坡下》这个故事吸引住了,我仿佛来到了以前河北一个外号叫“智多星”的人住的村子里,看他聪明地把一个人给耍了,看了真痛快,真有趣.爷爷奶奶听后,笑着对我说:“没想到书对你的吸引力那么大,看来以后你也可以成为‘智多星’了!”

  书可以带我进入故事中去,从中得到快乐,也可以让我每天都充满信心地生活!

  有一次,我数学考试考得不好,只有86分.一路上,我垂头丧气,一到家就扑在床上放声大哭.爷爷奶奶为了鼓励我,拿出了我的至爱——书,对我说:“一次考得不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要调整心态,去迎接下次考试,看看这本《科学家的'故事》吧,希望里面的故事能让你找到自信!”我翻开书本,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将我带入了故事的情景中,特别是大数学家苏步青读小学时,从因贪玩成绩在班中列倒数第一到后来经过老师启发教育,奋发学习,有时回家放牛时,还骑在牛背上背古诗,这样勤奋努力,使成绩一跃而上,成为全班第一名的故事,使我大为感动,找回了原来的自信,并知道了谁都是要经过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的.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读书,读好书,其乐无穷,受益匪浅

阅读与作文 篇6

  第三本书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阅读完,转眼间已经到了最后一章了……

  我和爸爸又翻开了《爱的教育》,进行阅读。跟爸爸读完,我深有感触,有不少体会。我的梦想是考军校,当军人,可是当我看完巴辛叔叔送给安利柯的信时,我的心动摇了。

  让我动摇的说一句话:“人类文明完全发展之后,也就不再需要军人。”是啊,我忽略了这一点。军人在保家卫国的同时,也发动了战争啊!而发动战争只会让更多人受伤。

  我不敢说我认为的是对的,也不敢说是错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选择。

  但《爱的教育》让我明白了这一点。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了一个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在学校,社会的所见所闻。日记内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真挚的`爱,并且内还有父母对爱子的教导。

  和女儿读完了最后一章,我看到了朋友之间的友爱,父母对子女的爱护,师生真挚的情感;但也看到了嫉妒,自私自利等不良情感。所以在社会中,我们应该倡爱祖国,爱社会,爱父母,爱子女,爱老师……帮助社会需要帮助的人。

  培养学生全能型人才,做新时代的好同学,让爱召唤全社会的人,不要只追求金钱利益,更美好是爱在每个人心中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阅读与作文 篇7

  我那败老的在城里以暮红色砌出的房子里,是日益的干涩了,像极了老人似的黑斑了出来,孔叔那边也还没寻闻出任何的气息,我也是晕晕噩噩,不痛不痒的安息的候着。

  也许也是没去了每日的工时的缘由罢,我的神色,我的臂膀,腿脚下的步子也日渐其行了。长黑色的街,我也是每日的走着,视目着在瞎黑里急行,凝重带给他们安全感的人们。我观望他们那些叫不出名的'诡色,也就在这诡色里,孔叔那边送过了消息,道是我前去与他一同呆住,我万分的欢喜着。

  晨里,我有计划的醒来。像抽了神似的,也不知是侧视的呆视还是正视的呆视我那暮红色的房。我满处的收携着,备着与我同去的行李,却找不好究竟带随些什么。晨里的辉黄得落红的光漫过我窗棱压向我板床的时候,我看它沁出的晶亮的汗流,在我的脸目上,我感觉那晶亮好似在欢笑,又好似是在与我的视野抓迷藏。

  临近午时的时候,实在是搞不好了罢。我单是放上了碗筷,老木的厕里的硬纸,及同我那块不知对错的,作死般皱烂的抹汗布。

  没有早餐与午饭的我们行进,因为存在,也为了孔叔的伙食。

阅读与作文 篇8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是非常看重的,一个学生的阅读习惯可以改变他的一生,也可以让他受益一生,也可以改变日后的一切。今年我所带的班级是新班,开学不久,我和学生交流,发现很多学生还不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从我带的学生来看,能够在中考时作文达到二类到一类的同学,他们的阅读量都是非常大,可以说他们所看的书是一般人很难想象的,在三年的时间里,大家的时间都是一样,可是他们会合理安排时间,他们能够在初一年级阅读完中考要求的十二本古今中外名著。再利用其余时间看其它类型的报刊杂志,还可以参与其它活动,但是对于有的同学来说,这有些夸张,其实这是和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训练方法综合进行。

  一、确定目标,有的放矢。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都是在穿新鞋走老路,最终目的都是要让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那么没有阅读就没有成绩。在阅读之前我会给他们确定一些具体目标,然后针对这些目标完成阅读的.全过程,即目标阅读法。它有层层推进、反复阅读的特点,可较全面地清扫文章中的障碍,很适合自学新课和疑难文章,那么面对中考的十二本名著,学生总得有一些目标,要让他们的短期目标产生效果,就要做到有的放矢,不断超越。

  二、重点阅读,重点积累。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阅读水平,有选择地阅读文中的重点、难点或重点文章,捕捉陌生知识点,也称重点阅读法。该法针对性强,省时省力,适合于复习旧知识和自学与课文相似的文章。在阅读的同时,我会让他们做好笔记,每个月在同学的笔记中挑选重难点来出题。这样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和阅读效果,当然有的同学也是为了完成任务,自己记过的笔记,老师重点讲解的笔记,再次出现在试卷上,还是丢分,可以看出这样的同学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借同学的笔记来抄写,这样缺乏对原文的品读感悟。即使考试可以取得高分的成绩,那也是处在阅读的表面。这从学习分享可以看出,有的同学站在讲台上,说不出半句话,这是没有深刻的阅读体会。

  三、比较阅读,纵深发展。

  阅读文学名著,可以采用比较阅读法,可以让所学知识转移课外,比如《再塑生命的人》可以联系《假如可以给我三天光明》进行同步拓展阅读。《小圣施威降大圣》可以联系《西游记》第六回原文阅读。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原文和选文的不同之处,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与鉴赏水平。这样它能较好地解决知识的横向联系问题,利于分清歧义,巩固知识,使学习者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四、快乐阅读,佳作展示。

  学生阅读之后,让学生写写读书笔记,好的素材进行转换升级变换成自己的储备素材。平时大家都认为作文往往是一个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我们在训练时,不妨把阅读和作文设计到一起,简化头绪,以名著的一个章节为单位时间进行训练,这样可以减少学生的疲倦感。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每次设计训练题,找一篇可读性强的文章,要求学生围绕此文进行作文,对作文题目不作任何规定,但对作文要求必须说清楚,一是作文内容必须和所读文章有关联,二是提醒学生要从多方面立意,不能都写读后感,当然也可以写读后感,可以从文章的思想内容立意,可以从写作方法技巧立意,还可以就你对此文某一方面的特殊感悟立意,总之只要是你从读文章时的收获来立意都可以。这样要写好作文,就必须先读懂文章,老师要鼓励学生每次写作都要有新意,虽然没有专门训练阅读,但却可以收到提高阅读能力的效果,而且作文水平也可以提高。因为这样的训练学生比较乐意,随练随收,不搞马拉松战术,也可以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你想一下,一节课的时间,学生能读懂一篇文章,又能围绕文章写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学习效率不是很高了吗?而且当堂批改,当堂点评,写的好的佳作进行展示,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不过,老师一定要用好鼓励的艺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并及时肯定,学生的兴趣就会不断高涨,效果会更好。

  五、重视课堂,提升指导。

  课外阅读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我们应指导学生将课外阅读与日常的语文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不少便是中外名著节选,教学时,我是指导学生适时地阅读原著,便会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再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照有关原著,找出自己在观察生活、了解社会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指导他们学习使用课外阅读中积累的词汇,学习运用课外阅读中学到的写人记事等的方法,那么,学生的作文水平便会稳步提高。

  总之,语文教学虽然有法,但是教无定法,只有根据自己不同的班级特征,制定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阅读计划,学习目标等,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与作文写作水平。让我们在阅读中快乐阅读,在作文中愉悦写作。做到以上这些,我们的阅读与作文同行的路还难走吗?

阅读与作文 篇9

  想起似已遥远的学生时代,总把作文当小说写,一个学期比别人多买好几个作文本,高中时第一篇作文就把本子写到了最后一页。然而时过境迁,许多年过去了,自己却一步步弄起分行的文字来,以致不成器的诗歌写了一大箩筐,其余的作品杂七杂八叠加起来还不够出一本集子。

  想来这么些年,阅读的作品从国内到国外,一直以小说为主,似乎只有小说能凭情节感动吸引自己长期阅读下去,以致写的诗也像叙述一个故事似的,纯粹以抒情为务的诗于我是不屑写的,七亩园学委主持朱多锦先生就说这是受了过多“小说情节”影响的缘故。

  我有5年时间只看外国长篇小说,国内的一篇没看,算来读过的外国中长篇小说大致有200来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地域文化背景的隔膜,弥补了知识的裂缝,使得对西方文学作品的把握是敞亮的,对有些国家的作家写作风格是了解的;历年的阅读不但充实了内在心灵,而且益发推崇心灵自由的精神,逐渐有了怀疑主义式的思维惯性。

  当然,受益更多的还是提高了语言的表述能力,“进入文学堡垒的`唯一一道门就是语言(张炜语)”,乾隆写了两万多首诗,也没赢来诗人的名分,想是语言没有过关。我想诗人阅读小说肯定是大有人在,外国文学作品尽管隔着一层中文的薄膜不易体会,不易看清原作的细部纹理和光泽,但其修辞特性还是能够体现出来的,像王蒙的《雄辩症》,显然是受了阿根廷作家萨瓦托的《地道》的影响,连里面的句子也是,王蒙所写“我没说你放了毒药,而你说我说你放了毒药”,与《地道》中“我没有说你不爱他,而你自己跟我说你不像刚结婚时爱他”像电影《地道战》一样是相通的;像“总之我的行动没有任何一点值得一个做父亲的向他儿子说你刚才对我说的这番话(小仲马《茶花女》)”,像“那渐渐合拢并且最终消失的尾波当然比航船在辽阔的海面犁开的一条深谷中巨大的坟丘般的波浪向两边裂开的景色更能给人慰籍(怀特《艾伦》)”,这样的语言琥珀,国内小说几乎是见不到的,只有大手笔的作家才能把平庸的东西化为神奇。伊挚不言鼎,轮扁不语斤,语言的困惑于我倒是逐渐少了,有时我想我在外国小说阅读中进行的自我教育,将小说的叙事、视角运用到诗歌写作中,把狗腿扯到羊胯上,于今天乱糟糟的诗写作中,也未必不算是一条路子。

  回顾我的创作经历,大的退步或说跌落就有两次,很大程度上都和阅读停滞有关。我从小很爱读书,小学一二年级就开始读《青春之歌》、《大刀记》、《苦菜花》、《激战无名川》这样的长篇,那都是我的几个读高中、初中的堂叔借的人家的,我每晚都过去读,磨蹭着不肯走。后来读书生字少了就更为入迷,串亲戚只要见到书就非得看几十页不可,有一年奶奶病重住了一个多月的院,三叔用地板车将她从医院拉回来,进门要上坡,我坐在门口小板凳上看书,堵着道既不知躲避也不知问候,倒是奶奶从棉被里欠起身问我好。小学我的作文都是拿第一,一直到高中都是这样,高二还瞒着父母订了半年的《小说选刊》,立志以文立身,把文学视为终身维系。但在第一阶段投稿不成功后,有心气无底气,1990年前后沉寂下来,几近搁笔,就这样持续到1994年底。这一年只身来省城济南发展,收入有限买不起书,所幸工作单位不远有一废品收购站,从那里陆陆续续淘得两纸箱旧书,算是有所弥补,尽管笔端生涩,又开始努力写起来,并又有所发表。然而好景不长,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立脚不住,妻儿到来之后生活负担加重,在窘困而又不想固穷的处境中,为混钱动千方想百计谋求富贵,一篇又一篇替人写起报告文学来,从98年到05年,又是较长一段时间的沉寂。可以说,走上搞文学创作的道路,自己是有过较长一段时间的“沉淀期”和“黑暗期”的,好在后来知道发奋,终有三落三起。

  当文学素养、创作水平渐由幼齿转成熟,渐由业余转专业的时候(虽常鳞凡介,尚不至于不敢相信这点直觉),于诗,我还是虔诚的,一直也还算努力,力图掌握这门极其困难的艺术,尽管没有写出像样的作品。20xx年参加省作协15届作家班培训,20xx年参与七亩园文化沙龙建设,20xx年读山大作家班,对诗写作的认识有了不小的提高。不少关注我的老诗人、老作家也一直期望我坚持把诗写下去,写好它,先别搞其他体裁。这两年加强了对诗的阅读,我大概是最早从市图书馆借出特洛斯特罗默获诺贝尔文学奖以后新版诗集的借阅者,准备用两年的时间把省图、市图中近年来出的中外诗选看完,这样就得减少外国现代小说的的阅读量,而这于我其实是不大情愿的。在阅读国外诗歌的过程中,感到因译本不同同一首诗的差别很大,像米沃什的一首短诗,有人译成《礼物》,有人译成《天赋》,于是自己不得不抄了很多不同译者的同一译诗加以比较,大动了动笔头。

  从嗜读又有读无类到坚持不懈地阅读既定作品,我是有一定说服力的受益者,打的功底还算厚实。虽说开卷有益,但一直觉得只有懂得风向的帆才能远行,要求自己不读杂书,而是读实至名归的理想之书,以免为表面的事象所困。以前曾制定每晚50页的读书计划,坚持了不少年,以致庙修好了,和尚老了。诗人王松兄曾在一场合说:“王霁良这小子没有泡吧、宵夜的时间,每晚50页书不是一时半会能读完的。”

【阅读与作文】相关文章:

作文:爱上阅读 阅读之乐01-27

阅读话题作文:我与阅读02-02

阅读的作文01-28

阅读与作文02-16

阅读的作文05-29

阅读与作文06-19

阅读的作文06-20

阅读的作文【精选】09-21

(经典)阅读的作文09-29

(精选)阅读的作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