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23 09:24:1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信息化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信息化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1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我叫唐秋,来自泗阳中等专业学校。下面我将解释一下《增添我们的魅力》这节课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确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资源整合、教学反思这七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一 首先,来分析教材。

  (一)教材体系、内容分析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职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本教材由五个单元组成,分为三大部分:礼仪、道德、法律。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一个框题。它是学习职业知识的起点。为后续学习道德、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奠定了思想和行为基础。

  (二)教材处理

  本教材充分体现了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所以本次课对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没有做过多的调整,只是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前提下,结合学生实际,加大了些坐、立、行、蹲姿态的练习,目的是加强理解,突出重点,进行拓展。

  二 接着我们分析学情。

  1、知识结构

  本课教学对象是中职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尝试,对实践课程感兴趣。同时,他们即将踏上实习岗位,对礼仪知识要求迫切。

  2、媒体操作能力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搜索引擎、留言版,具备一定的打字速度,小组内能够主动协作,共同交流,能够通过教师所提供的网络环境,获取一定的信息,但仍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尤其是在获取有用信息和整理加工信息方面,教师要避免学生在网络资源面前盲目浏览或不知所措的现象。

  三 解释教学目标的定位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工作岗位标准,以及学生未来发展,我制定出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明确个人礼仪的重要性,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

  能力目标:

  1、遵守个人礼仪的习惯,自觉遵守并践行个人礼仪规范,保持良好的自我象。

  2、学生通过网上学习和网上冲浪,进行自主学习,培养自身通过因特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珍惜人格,尊重自己,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以遵守个人礼仪为荣。

  2、学生在自主探究的网络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生利用网络教学提供图文并茂的知识内容,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培养自身的审美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4、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本着德育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只有掌握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才能在现实生活中练习并运用,这是本节课的落脚点,因而也是重点。

  难点: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与习惯养成。道德意义比较抽象,习惯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做到的。故为难点。

  四 说明我的教法、学法:

  1.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主题教学模式下的示范演练法、活动探究法。

  2.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节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讨论分析、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这几个方法让学生乐于接受和参加。整节课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达到全员的互动。

  五 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查找,阅读收集整理资料(网页、图片、书籍等)。进行分组,准备表演。

  2、教师:利用远教设备和网络资源,准备有关文字、图片、音像、模型资料,并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制作成教学课件。

  (二)流程前期的准备基本就绪,就进入我们的教学实施环节。本次课2学时,90分钟。具体(流程)如下:

  1.导入新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周恩来的图片及仪表格言,在学生感悟和体会的基础上,引出个人礼仪的含义。这样导入形式,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本次新课内容分四目进行。

  第一目:个人礼仪是我的一张名片 教学内容是个人礼仪的内涵、道德意义和作用。 教师用ppt出示学生阅读活动框中三个镜头图片,讨论和归纳相结合,导出个人礼仪的内涵。道德意义和作用。这样设计,把枯燥的理论变为有趣的探索,从而轻松化解难点。

  第二目: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 教学内容是仪容仪表的含义、讲究仪容仪表的意义、具体要求、

  步骤1:出示两份材料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归纳答案。 步骤2:学生活动:前后桌四个同学为一组,互相观察,指出仪容仪表上的优点和不足,共同探讨出具体要求。用ppt出示。这样活动,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第三目:展示风度翩翩的形体姿态教学内容是形体姿态的内涵、包含的内容及要求。面部表情的主要构成因素与要求。

  步骤1:各小组派出最佳形体姿态进行展示(分成坐、立、行、蹲四大项)学生畅谈体会。

  教师出示图片及视频,并示范讲解。学生可以跟随练习,纠正刚才所展示姿态的不足。这一活动,着重点在教师的示范演练。学生可以获得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认识。这样做,突出重点。

  课余我把视频传到站上,让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趁热打铁进行练习。这样,让学生学会学习,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借助相关资源,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步骤2:师生共同探讨出形体姿态礼仪的具体要求。用ppt出示。

  步骤3:出示微笑表情图片,学生讨论微笑的魅力.教师简要归纳表情的作用。设计意图: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自我探究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获得感性认知和情感体验,从而轻松化解难点。

  第四目:展示吐露心声的文明语言

  教学内容是:语言的功效、语言修养的意义、养成文明礼貌语言习惯的途径与方法。

  步骤 1.利用多媒体播放情景剧,思考他们这样说话方式好不好,我们应该怎么才能表现的更有礼貌?接着表演礼貌情景剧。

  把熟悉的生活用肢体表演出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且创设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胆量。

  步骤2.学生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写出大家知道的文明用语。现场上网查找、搜集、整理。

  步骤3. 教师总结。在讨论基础上,导出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的四个方面,用PPT出示。

  这个活动环节不仅巩固了知识点,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课堂中过程性评价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信心与成就感。

  3.课堂小结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培养他们自主归纳整理的学习能力,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接着,我再进行归纳, 指出要想塑造良好形象,增添魅力,只有练习并践行才是根本。

  4.评价和课堂练习这一环节,我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用PPT出示练习,学生快速思考回答,进行训练,来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三个目标的达成情况。目的是,巩固反馈和提高。评价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时,不仅根据课堂中的自评、互评、点评。还请学生在课后上网填写小组合作学习测评表。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也让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同时,测评表也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切实可靠的根据。

  5.布置作业

  第一个作业,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反思为了进步,反思为了提高。

  第二个作业,更容易完成,而且收效显著,就是让学生每天清晨梳洗时面对镜子中的自己微笑一分钟,坚持两个月后,会惊喜的发现自己的变化。再与同学交流体会。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个作业,在本校的站下载本课视频,及时练习。

  六 资源整合

  顺利有效地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学习环境:校园网、Internet网。 学习资源类型:课件、专题站。提供相关站点,提供学生访问服务,全方面了解礼仪的相关知识。提供搜索引擎《Google搜索》等,以便学生搜索其他与课题相关的知识。提供学校公用文件夹,供学生汇总资料使用。

  本节课不但利用现成资源,还注重自己开发资源。借助视频资料、课程标准、专题网站、互动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动态生成与更新。

  七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结束了。课余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优点:

  1、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2、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全面的看待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

  3、最终使整节课渗透人文精神,学生的核心能力得到提高,。

  不足:

  1.虽然课后作业进行分层布置,但课堂中的不同难度的分层教学体现不够 ,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关注弱势。

  2. 学生的自我管理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

  1.课外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2. 完善评价体系,评价方式多样化。

  3. 加强自身形象的塑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个人礼仪。

  我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展示完毕,欢迎评委专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2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时代背景

  我国发达地区的“校校通”工程大规模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入了新的时期。教育信息化的重心转向以新课程改革为导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为核心,推进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深入发展。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滞后现象。“低认知水平,简单技术操作”需要向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方向发展。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定义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

  所谓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8个模块:

  1.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2.学习任务与问题设计;

  3.学习资源查找与设计;

  4.教学过程设计;

  5.学生作品范例设计;

  6.评价量规设计;

  7.单元实施方案设计;

  8.教学设计过程的评价与修改。

  信息化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通过课程问题来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的内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关键模块是教学问题设计。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主体教育理论

  3.新基础教育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5.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6.基于问题导向式的学习

  四、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的定位

  1.教育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的中间连接;

  2.立足于当今优秀的教育理论基础;

  3.大量的案例、模板、量规、可供教师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填空替换的样板等多样化的资源;

  4.各种“阶梯”或“支架”,可供教师能够轻松愉快地模仿、借鉴、运用;

  5.循序渐进,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内化、领悟、迁移、再创造。

  强调人文精神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对各种教育哲学观念的理解、教学的艺术和造诣、对学生的爱心、对事业的追求,生命的价值等等,融入到每一个问题的设计、每一个教案的构思、每一堂课的教学进程之中。

  五、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问题设计

  通过课程问题设计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用问题激发学生全身心进行探究学习,对所学的知识深刻理解,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发展。

  “基本问题”:是引导学生致力于揭示各学科核心位置的重要的基本概念的问题,它不是针对具体知识点的学科问题(现在许多教科书上的问题),而是指向学科核心思想和深层次理解的,能够揭示学科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问题。

  “基本问题”的特点:

  1.指向学科的核心;

  2.在某一领域的发展历史和人们学习过程中自然地重演;

  3.孕育了其他重要的问题。

  基本问题帮助教师关注在较长的教学实践中(例如,一学年课程或中小学某一学段)教学中的重要主题,透过各式各样的教学表面活动去关注要教给学生的那些基础的概念。帮助教师从人、社会、自然、生活的视野来为学生考虑自己的学科教学。

  基本问题帮助学生在学习中的高级思维活动;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帮助学生从哲理高度来认识所学的学科知识,使学习与人类历史、社会、自然相联系;使当前的学习联系到其他学科和更广泛的主题。

  “单元问题”结合单元教学展开的活动,为基本问题提供了结合学习主题的具体通道,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六、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活动设计

  1.根据国家课程标准;

  2.创设学生认知的学习情景;

  3.发展学生的多元智力;

  4.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5.设计辅助学生学习的支架或阶梯

  6.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七、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教学评价设计

  1.评价量规

  2.作品评价

  3.档案袋评价

  4.KWHL表

  5.多样化的评价

  八、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范例研究

  九、设计自己的单元教学计划

  十、展示和交流自己设计的信息化教案

  十一、关于在自己日常课堂教学中实施信息化教案的讨论

  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3

  一、【教材分析】

  1. 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单元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中第二节课的内容。这节课紧扣“个人礼仪”为中心,主要讲了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以及怎样养成良好的个人礼仪习惯等知识。这节课的内容是第一课的一个重点,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学好本课,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提高礼仪素养,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情感目标:尊重自己和他人,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做讲文明、有礼仪的 人。

  能力目标:自觉践行礼仪规范,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3.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个人礼仪习惯养成

  教学难点: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二、【学情分析及学法】

  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应在学校做好就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那么,德育教育就应该放在首位。而中职学生大多数文化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不强,注意力较难集中,不能被动接受枯燥理论说教;再加之受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现在学生对文明礼仪的意识越来越淡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内容简单灌输给学生,必须从学生实际入手,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小组竞赛,合作协同形式,组织学生讨论并布置任务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使学生从感情上接受,并变成自觉行动,才能达到德育课的学习目的。

  三、【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及自主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四、【课前准备】

  为了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我在课前做好了多媒体课件,安排了情景剧的排练,并布置每小组派代表准备作自我介绍。学生预习课文并查阅有关个人礼仪的资料,搜集有关公共场所违背文明礼仪的图片和常用文明用语等相应资源,发布到校园网上“德育之窗”。

  五、【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重点介绍一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这节课我一共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即激趣导入、探索新知、引思明理、学以致用、课堂小结。

  (一)激趣导入 2’

  播放PPT课件,将站姿、走姿、坐姿、致意、鞠躬等标准仪态的图片展示出来,同时播放不雅姿态,进行对比。让学生直观、真切地了解哪些可取,哪些不可取,以加深印象,激发求知欲,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举止,为导入新课做好铺垫。

  (二)探索新知30’

  案例一 多媒体展示老布什竞选演讲材料。(设计意图:我校每月举行一次演讲比赛,让学生观看了解,对自己今后参加演讲有帮助和提高。)

  材料分析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看了这些材料,同学们有何想法?学生积极思考,发表个人意见。(设计意图:利用经典案例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不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很快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材料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教材关于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并分析问题:为什么个人礼仪打造良好“第一印象”,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并回答。

  互动在线 一分钟专业演讲比赛,将事先设计好的表格发放给每个同学评价打分。(设计意图:既锻炼了上台同学胆量,又对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个人礼仪问题进行分析、点评,强调个人礼仪打造良好“第一印象”,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指出学生的优势和不足,进行点评小结。)

  榜样力量 展示彭女士出访的部分新闻报道及图片,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说说为什么彭女士会赢得好评如潮,这又说明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的个人形象是很重要的,良好的个人形象可以提升整体素质,同时让学生明白个人礼仪的重要性。仪容之美包括仪容的自然美,修饰美和内在美三个层次,提高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并引出本课重点和难点。)

  播放材料,引导探究问题,学生讨论、分析、列举,和老师一起归纳、概括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为了突破难点,我在讲解这一内容时,注意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他们思考与讨论,让学生明白行为心表,言为心声,文明无大事,细节彰显道德,从而落实到行动上,规范自己的言行。

  播放课前学生收集的相关违背文明礼仪要求的图片,派代表在全班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身边的一些不文明行为,让许多平时不以为然的'小事和小节,放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中就被放大了,正确与错误产生强烈的对比,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从而教育学生,应学会自尊自爱、加强自律、约束自己的言行。并引发学生心灵震撼,升华感情。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小组竞赛(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文明用语,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检查了课前作业。)

  互动在线 学生表演礼貌情景剧(设计意图:通过表演既锻炼了上台同学,又加深了学生对礼仪知识的运用,对其仪容、仪表、仪态也是一个很好的检验和提升。并且懂得文明礼仪习惯应从小事做起,从日常行为开始,突出本课重点。)

  三、引思明理 5’

  提问:1.2.3.(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在无人监督之下,能自觉遵守行为准则的人才是真正有修养的人。只有内心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懂得尊重别人,才会自觉按社会公德行事。要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就要养成文明礼仪习惯,就必须自尊自爱、自律自强,巩固重点和难点。)

  四、学以致用 5’

  播放周思敏《现代礼仪知识》视频,让学生边看边练,相互指出每位同学在仪容仪表上的优点和不足。(设计意图: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找出自己在个人礼仪修养方面的不足,完成课后作业①。)

  五、课堂小结 3’

  1.运用“盘点收获”的方式进行课堂小结。(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小组协作,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代表发言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又在知、信、行、三个方面进行了盘点,符合德育教育理念。)

  2.课后作业

  ①行为训练:仪态训练、坐姿训练,走姿训练、站姿训练。

  ②观察学校演讲选手的仪容仪表,分别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课后讨论。(设计意图: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上规范学生的言行,让学生在行动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六、【板书设计】

  板书就像是一份微型教案,应简明扼要地将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方便他们理清知识结构。

  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

  七、【教学后记】

  1.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本节内容通过让学生表演和自己收集素材等方式,把要学的东西和学生实际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了知、信、行的统一。

  2.在课堂上,周思敏《现代礼仪知识》视频不能全部观看完,所以由班主任老师在课后组织观看。德育教学工作应全体配合,常抓不懈,德育教师的工作任重道远!

  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跨栏步和栏间跑的技术动作,90%以上学生能完成跨栏技术动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跨栏技术动作的学习发展灵敏、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发展跨越障碍的能力,培养节奏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建立自信、战胜自我、主动学生、勇敢顽强以及培养同学互助学习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跨栏跑及栏间跑的技术动作。

  【难点】

  起跨腿收紧抬平,腿勾脚尖,晚收快拉、侧平拉并拉正,摆动退屈膝攻栏,两臂配合,眼视前方。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分钟)

  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3)检查服装

  (4)宣布本节课内容

  (5)安排见习生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快、静、齐

  (二)准备部分(10分钟)

  1.游戏——跨越障碍

  将1——4道每道分别摆放10个障碍物,放倒4个栏架、4块垫子、2根跳绳,班级所有学生分为实力均等的4组,每组的第一位同学听到老师的口令后开始跑动跨过障碍物,当第一位同学跑出10米后第二位同学跟上,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名同学跨越最后一个障碍,根据到达终点的先后顺序排出名次。

  教学组织:四列纵队

  要求:必须从障碍上方跨过,注意安全。

  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5

  一、教材分析

  速度耐力练习中练习强度和练习密度直接决定的不仅仅是练习质量问题,而是练习结果是否和练习目标相一致。训练中除了要科学设置练习和休息的时间比例外,更需要准确地控制一些生理指标的临界值,因此对于训练强度的确定和生理指标的监控要做到严谨化和经常性。信息技术为此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如研修课程里提到的Polar手表)。

  二、学生分析

  从成长的角度来说初中阶段是发展耐力的敏感期。八年级的学生在七年级教学中已逐步建立起对体育科学性的认识,身体方面有了很好的速度基础和一定的耐力基础,对于练习强度、呼吸和练习、呼吸和体能恢复的关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可以配合教师进行主动性练习,配合科学监控方法的实施,有层次性地推进练习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速度耐力练习方法的特点,如练习时间和休息时间的比例、跑动的距离和组数等。

  2.技能目标:

  以最快速度完成跑动路线,间歇期主动进行深呼吸,做到恢复的最大化。

  3.情感目标:

  习惯遵循训练计划,坚持达成目标,并在必要时借助于同学、朋友和老师的力量。

  四、教学环境

  1.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2.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3.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

  4.移动学习。

  5.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要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

  1.运用Polar Team2监控,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反馈(如果受到器材的限制,可用一块Polar表选定一个学生佩戴,借助这一个结果来分析全员,并作为单元训练计划制定的依据)。

  2.从热身至放松结束全程使用Polar监测。

  3.监测学生在预先设置的.练习中心率工作的区域以及心率恢复的速度,便于在单元教学中有指导性地分组教学和设置合理的练习强度及练习目标。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七、教学特色

  包括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

  根据学校现状,课前一周发送学生链接,提醒学生找时间利用pad或班级电脑观看200米和400米比赛。观察运动员的全程跑动速度,以及摆臂、步伐、呼吸等的特点。

  准确设置速度耐力练习。利用练习时间和休息时间比准确控制练习的强度和目标。

  利用Polar做初始评定和后期练习的监控。

  分析Polar结果,评定学生的练习状态和恢复状态。

  运用Polar结果指导后期练习计划的制定。

  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6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授课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地位,力争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快乐中学习成长。

  二、教材分析

  武术是中华传统以及,有着悠久的历史,学习武术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增强民族优越感和民族认同感。健身拳相对比较简单,再此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定身体素质的积累以及武术的接触,对于本节课学习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健身拳》,有助于增强学生身体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尤其对于培养上下肢协调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我所教授的是水平四阶段的学生,此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经过多年的学习,思维模式有所提升,并且对于抽象事物能有了一定的认知,由于其好奇心强,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充分的进行问题的思考,学习兴趣比较高。并且在此阶段学生渐渐步入青春期,逐渐的在意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竞争意识也比较强烈。因此,应当充分的借助学生的好奇心以及竞争意识来进行展开教学。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说出健身拳技术动作的名称以及要领,80%学生可以掌握4~5式健身拳的技术动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模仿、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提高学生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体育,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正确规范做出武术动作

  【难点】

  连贯协调做出武术动作,并打出精气神

  六、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练适度的语言讲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以优美的示范,利于学生模仿正确技术。

  2.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完成练习的情况各有不同,通过纠正习得正确的技术动作,避免运动损伤的产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完整练习法:通过完整动作的学练,帮助学生建立动作的整体概念和动作间的练习。

  4.递进分解练习法:便于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5.分组练习法:通过体育小组的形式进行练习,并进行组间竞赛,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并能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强调纪律安全,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教学意图】课堂常规的进行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上课状态,并以热情饱满的态度进行学习,锻炼学生做事不拖沓的习惯;课前对于着装的检查以及安全的提醒可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危险的发生。

  (二)准备部分(8分钟)

  准备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体温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并且也能降低肌肉的粘滞性,有效的避免了在后续联系中出现运动损伤:

  1.慢跑

  方法:四路总队围绕体育场进行慢跑2圈,慢跑过程中要求队伍整齐。

  2.配乐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节拍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教学意图】慢跑的方式可以更好的提高身体热量,并且整齐划一的慢跑也有助于培养集体意识以及整个班级的纪律性;配乐韵律操替代了传统的徒手操,在活动关节和肌肉拉伸的同时,也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放松心情,融入课堂。

  (三)基本部分(30分钟)

  1.示范导入:在《男儿当自强》音乐伴奏下教师进行《健身拳》动作示范,引导同学进行观看,教师顺势讲解中国功夫文化,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导入本节课课题《健身拳》

  【教学意图】通过教师进行富有精气神的示范,引导学生了解全套武术动作的内容,引起学生兴趣和学习。

  2.示范及讲解

  (1)先组织学生以体育小组为单位进行观看挂图并且进行尝试模仿动作,给予学生5min,对动作形成初步的印象。

  (2)讲解:教师运用递进分解法进行讲解前五式技术动作。

  ①预备势:并步直立,目平视前方。

  要点;挺胸、收腹、两腿央紧。

  教师带领练习2次

  ②起势:两手在胸前相合成“抱拳礼”。紧接上动,两手握拳迅速收回腰间;同时头向左转,目平视左前方。

  要点:拳掌变换要准确。

  教师带领练习2次

  ③戳掌冲拳:

  右脚向右后撤一步,同时右拳变掌向左前方戳出,目视右掌;接上动两腿成马步,同时右掌变拳收至腰间,左掌变掌摆至右肩前,目视左掌;接上动右腿跪膝前跟步,同时右拳向前冲出,左掌收至右臂内侧,掌指向上,目视前方。

  要点:戳掌要伸展有力,跪步要平稳。

  教师带领练习2次

  ④抽拳弹踢:

  左腿支撑,右脚向前弹踢,同时两臂回抽至腰间,目视前方。

  要点:抽拳、弹踢要同时,动作要有力。

  教师带领练习2次

  ⑤进步蝶掌:

  右脚向前落步,脚尖外展,同时两手如图,目视前方;接上动左脚向前上一步成半马步。然后右腿蹬地成弓步,同时双掌向前推出,目视前方。

  要点:连续上步要连贯,蝶掌推出要有力,两掌根上下相对。

  教师带领练习2次

  【教学意图】选用递进分解法进行教学,更有助与学生对于整个武术套路的掌握,也可以更好的降低技术动作的难度,在教学中循序渐进,有助于提高整个武术套路动作的连贯性。讲解与练习相结合也有助于学生对于整个技术动作的把握,学习中不断的进行巩固。

  3.完整练习

  (1)异质分组练习,练习过程中组内相互纠错,教师进行巡视纠错指导。

  练习时间:5min,练习结束后教师进行集体纠错。

  (2)巩固练习:依照上次练习分组进行练习。

  (3)集体展示:教师前面进行示范,带领学生做完整动作。

  4.大比武

  每一小组依次进行展示,并且小组间相互评价。教师给与评价及其鼓励。

  【教学意图】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让学生逐渐的掌握动作要领,更好地学习本节内容。通过教师的个别纠错与集体纠错,能够迅速帮助学生回归正确动作,解决重难点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通过分小组练习、交流、讨论、评价,提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设置优生展示的环节更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进行比拼。

  (四)结束部分(4分钟)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2.课堂小结: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总结,表扬优生,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教学意图】通过放松环节帮助学生恢复机体稳定状态,为下节课做好身心准备。并通过学生和教师的总结,强化本节动作要点。针对本节课进行鼓励性评价,为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自我评价的意识。

  八、场地器材

  体育场、录音机、磁带。

  九、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3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

  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7

  一、 教材分析

  1、教学主要知识点及其在螺旋上升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和前后关系;单元专题与本课任务之间的关系。

  2、重点

  3、难点

  二、 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教师期望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学到什么知识技能、掌握哪些过程方法、培养那些习惯和情感态度?有些课不仅教授知识单元,而且指向一种或多种思维方式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对专题活动的了解、理解、研究。在传统的学科领域范畴内描述学习目标的同时,应描述一下本课计划帮助学生养成的思维、交流等方面的技能,例如:推理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创造性的问题解决 ;观察和分类的能力;小组协作能力;沟通、妥协的技巧等。以及专题活动所对应的整合学科需要达到的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3个层面简要描述一下本课能达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三维知识目标结合,切忌割裂;)

  1、 知识与技能:

  2、 过程与方法:

  3、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三、 学习者分析

  年龄特征及认知特点,学生必备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情绪,以及学生差异、个性特点等

  四、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各承担什么角色?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如何?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如何组织教学?教学评价如何考虑?)

  (一) 如何体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理念,体现教学方式的革新

  (二) 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及选择依据

  2、教学活动设计思路及流程图

  (三) 过程性评价设计

  五、 教学或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教师的备课和其他准备工作、其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处理办法、教师的感受等。包括

  1、 教学素材、网络资源及网址

  2、 教师如何设计教学情境、如何设置教学任务;

  3、 课件设计意图及大体结构

  4、 技术知识的灵活运用,并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操作的注意事项等;

  5、 哪个环节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培养,采用什么方法;

  6、 那个环节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用什么方法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1、 简要地描述你计划如何组织你的课堂教学或活动过程。思考并描述如下方面的问题:本次活动包括一节还是一次以上的课?这是一个完整的活动,还是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本次活动一共需要多少天或多少周?这是某一学科的分科教学活动,还是跨学科活动?共需几节课完成,以下是每节课的教学过程描述内容:

  2、 如果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请提供分组的方法或依据,包括:是按照能力进行分组,还是每组都包括不同能力的学生?各组之间有无分工,如果有,各负责什么职责?每组学生内部有无分工,如果有,请简要描述。

  3、 根据经验,学生在本次活动中有没有容易出现的错误概念以及容易出现的障碍?如果有,在此处进行描述并提出你的处理策略或建议。

  4、 为了实施本次活动,教师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5、 每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都采用什么样的过程性评价手段。你通过什么方式评价本课或本次活动是否成功?描述你希望学生创作的作品或学生的表现以及你如何评价这些方面。当然,这些方面应与上述你列出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相联系。

  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制作表格的方法,熟练使用表格工具完成课程表;能熟练编辑制作的表格。

  (2)过程与方法: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利用菜单操作及实际绘制的过程中,了解绘制表格的方法,熟悉制作表格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表格的自由修饰,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成果展示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用不同方法制作行列式的规则表格,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依据自己的特点对表格进行综合的设置和美化。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环境:

  多媒体演示教室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首先指出有些文字信息需要用表格的方式表示,才更加清楚明了,然后询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表格?引出课程表。

  2、建立课程表的雏形

  首先明确两个概念(行/列、单元格),然后指出可在word中利用“表格”菜单指定行数、列数,生成一个空表,就可以输入内容。让学生自己动手建立一个类似的课程表,可以只输入一天的课程。

  3、课程表的美化、调整

  出示一个修饰好的课程表,让学生对二者进行比较,指出需要对课程表进行美化和调整,同时引出自动制表适合制作规则表格,对不太规则的表格,则要用到手动制表。

  教师演示如何绘制斜线表头,学生自学合并单元格、表格中文字的对齐、边框和底纹、调整单元格的行高和列度等。

  学生自由设计和制作……

  4、课程表的展示

  利用教学软件对学生作品逐个进行展示,让学生欣赏并作简评。学生欣赏作品,观看成果,与自己作品进行比较。

  5、教师总结:

  用“手动制表”修改“自动制表”制得的表格,可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因为“自动制表”所得的表格不能满足所有场合的需要,当然,只要熟练掌握了“手动制表”,单纯使用“手动制表”也能制作满意的表格。

  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9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以趣味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学法指导,掌握技术、提高能力,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运球绕杆动作是足球项目之一,具有脚支配球为主,灵活多变的特点,通过练习可以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身体素质,特别是对增强协调性具有显著作用,是在学习水平二脚内侧运球的动作基础上学习的,掌握好运球绕杆动作为继续学习运球射门动作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有时会出现浮躁的心情,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体育则是他们释放压力的学科,他们的年龄特征是: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自我。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足球运动的基础知识,并能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的技术。

  【过程与方法】通过足球活动,发展奔跑能力、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足球游戏和教学比赛形式,在活动中培养主动地与同伴合作,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左、右两脚推拨球的自由转换。

  【难点】左、右两脚推拨球的自由转换。

  六、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练适度的语言讲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以优美的示范,利于学生模仿正确技术。

  2.问答法: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讨论法: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讨论或辩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形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4.演示法:通过动作图片、战术板等小道具的直观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形成正确的动作表现,为技术的练习做好认知准备。

  5.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完成练习的情况各有不同,通过纠正习得正确的技术动作,避免运动损伤的产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在介绍教学内容环节进行设疑导入,如:提问学生自己喜欢的球星有哪些?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的表扬学生,加以总结学生的答案,引出他们如此优秀是因为带球技术好,顺势引出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运球绕杆。

  2.队列队形练习:进行原地转法练习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教学意图】正由于该学龄段学生求知欲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设疑导入法来激活他们的思维,而体育文化知识的补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真正的做到身心结合,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形态、认真练习的态度和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二)准备部分

  1.同步卫星游戏

  方法:将参加游戏的人分成三组,每组一次出一人。预备时各站于圈内手持一只球。发令后,垂直高高抛起,赶紧按逆时针方向互换位置,并接住前边一人抛起的球。每成功一次可得一分。在规定的局数内,以得分多的队为优胜。

  规则:抛球一定要垂直,向右左偏离大于地上圆圈半径时,算失误扣掉一分。

  组织教学:平均分成三组,每组分别围成一个圈。

  2.配乐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教学意图】选用球类的游戏即可充分利用器材,还能增加球操的运动量,加强对下肢力量的锻炼,提高跳跃能力,还能够熟悉球性,为接下来学习运球绕杆做铺垫。带有韵律节奏的动作还能降低肌肉的粘滞性,避免在练习中运动损伤,同时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及自我表现意识,形成优美的身体形态。

  (三)基本部分

  1.复习脚内侧运球

  组织教学:前后两个人为一组

  【教学意图】复习脚内侧运球的练习既能够使学生快速的进入到课堂节奏,也能够使学生的心率达到适合本堂课的练习,体现了课堂的连续性。

  2.示范后针对重难点进行提问,如:大家想一想运球过程中应该触球的哪个部位?

  3.讲解

  动作要点:支撑脚向前跨,踏在球的侧前方,膝关节稍弯曲,上体前倾向里转,提运球脚,用脚内侧推球后中部,改变反向运球时,经常用两只X替拨球。

  【教学意图】示范可以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动作表象,之后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使得后续练习更具有针对性。

  4.练习

  (1)运球绕过一个障碍物后换脚运回,并强调脚的触球部位为脚内侧。

  组织教学:四路纵队,前后距离5米,一次运球练习。

  (2)听口令变向换脚运球,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运球时低头看球的不足,教师提醒大家练习的时候同伴之间要用信号来提示对方抬头。

  (3)绕5-6个障碍物运球练习。

  组织教学: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一次练习。

  【教学意图】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设置循序渐进的练习,逐渐的体会运球绕杆的动作,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在学生初步掌握动作和了解正确动作的基础上,组内结伴练习相互观察对方的动作并纠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动作方法的记忆和理解,体现了新课改新型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模式。

  5.检验—运球绕杆接力游戏

  (1)方法:以体育小组为单位进行15米的运球绕杆游戏,先完成者为获胜者。

  (2)评价:表扬获胜组,鼓励其他组别。

  组织教学:学生自行决定运球的顺序以及每个学生间的间隔,哪个小组时间用时少则获胜。

  【教学意图】在游戏中我会强调安全问题,同时还要强调在运用本课的动作的要领,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做到学以致用,同时教师积极地为学生呐喊助威更加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更加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教学意图】通过放松环节帮助学生恢复疲劳,为下节做好身心准备。教师针对学练情况给予鼓励、肯定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提出的希望为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要求。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独立品质。

  八、场地器材

  足球20、标志桶10个、足球场。

  九、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3%-40%;平均心率:128-136次/分;运动强度:中等。

  十、课后反思

  略。

  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的】

  1、正确读写“蔼、锡、毁”3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球“美丽而又渺小”、“资源有限”、“容易破碎”的特点,体会地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与唯一性,明白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与责任。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萌发科学探究精神。

  5、对地球产生强烈的感激、热爱之情,知道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要爱护地球,明白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地球“美丽而又渺小”、“资源有限”、“容易破碎”的特点,体会地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与唯一性,认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与责任,明白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教学难点】

  地球美丽壮观而又渺小的特点,学生原有的知识建构不够,因而不易理解;尤其是说地球像茫茫宇宙中的一叶扁舟,学生更是很难体验;“生态平衡”、“生态灾难”等科学术语,亦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从电视上、书本上,有条件的可到网上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2、“滥伐森林”投影片和“读一读”录音、备有课文朗读、地球美丽、地球渺小、地球易碎、保护地球等内容的cai课件。

  【教学理念】

  本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理念,本课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力求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借助卫星资源优势,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帮助学生体会地球的特点,明白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采取以读为主、读悟结合的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读助悟、以悟促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课

  1、同学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她孕育了亿万生灵,并且无私地奉献着。你知道她是谁吗?

  2、对,她就是地球。让我们一起跟她打声招呼吧!齐读课题。

  3、在茫茫的宇宙海洋里,有几个地球?所以,地球对于我们来说太珍贵了,她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问候她吧!(再读课题)

  4、地球母亲非常高兴,正在欢迎我们呢!今天,我们就以一颗感恩的心走进地球。(播放课件封页,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件“课文朗读”,学生边听边观看相关图片。

  2、听完之后,请同学们想想: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

  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三、细读课文,探究地球特点及环保的重要性

  学生自由读文,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究。

  (一)感悟地球的美丽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从课文的哪些内容体会到地球的可爱?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同学们,我国的神舟飞船在太空遨游时,拍摄了我们美丽家园的很多照片,老师有幸从杨利伟叔叔那儿弄到几张,你们想看吗?

  2、播放课件:美丽壮观、晶莹透亮、裹着水蓝色“纱衣”的地球图片。

  ①同学们,这水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喜欢吗?请用自己的话,夸夸我们的地球。

  ②谁能根据课件中所观察到的图片,具体说说地球如何漂亮?着重从“晶莹透亮、裹着水蓝色‘纱衣’”来体会地球的美丽。

  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一自然段,将地球的美丽读出来。

  ④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我们的地球母亲吧!齐读描写地球美丽的部分。

  3、地球的美丽仅仅在于她的外表美吗?你还从文章哪些段落看出她的内在美?

  ①读3、4自然段中有关的语句,理解“无私”“慷慨”,说说你从中体会到地球母亲的什么品质?

  ②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地球母亲说些什么呢?读3、4自然段中有关语句。

  4、导读:理解了课文意思之后,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谁再读这句话: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说说为什么用这种感情去读; 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齐读这句话。)

  (二)体会地球的渺小与容易破碎

  导语:茫茫宇宙,只有地球对人类是慷慨无私的,她像母亲一样为我们提供了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可她又是渺小的、容易破碎的,地球的渺小与容易破碎表现在哪些地方?学生潜心读课文,将自己的阅读理解写在书上。

  1、了解地球的渺小。

  ①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地球的渺小?(课件出示有关文字,提醒学生注意红色标记的字最能体现地球渺小,应重读。)

  ②让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后,播放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一叶扁舟”体会到地球的渺小。

  ③课件出示说明方法及运用说明方法作用的比较题,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其作用。

  2、明白地球上的资源有限,地球容易破碎。

  ①谁来说说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有限性?你从这几个数字:“几百万年、几亿年、二三百年”中感悟到什么?

  ②谁来说说可再生资源的情况又是怎样呢?(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文字让学生朗读。)可以结合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谈。

  ③过渡语:是呀,人类为了眼前的发展,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乱挖乱采、过度开发,把我们的地球母亲摧残得遍体鳞伤,体无完肤。她向我们人类发出了严重的警告。老师收集了有关的资料。想看看人类给地球造成的灾难吗?

  ④展示人类毁坏资源、破坏地球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⑤看完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之后,此刻你心情怎么样?带着这种感情再读读第4自然段。

  ⑥同学们,我仿佛看到了地球在哭泣,你想说点什么吗?此时你又将怎么样读这句话: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课件出示这句话)

  (三)领悟地球的唯一性及环保的重要性

  1、展开小小辩论会。

  同学们,我们的宇宙飞船已经遨游了太空,假如地球上不能居住了,我们可以移居到别的星球,你赞同这种观点吗?同学间相互讨论,说出理由。

  2、激情呼唤。

  是呀!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我们可亲可敬的地球妈妈,正在遭受着无情的破坏,我们的家园-----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她需要我们一起去精心保护她!

  ①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请同学们带着对地球母亲的一片爱心,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②看到我们的地球正在遭受的灾难,你会想到什么标语呢?想为保护地球做点什么呢?(课件出示相关标语让学生齐读,展示全国各地保护地球的宣传图像以及保护地球的策略供学生观看参考。)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问题:地球还面临着什么危害? 组织学生根据课件拓展资料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展开讨论,积极探讨解决地球危害的办法。

  2、课件出示配乐朗读《每天,我们的地球有……》,学生听完之后,引导学生说说感受并将感受送入对诗歌的朗诵中。

  3、组织学生畅谈学文后的感想,让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4、总结升华:保护地球,这个观念已日渐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共识。而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让地球越来越美,成为一名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五、反馈练习,学以致用

  1、课件出示练一练,让学生口头作答。

  ①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和蔼可亲(ái ǎi) 毁灭(huǐ fěi) 薄薄的(báo bó)

  ② 在(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 )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会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灾难。

  ●( )地球适合人类生存,( )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③说说下列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张桌子长1.6米,宽1.2米,高1米,真够气派的。

  ●中午的太阳宛如一个装菜的盘子。

  2、出示“查一查”,让学生自主选择:

  调查一下我们身边的环境,看看存在着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可以拟出几条环保标语,可以写一封建议书向有关部门反映,有条件的也可以制作环保网页,发出环保倡议,发送到网上去。

  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11

  一、概述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六章第二节,是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国际环境保护形势的发展和我国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迫切需要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每个人从小开始直到离开人世以前一直要接受环境教育。本节内容包括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涉及范围广,知识跨度大,生物圈中种群的数量非常之多,形态各异、结构复杂,生命现象表现丰富多彩,其使用价值也就更加多样化了,学习这节课学生不仅需要扩散思维、概括、综合能力,而且更需要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能力。以往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课堂上无法呈现丰富资料、无法创设交互情境、更无法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利用计算机信息存贮量大,处理迅速,方便的人机交互功能,提供了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等优点,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发展水平,调节学习进度和难度,实现因材施教。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描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描述所熟悉的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2.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案,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口头表达、与人合作能力和民主思想;

  (2)理解和学会处理在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及各种关系,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的活动,使学生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进一步增强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祖国的情感,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参与意识和公民意识,真正把保护生物多样性付诸于行动上。

  (2)健全法制观念,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全球合作,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

  (3)形成保护环境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人是生物圈的一员等知识,分析过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在本模块中也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也接触了生物多样性在减少,需要树立可持续性观点等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尽量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注生态伦理的道德问题,形成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策略与设计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本节教学应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和结构化,强调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相匹配,使其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达到同化和顺应,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使CAI更注重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学习策略的掌握和提供更多的个别化教学选择,强调教学的主体性,强调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目标,本课可采用的最好学习方法便是学生自主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建立在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创造教育基础之上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与目的。与传统教学相比,师生关系发生了互位变化,同时教材变成了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多媒体则成了学生认知的工具。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多媒体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多元化的软、硬件学习环境,使学生方便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通过人机交互作用去主动地发现、探索、思考,从而使学生高质高效地获取知识,培养创造能力。

  五、教具准备

  1、学校多媒体网络教室。

  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网页式课件。

  六、教学及课件设计思路

  依据本节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采取以下的教学流程:问题导入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归纳小结练习反馈。通过讲授和学生操作计算机,以讨论、谈话组织整个教学过程。

  让学生自己通过网页浏览,自主、主动地参与探究,可以懂得知识是怎样从对资料的解释中产生的,可以把学生引向一个涉及到方法论且充满了探究精神的研究过程,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七、教学过程

  略

【信息化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信息化教学设计05-27

信息化教学设计12-11

关于信息化的教学设计08-28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说课稿02-02

2020信息化教学设计05-27

《泉水》信息化教学设计12-06

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03-31

信息化教学设计范文04-16

信息化教学设计总结08-31

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