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得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得

  什么是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得(精选10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得(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得1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事实上小学中每堂课都十分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然一苗未正,何以成材。而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处于童年晚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心理发展处在一个从幼稚走向逐渐成熟的变动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可以使学生到中学学习时事半功倍,一生受益。

  1、从阅读、书写技能开始

  家长多和孩子聊天,让孩子朗读一些儿歌、绕口令,给孩子定一个阅读时间表,不超过一个小时,还可以邀请同年龄的小孩一起读,过节日或星期天全家人都在场时,让孩子把读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同时教给孩子读书方法:益智读物可一边读一边体会;思想教育读物着重理解含义;娱乐性读物可用泛读、跳读;名篇佳作要精读,还要记笔记,及背诵,还要教给孩子正确的握笔姿势(身离桌边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要注重纠正孩子的错字、别字。

  2、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

  ①课前预习。②上课注意听讲。③做作业前要复习课堂讲授的内容,不懂的地方要多看几遍。④完成作业后要检查。⑤每学完一个单元后自己要小结。

  3、养成上课主动作笔记的习惯。

  记笔记要求学生记重点、记难点,根据自己情况记要点,而不是照搬板书。

  4、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首先按时完成作业。第二要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第三养成作业清楚整齐的习惯。第四养成自查作业的习惯,同时教给孩子自查作业的方法:正向法,从审题开始,一步一步地看有无错误和遗漏。反向法,从答案向前推,用相反的计算来验算。重做法,把题重做一遍看看同上次结果是否一样,如不一样认真查找问题出在哪里。第五要养成及时、按时预习的习惯。

  5、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课外阅读量决定着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浓度。阅读量大的学生进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往往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强。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指导和检查,使之形成习惯。使学生把读书作为一种人生乐趣,一生以书为友。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得2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要使孩子学习好,第一件事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俗话说:“五岁成习,六十亦然”。在上学之初就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关系到他一生能否取得学业成就的大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系统工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家、校配合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俗语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小事入手,从点滴做起,从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开始。为此,作为正处于小学学习阶段的小学生的父母,我们从小学开学之初就十分注重培养钟俊杰良好的学习习惯,总结起来,我们着重培养孩子养成下面五种学习习惯:

  第一,养成定时专心学习的习惯

  。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只有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成绩。为使孩子养成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父母必须认真地看待孩子学习这件事。孩子上学以后,要给孩子准备一张书桌,或者相当于书桌的适合孩子学习的专用的地方,决不能让孩子今天趴在床上应付,明天又在椅子上凑合。还要为孩子安排一段温习功课的时间。小学生放学比较早,放了学可以适当让孩子在外面玩一会儿,然后再回家开始学习,最好不要拖到晚上。每天到了孩子学习的时间,全家人都要安静下来,不要大声谈话、聊天或者闲扯,看电视时把声音关得小一点,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在这段时间里也不做令孩子分心的事,如打牌、搓麻将等等,免得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分散他的注意力。也不要一会儿问孩子学校的事,一会儿批评孩子书包弄得太脏、文具放得不整齐,一会给孩子倒杯水等等,最好是坐下来做些没有声响的工作。如果这时父母也能坐在孩子旁边读书、看报,那就更好了,这样,除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给孩子树立一个爱学习的榜样。按照上面所说的去做,孩子就会把学习当作生活中的必要程序来完成,每到学习时间,就会主动坐下来做功课,再也用不着父母的提醒、叮嘱和责骂了,孩子会很自然地养成定时、专心的好习惯。

  培养孩子专心学习,还得培养他做什么事情都紧张、敏捷、集中精神,绝不慢慢悠悠的好习惯,做事认真做,做完了就痛痛快快地玩。要让孩子知道,边玩边做作业,并不能减少作业,也不会玩得更多,而且作业没完成,玩也玩得不痛快。只有尽快认真地完成作业,才有可能痛痛快快地玩,玩的时间才能多一点。这一点既要讲给孩子听,也要在行动上约束他。规定不完成作业就不能玩,而且坚持不动摇。紧张、认真的习惯潜移到学习上就是专心致志,而懒懒散散、敷敷衍衍的孩子,不仅事情做不好,学习也学不好。

  第二,养成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做一个好学生必须有学习责任感,而按时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是学习责任感的具体表现。一个好学生到了该学习的时候就应该放下一切主动地去学习,应该自己完成的作业决不让别人代替。但是,由于孩子刚入学,自制力差,还没养成习惯,一时难以做到,这就要求父母给以督促和指导。虽然工作很忙,但孩子一到五年级的作业我们家长都有有为他签名,不管孩子提出什么理由和借口,当天的作业必须当天完成,决不允许拖到第二天。虽然辛苦了一点,但在检查与签名的时候如果孩子做作业中遇到困难,父母只能给以讲解和启发诱导,鼓励他自己去克服困难,找到答案,但家长决不能包办代替。因为孩子要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不怕困难的坚毅精神,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才能做到。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得3

  这学期我校上报了“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课题研究”参加课题的老师在黑校长的组织下进行了学习与交流了,感触颇深。“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良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若养成了坏习惯,那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是否养成良好习惯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其意义是深远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段阶是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习惯养成不仅影响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而且影响以后乃至将来的一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下面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小学生应具有专心听讲、阅读课本、动脑多思、完成作业、课外自学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教给学生专心听讲的方法,培养学生边听边想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向老师提出,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的学习。特别要培养学生求异思维,逐步形成独立的观察与思考能力。其次,教师要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反馈,了解学生作业中的常见错误和多发错误,让学生认真纠错。还要把好作业有意识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向榜样看齐的向上心理,自我纠正错误,书写规范。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要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益的课外书,好的内容及时摘录,经常整理,逐渐养成自学的习惯。

  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反映了他对社会、对生活的态度,也反映了他的精神状态和文化素质。无数的事实证明,良好的品质往往是从小打下的基础,而不好的,甚至坏的思想、行为习惯也往往是从小或者小学时期开始的。“改造比塑造更困难”。因此,我经常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常规抓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使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遵守纪律、遵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公德、勤俭节约、爱护公物、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比如,有的学生损坏桌椅和学习用具等毫不可惜,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公物方便你我他》、《学习的好伙伴》等主题活动。此后,学生能自觉地爱护公共财物,爱惜学习用具。

  三、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竞争意识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智力、体质、行为上有许多优点,但由于教育引导(包括家庭教育)不当,使他们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比如,任性、遇挫退却、嫉妒别人……教师不应忽视这些现象,要耐心地引导学生走出误区,培养学生有克服困难的意志,能经受成功的考验,同时能经受失败的打击,有认准路、用好力、不达目的不止的精神,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并能抵御不良行为的诱惑,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为小学教师,我们面对的是活泼好动的孩子,只能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得4

  一、爱心加耐心,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于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来说,出现哭、闹、喊、跑、不肯吃饭、不肯上课的情况司空见惯。为了改变这种现象,老师每天都应该微笑接待每一个孩子,即使孩子们对我们拳打脚跌,我们也毫无半句怨言。为了让孩子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教师可以运用有趣的有关生活常规的故事、儿歌等,如开学第一周,我给孩子们讲述了《宝贝的一天》、《幼儿园也是我们的家》等故事图片和儿歌,让孩子了解幼儿园,喜欢幼儿园,学着故事、儿歌中的主人公的样子做。经过一个学期,我们的孩子自理能力大大地整理文章由提高,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们学会了自己安静的吃饭、吃点心,学会了排队喝水,学会了自己穿脱衣服、裤子、鞋子,学会了安静的睡觉。而且,每次午睡,孩子脱下鞋子都会整齐地放在鞋架上,起床后,孩子们穿好衣服、鞋子后会安静地坐在床上,耐心的等待,等全部的孩子都穿好后,一起排队出去。

  二、细心引导,让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的关键,所以我们在平时很注意这个方面的培养。孩子刚入园,从一个集千般宠爱于一身的小王子、小公主走向另一个一切行动听指挥的集体环境,他们的年龄、以前的生活习惯制约着他们。利用晨间谈话、各种活动等机会,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我们的孩子进步了。早上,他们看到老师主动问好,会队到指定场地做早晨;语言活动、社会活动等,他们听到老师的指令,很快就会好;音乐活动时,听到琴声,马上会和钢琴边唱边跳;他们会安静地坐在位置上看书,能把玩具放在桌子的中间,大家共同分享。

  三、重视家园配合,巩固各项常规。

  培养幼儿常规还要重视家园配合。特别是小班,初入园时,家长担心幼儿的生活起居。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孩子的机会,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对家长提出有关教养幼儿的具体要求,如初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等,让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在家中也要培养幼儿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擦嘴、洗手等习惯。鼓励家长在家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做好了家园配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良好的常规。小班的孩子可塑性很强,相信在家园一致地教育下孩子们会茁壮成长。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得5

  众所周知,良好学习成绩的保持,离不开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接班开始,我就注重同学们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课前习惯

  1、认真完成前置性作业的习惯。前置性作业是生本学习的的重要环节。要让学生掌握完成前置性作业的方法,能够主动积极完成前置性作业。

  2、课前准备的习惯。上节课下课后,要求学生把课堂上用的东西,如课本、练习本、笔等放在桌上必须的地方,安静坐好,小憩收心,准备上课。

  (二)课中习惯

  1、良好的听课习惯

  (1)听课姿势:要持续正确的坐姿。听讲时就应挺胸直腰坐好,两眼平视前方。

  (2)读写姿势: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头”:读书眼睛离书本一尺左右;写字时上身坐正,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1寸左右处,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

  2、课堂常规学习习惯

  (1)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的习惯。根据学生注意力不持续,易转移等特点,教师要把握好上课的节奏,有张有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之中,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

  (2)规范答题的习惯。口头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表达清楚;在学生课堂板演以及平时的作业和练习中,教师要规范要求,不放松任何细节,加强讲评,及时纠正。

  (3)认真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从小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坚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要认真仔细,规范整洁,字迹要清楚、工整,文字和符号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4)有条理、快节奏的习惯。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做事无紧迫感、拖拖拉拉、动作缓慢的现象。课堂上要求学生做到提高效率,加强学习的计划性,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3、课堂思维习惯

  在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之后,教师应将培养重心调整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用心发问、多向思维、独立思考、大胆发言、勇于批判、相互合作等品质习惯上来。

  (1)用心动脑、大胆发言的习惯。要从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潜力。要加强学生实验操作和动手潜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潜力和探索精神。

  (2)与人合作的习惯。课堂上,务必唤起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使其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众的关系,将个人活动与群众活动融为一体,互相配合,协调一致。

  (3)敢于提出问题的习惯。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新课程的教学尤其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

  (三)课后习惯

  1、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1)按时认真完成作业。要求学生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书写工整规范。

  (2)作业独立完成。做作业时不能抄袭他人作业,或一边做作业,一边做其他事情,要求作业认真,独立完成后再做其他事情。

  2、及时复习的习惯。要让学生学会每一天晚上把当天的功课进行回顾,周六、周日把本周学习资料进行小结,一段时间集中搞一下复习等。要善于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前后联系,构建知识框架,构成知识网络。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得6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我认为有以下几点要做好。

  一、兴趣的培养要体现于每个教育环节

  首先,新颁布的课程标准识字量要求下降,有利于各种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养成。教师要认真地落实课标要求,精心设计教学,让学生在入学不久就喜欢汉字,做到自主识字。

  二是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识字。比如,学生入学不久可以布置这样的家庭作业:做一个可以有图画等装饰的姓名卡片。上学后,在课间或课下鼓励同学之间互相交换,互相认识。学生会很容易、愉快地认识许多字,并激发一定的认字兴趣。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学校的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都可以作为识字的途径,作为学生识字的课堂。如,指导学生把平时阅读、生活中认识的字剪下来或写,粘贴制成自己的识字乐园。比如说,每天上学经过的商店、路牌、广告、书店都有自己的名称;人民币上面的汉字,这些都是学生识字的好机会,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能让学生喜欢识字。

  三是在课堂识字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培养学生识字的愿望。还可以利用游戏、竞赛、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比如,在进行识字单元教学的时候,为学生创设比赛情境,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竞争的欲望。在识字教学过程还要关注学生个性化的识字策略。

  四是不同的识字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要选择合适的识字方法来教学。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识字方法。教科书所要求会认、会写的字,是最基本的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尽可能完成。但是应该给那些已达到基本要求的学生提供一些空间和机会,体现差异性。当学生掌握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让语文因生活而精彩,让识字因阅读而丰富,让我们的学生更加喜欢我们的语文课。

  二、保持好写字的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首先,语文老师要写一笔好字,要具备这种指导学生写字的基本技能。然后把写字教育和书法教育融入到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去。

  二是不仅仅是语文老师,其他学科的老师,如果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写得非常精彩的字的话,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引领、引导和影响。因此,所有学科的老师都要练字,我们大家来享受书法艺术的熏陶,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三是通过教师的感染与示范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认认真真写好字。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做到在黑板上板演、范写,注重笔顺,注重间架结构,同时让学生在老师范写的时候认真看,用心记,模仿写,这样做的话,写字教学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文化。学生写字的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非常重要,这不仅仅关系到写字的质量,还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是在写字的评价方面,一定要以鼓励学生为主,形式要活泼。在布置写作业时,作业量要适中,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可以让学生把同偏旁的字写在卡片上,把卡片剪成水果状在全班交流,在黑板上画一棵大树,把卡片贴上去等。识字评价要激励学生识字的兴趣,展示学生识字的成果,不要让写字成为学生的负担。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得7

  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听课,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教师要讲好课,另一方面学生要会听,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要求学生做到“四会”,即“会听、会想、会说、会记。”

  一、会听——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

  要求学生上课时既要听老师讲解,又要仔细听同学们的发言。要使学生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老师自己必须做到:①上课时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促使他们仔细听课;②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吸引他们仔细听课;③运用学生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保持学生良好的注意。教学中既要运用教具、实物等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又要运用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手段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专心听课,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形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其次,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听的习惯进行培养和训练,为了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要求学生做到:

  1.重视听讲。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老师讲解的重要作用。老师的分析讲解、启发点拨,不管从内容的连续性、生动性,还是从方法的系统性、灵活性,都比课后老师或家长的辅导详细得多,更是同学们自己看书远远不能比拟的。

  2.专心听讲。课上应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眼睛要盯着老师或黑板,看老师的表情或板书内容,耳朵听老师讲课,头脑思考所讲的内容,思路应与老师的同步。

  3.会听门道。一般老师讲课分成几个大步骤:开始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接着引入新课,然后进行新课、分析讲解、推理,启发学生理解掌握新课的内容,最后还要概括小结一下。

  4.当堂弄懂。一堂新课,总要介绍一些新概念、新方法、新技巧,那么课堂上就要搞清楚每一个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对数学公式、法则、性质和定律要知道怎么推导出来的,以及如何运用。在课堂上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就要想到哪里,始终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5.理清思路。学生的思路不但要跟着老师走,而且要把知识发展思路及教师引导思路弄清楚。知识发展思路,在预习时可能“理”过,但不一定理清楚,上课时就应特别注意,弄清楚本节课所学的新内容,是怎样从上节课内容发展来的,这样理,有利于理解,也有利于记忆。

  二、会想——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

  学习数学知识,就其过程而言,实质上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知疑、质疑、释疑的思维过程。所以,数学教学中质疑问难习惯的培养和训练尤为重要。

  要使学生养成质疑问难习惯必须做到两点:

  1.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教师除了对敢于质疑问难的学生进行鼓励外,还应根据小学数学的特点激发全体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故意设疑激趣,如讲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出示例题后,教师发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我们已会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该怎样计算?能否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呢?怎样转化?在完成转化后,暂不作具体的计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问:如果小数点移动后,被除数位数不够怎么办?……这样一步一步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顺着逻辑思维的路子,得出了计算法则,显然,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还有的教师抓装反例”或判断题来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例如,教学平行线的定义后,出示:

  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叫做平行线;

  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③在不同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让学生抓装直线”、“不相交”、“同一平面”等关键词进行质疑,以便透彻理解概念和性质。

  2.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要使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小学数学中质疑问难的主要方法。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主要可围绕两个方面进行:

  ①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的基本形式。如概念是怎样说明的,怎样表达的,为啥要这样表达?

  ②解例题、习题的方法。解题依据是什么,题目解完后可再想一想,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吗?如果把这道例题再改变一下条件或问题,解题方法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二是教会学生逐步学会质疑问难的一般方法,质疑问难的方法主要是课本中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逻辑方法,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释疑解难,并逐步养成习惯。

  三、会说——养成爱说善说的习惯

  说是表达,是思维的外壳。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来反映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理解过程,因此,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爱说善说的习惯。说的训练一般有如下三种:

  1.操作叙述法。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有时感到无话可说,因此,要注意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引导他们在动手操作中用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如,1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摆小棒,边摆边说:“1根小棒加上1根是2根小棒,2比1大,2排在1的后面;2根小棒加上1根是3根小棒……”这样使学生有话可说,从小养成爱说善说的习惯。

  2.直观引导法。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一步,提供图形,要求学生说出图意,说出阴影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第二步,引导学生看图,从中看出34=68=912。第三步,从左往右观察等式,初步概括为数学语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第四步,从右往左看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第五步,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种训练,能使学生学会有条有理地说话。

  3.说理论证法。要求学生作出判断,并充分说理。如,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要求学生说出: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工作效率一定,就是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的比值一定,所以成正比例。此外,要培养学生爱说善说的习惯,教师还必须做到:①沟通情感,让学生乐于说;②打消顾虑,让学生大胆说;③酌请提问,让学生踊跃说;④当堂记分,让学生争着说。

  四、会记——养成勤于记笔记的习惯

  笔记,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手段,如果上课时既听了时既能理解又会作笔记,学生讲,又动了笔,既动了脑,又动了手,就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对学生记笔记要进行具体的指导:一种是直接在课本上记下一些要点、注解,如当老师讲到某个问题对自己有启发时,或某个问题不懂、或有什么好的想法时,可以在课本上或书上简要地记上几笔或画个符号,留待课后解决,防止关键地方漏掉;另一种是记下扼要的提纲式的听课笔记,尤其高年级的同学要养成听课记笔记的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得8

  儿子上小学已经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里,作为家长可以说是每天都在担忧和困惑中度过,担忧孩子如何才能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困惑的是如何转变和适应小学生家长的角色,更好地配合老师早日把孩子引导到正确学习和成长的“正轨”上来。

  众所周知,好习惯成就好人生,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好习惯一直是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的目标,下面我就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这里简单交流一下本人的心得体会。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研究表明,出色的孩子都来自有着浓厚学习氛围的家庭。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不读书的家庭,就是精神上残缺的家庭。”

  在日常生活中,我非常注重对儿子阅读习惯的培养。自儿子一岁多开始,就开始买《婴儿画报》、《幼儿画报》、《东方娃娃》等儿童期刊读物,每天睡前读给他听,到儿子两三岁的时候,由于男孩天性使然,儿子逐渐表现出对西游记、哪咤闹海、葫芦七兄弟等神话故事的喜爱之情,每天都要缠着读给他听,对其中的故事情节和内容总是津津乐道,看到儿子兴趣浓厚,我开始慢慢引导他说给妈妈听,没想到他拿着书一边翻一边讲给我听,竟然把一本故事书的内容从头到尾全都复述出来了。

  不知不觉,儿子逐渐爱上了看书和听妈妈讲故事,出门的时候看到与听过的故事情节相关联的情景都会兴奋不已,随口就能说出某些曾经读过的词汇和成语,到书店看书、买书更是经常的事了。这种习惯现在已经发展成了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儿子主动和我约定,每天睡前半小时都是和妈妈共同阅读的“亲子时光”,尽管儿子现在还不能自主阅读,但既然儿子喜欢,我也就乐于接受了,对于他喜欢的故事读的更是不计其数,儿子有时戏称我说:“妈妈是我的免费复读机,”偶尔我有偷懒不想读的时候儿子还会说:“好书要读一百遍,你懂吗?”

  为了让儿子在上小学之前尽快熟悉和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节奏,我买来了《直映识字》教材,和儿子一起商定了学习计划,大约用了半年的时间,儿子的识字量达到了1000字左右,识字量增加了以后,我有意给儿子借阅了一些介于绘本书和纯文字书之间的“桥梁书”,每天读给他听,有时他也能自己看。看到儿子乐于接受这种方式,我又下载了诸如《一年级的小蜜瓜》、《窗边的小豆豆》等音频故事,每天睡前放给儿子听,听了故事内容,儿子对小学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憧憬,时常和我就故事中某些小学生学习生活的故事情节进行讨论;与此同时还买来了《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读给他听,虽然这类书籍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没能激发起儿子浓厚的阅读兴趣,但也对这些经典图书多少增加了些许了解。

  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持续坚持的过程,需要家长积极的引导和支持,在我们家里,床头、沙发、窗台上到处都有书,儿子想看的时候,随手拿来就看,有一次,在儿子自己看书的时候,我不合时宜的问了他一个问题,儿子生气的说:“你不要干扰我好吗?”我趁机说了一句:“你小孩知道什么叫干扰吗?”儿子气呼呼的说:“干扰就像是天上飘着的两个风筝,飘着飘着线搅到了一起,你明白吧。”听到孩子的解释,我心中暗喜,看来这些年给儿子读书读到嗓子哑也值了啊,儿子能把“深奥”的道理融合到身边简单的生活中来解读,这就是所谓的“理解能力”吧。

  二、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的好习惯小学阶段正是确立自主学习意识、激发自主学习愿望、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自从一年级入学后,每天都有家庭作业,刚开始,儿子对于老师布置的书写拼音和数字的作业都能很快独立完成,但在做三维同步训练的时候,有时不能按照题目要求独立完成,主要表现在:不愿读题、读“破”题、或者是没读懂题意就下笔做题,其结果可想而知,看到这种情况我心急如焚,忍不住对儿子发了几次脾气。一直到开学三周后,到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听仇老师讲要对孩子心平气和的说话,才悔悟自己方法不当,过于急躁。回家后,我慢慢尝试,委婉地告诉孩子在读题的时候要耐心一点,一遍读不懂再多读几遍,几天下来,效果就呈现出来了,做对了题,儿子也渐渐找到了成就感,有时还自言自语的说道:“哦,我明白了,应该照着这个例题做。”

  对于拼音和“画眉鸟”这类读的家庭作业,儿子一般都能顺利完成,但在对待老师要求背诵的内容时,有些操之过急,读了两三遍就着急让妈妈听他背,结果背的很不流畅,有点挫败感。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耐心解释,让儿子先按照老师要求熟练念上六遍以后,再试着背,结果当然是显而易见的,儿子毫不费力很快就能熟背了,试了几次,儿子像是尝到了某种“甜头”一样,慢慢这种习惯也就养成了。

  在整理书包和准备学习用具的问题上,我一直是坚持放手让儿子自己做,晚饭后,每天提醒他自己对照课程表整理书包、削铅笔、带好家庭作业和老师要求准备的各种材料等,时间长了,儿子自己慢慢总结出了一条规律,每晚整理书包的时候,总是说:“不用看课程表,我也知道,语文和数学每天都得带到学校去。”

  通过这一个月的小学学习,儿子确实有了可喜的变化,国庆假期逛超市的时候,无意中看到货架上“学生日记”样式的笔记本,儿子非要买一本说要记日记,回家后我就把这事给忘了,没想到晚饭后,儿子真就像模像样的做到学习桌前写起了日记,还不时的问我今天是几月几日、什么天气、某某字如何写等等问题,写了虽然只有那么三四行字,而且整篇下来没有一个标点符号,但在儿子的耐心“翻译”下,我还是勉强读懂了全部内容。

  综上所述,以上观点仅是我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点点体会和感悟,一路走来,我也时常感到担忧、困惑、自责、惆怅,有时感觉措手不及,有时感觉没有方向。但一直坚信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在家切实做好对孩子的引导和培养,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并虚心向各位家长请教,相互加强交流学习。“储蓄”好习惯,摒弃坏习惯,继续陪伴儿子学习、改变、成长。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得9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意思是说,在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会伴随孩子一生,影响孩子一生。不管这个习惯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当然好习惯受益终生。一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然而怎样培养这些好习惯呢?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需要遵循的原则。

  1、起点要低

  一年级的学生,只有六、七岁,他们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没受过正规的教育训练。再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长辈宠爱有加,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有的甚至刁钻任性。这时,教育切不可太心急。欲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有耐心,对学生所设定的目标要求起点低,教师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承受、掌握情况,学生才能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步步走好。也才能树立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信心。如刚入学时,学生还不懂得怎么做作业,为了克服学生对做作业的畏难情绪,为以后养成良好作业习惯打下基础,我布置较少的作业;在课堂上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作业;并只提两个小要求:做作业时一不讲话,二不玩,只要做到了,就是认真做作业的好孩子。要求低学生很容易就获得了满足感、成就感。这个要求做到了,再提新要求。这样为学习设置台阶,使其不断进步。

  2、要求要细

  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概念理解不够,也把握不好尺度。为此,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习惯要求不能太空洞,太笼统,要细,要实,要学生一听就懂,知道做法,操作性强。如要求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那到底怎样做是专心听讲呢?我就编了一首儿歌“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老师,小小手举起来,不乱说,不乱动,不乱站,这样上课真正好”。有时学生上课开小差了,做小动作了,随便讲话等,教师一说儿歌前半句,学生马上接着说后半句,既是复习了上课听讲常规,又有效地提醒、督促了不守纪律的孩子。

  3、检查要勤

  小学生持久性差,意志薄弱,容易出现循环往复的现象。因此,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检查是督促学生长久做好一项事情的良方。因此,平时我对于提出的要求勤于检查。采用定时检查和不定时检查相结合,普查和抽查相结合

  4、评价要快

  每个人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做的事会得到人们怎样的评价,一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为了迎合学生的这种心理,在训练、检查过程中细心观察、记录典型情况。好的、进步的及时表扬。表扬方式多样,可以是一种赞许的微笑,一次亲昵的抚摸,一句由衷的赞养,敲一个表扬章,送一颗小红星,贴一张小照片等,可以是当众表扬,也可以是单独表扬;不好的、退步的及时提醒。提醒方式也很多:可以是自身示范,可以是谈心教育,可以是榜样学习,总之要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信心。

  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要付出心力的,它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也需要理智、意志和智慧。为了孩子,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得10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剩下的就是教育”。最初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非常费解,后来走上了教育岗位之后才渐渐明白这里说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九月份校长推荐我读《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本书是由教育专家、著名青年学者林格撰写的一本有关养成教育的专着,主要包括养成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养成教育的14项内容及操作两部分,重点介绍学习习惯与学习个性的养成。看后总体感觉:实用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教育的习惯,而所谓培养,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进行教育和训练”。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指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养成有多么重要。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养成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养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使他们终身受益的事情。习惯,往往起缘于一件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享受优质生活的能力。因此寻求最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是教育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实践和探索的目标,通过养成良好的习惯,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提高成绩;同时健全人格,以便学生学会做人,健全心理,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实现素质教育。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任重而道远,

  在培养习惯的方法中有提到这样的一条: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是的,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反复训练,不断强化,才是实现转化的关键。由此我想到了雨露老师给家长讲座时提到,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吗,让他重复33次,想改掉他的坏习惯吗,让他重复上百次。在平时的工作中,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也可以坚持这样去做。首先保证训练持之以恒,“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其次训练必须严而又严。只经过痛苦的磨练,才能养成好习惯;再次训练必须要求具体。这样学生才容易掌握要领;最后训练必须是纪律制约与自我要求想结合,只有把内部的意志力与外部的强制力结合起来,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有保障。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教孩子五年,给孩子五十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得】相关文章: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之二)-

6.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论文

7.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

8.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文

9.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