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园合作与婴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时间:2022-02-27 14:18:43 好文 我要投稿

浅谈家园合作与婴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研究目的:

浅谈家园合作与婴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关于0-3岁儿童的教育已成为当今学前教育的一个热点,学前教育范围已不单指3-6岁儿童,其已包括1-3岁的婴幼儿,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讲,幼儿可塑性最大,三岁前的儿童正是形成良好各种习惯的萌发期。如果家长在此阶段忽略对孩子各种习惯的培养。那等于没有良好的开端,长此以往,就使孩子易形成许多不良习惯,当不良习惯形成后,等长大后再去纠正那就较困难了。当前,随着独生子女的普及,孩子在家是“小皇帝”、“小太阳”,他们在家呼风唤雨,不用自己动手,就能得心应手。家长对孩子出于无奈,或对孩子过分的保护和关爱。如果此时,广大幼教者能走出校门,走进家门,抚家长一把,那把家庭、幼儿园的教育融为一体,教育一致,那对孩子的影响是受益匪浅,完全能够早日防止孩子不良习惯的养成,为此,我园对1-3岁婴儿家园合作习惯的培养作一初探与研究,希对广大家长和教育者有所帮助,能抛砖引玉。

  二、研究步骤及方法

  第一阶段:入园前的幼儿年龄:一岁半至两岁

  教育参与者:家长、教师

  合作方法:观察记录法、上门指导法、亲近情境法

  第二阶段:入园后的幼儿年龄:两岁至三岁

  教育参与者:教师、家长

  合作方法:家园共识法、家园沟通法、活动展示法、纵向比较法。

  三、实施过程:

  一岁半至两岁(将入园的幼儿)

  (一)对宝宝行为习惯要求:

  1、生活习惯:会独立拿茶杯喝水,能够一手拿匙、一手扶碗自己进餐,在成人帮助下,吃完最后一口食物才离开饭桌,懂得上床后要闭眼安静入睡,醒来时情绪好,能配合成人穿衣、鞋。

  2、卫生习惯:在成人提醒下知道要求坐盆,在固定的地方大小便,知道饭前要洗手,在成人帮助下乐意洗手、洗脸、洗头、洗澡,学会用毛巾擦手。

  3、礼节习惯:会在成人提示下,与熟悉的人做手势道别,会与同伴一起玩玩具,玩好会放回成人指定的地方。

  (二)宝宝在家行为记录

  案例(一)有一次,我们到未入园的洋洋家里,他们正在吃饭,他爸妈自己吃饭,而他们的孩子由奶奶在喂饭,他奶奶就跟我们谈起,我们每到吃饭时,就拿洋洋没办法,他就是不喜欢吃饭,说着,她去找洋洋,边找,嘴里边喊着:“洋洋,洋洋”。洋洋在叫喊中出来了,她奶奶就喂她一口。刚喂了一口,洋洋又不见了。她奶奶边找,嘴里边嘀咕着:哎,真没办法,就这样,洋洋一顿饭是在边玩边喂中吃的,最后饭也凉了,只吃了半碗饭就不吃了。

  案例(二)洋洋饭吃好了,他要玩积木了,我们发现家里的玩具真是琳琅满目,花样齐全。只见洋洋把所有的玩具都拿出来了,他一会儿玩这个,一会儿把手中的玩具都扔了,又去玩旁边的玩具,玩了一会儿,他又嚷着要看电视,看《猫和老鼠》,他认真地在看电视,旁边的玩具他就置之不理了,这时,妈妈来了,对洋洋说:“洋洋,把玩过的积木整理好,再看电视,而洋洋理也不理,还是专心致志的看电视,在旁的奶奶说:”没关系,这么小的孩子,他不会整理,说着,她奶奶就把一旁的积木、玩具都整理完了。

  (三)家庭行为情况分析:

  (1)案例一:是属于不良饮食习惯,这样的饮食习惯属于“游击”式喂饭,孩子跑,家长追的游击式吃饭。案例二:是属于不良劳动习惯,孩子在家玩好玩具,不知道该把玩具放回原处,玩到那里,扔到那里,这样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懒散,不爱劳动,不珍惜、爱护玩具的习惯了。我们对将入园的幼儿家访中,有很多家庭都存在着类似的情况,有的在喂孩子吃饭时,属于“哄骗”式吃饭,如:哄孩子,“不吃饭,雷公要打的”。有的家庭,家长很忙,从小请爷爷奶奶带,老人的教养方式与年轻父母的教养方式存着教育不一致现象,有的家长,总以为,孩子还未入园,太小了,各种习惯的培养还为时太早,不会太多要求孩子,很随意。以上因素,都是使孩子形成不良习惯的种种原因。

  (2)家长困惑:

  1、孩子太小了,对他的要求提了也没用,还是随他吧,等长大了可以再教育。

  2、我们家孩子肠胃不好,到了吃饭时间,总不吃饭,到了未吃饭时间,他嚷着要买零食吃。

  3、孩子太小了,不适合分床,应该和我们父母一起睡,那么,这样去,什么时候他可以独立睡觉了呢?

  四、教师解决困惑方法:

  1、观察记录法:教师登门家访,教师对将入园的宝宝的在家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记录,记录时,帮助父母分析宝宝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然后请家长翻阅早期教育杂志,看“家教”电视栏目,让家长也做个记录者,记录别人教育孩子的成功处,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是否也可采纳这种方法,教师设计记录表格,请家长观察记录。范例:以进餐为例

  时间宝宝表现家长教态教育效果

  第一次吃饭不靠餐桌,边吃边玩“哄着吃”边吃边陪孩子玩饭没吃完,饭已经凉了

  第二次在餐桌上吃家长喂着吃,不准孩子离开餐桌饭吃完了,但孩子不会用勺

  第三次自己拿勺吃家长不喂,鼓励幼儿自己拿勺进餐,家长孩子一起吃孩子喜欢拿勺,但有饭粒掉在桌上

  2、“启步园”亲子活动:邀请将要入园的孩子每周六来园一次,一起玩亲子游戏,制定有系统地亲子活动计划,对将入园孩子进行行为习惯训练。

  案例示范与提示:

  (1)环境创设:可以装积木的拖拉玩具,低玩具柜设置在场地周围。

  (2)游戏规则:请宝宝从起点的玩具柜拿一块积木放进拖拉玩具箱里,由家长陪同孩子一起走,走到终点,由宝宝自己拿积木送到终点玩具柜里,这个游戏培养孩子的整理积木的劳动习惯。

  过程:教师:这是什么?

  宝宝:积木。

  教师:你能把积木拿起来放进筐里吗?

  宝宝:点点头,开始行动

  家长:家长和宝宝拖拉玩具

  教师:宝宝真能干,现在你们送积木回家了,积木要谢谢你们,奖你们一块小饼干,结束。

  提示:玩具柜应是拟人化,高度适合宝宝拿取的,不易过高,完成任务后必须有奖,来激趣宝宝完成任务。

  3、家园配合,帮助宝宝做好入园准备。

  入园前,邀请宝宝来园熟悉环境,让他在父母陪同下来幼儿园,认识班上的老师,教师介绍宝宝来园后的一日生活常规制度,让家长有个心理准备。建议家长在家帮助宝宝进一步认识、了解幼儿园,指导家长培养宝宝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大、小便叫老师、饭前自己能洗手、吃饭会自己拿勺子。要给孩子规定的午睡时间,培养孩子良好的午睡习惯等等。提前按照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安排宝宝的生活,尽量使他的生活钟贴近幼儿园的作息时间。

  二岁至三岁(入园后的幼儿)

  一、对宝宝的行为习要求:

  1、品德习惯:

  (1)知道进班做客时的礼貌,学习使用“您好”、“请”、“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

  (2)在分散活动、集体活动中,不大声喧嚷,会安静听别人讲话。

  (3)能在玩玩具轻拿轻放,在老师提醒下,学会自己整理玩具。

  (4)会喜欢看书,不撕图书,学会一页一页翻书。

  (5)懂得爱护花草树木,不摘花、不踩树。

  (6)同伴会一起玩,在老师的提醒下,会克制自己打人、推人的不良行为。

  2、生活卫生习惯:

  (1)知道幼儿园里有自己的用具(床、碗、毛巾等),并具有固定的'位置,用后会放回固定位置。

  (2)在洗手时,不玩水,学会洗茶杯和擦嘴的正确方法。

  (3)逐步学会独立进餐和入厕,在成人帮助下学习洗脸、刷牙、穿脱简单的衣、裤、鞋,学习坐、站、行的正确姿势。

  二、宝宝入园行为记录

  新入园的宝宝不习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喝水、吃饭、洗手、大小便、玩玩具,都不像在家里一样随心所欲,发现有很多刚入园的宝宝有许多不良行为习惯:

  1、饭要老师喂,不会拿勺子,桌上饭粒掉了很多。

  2、下课与同伴玩不合群,有抓人、咬人现象。

  3、不会自己入厕,不会蹲坑,不会穿鞋子。

  4、大多数幼儿衣服穿得过多、过厚,感冒的人特多。

  5、不会翻阅图书,图书看后乱撕、乱放。

  6、午睡时,扒着睡,啃枕头、咬被褥睡等。

  三、家长困惑:

  1、我家孩子每天回家,不吃晚饭和早餐,真得为了让孩子吃饭,需要想尽一切办法?

  2、我们请他自己穿鞋子,他速度太慢,最后还是我们帮忙?

  3、我家孩子在家就要买这买那的玩具,不给他买,做不到,买后玩了就乱扔,不爱惜玩具等等。

  四、家园合作措施:

  家庭教育对幼儿各种习惯的影响在时间上或空间上都是全面的、直接的。因此,必须争取家长对课题研究的理解、支技和配合。我们根据本园调查的实际情况,现以下原则来教给家长正确的训练方法,以求家园达成共识,并落实具体的家庭配合要求。

  (一)针对性原则

  1、班里设立“小问号”信箱:教师要全面观察班里的每位孩子的一言一行,做好观察记录,特别是一些不良习惯的孩子,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的不良习惯,在家要多注意这方面教育,教师可把记录放在“小问号”信箱,家长也可以把孩子在家的不良习惯放进“信箱”里,让老师在园配合教育。

  2、父母座谈会:我园规定在每月一次的父母座谈会,各班自行举行,每次座谈会内容都围绕一个主题,如:如何培养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孩子提出无理要求该怎么办:等等。发动家长共同讨论,让家长们互相交流经验,让班里教育较好的家长代表介绍育儿经验,或请家长可以发表文章,把文章发给家长互相学习、交流,充分利用家长的知识资源,来解决疑难问题。

  3、《家园联系册》的利用:教师可把孩子在园的不良习惯写在本子上,让家长了解孩子在近阶段在园的表现,及时配合教育。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有时是在模仿中形成的,因此,可以在家园联系册中让家长在爸爸妈妈的话中写写孩子在家近阶段的表现。

  4、家访:家访是家园共育的直达车,教师可以针对孩子近阶段出现的不良习惯进行家访,在家中了解孩子形成这种不良习惯的原因。例如:孩子在午睡时常扒着睡,教师可把这个事实告诉家长,让家长在家也要观察孩子的睡眠姿势,向家长宣传不良睡眠姿势造成的不良后果,让家长配合纠正,共同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二)一致性原则:

  1、家庭成员教育一致

  在家庭教育中,家庭中的所有成年人对于未成年的子女来说,都是教育者,都担负着教育的任务,特别是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家长必须对子女有一个一致的态度,做到要求一致、教育统一。

  (1)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前后一致,宽严相济

  对子女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主要是培养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使子女掌握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一个具体的教育问题管教上,对待孩子必须宽严始终一致。例如:在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角度看,“先严后松”比较有利,即或是一些小毛病,也要严以相待。要求家长在训练孩子的习惯时,要求始终一致,在孩子有进步时,就必须给孩子一个肯定以资鼓励。

  (2)家里所有长辈对孩子要求统一

  现代家庭的孩子有方些是父母不在身边。从小由爷爷奶奶带,父母偶而尔去看望孩子一次,出现教育方式不统一。例如:父亲说:“你今天一定得把饭吃完,而且要自己吃”。奶奶说:“我来喂”。父亲说:“不准吃糖”。老人却暗地里偷着给他吃。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良的饮食习惯,很难对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孩子的父母俩人要求也要统一,教育要一致。

  2、教师在园,教育一致

  现在一个班里带班的有两位老师,一个保育员阿姨,那对孩子的常规教育时,三个人的教育要求必须统一,特别是对于刚入园的幼儿,他们一进园,对幼儿园的一日常规制度不是很熟悉。俩位老师在训练孩子常规时必须同时配合教育。例如:在整理积木,在玩积木时,必须给孩子有一个固定位置,还有对孩子的进餐要求,如何放盆子、如何坐的姿势等等,都应该要求统一,这样才会使班里的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3、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要一致

  (1)家长会:教师可以召开期始家长会,宣布孩子入园后的生活常规及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要求,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习惯培养要求,并告诉家长在家应配合的地方。例如: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要求他们自己会拿勺、会穿鞋子、会独立进餐,这些要求,请家长在家也应配合训练,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2)家长开放日:教师在孩子入园期间,通过对孩子的一阶段训练,孩子已形成初步的常规时,请家长来园观摩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老师对他的要求,让家长在家可以遵循幼儿园的一日常规制度对孩子进行训练,让孩子快速习惯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三)持之以恒原则

  (1)家长树立榜样,为孩子塑造楷模。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为了让孩子养成种种终身受用的好习惯,做家长的必须从自身做起,从为父母那一天做起,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关键在于家长有了良好开端,会持之以恒的培养。

  (2)改善家庭环境设备,使之对幼儿更加合理开放。如:降低水龙头,设置专门的玩具箱,专门有适合孩子高低的衣服挂钩等,以便幼儿自我服务,提高孩子自理能力,坚持让孩子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做。

  (3)孩子的教育要求自始自终要求统一,不是今天要求孩子在午睡时脱裤子,而明天又换了一个要求,请孩子穿着裤子睡觉了,这样始终让孩子形成不了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幼92家92儿童

  四、家园沟通原则

  1、家园沟通的立交桥家长园地:教师可在园地中设立表扬角,表扬今天突出表现特棒的幼儿,让家长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鼓励家长们能用正确方法教育孩子,在保教天地中,不定期的刊出有关家庭各种良好习惯培养的教育对策,让家长随时可学习,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幼94家94儿童

  2、定期举办家长学校

  (1)家长学校内容,可以每月一次的商讨活动,可以请专家讲座,解决家长教育孩子的实际困惑。例如:《怎样改善好孩子的行为》、《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法的看法》、《孩子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规则吗?》、《引导家长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等等,通过家长学校,可以提高家长对孩子良好习惯培养的正确认识,改善以往对孩子不良教育的方式方法,让教师与家长互动式地教育孩子。

  (2)学校建立“家教咨询”中心,让有困惑的家长,随时可以来电,把一些疑难问题告诉“家教咨询中心”的老师,值班老师可以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直接可以解决的,就在电话里解决,不能解决的可以让教师们讨论,解决不了的,请专家解答。

  五、研究效果(采用纵向比较法)

  (一)幼儿在园教育效果

  各种习惯时间生活习惯礼节习惯品德习惯卫生习惯

  参加启步园宝宝入园的表现(托班)入园适应快,哭闹少,知道喝茶自己拿茶杯,基本会自己拿勺进餐,有良好的睡姿。会在成人提示下与老师会打招呼,与老师问早、道别。会与同伴一起玩,抓人、咬人现象少,撕破图书现象少。知道在固定的地方大小便,知道饭前要洗手。

  未参加启步园宝宝的入园表现(托班)进班哭,不与老师亲近,不懂得自己拿勺吃,要老师喂饭,年龄稍大的幼儿也有此现象,不会穿鞋子。与老师不打招呼,回家了,见了父母就走了,不懂得道别。与同伴玩,他不顺心就抓人、咬人,与同伴抢玩具,不喜欢看书,要撕书。有的喜欢咬嘴唇,有的喜欢吮手指,有的喜欢啃衣服,不知道洗手方法,饭后擦嘴不知道。幼103家103儿童

  进入小班时期的宝宝表现逐步学会独立进餐和入厕,在成人帮助下,学习洗脸、刷牙、穿脱简单的衣、裤、鞋子,学习坐、站、行的正确姿势。知道进班、做客时,不大声喧嚷,会安静倾听别人讲话,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您好”、“请”、“再见”等。在玩玩具的时候,会大家一起玩,在老师提醒下会整理玩具,撕书现象少。学会正确看书方法,知道打人咬人是不对的。在老师提醒下会克制自己行为。在洗手时很少玩水,学会洗茶杯、擦嘴的正确方法。吃饭时,饭粒掉出现象明显减少。学会正确的睡姿。

  (二)幼儿在家教育效果

  各种习惯时间生活习惯礼节习惯品德习惯卫生习惯

  宝宝未入园在家的表现不睡午觉,或没有按时睡午觉。不会拿勺,不会穿鞋,吃饭挑食。没有主动与熟悉的人打招呼,很少用礼貌用语。性格任性,一切要随宝宝,家长很少提醒孩子玩好玩具能整理的习惯培养,并且要破坏玩具。没有教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妈妈帮孩子洗,没有教孩子刷牙的习惯。平时孩子吸吮手指啃玩具家长随意提醒。

  各种习惯时间生活习惯礼貌习惯品德习惯卫生习惯

  宝宝入园后在家的表现。在家会独立进餐了,学会拿勺子了,会穿鞋子了,会穿简单的衣服、裤子了。知道与熟人打招呼了,学会初步的礼貌用语了,会说“再见”、“您好”。撕书现象少了,破坏玩具现象少了,会听爸妈讲道理,会按老师的话去做了。会知道怎么洗手,会知道拿毛巾擦鼻涕。初步让孩子喜欢刷牙,有刷牙的习惯。

  总之,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与教育,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在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能为更多1-3岁的婴幼儿家庭提供个性化服务,与父母携手并进,相互配合,力求使宝宝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去探索。相信会有更多的家园合作方案让我们大家学习。

【浅谈家园合作与婴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相关文章:

从几方面去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学习习惯02-26

婴幼儿巨大的适应性学习02-25

如何与不善于倾听的人合作02-25

改善婴幼儿的发音问题有哪些方法02-25

婴幼儿阅读环境的创设要讲求科学性02-26

如何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02-26

浅谈微笑礼仪02-25

培养积极乐观的宝宝的建议02-26

香蕉的种子知识及培养技术02-26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