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时间:2021-09-28 16:50:2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通用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镜面对称》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通用5篇)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能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活动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的性质;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知道镜面对称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镜面对称在镜面成像时所发生的变化。

  教具准备:

  小镜子每人一面、课件、大镜子一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你哭她也哭,你笑他也笑,你问他是谁,他说你知道。

  师:请看,这有一只馋嘴的小老鼠正在主人家找吃的,它看到了什么?(镜子)(动画)

  师:你们猜猜小老鼠在想什么?

  生:这镜子里的家伙是谁呀?

  生:这镜子里的家伙怎么和我长得一模一样呢?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镜面有关的数学知识。(板书:镜子中的数学)

  二、镜面对称

  1、照镜子体验。

  师:老师背对着大家,我却知道哪个小朋友在对着镜子做鬼脸!为什么?

  生:镜子里外的小朋友动作都一样的!

  师:对,照镜子也是一种对称现象,叫做“镜面对称”。一齐说一遍。

  小朋友看看镜子的同桌在做什么?也可以跑到镜子前面看看镜子里的自己是怎么样的!

  2、感知镜面对称的性质

  (1)操作活动一:“照镜子,做上下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发现人与镜像上下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上,镜像也向上;头部向下,镜像也向下。

  (2)操作活动二:“照镜子,前后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像前后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前,经像也向前;头部向后,镜像也向后。

  (3)操作活动三:“照镜子,左右活动头部”。(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面左右移动的逆向性。既头部向左,镜面反而向右,镜面反而向左。面对面感知左右。

  (4)加深体验镜面对称的上下、前后同向,左右相反的性质。

  师生模仿动作游戏:假设一方是镜子里的人。师向前、向后走问生该如何走?(向前或向后)师向上跳、向下蹲问生该如何做?(向上或向下)师用左胳膊托左腮让学生想象自己是镜子中的老师影像该如何做?(生也左胳膊托左腮)

  (5)小结:在我们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了对换。

  过渡语:镜子中的数学知识还真不少,古时候人们没有发明镜子时,他们用什么方法认识自己?——引出水面倒影。

  3、欣赏倒影

  知道了这么多知识,我们来休息一会,欣赏一下美丽的湖光倒影吧!(图片课件插入音乐)播放的同时介绍镜子的历史:古时候人们用平静的湖水来认识自己,

  后来人们发现把铜磨平后也能照出人的影子来,于是就有了铜镜。但铜镜里照出来的人影并不十分清晰,后来人们发现把一种叫水银的东西涂在玻璃的表面,就能十分清晰地照出人的影子来。这就是现在小朋友手中的镜子。

  4、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再来动动脑筋吧:

  趣味练习(课件出示)

  (1)选择:哪面镜子是我照的样子,把它圈出来、

  (2)看镜子写数字。

  (3)看镜子写汉字。

  (4)看镜子写时间。

  三、回顾总结,反思学习镜面对称现象的收获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镜面对称,你们学到什么知识?是怎么学会的?有什么体会和收获,有什么疑问要解答?

  2、我们可以利用镜面对称的现象帮助我们纠正坐姿、站姿、写字姿势等。

  四、布置作业:

  1、看看镜子中的你是怎样刷牙的?怎样吃饭的?

  2、写数学日记《镜子里的知识》。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2

  一、设计思想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就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镜面对称(教材第69页)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后进行教学的。镜面对称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之一。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二、教材分析

  《镜面对称》属于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见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69页)。通俗地说,"镜面对称"是指相对于一个平面的对称。对于这一内容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具体目标中指出:"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在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学习数学,用学得的知识解决数学现象。

  本课通过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初步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知道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中包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湖面的倒影是相对水平平面的对称,而照镜子是相对竖直平面的对称,这是最常见的两类镜面对称,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镜面对称的两边的图形有什么关系。下面的"做一做"呈现的是照镜子的活动,意图是通过镜面内外人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的关系进一步感受镜面对称的性质。

  对称作为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体现,与学生的日常实际联系较多,故在二年级上册引入"对称"这一常见变换应该说是必要的。对称的表现方式很多,如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轴对称、镜面对称等,囿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教材只对轴对称和镜面对称作了介绍,其中镜面对称是教材新增加的内容。

  三、学情分析

  《镜面对称》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后来学习的内容,它是前一课时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但又不同于轴对称,它富有变化性。湖面的倒影,人在镜子里可以成像,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理解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来体验,在"玩"中学,从体验中获得知识。也有部分学生可能对镜面对称的特征不容理解,可能会对镜面对称特征的感知、描述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时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在操作体验中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了解平面镜成像的一些特点。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对平面镜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⑵通过假想、观察、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在探究、实验中领略镜面对称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主动探索未知。

  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数学美。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探索镜面对称的性质:上下、前后位置不变,左右位置相反。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学法:活动探究,观察实验,小组合作。

  2、教法: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分析。

  七、课前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一面小镜子。教师准备一些镜面对称的图片。学校里有大镜子的组织学生去镜子面前"照一照",如果没有,教师准备一面大镜子。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引出水面对称

  1、讲述"猴子捞月"的故事,引出问题。

  月亮真的掉到水里了吗?猴子为什么捞不到月亮?

  2、汇报:平静的水面就象镜子一样,猴子捞的是天上月亮的倒影,当然捞不到月亮。水面这个大镜子真是太奇妙了。

  3、同学们,平常你见过这种现象吗?出示第一幅主题图。让学生说出主题图中的倒影。

  4、继续欣赏水面对称图片(说明这些都是对称现象,大小形状一样,是一种上下对称。)

  5、导入镜面对称

  师:除了水以外,你还见过能照出人或其他事物的东西吗?(镜子里。出示第二幅主题图。映在镜子里的擦桌子的男孩。)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镜面有关的数学知识。(板书:镜子里的数学)

  你们想知道镜子里有哪些数学吗?先想一想再提出你最想知道的有关镜子里的数学问题?

  [以生动的故事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通过观察生动有趣的情境,并结合平时的认知,初步悟出人在镜子里可以成像,像和人的动作一样。]

  (二)、镜面对称,探究镜面对称的特征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镜子里的擦桌子的男孩,你们想不想自己到镜子前去做一做动作,照一照自己呢?

  生:学生们顿时情绪高涨,齐答:想!(学生走出教室,到大镜子前去照一照)

  师:那么,大家一起来观察观察"我们"和""镜子中的我们"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变?

  (学生们投入到做一做、看一看、说一说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在镜子中做出了各

  种各样的动作,一边做,一边议论。稍后回到教室。)汇报交流:镜子外的我和镜子中的我,大小一样,前后、上下的位置也没变,就是左右的位置变了。

  师:照镜子,就是我们数学中说的镜面对称,镜面对称的特征就是左右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把学生喜欢做的游戏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游戏中解决问题,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清晰地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和相对性。]

  (三)、巩固练习

  1、游戏:《照镜子》教师做镜外人动作,学生做镜中人动作。(也可以学生跟学生做照镜子游戏。)

  师:我蹲下。生:我们也蹲下。师:我起立。生:我们也起立。师:我向前走。生:我们也向前走。师:我向后退。生:我们也向后退。师:我左手摸右耳朵。生:我右手摸左耳朵。

  [说明:在这个游戏中,教师也可先请一个学生与教师合作,其他学生判断这名学生做得对不对。这样设计是照顾一部分学困生。整个游戏活动在课堂上掀起了一个高潮,全体学生在游戏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出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动作,既巩固了镜面对称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又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做"中思,让学生的体验丰满起来。]

  2、选择:哪面镜子是我照的样子,把它圈出来。(课本71页第5题。)

  3、利用镜子找另一半

  课本71页第4题。让学生想办法利用镜面对称判断出是什么,指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4、拓展题

  (1)写下1-9的一排数字,用小镜子照一照,看在镜子里是什么样的?

  (2)找找镜子外是什么时候?教师出示几个镜子中的钟面让学生说说镜子外实际是几时几分?

  (四)、回顾总结

  说说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九、板书设计

  镜子中的数学――――镜面对称

  前后 左右--变

  上下 互换

  十、作业设计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能力点: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感受生活之美,学会欣赏对称的美。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正确判断镜子里的样子。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镜子、图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你哭她也哭,你笑他也笑,你问他是谁,他说你知道。

  师:是的这是一面镜子,今天我们学习镜面对称。(板书:镜面对称)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3的图片。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现象有什么特点。

  2、学生在镜子前做各种动作,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镜面对称

  3、你能举出生活中哪儿还有这样的现象吗?

  三、拓展应用:

  1、做“做一做”。

  先想像一下,照镜子时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人会怎样运动,左右手拿不同的东西时,镜子里的人是怎样拿的,然后再用镜子验证一下。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照镜子是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2、出示半个蝴蝶、雪花、天坛,问:这些是什么?你通过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3、回家后看一看镜子里的你是怎样刷牙的,怎样吃饭的…?

  4、开放题;小明在镜子里看到他去公园的时间是9时,你知道实际时间是几时吗?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观察物体”中第69页的例题3和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建立镜面对称现象的表象。

  教学难点:

  理解镜面对称在镜面成像时所发生的变化。

  教具准备:

  大镜子一面、小镜子每人一面,反写的数字、文字、算式卡片,半个图案的蝴蝶、天坛、青蛙、雪花等图片,钟面,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巧用情境,感受镜面对称现象的存在

  1、欣赏“倒影”,激趣导入

  多媒体出示:“倒映水中的湖光山色”,即课本第一幅主题图。让学生说出主题图中见到的景色:“山的倒影、树的倒影、房子的倒影、船的倒影、鹅的倒影……”

  2、巧用情境,提出问题

  师:你们在哪里还见到过类似“映在水中山色”的现象。(生:镜子里。多媒体出示:“映在镜子里的擦桌子的男孩”,即课本第二幅主题图)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镜面有关的数学知识。(板书:镜子中的数学)你们想知道镜子中有哪些数学吗?你们先想一想并提出你最想知道的有关镜子中的数学问题?

  【评析】课伊始,趣亦生。一段“倒影”欣赏,再现了生活中“倒影”、“镜子成像”现象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探索数学问题的`欲望。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数学经验提出“镜子中的数学”问题,如此导入新课,有趣而自然。

  二、照镜实践,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特征

  师:镜面对称现象有什么特征呢?我们通过“猜测判断”和“演示验证”两个活动来理解并作出归纳。

  1、猜测判断

  课件出示题目:

  (1)男孩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男孩(向前或向后)走一步。举起双手,镜子里的男孩(举起或放下)双手。

  (2)女孩左手拿着一张纸,右手拿着一支铅笔;镜子里的女孩(左手或右手)拿着一张纸,(右手或左手)拿着一支铅笔。

  2、演示验证

  (1)看课本验证。学生学习课本“做一做”中的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

  (2)照镜子验证。

  活动要求:对你猜测判断的结论进行验证,可以个人单独进行也可以数人合作攻关。

  汇报演示:通过在讲台上的大镜子前表演让大家清楚地看到,从而验证你的观点,大家作评判,也可提出质疑。

  大家看到的演示:男孩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男孩也向前走一步;男孩向后退一步,镜子里的男孩也向后退一步,男孩举起双手,镜子里的男孩也举起双手;男孩放下双手,镜子里的男孩也放下双手。(板书:前后、上下——不变);女孩左手拿着一张纸,镜子里的女孩变右手拿着一张纸;女孩右手拿着一支铅笔,镜子里的女孩变左手拿着一支铅笔。(板书:左右——变)。

  3、归纳特征

  照镜子时,镜子外的物体和镜子内的成像前后、上下——不变,但是左右相反发生变化,这就是镜面对称现象。 (板书补充课题“镜子中的数学——镜面对称”)

  【评析】“猜想——验证——归纳”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了镜面对称现象的表象。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多种方法验证镜面对称现象的判断猜想,让学生感知、理解、体验镜面对称现象,培养了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与大胆尝试的能力。

  三、多种练习,拓展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练习1:“镜面对称”课中操。

  教师做镜外人动作,学生做镜中人动作。在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边表演边对口令:师:我蹲下。生:我们也蹲下。师:我起立。生:我们也起立。师:我向前走。生:我们也向前走。师:我向后退。生:我们也向后退。师:我左手摸摸耳。生:我们右手摸摸耳。师:我右手拍拍脸。生:我们左手拍拍脸。师:我抬左脚踢踢腿。生:我们抬右脚踢踢腿。师:我抬右脚踢踢腿。生:我们抬左脚踢踢腿。师:我的左手侧平举。生:我们右手侧平举、……

  练习2:还原“镜中汉字,镜中数字、镜中算式、镜中钟面时间”。

  学生每人一套卡片,卡片内容如下:

  让学生想出还原办法:拿镜中汉字、镜中数字,镜中算式镜中钟面时间再照镜子,可以还原出原来的汉字、数字、算式、时间,即两次镜像能把原来的物体还原。

  练习3:利用镜子找另一半。

  出示半边的蝴蝶、天坛、青蛙、雪花等图案(课本第71页第4题),让学生想办法利用镜面对称,判断出是什么?指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讨论:轴对称与镜面对称有什么区别?

  练习4:说一说,看一看。

  说一说: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镜面对称的现象?

  看一看:(观看课件:青印溪十里平流风光)这些溪中的倒影也是镜面对称的现象,由于镜面与物体的位置、角度不同,镜面成像的特征也会有所不一样。我们今天学的镜面对称,镜面与物体的位置、角度是怎样的?

  【评析】本环节练习,紧紧围绕本课的重点,通过变式练习、对比练习,做、写、说等多种练习形式,拓展了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这样的练习目的明确,层次清楚,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开放性。它不仅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还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学习数学是生活的需要”。

  四、回顾总结,反思学习镜面对称现象的收获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镜面对称,你们学到什么知识?是怎么学会的?有什么体会和收获,有什么疑问要解答?

  2、我们可以利用镜面对称的现象帮助我们纠正坐姿、站姿、写字姿势等。

  3、今天谁学习最认真,进步最大。先小组内评一评,再班上评一评。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9页及练习十五的第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学生体会自然的美与数学的美的结合,体验学习的快乐。

  3通过活动、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4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未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可携带的大镜子一面,学生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写有反数字的卡片。

  激活兴趣,切入课题。

  教师:上节课我们在图形王国找到了许多美丽的对称图形,这节课继续认识对称,希望通过大家的认真观察,能发现生活中更多有趣的对称现象,看看会有什么新收获,好,让我们和明明一起找一找吧!

  【教学过程说明:我利用学生对轴对称的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以及对称现象丰富的生活来源,在数学小精灵的引领下,学生明确课堂目标,兴趣盎然,迅速进入新课的探索情景。同时为学生知识的迁移主动建立连接。】

  提供素材,引导探究。

  1。感知对称现象的特征

  Q用课件出示图片1

  师: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这里的景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这是美丽的水乡,可以看到清清的河水,水上架着一座桥,水中还有两只小船。

  生:我啊,发现河上有座桥,水面上也有座这样的桥,而且是对称的。水面上的树和岸上的树一模一样,对称的,水面上这些景物都是岸上景物的倒影。

  师:这个现象你见过吗?

  生:见过,下过雨后,操场上有干净的积水,从旁边跑过我低头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

  2.鼓励肯定,人人参与学习。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听听明明是怎么说的。

  Q课件播放声音:你们说的对极了,平静的湖面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岸上的景物和水面上的倒影一模一样,也是对称的。我有几张美丽的照片,你们愿意继续欣赏吗?

  生:(劲头十足)愿意。

  提出观察要求。

  师:如果你发现了其中的对称现象,就轻轻的告诉同桌,并指给他看,好吗?

  同桌合作学习。

  Q课件配音乐播放:桂林山水,雪山天池,镜子家居生活照片。

  【低年级学生容易受新鲜事物的吸引,我在网上搜集了具有明显镜面对称现象的景物照片,学生在游历祖国东西南北,欣赏自然美的神韵时,同时也能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大量的感知和生活的交融,激发学生对这种对称现象的积极探究。】

  学生认真的观察,互相交流在景物照片中找到的对称现象。

  【教学过程说明:在同桌交流中,相互启发,增加信息的捕捉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体会快乐。】

  3.汇报探究结果。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它们的两边是对称的,另一半都是在水面和镜子里看到的。

  师:说得好,像这样,岸上的景物和水面上的倒影,镜子外和镜子中的景物一模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对称现象。

  联系实际。

  师:生活中像这样的对称现象你还能找一找吗?

  1生:电脑开机等待时,从显示屏上可以看到自己的模样。

  2生:早起洗脸时,水面上看到自己的倒影。

  3生:过走廊时,玻璃窗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像。

  4生:太阳下,我和影子是这样的对称现象。

  师质疑:谁来判断这是不是对称现象?

  生:这不是对称现象,地面不像镜子,影子黑黑的,鼻子眼睛都看不到,和你不是一模一样的。

  【教学过程说明:在感知镜面对称特点后,回到生活再发现,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讨论解决问题。找一找让学生明确镜面对称的特点。在应用中培养用数学的能力,创设情景,满足学生的自尊。】

  学以致用,体验成功。

  用一用,动手做

  师:你们太棒了!我非常佩服大家的观察能力。你们愿意用学到的知识帮助明明解决难题吗?

  Q课件显示:半只蝴蝶。

  画外音:这是什么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它们恢复完整呢?

  ?学生利用小镜子独立操作完成71页第4题,同座交流,汇报明确。

  师:用照镜子的办法就解决了明明的问题,镜子里的世界可真奇妙呀。

  照一照,再发现

  师:课前我们照镜子,做观察,下面把你的活动和发现和小组的同学说说吧。

  课前活动

  自己设计一些活动,在家里照照镜子,和爸爸妈妈说一说,镜子里的你是怎样活动的。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抽出有特点的发言全班交流。

  师:丽丽在照镜子时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什么问题?

  生:咦,镜子里的我怎么是右手拿本左手拿笔?

  学生各抒己见,讨论中明确面对面的左右对称关系。

  师:哦,原来师这样,我们也来照一照,看看是不是这样。

  学生拿物品照大镜子观察验证。加深感知镜对称的特点。

  玩一玩,镜对称

  师:韵律操马上要比赛了,怎样才能让你做得更准确,漂亮?

  学生提建议。方法一请领操员做示范,方法二照镜子练习。指名学生面对镜子和领操员做韵律操,其余小朋友边唱节奏边观察它们上下前后左右的对称关系。

  师:通过这些照镜子的活动你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小结镜对称的特点明确:不仅一模一样。而且面对镜子做上下前后的动作一致,左右相反。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动脑筋发现了新知识,愿意用我们收获的知识做游戏吗?

  宣布活动要求,同伴间互为镜子里外的人再做照镜子的游戏,从不同的角度体验镜对称。音乐活动。

  【教学过程说明:活动再探究。我设计了两步:

  1、课前活动和课堂实践相结合。由于学生有相关的生活经验,不必重复再现,小组交流可以检验和补充学生照镜子活动的观察结果。鼓励质疑问难,实践操作验证结论或解决问题,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

  2、学生对学生,学生对镜子,韵律操活动再次提高观察兴趣,在游戏活动中为下面的练习铺平道路。玩中学。】

  想一想,多探究

  1、认真观察,独立完成71页第5题,汇报说明它的对称关系,判断结果。

  2、每组四张写有反数字的卡片,同桌合作,进行看镜子写数字的游戏。在小组内交流结果。

  小组内活动交流并小结。

  小结

  师:时间过的可真快,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总结收获,分享知识,体验探究学习后的成功喜悦。

  提出课后建议,将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延伸

  师:留心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看一看,说一说,你还有什么发现和问题,把它们写在数学日记上,告诉大家。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教学过程说明:一节课,并不能完全解决孩子心中的所有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培养问题意识,将探索学习潜移默化的进行到底。】

  【教学收获】

  镜面对称实际上是一个物理现象,但是作为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内容出现,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抽象、空洞,最关键的是教学要求的把握。我为了能较好的直观教学,让学生能全面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设计了做韵律操的环节,效果很好,学生马上发现面对面时的对称关系,在玩中探究了新知。在学生联系实际找对称时,一个学生提出了影子问题,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我没有给予评价,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评价,在比较中,争论中,找到了不同。我心里真为他们感到高兴。通过这节课,我又一次体会到老师的信任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通用5篇)】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12-16

《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9篇)12-23

《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反思10-31

小学数学课件《对称》教学反思02-22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说课稿11-12

《雷雨》教学设计(通用15篇)12-31

《元日》教学设计通用15篇12-25

秋天教学设计(通用15篇)12-25

《爱莲说》教学设计(通用15篇)12-24

《画风》教学设计(通用15篇)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