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时间:2023-01-17 18:33:16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第一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语文第一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

  1、盘点本组课文中的词语,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2、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从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方面进行巩固拓展训练。

  3、掌握这些词语,学会书写和运用。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词语,熟练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一、揭示课题

  (出示并板书课题)走进西部这组课文中运用了形形色色的词语,把美丽发展的西部展现在我们眼前。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这一单元的“词语盘点”,与这些词语交朋友。

  二、读准字音

  1、自己读,容易读错的字音做标记

  2、指名说,注意的字音有哪些

  3、开火车读,适时纠正强调

  三、看准字形

  1、再读词语,说说哪些字的.字形应该注意

  2、指名说,看灯片中的红色标注的词语(出示灯片),说说记字的方法

  3、抄写灯片上红色词语(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同桌检查,教师抽查)

  4、反馈书写情况

  四、理解词义

  1、质疑:还有哪些词不理解(提出,集体交流)

  2、选择其中的词说句子(指名说、同桌说)

  3、把句子写下来(四人小组检查:书写正确、标点准确、语句通顺)

  五、拓展练习

  写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组词(出示灯片,指名说后,写一写)

  六、巩固练习

  听写

语文第一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并能灵活运用。

  2、对本单元容易写错的生字进行梳理,并正确写在田字格里,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引导学生去发现搜集秋天的词语、句子,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运用词语

  教学难点

  积累词句。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大家昨天已经自己复习过第一单元了,谁来说说第七单元有哪几篇课文呢?谁还知道这几篇课文都和什么季节有关?(指名学生回答)

  今天有一个可爱的朋友来到了我们班,它是秋的使者—秋姑娘。这节课,它会和我们一起走进第一单元,进行一次快乐的秋天复习之旅,你们欢迎吗?

  二、 复习第一单元会认、会写的字

  小朋友们,第一单元藏着许多知识呢,今天我们就来一一复习。现在就让我们进入复习的第一站。

  1、复习会认的字。

  小朋友们,睁大眼睛仔细看,左边是本单元会认的字,右边是本单元会写的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我们先来复习会认的字。

  (1) 同桌互相纠错

  (2) 我会读:

  平翘舌音:

  层 翠 爽 壮 著 状 苍 炸 察 识 残 橙 支

  前后鼻音:

  层 尽 染 爽 壮 登 笼 浪 粱 燃 勤 仙 盘 峰

  当 形 状 降 纷 苍 蹦 残 橙 径 枫 龙 凡

  难读词:

  凉爽 翠绿 雄壮 稻谷 登山

  胳膊 光盘 名片 旅游团

  山峰 巨石 枫树 菊花 风景区

  翠鸟 甲鱼 高粱 橘子 降落伞

  勤劳 观察 认识 尤其 奇形怪状

  2、复习会写的字

  小朋友们,我们齐心协力将这个单元会认的字都记住了,那么会写的字掌握得怎么样了呢?

  (1) 学生交流易错字

  (2) 教师板书易错字

  (3) 书空重点笔画

  (4) 听写词语:

  宜人 山谷 尽力 云层 劳动 站立

  尤其 豆苗 认识 于是 首先 枝叶

  刘海 已经 花花绿绿 金秋时节

  春华秋实 山河壮美 四海为家

  著名的近义词 很多的近义词

  (5) 校对

  3、小朋友们,除了我们刚才听写的词语,这个单元里还有许多非常美的特别值得我们积累的好词呢,你们看!

  出示词语:

  层林尽染 景色宜人 天高云淡 秋高气爽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秋风习习 一叶知秋 天朗气清 春花秋月 枫林如火 秋收冬藏

  三、复习课文

  从小朋友们的口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秋天的美景,课文中也有许多描写秋天、赞美秋天的句子,快走进第一单元课文中去找找、读读、背背吧!

  出示课件:

  1“梨树挂起_________的灯笼,苹果露出_________ 的脸颊,稻海翻起______的波浪,高梁举起__________ 的'火把。”秋天这幅美丽的图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画出来的。

  2.蒲公英靠______________传播种子,苍耳靠___________ 传播种子,豌豆靠____________ 传播种子。

  3.《赠刘景文》是_____ 朝诗人___________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描写景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对朋友的赠语。

  4.《山行》是_____ 朝诗人___________写的。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 季节的美丽景色。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看出。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秋姑娘,从字、词、句、课文内容等方面复习了第一单元的相关知识,领略了秋天的美景,还积累了与秋天有关的词语、句子、古诗,一定收获多多吧!

  作业设计:

  完成第一单元相关练习

  易错字:谷 劳 已 经 站 尤 其 首

  教学反思:

  这节复习课,从字、词、句、课文内容等方面复习了第一单元的相关知识,积累了与秋天有关的词语、句子、古诗,并对易错字进行了听写 ,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的教学让学生的基础更加扎实。

语文第一单元教案3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咏鹅》,体会到古诗的韵律美。

  2.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古诗《咏鹅》。

  2.会读四个小节的《小兔子乖乖》,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

  1.多媒体,生字卡片,纸板头饰。(教师)

  2.汉字卡片。(学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学了一则谜语,你们会背吗?指名背,全班齐背。

  2.出示谜语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

  3.指名猜谜底出示“鹅”的图片。

  4.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大家幼儿园就会读的'古诗《咏鹅》,板书题目。

  5.教师示范读,学生注意倾听。

  6.教师教读,教一句,学生读一句。

  7.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自在地读,并用铅笔圈出自己读不准的生字。

  8.老师教读生字,小组内开展认字比赛,看谁读得又准又快。

  9.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曲 项 浮 掌 拨 清 波

  10.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哪个组读得最通顺。

  二、听录音,理解古诗字义,背古诗。

  1.师放《咏鹅》录音,再次让学生感受这首古诗的音韵美。

  2.出示白鹅戏水画面,让学生观察:

  (1)鹅毛、鹅掌河水的颜色;

  (2)鹅脖子的形状;

  (3)鹅戏水时脚掌是怎样动作的等。

  3.老师点拨,生初步了解以上问题即可。

  4.看了这幅图,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

  5.跟我读(再次跟老师一起读古诗)读出画面的美感。

  6.小组内试背古诗。

  7.全班背诵,再一次感受白鹅戏水的美感。

  三、师总结,配乐全班齐读。

  和大人一起读《小兔子乖乖》。

语文第一单元教案4

  【教学设想】

  汉字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绮丽瑰宝,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基于此,本教学设计结合基本笔画横折,主要突出以下几点:先观察再书写,先示范再练习,集体讲解个别指导,及时的评析与鼓励。关注写字过程,优化写字教学、切实提高写字教学的质量。

  【教学重难点】

  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在学习之前啊,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书法作品。

  课件播放书法作品,师解说。

  2.同学们,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我们知道汉字有哪些结构?

  生: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全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独体字等

  3.由此可见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种结构,板书课题:左右结构

  4.从学习汉字开始到现在,大家知不知道写好字的关键是什么呢?教师板书:(关键?结构部分位置)

  二、教学左右结构的字

  过渡:同学们都说的这么好了,那我们就开始来写字吧,行吗?(不行)为什么呢?(注意坐姿、握笔)同学说的太棒了,这就是我们写字前的准备工作,老师为你们鼓掌,这也就是我们写好的前提。

  1.板书:(前提?坐姿执笔)

  出示:坐姿歌(头正肩平臂开足安心静气缓)

  执笔歌(距离笔尖三厘米,拇指食指相对夹,中指首节垫笔杆,无名小指自然弯,指实掌空才美观)

  过渡:大家读完后,能把这样的姿势做给老师看看吗?现在我们知道了写好字的关键和前提了,接下来我们我们就真的可以来学习书写了。

  2.指导书写

  (1)出示:作都(大家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要选择这两个字吗?)

  (2)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呢?生: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3)再看一看,它们每个字的左右两边有什么不同?

  生:“作”左窄右宽,“都”左宽右窄。

  (4)在写这些左右结构的字时我们有一首书写儿歌来记住书写规则;左右不等窄让宽,主动避让有礼貌,巧妙穿插多友好。那接下来我们就根据这样的好方法来学习吧!

  (5)教学“作”字:它左窄右宽,可拆成“亻”和“乍”;它们两单独写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组合到了一起又发生了什么变化?部分笔画发生了变化。

  (6)教学“都”字:它左宽右窄,可拆成“者”和“阝”;它们两单独写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组合到了一起又发生了什么变化?部分笔画发生了变化。

  (7)师范写,生描红再书写两遍。

  (8)同桌互评,展示学生作品。

  三、休息,观看视频。

  过渡:刚刚大家表现的那么棒,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小礼物,想看吗?大家收到的这份礼物啊,是我国的大书法家王献之从小习字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吧!

  播放王献之习字的视频。

  四、学生自学“法”“别”

  过渡:刚看大家看的那么开心,我想学习写字呀,应该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你们认为呢?好的,那就让我们继续开心的学习吧,现在老师可不教了,需要我们自己用眼睛去观察、发现、思考,你们敢挑战吗?

  1.出示:“法”、“别”

  2.自学要求:

  ⑴同桌互相交流,怎样才能把这两个字写规范、美观。

  ⑵交流好后在田字格内先描红再书写两遍。

  ⑶前后四人为一组互评,比一比谁的字写的端正、美观。

  2.展示作品并评价。

  五、总结、布置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想写一手好字是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不懈,希望通过你们的努力,大家肯定会有所收获的,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八个字“认真习字、快乐成长”。

  2.作业:

  (1)在练习纸上完成这三个左右结构字的书写。

  (2)课后搜集你所感兴趣的书法家,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语文第一单元教案5

  第一单元长征组歌

  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2.学习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它的来龙去脉学习用不同的样式表现内容的一般方法,丰富写作技法。

  3.反复诵读,继松、品位、积累、运用本单元富有表现力的词语30个左右,句子10个左右。

  4.了解历史,不忘先烈,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积极投身伟大的时代生活,开始“新长征”。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以不同的文学样式表现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题材,表现的主题思想基本相同。

  《七律长征》是一首律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红军在长征中征服困难的威武雄壮的画图。

  《长征组歌》两首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合唱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过雪山草地》再现了红军翻越雪山,穿越草地的惊世壮举,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老山界》真实、生动的叙述了红军翻越“长征途中第一座险山”的全过程,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草》是小说,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形象,传神的表现了周恩来信息战士生命安危的高尚人格和高瞻远瞩的领袖风范。

  《〈长征〉节选》是电视文学剧本,用画面和对话渲染长征过草地途中的险恶环境和悲壮场面,表现了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展现了领袖人物特有的以革命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丰富、崇高、美好的内心世界。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七律长征》2课时

  《〈长征组歌〉两首》2课时

  《老山界》2课时

  《草》1课时

  《〈长征〉节选》2课时

  《诗人领袖》1课时

  写作2课时

  口语交际2课时

  单元小结与测试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外查找评述长征的文章和描绘长征的诗词。

  2.上网查找《长征组歌》其他八首词。

  3.查查关于长征的路线图。

  4.课外观看电视连续剧《长征》(11——24集)

  5.搜集一些关于毛泽东的资料。

  6.将以上查找、搜集到的资料,编辑成一期手抄报。

语文第一单元教案6

  [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总结“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方法。【语文要素】

  2、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3、说说句子中分号的作用,掌握分号的具体用法。

  4、了解人名和地名拼音的拼写规则。

  5、积累并背诵《过故人庄》,体会诗歌意境,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总结“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方法。

  2、体会排比句的好处,掌握句子中分号的用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总结“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方法。(重点)

  2、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表达效果。说说句子中分号的作用,掌握分号的具体用法。(难点)

  一、交流平台:总结阅读方法

  1、阅读文章,首先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还要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学习本单元课文时,你从哪些内容想开去,又想到了什么呢?

  2、指名反馈。

  预设:

  (1)阅读的时候,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2)也可以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联想。

  3、思考:你觉得阅读时用上“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这个方法有什么好处?(既可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激发创造力。)

  二、词句段运用:排比句和分号的用法

  1、(课件出示文中排比句)师:读一读排比句,体会排比句的特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学生自由交流)

  明确: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

  好处:(1)加强语势,更有节奏感;(2)能突出所写对象的特点,表达作者的强烈感情。如,第二组句子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作者连用三个结构相同的句子并列叙述,内容集中,句式整齐,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漓江的赞美和喜爱。

  2、认识分号并了解分号的用法。

  (1)(课件出示第一段话中前一部分)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句式相同,并列关系)

  (2)(课件出示第一段话中后一部分)观察并分析分号前后两部分的内容和关系。(分别写了“我微睡时”和“我醒来时”天空的情形。)

  (3)引导学生认识分号:分号是一种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的两个分句。

  (4)判断下面两个句子中分号的使用是否正确。小组讨论并说明理由。

  ①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②我喜欢吃生菜;你觉得好吃吗?

  明确:第一句正确,句子前后属于并列关系。第二句错误,句子前后不存在关联。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人名和地名拼音的拼写规则。

  2、积累并背诵《过故人庄》,体会诗歌意境,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词句段运用:借助拼音认识地名

  1、(课件出示路牌标志)师:在路上行走时或者坐车到外地时,你注意过路牌吗?

  路牌上的地名拼音的拼写规则是怎样的?

  明确:所有字母全部大写;拼音上没有声调;遇到“县、市、街、路、湖”等各地通用的通名,与前面的专属名字空一格。

  2、课件出示:陈依依Chen Yiyi杨丽明Yang Liming指名归纳人名拼音的拼写规则。

  明确:姓和名分写,姓在前,名在后,姓名之间用空格分开;复姓连写;姓和名的开头字母大写。

  3、引导学生练习用拼音拼写自己及同桌的名字。

  二、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古诗《过故人庄》,教师指导朗读,注意“还”的读音为“huán”。

  2、简介创作背景及诗人。(课件出示)

  3、理解古诗内容。

  (1)借助资料,用自己的话试着翻译诗句。

  (2)小组成员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检查交流。(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4、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1)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仿佛听到诗人和朋友在饮酒畅谈。

  (2)结合最后两句诗谈自己的体会,感受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以及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

  5、引导学生带着理解,想象着画面,背诵古诗。

  [教学反思]

  交流平台的内容意在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四篇课文所学习的单元要素(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由于在前面的教学环节中落实较好,学生掌握较好,在以后的阅读中只需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即可。在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后,学生能够列出具体事例,来说明使用排比句的好处。通过学习,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写出语言生动优美的排比句。另外,学生在反复品读句段,查看句子中标点符号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了分号的用法,并能说出分号的用处。在学习古诗《过故人庄》时,学生不仅能结合搜集的资料自己翻译古诗,还能围绕主题展开想象,改编古诗。

语文第一单元教案7

  教学要求

  复习学过的同偏旁的字;区别形近字;能正确拼读音节,写出词语;巩固要求会认的了;会用“常常”口头造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会按先左后右的笔顺规则写字。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点击放大

  第一课时

  (完成一——六题)

  一、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练习《复习三》的内容。板书:复习三)

  二、练习第一题: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1.指名读题目,讲清要求。

  2.出示小黑板(上面写着“言字旁、绞丝旁、女字旁、口字旁”这四种偏旁),指名说出这四种偏旁的名称。

  3.写出带有“言字旁、绞丝旁、女字旁、口字旁”这四种偏旁的字。(指名一人写在小黑板上,其他人写在书上。)

  提示:想一想这些偏旁跟什么有关呢?一边想一边写,“言字旁”、“绞丝旁”每个偏旁写三个字;“女”“口”每个偏旁写两个字。

  4.订正小黑板上的字,并读一读。

  答案:

  言字旁——许、识、让、说、话。

  绞丝旁——经、绿、红、细。

  女——妈、好。

  口——叶、听、叫、吹、响。

  三、练习第二题:读一读,比一比

  1.出示小黑板:

  日——目羊——样本——木

  王——玉石——右向——响

  指名读一读。

  2.说一说每组后面的字与前面的字相比,在字形上有什么不同。(“目”比“日”多一横;“玉”比“王”多一个点;“本”比“木”多一横;“样”比“羊”多个木字旁。“响”比“向”多个口字旁;“右”的撇出头,“石”的撇不出头。)

  3.指名口头组词,区别字义。

  四、练习第三题:

  1.读一读题目。

  2.先自己小声拼读音节,再指名读音节。

  3.看拼音写词语。

  4.订正。

  五、练习第四题:读一记

  1.出示小黑板,自己练习小声读。

  红旗英雄集体白鸽燕子

  帮助结实勇敢杀害静悄悄

  2.指名认读,要读正确。

  六、练习第五题:看图说句子,用上“常常”这个词

  1.读一读题目,讲清题目要求。

  2.说一说“常常”是什么意思?和“天天”的意思一样吗?

  3.观察第一幅图。

  先给两个小朋友起名字。(小明和小刚)

  说说他们在干什么?(小明和小刚给小树浇水。)

  用上“常常”这个词,这句话怎样说?(小明和小刚常常给小树浇水。)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小明和小刚经常给小树浇水,不是只浇一两次。)

  4.观察第二幅图。

  先给图中的小女孩起个名字。(小兰)

  说说小兰在干什么?(小兰帮妈妈洗碗。)

  用上“常常”这个词,这句话怎样说?(小兰常常帮妈妈洗碗。)

  “小兰帮妈妈洗碗”和“小兰常常帮妈妈洗碗”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七、练习第六题:读一读

  1.自己小声练习读。(提示: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拼拼上面的音节。读的时候遇到标点符号要停顿。)

  2.指名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按先左后右的.笔顺规则写字。

  一、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练习写字。下面我们先来认认几个字。

  二、指导写字

  1.出示卡片:打、快、很、轻、路、领,指名认读。

  这几个字都是左右两部分组成的。按什么笔顺规则来写呢?(这一问不必回答)

  2.老师在田字格小黑板上逐个写这六个字。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左右两部分组成的字,按什么笔顺规则写呢?(按先左后右的笔顺规则写。)

  3.指导写“打”。

  (1)观察范字。

  看看左右两部分一样宽吗?(左窄右宽)

  再看看左右两部分一样高吗?(左高右矮)

  接下来看一看每一笔写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上。

  (2)老师示范。

  先写左边的提手旁,提醒第三笔是“提”。再写左边的“丁”。“丁”的横写在右半格横中线上边一点,竖钩的收笔处与提手旁的下端在同一水平线上。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描两下,临写四个。

  4.“快、很、轻、路、领”这五个字的指导方法、练习步骤与指导“打”字基本相同。要求学生先观察好左右两部分所占的比例,再看看左右两部分是否一样高,最后看清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按先左后右的笔顺规则练习写字。每个字描两个,临写四个。

语文第一单元教案8

  学习目标:

  1、和同学交流课内外阅读时遇到的具有新鲜感的词句,体会有“新鲜感”的语言魅力。

  2、能养成主动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习惯。

  3、通过看图、感悟、诵读,理解并体会古诗,积累《所见》一诗。

  学习重难点:

  重点:

  体会有“新鲜感”的语言魅力,能养成主动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习惯。

  难点:

  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教法学法:

  图文结合讨论交流感情诵读

  学习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

  生:阅读记录表

  学习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一》的内容。

  二、交流平台

  (一)师:孩子们,老师在读书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很不一样,具有新鲜感的句子。

  课件出示: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生自由读句子、指名读、齐读句子。

  1、师:这个句子选自我们这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你觉着这个例句什么地方具有新鲜感?和同桌交流交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树枝不摇、鸟儿不叫、蝴蝶停歇突出了窗外的安静。)

  再读句子。

  3、拿出课文纸,画出具有新鲜感的词句,并四人以小组交流具有新鲜感的地方。指名交流。

  4、师:遇到这样有新鲜感的词句,我们该如何做呢?

  板书:摘抄积累反复阅读

  5、抄写积累的有新鲜感的句子。

  (二)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篇泰戈尔的散文诗《职业》。师范读。

  自由读文,你有什么感受?(职业没有高低贵贱。选择自己热爱的,能为别人做奉献的事业。)

  在这篇散文诗里,老师很喜欢这一句有新鲜感的句子。

  出示: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1、指名读句子,其他人边听边想:什么地方有新鲜感?

  预设:更夫。(每天夜里敲竹梆子或锣来提醒人们时间的人。)

  说了说这句话蕴含的丰富哲理。

  2、默读诗歌,画一画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词句,并抄写下来。

  (三)读一读自己所积累的词句。

  师:就像旅行总能看到新鲜的风景,阅读时我们也总能遇到新鲜的词句。在平时的课内外阅读中,遇到这样有新鲜感的词句,不仅要摘抄积累下来,还要反复阅读。

  三、日积月累

  (一)师:童年是最幸福的,因为童年生活无忧无虑,丰富多彩。老师想请你们回忆一下,你最难忘的童年趣事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告诉大家。

  生自由表达。

  师:假如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古代,去看那个时候的孩子喜欢玩些什么,一定很有意思。

  生读:《村居》师:和你们一样大的孩子在干什么?(放纸鸢)

  生读:《宿新市徐公店》师:这些孩子又在干什么?(追黄碟)

  生读:《小儿垂钓》师:这个孩子在干什么?(钓鱼)

  (二)出示:《所见》

  1、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袁枚笔下的这个孩子在干什么。

  2、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师: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顺了,还不算会读。我们还要读好诗歌的.节奏。师范读。各种形式诵读。

  3、孩子们,请你们看看这幅图,谁能告诉我“牧童”是做什么的?

  4、齐读,想想:牧童在干什么?板书:牧童

  根据回答板书:骑黄牛、唱着歌、听到蝉叫、闭口站立。

  5、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师:孩子们,看,这个小牧童起着黄牛,嘴里还唱着歌,他的歌声怎么样?(嘹亮)从哪儿看出来的?(振林樾)什么意思?(在林中回荡)

  小牧童走着走着,忽然听见--蝉在鸣叫。师点明:鸣就是鸣叫的意思。

  小牧童听见蝉在鸣叫心里--想要捕蝉。谁来说说“欲”的意思。你怎么知道牧童想要捕蝉呢?立是什么意思?

  6、袁枚笔下的牧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悠闲自在、机智聪明、活泼可爱)从哪儿感受到的?指导朗读。读出他的--

  7、师:这首诗很简单,我相信你们很快就能背诵下来。自己先试着背一背吧。

  指名背。齐背。(节奏)

语文第一单元教案9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课文的主题是“春天里的发现”,内容包括《找春天》、《古诗两首》、《笋芽儿》、《小鹿的玫瑰花》、《语文园地一》,都是围绕春天来编排的。本组课文不仅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而且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点,去探索春天的奥秘。《找春天》在呼唤着我们到校园、到野外去寻找春天,《古诗两首》告诉我们要用心去观察和感受春天,《笋芽儿》让我们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引起学生思考的童话故事。《语文园地一》也是一组关于春天的话题,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舞台。

  【单元总体目标】

  1、本单元要求会认38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不带拼音的短文,让孩子尝试着自己阅读,借助图画或其他方式认生字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会说、会画、会唱春天,了解春天的特点,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

  5、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点,去探索春天的奥秘。

  【单元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融入春天,乐于观察,善于欣赏,勤于动手,善于表现。在教学本单元内容时要全面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用眼睛去看春天、用耳朵去倾听春天、用手去触摸春天,让学生去寻找春天,从而达到书本知识和生活常识的综合学习。

  2、学习本单元后要使学生积累一定的关于春天的词语、会写几句关于春天的词语、能够背诵两首关于春天的古诗、能够用语言描述春天,并且能够用手中的'笔画出春天。

  3、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感情、品味美感,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同时要引导学生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与积累结合起来。

  4、引导学生在春天的大课堂里去主动学习,去寻找别人还没有发现的春天的脚印,去探索笋芽儿长成竹子的奥秘,去想象春风、春花、春雨、春草像什么。

  5、在理解本组教材时,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解读春天,解读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和他们一起去阅读,去感悟,去发现。

  【单元教学时间】

  《找春天》2课时

  《古诗两首》2课时

  《笋芽儿》2课时

  《小鹿的玫瑰花》2课时

  《语文园地一》3课时

语文第一单元教案10

  [教学要求]

  第一课时

  一、指导看第4页上的图,让学生感知“不懂就问”的重要性

  我们爱你啊,中国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朗读全诗,说说你知道了祖国哪些可爱的地方。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2节。

  (1)朗读第2节。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3)默读体会,第2节表现了什么?(祖国山河的雄浑壮丽)

  (4)有感情朗读第2节。

  (5)除了诗里写的,你还知道哪些祖国的美丽风景。

  (6)朗读、背诵。

  (7)小结学法:

  朗读诗句,理解词语。

  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联系积累,丰富画面。

  感情朗读,联系背诵。

  2、运用学法,自学3~6节。再交流讨论。

  第3节:介绍祖国名产。理解:醇美光洁绚丽巧夺天工

  第4节: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风物。简介: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吐鲁番、戈壁滩。理解“巍峨”。

  第5节:古老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的成就。介绍战国编钟。

  第6节:伟大的民族精神。理解:“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刚强不屈、纯洁高尚、胸襟博大、气魄恢弘)举个例子说说这些精神。

  3、朗读第2~6节,进一步体会祖国的可爱。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1、朗读第七节,说说“骄傲、自豪”是针对什么说的,“奋发、开拓”又是针对什么说的。

  2、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在全诗中的.作用。(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升华主题)

  3、有感情朗读,表现豪迈之气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

  四、朗读、背诵全诗

  五、作业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2、利用班会时间,把自己游览过的某个地方,知道的某个特产,古老的历史文物等,向同学们说说。

语文第一单元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2.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

  3.抓住“天下为公”这个关键词,理清课文的层次。

  过程与方法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感受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写作背景

  《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照录如下:

  昔者仲尼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蜡读作zhà),事毕,出游于观(宫门外两旁的楼台)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古礼)。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动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而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才有这番言论。

  读准字音

  嘉肴(yáo)弗食(fú)

  自强(qiǎnɡ)教学相长(zhǎng)

  兑命(yuè)学(xiào)学(xué)半

  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mù)

  矜(ɡuān)货恶(wù)其弃于地也

  幼有所长(zhǎnɡ)男有分(fèn)

  谋闭而不兴(xīnɡ)

  通假字

  《兑命》曰(同“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音“yuè”)

  选贤与能(同“举”,选拔)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同“鳏”,指老而无妻)

  词类活用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意动用法,以……为亲,以……为子,)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壮年人)

  文言句式

  判断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也”表判断)

  倒装句:“之谓”的用法

  其此之谓乎(“之谓”是文言文中一种比较固定的用法,是将宾语提前的倒装句,译为“说的是”。作用:宾语用代词“之”复指一下,强调宾语。)?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于己藏”)

  虽有佳肴

  【讲析课文,疏通文句】

  着重讲解如下句子,并采取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方式解决文言知识。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人必须上学读书,才能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教师必须亲身经历教学的过程,才会深感自己学问的孤陋和浅薄。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求学者知不足,才会反省自己,更加努力地学习。

  4.学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5.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全文翻译参考:

  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即使有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了不足之处,然后才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中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重难点把握】

  1.“之谓”的用法

  明确:“之谓”是文言文中一种比较固定的用法,是将宾语提前的倒装句,译为:“说的是”。如:“其此之谓乎”。作用:宾语用代词“之”复指一下,强调宾语。

  2.思考: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述了什么道理?

  明确:本段主要采用了比喻论证和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述了教学相长的规律。

  【问题探究】

  怎样看待“教学相长”的道理?

  明确:(1)“教学相长”是文中表达的观点,在指导我们如何看待教与学的关系以及教与学的效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只有在教授别人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知识的短缺。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自己得到提升。“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启发我们注重实践,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大道之行也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参考译文:

  1.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天下人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责任、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任何想象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呈,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之行也”——总述,以下分述:“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

  ②“男有分,女有归”——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括句。

  【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2.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这是两道开放性的题目。第一题,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第二题重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象,营造一种畅游理想未来的热烈气氛。

  【把握文章主旨】

  仔细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虽有嘉肴》:本文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说明了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是互相促进的道理。?

  《大道之行也》:本文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写作方法运用【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虽有嘉肴》

  1.运用类比手法。

  文章开头运用类比手法,以“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类比“即使有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2.逻辑严密,有条有理。

  文中开头先讲学习的重要性,接着讲到教与学的关系,最后提出教学相长的结论,逻辑严密,有条有理。?

  《大道之行也》

  1.结构严谨,说理透彻。

  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

  2.阐述道理,条理清晰。

  文章在阐明“大同”社会政治纲领的内容时,按逻辑关系,由政权归属谈到政权所属的条件,最后谈到在德才兼备的的管理下,所呈现的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在阐明之后,很自然地阐述了在这些纲领维护下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分三个方面展开,从物质生活谈到了理想观念。既全面又有条理,清晰地反映了作者的思路。?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已达到,把握好了重难点。针对学生的情况我设计了两点目标,一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本课;二是要求学生能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并知道本文是从哪些方面阐述的。首先,重视文言文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接着,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要求同学们凭借课文下面的注释,结合语境翻译课文,然后小组自主探究,最后根据小组提出的疑难点,教师在班上引导学生解决。

语文第一单元教案12

  教学重、难点

  学习“拟人”的方法,并加以运用。读背十二个有关“冬”的成语,积累词汇。

  教学教法

  教具准备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随记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爸爸给陆小英的习作提出的要求是什么?

  自己读读这两个句子,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那句话更生动有趣?

  2、教学第二部分:

  3、教学第三部分:

  ⑴教师引导生回想生活中自己喜欢的事物,把这些事物写下。要求:写“活”,写得和我们一样富有情感。

  ⑵学生读自己的文字,看是否有趣。

  ⑶师生评议,师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⑴读这段话,指出出处——《烟台的海》。

  ⑵引导读帖。重点观察整体布局,行款的优美,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⑵师小结。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⑴启发谈话:如果有客人到你的家乡参观访问,请你做个小导游,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家乡?

  ⑵指名读题,明确要求。(用介绍的口吻,语言要亲切,表达要清楚)

  2、指导。

  ⑴思考:家乡有哪些特点?自己准备选择哪方面介绍?写好导游词有什么要求?

  ⑵学生讨论后写出导游词。

  ⑶分组分方面练习介绍。

  ⑷各组推荐出“优秀小导游”上台介绍。请几个同学演游客。

  3、评议小结。

  ⑴自读引语,重点引导读“小溪哗啦啦地流着”和“小溪唱着欢乐的歌往前跑”这两句。

  ⑵让学生比较:哪一句更生动?

  ⑶思考:为什么第二句更生动?

  ⑴学生反复、认真读三组句子。

  ⑵学生得出“第二句更生动”的答案。

  ⑶让学生写一写:读完每组第二句,你感受到什么?为什么会生动有趣?⑷交流读句子的`感受,师生共同得出:因为把这些事物写得和我们人一样有喜怒哀乐,所以更生动、有趣

  1、诵读词语:

  ⑴自由认读。

  ⑵同座讨论词语的意思。

  ⑶想象:读着这些词语,你脑海里浮现出怎样一副画面?这副画面中发生着什么故事?

  ⑷表达:你能用其中四、五个词语描述这个画面吗?或者简单讲讲在这里,发生着什么故事?如果你能用上所有词语更好!

  2、积累:

  ⑴练习背诵。

  ⑵集体练读、练背。

  2、练习:

  ⑴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拟人

  赋予人的情感动作等

  后记

  学生对有关“冬”的成语掌握较好,能结合具体的句子感受拟人这种修辞方法,能使句子更生动形象,但往往与比喻句区分不开,自己写拟人句的练习做的不是很好,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理解体会。

语文第一单元教案13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剃头》,知道阿凡提是怎样巧妙地惩治巴依老爷的。感悟阿凡提的聪明和帮助穷人的正义感。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2.引导学生运用泛读法、精读法、摘记法、提问法等方法去阅读书籍,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提高阅读效果。

  3.在阅读过程中,感知角色,产生美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激发阅读故事书的兴趣,让学生在“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过程中体会与享受读书的快乐。

  教学难点:

  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教学准备:

  人物贴画,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每天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阅读一些课外书,积累好词好句,为以后写作文打下基础,今天这节课呀我们就一起读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就是《阿凡提的故事》。

  二、认识书本封面、扉页、目录。

  师:谁来说说拿到一本书我们首先应该看什么?对封面,我们一起看这本书的封面,谁来说说你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

  1.观察封面。书名、作者、出版社、图案。

  2.认识扉页。是书翻开后的第一页(即整本书的第二页),扉页的作用首先是补充书名、著作、出版者等项目,其次是装饰图书、增加美感。

  3.前言。

  4.了解目录。

  目录包含几部分?小标题和页码。

  怎样快速地找到故事?先看小标题,再找到页码。

  训练学生利用目录找到故事。

  三、交流喜欢的故事。

  1.师介绍自己喜欢的小故事。(师相机板书)

  (1)听故事录音。

  (2)自己读故事,指名交流。(板书:读故事)

  师:要想有更多的收获,我们还要把文章中用得好的词语和描写生动的句子摘录下来,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个故事,请同学们拿起铅笔,用你喜欢的'方法去细细品读吧,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你的同桌一起品味,边读边把你觉得用得好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子画出来。

  (3)看故事视频。(板书:爱积累)

  (4)谈谈体会。(板书:谈体会)

  阿凡提--幽默机智。巴依--愚蠢贪财。

  2.师小结方法,出示阅读提示:

  (1)读故事。

  (2)爱积累。

  (3)谈体会。

  3.小组成员按照“阅读提示”交流自己喜欢的故事,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故事,在《阅读记录卡》上做记录。

  4.全班交流。

  四、课外阅读方法总结。

  师过渡:《剃头》这个故事听过了,读过了也看过了,那你喜欢故事中的阿凡提吗?为什么?不仅我们小朋友喜欢阿凡提,大人也喜欢他。阿凡提不仅在中国是个家喻户晓的人,就是在国外也非常有名。听听老师对阿凡提的介绍。

  1.介绍阿凡提。

  2.师小结:平时我们在看书的时候,读了故事情节,还要思考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人物品质。可以把故事说给父母、朋友听。

  3.在这本书中,阿凡提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一起读:要想变聪明,就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小朋友从故事中读懂了一个道理,真了不起。

  五、阅读延伸

  小朋友,阿凡提的故事会告诉我们许多变聪明的办法。希望大家把读书当成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娱乐,一位可以陪伴终身的伙伴。愿大家能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成为博览群书的小博士。最后响起我们的读书口号:读书让我快乐,读书让我增添智慧。

  六、推荐书目:

  严文井《“歪脑袋”木头桩》

  冰波《孤独的小螃蟹》

  陈伯吹《一只想飞的猫》

  板书设计:

  《阿凡提的故事》

  阿凡提--幽默机智

  巴依--愚蠢贪财

  读故事

  爱积累

  谈体会

语文第一单元教案14

  课题

  日月水火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图画与汉字的关系,认识“日、月”等8个生字。

  2.会写“日、田”等4个生字和捺、点2个笔画。

  3.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

  2.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日、火”等字。

  课前准备

  1.制作象形字图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本课生字卡片。(师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

  1.游戏激趣:教师集中出示8张象形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交流画面内容,结合自己的感受说一句或几句完整的话。

  2.导入新课:这些不仅仅是一幅幅图画,还是一个个汉字呢!

  1.仔细观察每一张图片,看清图片上画的分别是:太阳、月亮、水、火、山、石头、田地、禾苗。没见过“田地”“禾苗”的同学,要认真听其他同学的介绍。

  2.根据老师的描述,观察老师手中的图片,大致猜猜是什么字。

  低年级孩子想象力极强,在学生猜测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呵护学生的童心童真,即便是猜错了也要适当地鼓励、表扬,以免打击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敢于想象的童心。

  二、借助图画,学习生字(用时:15分钟)

  1.为每组同学发放8张字理图片,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猜测图片表示的是哪一个字,并想想为什么这样猜。

  2.组织学生进行汇报,要求学生不仅说出猜出的字,更要说出猜测的理由。

  3.逐一播放8个字的演变动画,验证学生的猜测。验证成功后领读生字,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4.组织学生再次展开小组合作,借助手中的字理图片读准生字的字音,并请组长整理易错字音。重点指导“水、山、石”的读音。

  5.组织组长汇报难读易错的字音,集中板书在黑板上,范读、领读、开火车读。

  6.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巩固活动。

  (1)看图读字。 (2)图字对照读字。 (3)直接读字。

  7.引导学生运用8个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生活说一句话或一段话。

  1.根据图片自由猜字,如果猜出来的字认识,就大声读一读,如果猜出来的字不认识,就把它写在图形旁边。

  2.汇报,可以采用“我猜出的字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的句式。

  3.仔细观察动画演示,如果猜对了,就跟着动画大声读出这个字,如果猜错了,就仔细听听老师是怎样讲的。

  4.小组合作:先对照图片自读生字,圈出读不准的字音,再向小组同伴请教,最后组长记录同伴容易读错的字音,提供给老师。

  5.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的范读,还是读不准的字就看看生字对应的图画。

  6.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或文字,快而准地抢读。注意“水”“石”和“山”都是翘舌音。

  7.自由表达,例如:看着妈妈做的鸡腿,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1.学生在猜测生字时要允许有不同意见,然后在思辨中学生更能印象深刻。

  2.学生在汇报“为什么这样猜”的时候要鼓励学生说完整话。教师不要怕浪费时间,直到学生说好,多叫几个学生重复说。

  3.本课生字学生多数都很熟悉,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准“水”“石”“山”。

  4.学生在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句子时,可能会出现不符合逻辑的情况,教师要引导其他学生正确对待,不要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并对发言学生的“敢于表达”提出表扬,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三、观察演示,练习书写(用时:15分钟)

  1.播放“日”“田”的笔顺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每一个生字的写法。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日”的笔顺,掌握“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3.组织学生练写生字。巡视指导。

  4.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书写成果,师生点评。

  1.认真观察笔顺动画,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练习。掌握不准的请老师再播放一次。

  2.仔细观察课后生字书写内容,看清楚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什么位置,看不清楚时请教老师或同学。

  3.先描红,再练写一个。

  4.仔细观察自己的书写,说一说哪一笔写得好,哪一笔需要重新写。

  引导学生比较“日”与“田”的区别,发现“日”窄窄长长的,上下一样宽;“田”宽宽扁扁的,上大下略小。

  四、互动游戏,巩固识字(用时:5分钟)

  组织学生做“我画你猜的游戏”,老师来画图,学生来猜字。

  看老师黑板上画的图,分别猜出对应的生字。

  在猜字的`游戏中,一定要让学生说一说猜字的理由。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组织学生按照要求进行猜字游戏。

  两名同学一组,一名同学根据字形或其象形特征进行表演,另一名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字。

  游戏的目的重在复习生字,不能偏离这一主题。

  二、图文对照,巩固识字(用时:15分钟)

  1.出示字卡,引导学生复习生字。

  2.指导运用:在8个生字中选择喜欢的字宝宝,为它组词,再说一句完整的话。

  1.领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8个生字:“日、月、水、火、山、石、田、禾”。

  2.小组合作,组词造句。如:给“日”组词:日月、日子。给“月”组词:日月、月亮。用“月亮”说一句话:晚上,月亮挂在天空中。

  学生在组词和说一句话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一定要让他们敢说,教师及时纠正,重点是鼓励。

  三、观察临摹,指导书写(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认识笔画“捺”和“点”,并在田字格内示范写法。

  2.播放“禾”“火”笔顺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每一个生字的写法。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火”的笔顺。

  4.组织学生练写生字。巡视指导。

  5.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书写成果,师生点评。

  1.根据教师的讲解,读出笔画名称,并练习书空,掌握两个笔画的书写要领。

  2.认真观察笔顺动画,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练习。掌握不准的请老师再播放一次。

  3.仔细观察教材上的生字书写内容,看清楚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什么位置,看不清楚时请教老师或同学。

  4.先描红,再练写一个。

  5.仔细观察自己的书写,说一说哪一笔写得好,哪一笔需要重新写。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观察能力相对较弱,教师要尽量多示范,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四、拓展应用,积累巩固(用时:5分钟)

  1.利用课件出示教材上的6幅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对应的汉字。

  2.积累巩固:在家长的帮助下找一找能用图画表示的汉字。

  1.观察图画,自由猜测,完成课后习题“猜一猜,连一连”。

  2.利用网络或者图书馆查找资料,把图画打印出来或者画下来。

  课后的猜一猜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通过自由猜测和同伴互助,更能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语文第一单元教案15

  教学思路

  本文所写家庭故事贴近学生生活,结构精致,布局巧妙,情节发展曲折,矛盾环环相扣。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符合人物个性。设计时只能有所取舍,把更大的自由、发现的快乐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联系自己家庭生活和成长经验去体验人物思想感情,从而欣赏课文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识,从而避免一些可以避免的家庭矛盾冲突,使自己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教学目标

  ①课文分析:本文写的是子女与父母的冲突,其中是非曲直很值得分析研究一番。教学本文,要让学生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意识到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我们怎样看待友谊,怎样看待物质利益,怎样更好的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怎样消除我们与父辈之间的隔膜。

  ②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七(1)班学生语文成绩处于中等水平,在朗读与发散思维能力方面尚有欠缺。希望通过本文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基本要领,能够做到有感情的朗读,并能根据教师引导,发现课文所要揭示和表达的深层次问题,进而阐明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

  2.思考课文所要揭示和表达的深层次问题。

  三、课前准备

  学生

  ①课前请同学们在练笔时就“金钱与友谊”谈谈自己的看法。

  ②课前自读课文,查字典疏通文字,了解文章的.大意。

  教师

  ①对课文进行多次阅读,品味文章内涵,形成自己的观点。

  ②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内容

  1.导入新课

  现在我这里有两样东西:一样是一些金银珠宝,一样是几个穷朋友。假如让你选择其中你需要的东西,你选什么好呢?(穷朋友)为什么有这样的选择呢?(朋友珍贵,友情珍贵)友情是用金钱换不来的。现在有一句很流行的话:有什么不要有病,没什么不能没钱。没有人认为金钱很重要,金钱是万能的吗?

  (大屏幕投影出示学生的观点,请作者读一读)

  “俗话说的好‘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在我看来,友谊是建起人类沟通的桥梁,友谊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友谊的重要性是金钱无法比拟的。”

  ——七(1)班吕芙蓉

  “在人生当中,拥有几份真正的友谊,比拥有金钱更有意义。拥有友谊,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的朋友会来帮助你;拥有友谊,让你的生活更加快乐;拥有友谊,你的人生才会更加显现出自我价值。”

  ——七(1)班肖玉菲

  “如果你没有了金钱,你可以得到真心朋友的帮助,马克思年轻时就是靠朋友救济才度过难关的,不是还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千古名言吗?但是如果你没有了友谊,就算有金钱,也会感到很孤单。”

  ——七(1)班江炜杰

  “友谊和金钱对我都很重要。没有友谊,生活将失去色彩,孤独和寂寞将始终缠绕着自己;没有金钱,就失去了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没有生存,何谈享受。”

  ——七(1)班吕婷婷

  的确,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是友情。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希罗多德说:“世界上没有比一个既真诚又聪明的朋友更可贵了。”斯托贝说:“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这足以表现友情无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有重财轻义的思想往往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良的影响。《羚羊木雕》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好,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张之路的《羚羊木雕》。

【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第一单元的语文教案08-29

第一单元的语文教案06-13

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11-26

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06-13

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06-04

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计划11-04

高教版中职语文的第一单元教案06-13

关于语文第一单元的作文教案08-30

小学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