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2-10-11 10:36:14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美术教案范文集合六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美术教案范文集合六篇

美术教案 篇1

  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版美术教材第八课《门》,下面我将就以下内容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知识结构、编排体系

  本课选择“门”这个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强化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本课设置了交流讨论、欣赏评述、设计制作三个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了解美术与文化及环境的关系,培养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本课以启发和分析的方式导入,以讨论的形式相互交流对门的了解和感受,使学生能够从门的文学含义、造型、功能等方面展开讨论,用美术的眼光去思考、理解门的文化含义。基于学生对门的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与理解。本课设置了制作练习,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有趣的门。在表现手法上以简单画出效果图为主,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在评价过程中,建议,作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评价知识、能力水平的参考。

  2、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1)、能对门的文化背景阐述自己的见解;

  (2)、能对门的造型、功能等进行简单评述;

  (3)、能尝试设计一个门,并简单绘制效果图。

  教学重点:门的造型、功能的理解

  教学难点:3、说对教材的处理

  (1)教材选了不同时代、民族、,,增加了现代门,特别是身(2)在教学情境创设方面,,

  (3)在教学手段使用上,,进行欣赏讨论。另外,,丰富教学手段。使教学与学生生活联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说教法

  教法:

  三、学法:

  四、:多媒体课件、实物展台、范画等

  五、学具:教材、常规绘画工具等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以猜词游戏导入,同时板书课题《门》

  2、交流与感受:说一说与门有关的成语、词语、文章或者唱一唱与门有关的歌曲。以此加深学生对门的文化含义的理解,拓展学生知识面,进行学科整合。

  3、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讨论并欣赏不同时代的门,说一说古今的门在造型、色彩上各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民族的门,讨论在造型、色彩上的特点,了解门的民族特征。以此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3)欣赏不同造型的门,讨论总结不同造型的门要依据其功能、环境设计。

  4、设计制作:教师展示范画,引导学生讨论讨论你想设计哪种类型的门,说出构思。

  5、作业: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门的效果图的设计制作。

  6、作业

  展评:学生自评、互评,同时进行师评。最后以鼓励性语言结束本节课。

美术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印画是幼儿喜爱的美工活动之一,用印画来装饰物品,是让幼儿在学会印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在活动设计上,让幼儿学习用印章画印花纹,装饰衣服,知道拿一块印章,蘸一点颜色,稍稍用力印在衣服上,能更换印章,并把花纹印满。通过此活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同时,让幼儿感受到多种色彩带来的美感及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能用印章画印花纹,装饰物品。

  2、不乱抹颜色。

  【教学准备】

  1、各种款式服装的纸质图样,如:上衣、裤子、裙子等,装入自制的“汽车”,请一名教师扮演服装厂的阿姨,在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适时介入。

  2、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印章,如藕块、土豆、胡萝卜塑料模具等。

  3、调好的水粉颜料。

  4、事先请一名大班幼儿穿上一件已制好的印章衣服,躲在隐蔽的地方,在教学过程的第二个环节适时介入。

  【教学过程】

  (一)阿姨送服装。

  1、“嘀——嘀——,嘀——嘀——”,汽车响,谁来了?(来了一位阿姨,引导幼儿向阿姨问好。)“我是服装厂的阿姨,我的衣服卖不出去了,想请小朋友帮帮忙,让小朋友把衣服装饰的漂亮一点。”

  2、引导幼儿观察服装厂的衣服和我们的衣服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我们的衣服有漂亮的颜色、漂亮的图案,服装厂的衣服什么都没有。

  (二)观赏小姐姐的衣服。

  1、我们怎样来装饰这些衣服呢?正在发愁时,“笃、笃、笃”有人敲门,来了一位小姐姐,她穿着印章花纹衣服,老师引导小朋友观察她的衣服,引起幼儿的兴趣。

  2、小姐姐,你能告诉弟弟、妹妹们,你的衣服是怎样装饰的吗?(小姐姐示范,幼儿观赏。)

  3、教师小结:“哦,我看到小姐姐怎样装饰了,拿一块印章,蘸一点颜料,稍稍用力印在衣服上,再换一块印章,再蘸一点颜料,再印一个花纹。”教师边说边示范印两个花纹。

  (三)幼儿装饰衣服,教师巡回指导。

  (四)进行作品展示。

  根据幼儿的作品,评价谁的作品好,好在哪里。

  (五)活动结束:

  小朋友,衣服装饰好了,让我们一起去告诉服装厂的阿姨,让她拿走吧!

  【活动延伸】

  幼儿可在区角活动中装饰其它物品,如:围巾、手帕等。

美术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飞天艺术,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收集资料,讨论、分析,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

  3、道德情感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优秀美术传统。

  二.教学重点:

  了解飞天的艺术特点,掌握飞天的基本的创作技法,并试着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三.教学难点:

  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课前准备:课件、水彩笔、剪刀、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欣赏导入。

  1.欣赏《敦煌》片断。

  2.提欣赏要求:师提问:你们认识这些艺术形象吗?它是谁?美在那?引出主题飞天

  3、教师介绍飞天:飞天是从古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形象。飞天在我国石窟艺术中,他们是优雅、美好的化身,千百年来一直为大家喜闻乐见。敦煌飞天,经历了千余年的岁月,展示了不同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许多优美的形象,欢乐的境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然吸引着人们,不断地给人们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4.学生谈飞天的美。

  5.教师总结:是呀,我们中国的飞天是不带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而是凭借人物的动态,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的。飞天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古代艺术家到底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现飞天的样子的。

  二、进一步欣赏和思考(出示图片):

  1、分析敦煌飞天的三个发展时期的特点

  2、飞天的三大美,飘带美、服饰美、姿态美

  3、画中人物飞翔的姿态是如何表现的?

  4、飘带与人物动势有什么关系?

  5.师总结:飞天的飞动的表现就是靠几条临风飞舞的彩带,灵动轻盈的身躯,才显得飞翔与空中的人形是这样自然生动。同学们假如你是飞天,你会怎样飞?

  三.师示范做画步骤:

  1、画飞天的大形。

  2.添画飘带衣裙。

  3.上色。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五、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欣赏学生作品,感受飞天的美感以及线条的感染力,鼓励学生继续练习,画出更好的作品。

  六、拓展;

  1.课件欣赏

  2.师提问:中国飞天第一人是谁?(杨利伟)他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3.今天老师从你们的作品中也看到了你们的创意,看到了各种现代派的飞天,老师想说你们的创意让我自豪

  (三)找找规律,自己练练

  1、看来大家基本掌握了两点水和三点水的写法。下面请大家写几个词语,每个词语中含有一个带有两点水或三点水的字,请大家按上述学习方法练一练。让我们进行一次书法比赛,怎么样?谁写的字最漂亮,老师就把这精美的书法小奖章贴在谁的身上。(播放音乐,学生练习写字)。

  (写字课主要是指导学生写的方法,引导他们触类旁通地学习,掌握其他汉字的写法。)

  2、小组评选。同学们已经找到了写好汉字的一些小窍门,这可是很有用的。靠这些窍门,我们的字会越写越漂亮。现在,请每个小组推荐写得最好的一位同学参加小组间比赛。

  3、集体评出最优秀者,把教师写的书法作品奖励给他们。

  (练习写字是比较枯燥的一项活动,需要外在的鼓励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加比赛并适当奖励是一个好方法。)

  (四)谈谈收获,激励总结

  1、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2、教师总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过刻苦磨砺,是绝不会有什么神来之笔的。希望大家要熟记书写要领,课后花时间勤加练习,愿以后能在书坛上看到你们的作品。

  七、还有更精彩的乐章

  1.教师:从“东方红”到“神舟”号,这是我国科技进步的一组豪迈乐章。它的飞速发展足以证明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独立自主地攻克尖端技术,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其实,不仅仅是航天技术,中国人在各个领域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9页,感受科技的进步,祖国的强大。

  3.教师: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你现在的心情。

  4.学生可以通过办手抄报、画画、写文章等各种形式开展活动。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了解各种树木的大致生长规律以及它们的基本外形特征。

  ·尝试比较树木的原始形状与树木变化形状之间的不同,体会对称式花卉图案和均衡式花卉图案的装饰性形式美。

  ·运用点、线、面元素,采用夸张和变形的方法、对树木原形进行简化和添加的艺术处理。

  重点难点:

  ·先简化树木的原有外形,再在外形轮廓的基础上作个性化的艺术加工,完成创作。

  ·图案变形的创作过程中注意保持并突出树木的原形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树木原形图片、树木图案图片等。

  ·学生准备:日常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1、观看图片。

  (1)教师展示一组树木的图片,学生观看并指认图中各种树木的名称,如松树、银杏、梧桐、桂树、柳树等;同桌同学再彼此说说自己知道的树木常识,如:树的外形、颜色、作用怎样,树的生长、栽培、分类如何等。

  (2)教师展示一组树木图案的图片,同学指认图中的树木,说出其名称。

  2、比较两次观看到的树木图片的不同。主要通过以下方式:

  (1)将图一的此树木原形与图二的彼树木图案一一对应。

  (2)看图一的此树木原形与图二的彼树木图案异同之处。

  3、同桌同学互相交流,可围绕以下话题展开:

  (1)图二的彼树木图案保留了图一的此树木原形的哪些方面?

  (2)为什么要如此保留?

  4、教师以一种树木为例,演示图案变形的.方法。学生一边观看一边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按大家的建议完成树木图案的创作。

  5、师生互动学习,探究创作表现的方法。

  (1)教师按这一树木的原形设计一个与刚才所画树木图案不同的图案,如果刚才以线造型,那么现在以面造型;如果刚才直线为主,那么现在曲线为主;如果刚才彩色立像,那么现在单色立像。

  (2)师生共同观看、交流几种不同形式、不同效果的图案,比较它们不同态势的形式美。

  (3)注意叶子的不同特点。

  ·创作与表现:

  1、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表现形式进行作业练习。

  *方法一:

  (1)选择自己喜欢的树木作为创作的原形。

  (2)根据树木原形做简洁的概括性轮廓处理。

  (3)进行树木图案的装饰性艺术处理。包括:点线面的装饰、色彩的装饰等。

  *方法二:

  (1)选择树木外形进行美化。

  (2)在‘树’的范围内‘拉根线条去散步’(画回忆散步时的心情:师生交流后教师小结散步时除了通常意义上的轻松愉快外,也免不了会有突发情况,因此我们的线条应随着散步的心情变化而变化。)

  (3)在适当的地方添加‘点’。

  2、教师在同学作业过程中安排一次作业的简评,根据同学的作业情况做适当小结,提醒学生注意突出树木的特点。如挺拔、粗壮、颀长、茂盛等。

  ·评价与反思:

  1、同学将各自的作业进行交流。各人向同桌介绍自己创作的构想,说说自己的“得意之笔”。

  2、对本单元的图案学习作简单回顾和总结。

  (1)谈谈自己是如何将“点线面”在“会变的花”和“会变的树”上加以应用的。

  (2)就 “一半来自自然,一半来自创造,让自然变得更有秩序,让植物变得更加奇妙”展开讨论与交流,说说自己对自然美与秩序美的认识。

  (3)回忆日常生活中以树木图案为设计主题的作品实例。

  板书设计:

  演示区

  教师板演,举例说明绘画方法与步骤。

  会变的树叶

  画——树形

  添——树纹

  加——树语

  教学后记:

  大多数学生采用‘拉根线条去散步’的方法,原因也许是这种方法较为形象生动,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心情变幻不同的线条,很好地解决了阵一难点。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头饰的设计依据头饰的用途来确定,要按戴头饰人的头部来确定大小

  应会:按预定的设计用彩色卡纸剪贴、加工制作成头饰

  1、隐性内容与目标

  1.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用简单的资料美化生活,初步培养事先预想和计划行为的习惯,进一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发明能力

  2.认识了解我国的民族头饰,培养小朋友们的爱国民族精神

  重点:根据用途确定头饰的设计,并完成头饰的制作

  难点:巧妙利用资料和创新表示 课程资源准备与开发彩纸、胶水、剪刀等各种工具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同学工具准备情况,稳定同学情绪!

  二、导入:

  师: 同学们老师手上的头饰漂亮吗?

  生: 漂亮

  师: 的确很漂亮,这只是老师自身做的,那老师想请你们和我一起来欣赏更漂亮的头饰呢!

  (点击课件 欣赏民族头饰短片)

  师:这些头饰漂亮吗?

  生:漂亮

  师:一看你们那惊奇的表情就知道,你们已经被这些头饰吸引了,是的它们的确很美,连老师也被吸引了,那你们知道这都是什么头饰呢?

  生:少数民族头饰

  师:恩,同学们真的是见多识广,这些就是代表我们少数民主特色的头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头饰文化(出示课题《美丽的头饰》)4’

  三、 讲授新课

  1。 既然我国少数民族头饰代表着这个民族的特色,那老师就来考考大家,你们知道这些都是什么民族的呢?(猜)

  (点击课件 出示图片)

  1 瑶族 (瑶族是中国南方一个较典型的山地民族,瑶族头饰特点较为突出,有“龙盘”形、“A”字形、“飞燕”形等)

  2 藏族(藏族是汉语的称呼。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头饰以巴珠为主,藏族妇女极为重视头饰,巴珠的款式有两种,以拉萨地区为中心的前藏流行状似三角形的式样,以日喀则地区为中心的后藏则流行以弓形为主体的式样。

  3 苗族(。把自身的图腾物作为饰品佩戴在头上是苗族各支系的一起习俗。苗族有的支系女子头饰银铃叮当,满头银饰繁花似锦;有的支系的头饰别具特色,将女子长发绾于头顶结髻,以錾花银碗为饰,用银簪别在发髻上;有的支系银冠高高戴在头上,如银蝶飞舞,富丽至极。海南苗族则喜欢戴上绣有各种花纹图案的头帕,头帕一般以几何图案为主,是精致漂亮的装饰品之一。可以说,苗族女子的头饰是中国少数民族女子头饰中最丰富、最漂亮的。其头饰主要以银饰为主 )

  4 满族(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以辽宁省最多,其头饰又叫旗头:“答拉赤”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

  师:看样,老师还考不倒大家,同学们的见识真广,的确我们少数民族的头饰是民族的象征,很有特色,那我们如何利用我们今天的资料来制作呢?,还请同学们先别急,我们先看看他们做了些什么头饰(课件播放 欣赏同学头饰)1’

  师:他们做的真好看,那老师这里也有几个头饰,现在老师就发给每组一个头饰,请你们瞧瞧老师制作的头饰,一起讨论研究下老师用到了那些方法?1’

  (小组讨论)

  师:OK,我想应该有讨论的结果了,请小组代表说说

  生:剪,粘贴,折叠

  师:GOOD,同学们研究的很仔细,首先就让我以一个头饰为例研讨如何进行制作。(出示几个头饰图片)讲解制作步骤。首先按戴头饰人的头部来确定大小,其次主要是以剪,粘贴,折叠,卷等方法,最后呢就是进行装饰点缀。

  三 安排作业

  师:请发挥你们那无穷的想象力设计制作一个比老师的更漂亮,更有意义的头饰,那就让我们随同这优美的音乐比一比哪个组做的最快,最有意义!(提醒同学注意平安,注意卫生)

  同学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师:哇!你们的作品真是太美了,而且那么的与众不同,那么谁愿意到前面来展示并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头饰哪?

  生:……

  师:恩,介绍的真好,今年是一个奥运年就让我们带上我们制作的头饰一起来来载歌载舞吧(播放音乐师生共舞)

  五、师小结:

  今天我们这节课,不但学会了设计制作头饰,而且还用我们的双手发明了美,用我们的劳动发明了美!其实美就在我们的手指间,只要你大胆的发挥你的想象力,它将永远属于你!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欣赏抽象画,品味形式美、意象美、抽象美,了解并尝试抽象的表现手法。

  2、通过关注抽象艺术,实践抽象画创作过程,获得对形势元素和原理的进一步认识与运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3、探索艺术创作的新天地,增进美术学习的兴趣,在感受与发现中体验美术的愉悦。教学重点:感受形色在画面中的和谐美

  教学难点:

  能够应用简化的抽象形创作一幅作品

  教学准备:

  国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音乐导入

  1、音乐导入:每当老师在画画的时候,总喜欢聆听一首音乐,这样画画的感觉会特别好,老师邀请大家来聆听一首音乐,感受它的美好,听音乐?课件播放音乐

  2、听到这首乐曲,你的脑海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音乐和绘画从来都是一家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首“形色协奏曲”吧。

  3、板书课题

  二、作品赏析线

  1、欣赏画家作品:蒙德里安《树》,在这三幅画中,树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出示蒙德里安《树》、《山川》和山川的照片。

  2、艺术家在创作中,常常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新的表现形式。画家的树从写实到用不同长短,疏密,流畅的线条组织形。,

  3、试一试,你怎样用线条来表现这张山川的景色呢?

  4、师生互动:学生上台快速画出,老师之后进行修整与总结。

  5、出示《山川》作品赏析,画家用流畅、疏密的线条抓住了山体的形和山体的质感。

  板书:线——流畅,快慢,疏密。

  三、创作方法——形

  1、作品参照对比:吴冠中《江南水乡》和风景照片,简单介绍艺术家吴冠中先生和这幅作品。课件出示吴冠中先生中国画《江南水乡》和江南水乡的照片

  2、这一组作品中,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相似呢?

  3、相似的有整个的角度,东西没变,不相似的有屋顶变成了一块块近似长方形,窗户变成了小块的近似正方形,整个房子的轮廓变得更简洁了。

  4、吴冠中先生忽略细节,抓住房子的特征,用流畅的线条和块面,概括外形,创作出江南水乡宁静,淡雅的意境。

  板书:形——概括,简练。

  第二课时

  四、创作方法——色

  1、一幅优秀的作品,除了要讲究线条和形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猜一猜是什么?课件出示同一画面不同颜色的作品。

  2、这两幅作品的色彩给你什么不同的感觉?

  3、同一幅作品艺术家进行了两种不同颜色的设计,带给我们不同的艺术视觉盛宴。

  4、欣赏吴冠中先生《窗外无月》,颜色的处理好不好?课件出示吴冠中中国画《窗外无月》

  5、吴冠中先生把房子的墙画成了绿色和红色,中间穿插了大块的白和黑,使画面色彩能够和谐共处。

  板书:色——设计

  五、形色描绘

  1、出示田埂风景图片课件提供田埂风景图片;

  2、老师示范:以梯田为例,先用曲线画田埂,再用扁笔去画田地的色彩,田埂和田地要求简单、概括。课件播放绘画的背景音乐。

  3、提醒注意勾线的轻重快慢,颜料的干湿浓淡。形与色的协奏曲

  六、作品赏析

  不同画家在处理形色时,如何谱写出一幅幅优秀的形色协奏曲。课件依次出示画家作品。

  七、作业要求

  活动:选择一张你喜欢的风景图片,用形、线、色的方法描绘一幅风景。课件播放绘画的背景音乐和多张风景图片

  八、评价拓展

  1、课件出示拓展思考题

  2、拓展思考:抽取事物主要特征的绘画,有时也可以把它叫做抽象画,画好抽象画并不难,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怎样画抽象画。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美术教案02-22

美术的教案02-28

美术的节奏小学美术教案07-10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03-25

小学美术《电脑美术》的教案06-13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09-05

美术教案-小手帕 小学美术教案06-13

实用大班美术教案大班美术简单教案10-09

美术《星空》教案11-25

《下雨了》美术教案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