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地八语文教案

时间:2022-09-19 09:56:58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园地八语文教案2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园地八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园地八语文教案2篇

园地八语文教案1

  教学内容

  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口语交际──"未来的…。"

  ⑵习作──想象作文。

  ⑶学习"我的发现"。

  ⑷积累名言。

  ⑸了解科技新知识。

  2、过程与方法:

  ⑴在交际写作中训练想象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⑵在积累、了解中扩大语言能力,了解有关科技方面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口语交际与完成习作。

  教学准备

  课件(有关科幻)、范文、幻灯片等。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内容

  口语交际。

  目标

  通过交际训练学生想象与口头表达能力。

  准备

  课件(有关科幻)。

  过程

  一、播放科幻课件

  1、仔细看,讲讲哪些产品十分先进。

  2、师:这就是未来的产品,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想象训练:口语交际──"未来的…"。

  二、交流

  大家畅所欲言:讲讲自己对未来的什么最感兴趣?

  1、学生自由讲:

  A生说:我想设计一套衣服,人们穿在身上感觉到冬暖夏凉。

  B生说:在21世纪我想研制一种药品使病人吃后起死回生。

  C生说:我想设计一种无人架驶汽车在遇到危险时能自动避开。

  2、教师针对学生发言给予归纳:

  同学们的想象非常神奇,很好!下面还有很多奇思妙想有待于我们大家去探究、去讨论,教案《《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三、分组进行交流,补充

  四、各小组选派一人上台进行口语交际

  1、台上表达:

  可以边画边讲,也可以边讲边演示。

  2、台下提问:

  以交通为例:

  汽车:

  ⑴如何能让汽车在水里行走?

  ⑵如何肥让汽车自动避开危险?

  ⑶如何变小?

  …

  3、台上回答:

  台下可以补充说明。

  五、讨论

  六、评一评谁最讲的最好

  七、作业

  请你设计未来的食品拥有什么特点?

  第二课时

  内容

  习作。

  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写作能力。

  过程

  一、导入

  1、师:上一节课我们进行了口语交际,展开了想象,讲述了未来的先进衣服、药品、汽车、食品…

  2、师: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科幻习作,未来的…

  二、回忆口语交际内容

  目标锁定一种产品进行具体指导:

  1、未来的衣服有什么特点?

  ⑴四季服特点:

  四季皆穿,冬暖夏凉。

  ⑵环保服特点:

  具有自洁能。

  ⑶治疗服特点:

  拥有按摩功能,防治疾病。

  2、未来服有什么结构?

  3、未来服给人们带来什么便利?

  三、根据内容各自命题

  抽1~4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作文题目,并指出作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准备按什么顺序进行习作?

  四、分小组进行交流

  互相启发。

  五、学生分头写作,教师相机指导

  第三课时

  内容

  修改作文。

  目标

  培养学生能按习作的要求进行修改作文。

  准备

  范文。

  过程

  一、复习导入

  你们的作文写完了吗?谁能说一说自己习作的题目及习作的内容?

  二、出示范文

  学生对照范文自评自改。

  三、分小组交流,每组推选一个最佳作品在台上交流产

  1、把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

  2、每组推选一名在台上念。

  3、评比:

  抽学生说一说所念的文章中,你认为好的地方与不足地方,对不足的地方应该怎样修改。

  4、对照佳品习作再一次自我修改。

  四、作业

  抄写作文

  第四课时

  内容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宽带网。

  目标

  1、学习纠正错别字。

  2、积累名言,了解科学知识。

  教具

  幻灯片。

  过程

  一、导入

  学习"我的发现":

  1、出示幻灯片:

  百衣百顺、默默无蚊、有杯无患、骑乐无穷。

  2、想一想以上是什么广告?

  服装蚊香磁化杯摩托车。

  3、找一找这些成语中的错别字(故意用错):

  衣──依蚊──闻杯──备骑──其

  4、再从生活中找几例进行练习。

  二、积累名言

  1、出示名言:

  指导朗读。

  2、说一说你读懂了哪一句?说给大家听。

  3、讲一讲这些名言都应用在什么方面?

  三、了解科学知识

  1、自由读一读"宽带网"。

  2、说一说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3、互相交流:

  讲一讲面对科技腾飞的日子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四、作业

  记背名言。

园地八语文教案2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教学是巩固整个单元学习的综合性教学。本单元《语文园地》有“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版块的内容。

  【教学策略】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通过拓展练习,强化理解词语;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独立思考,交流理解,提升能力。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默读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眨、瞪”等5个生字,大致理解和“目”有关的词语的意思。

  3.能辨析“陆续、继续、连续”3个副词的用法并选择一个写句子。

  4.能分类整理购物清单,体会分类列清单的好处。

  5.朗读、背诵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大致了解名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在交流、回顾中总结默读的基本方法。

  2.能够准确区分“陆续、继续、连续”3个词语的意思,并能够进行写话练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陆续、继续、连续”教学微课;“不迁怒”教学微视频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交流、总结默读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眨、瞪”等5个生字,大致理解和“目”有关的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板块一交流平台

  1.回顾导入。

  (1)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的学习快要结束了,同学们在这一单元的学习过程中都有哪些收获呢?我们来分享一下吧!

  预设:我认识了两个人物——聪明机智的司马光和无私奉献的白求恩,我觉得他们很了不起。我知道了每个人都需要掌声,因为掌声里有关爱、鼓励的力量。我知道课文如果很长,我们可以采取默读的方法,这样能够节约时间。

  (2)总结:是的,带着问题默读是这一单元学习的重点目标。默读是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那么,同学们在平时是怎样默读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别人是怎么说的。

  2.教学“交流平台”。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交流平台”板块中三个小伙伴的话,看看自己从中读懂了什么。

  (2)课件出示这三句话,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

  ·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也尽量不要用手指着读,否则会影响阅读速度。

  ·我默读时,会随时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读完后再想办法弄清楚它们的意思。

  ·默读时,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能帮助我理解内容。没读懂的地方我会标记出来,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思考,或者向别人请教。

  第一个小伙伴告诉我们默读时要做到“不要发出声音,不要用手指着读”,这可是默读的基本要求;第二个小伙伴告诉我们默读时遇到字词问题的解决办法;第三个小伙伴则重点告诉我们默读要注意方法,要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标记出来或请教别人。

  师总结:默读时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眼到”就是“认清每一个字”;“心到”就是“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思考词句的意思和句与句的内在联系”;“手到”就是“边读边动笔,画出重点词句,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

  (3)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说说你带着什么问题默读了课文,在默读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师小结: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能集中思想,提高阅读效率。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先画出来,读完后再查字典或请教别人。有时候,为了不中断阅读过程,不理解的地方也可以暂时跳过去。

  (4)再读“交流平台”中三个小伙伴的话,圈画每段话中的关键词句。课件显示圈画的关键词句。

  (5)阅读文本,延伸内化。

  《帽子的故事》

  ①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帽子的故事》,按照学到的方法进行默读,教师提醒学生

  注意做到两个“不要”,同时记住遇到不懂的字词问题要等读完后再想办法弄清楚。

  问题:老师为什么要让同学们必须都戴一顶新奇的帽子来上学?

  ②学生认真默读、思考,圈出字词,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想办法认识生字、理解词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或请教别人弄清楚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教师适时予以点拨、指导。如“抢眼”的意思就是显眼,引人注目。

  ③学生交流:老师这样做是为了使安娜不会因为只有自己戴着帽子来上课,被同学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而感到尴尬和痛苦。

  【设计意图】教学先采用读读、想想、议议、画画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默读的要求和方法进行回顾和提炼,再用“学用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将掌握的默读方法运用到学习实践过程中,有效内化认知。

  板块二识字加油站

  1.猜谜识“目”字。

  (1)出示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生猜谜底。(眼睛)

  (2)课件出示“目”字的演变过程。

  “目”是象形字,细长的眼眶,细长的眼珠,是不是特别形象?

  小篆的“目”字跟现在的“目”字很相像了。

  2.认读“睁、眨、瞪、瞅、瞧”。

  (1)课件出示“睁、眨、瞪、瞅、瞧”5个目字旁的字,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这些字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2)读准字音:你能借助拼音读准它们的字音吗?强调“瞪”是后鼻音,读第四声。

  (3)理解字义:这5个字都是与眼睛有关的,表示动作的,你能给大家演一演吗?提醒他们注意“瞪”这个字的含义(含有睁大眼睛看的意思)。

  (4)识记字形:你能用什么办法一下记住这5个字?(提示:目字旁表义,字的另外一半表音。)

  3.认读“眨眼、眼眶、怒目圆睁、目瞪口呆、耳闻目睹”5个词。

  (1)看图读词,圈出含有“目”的汉字。

  (2)用演一演、指一指、拆一拆的方法理解词义。

  演一演:“眨眼”“怒目圆睁”“目瞪口呆”。强调“怒目圆睁”表现了生气时的神态;“目瞪口呆”表现了惊讶时的`神态。可结合语境,用两个词语各说一句话。

  指一指:“眼眶”的位置。你还能找出哪些含有“目”的双音节词?(眼睛、眯眼)

  拆一拆:“闻”的字义是听见,“睹”的字义是看见,“耳闻目睹”的意思就是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4.拓展运用。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含有“目”的汉字,同时试着根据对偏旁的理解来理解字义(睛、盯、眉、睡),教师适时予以点拨、指导。

  (2)在语境中填写恰当的四字词语。

  目瞪口呆目不转睛耳闻目睹

  他开始表演魔术了,我(目不转睛)地盯着他手中的茶壶,一下也不敢开小差。那神奇的茶壶里一会儿倒出了红酒,一会儿倒出了奶茶,最后还倒出了豆浆,真让我们(目瞪口呆)。如果不是(耳闻目睹)了这一切,我是绝不会相信的。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探究交流法,通过呈现“目”字字源知识,让学生自主观察发现字词的共同特点,了解含有“目”的汉字大多与眼睛的动作有关,借助偏旁知识的认知理解字词的意思,提升自主学习字词的能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辨析“陆续、继续、连续”三个词语的用法,并能从中选择一个写句子。

  2.能够分类整理购物清单,体会分类列清单的好处。

  3.朗读、背诵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大致了解名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词句段运用

  l.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教师谈话:目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不过很多外国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他们觉得世界上最难学的恐怕就是汉语了。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汉字难读、汉字非常难写……)其实,不仅仅是因为汉字的发音及字形不好掌握,很多时候,看上去差不多的字词或句子,表达的意思却相差很远。

  (2)课件出示三个词语“陆续、继续、连续”,引导学生齐读词语,并根据对它们的理解说说三个词语的意思。

  (3)微课讲授“陆续、继续、连续”。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继续:(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不间断。连续:一个连一个。

  2.教学“词句段运用”。

  (1)质疑引入:陆续、继续、连续三个词语能相互替换吗?

  ①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的三个句子,引导学生说说能否将三个词语互换位置(不能),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

  ·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预设:第一句话中并不是所有伤员一个接一个的,而是有先有后,可能中间间隔时间还会有长有短,所以用“陆续”更合适。

  第二句话中,白求恩在做手术时被卫生部部长打断了,后面又接着做手术了,所以只能用“继续”。

  第三句话中,因为白求恩在手术台上一直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没有休息,所以只能用“连续”,换成别的词语意思就不准确了。

  ②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词语练写句子,教师巡视指导,提醒他们注意三个词语所表示的意思不完全相同。

  ③指名朗读句子,师生进行评价,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准确运用词语,同时引导学生将句子的意思表述清楚。

  (2)教学分类整理购物清单。

  ①出示词语,指名朗读,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鲫鱼速冻饺子馒头橙子毛毯

  牙刷菜板饼干充电器枕头

  垃圾桶棉拖鞋沐浴液衣架

  ②质疑交流:在超市购物时,怎样才能做到省时高效?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补充出示:分类列出要买的东西,购物时既方便又不会遗漏。

  ③引导学生自主将词语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分类,教师适时提醒他们按照物品所属类别合理划分、归类。

  ④指名说说这些词语分别都属于哪一类。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食物:鲫鱼速冻饺子馒头橙子饼干

  生活用品:毛毯牙刷菜板充电器枕头垃圾桶棉拖鞋沐浴液衣架

  引导学生再次对自己的归类进行自主整理。

  ⑤展示不同的购物清单,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分类方法。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自主学习法,让学生不仅能准确感知近义词词义,也能对相关物品名词进行合理分类,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应用能力。

  板块二日积月累

  1.过渡:爱,就是温暖、希望和力量。给予他人爱,自己也同样会收获爱。同学们,让我们来学习几则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四句名言,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爱人若爱其身。——《墨子》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

  3.指名朗读句子,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注意读准朗读停顿,重点指导读好“爱人/若爱其身”“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两句话。学生齐读句子。

  4.再读句子,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教师提醒学生可以联系本册的课文,说说课文中的人物是如何待人的。

  5.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名言的含义。

  (1)不迁怒,不贰过。

  意思是不把怒气转移到别人身上,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2)爱人若爱其身。

  意思是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

  引导:你能结合本单元的课文谈一谈对这条名言的感受吗?(《掌声》中同学们给予英子很多的鼓励,不吝惜自己的掌声,他们都做到了“爱人若爱其身”。)

  (3)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意思是仁爱的人爱别人,有礼的人尊敬别人。

  引导:《灰雀》中的列宁,用温暖的方式感化犯了错的小男孩,正是名言中仁者的风范。

  (4)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意思是和人说善意的话,比布帛还要温暖;出言伤人,比长矛利戟的伤害还要大。

  引导: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注意语速稍慢且注意句子的停顿,读出古文的韵味。

  7.引导学生试着进行背诵,指名背诵展示,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学生齐背。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主要采取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既让学生通过自主朗读练习,不断培养良好的语感,又在教师的讲解中联系生活实际更好地理解名言的含义,有效进行传统古文化的积累。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默读睁眨瞪瞅瞧

  不发声不指读

  辨析“陆续、继续、连续”

  边读边想

  分类列清单

  没读懂做标记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意在让学生在自主、有趣且相对集中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这是本学期最后一个语文园地,我充分利用教材的编排特点,搭建了一个有趣开放的语文实践活动平台,通过设置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微课教学,突破教学难点等方法,让学生在对“默读”要领的感知,“目”字部字词的集中识记,以及近义词的准确区分和整理购物清单,积累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等方面,进行深度学习与交流,在趣中学,趣中练,省时高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课后作业设计】

  一、选词填空。

  继续

  陆续

  连续

  1.下课了,同学们(

  )从教室里走出来。

  2.静静(

  )三年都获得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3.白求恩大夫(

  )给伤员做手术。

  二、从每组中找出一个不是同一类的词语,划上横线。

  1.苹果橘子香蕉青菜梨

  2.黄瓜菊花荷花梅花梨花

  3.蝴蝶蜻蜓狮子蜜蜂萤火虫

  4.东海南海上海黄海渤海

  5.时光月光阳光星光灯光

  6.茶壶茶杯茶叶茶盘茶盅

  7.白菜萝卜西瓜黄瓜西红柿

  三、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

  爱人若爱

  。

  2.

  不迁怒,

  。

  3.

  仁者爱人,

  。

  4.

  ,暖于布帛;

  ,深于矛戟。

  参考答案:

  一、1.陆续

  2.连续

  3.继续

  二、1.青菜

  2.黄瓜

  3.狮子

  4.上海

  5.时光

  6.茶叶

  7.西瓜

  三、1.xxxx其身

  2.xxxxxx不贰过

  3.xxxxx有礼者敬人

  4.xxxxx与人善言

  伤人以言

【园地八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园地八教案06-29

《语文园地八》教案08-01

语文园地八教案08-26

《语文园地八》教案11-18

《语文园地八》教案10-17

《语文园地八》教案08-01

语文园地八教案09-15

《语文园地八》语文教案03-26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人教版《语文园地八》教案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