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2-10-22 15:17:04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大班美术教案汇编七篇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大班美术教案汇编七篇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意图:

  幼儿对人物组成部分的画法已有一定认识,但是通过在折过的纸上画出人物,还从未尝试,所以开展了这次活动《滑稽的小人》。让幼儿在折叠过的纸上画人物,并连接,使小人的某个部位变长,创造出一个滑稽的小人,培养幼儿在学习活动中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感受画画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探究小人变长与纸的折叠关系。

  2、在绘画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记号笔、范例、未折叠的纸片、折叠的纸片。

  活动过程:

  一、画一画

  理解顶天立地的意思,在未折叠的纸上学画“顶天立地”的小人。

  1、你们会画画吗?会画些什么?

  2、画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想一想,什么是顶天立地?

  3、用什么顶到天?那用什么踩地?

  4、你觉得它是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为什么?

  5、顶天立地在纸上是要大大的头画在纸的最上面,脚要稳稳的踩在最下面。

  6、拿一张红色的纸,画一个竖的小人。

  7、上面的小人都顶天立地吗?他们的头有没有顶天,脚有没有在地上。

  二、变一变

  尝试在折叠的纸上画“顶天立地”的小人,感受小人结构部位的变化。

  1、不能打开折叠的地方;画顶天立地的小人。

  2、画好后打开,你的小人怎么了?什么地方被分开了?

  3、为什么他们断的地方不一样?折起来的地方有什么?(折痕)

  4、你的折痕在哪里?折痕处发生了什么变化?

  5、有折痕的地方就是小人断掉的地方。

  6、将断开的小人连起来,提问:小人怎么样了?

  用什么方法让它长高了?(把分开的地方连起来)

  7、幼儿操作并展示。

  三、玩一玩

  再次尝试画滑稽小人,感受学习的乐趣。

  1、你想让滑稽的小人哪个部位分开来,变得更长?想把变长处画在折痕线上。

  2、幼儿操作,感知不同作品。

  活动延伸:

  如果把纸横过来画、斜着画、多折几次画,小人会怎样变化?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画一画,观察观察。

  活动反思:

  一个教学活动的好坏,其目标的设定是活动的关键。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感受到了小人的滑稽,理解了什么是顶天立地。了解了小人结构部位的变长与纸的折叠方法的关系。教师与幼儿的交流方式应该多样化,不能简单的一问一答的方式。这样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 知道粗线与细线,感受线条的流动与多变。

  2. 会大胆画出不同的线条,感受线与点的对比效果。

  3. 感受黑、白、红色彩搭配的简约美,体验自由作画的乐趣。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白、红方形、长方形的画纸若干 粗细黑色记号笔 水彩笔 每人一段毛线 优美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师:瞧,这是什么?这是一根细细的线,这是一根粗粗的线。线宝宝会跳好看的线条舞。

  播放音乐,老师舞动手中的线,让幼儿感受线条的变化。

  师:看,线宝宝会跳圆圈舞、波浪舞、横线舞、竖线舞……(创意体现:线条跳舞的形式新颖特别,能抓住幼儿注意力,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让幼儿观察线。)

  师:线宝宝跳的舞好看吗?它会跳什么舞?(幼儿回答)教师带领幼儿回忆各种线条。

  (二)幼儿第一次作画

  1.示范新授

  师:线宝宝跳舞这么好看,小朋友想不想把线宝宝跳的舞留在画纸上?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线宝宝的舞留在画纸上。

  教师播放操作视频。(创意体现:将演示过程制作成视频避免了线条无法在黑板上演示的弊端。)

  指导语:把线宝宝在调色盘里蘸上颜料,让线宝宝吸足颜料,接着就让线宝宝在画纸上随意地跳舞,跳长长的直线舞、弯弯的弧线舞、大大的圆圈舞……请细细的线宝宝跳一跳,再请粗粗的线宝宝跳一跳,跳完红色的,再个黑色的,小朋友你看清楚了吗?赶紧邀请你的线宝宝去跳舞吧。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要邀请不同粗细的线宝宝,每种舞都要跳一跳,多跳几次。保持画面的整洁。

  活动反思:

  在美术活动中,不外乎导入、指导、评价三个部分。为了让整个活动生动起来,我创设了点点和线条举行舞会的情境。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孩子们将点线随意的进行连接,一整卷白纸上赫然跳出了一支支动人的“点线之舞。”所有的孩子们在一整卷的白纸上自由的绘画,有的还和别人的点线相互连接,这样的一种氛围是十分自由而快乐的,孩子们也很享受这样的过程。接着我出示了大师米罗的作品《星空》。对于这样的一幅抽象画,孩子们的欣赏兴趣特别浓,参与的积极性也高很。他们能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在画中找出许多有意思的东西。记忆深刻的是有个孩子说看到了眼睛,于是我马上引导,“它是谁的眼睛呢,找找看它的嘴巴、鼻子在哪里,头、身、手、脚……”。层层深入的引导孩子有针对性的欣赏。接着巧妙的问猜猜这个人在干嘛,孩子的回答也很精彩。他说“这个人好像在看天空,因为晚上的星空是很神秘的,他也许在找哪一颗星星吧!”通过与大师作品的直接对话,孩子们潜在的艺术潜能被调动了,他们敢说、想说、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我们又回到了点线舞会,让孩子们通过添画的形式,将点线连接出的各种图像变成各种有意思的东西,孩子们变出了兔子、狮子、刺猬等许许多多的动物朋友,还有轮船、房子、灯、桌子等物品,这让点线舞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我想这样“尽情的玩”、“用情去赏”、“激情创作”的美术活动一定会带给孩子们或多或少的启发和感悟。

  小百科:线读作xiàn,部首是纟,总笔画是8笔,释义为用丝、棉、麻、金属等制成的细长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丝线,棉线,线圈,线材,线绳。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的联想,感受画面构图意境的深远。

  2、仔细观察作品,学习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自己对“奔马”的感受。

  3、了解水墨画中的中锋和侧锋所画线条的不同。

  【活动准备】

  1、徐悲鸿的自画像以及其他作品。

  2、徐悲鸿的《奔马》图。

  3、“赛马”的磁带、录音机,投影仪。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赛马”的音乐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听听,这是什么声音?你们有没有看过马奔跑时是什么样的?

  2、出示徐悲鸿的作品《奔马》,师幼共同欣赏。

  (1)欣赏、感受马强健有力的形象和奔跑如飞的形态。

  师:画面上的这些马在干什么?看上去怎么样?画家画了几匹马?这些马是怎么跑的?(幼儿模仿)马飞奔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幼儿模仿)

  (2)欣赏这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造型美。

  师:这幅画时用什么工具画的?这些线条看上去有什么不同?你知道是怎么画的吗?画家哪些地方用了浓墨?那些地方用了淡墨?为什么要这样用?

  (3)感受“奔马”的构图美。

  师:大家能不能从画面上看出马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3、出示徐悲鸿自画像,简要介绍画家及他的作品。

  师:这就是画这幅《奔马》的画家和他其它的一些作品。你喜欢他画的画吗?这是我们国家著名的画家徐悲鸿爷爷。他画过很多很多画,他画的马是人们最喜欢的,也是最著名的。

  4、播放“赛马”音乐,自由结束活动。

  活动提示:

  1、师幼共同收集一些马的装饰品,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马的不同造型。

  2、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一个国画展示区,加深对国画这一绘画形式的认知。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分清小雨、大雨、狂风暴雨的不同特征,并用刮蜡画的作画形式表现奇妙的雨景。

  2.了解刮蜡画的作画方式,并尝试利用各种不同的材料来刮画出不同特征的雨。

  3.在刮画活动中感受作画方式的奇妙,体验成功的喜悦。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乌云一块,挂有大小的雨丝。

  2.动态不同的动物、植物形象。

  3.范画背景纸、各种刮蜡画的作画工具。(小棒、筷子、游戏棒、铅笔等)

  4.背景音乐《一把小雨伞》。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导谈话:

  (出示乌云)问:“小朋友,这是谁呀?”(乌云)“乌云今天还有礼物要送给大家呢,你们猜乌云送什么礼物来了呀?

  1.嘀嗒、嘀嗒(教师让乌云落下了一滴雨滴)问:“什么呀?”(雨滴)“猜猜乌云给我们下的是大雨还是小雨呀?”(幼儿猜测)那看看你们猜得对不对?(教师示范下小雨)这么大的乌云就下了几丝雨线,你们觉得是下大雨还是小雨?那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个别幼儿说)

  2.教师小结:对,又细、又少小小的点和线就像小雨,但下雨不一定要下小雨,对不对,你们看,大雨来啦(模拟下大雨)这雨大不大呀?大雨还有话要问你们呢:“我的样子跟小雨有什么区别?”谁来说一说(大雨的雨线又密又多)

  3.再看看大雨在有风的时候还是直的吗?(教师摇晃雨线)(斜斜的)哗哗哗哗狂风暴雨来啦。

  二、创设情境,尝试作画:

  1.今天大街上、花园里、小河边突然下了一场奇妙的雨(分别在背景图上张贴人物、植物、动物的图片)

  2.小朋友们,要是你们在,你们喜欢下小雨还是大雨呀?(分别按大雨、小雨的不同特征选用粗细不同的材料来刮画雨)可以先画一种特征的雨,再请其他幼儿画其他特征的雨。

  3.小朋友,刚才的雨是怎么下的呀?让幼儿了解用材料在蜡纸上刮出图案来这样的美术活动叫刮画。幼儿学习刮画的技能,个别幼儿尝试操作。

  4.你们想不想也来下一场奇妙的雨呀?可以在你的奇妙的雨中出现一些你喜欢的动物、花朵呀、人物呀等等。

  5.幼儿自由作画,播放音乐。

  6.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活动,讲评作品:

  1.幼儿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相互欣赏。

  2.幼儿介绍作品,相互评价。

  3.着重针对幼儿选择合适的材料来画出不同的雨进行评价。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从教案的设计及教具的制作,我尽力想从“奇妙”的角度来作重点考虑。然而,作为大班的幼儿,简单的从画雨的角度来设计教案我觉得有点浅了,还应该渗透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及学习一些特殊的作画方式,让幼儿通过这节课,能够从技能上、知识的累积上、情感上等等都能得到发展。因此,在设计这个教案时我对本班幼儿进行了多方面的考量,抓住幼儿对小雨、大雨和狂风暴雨的了解来作为美术活动中的一个难点的突破,并且通过在活动中难点的置前,让幼儿对不同的雨有了不同的了解,这样对后面幼儿选择不同的材料来画雨有很大的帮助。整个活动上下来,幼儿基本能够掌握刮蜡画的作画方式,并且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来画出不同的雨,重难点能基本突破。

  存在的不足:

  1.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什么是刮蜡画的知识渗透的不太及时。

  2. 在幼儿作画前交待的不太清楚,以至于幼儿在作画过程中对画面内容的安排有点模糊,幼儿的画面上同时会出现小雨和狂风暴雨等的情形。

  需要改进的方向:

  1. 由于幼儿是第一次尝试刮蜡画的作画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的渗透什么是刮蜡画的知识环节。

  2. 在作画环节中为幼儿创设小雨、大雨和狂风暴雨的作画区,并制作标志,让幼儿按意愿自己选择作画区画出相应的画面。

  3. 在活动结束环节中安排听音乐表现小雨、大雨和狂风暴雨的舞蹈表演,让幼儿对各种雨的不同特征有进一步的了解,整个活动前后呼应,体现完整性。

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比较,在操作活动中认识球体的主要特征。

  2. 在活动中让幼儿自己说出、找出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3. 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 布置自选商场场景。(如:皮球、乒乓球、苹果等)

  2. 人手一套小筐。

  3. 泥土、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 请幼儿进入自选商场先购商品,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到自选商场去选商品,你们高不高兴?在选商品的时候有一个要求,请你们把凡是可以滚动的东西都放到自己的小筐里面。

  二、 幼儿第一次尝试

  1. 找出能滚动的物体。 师:现在我来看看,你们选了些什么商品,这些所有会滚动的东西又有什么不同呢?小朋友去试一试、滚一滚、想一想。

  2. 请幼儿在玩中观察、比较这些能滚动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3. 请幼儿上前玩一玩、讲一讲,并指出哪些能向不同方向滚动。

  三、 幼儿第二次尝试

  1. 观察比较,认识球体。 师:(出示皮球与纸片)请幼儿试着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 教师小结:皮球、乒乓球都是球体。

  四、 巩固对球体的认识

  1. 请幼儿在周围找出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师:小朋友已经知道了什么叫球体,现在就请你到边上去把与球体相似的东西找出来。

  2. 让幼儿说出日常筇一活中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五、 结束活动 在复习巩固对球体认识的基础上,让幼儿做出与球体相似的物品。

  师:电话铃响,教师接(经理需要球体的商品),小朋友愿意加工球体的产品吗?在加工之前 先要知道怎样的做球体,(教师边说边示范)先把和好的泥土或橡皮泥搓圆,做好后还可以试着滚一滚,是不是能朝任何方向滚动,小朋友会做了吗?

大班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刮画作品的特点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欣赏、比较,了解刮画的特点和画面的处理方法,在实践中增强体验,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新型刮画纸带来的意外效果,享受制作中的新奇感和快乐,提高绘画兴趣。

  教学重点:

  刮画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选择恰当的工具,处理好粗细线条的排列及画面中点、线、面的关系。

  学习材料:

  各种刮画小工具、刮画纸。

  教学准备:

  范画、刮画工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向学生提出要求:认真倾听,大胆尝试,遵守纪律。

  二、激趣导入

  出示刮画纸:你们仔细看看,这张纸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教师示范用牙签刮画,让学生说说感受。

  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用刮的方法来把它变成有趣的画。刮出课题。

  三、引导探究,认识刮画。

  1、学生欣赏有趣的刮画作品与黑笔直接画的作品,请大家边欣赏边思考:刮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何不同?

  学生欣赏作品、讨论不同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小结。

  四、深入探究,尝试刮画。

  1、学生探究材料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师先介绍新型刮画纸的特点

  教师后说明工具的多样性:谁注意到了,刚才老师用的是什么工具? 你们还带了哪些工具?

  来试一试,不同工具刮出的线条有何不同?

  2、学生分组尝试使用工具,谈体会。教师小结刮画的特点:刮蜡画因为表面一层是黑色的而里面一层底色是鲜艳的色彩所以色彩对比很强烈。

  3、学生思考:不同工具刮出的线条不同,怎样才能合理地使用这些工具呢?

  4、各组学生挑选一张喜欢的作品研究:作品中有哪些不同的线条?应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来表现?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1) 学生:看作品分组讨论研究。

  (2) 学生:汇报展示。(实物投影)

  (3) 教师:归纳演示。(实物投影)

  五、自主探究,理解刮画。

  1、学生欣赏作品:说出喜欢的作品及理由。

  2、引导学生从画面内容及线条、块面的处理方面加以总结。

  六、学生自由创作一幅刮画作品。

  七、自由创作,大胆尝试。

  1、发现能创造性使用工具的学生大力表扬。

  2、及时表扬构图完整、点、线、面处理比较好的作品。

  八、展示作品,自评互评。

  1、各组推选优秀作品,展示于黑板上。

  2、请小画家介绍、评价自己的作品。

  3、教师客串记者采访:

  这位同学你喜欢今天的美术课吗?

  为什么?同学,请谈谈你今天有何感受?

  被选为小画家高兴吗?你今后有何打算?

  九、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制作,体验到了刮画艺术的装饰趣味与独特美感,希望同学们能够很好的利用好这一小技法,创作出更多富有新意的美术作品。

大班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道花朵的结构,颜色的变化。

  2、掌握画砂纸画的技法,能用不同的力度和色彩表现画面的主次层次。

  3、感受画砂纸画的乐趣。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花图片、砂纸画范例、人手一张砂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花图片,讨论引出课题:

  ——大自然里有许多漂亮的花,今天老师都给这些漂亮的花拍了照片,带来给小朋友看。

  ——小朋友你们喜欢那一朵花,都可以说说花的颜色和形状吗?

  小结:花有花心、花瓣;每朵花的花瓣颜色都不同(如:从花心深深的红慢慢就变白了)

  二、教师讲解示范:

  1、出示白纸和砂纸,让幼儿观察砂纸的特点,大胆讲述砂纸和白纸的不同之处。

  (白纸光滑、涂上颜色鲜艳,砂纸底色深、粗糙、上面有小沙砾、对油画棒的着色力较好。)

  2、画画时用什么样的方法涂色呢?师幼共同用手指抚摸手背的方法感受力度的轻重。

  (涂底色时用油画棒平贴在砂纸上轻轻的扫过。画主要部分时要用力,象手指重重的按在手背上。)

  3、引导幼儿大胆在砂纸上画出漂亮的花朵。

  (1)用白色蜡笔画出花的外形。

  (2)试涂各种颜色,探索发现适合砂纸画选用的颜色。

  (花心黄黄的、花瓣颜色从花心深深的红慢慢变白)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作画。

  四、作品展览,幼儿互评。

  从画面的主次层次表现情况、颜色的选择、内容的表现的情况。

  活动反思:

  花是同学们喜爱的植物,真实的花给人们带来了美丽的环境,美好的心情。装饰花卉又称花卉图案。图案本身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自然形象虽然很美,但它还不能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人们的生活需要用更加理想、更加超然的艺术形象进行美化,因此就有了由自然形象变为装饰形象的过程,也就是图案变化。本课花卉图案设计是在对花卉熟悉的基础之上,对自然花卉物象的艺术加工。本课内容重点是设计应用。

  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比较合理,电教手段的运用使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了图案设计的过程与方法,学生学到了图案设计的有关知识。另外,在课上发现学生创作不够大胆,能够马上示范并指出,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作业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在图案创作方法的讲解上还有些粗糙,学生学习得不够深入,解决方法是让学生带有花卉图案的生活用品进行小组分析讨论),当时是怕学生画不完就把这个环节去掉了,教学方法还不够灵活多样,师生互动不够。

  总的来说,我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还算比较满意,今后我要多研究,更加踏实备课,争取把课上得更好一些,使学生受益。

【大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实用大班美术教案大班美术简单教案10-09

大班的美术教案06-22

美术大班教案06-26

大班美术教案05-31

大班的美术教案08-28

大班美术教案06-27

大班美术外星人教案大班美术班教案10-10

大班美术教案小兔教案03-14

大班美术教案玉米教案03-14

大班美术教案春天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