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2-05-20 19:12:0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语文教案范文集合7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语文教案范文集合7篇

语文教案 篇1

  “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但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是哭是笑,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左拉

  【学习目标】

  1、感悟跌宕起伏的情节,在情节中发现多维的深刻主题

  2、掌握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揭示人物的心理,刻画人物的性格的描写方式

  3、体会莫泊桑小说精妙的艺术构思,感受他的匠心独运

  【基础积累】

  1、字词

  2、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最主要的是什么?

  3、小说的情节由_____、___、_____和_____构成。

  4、描写人物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心理描写等。

  5、《我的叔叔于勒》选自国著名文学家的短篇小说集《》。

  6、本文以为主线,以为副线来安排情节,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

  7、本文的主人公是。

  8、文章的情节按照:开端(盼于勒)——发展()——高潮()

  ——结局(躲于勒)结构全篇。

  【感受课文】

  1、你第一次读了这篇小说,感受最深的是哪一点?

  2、根据情节的发展,来分析一下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莫泊桑写人物,不在外貌描绘上下工夫,而是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这内心世界的揭发,又决不*作者的叙述,而是用人物的动作语言,让他们自己自然的去表露。

  课文“提示”指出:“要求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情,准确理解人物的心理状态。”请找出描写菲利普夫妇神情和言行的语段,通过读,体会菲利普夫妇的内心活动。并概括他们对于勒的态度。

  菲利普:语言

  神态

  心理

  动作

  菲利普夫人:语言

  神态

  心理

  动作

  3、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造成他们态度多变的原因是什么?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变来变去的态度中有什么不变的东西?分析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

  4、文中菲利普夫妇与于勒相遇时,于勒“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菲利普夫妇才能指挥全家“安然脱险”,设想假如那个卖牡蛎的于勒偶然间抬起头来,其目光与菲利普夫妇的目光相遇,请你选择一种最有可能出现的场面,并从课文中找出这种选择的依据。()

  a于勒想相认,菲利普夫妇也想相认

  b于勒想相认,菲利普夫妇却不想相认

  c于勒不想相认,菲利普夫妇却想相认

  d于勒不想相认,菲利普夫妇也不想相认

  5、读完课文之后,巧妙的情节设计,丰富的人物形象肯定会久久的在你的脑海里回旋,你可以考虑下面的问题:

  (1)、我最感兴趣的细节

  (2)、我最感兴趣的人

  (3)、我眼中的菲利普夫妇

  (4)、我眼中的若瑟夫

  (5)、我眼中的于勒

  6、关于本文的主题你是怎么理解的:

  【阅读分析

  一、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

  2、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

  3、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4、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二、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手法。

  1、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2、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3、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4、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三、选择题。

  1、选出文章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理解有误的一项()

  a、这个标题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菲利普夫妇的丑恶灵魂。

  b、这个标题的重点在“我的叔叔”四个字上。

  c、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

  d、于勒命运的变化,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

  2、本文开始描写“我”家生活拮据的作用是()

  a、表明资本主义社会人民生活得很苦。

  b、表明“我”家本是一个勤劳的家庭,可是生活得并不好。

  c、说明急切盼望发了财的于勒回家的原因。

  d、写明家里人的吝啬,为后文作埋伏。

  3、文中反复写于勒来信的作用是()

  a、引出故事,推动情节的发展。

  b、表明于勒是个讲感情的人。

  c、表明于勒已经是个“有钱人”并且是个善良的人。

  d、表明菲利普夫妇当初把于勒打发到美洲去是正确的。

  4、对句式的类型和句式的变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这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既然你知道不是他,就不该这样胡说八道。”

  b、“我也正是这么想呀!”这是祈使句,改为陈述句是:“我也正是这样想的。”

  c、“这无可疑了。”这是陈述句,改为感叹句是:“这有什么可疑的呢?”

  d、“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这是否定句,可以改为双重否定句:“后来大家没有一个不说话。”

  四、语段分析

  1、朗读从开头至“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品味:

  (1)“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说说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把这话改为“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其实是个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吗?

  (3)“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删去这句话,有什么影响吗?

  (4)菲利普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归来?是怎样表现的?

  2、朗读“果然,十年之久·····风俗习惯”,品味:

  “对于勒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写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把这句话改为:“对于勒叔叔回国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一些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买一处住所。”好吗?

  3、分角色朗读“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至结尾。品味:

  (1)“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把这段改为“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你看错了·····对吧?’”不是更合理些吗?

  (2)“我心理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删去加着号重的话,不是更为简洁些吗?

  五、阅读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阅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a、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b、她很快地说:“·····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c、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d、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的。”

  e、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①删去以上五句话中加线的词语,好吗?

  ②母亲对于勒的称呼有哪些变化?为什么?

  ③c句中的“他们”指谁?为什么怕“他们”看出来?

  2、阅读第39—47段,然后答题:

  1、“狼狈不堪”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2、文中对于勒的肖像描写透露出于勒哪些方面的情况?

  3、“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个句子表现了“我”什么心理?

  4、在给于勒十个铜子小费这件事上,“我”和母亲有不同的表现。你认为这分别体现了他们什么性格?

  5、文中有一细节描写:“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请你设想当时父亲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试用父亲的口吻把它写出来。

  六、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__①__(a、怀疑b、犹豫c、诧异d、激动)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l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__②__(a、升b、跳c、现d、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结合语境,给文中横线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文中加点的两个“狼狈”意思一样吗?怎么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写菲利普夫妇和若瑟夫时各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反映了他们什么性格特点?

  4、从描写角度看,选段写于勒,运用了________描写。选段描写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我”叫。本文为什么要用第一人称来写,在文中起何作用?

  6、画曲线的句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这默念的三句话意思有什么异同?作者为什么重复写?这表现了“我”什么心理?

  7、“我心里默念道:‘这就是我的叔叔…’”中,“心里默念”为什么不能改成“叫出声来”

  8、作者在小说结构上安排了旅行这一转笔。对此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情节发展舒缓下来。

  b、使情节发展有所起伏。

  c、为后面遇见于勒的情景作铺垫。

  d、为便于插入景物描写以丰富表达方式。

  9、在给于勒10个铜子小费这件事上,“我”和“母亲”有不同的表现,试作简要评论。

  10、“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文章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11、文段中“我”、他、父亲、母亲的名字依次是________。

  七、阅读第一部分回答问题

  1、第一段是一段概述,交代了三方面的情况,在文中找出15个字加以概括。

  2、在文中用“——”标出“家里样样都要节省”中的“样样”指代哪些内容。

  3、“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中的“永不变更”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境?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表明了这是父亲的一个长久的话题,已经成了他的“口头禅”了。说明于勒的回来对于他、 对于他的全家是多么重要。

  b、说明父亲知识贫乏,不会用更多的语言表达出盼望于勒回来的心情。

  c、说明父亲年岁大了,人也变得啰嗦了,一句话总要重复说。

  d、父亲十分珍重亲情,对多年未归的弟弟十分盼望。

  4、“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惊喜”的原因是什么?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没有想到他要回来,他却回来了。b、他回来了,就能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

  c、他回来了,就会还清“占用”的钱。d、出走十余年现在回来了,以手足之情能不“惊喜”吗?

  5、文章第④段本是父亲说的话,应接在第③段后面,这里作者把它另作一段,其用意是什么?

  八、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毫无疑义,父亲是被这种高尚的吃法打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个姐姐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1、第一段文字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a、表现男主人公的阔气、文雅。b、表现男主人公充阔气的虚荣心。

  c、一方面反映男主公爱慕虚荣,追求风雅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为下文吃牡蛎、遇于勒,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伏笔。

  2、阅读第二段回答:母亲不让若瑟夫吃牡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a、怕把男孩子惯坏了。b、怕他吃了要生病。c、怕多花钱。

  3、第二段文字表现出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

  a、关心、爱护孩子。b、自私、庸俗。c、吝啬、虚荣。

  4、阅读五、六、七段回答;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这一句中的省略号表现了男主人公怎样的心理?

  a、有些话不能说。b、不知说什么好。c、发现于勒后的恐慌害怕。

  5这几段文字塑造菲普夫妇形象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a、对孩子不溺爱。b、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追求虚荣、冷酷自私、金钱至上的风气。

  c、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家庭关系。

  【感悟人生】

  1、“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

  马克思说:“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

  【创新写作】

  1、假设在船上的于勒不是真正的于勒,而是与于勒相貌酷似的人,菲利普一家从哲尔赛岛到家时,出来迎接他们的竟然是发了大财荣归故里的于勒,这时……

  2、下面有一段情境,请续写。游船在翡翠般的大海上继续向哲尔赛岛前进。……父亲急忙向我们跑来。“克拉丽丝!克拉丽丝!”他眼睛里放着光,脸涨得红红的,像熟透的苹果。“快去看啊,那个吃牡蛎的极有风度的先生怎么那么像于勒!在他身旁还有一位高贵的妇人呢!”显然是由于狂喜,父亲抑制不住激动大声说道。“是吗?太好了!上帝保佑!可把他盼回来了!”母亲一时不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她与丈夫的同样的心情。“快,快去……看看咱们的亲弟弟……”

  3、假设破了产,又重新穷困潦倒的于勒找到菲利普一家的门上,将是怎样一种情景。

  4、假设课文中出现的“于勒”是假的,这一切都是真正的“有钱的于勒”买通船长演出的一曲双簧戏。当真“于勒”为“若瑟夫”的言行而感动,拿着支票来到菲利普一家人面前时,请你发挥自己的想像,描绘一下菲利普夫妇的神态和心理。

  5、假设在哲尔赛岛上,“穷于勒的事”被“我”的姐夫知道了,请设想一下事情会怎样发展,

语文教案 篇2

  知识目标: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了解前后《赤壁赋》的异同和联系。

  能力目标:

  1、体会本文情、景、理交融的技巧;

  2、培养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及其“”外儒内道”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本文写景语句的鉴赏

  2、诗人情感的变化轨迹

  3、道士化鹤的寓意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复习《前赤壁赋》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诗人去世前两个月所写,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话当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

  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这两篇同名赋文究竟有何不同及联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学习第十四课《后赤壁赋》。

  二、赏析课文

  ㈠、齐读至“复游于赤壁之下”,正音、释义。

  皋gāo 坂bǎn 行xíng 鲈lú

  从:使跟从,译为“带领”

  坂:山坡,斜坡

  乐:以之为乐

  行:走

  已而:不久,一会儿

  何:怎么办

  薄:迫近

  举:撒

  顾:可是

  谋:商量

  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须:通“需“

  1、在复游赤壁之前,诗人写了“夜游黄泥坂”这样一个轻松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事情,这件事写得颇有波澜。请找出文中能显示情节变化波澜的动词。

  顾→乐→叹→谋→游

  (初到黄州,苏轼寓居城东定惠院,不久他的家眷也来到了黄州,便迁居到城南江边的临皋亭。由于家里人多口阔,仅靠他微薄的薪奉,生活很感困难。后蒙老友马正卿为他请得城东荒地数十亩,让其开垦耕种粮食,才基本解决了生活问题。他还在这里修房子,因是在大雪中修的,四壁绘有雪图,故取名为雪堂。堂前屋后广种果木佳蔬,可供生活不时之需,并将雪堂自比为陶渊明的斜川。因此地位于黄州的东坡,遂自此取号为东坡居士。)

  2、究竟是什么样的美景令诗人“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①、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

  ②、让学生用一段文字描述一下这四句所写之景。点一到两位学生朗读所写语段。

  “直译”到“描述”,对作品的鉴赏层面从意读上升到了美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飞跃。只有对作品的语言进行想象、还原,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其实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也是很多学生缺乏也未能给予重视的`一种审美能力。

  白描式的写景语言,质朴清新,语淡而意丰。寥寥十六字,便逼真地写出了初冬月夜景色之清朗,环境之清空,静谧宁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广东的学生对霜没有生活的认识,有必要说明一下。

  “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我国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的诗描述了火星西移的深秋时节,秋虫鸣叫,繁霜出现,草木凋零的景象。“严霜杀物”令“百工休”。霜并非是露结成,而是二物同一气,都是水气凝成,凝成物若暖则是露;若寒甚,水汽直接凝华为冰晶则是霜。“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的诗说霜使秋色更美。南宋诗人杨万里也在诗中也赞美霜后色愈浓“荒荒瘦日作秋晖,稍稍微喧破晓霏,只有江枫偏得意,夜摇霜水染红衣”。可见霜的出现可带来美景和好的旅游季节。)

  3、主、客、妇三方的对话

  要特别提一下“以备子不时之须”。与友人一起饮酒赏月,进而诗歌相和,本来就是文人雅事、快事,更何况此酒乃贤妻所备?在患难之中,能有这样一位懂得体贴自己的妻子,不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在生活中的苏轼是位什么样的人呢?苏堤和东坡肉在普通百姓中早已闻名遐迩,而苏轼的家庭生活呢?在他的小品文中我们可以一窥一二。这些类似便条、日记的小文,记录了他作为普通人日常的喜怒哀乐。而最令人动容的,当属《二红饭》:

  “今年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故日夜课奴婢舂以为饭。嚼之啧啧有声.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然日中腹饥,用浆水淘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味。今日复令庖人杂以小豆做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日:此新样二红饭也。”

  这篇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时,当时苏轼由于政治上坚持己见遭贬斥,连累了妻儿。甚至连工资也没有,他把所有的钱都吊在屋顶以防浪费,每天只用一吊。生活异常艰苦,有时甚至要采杞食菊充饥。苏轼也亲自耕种大麦,和着粳米做饭,当然很难下咽。小儿女为此调笑说像嚼虱子。于是他设法改进工艺,加入了小豆。妻子就美名其曰为二红饭。在艰苦的环境下,一家人没有怨言没有责难,有的只是其乐融融的支持和理解。

  文中的老妻即是王闰之,一位能够懂得,体贴诗人的女性。她是王弗的堂妹,因排行的兄弟姐妹很多,称“二十七娘”。她是苏轼的知已。不仅能够诗情画意的生活,在患难中也能相伴共苦。

  在“乌台诗案”中,王闰之“几怖死”,哭得死去活来,苏东坡也万箭钻心、却“无一语之”,只回头“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王闰之听后“不觉失笑”。看到妻子笑了,于是东坡便分手而去。由此可看出,东坡与王闰之的感情极为笃厚,当此生离死别之时,尚能以旷达态度处之,说明他们间的理解是极深的。

  黄州的日子令苏轼成熟起来,也让他有了充分的时间思考自省,从而找到真正的自己。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到:“他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其实,他并不是一个人。医治诗人伤痛最好的心灵补剂,恰恰是来自他的家庭,良好的家庭生活提供了一个细细体味生命的平台。)

  4、学生甲朗读第一段

  良宵、贵宾、佳肴、美酒,四美已具,重游赤壁,乘兴而为。

  时隔三月,初冬的赤壁又是怎样一番妙境呢?

  ㈡、齐读第二段,正音、释义

  巉chán栖qī鹘hú冯píng划huà悄qiǎo凛lǐn

  断:阻隔

  曾:才,刚刚

  摄:提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

  履:践踏,踩

  巉岩:险峻的高山,此处指赤壁

  披:拨开

  蒙茸:茂盛的草丛

  踞:蹲坐

  危:高

  焉:相当于“之”,译为“我”

  悄:忧愁样子

  肃:恐惧的样子

  凛:恐惧的样子

  1、来到赤壁首先进入诗人一行视线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四句写景句子,你

  最喜欢哪句,为什么?(先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而后学生分析其意境,最后教师小结。)

  《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全用白描,状景写情,字字如画。景色清冷峭拔,不同于前赋的清幽。它不仅展现了月色下山水的那份遗世独立的美态,而且充溢着浓浓的凭吊江山之幽情,造物者的天工和历史情绪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2、由此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既有对人生短促、年华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

  诗人由此生发了下小舟、登高山,与大自然和而为一的冲动。

  3、学生翻译“予乃摄衣而上……俯冯夷之幽宫”

  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体会该语段句式参差所造成的特殊表达效果。

  该语段使用了一系列动词:“摄”、“履”、“披”、“踞”、“登”、“攀”、“俯”,写登山以六字句开头,间以三字句,后以六字句收尾,节奏呈“缓→急→缓”的变化。节奏由急而缓,暗示着登顶行为已结束,也预示着诗人情感的进一步变化。

  4、诗人为何会“划然长啸”?

  融入自然后情绪转为激昂(平静的乐→激昂的乐),以啸声抒发内心感慨。

  5、诗人又为何会“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呢?

  登山所见景物“巉岩”、“蒙茸”、“虎豹”、“虬龙”、“危巢”、“幽宫”,色彩

  是阴暗的,“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营造的是阴森恐怖的氛围。与自然和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

  6、长啸之后的寂静悲伤,使苏轼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

  从流飘荡,表现出诗人什么样情感变化?

  随遇而安的态度,感情又转为平静。

  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

  7、小结:

  诗人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情感经历的变化:

  江山不可复识→划然长啸→凛乎不可久留→听其所止而休

  情感的变化:平静的乐→激昂的乐→悲→平静

  第二课时

  三、齐读第三段,正音、释义

  裳cháng 缟gǎo 戛jiá 翩piān 跹xiān 揖yī 俛fǔ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裳:古人穿的下衣

  缟:原指白绢,此指白色

  西:向西飞,方位名词作动词

  羽衣: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羽毛做的衣服

  翩跹:形容轻快地跳舞

  俛:同“俯”,向下,低头,和“仰”相对

  畴昔:过去,以前

  寤:睡醒,与“寐”相对

  户:泛指门

  1、该段共三层:

  ①、江中见鹤

  ②、梦中道士化鹤

  ③、不见其处

  2、如何理解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

  这一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理解上的难点,正如金圣叹所说:“前赋特地发明胸前一段真实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实了悟。”“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要读懂此段,应引导学生对前后二赋进行一个比较,深入地把握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世界。

  《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那夜半飞鸣而过的孤鹤,那梦中神情翩然的道士,一为方外之禽,一为方外之人,孰真孰幻?鹤化道士抑或鹤本道士所化?如庄周梦蝶,一片迷离恍惚。见鹤本为生活真实,在《为杨道士书帖》中,苏轼曾追忆此事:“十月十五日与杨道士泛舟赤壁,饮醉。夜半,有一鹤自西南来,掠余舟而西,不知其为何祥也?”而见道士则在梦幻之中,未必是真,亦未必非真,由实生虚,虚虚实实,营造出一种恍惚奇幻的气氛,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脉相承的。

  (苏东坡被贬谪黄州,某天与几个朋友在江上饮酒说话,不觉已经入夜,看江天一色,风露浩然,他有所触动,填了一首《临江仙·夜归临皋》词,下阕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上阕为: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写完之后,与客人们高声唱了几遍,这才各自散去。第二天不知道怎么一传,很多人就嚷嚷:苏东坡已经把冠服挂在江边,坐一条小舟长啸而去,不知逃到哪里隐居去啦!郡守徐君猷听了是又惊又怕,担心真的走失了这个罪人,急急忙忙赶到苏宅察看,却见大苏先生还酣睡未醒呢,“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只是一时兴起说说罢了。然而这事传得非常邪乎,连远在东京汴梁的宋神宗都听说了,也将信将疑的。)

  3、学生乙朗读第三段

  四、朗读全文

  五、总结前后赤壁赋的不同与联系。(先学生说,教师小结)

  1、景物不同:清幽的秋色,江与月;峭拔的冬景,江月木石

  2、起兴不同:预先计划;对美景陡起游兴

  3、游踪不同:人不离舟;舟游、山游、舟游

  4、抒情方式不同:主客问答,自发议论;记游后以道士化鹤结尾

  后赋用道士化鹤印证前赋,抒发超脱的情怀。

  六、小结

  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由景而乐,乐而歌,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而有豪壮之行,又因景物而生忧,忧而长啸,长啸后的寂静孤寂,放任漂流的平静心情,梦境的空灵等,鲜明地表现出视觉、听觉、动态及心中的感受,尤其情感随景物的转换更是巧妙,全篇描述了这么多的情感与景物,却完全融合为一体,若不是心中真实感触,必然无法达到这样的境地。而将难以言喻之情,以精简的文字呈现,可见苏轼文学修养的不凡。

  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教师可有感情地朗诵苏轼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以结束对本课的学习: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

  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七、解决课后练习第四题

  八、布置预习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愿望。

  教学重点: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用具:课件、搜索有关恐龙的图片、故事……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理解“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愿望。

  教学重点:会认1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用具:课件、搜索有关恐龙的图片、故事……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执教日期: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拓展学习空间。

  1、直观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现在你们的本领可真大:认识了许多字;读了很多书;掌握了不少的课外知识。今天,老师当当主考官,要考考你们,怎么样,对自己有信心吗?(有)

  请大家快速抢答出这是什么动物的骨骼?(出示恐龙骨骼模型)

  2、交流资料,拓展学习空间。

  ①赶快把你们搜集到的有关“恐龙”的资料拿出来,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小组交流或同桌交流)

  ②播放课文插图动画。

  3、听录音,强化感知。

  (放录音)的确,在大约两亿年前,恐龙有过一段非常辉煌的历史。那时,还没有人类,恐龙是当时地球的主人,它们到处漫游,足迹遍及整个世界。

  二、探究学习,读文识字。

  1、(播放课文录音)仔细倾听录音,想想这是关于恐龙什么的话题?

  2、大家感兴趣的话,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恐龙灭绝的奥秘”(板书课题)

  3、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划出含有生字的词语,借助课后拼音提示,练习正确发音。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并进行交流。

  4、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的方式理解“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等词语的意思。

  5、默读课文,标出关于恐龙灭绝的几种说法。(指导默读:不出声,不指读)

  6、读第四自然段。

  (1)认识分号

  (2)思考:这段末尾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3)你能帮助科学家再想出一些可能的原因吗?(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7、交流学习情况,师生共同解决疑难,理解课文。

  三、渗透思想教育,拓展延伸。

  正是因为文中介绍的这些说法不能让人完全信服,所以才留给我们更多遐想的空间。作为小学生,我们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大胆想象恐龙灭绝的原因。也许你的设想会成为科学家们打开恐龙灭绝之谜的金钥匙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愿望。

  教学重点: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教学用具:课件、搜索有关恐龙的图片、故事……

  执教日期: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复习字词。

  1、玩魔方(老师翻动魔方,学生用多种方式读词语,并练习说话)

  2、抽读词语卡片。

  二、开火车分段读课文

  三、指导观察,联系写字。

  1、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师重点指导并范写“迷、染、寒”这几个字词。

  3、学生练写。

  4、评一评(自评、互评)。

  5、展示(将优秀的作业进行展示)。

  四、做一做,完成课后练习。

  1、读一读,朗读课文(多种方式)。

  2、读读抄抄。

  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的成长旅程;理解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运用阅读加品味重点词句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梳理重塑生命的历程。

  2、结合海伦战胜挫折的经历谈谈海伦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

  教学难点:

  结合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和“爱”之伟大,陶冶情操,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教学方法:

  导学法——以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学理念,通过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力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模式为引导激趣,感知课文,理解生命,合作探究“爱”,令主题升华——“爱让生命绽放光彩!”

  教学准备:

  学生:

  1、学生预习课文,自己扫除文字障碍。

  2、查阅有关资料,以开阔视野,增加课外积累。

  教师:

  文字资料和有关的图片资料 一组幻灯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导入

  1、导语:

  同学们,你们看了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我们这篇文章却叫做《再塑生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著名盲人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的文章。

  2、板书课题、作者:再塑生命 海伦·凯勒

  3、学生展示自己所查询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4、教师运用多媒体,提供相关资料:

  幻灯片1: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

  幻灯2: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她生于亚拉巴马州,在波士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莎莉文老师的协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写作,还学会了说话,上了大学,并且成为有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师:海伦所创造的奇迹与她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她能走出心灵障碍,重塑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她伟大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女士。

  幻灯片3:莎莉文老师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隽永深沉的爱心,像春天的种子深深植于海伦·凯勒的生命,以无私的爱重塑了她的生命。海伦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

  二、整体感知课文

  仔细阅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所记叙的主要事件,找出文章的纲领句。

  明确:主要写了三件事:

  (1)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

  (2)老师让我认识、了解美丽的大自然;

  (3)老师引导我认识“爱”的含义。

  文章的纲领句是:“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

  三、分组探究课文(分14个小组,每组4-5人)

  第1、2小组:

  莎莉文是怎样教育“我”认识事物的?试举例说明。

  指导:

  教师提供旁证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文意。如莎莉文在和人通信中提到她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我们经常在旷野中进行活动。什么词需要用就教什么词。当某一行动需要用上某一词的时候教给她,她很少会忘记。当某一行动需要用某一短语或句子去叙述的时候,她学这个短语或句子就像学一个单词那么容易。显然地,当孩子们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中间走动时学习语言成效特别快。他们学会了词语,同时也学到了知识。一进教室.他们就不再是戏剧主角,他们呆坐着看老师动嘴讲这讲那。这不能引起他们的求知。消极被动不能刺激起兴趣和精力。孩子们都热心学习他们想知道的东西,而对你要他们知道的东西则不感兴趣。”莎莉文正是用这种方法教给了海伦与世界沟通的技巧。

  第3、4小组:

  莎莉文走进海伦的生活后,她的生活起了怎样的变化指导:

  莎莉文启开了海伦智慧和情感的大门,让海伦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情,拥有了求知的美妙的感受。莎莉文老师引导海伦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在与自然的相处中感受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她还引导海伦从“能触摸的东西”中获得思维的提升,“领悟到抽象的概念”。是莎莉文老师再塑了海伦的生命。

  第5、6小组:

  幼年的海伦得病致残以后,愚昧而又乖戾,但后来却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个“再塑生命”奇迹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文中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指导:

  课文开头写道:“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联系文题,这句话的含意也就是说,莎莉文老师到来的这一天?是“我”生命的重新开始,甚至作者把莎莉文称之为再塑生命的人。在作者的心目中莎莉文老师就是光明的使者,她到来时作者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感受:“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课文更多地还是通过写莎莉文老师对“我”的理解、关爱、教育的具体言行,来表达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

  第7、8小组:

  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倾诉了她对生活的礼赞。其中假定自己获得视力后第一天凝视莎莉文的情节就充分表现了她的感念和尊敬。文中说:啊,如果我有三天视力的话,我该看些什么东西呢指导:

  我要看到那些好心的、温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们。首先,我想长时间地凝视着我亲爱的教师安妮?莎莉文?麦西夫人的脸,当我还在孩稚时.她就来到我家,是她给我打开了外部世界。我不仅要看她的脸部的轮廓,为了将她牢牢地放进我的记忆,还要仔细研究那张脸,并从中找出同情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的形迹,她就是靠温柔与耐心来完成教育我的困难任务。我要从她的眼睛里看出那使她能坚定地面对困难的坚强毅力和她那经常向我显示出的对于人类的同情心。

  第9、10小组:

  课文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请学生再读全文,品评并积累文中优美而精警的语句。

  指导: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唯恐发生意外。”十分形象地展示了坠人黑暗而沉寂世界的海伦的心灵历程。

  “我又获得了一种新的知识——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与自然的相处中感受自然的严厉、暴躁的一面,以“利爪”形象说出。

  第11、12小组

  在这些事件中,作者表现出来的老师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具体语句见教材圈画处)

  指导:

  莎莉文老师热爱海伦,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法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可以说,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艺术家。

  第13、14小组:

  课文展示了儿时海伦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起步的足迹。请学生通读全文,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说说海伦性格中的特点。

  指导:

  文中的“我”是个好学、聪明、坚毅而情感丰富的女孩。海伦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求知欲、极高的悟性和敏感而丰富的心灵。她不单是用触觉感知事物,更是用心灵体验事物?在求知中获得一种幸福的体验。文中在春光中,她热切体察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当掌握了语言的钥匙之后,她运用于生活.寻求进一步的理解,如对“爱”的执著探求。联系全文内容看,好学、坚毅、敏察、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是海伦的突出特点。

  四、迁移拓展

  (1)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象作者这样的意志坚强与命运抗争的杰出人士你知道哪些?请概括他们的事迹,或写出他们有代表性的名言警句。

  试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由学生自主发挥,教师补充):

  A、奥斯特洛夫斯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贝多芬谱写《命运交响曲》

  C、民间艺人阿炳奏响《二泉映月》

  D、司马迁身受宫刑,完成《史记》

  E、美国连任三届的总统、二次大战英雄罗斯福从小患小儿麻痹症

  F、张海迪自学成才

  (2)海伦·凯勒的一生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学生各抒己见)

  五、总结全文,突出要点

  这篇课文,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在向莎莉文老师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时,也为这位聋哑女孩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动。同时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六、布置作业

  1.到图书馆或上网搜集更多关于残疾人成才的事迹,摘抄在读书笔记上。

  2.莎莉文小姐认为:“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你也有许多关于爱的经历吧?写写看你心中的爱是怎样的呢?

  板书设计:(教案中粗体加着重号的文字)

语文教案 篇5

  【内容简析】

  这篇课文写小约翰每天到“我”工作的店里,只花两块钱买一根香肠和一听可乐,虽然很想却从不多花钱买两根香肠。后来我发现他每天给人送报纸挣钱,并不是他家经济情况不好,他的父母也不是不爱他,而是约翰父母为了培养他的生活能力才这样做,并认为这样更利于他成长。

  【设计理念】

  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创设自主学习的情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重视朗读训练,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自身成长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重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设计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健康成长,最后成才,在自己的事业上取得成功,这是每个人最美好的愿望。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成长》,看看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3.检查生字读音。(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检查。)

  4.分析个别难写字的字形,如“诞”等。

  5.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报酬:由于使用别人的劳动、物件等,而给别人的钱或实物。

  恍然大悟:恍然,突然清醒的样了;悟,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漫不经心:漫,随便。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嘀咕:小声说,私下里说。

  纷纷扬扬:(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

  穿戴:穿的和戴的(衣帽、首饰等)。

  听:英文tin的音译。马口铁罐。也用作马口铁罐装物品的量名。如:一听香烟、一听饼干。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讨论,然后汇报。)

  2.快速默读,想想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六自然段):写一个叫约翰的意大利小孩儿,每天都到“我”干活的面包店买一根香肠和一听可乐,“我”以为父母不喜欢他,或是他家的经济情况不好。

  第二部分(第七至第十三自然段):写“我”在一个大雪天看到约翰的妈妈开着汽车陪他给每家每户送报纸,并知道他每月可以拿到八十元的报酬,但他仍然花两块钱买一根香肠和一听可乐。

  第三部分(第十四自然段):“我”明白了,约翰的父母从小培养约翰的生活能力的做法,更有利于他的成长。

  3.指导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1)听录音朗读。

  (2)学生自由读。

  (3)检查学生朗读。

  四、小结

  结合实际,进行小结。

  五、作业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读生字新词。

  2.上节课学习了课文,知道文章写了什么事。谁能跟大家说一说?

  二、研读课文

  (一)自由读课文。

  (二)导读第一至第六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

  2.理解词语“听”“嘀咕”“琢磨”等。

  3.理解感悟:

  (1)约翰在面包店里的什么表现引起了“我”的注意?

  (2)“我”对他的表现产生了什么想法?

  4.找出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指导朗读,并抄下来。

  (其中有一个叫约翰的男孩儿,长得虎头虎脑的,一双蓝色的大眼睛老忽闪忽闪的,十分可爱。)

  (三)导读第七至第十三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理解感悟。

  (1)后来我为什么改变了对约翰的看法?

  (2)对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四)导读第十四自然段。

  1.“我”为什么恍然大悟?

  2.怎样理解这句话?

  (五)再读课文,拓展思维。

  课文最后写道:“这样更利于他的成长。”你同意这个看法吗?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大家讨论讨论。

  1.结合课文内容,小组讨论探究。

  2.小组推荐发言,注意结合自己的经历。

  3.教师小结。

  (提示:要敢于发表个人的见解,如有与自己不同的见解,要想办法说服;要接受别人正确的观点。)

  三、谈学习收获

  学习了《成长》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四、教师总结

语文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识字1》是有关秋天的三组词语。这些词语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三组词语排列有序,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对秋天的景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也知道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但本课的词语对学生来说,有些比较陌生,也较难理解。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上,教师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了解词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在课外,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并记下来,帮助他们独立识字,积累词语。

  教学目标:

  1、会认“宜、层”等11个生字。会写“宜、实”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4、能通过抽象的文字了解秋天景色的特点,去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教学难点:感悟秋天的美好,养成收集词语的习惯。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3、培养收集词语的兴趣。

  4、初步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片,激发兴趣:

  送走了炎热的夏天,凉爽的秋天便悄悄地来到了。秋天的景色美如一幅幅多彩的图画呢!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欣赏吗?(播放课件)说说看到了什么?

  二、出示词语,初读课文:

  师:欣赏完了秋景,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呢?(秋天真美啊!)

  师:是呀,秋天不但景美,而且连描写秋天的词语也很美,你们想美美地读一读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要求把每个词语读正确。注意:不认识的字,文中不再出现拼音了,生字宝宝的音在下面的树叶上呢!可要把它念准!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3、学生模仿练读,教师正音。

  三、自主学习,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宜人、叠翠、凉爽、雄壮、华丽、层林尽染、五谷丰登。

  2、指名带读、齐读词语。

  3、合作学习、自学生字:

  师:你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特别难记?有什么好方法能帮大家很快地记住这些生字吗?(小组讨论合作)

  4、反馈自学情况:

  (1)指名说说方法。

  重点交流:叠翠爽染登

  (2)去掉拼音,分组赛读。

  (3)巩固识字:

  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让学生认读,再指名读。

  尽力尽情爽快凉爽直爽

  翠绿翠竹壮丽壮观雄壮

  华灯华丽谷子稻谷山谷

  登山登高层叠楼层表层

  四、导读课文,引导感悟

  1、出示课文,认读词组:

  师:这些调皮的生字又跑回课文里了,你们还能准确地读出来吗?

  2、出示与课文相应的图,说说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词分别送给它们最合适,为什么?

  3、谁能美美地读一读课文?指名读,并进行鼓励性指导:

  如:你听,他这个“大雁南飞”读得不使我们仿佛看到了“高高的天空中漂浮着几朵薄纱似的白云,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排成一字形。”来学学他的语气,做做动作。

  我们来到一望无际的田边,田野里一片金黄。麦穗沉甸甸的,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到处是丰收的景象。再到果园里瞧瞧,呵!果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枣儿,又大又红的苹果,吸一口气,连空气都是甜丝丝的。谁能再来读读“五谷丰登,瓜果飘香”?

  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感觉?

  4、再读全文:小朋友,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咱们班小朋友也收获不小,就让我们带着对秋天的喜爱美美地读一读吧!

  5、小结:秋天还有更多更美的风采、词语等待小朋友们去描绘,去收集呢!

  五、书写生字

  1、观看“尽——层谷——金”的田字格结构。

  2、教师范写

  3、学生自己临摹书写生字并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熟读成诵课文

  2、会写6个生字。

  3、感受秋天的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语

  1、出示生字词认读。

  2、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认读。

  二、熟读成诵

  1、会读的小朋友认真地读一遍课文,会背课文的小朋友可以潇洒地背一遍课文。

  2、赛读、赛背。

  3、互相抽测背。一生背一句,被抽测的小朋友接下去背。

  三、课外拓展:

  1、展示收集的秋景图与词语:

  师:秋天景色宜人,令人陶醉。小朋友,你们还描绘了哪些美丽的秋景和收集了哪些优美的词语呢?赶快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个别指名)

  2、小组内交流,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看法。

  四、写字指导

  1、老师范写剩余的6个生字。

  2、可以试着写一写。互相交流。

  五、完成课堂作业

  六、资料袋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枫林如火丹桂飘香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苏武牧羊在胡十九年受尽磨难,但始终没有改变一心为汉的浩然正气,把这一 点作为指导习作的重点内容。

  2.综合运用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苏武的知识,并加以适当联想,使习作内容丰富生动。

  二、教学策略

  1.理解是基础,想像是关键。本次习作要以《苏武牧羊》课文为主要依据,重点表现出苏武坚贞不屈的气节。

  2.仅仅改写课文不够,还应该组织自己所掌握的材料,使习作更加翔实。但也不要把这篇作文写成记实性的文章,那样就变成了历史研究。相关提示请参看教材中的“表达提示”。

  3.评价本次习作可以着眼以下几点:一是看是否表现出了人物的品质;二是有没有把歌词所描绘的画面以及自己所了解的故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三是想像是否丰富而合理。

【关于语文教案范文集合7篇】相关文章: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合10篇05-13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合5篇05-07

关于语文教案范文7篇05-14

关于语文教案集合7篇05-17

关于语文教案集合5篇05-12

关于语文教案范文合集7篇05-14

【精华】语文教案范文集合6篇05-19

【精选】语文教案范文集合6篇05-15

【热门】语文教案范文集合5篇05-13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集合7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