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鹿》课时教学实录

时间:2024-03-08 22:55:3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狼和鹿》课时教学实录

《狼和鹿》课时教学实录1

  一、读故事,关系

《狼和鹿》课时教学实录

  师:上一节课,我们认真读了课文,知道课文所讲的事发生在——

  生:凯巴伯森林。(板书)

  师:森林里不仅有活泼而美丽的鹿,还有——狼。狼是要吃鹿的,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出示:

  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它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学生读)

  师:这段话中哪个词语告诉我们狼把鹿吃掉了?

  生:下毒手。

  师:读着这三个字,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双双凶残的眼睛。(板书:下毒手)

  师:狼吃鹿这样的事在森林里是经常发生的,你注意到这些词语了吗?(着重显示:常常、总在、时刻)我们阅读时关注到这些关键的词语,朗读时需要突出他们,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就能在朗读中表现出来。谁来试试?

  生:我来读(学生的朗读富有表现力)。

  师:这些狼,无时无刻不在盯着美丽可爱的鹿,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对鹿下毒手,那些鹿就得——

  生:时刻提防狼的暗算。(板书:提防)

  [ ]

  师:是呀,要是一不小心,美丽的鹿就会被这些狼给暗算了。森林里要是没有这些凶残的狼该多好!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他们做了什么?

  出示:

  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只跟着一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六千多只。(学生自读)

  师:凯巴伯森林的居民干了什么?

  生:捕杀狼。

  师:这些居民认为他们杀狼是为了保护鹿呢。(板书:捕杀 保护)

  二、列数字,讲变化

  师: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狼和其他一些鹿的`天敌几乎被赶尽杀绝,人们的愿望实现了吗?

  生:没有!

  师:请同学们把课文一到三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看一看鹿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一边读可以把有关的语句画下来。(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划有关语句。)

  生:我找到这句话: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它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我知道凯巴伯森林最初有四千只狼。

  师:正好有四千只狼?

  生:不对,大约有四千只。

  师:这些词语看上去不起眼,可少了它们就不太准确了。

  生: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没有了狼,森林里的鹿超过了十万只。

  师:你觉得——

  生:森林里鹿太多了。

  生: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

  生: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师:如果把这些语句简化成数字,就是——

  生:四千——十万——八千

  师:大家能利用这些数字,说说鹿群的变化吗?(同座互练)

  生:凯巴伯森林里一开始大约有四千只鹿,当地居民捕杀了它们的天敌——狼。从此凯巴伯森林成了鹿的王国。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可是鹿太多了,它们就饿死了许多,一个冬天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师:从四千到十万,两个冬天少了六万,到后来,只剩下八千。变化的仅仅是数字吗?

  生:是鹿。

  师:是呀,逝去的是一只只鲜活的生命呀,怎能不让人心痛不已!读好些句子。(生读)

  三、析原因,明道理

  师:这些可爱的鹿都是怎么死掉的?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把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多媒体显示)

  师:读了这句话,我们知道鹿大量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生:闹饥荒。

  师:读一读这句话,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生:我看到许多树上的叶子都被鹿啃光了,

  生:一些小点的树被鹿连根拔起。

  生:地上的小草、花全被吃了。

  生:我看到一只小鹿太矮了,它什么都吃不到,向着它的妈妈直叫。

  师: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这真是糟蹋呀!带着自己的想像,读好这句话。

  师:可是,即便是把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吃光了,还是有许多鹿——

  生:饿死了。

  师:还找到其他原因吗?

  生:我知道还有许多鹿是病死的: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多媒体显示)

  师: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这些鹿都是——

  生:病死的。

  师:我们能看到疾病吗?

  生:不能。

  师:我们只能看到——一只又一只鹿死掉了。疾病真的像可怕的妖魔,人们看不到它现身,却夺去了六万只鹿的生命。(学生齐读)

  师:森林被糟蹋,鹿群大量死亡,让人们不由得想起从前的凯巴伯森林。

  多媒体出示: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生齐读。

  师:面对眼前的惨状,想想过去的美景,如果你是当地的居民,你一定想知道其中的原因。我们帮他们想一想,所有的灾难都是从哪里开始的?

  生:这些灾难是从人们捕杀狼开始的。

  研读第四自然段,把握森林、狼、鹿和人之间的平衡关系

  师:请大家读一读这段话,这段话告诉大家被人们忽视的森林中的秘密。

  生:狼是“功臣”,鹿是“祸首”。

  师:凯巴伯当地的居民们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一点。你有信心说服他们吗?注意,要改变狼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不能忽略?

  生:我觉得“一些”很重要,狼不会把所有的鹿都吃掉的,只能吃掉其中的一些。

  生:“太快”也很重要,鹿群不能发展得太快,森林里超过十万只鹿就会闹饥荒的。

  生: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狼并不是只吃病鹿,只是生病的鹿跑不快,经常会被狼吃掉。

  师:大家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相信你们一定说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们!(学生复述课文第四自然段。)

  四、写书信,促表达

  师:为了让更多的居民知道他们的过失,我们可以给他们写信。

《狼和鹿》课时教学实录2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8课《狼和鹿》,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字词,读通了课文,还记得课文的最后一段有这样两句话,谁来读这两句话。

  (出示: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生:读。

  师:读了这两句话,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师:板书“功臣”

  生:谁是祸首?

  师:板书“祸首”

  生:是鹿是祸首。

  生:人是祸首。

  师:倒底谁是“祸首”?让我们带着我们的疑问再次走进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读完之后,说一说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课件展示凯巴伯森林)

  师:眼前的这幅画面,你还能想到哪些词来形容这片森林吗?

  生:鸟语花香。

  生:树木成阴。

  生:郁郁葱葱。

  生:美不胜收。

  师:小动物们在这片森林里生活的怎么样?

  生: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生:齐读(一百多年以前——在林间嬉戏)

  师:它们一直是那么悠闲的吗?

  生: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它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

  师:狼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动物?

  生:贪婪而凶残的。

  生:凶恶的。

  生:可怕的。

  师:我们的眼前仿佛看到了那贪婪而凶残的狼正在对鹿下毒手,在暗算小鹿。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生:一只鹿掉队了,狼偷偷的扑上去,一口咬住小鹿的脖子,鹿慢慢地窒息了。

  生:一只小鹿正在河边喝水,狼扑上去,把小鹿咬死了。

  师:是一只狼在吃这只鹿吗?

  生:不,有好几只狼在吃,它们有的咬鹿的腿,有的咬开鹿的肚皮,吃鹿的内脏。

  师:血流了一地,真是太残忍了。狼对人们喜爱的鹿下毒手,进行暗算,人们会说些什么呢?

  生:我们一定要把这可恶狼给消灭掉。

  生:我们一定要让鹿过上幸福的.生活。

  师:当地居民是怎么做的?

  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引读:同学们,正因为当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

  生: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师:正因为当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

  生: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只跟着一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

  师:正因为当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

  生: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六千多只。

  师:这段话中列了哪些数据?从这些数据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25年,说明时间很长,杀的数量很多。

  生:六千多只也说明杀的数量很多。

  生:一只跟着一只……

  师:一只跟着一只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杀的速度很快。

  师:真聪明。请大家一起把这些数据读一读。

  生:读数据。

  师:是啊,有组织,速度快,时间长,杀的数量之多,简直就可以称之为——

  生:斩尽杀绝。

  师: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把居民对鹿的爱之深,对狼的恨之切给读出来吧。

  生: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这时候,狼被除了,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当地居民,你会说什么呢?

  生:这下可好了,鹿不要再担心狼对它们下毒手了。

  生:我们可是做了件大好事啊!

  师:鹿的天敌被人们杀了,这下可好了,多轻松自由呀!森林成了鹿的——

  生:王国。

  师:它们在这片森林里生活得怎么样?

  生:它们自由自在。

  师:还要提防狼吗?

  生:不要。

  师:还要担心狼对他们下毒手吗?

  生:不要。

  师:正因为这样的自由,所以最后鹿的总数超过了

  生:十万只。

  师: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成千——

  生:上万。

  师:不计——

  生:其数

  师:数不——

  生:胜数

  师:的鹿,想象一下,这时候你放眼远眺,凯巴伯森林是什么?

  生:是一片枯黄。

  生:是许许多多的鹿。

  师:再放眼远眺,你看到的还是什么?

  生:还是鹿。

  师:密密麻麻的鹿呀,让我们看看这个景象吧!

  (课件展示)

  师:它们遍布森林的每个角落,实在是太——

  生:多了。

  师:想想狼被杀之前是多少只鹿?

  生:四千只鹿。

  师:鹿群竟然从四千只增长到十万只,这数字实在是太——

  生:可怕了。

  师:同学们,这么多鹿,最后只剩下多少只?

  生:八千只病鹿。

  师:其他鹿到哪去了?

  生:死了。

  师:死了多少只?(用竖式板书100000—8000=92000)

  生:九万两千只。

  师:说到这里,老师觉得心情非常沉重,面对这一组悬殊的数字,你想问什么?

  生:这些鹿为什么会死呢?

  师:出示自学要求(1)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鹿为什么会相继死去?(2)同桌交流:鹿为什么会相继死去?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鹿为什么会相继死去,然后同桌交流。

  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生:同桌交流。

  师:行间巡视。

  师:谁来说鹿死去的第一个原因?

  生:鹿是病死的。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生:鹿是饿死的。

  师:你从课文的哪儿看出来的。

  生: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师:十万只鹿,一个凯巴伯森林怎么够吃呢?鲜嫩的草地早已成了光地,饥饿的鹿群只能吃带刺的灌木,灌木吃光了它们就吃——

  生:吃小树、嫩枝

  师:就连难以下咽的树皮也吃光了,一切能吃的都吃光了,可是你还能听到无数的小鹿对妈妈可怜的哀鸣——

  生:妈妈,我好饿。

  生:妈妈,我要吃。

  师:无数的小鹿在哀鸣——

  生:妈妈,我饿,我饿……

  师:真是可怜的小鹿!可是鹿妈妈望着光秃秃的森林,只能深深地叹息,无奈地摇头。

  师:(出示句子:“整个森林……蔓延”)

  师:这个句子里面有一对反义词,哪一组?

  生:消退——蔓延

  师引读:一年过去了,绿色在——

  生:消退。

  师:枯黄在——

  生:蔓延。

  师:十年过去了,绿色在——

  生:消退。

  师:枯黄在——

  生:蔓延。

  师:二十年过去了,整个森林——

  生:像着了火一样,

  师:绿色在——

  生:消退

  师:枯黄在——

  生:蔓延。

  师:多么凄凉的景象啊!凯巴伯森林一片悲凉,同学们,鹿相继死去,还有一个什么原因?

  生:鹿是病死的。

  师:能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说吗?

  生: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出示“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生:齐读。

  师:为什么狼被捕杀之前,疾病没有在鹿群中游荡蔓延呢?

  生:病鹿跑得慢,一下子就被狼吃掉了。

  师:原来森林里的四千只鹿是什么样的?

  生:健康的鹿。

  生:强壮的鹿。

  生:活泼而美丽的鹿。

  师:现在这八千只病鹿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被病魔缠身的鹿。

  生:无精打采的鹿。

  生:被病魔折磨得没法生活的鹿。

  生:奄奄一息的鹿。

  师:鹿的惨状你能读出来吗?

  生齐读: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师:同学们,这八千只病鹿,它怎能不回忆昔日与狼共处的生活呢?

  (出示森林对比图片)

  师:看着由葱绿变得——

  生:枯黄

  师:由生机勃勃变得

  生:死气沉沉

  师:的森林,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到非常难过。

  生:我感到非常痛心。

  生:我感到非常失望。

  师:是啊,这是多么地让人失望、伤心、难过、痛心呀!让我们带着这些感悟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请女同学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男同学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从“可是”开始朗读,在读之前,我想问一下,第一自然段应该读出森林的——

  生:生机勃勃。

  师:第三自然段,应该读出森林的——

  生:死气沉沉。

  师:眼看鹿一只跟着一只地死去,葱绿的森林变成了一片枯黄,人们揪着心在痛,同学们,你们想,当地居民这时候又会说什么?

  生:我真后悔啊,不该杀狼啊!

  生:早知道这样,我们就不杀狼了。

  生:真没想到好心办了坏事啊!

  师:(出示句子: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地“祸首”。)

  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找出谁是功臣?谁是祸首?并且用“因为……所以……”来回答。

  生:因为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所以狼是功臣。

  生:因为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所以狼是功臣。

  师:那谁是祸首呢?

  生:因为人们特意要保护鹿,而把狼给杀了,所以人是祸首。

  生:因为人们为了保护鹿,却杀了狼,使鹿群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所以成了破坏森林,毁灭鹿的祸首。

  师:从“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谁是祸首?

  生:鹿是祸首。

  生:表面上看鹿是祸首,但人类是幕后黑手。

  师:大自然中各种事物它都是有一定联系的,就像课文中说的狼要吃鹿,鹿要吃树一样,那么,狼和鹿它就像一架天平,这个平衡我们把它叫做生态平衡。板书:生态平衡。

  生:齐读。

  师:如果你是当地政府,面对惨状,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生:我会种些草,种些树,让鹿不再饿死。

  生:我会再弄些狼放进凯巴伯森林。

  师:你真聪明,跟美国总统罗斯福想得一样。在1995年,“引狼入室”的计划终于得以实施,美国政府从加拿大运了一批野狼放入了凯巴伯森林。现在凯巴伯森林又恢复了生机。来,为凯巴伯的重生鼓掌。

  生:光引进狼还不够,森林里都是病鹿,还要帮鹿看病,然后再种些草,这样这些鹿才有的吃。

  生:还要植树造林。

  师:同学们想得真周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破坏生态平衡,那是人类在自掘坟墓,如果我们无视自然,人类就会自己走向灭亡,为了人类能永久居住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应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吧!正所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出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生:齐读

  师:我们不光要把这句话读到心里,还要落实到行动上。

  师:下课。

【《狼和鹿》课时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陶罐和铁罐教学实录12-07

《酸的和甜的》教学实录03-02

(优秀)《酸的和甜的》教学实录03-03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实录12-18

《四季》第一课时教学实录03-06

《摘星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A版)03-05

《狮子和鹿》同步练习03-08

《狼和小羊第一课时》课堂实时记录09-01

长颈鹿和乌龟的故事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