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2-03-14 10:25:0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优秀教学设计 篇1

  第一部分:教学对象

  小学三年级学生

  第二部分: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体会古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3、理解“独在异乡为异课,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含义,体会游子的思乡思亲之情。

  4、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

  1、标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唐>体裁:诗格律:七言律诗。

  2、写作背景: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

  3、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4、思想感情: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

  1、讲授法

  (1)首先通过讲述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文章中的事物以及事件进行系统地描述,描绘概述的讲授。

  (2)其次运用阐释,说明,分析,论证,概括等手段讲授知识内容,以揭示整篇文章的思想。

  (3)解释式讲解。

  1、解释全文

  2、结构式说明

  3、翻译性解释

  4、附加说明,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

  2、讲读

  (1)讲述有关。理解课文必须具有的知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谈话。

  (2)全文阅读与讲解。先让学生默读全文,及诠释。了解全文所表达的思想。

  (3)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反复阅读课文。

  第五部分:教学难点难点

  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感受诗句中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第六部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生齐读课题两遍。师范读。(老师读得时候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说了些什么?)生齐读全诗。

  小组讨论这首古诗说了些什么?并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二、解题。

  解题: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课题的意思?(学生思考讨论)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师:重阳节又是什么节?(生:老人节)

  2、忆:想念,思念。

  3、山东是指的什么地方?(古时候指华山以东的地区,并非专指今天的山东省。在这里专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三、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大意。(自由读)

  三、读懂全诗。(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古诗)

  1、独在异乡为客

  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诗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2、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每当。

  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

  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为什么要登高?(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避灾。)

  茱萸(zhūyú):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喜欢插戴茱萸,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

  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4、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加深理解全诗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了什么?

  第一层(前两句):写身处他乡异地的诗人,每逢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五、朗读、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齐读、个人背、男女生背、师生背、全班背。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思考:1、谁能来说说诗的哪两句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为什么他每逢佳节倍思亲?

  (生:1、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2、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孤单。)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以叙述的口气,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

  (诗人王维因为要在长安谋取功名,不得不与自己的故土和亲人告别,作客他乡。远在外地的他,时常想起家乡的朋友和亲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王维想:家乡的亲人、兄弟们一定在插满茱萸的高山上祝愿我在外乡一帆风顺吧!遗憾的是,我无法与亲人、兄弟们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师: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师: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你们还学过哪些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古诗?请你来背一背(生:李白的“静夜思”)

  第七部分:作业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诗,诗中表达了作者怎么的情感。

  2、这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诗?能谈谈看法吗?能有感情地吟出这句诗吗?

  3、感情朗诵(我们今天学习古人的诗句,不仅是让学生欣赏汉语的艺术美,语言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积累优美的词句,在适当时还应鼓励学生去应用。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阅读古诗的作用。)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优秀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他当时只有十七岁,正在长安谋取功名。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飘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情之所至,诗人直抒胸臆,写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传诵千古的名句。

  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独在异乡为异客”,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就把那种独自在外、人地两疏的情形表达出来,同时传给人们一种寂寞的心情,很自然地为下面思念的内容奠定了基础。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学情分析:

  学生平时积累了不少的古诗,再加上这首诗是名家名篇,学生耳熟能详,绝大多是学生能够把古诗背诵下来,并且学生通过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古诗的能力,能通过预习大概了解古诗的意思。对于诗中蕴含的思乡之情,学生也能略有体会,但是因为诗人所处的年代与学生十分遥远,学生的情感却难以与诗人产生共鸣,所以设身处地地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的意境对于学生来说是最难的。

  教学目标:

  1、认识“忆、异”等6个生字。会写“深、忆、逢、佳”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学习重难点:

  重点: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品重点字词,体会作者流露的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搜集了解诗人王维。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家乡是出门在外的游子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曾留下许多思乡思亲的千古绝唱。今天让我们细细地来品味一首王维的思亲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板书课题。

  2、学生汇报对王维的了解,教师补充王维的资料。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唐代诗人,多才多艺,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流传至今的诗歌有400余首,人们又称他为“诗佛”。

  3、学生质疑,理解题目中的重点词。(重点理解“忆”、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区别课题中的“山东”和现在的“山东省”。)

  4、你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指名说)题目很重要,是走进课文、走进古诗中的一扇门。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思念家乡亲人,想念兄弟的事。齐读诗题,注意语调低沉缓慢。

  二、初通诗句,整体感知

  1、出示带注音诗句,自由读。

  2、指名读,纠正读音。

  3、去音后男生读女生读,读出节奏。

  4、提出生字并归类,小组开火车认读并组词,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在这一课的生字中,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左右结构:忆佳倍插。

  上下结构:异。

  半包围结构:逢遥遍。

  教师范写三个字:“异”(不要把上部写成“已”,上面要封口)。“遥”(要注意后写走之部)。“插”(要引导学生写好笔顺的笔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优秀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能体会诗中作者的情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古诗------读正确,读出节奏

  1、从叶绍翁笔下的乡愁引入学习王维笔下的乡愁

  2、提出初读要求:读四遍。前两遍把诗中的每一个字读准,把诗读正确;后两遍注意诗中的停顿,读出诗的节奏。

  3、学生自由读诗。老师巡视。

  4、(课件出示古诗)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是否把字音读准了。

  5、齐读生字较多的两句诗。

  6、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是否读的有板有眼。

  7、齐读古诗。

  二、再读古诗------读出诗味

  1、古诗读正确,读出节奏还不够,还应读出诗味。老师对比读“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具体告诉学生什么是诗味。

  2、学生自由读。

  3、指名读。

  4、齐读。

  三、细读古诗------读懂诗意,走近诗人

  1、谈谈读诗后诗留给自己的印象。

  2、带着诗人的思乡之情读古诗。

  3、诗人为什么这样的想家?这首诗讲了什么呢?仔细读古诗及诗下面的注释,努力把诗意读懂。

  4、学生自己读诗学诗。

  5、老师提两个问题检查读书效果:(1)诗人身在何方?(2)诗人心在何方?

  6、(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王维身在他乡心在家乡”)这种远离家乡却思念亲人的孤独感能体会得到吗?

  7、带着诗人的孤独读古诗。(配《二泉映月》)

  8、老师配乐读。

  四、品读古诗------读出情意,走进诗人

  1、(课件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心里反复地读这两句诗,闭眼想想: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王维是如何度过的?

  2、指名说说。

  3、(课件出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边读边想: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王维的家乡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4、指名说说。

  5、这样热闹的场面里没有王维,王维只有————(学生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幸福的场面里没有王维,王维只有---------(学生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这时,你们应该问问王维!你最想问他什么呢?

  7、介绍诗作的背景。

  8、齐读全诗。

  五、诗外读诗------超越诗人

  1、孤独、思乡的情愫似乎一直伴随着王维,后来他又写过这样的诗句:(课件出示)“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读读,说说大意。

  2、(课件出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读读,说说大意。

  3、每当王维想家时,他就倍感孤独,每当孤独时,他又特别想家。这种相思的潮水挡也挡不住,就化成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齐读古诗。(配乐《牵挂》)

  5、王维的心情就是众多远离家乡的人的心情。在《牵挂》的歌声中静静地结束这一课。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优秀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学会本诗中的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4、能学懂一组思念亲友类古诗,提高阅读、理解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感受诗句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前准备】

  1、学生预习并了解相关知识,收集相关资料。

  2、教师准备好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组诗,首先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件出示古诗及背景)

  2、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你知道这天有什么习俗?“忆”是什么意思?教师简述“山东”的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题目的意思?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3、是谁在思念?你对王维有什么了解?师补充简介诗人。

  过渡:王维为什么要思念家乡亲人?他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

  (从题目入手,让学生的课外知识与所学内容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对全诗有个整体感知,以问题过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诗句

  1、范读,齐读古诗。

  2、学生自学,理解诗意:先自由读理解诗句并划出不理解的词句,再小组交流讨论。

  3、检查自学情况:首先指名说说已懂得的诗句意思,并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再指名说;最后齐读古诗。

  4、师述:读诗不是弄懂诗的意思就行了,还要弄懂、体会出诗中的情感。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什么?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追问)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又是怎样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的呢?

  5、学生分组自由讨论。

  6、交流发言。(重点抓住“独、异、倍、遍、少一人”等词语进行体会,相机让学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并感情朗读)

  7、感情朗读。

  (课堂教学中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要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信任学生,学生是可以读懂诗句意思的。这部分的教学要让学生知道读诗不仅是懂得意思,还要读出蕴含在诗中的情感、意境,并教给学生从诗句中去体会感悟。)

  三、复习《宿建德江》

  1、(出示诗句)这首诗我们已经学过了,谁来读一读?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

  3、诗中写了诗人所见景物对表达自己的感情有什么作用?

  4、感情朗读。

  (复习这首诗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应怎样去理解体会诗中所蕴含的人物情感,只有抓住了诗中的词句,去想象,去体会,才能真正的读懂古诗。)

  四、学习《泊船瓜洲》

  1、(出示诗句)说说题目的意思,对王安石的了解,简介写作背景。

  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3、班级交流: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学所得。

  (这一步骤是让学生试着用所学到的方法去学习,以实现迁移、运用,使知识和方法逐渐内化为一种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小组学习讨论,让学生在互相讨论交流中增强合作的意识,实现学生能力的互补。)

  五、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诗,复习了一首诗,这三首诗有什么共同之处?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有什么不同?

  2、这二首诗中,哪些句子给你的印象最深?你能说一段话用上这句诗吗?

  3、感情朗读二首诗。

  (我们今天学习古人的诗句,不仅是让学生欣赏汉语文的艺术美、语言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积累优美的词句,在适当时还应鼓励学生去应用。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阅读古诗的作用。)

  六、作业

  1、同学们,你们现在离开了自己的父母亲人,来到我们实验学校,肯定也会想家,想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吗?试一试,写一两句诗来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

  2、背诵二首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优秀教学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1、 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体验王维思亲,思乡之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体会诗人王维的思亲,思乡之情。

  一、情境导入

  秋天到了,气温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你能感受到什么?

  是呀,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能明显感受到秋的凉意,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一年四季的温度各不相同。其实,在我们的古诗世界里,也有他的温度,有的古诗,让人读起来像是感觉到春天般温暖,有的古诗让人阅读后像是身处秋夜,让人感觉凉丝丝的。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去感受古诗的温度。

  揭题: 9、古诗两首 (大屏幕:夜书所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在我们书香校园古诗文朗诵的活动里,我们对《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已经相当熟悉了,可是,藏在这首古诗里的温度,我们却未必都已感受,就让我们先走进诗人王维的内心世界,感受他内心的冷与暖吧!(大屏幕揭题)

  二、解题

  1、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

  2、在重阳节这天,他在想念谁?板书:忆山东兄弟 (华山:陕西省华阴市境内,王维的家乡在华山东面的蒲州。)

  (注:这一环节着重引导学生利用古诗下方的注释帮助阅读理解)

  三、理解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

  A、王维的这首古诗是在离开家乡两年后重阳节的有感而发。

  (大屏幕:十五岁时,他就独自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

  B、老师说过,文字是有温度的,请你读读这句话,然后说说你感受到它是暖暖的,还是凉凉的'?为什么?

  C、读相应的诗句,体会诗句温度。大屏幕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

  你认为这句诗的温度是怎样的?生回答后马上让他读。

  引导体会两个“异”

  异乡是什么意思?它相对应的词语是什么?异客是什么意思?

  王维在异乡为异客,他孤独一人,而在家乡他拥有什么?当他遇到人生各种境遇时他会想些什么?

  大屏幕提示:他想,在家乡,当他( )时,他的亲人会( )。

  俗话说: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日难。他不禁感叹————引读“独在异乡为异客。”

  2、研读“每逢佳节倍思亲”

  (大屏幕: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一大早,长安城的大街上就热闹起来。家家户户、老老小小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你觉得这句话的温度是怎样的?哪些词语能体现出来?引导讨论:

  A、你有没有全家上下一起出游的经历呢?这种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B、可是这样的情形,这样的心情当时诗人王维拥有吗?

  C、当时的场面越热闹,他的心里就越羡慕,想想自己孤身一人过重阳节,他的心里就更凄凉,从而更思念自己的亲人。

  (大屏幕:每逢佳节倍思亲。)

  A、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佳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七夕节,冬至节。)诗人王维在佳节里更加思念远方亲人,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B、同学门,现在通讯发达,当年想念远方的亲人的时候,你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联系亲人呢?(你可以给在他乡工作,学习的亲人打电话,也可以用QQ与亲人聊天),

  C、可是,在古代,通讯闭塞,不发达。重阳节这天,别人的家庭老老小小头插茱萸,王维只能念着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过年了,家家户户放鞭炮,吃年夜饭,王维孤身一人,他只能念着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迁移想象说话:端午节的时候……

  中秋节的时候……

  四、放手让学生理解“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谈话,想象王维思亲。

  引导谈话:是啊,看着别人的家庭团团圆圆,他只能沉浸在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中,在重阳佳节里,王维会回忆起什么,想到什么呢?

  引导谈话:快乐的时光总是令人难以忘怀,思念是一条线,线的这头牵着王维,线的那头牵着的是他的兄弟,思念是彼此的,兄弟们肯定也会非常想念他。他们在登高的时候会对远在他乡的王维说些什么呢?

  2、朗读,感受王维思亲。

  多好的兄弟,多深的情谊。这是兄弟们在思念王维,更是王维在思念兄弟们,他不禁写道——(课件出示,学生齐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引读:重阳节这天,王维独自在异乡,他猜想他的兄弟一定在干什么?请学生读。

  引读:从前兄弟欢聚,如今唯独少了谁?请学生读。

  引读:王维不能与兄弟团圆,他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学生读

  五、诵读诗歌,情感升华

  诗人王维漂泊他乡,两年没见到亲人的面,没听到亲人的声音。重阳佳节这天,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他只能将无限的思念,凝聚笔端,化作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让我们也做一回大诗人王维,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情来吟诵这首诗。

  多么动情啊,这就是王维忆山东兄弟的情。孩子们,让我们闭上眼睛,再次感受王维“倍思亲”的深情吧!(学生配乐齐背古诗。)

  六、会写字的学习

  诗句填空,特别提醒“异、佳、插”的写法。异的上半部分是封口的;佳的右边是两个土;插的右边先写好千,在写剩下部分。

  七、布置课外作业

  同学们,今天,我们静静地走进了诗人叶绍翁的心灵深处,深深地体会到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其实,还有一个诗人的思乡之情更能让我们动容,因为他是我们龙泉的大诗人叶绍翁。明天的语文课,我们将要感受《夜书所见》中的冷与暖,所以老师先布置一个任务给你们。

  1、傍晚放学,到华楼街去了解我们龙泉古代十大名人,了解叶绍翁。

  2、周末到芳野曾家大屋参观,二楼有叶绍翁的生平介绍。

  3、有感情地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给家人听听。

  4、收集有关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歌。

  教后反思:

  课上完了,应该很轻松,但是事实并没有如此。课后仔细思量,发现如梗在喉的原来是自己引导学生对诗句的诵读上。自认课前预设的引读比较巧妙,可是学生朗读出来的效果却不太尽如人意。回过头想想,自己是被为了整个课堂环节圆满完成的想法所左右了,所以在有位学生一字一顿的读诗时;在个别学生没把握诗歌情感基调时,少了一份耐心做具体的引导,错过了引导的好时机。

  对诗句的处理上,我觉得能做到扶放结合,前两句重点引导,后两句放开手脚让学生想象。理解诗句是为了诵读诗句,我努力去这么做。我们班邱志翔的小姨在新加坡,他的朗读水平不算优秀,但课后他对我说,刚才他在读古诗的时候都想哭了。我想,在教师的引导下,他能在诗文诵读里倾注了自己的情感,应该算是本节课的一点点成功之处吧。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优秀教学设计 篇6

  教材分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恰逢重阳佳节,作业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独,非常思念家乡亲人。前两句写诗人想念亲人,后两句写亲人也在思念他。情之所至,所以写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名句。

  学情分析

  学习本篇课文时正好是深秋时节,也正值重阳之际,而这首诗又正好是抒写秋色乡情的千古绝唱。要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借助注释,结合图意并结合秋天的特点来理解诗意,感受诗中那浓浓的思乡之情。

  教学目标

  1、 学习“忆、异”等8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重点难点

  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 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是诗人17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二、 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1、 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诗读通、读正确。

  2、 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读中产生的疑惑。

  3、 交流,读读、说说、问问。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自主合作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三、 师生交流,解决疑难。

  1、 每组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产生的问题及讨论的结果。

  2、 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问题。

  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发表意见。

  四、 感情朗读,启发想象

  1、 指名朗读诗文。提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引导以情促读。提问:你能用读来表达这种思想感情吗?

  3、 引导以读启发想象。提问:同学们在朗读时头脑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能交流一下吗?

  4、 学生交流想象的景象,并再次练习有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朗读诗歌,入情入境感受诗歌的画面。

  五、 欣赏古诗,品读古诗

  1、 赏读古诗,教师指导。

  2、 品读文字,述说感觉。问: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些字用得特别好?

  设计意图:学会欣赏诗歌。

  六、 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设计意图:背诵诗歌。

  七、 指导写字

  1、 小组内交流难写易错的字。

  2、 师范写“逢、倍、插”,强调结构及笔顺,让生书空。

  3、 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设计意图:养成正确书写汉字的好习惯。

  八、 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设计意图:扩展知识。

  九、 作业

  课下搜集古往今来怀乡思亲的人们留下的千古佳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相关文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优秀教学设计12-30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优秀教学设计09-2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设计优秀范本09-2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设计10-2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09-18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范文07-15

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07-10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设计12-2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经典教学设计09-0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获奖教学设计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