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作文

时间:2022-08-16 10:00:46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精选】粽子的作文合集六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粽子的作文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粽子的作文合集六篇

粽子的作文 篇1

  中午那耀眼的阳光,透过窗前那茂密的树叶,投在书桌上。其中有一块又大又明亮的三角形光斑,在零零星星的光点中,格外醒目。望着那光斑,不由得想起那年五月初五。

  妈妈给我讲我们乡里习俗:准女婿要提猪蹄去准岳父家,然后会收到草帽。我们出嫁女儿就是回娘家吃大餐罢了。接着,妈妈说:“外婆家以前没有包过粽子,今年为我们来包次粽子。粽叶是你外婆亲自采的,糯米是你外公自己种的,粽子是他们自己包的。应该很好吃!出发,我们也回去包粽子啰!”

  小车载着我在蜿蜒的乡间公路上狂奔,那青山花香鸟语我都无心欣赏,只想快点到外婆家。哇,终于望见依稀躺着的农舍,不由得想到“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静谧得让人陶醉。

  在外婆家院子,我们一边包粽子一边给外婆讲屈原是为何投江,人们又是为何要包粽子……。没想到“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的爱国故事外婆还能听得津津有味。本来包粽子的技术不高,加上唠嗑,包的粽子千奇百怪,贻笑大方,我们祖孙三人情不自禁地笑了。

  不管外形怎样先把它们送上蒸笼再说。过一阵,清香溢满了厨房,溢到院里,溢进空气中。这香味儿不仅馋到了我,也把邻院的小孩们吸引过来了。我们都舍不得去外面疯玩,围着锅望着蒸笼,只等外婆开锅。锅中升起阵阵白气,混着缕缕粽香,不知咽了多少次口水。真奇怪,以前妈妈蒸那买回来的粽子为啥没这么香呢?终于等到那些毫无卖相的粽子出锅,我们猴急似的抓一个,又是换手又是吹气,边剥粽叶边咬粽子。又软又糯,特纯特香,是市场上的粽子永远没有的味道;还有就是和邻里小伙伴哄抢着吃的高兴劲;还有就是在炊烟氤氲中吃的情景我也喜欢至极。

  齿颊留香,不由得又咽咽口水,盼望着那样的端午,那样的粽子。此时,那三角形的光斑已经不再规整。不过外婆的粽子永远在我心头,永远不会忘却……

粽子的作文 篇2

  今天是端午节,我飞快地跑回家想早点跟奶奶学包粽子。回到家,只见奶奶已经在洗米了。我急忙做起作业。

  忽然,我听到奶奶的喊叫声:“丁柠,作业做完了,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我一听,一蹦三尺高,火速奔向厨房。到了厨房,我一看,奶奶已经包好了几只粽子,它们像列队的士兵整齐挺立,心想:“奶奶包得这么好,一定有决窍吧。”于是,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像模像样地包了起来:先拿起一片干竹笋叶,将它卷成凹斗形;然后加一点米,在上面铺一点红豆,将竹笋叶的一边蒙贴在凹斗上,再用绳子缠上几圈,打一个结,一只粽子就包好了。然后,我又用同样的方法,包了好几只粽子。奶奶一边包粽子,斜眼看看,边乐呵呵地夸我。

  吃晚饭的时候,我看着桌子上一盘盘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有说不出的甜蜜。

粽子的作文 篇3

  据说,古代著名诗人屈原5月5日投汨罗江,人们在江上打捞尸体,却不见屈原尸体,人们为了让鱼虾不伤害他,而包粽子投江喂鱼虾。现在,粽子人们已经不投汨罗江,但包粽子成了每年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习俗。

  今天我们在班级里学包粽子。

  我们先把糯米洗干净,然后把粽叶洗净后放到水中泡,过了几分钟,陈老师拿了2片粽叶,一卷,将粽叶卷成一个“小喇叭”,舀上糯米,用粽叶把糯米包好,再用绳捆上,一个粽子就“ok”了!

  我见了,手也不禁痒痒,于是,我学着老师的样子把粽叶卷起来,装了些米,当我正庆幸“工程进展顺利”时,却发现底下正漏米呢!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了片粽叶把粽子包得严严实实,捆上绳子,总算包好了!啊?不是吧!瞧我那粽子,也太“帅”了吧!整个一立体梯形,找不到粽子的影子,嘿嘿,我这粽子“时髦”了吧!

  我又开始包第二个粽子了,这次,我把米放少一点,然后就包了起来,用绳子捆好。哎,不对劲,还是不对劲,那粽子又扁又小,像天生“营养不足”。

  看着自己接连制作了两个“伪劣”产品,我像泄了气的皮球。这时我想起了现在流行了一句话“不抛弃,不放弃”,于是我又认真包了一个,就这样,包了一个又一个,现在我包的粽子虽然丑了点,不过还算个粽子。这也意味着我终于成功了!我开心地跳了起来!因为我战胜了困难!

  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啊”!

粽子的作文 篇4

  小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在梦中遨游的我猛然惊醒了,想到老师布置的作业学包粽子还没做呢。便嚷嚷

  “爷爷,我起床了!”

  “好嘞,衣服在这儿啊!”爷爷笑眯眯。

  “去打芦苇叶子,包粽子哦!” 我边穿衣服边说。

  吃过早饭,我和爷爷来到河边,虽然说是河,可是不大且干涸了,河里长满了芦苇。我和爷爷小心翼翼地往下走,可我不敢往深处走。

  就这会儿的功夫,爷爷已走到了最里头,他向我招招手,便手把一根芦杆弯下,手捏住芦苇叶子一扯,一根芦苇叶就到了手。

  我消除心里的恐惧感,慢慢地往深处走了去。我也顺手弄弯了芦杆,用力一扯,可我扯得叶子总是破,即使不破头那也会有一段芦杆。爷爷就教我。慢慢地,我学会了。

  我们满载而归,可爷爷并不会包粽子。我的包粽子老师当然就是我奶奶啦!

  奶奶先拿来一个大盆,又往里面倒了一些热水,把芦苇叶子放进水里浸泡,我问奶奶:“为什么要用热水泡呢?”

  奶奶笑了笑说:“这样芦苇叶子才软,好包一些。”奶奶又找来一些泥土,说:“刚学包,米可以用泥土代替哦!”

  说着,只见奶奶先拿三片芦苇叶子合在一起,双手一弯,粽子壳做好了,她往里面弄了些泥土,右手食指和无名指夹住

  左手大拇指把多下来的叶子往下一按,用手把叶子折成一半,再绕三个角一转,一个“袖珍版”粽子包出来了,小巧,很可爱。

  我也学起来,可叶子总会破,我有点儿泄气了,不想学了。我想:算了吧,再试一次。

  我漫不经心地包着,咦?我眼前出现了一个小巧的粽子,我在无意中学会了。耶!

  今天,我真开心!

粽子的作文 篇5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传统的端午佳节,也是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为此,我选择了一个特别的庆祝、纪念方式——包粽子。今天是端午节,妈妈叫我和他一起包粽子。这不是很好办吗?我很快答应下来。

  俗话说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妈妈的话音刚落,我就马上从厨房拿来了一叠粽叶,接着,又拿来了一捆棕绳,端出糯米和其他馅料。“开始包粽子啦!”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欢呼完了后,我擦了擦手掌,瞟了一眼桌上的材料。神气十足地说:“包粽子的.材料你给我听好了,本帅哥秦师傅要把你们变成一个个大粽子。你们可要听话哦!不听话是要吃了你们的哦”于是,我选了一片粽叶就开始包起来。我先把粽叶底下卷成三角形,上面露出一部分粽叶,卷成了一个“喇叭形”,就开始添米和馅料。我看了看妈妈,妈妈还在粽叶呢!我得意洋洋得想:呵呵,老妈真慢,连我也比不过,真是一头大蜗牛!正当我沉浸在喜悦中时,妈妈看了看我手中的粽子,说:“你包的方法不对。”这句话给我当头泼了一头冷水。我吓了一跳,不小心用力捏了一下。“哗”,糯米就像飞珠滚玉似的跳了出来,散了满桌。妈妈滑稽地说:“看来,这位小帅哥秦师傅的手艺不太高超哦!”我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但是还不情愿地说:“那我怎么办?”“我来给你做个示范!”妈妈爽快地回答。我瞪大了眼睛。只见爸爸拿起一片粽叶,麻利的卷出了一个三角的形状,添上米和馅,手轻轻地向对角处卷,再绑上粽绳,一个三角粽就包好了。我也学着爸爸的样子,折粽叶,加馅料和米,紧米,包好,再加上棕绳。这样,一个粽子就在我手中诞生了。

  我们就按照这样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包了起来……把水烧好后,我和妈妈把粽子一个一个小心翼翼地放进锅里。在煮粽子时,我的心情就如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不一会儿,我就要去厨房看一下,总担心粽子掉出米粒煮成一锅粥。站在锅旁,目不转睛地看着那在锅中上下摆动的粽子,好像在说:“主人,主人,不要担心,我会保护好自己的。”一个小时终于到了,粽子煮好了。

  我吃着这些香喷喷粽子,心里美滋滋的。不禁有些感慨,我们包的粽子,虽然没有超市里的好看、味道好,可这是自己亲手做的,不仅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爱国诗人的深切敬意,还体会到了包粽子的快乐!

粽子的作文 篇6

  “绿色的外衣,细细的腰带,里面有个白胖子!”这是什么?对了,是粽子!

  不记得是哪一年的端午节了,我们坐着爸爸的车,准备去外婆家。坐在车上,阵阵睡意向我袭来,可是,时间好似跟我开玩笑,一眨眼工夫,车就到了外婆家。

  我下了车,就赶紧一路飞奔往外婆家跑去。一进门,一阵热闹的声音,就传入我的耳朵里,原来她们在煮粽子呢!只见地上摆着小半桶糯米,一些笋皮和少量包粽子的其它物品。唉,怎么就晚了一步呢?不过,我马上又开心起来了,因为粽子熟了呀!外婆拿起锅盖,“哧哧哧!”一大团水蒸气直往上冒。

  热腾腾的粽子出炉了,香气扑鼻。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像叉子一样叉起一个,真是人间美味啊!一看,盘子上还有一些肉粽、红豆粽、豌豆粽、红枣粽……看得我眼花缭乱。妈妈说她小时候跟我一般大时,能一口气吃了外婆包的两个超大个红豆粽子,还意犹未尽呢!哈哈!一个肉粽,一个红豆粽转眼下肚,就是太撑了。

  吃完粽子,聊了会家常,就告别外婆家里的人,开始出发去奶奶家了,也一样,可惜又晚了一步,我想:她们应该是提前给我们包好的吧!可是,我也想学学包粽子这门技术呀!听说有点不好学会呢,因为要包的结实而又不漏米,而且包的还要美观呢,粽子上面有三个尖角,下面有一个标志性长长的直挺挺的尖角。

  到了奶奶家里面,果不其然,我又见到了憨态可掬的粽子,一大盆地摆在桌上,香气撩人地吸引着我。我忍不住又吃了一只小巧玲珑的粽子。不过,这回吃的是淡粽。这种粽子外面一样用笋皮包着,墨绿色的,用彩线扎住。里面似乎什么味道也没有,就是有一种好闻的淡淡的粽叶香在唇齿间。奶奶指了指桌上的小盘子,笑着说:“馋猴,这可不是叉上去直接咬一口,而是先沾点糖再咬,别提有多美味了。”一试,还果真如此,淡淡的粽香,甜甜的糖味,糯糯的粽子,那绝对是绝配。“这还真是倒是无味胜有味!”我赞不绝口。

  可是,为什么端午节大家要吃粽子呢?好奇心驱使我想了解缘由。终于,我查找资料才知道:原来,端午吃粽子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呢。看来这粽子不能小觑,还真是意韵深远呀!

  粽子,虽没有糖的甜,也没有汤的鲜,却各种味美得无可抵挡,最重要的,它有着与众不同的寓意。

  我想,这才是粽子千古传承至今的原因,也是世世代代最难忘的的粽子味道。

【粽子的作文】相关文章:

粽子作文01-24

粽子的作文05-08

粽子的作文12-28

粽子的作文12-29

关于包粽子的作文:包粽子05-10

粽子02-02

精选外婆的粽子作文07-20

粽子的滋味作文05-16

作文:包粽子05-16

粽子小学作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