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作文

时间:2021-03-24 17:12:08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粽子的作文(集锦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粽子的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粽子的作文(集锦15篇)

粽子的作文1

  快到端午了,我特别想吃奶奶做的赤豆蜜枣粽,可是妈妈找了好几个早餐店都没买到。妈妈说,要不我们买食材回去让奶奶教我们包粽子吧!我高兴极了,一口答应。妈妈一个电话就把这件事情和奶奶敲定了,真巧!奶奶正准备包粽子,叫我们买些蜜枣回去。

  一到奶奶家,我就看见桌上摆着一大盘搅拌着赤小豆的糯米,粽叶浸放在水里,有种特别的香气。在我们回家之前,奶奶就已经准备好了包粽子的材料,就等着我们的蜜枣了。

  奶奶告诉我,包粽子是个技术活,一个粽子有四个角,每个都尖尖的,这才是包得成功的粽子,要是少一个角那就不好看了。奶奶一边说着,一边示范给我和妈妈看。我这才知道,原来妈妈也不会包粽子。我和妈妈都认认真真地看着奶奶示范。只见奶奶拿了两片大小不一的粽叶,头尾叠放,两手一弯,粽叶就成了一个倒三角形。奶奶随手抓了一把米放入三角形内,又抓了一颗蜜枣放入,随后又抓了把米盖住蜜枣。最神奇的时刻到了,只见奶奶将余下的粽叶往上一折,一只手拉过粽绳,绕了几圈后,一个粽子就包完了。我拿着奶奶包的粽子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奇怪着粽子开始只有一个角的,为什么最后是四个角,另外三个角奶奶是怎么变出来的?我琢磨了好久都没想出个所以然,于是,我决定自己做一个试试。

  我拿起粽叶,学着奶奶的动作,一个三角形就在我手里形成了。我心里美滋滋地想,这包粽子也只不过如此呀!接着,我抓了一把米放入三角形内,可刚放下去,我就发现不对劲了,这三角形在我手中像个漏沙一样地往下漏米,不一会儿手中的米就漏完了。奶奶告诉我,这是因为我粽叶重叠的地方太少了,而且我的手太松了,所以才会让米漏出来。我吸取了教训之后,顺利解决了漏米的问题。当我将蜜枣放入又铺完大米之后,现在的粽子在我手中只有一个角,我到底要怎样才能让它一下子多三个角呢?在尝试了一遍又一遍之后,这没成型的粽子再也经不起我的折腾,全部散落到盆里了。奶奶和妈妈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心有不甘的我拿起粽叶“再战”,奶奶看出了我的决心,手把手地教我包,在奶奶的帮助之下,我终于完成了第一个,接着又趁热打铁地包了好几个,越包越顺手。我也终于发现了粽子四个角的秘密。

  看着盆中一个个包完的粽子,我开心极了。我想这粽子肯定比以往奶奶包的更甜更香!

粽子的作文2

  每年端午节来临之前,父亲都会忙里忙外地为全家人包粽子吃。这不,五月初五还没到呢,他老人家就已经包好了一大盆粽子,说要给我们送一些过来。我和老公哪能再让父亲奔波劳累,于是决定自己回去拿。

  在父母家吃完丰盛的晚餐,我俩带着裹满亲情的飘香粽子满载而归。

  吃着这甜而不腻,软而不粘的蜜枣粽子,我不禁回忆起小时候与妹妹一起跟父亲学习包粽子的情景……那会儿父亲还没有退休,只能利用周末时间,骑着自行车到水渠边上采摘一大捆芦苇叶(也就是粽子叶)回来。然后一片一片洗干净,放进锅里煮约20分钟,再捞出来搁在凉开水里冷却,这时你会发现叶子已由青绿色变成了黄绿色。

  葡萄干、蜜枣馅儿是早就准备好的,包粽子用的糯米也事先用水泡了两、三个钟头。当父亲将捆绑粽子的麻绳拴在厨房的金属水管上的时候,我和妹妹就知道包粽子的工作要正式开始了,于是每人搬个小板凳坐在旁边认真看起来。

  只见父亲把两片粽叶叠放在一起,卷成锥形,用调羹把掺和葡萄干的糯米舀进锥形的粽子叶里,再用筷子筑紧,塞一颗蜜枣后再放一些糯米,右手的前三指捏着粽叶顺势折叠做角,左手配合紧固,再从拴好的麻绳里抽出一根,双手配合打扣扎紧,一个四角模棱的锥形粽子就包好了。从父亲熟稔的手法中,我和妹妹简单地认为包粽子很容易,于是嚷嚷着也要动手包一包。

  我选了一片宽大的粽叶,两手相对轻轻一卷,呵,行了,有了一个尖尖的锥形,心想:也不是太难嘛!于是舀了些米进去。可不知为什么,放多一点糯米它就散了,弄了两三次也没弄成,偷偷看一眼老妹的,她竟和我一样。父亲笑着说,粽叶卷一圈当然不行,卷两圈就不会散了。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总算卷好了又尖又细的锥形。吃一堑长一智,这回我不再闷头傻干,而是边看着父亲操作边跟着照猫画虎,不一会儿,我就把放满了米和馅儿的锥形粽叶捆绑成一个尖尖的四角小粽子。妹妹因为手劲儿小,系好的粽子还没下锅就咧开了大嘴。看来,包粽子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父亲包得又快又好,那是因为他年年都包,动作已经很熟练了。

  如今,市场上常年都能够看见买到种类繁多的粽子,味道虽然过得去,但始终没有父亲包的粽子可口,因为父亲裹的粽子里多了份爱心与亲情的味道。

粽子的作文3

  一个纪念屈原的节日,一个赛龙舟的节日,一个包粽子的节日……还记得吗?”端午节“!

  今天下午,我们五(4)班组织了一回”端午粽飘香“的亲子活动,我们一每一个斗志高昂,这并不难的包粽子活动怎得难倒我们?

  下午一点开始,家长们陆陆续续地到来了,大袋子小袋子,大锅小锅,统统带到班级来,米粒和粽叶的香味,扑鼻而来,我们激动极了,一刻也不能安稳……开始,我们班请了一些同学上台告诉我们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好精彩!

  之后,赵老师让粽子包的最好的马晓东妈妈给我们演示一遍:那两片粽叶,重合一半,从上往下约一分米的位置,转成一个圆锥;往圆锥里插一根筷子,放入米,用筷子捣实;再用一片粽叶包好,用手指轻轻捏成三角形,把多出来的粽叶尾部向下翻折,裹几圈,多余的粽叶尾部方可折断;抽出一根线,咬住线的一头,把线围着粽子的两个角裹实,不宜太紧,系好方可。

  马晓东妈妈做得甚快,过程又如此复杂,我们怎能记住?只能在包粽子的时候慢慢请教了。

  包粽子活动开始了,大家包的热火朝天,不过很多人都已在第一个关卡”摔了一跤“,我也不例外,左转来右转去,就是不成形,我便去找人帮忙,”终于知道怎样完成第一步喽!“我是很开心的,急忙装米,不料,圆锥的下方已经通了个大窟窿。”唉,又得重做,真是的,气死我也!“不久,听见赵老师兴奋地说:”哈哈哈哈!我包好一个啦,包好一个啦!出去炫耀炫耀……“确实,包的不烂,还像模像样,似个买来的粽子,精美别致。羡慕,羡慕。

  我弄了半天,终于塞好了米,”下一步又怎么弄呀?不会。“我又无奈的跑去请教,教过之后,拿回来,又散架了,我跑去又跑回,干脆在那儿不走了,除了米少了点,资源还是挺丰富的,划来。

  历经千辛万苦,我终于包好了两个粽子,两个不像粽子的粽子……看见些心灵手巧的家长包的粽子,小巧玲珑,看着就想吃。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们结束了这次包粽子活动,虽然我的业绩不是很好,但是包得很愉快,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在超市里轻轻松松买来的粽子,原来是如此的难包。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包粽子活动……

粽子的作文4

  一大早便嗅到粽子的香气,市集的人来来去去,小摊贩宣传道:“卖粽子嘞!卖粽子嘞!”便扬长而去……

  “小懒虫,起床啦,快点快点,趁热吃粽子!”眼下還是系着罩衣美丽的妈妈。粽子很香,特甜。从我渐渐地为它“解衣”,那雪白的皮肤便外露出去。窗前仍然人头攒动,吆喝声,汽车鸣笛声,议价此起彼落。咬入一口枣粽,脸部洋溢着出考虑的微笑。边上坐下来的侄子早就按捺不住,着急用小胖手指向粽子,两脚不断地踢着餐桌,使着小脾气。一个个粽子吞下,终究会有一些胀。怀着安安,外出看晨熙中大理洱海的景色。

  大理洱海上早就铺满一条条龙船,色调赛似城市夜景云南大理的灯光效果。红灯酒绿令人醉,现在是五彩缤纷的龙船意味深长赏析。安安摆脱我的手臂跑海边游玩,于妈啄食粽子的鸽子玩耍。海滩,粽子,禁不住想到到跳河自尽的司马迁,有梦想,有理想,才华横溢。自打《思美人》播出后,也是敬佩他的爱国情怀。

  人愈来愈多,响声更加噪杂,都集聚海边。

  中午,日光暴晒,水手们各个高大魁梧,大吼着。连声命令传来,一片片浪花围到台子上,箭似般奔向终点站。“咚咚咚咚咚……咚咚咚”锣鼓声有节奏感传来,“咚咚咚”“咚咚咚”观众们欢呼雀跃,看见红衣队立刻就需要胜了,不断地叫着“好!”“好!”安安边吃粽子,眼睛边释放光辉高兴地看见龙舟比赛。但见蓝衣队不甘人下,紧跟红衣队木船,两船船靠得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总算,在惨忍的市场竞争中,红衣队仅以不上一秒之差败给了蓝衣队。观众们为这翻转局势惊得瞠目结舌,很长时间无音。忽然,一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儿在群体中高喊:“精彩纷呈!”接着掌声如雷鸣。

  晚餐,一样有清香味十足的粽子。一家四口赛事谁解除的粽叶最多,年长者为胜,得到最美味可口的甜粽。安安全神贯注地解除粽叶,双手慎重地打开绳线。一双美丽的眼睛和我忽然交汇处,提示我解慢一点、撕短些。大约五分钟后,一个个粽子嫩白地立在盘里。再看四个盘内的粽叶大多数细而短,唯有安安盘内的长且好看。大家笑了,他也笑了,像花儿一样,他拿着甜粽天确实笑迄今令人难忘……

  龙舟比赛,品粽,解粽叶,传统佳节让人意犹未尽……

粽子的作文5

  一个纪念屈原的节日,一个赛龙舟的节日,一个包粽子的节日……还记得吗?”端午节“!

  今天下午,我们五(4)班组织了一回”端午粽飘香“的亲子活动,我们一个个斗志高昂,这并不难的包粽子活动怎得难倒我们?

  下午一点开始,家长们陆陆续续地到来了,大袋子小袋子,大锅小锅,统统带到班级来,米粒和粽叶的香味,扑鼻而来,我们激动极了,一刻也不可以安稳……开始,我们班请了一些同学上台告诉我们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好精彩!

  之后,赵老师让粽子包的最好的马晓东妈妈给我们演示一遍:那两片粽叶,重合一半,从上往下约一分米的位置,转成一个圆锥;往圆锥里插一根筷子,放入米,用筷子捣实;再用一片粽叶包好,用手指轻轻捏成三角形,把多出来的粽叶尾部向下翻折,裹几圈,多余的粽叶尾部方可折断;抽出一根线,咬住线的一头,把线围着粽子的两个角裹实,不宜太紧,系好方可。

  马晓东妈妈做得甚快,过程又如此复杂,我们怎能记住?只能在包粽子的时候慢慢请教了。

  包粽子活动开始了,大家包的热火朝天,不过许多人都已在第一个关卡”摔了一跤“,我也不例外,左转来右转去,就是不成形,我便去找人帮忙,”终于知道怎样完成第一步喽!“我是很高兴的,急忙装米,不料,圆锥的下方已经通了个大窟窿。”唉,又得重做,真是的,气死我也!“不久,听见赵老师兴奋地说:”哈哈哈哈!我包好一个啦,包好一个啦!出去炫耀炫耀……“确实,包的不烂,还像模像样,似个买来的粽子,精美别致。羡慕,羡慕。

  我弄了半天,终于塞好了米,”下一步又怎么弄呀?不会。“我又无奈的跑去请教,教过之后,拿回来,又散架了,我跑去又跑回,干脆在那儿不走了,除了米少了点,资源还是挺丰富的,划来。

  历经千辛万苦,我终于包好了两个粽子,两个不像粽子的粽子……看到些心灵手巧的家长包的粽子,小巧玲珑,看着就想吃。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们结束了这一次包粽子活动,即使我的业绩不是很好,但是包得很愉快,也学到了许多东西,在超市里轻轻松松买来的粽子,原来是如此的难包。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包粽子活动……

粽子的作文6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文化,习俗和工艺正在逐渐被人们所遗忘或濒临失传。但那次,我让粽子变了个身,让粽子得到了“永生”。

  那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当天,可以包粽子,吃粽子,看赛龙舟。

  端午节“节目”1:包粽子。

  这天早上,我和妈妈一大早就上街买食材:翠绿的粽叶,翡翠般漂亮;香甜的枣子,红宝石般晶莹;闪亮剔透的糯米,似活泼调皮的顽童。食材备齐后,我们开始包粽子了。妈妈系上围裙,拿着粽叶,卷成一个圆锥,我也有模有样地跟在后面做,咦?为什么妈妈卷的是圆锥,我卷的是圆柱呢。粽子的华丽变身,让我疑惑不解。姐姐在一旁捂着嘴笑。我暗下决心:“没有我不会的事儿。”妈妈边耐心地讲解边示范。哦,这么简单!卷好粽叶后,就该放米了,一粒粒小糯米跳进自己的“小房子”,安安心心地在那儿呼呼大睡呢。只见“小红”(枣)那健硕的身躯完美亮相,白中带红,漂亮极了!接下来,手脚不协调的我,把他五花大绑,瞬间,粽子变身得简直不堪入目。但是看着那一个个憨态可掬的粽子,欢乐的笑声不时在屋里回荡……

  端午节“节目”2:吃粽子。

  “哇噻!”粽子出锅了,粽香充斥着整个厨房。我吸吸口水,立马拿出了我的杰作,一口咬下去,嗯,太美味了,世间怎会有如此美味的东西!刚咬下去,唇齿间尽是糯米夹杂着红枣的香甜,自己亲手包的粽子还真有股别样的滋味!

  端午节“节目”3:纪念屈原。

  端午节最热闹的要数赛龙舟了。尽管我们这边没有赛龙舟,但电视里时常有赛龙舟的画面:裁判一声令下,鼓手敲起大鼓,划手划起大船,他们一个个撸起袖子,奋力向前。此情此景,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屈原的影子。屈原他身怀治国良策,却得不到君主的信任;他兼有爱国之心和鸿鹄之志,却受到排挤,他的梦想和自尊不允许他安享一世荣华,随波逐流,他高呼:“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纵身一跃,投入江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端午节,我让粽子变了个身,让他“重获新生”。我感受到中华传统的博大精深,明白了:实现梦想的路布满坎坷和艰辛,优美的弧度需要责任与勇气去承担!

粽子的作文7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天,人们要裹香甜可口的家乡粽子。

  谈起家乡粽子,历史上还有个传说。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活着,投江自杀。人们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第二年人们划船把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里去祭祀他。后来,他们又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家乡粽子。家乡粽子外面包上箬竹叶,四角形状,系上五彩绳,再投进江里。

  于是从那时到现在,人们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裹家乡粽子吃。家乡制作家乡粽子所需的材料有:箬竹叶、细长的棕叶、糯米、板栗、腊肉、蜜枣。妈妈先把箬竹叶与棕叶一起放在清水中浸泡,并用刷子洗干净,把腊肉切成腊肉丁;然后将箬竹叶围成圆锥的形状,像一个又尖又大的漏斗,用勺子盛起糯米一层一层的平铺在箬竹叶上,一边放上板栗,另一边放上蜜枣;接着将腊肉丁放在中间,再铺上一层薄薄的糯米,好像为板栗、蜜枣、腊肉盖上雪白的被子;最后把箬竹叶裹起来,成为一个个家乡粽子,每头有两个尖锐的小角,好像一个穿着绿衣裳,顶着四角帽的小精灵。这样,一个家乡粽子就做成功了。

  家乡粽子包好以后,放在锅中煮上几个小时,便可出锅拿来品尝了。妈妈打开锅盖,一股热气立刻冲了出来,热气中掺杂着浓浓的香气,扑鼻而来。我解开家乡粽子的衣裳,里面露出了白花花、香喷喷的糯米,咬下去一口,糯米既脆又软又黏,十分润滑。一颗颗糯米就像一颗颗白玉珍珠,一边的蜜枣散发出诱人的气息,像一颗颗红珍珠,它那耀眼的光彩染红了周围的糯米,使白糯米换上了红衣裳。蜜枣甜甜的,又香又脆,板栗虽有点苦涩,但苦尽甘来,使人回味无穷。

  吃家乡粽子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放在锅里煮,可以放在火炉上烤,还可以切成片状,放在锅里煎。家乡粽子吃不完可以放在冰箱里,储存很久,想吃时再拿出来煮、煎着吃,也可以送给亲朋好友,增加朋友之间的友谊。

  家乡粽子,你香甜可口,是端午节里一道香甜的食品,是人们心中喜爱的食品。我爱你,家乡的家乡粽子!

粽子的作文8

  今天一大早,妈妈就从冰箱里拿出粽叶以及糯米、蜜枣、腊肉,准备包一些粽子,为日渐临近端午节做准备。

  妈妈首先将粽叶洗干净,并将其分成每两个一组后,放进一个大锅里煮了一会儿,我不解,妈妈笑着回答道:“把粽叶煮一煮,不仅可以给粽叶消毒,还可以让粽叶更具有韧性,一会儿包糯米时候才更好包。”我认真点了点头。接下来,妈妈又将糯米放进电饭煲里烫煮一下,不一会儿,妈妈就揭开电饭煲盖子,用筷子在糯米上捅了几下,并翻看了下糯米再盖上盖子,这样反复了几次后,就将糯米盛了出来。看到我站在旁边,妈妈好像看出了我心思,慢条斯理解释说:“因为糯米比大米粘性大,烫煮一下,可以让糯米吃起来更香糯,但烫煮时间不能长,一小会儿就行。”听到这些,我心中不禁感叹:“原来包粽子还有这么多讲究。”随后,妈妈又找来几条长长绳子就准备开始包粽子了。

  粽子卖相好坏还要看这最后一步包功夫。如果十分熟练人,包出来粽子应该是棱角分明,不滴不漏。于是,我搬着小凳子坐在了妈妈身边看。只见妈妈从盆子里拿出两片粽叶,并列叠在一起,一只手稍向下握住粽叶底部,另一只手则捏着中间靠上一点,而后两只手同时相对一卷,卷成了一个圆锥形,像是漏斗样,握紧后,再将糯米塞进“粽叶漏斗”里压紧,中间还放入了蜜枣或者腊肉。最后将粽叶剩余部分折下盖在糯米上,用白色粗线将粽口绕圈扎紧,就这样,一个完美粽子就包好了。妈妈还边包边告诉我:“放糯米或其他东西时,不能放得太满,不然封口就会很困难。在封口时,可以在糯米上撒点水,这样能使粽子包更加紧实,不容易露馅儿。”

  我呢,最喜欢吃是白粽子,就是纯糯米,里面不加入任何其他东西,煮熟后,沾着白糖吃,又香又甜,又软又黏,真是人间极品美味。于是,我按着妈妈告诉我方法,自己学着包了几个白粽子,虽然样子有点歪七扭八,但我心里还是满开心!

  今年端午,我学到了怎样包粽子,也品尝到了自己劳动果实。在闻到粽叶芬芳同时,更体会到自己劳动后香甜。

粽子的作文9

  今天是端午节,我亲爱的老妈有事,所以把我“托”到了王别格家。

  我刚一冲进门,就看到了王别格和岳阿姨在餐桌上忙活。王别格一见我来了,就让我一块儿包粽子。怎么办?我可是个包粽子的“大菜鸟”啊!叫我吃粽子还行,叫我包粽子还不如让我去毁粽子呢!我 当时那个汗那。我直愣愣的站在那里。“快点过来!”王别格又朝我喊道。我被逼无奈只好硬着头皮走了上去,说:“呃,这个嘛,我不会。”王别格不以为然的说:“我也不会嘛,我第一次包粽子的 时候还把粽子包成了沙漏,一松手,米”哗哗“的往下流”。我只好拿起一片竹叶跟她学了起来。“首先,把竹叶对折,再折一个小角。”,王别格向我演示完就来检查我折的怎么样。“哎呀。这是吃 的,你不要把她当成卡纸折啊!”王别格对我说。我无可奈何,只好重新折了一次。“嗯,这次还不错”,活像一个小漏斗。妈 妈对我说:“像小漏斗的这个地方决定了粽子的大小,一会你包时,不要太大,不然你的手抓不住。”我点了点头。妈妈又抓了一大把米放进小漏斗里,到一定位置时,要往里面到一点水。然后可以在 放米过程中放花生和红枣。然后把漏斗上面的粽叶往下放,成为一个“立体三角形”,开始包,最后妈妈拿了事先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紧紧的困住,“OK了!”妈妈笑着对我说。我看了看,哇,妈妈包 的真好!我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

  我按照妈妈教我的步骤开始包粽子,拿两个粽叶,交错放,然后成为一个小漏斗,开始放米。可是,粽叶在妈妈手里就很听话,一到我这,不是这烂了,就是那烂了,导致漏米,撒了一地。妈妈说 :“你不要使太大劲,轻一点。”我按照妈妈给我的建议,重新开始。可是粽叶像是跟我闹脾气一样,就是包不好了。我苦恼极了,把粽叶和米往旁边一扔,不管了,气呼呼的坐在那里。妈妈看了看我 ,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没关系的,妈妈第一次包粽子也是这样,还没有你包的好呢!”听了妈妈给我的鼓励,我又振作起来,开始了包粽子。

  这一次很成功,到最后缠绳子了,我把粽子放在桌子上,用手紧紧按着它。用很大力气,把粽子缠了起来。呼,终于好了,看着我包的粽子,它仿佛在朝着我笑呢!

  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很成功。通过这一次包粽子我知道了,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着急,要慢慢的去做,精益求精。

粽子的作文10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对去年过端午节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吧!现在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

  我的家乡――永昌,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在彼,人们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节;在此,人们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镇。他们都喜欢心目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此边陲小镇中,端午节也是热闹非凡的。

  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会有同一种感觉。满口喷香的糯米,氤氲香气中,仿佛升腾起成败英雄不灭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国。不禁对靳尚、张仪与郑袖的卑鄙无耻嗤之以鼻,为屈原的气节所折服。何为英雄?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仰天长啸?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隐隐的,似乎可见你将那无尽的沉沦抛进滚滚汨罗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汉!整个世界因你而美丽!折断柳条留不住的,是岁月的裙袂,挽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你追寻真理的脚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来,手中的粽子已尽,才明白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最终空留叹嗟,沉沦不已……

  粽子在口,母亲在身边,家乡在心中。

粽子的作文1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爱国诗人屈原这首诗我非常喜欢,端午节更是由他而来,我十分敬佩他。在这一天我最喜欢的就是粽子了,因为它们载满了奶奶对我的爱。

  端午节这一天有赛龙舟,食粽子,插艾草,带五色绳等古老习俗。临近端午,奶奶就张罗着做粽子,寻艾草揉五色线等等。忙得不亦乐乎。最吸引我的就是奶奶亲手包的粽子,粽子拳头大小,成四角状。甜甜的糯米被一层层的绿叶包裹着。绳子拽得紧紧的锁住米。黏糊糊的。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恨不得一把枪在手中,放入口中细细品味。

  吃粽子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总会经历一番过程,一番铺垫方才品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每次都会经过一番细心的准备。首先要把糯米,粽叶浸泡,只见奶奶捏起两片粽叶叠好后卷成圆锥形,灌入米和红枣。熟练地把它包好用绳子扎好。我也好奇地尝试过可每次包米都会漏的到处都是索性就在一旁耐心等待。奶奶心灵手巧1更是另我敬佩。过了一会热腾腾的粽子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从锅中捞出一只粽子。剥开叶子一块儿白胖胖的,黏黏的粽子宝宝呈现在眼前,一口咬了下去尽管烫的嘴直呼呼也舍不得吐掉,硬坚持咀嚼品味它香甜的`滋味,奶奶笑呵呵地说:小馋猫,别急,别急。

  端午节早上我还睡得很香,奶奶轻轻走进我的屋子,在我的手腕儿,脖子,脚腕儿上,捆上了五色绳,我醒来时举着手,左瞧右瞧,觉得很好看便问奶奶,为什么要带这五色绳。奶奶和蔼地说:这是途个吉利,除病消灾,保平安。我就又问:那门上插艾草也是图个吉利吧。奶奶笑着点了点头。

  中午时,一家人围在电视机前看了看赛龙舟比赛,一条条龙舟停泊在江面上,各队选手们穿着鲜艳统一的服装,场面精彩壮观,只听一声令下,一条条龙舟像安着马达一样一个比一个快,选手们的动作娴熟有力,齐心协,岸上的人们挤了水泄不通,呐喊声震耳欲聋,他们点点晶莹的汗水中入江中,响亮的呐喊声越荡漾在江面上。激动得我也不由自主在地下跳着举着手大声喊加油,加油。逗得家人笑个不停,我一扭头看了看他们自己也笑了

  又是一年端午节,奶奶的白发又多了,岁月在她脸上留下更深的印记,又想起那只甜甜的粽子牵起了我无限的思念。奶奶的生活习惯,对我的爱更使我难以忘怀,无比思念。

粽子的作文12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软糯喷香的粽子,五花八门的馅料总是会馋得人直流口水。今年的我依旧要吃粽子,只不过不一样的是我要自己做粽子,体会动手的乐趣,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这天,我拿到了小区分发下来的邀请劵,晚上七点,准时和爷爷来到了小区的广场,此时人也差不多到齐了,平时寂静又幽暗的广场上灯火通明,大家都在讨论着如何做粽子,小孩子的嬉戏喧闹声响成一片,热闹非凡。我的心情忐忑中夹杂了些许兴奋与激动:第一次做粽子,我能做好吗?真不知道要怎么做!不管了,有人教,我一定能做好粽子!

  所谓做粽子,实际上只要包好就行了,馅料都是提前弄好的,粽叶也是提前洗净的。人头攒动着,我跟着流动的人群缓缓来到了桌前。远远望去,大家都在专心致志的包粽子,远处的小弟弟在大人的教导下,笨拙的包着粽子,手颤动着,小心翼翼,汗水滚过了脸颊;那边的叔叔边包着粽子边凑过去看看周围的人是怎么做的,模仿中手法带着点生疏;近处的老奶奶正认真的盯着粽子,飞快的包着,娴熟又专业,惹得一群人目瞪口呆,不禁鼓掌。

  “大家都会做,那么我肯定也会”我信心大增,蓄势待发。

  我捧起了一片粽叶,裹成一个漏斗的样子,但是下面没有洞,是一个三角形的,再舀一勺糯米倒进去。可是我却总是完成不了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任务,看不准位置,不是高了就是低了。看似裹好了,但是很难发现糯米正从一个小口子里一颗一颗往下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残次品”。我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灰心丧气道:“这个做坏了,真没想到包粽子这么难做啊,再试一试吧!”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它一次又一次地打击我,一次又一次地让我失败。一个沉重的声音在我心头响起:“放弃吧!你是不行的!”又一个轻快的声音语重心长地教导我:“坚持不懈,总会成功!”我看了看周围,重燃斗志,再次战斗!

  这次我先认真观察大家的作法,把粽叶的大约三分之一掐住,然后把下面的三分之一裹上来。裹好后,我仔细检查了裹紧没有,有没有漏洞,才将糯米倒进粽叶里,再用剩下的粽叶折来折去,围着最初裹的那个形状绕了几圈,最后用绳子绑紧,大功告成了!

  这次的活动教会了我一项包粽子的本领,让我明白了坚持不懈的道理,是非常有意义的。

粽子的作文13

  进入六月,端午节将至。每到端午,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怎样的,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来看下面的详细介绍。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我们所知道的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实际上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节吃粽子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只是反映民众的心里愿望而已。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而且各地的风味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另外还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粽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粽子的作文14

  超市里琳琅满目的粽子让我眼花缭乱,有各种口味的,包括绿茶、熏肉、红枣,甚至鲍鱼、燕窝,甚至还有五颜六色的包装袋。我突然想到今天是端午节。

  记忆中的河流,慢慢开始春潮涌动。

  六年前,奶奶来和我们住了几个星期。当她回肇庆老家的时候,正好是端午节,她妈妈坚持要在端午节后离开她。奶奶说她从小就做粽子,是从妈妈那里学来的。肇庆的蒸饺特别有名。奶奶说她必须在回家前给我们包装好。

  奶奶在端午节前三天开始准备材料。她买了很多艾叶,告诉我蒸饺比普通的大,所以必须用大叶子包起来。她还准备了糯米、大豆、猪肉和咸蛋。

  糯米需要浸泡一天一夜。只有经过包装和烹饪,它才是美味的。它又薄又滑,不像是生的。奶奶告诉我,我仍然记得她泡了很长时间的大豆,然后在沸水中煮了一遍,在空气中晾干,这样它们就可以很容易地被剥掉。首先把猪肉切成小块,然后倒入奶奶自制的蜂蜜腌一天。我问奶奶:包粽子太麻烦了。你为什么不去超市买些回来吃呢?奶奶神秘地笑了笑,没有告诉我为什么。最后,是时候打包粽子了。奶奶很忙,她不让我帮忙。后来,当它被包起来的时候,奶奶举起了她包好的方形大粽子,笑着看着我:小贪心鬼,煮好了就可以吃了!

  两三个小时后,美味的粽子被端了上来。奶奶把粽子分发给我和我的父母,一个接一个地放在盘子里,神秘地对我们说:我在粽子里放了一块玉如意,谁吃了它,谁就能幸福、安全地生活,一切都顺利、幸福!我的父母和我对视了几次。我们都想看看这一块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迫不及待地要切我们自己的粽子。我父母的粽子里只有猪肉和咸蛋,所以他们的眼睛都盯着我。毫无疑问,玉如意在我的粽子里。我把它拿出来了。哇,一块淡绿色的玉晶莹美丽!我高兴地跳了起来,心想生活中一切都会顺利的!这时,我看见奶奶用她善良的眼睛看着我,满脸慈爱,她微笑着,细细的皱纹愉快地荡漾着。奶奶终于回家了。余如意从此一直挂在我的胸前。我父亲告诉我,她祖母是故意给我的。原来奶奶在粽子的叶子上做了个记号。只有她知道哪个粽子有玉蕊蕊。奶奶希望我快乐,一切都好。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奶奶对我的爱就在于那个小粽子。细长的糯米、咸蛋黄、精致的猪肉和淡绿色的玉如意是端午节的味道。

粽子的作文15

  生活就像五彩味瓶,由各种味道组成,我们就在一次次经历和体验中成长。

  那是一个周末,暖暖阳光在清新空气中发酵,酝酿着和煦芳香。我心情融在这幸福金色里,说不出愉悦。听奶奶说今天要包粽子,我更兴奋了——又可以吃到奶奶包冒着热气香气扑鼻粽子了!奶奶淘净了米,把肉和粽叶准备好,开始包粽子了。

  我不会包粽子,从来也不敢自己亲手去试试包个粽子,我怕弄砸了惹出更大的麻烦,只好眼巴巴地站在旁边看奶奶包粽子。别看奶奶年纪大了,包粽子可真厉害:拿过两张粽叶,两只手往里一折,卷成一个倒置锥形漏斗,然后放上米,再在当中放一小块肉,最后顺手一推一转,一个粽子就成型了。扯根线拦腰一扎,一个严严实实粽子就摆在眼前。这简直就是在表演魔术,哪是包粽子啊?看着看着,我不禁心里痒痒儿,跃跃欲试,非常想学着奶奶样子也来上几下。可这绣花般活儿难度太大了,我恐怕无法胜任。动手呢,还是不动手?过了这村儿再也没这个店儿了。奶奶大概看出了我心思,笑着对我说:“要不,你也来试一试?正好这里还有一些米。”听了奶奶话,我再也按捺不住这颗蠢蠢欲动心,豁出去了,包吧!头掉了也只有碗口大疤儿,粽子包坏了不是还有米在吗?于是,我在奶奶鼓励下壮着胆子开始尝试包粽子。

  我学着奶奶动作,依葫芦画瓢,先把两片粽叶交叉叠放,再把粽叶做成一个漏斗形状,开始往里面放米。我先放了少量米,再把肉放进去,再抓了一小撮米覆盖在肉上面,然后用粽叶盖起来。由于有些紧张,我试图用手按住粽子两边,再捏紧绑上绳子,可是好几次粽子散开了。我越是想把粽子包得严实一些,越是手忙脚乱,更不行了。粽子似乎在更我作对似,裂开缝隙好像在嘲笑我:不行了吧?我更加紧张了,近乎沮丧。我硬着头皮尝试了好久,还是包不起来,每一回都是差不多要包好了,粽叶又咧嘴坏笑,米又掉出来了!看着我急得不行,奶奶轻轻地拿着我手,教我怎么完成最后步骤。在奶奶帮助下,我终于成功地包出了一个粽子!接着,我按奶奶教方法自己包,顺利地包出了好几个粽子。尽管有点像水货,毕竟还是自己产品。看着自己费尽辛苦包出粽子,我心里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像吃了蜜一样甜。

  时至今日,见过非常多粽子,也吃过非常多粽子。但有关粽子经历和体验,只有那次跟奶奶包粽子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因为我清楚了一件事:只有自己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才会让你真正快乐。

【粽子的作文(集锦15篇)】相关文章:

写包粽子的作文(集锦15篇)03-31

最新端午的粽子作文03-21

包粽子作文01-05

包粽子的作文【3篇】03-17

包粽子的作文(五篇)03-17

包粽子的作文【10篇】03-17

包粽子的作文(三篇)03-17

包粽子的作文三篇03-17

包粽子的作文【三篇】03-17

包粽子的作文(3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