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憾散文

时间:2022-08-29 12:32:14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父憾散文

  我的父亲辞世已经很多年了。

父憾散文

  他干了一辈子教育工作,可谓桃李满天下,在当地相当有口碑。一说起那个身材瘦高、肤色黝黑的中学副校长,乡亲老辈人都记得。可是,很令人费解的是,他自上大学离开老家后,四十多年竟然再没有回去过,哪怕是一次!尽管他任教的地方距离故里仅有区区几十里路。如此举动实在叫人不能相信,也不会理解。这个谜,一直到他去世时也没解开。

  父亲不回老家,他的子女也就更没有回去的理由和动机。关于老家的状况,他平时绝口不提。我们几兄妹即使怎么问他,他也总是回避,讳莫如深。因此,我们对那儿知之甚少,甚至连祖父、祖母姓甚名谁也不晓得——但凡填写履历表时只写“早亡”二字——更别说其他的父系亲属了。我们知道的仅仅是,祖上出身富农,老家那儿早已没有什么亲人故物了。

  作为他的长子,在我的想象中,我认定父亲是厌倦、憎恶老家的一切,因而,与那儿决裂了,绝缘了。

  恢复高考制度时,我和弟弟都上了大学,此后长期在外地工作,距老家是“离天百界远”,也就一直没有回去过。为此,我俩风闻受到乡亲父老的埋怨和指摘,说是“忘了根本”。我很惭愧,也很内疚,所以每年清明都汇点钱回老家去祭祖,表示一下心意,但这仍然仅是“过云滴雨”而已。

  今年清明,我本打算回去一趟,可由于当时染恙又没去成。如此渐近重阳,决心一行。遂驱车千里,回到那个梦里萦绕千万遍、至今尚然极陌生的地方。

  “近乡情更怯”,脚步踟蹰。见面的亲人除了一个堂兄五哥,其余均不认识,令我很有贺知章“老大回”的感慨。乡亲情意拳拳,整天陪着我祭祖,登高上山,拔草扫墓。我这才第一次晓得祖墓的位置、坐向,及祖父、祖母的坟茔,不由得阵阵潸然。

  谒墓归来,五哥郑重地交给我一本笔记本,说是他父亲、我的六伯父临终前交代他,务必交到我手里的。这是一本很旧的笔记本,塑料封皮,纸张发黄,有水渍痕迹。翻开看后,我不禁大吃一惊。

  里面记载着我父亲生前写的一些诗作。说实话,我虽晓得父亲会写诗,但实在没读过几首;笔记本里的诗,我就从没见过。咀嚼着这些诗作、对联,我终于得以了解父亲生前坎坷生活的轨迹,他那曲折复杂的心路历程。

  可以说,父亲的一生是战战兢兢走过来的。尤其在那场民族“浩劫”中,他遭受过非人的摧残,天灵骨被打缺了一块,还曾一个人被流放到距学校几十里外荒凉的一个农场放牧几十头牛,有一次夜里患“绞肠痧”差点就死于非命。每次遭遇政治上的麻烦,必然与他的出身、老家挂钩上线,试想,他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态?

  由于那个时代的历次政治运动造成的一种本能的恐惧,父亲起先的确是害怕回老家去;到“文革”结束,他劫后余生,犹有余悸,加上“赶晚晴”而忙碌于教学工作,没时间回去;到了退休时,他积年疲累,已是疾病缠身,胃病、老慢支、肺气肿等多种症状并发,只能跟随儿子到城市去治疗,此时他老态龙钟,长卧病榻,即使再怎么想回老家看看,也已不能回去了!

  就这样,父亲离开老家后到底未能重新踏上故土,遭际比贺知章更甚,遂致抱恨终天,赍志殁地。

  回顾父亲的那些风雨岁月,我不能不明白,他与老家断绝联系,其实一心是为了保护子女,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用心良苦啊。由此我想起,直到我上了大学后,父亲才悄悄告诉我和弟弟,他老家是个大户人家,他有十三个兄弟姐妹,他排行十二,当时健在的还有二姑、六伯父、十三姑,还有几个侄子和一群侄孙。

  然而,天下最重是亲情。从笔记本那些诗中可知,父亲与老家暗中是保持联络的。他忘不了那个地方,忘不了那些亲人!

  笔记本里记载的,还有祖父的祭文,四伯父的辞赋,三叔公的和诗,以及五哥的诗作。这些作品,渗透着他们所生活年代的气息,更镌刻着当时历史的烙印。我惊讶于他们的底蕴与才华,心情却是那样的沉重。

  我整理着这原始的笔记,泪水不禁糊了双眼。遂作一首《五绝》以记之——

  寻根仅数天,纵跨百十年。

  往事东流水,谁能解诞言?

【父憾散文】相关文章:

与父同行散文12-03

师恩如父现代散文05-06

如兄亦如父散文06-09

关于琐憾的作文08-06

回娘家思父泪散文07-12

清明祭父抒情散文04-25

散文:茶之香,父之爱01-28

泪眼佳节思父情散文10-20

爱父如子-抒情散文06-26

武则天为何让女婿认情人作父散文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