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三角形特性》课堂实录

时间:2024-03-12 22:27:38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年级下《三角形特性》课堂实录

四年级下《三角形特性》课堂实录1

  教学目标:

四年级下《三角形特性》课堂实录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会在三角形内三条边上画高。

  教具准备:

  三角板、直尺、三角形、四边形塑料教具。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要考考你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平面图形啊?

  预设:(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四边形、五边形、菱形……)

  2、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很多平面图形,(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在这些物体中,运用最多的是什么图形吗?

  生:三角形。(板书:三角形)

  3、引入课题:

  师:为什么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这么广泛呢?它究竟有什么魔力让设计师们这么喜欢它?(请同学回答)

  (生:可能说它坚固,不容易变形等等。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暂不做引导,直接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就会知晓了)

  二、实验操作,探索特性

  1.用力拉,验证稳定性

  师:是这样吗?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拿出一个三角形)谁想来用力拉一拉,(说感受)(生:拉不动。)

  师:是不是她的力气太小了?再找一个同学试一下。(生:还是拉不动。)

  师:再试着拉一下这个四边形。(说一下感受)(生:很容易变形。)

  师:那你有办法让它稳定住,不再这么容易变形吗?(生:在四边形的两个对角加一条线段。)

  师:再拉一拉,为什么就拉不动了?(生:变成了两个三角形。)

  师:看来三角形真的很稳定,那你知道三角形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稳定性吗?

  2.动手操作,验证稳定性

  师:让我们再来做个试验,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小棒,这些小棒都是一样的,先请你用三根小棒做一个三角形,然后同桌两个同学比较一下,发现了什么?

  (1)学生动手摆,同桌比较交流。

  (2)集体交流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完全一样。)

  师: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生:三根相同的小棒摆出来的三角形形状都一样。

  师:请同学们自己再用四根小棒,摆一个四边形,摆好了之后就不要动了,用一只手展示出来。

  师:请同桌之间再比较一下你摆的图形。发现了什么?(指名说)

  生:形状都不一样。

  师: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生:四根相同的小棒能摆出很多种不同的四边形,

  师:很多种是多少种?

  生:无数种。

  师:这就是三角形之所以如此稳定的小秘密了,也就是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板书: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

  3.练习

  (1)师:聪明的人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了很多问题,因此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你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指名说)

  (2)出示图片

  例:歪斜的树,晃动的椅子等。

  师:这是一颗歪斜的树,你能想个办法让它稳定吗?

  (指名说)

  师:这样就形成了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很多设计大师就是利用了三角形的这个特性,来保持这些建筑物的牢固。(图)

  师:同学们再来看这幅图,这是一把晃动的椅子,怎样加固它呢?

  (指名说)

  三、认识三角形,学画三角形。

  1.画三角形

  师:同学们,三角形这么神奇,你们想不想画一个三角形啊?

  生:想。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画一个三角形,边画边想,三角形有什么特征?老师和你们一起画。

  2.揭示三角形的定义

  师:谁能说一下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呢?谁能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指名说,预设:有三个角,三条线段组成。)

  (教师要重点强调是“围成”,“围成”是什么意思?而不能用组成,从而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定义)

  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板书)

  3.练习

  师:同学们真棒,下面我们来做个练习,你能区分,这些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吗?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师:同学们,为了便于表达和区分,我们还可以用三个大写字母来表示三角形的顶点和边。

  比如:这个顶点可以用字母A来表示,那么这个顶点呢?以此类推。

  那么顶点A和顶点B之间的这条线段就叫做AB边,(那么这条边呢?另一条)A

  BC

  师:那顶点A所对的是哪条边?(是BC边)。顶点B的对边是谁?

  (顶点B的对边是AC边)顶点C的对边是?(AB边)

  师:刚才我们用大写字母ABC分别表示了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板书三角形ABC)

  5.练习

  师:请同学们拿出刚才自己画的哪个三角形,任意选择三个大写字母为你的三角形命名。然后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它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巡视)

  四、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同学们太聪明了,认识了三角形,接下来咱们去帮笑笑解决个问题吧?(如图)

  .A笑笑家

  BC

  线段BC所在的位置表示一条小河,笑笑的家在A点,她家想挖一条水渠把水引到家里。应该怎样做呢?请大家帮笑笑出出主意。

  (指名说)

  (如果说不到位教师引导——同学们注意看,沿AB这条线来引这条水渠近吗?那AC呢?

  生:太远了

  师:那怎么挖最近呢?

  生:过A点画一条BC边的垂线。(课件出示,教师:是这个位置吗?)

  师:概括小结——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板书)

  师: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了吗?那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

  (生: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师:说的真好。我们为了清楚地表示底和高之间的关系,垂足上一定要标上什么啊?

  生:直角符号。

  师:对,高我们一般画成虚线。

  练习

  看谁眼力好

  五、画三角形的高

  1、为自己画的三角形画一条高。

  (提示:用虚线、标直角符号、和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顶点)

  2、集体交流。教师拣拿到实物投影展示。

  重点特例:

  D

  BC

  师:同学们我们看这个同学画的三角形,这是一个特殊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BC边上的高是谁?AB边上的高又是谁?(根据三角形底和高的定义引导学生)

  生:BC边上的高是AB,AB边上的高是BC。

  师:也就是说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

  六、小结:

  你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我还学会了如何画三角形的高。

四年级下《三角形特性》课堂实录2

  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的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概括三角形概念,知道三角形的特点,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在游戏活动中,感受三角形的唯一性,从而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理解三角形的基本特性。

  3.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难点:

  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

  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数学课任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著名建筑的图片,其中蕴含了人类智慧的结晶,想不想欣赏一下?(想)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在这些精美的图片中藏着我们认识的一个平面图形,比比看谁能把它找出来?

  师:找到我们的老朋友了吗?

  生:找到了,是三角形。

  《三角形的特性》课堂实录师:看来大家都有一双智慧的眼睛。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装点着我们的生活。那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将展开对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研究,同学们看,在这一单元里我们将要学习(课件展示)

  这节数学课我们就先来重点研究三角形的特性(板书课题)。

  师:相信通过对这个单元的学习大家一定会对三角形有更加理性的思考。

  二、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

  《三角形的特性》课堂实录1描:

  师:刚刚大家在这些建筑上找到了三角形,下面就请你在学习单上用笔把图片中的三角形描出来,然后和同桌研究研究,怎样描才能得到一个三角形呢?

  生:我觉得要把三条边连起来,才能描出一个三角形。

  师:你用到了“连”这个字很好,追问:那应该怎样连呢?

  生:我认为应该首尾相连。

  师:你真是个有数学头脑的孩子,同学们他刚刚说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词,首尾相连。那什么是首尾相连呢?你能到前面一边描一边讲一讲吗?

  (学生拿着学习单上前板演)

  生:我从三角形的这一点出发先描第一条边,到这一点,发现这点既是第一条边的结尾也是第二条边的开始,(师:同学们他找到了两个点,那三角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引出线段并粘贴在黑板上),这两个点就是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生接着汇报:我沿着这个点接着描第二条边,到这一点,我接着描第三条边,最后回到第一条边的端点,这样我就首尾相连围成了一个三角形。

  师:刚刚他又说到一个关键之处,最后回到第一条线段的端点的目的什么呢?

  生:这样才能首尾相连的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围成这个词太有价值了,我要把它记录在黑板上。(粘贴围成)

  2画:

  师:刚刚我们描出了图片中的三角形,现在请你在学习单上用直尺画一个规范的,你喜欢的三角形,《三角形的特性》课堂实录边画边想:要想画出一个三角形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画?(一名学生上前,在黑板上画)

  师:谁来说说,你觉得还应该注意什么?

  生:要想画出三角形就要把三条边连起来。

  师追问:关键是要把哪部分连起来呢?

  生:把线段的端点连起来。师评价你真是善于动脑会学习的孩子。规范的说也就是要将(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板书)

  师:同学们请你根据刚刚描和画三角形的过程,再结合黑板上我们发现的这些关键词,和你的同桌研究研究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呢?

  生: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师:(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很好的解释三条线段是怎么“围成”的。而“围成”一词也体现出数学语言的严谨、准确和简洁。

  跟进练习

  《三角形的特性》课堂实录师: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概念,下面请判断下图中哪个是三角形?并说说为什么?

  师:大家都能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来进行判断,都是会学习的孩子。

  师:现在就请同桌之间一起来观察你们刚刚在学习单上画出的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点。(一人上前在黑板上找一找。)

  师:为了表达方便。通常我们用大写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黑板上这个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了。你能像老师这样也给你画的三角形起一个名字吗?

  师:采访一下,给你自己画的三角形起了什么名字?生:三角形DEF…….。

  三、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那三角形有高吗?生:有

  《三角形的特性》课堂实录师: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呢?怎样才能正确的画出三角形的高呢?下面我们借助学习单上的研学提示进行自学。请你先读一读,再按照提示中的顺序自学吧。(学生独立试画)

  师:同学们画出三角形的高了吗?请坐好,谁愿意和大家交流通过对书上的自学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在读书自学的过程中我圈画的重点词是:顶点、对边、垂线,线段。从中我知道了三角形的高必须是从顶点向它的对边画一条垂线段。

  师:看来你自学能力很强,也很有收获。

  师:谁愿意上前一边画一边给同学们讲一讲你是怎么画高的。(一名学生上前边画边讲解画高的过程)

  生:我将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BC这一底边重合,移动三角板,使得另一条直角边通过与底边相对的顶点A,从顶点A向对边画一条垂线段,我就画出了三角形BC这条底边上的高。注意画高时要用虚线,标清垂直符号相应的高和底。

  师:看他操作的多规范啊,可见平时学习一定很扎实,真棒。

  《三角形的特性》课堂实录师追问:有和他画的不一样的吗?

  生:老师我画的`高和他不一样,我画的是AC底边上的高。(上前展示,另找一个孩子用三角板检查高画的对不对)

  师:看来三角形高和底是相对应的,不同的底对应着不同的高。

  师:还有和他们画的不一样的吗?

  《三角形的特性》课堂实录生:老师我有个问题,我画了一个直角三角形,找不到BC这条底边上的高了?

  师:会提问的孩子就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谁画的也是直角三角形,你找到BC这条底边上的高了吗?

  生:我找到BC底边上的高了,我发现BC这条底边上的高就是AB这条直角边。

  师:(问刚刚找不到高的那名学生):你听懂了吗?那AB这条底边上的高你能找到吗?生:是BC这条直角边。

  师:看来当三角形中有一个直角时,以一条直角边为底,这条底边上的高恰好就是另一条直角边,直接在这条直角边上标上高就行了。

  师:刚刚你们画的高对吗?同桌之间用三角板检查检查。如果发现错误用红笔改过来。

  师: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几个高呢?为什么?

  生:一个三角形能够画出3条高,因为三角形的高是从顶点到它的对边画的一条垂线段,因为三角形有三个顶点,所以能够画出三条高。

  《三角形的特性》课堂实录师:通过自学和探究我们已经掌握了画三角形高的方法,现在我要考考你们,完成学习单第三题。全班集体汇报时用三角板检查。

  四、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特性》课堂实录师:现在我们放松一下,来场比赛怎么样?说到比赛就要了解比赛规则。(课件出示)。

  师:明白比赛规则了吗?那开始吧,比一比哪组能赢?在拼摆的过程中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单双两号组各请一人上前展示。

  双号组:我是双号组的,我们组能拼出无数种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大家看这是一个正方形(学生举起手中的学具向大家展示),我轻轻一拉它就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再一拉菱形,我们发现每拉动一次它的形状都会发生变化,所以我们组能够拼成无数个不同形状的四边形。

  单号组:我是单号组的,我们用3根同样长的小棒拼三角形,我们发现无论怎么拼我们都只能拼出一种三角形。

  师:(借机追问)是吗?(拿起这一组其他同学拼出的三角形和前面展演同学所拼摆的三角形重合在一起。)看来这组同学拼摆的三角形都一样,其他单号组也是这样的吗?请举起来让大家看看。(老师随手在其他单号组中拿取三角形使之与刚刚展示的那组所拼的三角形重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单号组所有同学拼出的三角形都一样,也就是(师生一起说:形状大小都一样)他们只能摆出这唯一的一种三角形。

  师:那按照比赛的规则我宣布所有双号组的同学获胜。(这是单号组的同学表示不满)

  生:老师我要投诉你,你制定的比赛规则太不公平了,他们双号组拼的是四边形,只要轻轻一拉就会变形,而我们拼的三角形怎么拉也拉不动。

  师:老师承认这个游戏规则的确不公平,其实老师是想通过这个小游戏,让你们知道什么呢?生: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师:刚刚通过操作,我们发现单号组的同学无论怎么摆,都只能摆出唯一的三角形,那为什么三角形的唯一性就能使你体会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呢。

  《三角形的特性》课堂实录生:我发现三角形只要三条边的长度确定了,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完全确定了,不会再发生改变,只能拼出唯一的一种三角形。也正是这唯一性使得三角形很稳定,怎么拉都不会变形。

  师:说的真好,利用这个特性,还能帮助我们解决好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出示课件)看看下图中的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作用。

  师:你还知道哪些地方也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特性》课堂实录生:晾衣架、房顶、帐篷、篱笆……。

  师:刚刚有同学说到了篱笆,那请你看看谁围的篱笆更牢固呢?为什么?

  五、交流收获、全课总结

  师: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已经喜欢上了三角形了,三角形还有哪些特征,怎么进行分类,希望同学们能够带着对三角形的喜爱,在这一单元里继续学习吧,今天这节数学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四年级下《三角形特性》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蛇的特性和性格03-04

让物质的特性为人类服务作文05-03

散步课堂实录12-18

《背影》课堂实录03-03

《背影》课堂实录【精选】03-03

“浮力”课堂实录03-04

《吆喝》课堂实录03-06

《春》课堂实录03-07

《秋天》课堂实录02-29

蒲公英课堂实录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