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的作文

时间:2023-10-05 14:59:22 反思 我要投稿

反思的作文3篇(集合)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反思的作文3篇,欢迎大家分享。

反思的作文3篇(集合)

反思的作文 篇1

  对于五、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也有了一定的阅读量。但在平时教学与了解中,发现不少学生缺乏方法,只是泛泛而读,囫囵吞枣。读完后问学生读了什么内容,他们抓不住重点;要学生悟情感,品美文,也只停留在表面,不能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作者精神境界。这也直接影响学生作文。

  学生害怕写作文,对写作缺乏兴趣和激情,写出来的作文往往千篇一律。现在,很多家长都给孩子买了几本作文书,希望孩子能写出好作文。但是,学生往往在老师布置了作文后不去思考应该如何选材,怎样构思,再去写作文,而是把自己看过的作文书中类似的进行翻版、盗版,造成作文中假话、套话、空话满篇。

  以上这些问题,可能是很多语文老师经常碰到的问题,怎么解决它呢,浅谈几点:

  一、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不浓厚,没有热情,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就会造成只为完成任务而学习,所以培养兴趣至关重要。

  二、引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记得旧文章,便有新句子”,“读千赋则能赋”,这些耳熟能详的语句,说明了读和写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所以要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推荐读物。

  三、加强阅读指导,在课堂中学会阅读

  课本是学生语文阅读的很好范例,语文课堂上师生要抓住篇、段,甚至每一句进行阅读体会和朗读指导。

  四、课堂中适时进行微练笔,让学生学会仿写

  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的.句、段,是指导学生仿写的很好范例,语文课堂中要适时地抓住时机,指导学生写作。

  五、让学生多实践,写出有个性的习作

  现在学生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况且学校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不敢轻易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去实践,学生的思维过于天真幼稚,老师和学校要尽可能在学校创造实践的机会。

反思的作文 篇2

  昨天刚结束“列方程解较复杂的数学问题”的学习内容,所以今天上了一节练习课。这节课我试着交流展示的方法来上,结果耗费了很多时间,课堂容量不足,反思后整理如下。

  学习内容:课本第19页,自主练习1、2、3、4。

  1、解方程(共六道)。

  7x+5x=120 3.8x-x=0.56 x-0.85x=3

  反思:我把这前三道题,一起放给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三位学生上台板演。由于是第一次做这类练习,我让三人小组内交流了自己的解答过程,然后汇报交流中存在的问题。这一过程看似很实效,其实时间浪费很严重,三人小组的交流完全可以省去,直接看板书,判断正误,寻找解决不同意见。这样,即省时又扎实有效。从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发言的勇气越来越足,例如“我不会计算x-0.85x=3这道题,请大家帮助。”“我认为中间的过程能口算的可以省去。”等等,这是难能可贵的。

  16x-7x=27 4x-1.2=74 7x+3x+26=74

  反思:这一部分我又重复了前三道的过程,解题-交流-汇报。课后回顾时,方感到虽然学生很乐于参与,但浪费时间的问题应引起了重视。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六道解方程有点多了,练习的设计明显欠思考。

  2、看线段图列方程。

  (图片发不上来,只好省略)

  反思:我感觉第二题的'处理比较理想,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把不同的列式方法板书到黑板上,“3x-x=40”“3x+x=40+40”“40+x=3x”“3x+x-x=40”大家一起讨论辨别。学生的讨论很热烈,不仅讨论出结果,还选出了最佳方法,在判断辨析中强化了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3、柏树和松树一共有7500棵。柏树的棵数是松树的1.5倍。两种树各有多少棵?

  4、信达公司投资36000元钱为西藏自治区某小学的教室配备了一台电视机和一台十五展示台。每台电视机1200元,每台实物展示台2800元。这个学校有多少个教室?

  反思:由于时间问题这两道题没有处理完,没有来得及和孩子们一起回顾、总结、梳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上了一节不完整的练习课。

  课后,我一直在思考,小组交流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但应该注意活动时机,尤其在练习课上,不适度的交流只一种重复和浪费。练习课究竟该怎样上才能体现自主和高效?是否可以借鉴杜郎口的模式?明天改改方法,把今天晚上布置的几道典型题作为展示交流的内容,看能否起到巩固提升,查漏补缺的作用,交流结束再完成过关题。

反思的作文 篇3

  《我的自画像》是三年级的第二次作文.。这次的习作要求是:

  (1)帮助学生了解外貌描写的意义。

  (2)指导学生写人物的外貌时,要有顺序,抓住重点来写,练习由表及里地观察人和由表及里地描写人。

  (3)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

  为了设计好这一篇习作教学设计,我从《课程标准》入手,以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全副武装自己,从根本性任务出发,本次习作练习充分体现了“主体参与,分层指导”的原则,做到以人为本。同学之间的交流渗透了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以学生的说为主,教师的导为辅,适时加以点拨,顺利完成说、写任务。

  例如开课前,我以亲切的.语气给同学们介绍新朋友,学生的精神一下子集中起来。然后引导学生看图,感知杜小虎同学的外貌形象。接着带领学生从介绍人物的角度研读例文,明了例文是由图入手,从整体形象、外貌、性格、兴趣等方面按顺序介绍自己的。最后将图文结合起来结合起来把握,让学生了解到图的描绘与文的描述紧密融为一体,两者完美统一。

  第二个环节是学生初步领会习作要求的重要环节。在研读例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自己小结,使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进行口头作文这个环节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参与意识,在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学生通过口头作文,对自己的特点进行了描述。学生乐于表达,敢于表达。使学生更好地从“读”中学“写”,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日有寸进,不断提高。

  在本节课中,我努力构建层次化的学习方式,力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让学生介绍的内容多样化是本课一个难点,多次试教曾走向过两个极端,一是提供填充的的模版,学生介绍内容统的过死,虽学习效率较高,却导致介绍内容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二是让学生自由发挥给自己写一份自画像,却又遇上化时过多质量打折的困境。

  不足之处:

  一、时间分配上尤显不足。课始情境引入应突出重点,情节需要简化;对学情估计不足,前面环节用时多,导致学生当堂写作环节用时少,看不到学生的当堂展示。

  二、教师点评尚欠到位,使教学未能更深一层;比如学生作品由于追求个性色彩搭配过于花梢,有的孩子个人介绍内容过于成人化等等,教师未能及时点出问题。

【反思的作文】相关文章:

作文:反思01-28

反思作文02-03

作文反思01-29

反思的作文11-03

【精选】反思的作文08-16

(精选)反思的作文08-07

【精选】反思作文08-26

[经典]反思的作文08-25

反思的作文(经典)09-29

反思的作文(精选)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