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阅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4-25 14:19:0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检阅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检阅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检阅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检阅的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资料,体会队员们完美的心灵。

  课前准备

  1、字词卡片。

  2、与课文插图一样的挂图或录像片。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播放中国国庆节,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贵宾检阅群众(个性是少年儿童)游行队伍的场面。

  2、体会“检阅”一词的意思(板书“检阅”)。

  3、出示课文教学挂图。画外音:这是发生在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一队少年儿童正经过主席台前。

  4、请你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感知资料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小组交流。

  三、全班交流汇报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词,生字。再练习读课文。

  3、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课文写了什么事

  4、读第2—6自然段。指名读,评价读得怎样样,注意读出为难的语气。讨论:“这件事”指什么事,为什么说是一件很重要、很棘手、谁都不愿第一个开口说的事(着重引导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心理)

  小结: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呀!那么怎样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博莱克呢故事的结果我们已经明白了。下节课我们来讨论孩子们棒在哪儿,好吗

  四、书写生字

  1、进一步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博”左小右大,“羡”“慕”上小下大。席:笔顺是“广席”。截:笔顺是“截”。

  4、抄写词语。

  俱乐部博士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真棒羡慕主席台观众纠正

  第二课时

  一、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投影出示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说。指名读这两句话。

  2、讨论:观众为什么这样说

  (1)自读课文找找理由后,参与小组的讨论。

  (2)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的讨论。

  △说博莱克棒,是因为他是个残疾人,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好,又那么精神。

  指导读出博莱克的“棒”(课文第12自然段)。

  △说这些小伙子棒,可能有以下理由: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阅队伍,二是不是把他藏在中间,也不是把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他们是那么地呵护着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

  指导读课文第7、8、9自然段,读出孩子们真心地为他人着想的做法,体会他们完美的心灵。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激情总结,引导写话

  1、总结。

  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完美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必须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2、任选一个资料,写写你想说的话。

  (1)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情绪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2)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3、交流小练笔,评价修改。

  三、拓展延伸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检阅的教学设计2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隆重的国庆检阅时,把拄拐的博莱克放在第一排,让大家都能看见他。当腿残的博莱克和他的儿童队员检阅队伍通过主席台时,受到了成千上万人赞美,充分表现了儿童队员尊重和爱护残疾人的品质以及残疾人自尊自强的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理解并积累以下词语:检阅、俱乐部、讨论、商量、棘手、截肢、劝、藏、沉默、露出、鼓掌、隆重、纠正、讨论、鸦雀无声、情不自禁、人山人海、成千上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品质。

  4、领悟作者通过描写人物言行和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揣摩、品味,感悟大家对残疾儿童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强、自尊的精神。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收集社会关爱残疾人的事迹和残疾人自尊自强的事例。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学习课文1——6自然段。

  第二课时

  导读7——16自然段,理解文章所表现的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出目标。

  在这次盛大的检阅中,让不让腿残的博莱克参加呢?把他放在队伍的那个位置呢?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博莱克呢?最后是怎么决定的?他们在检阅中表现怎样呢?他们那样做表现了什么思想品质呢?我们一起来学习7——16自然段。

  二、自主探究,自读自悟。(导学7——16自然段)

  1、出示自学要求:

  (1)学法指导:

  抓住人物语言和行动的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想品质。

  (2)学习习惯要求:边读边找画出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边想边写下自己的读书体会。

  2、学生自由朗读7——16自然段。

  3、学生按自学要求默读课文,与文本对话。

  三、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1、讨论要求:

  刚才同学们都学得非常认真,边读边画出了表现儿童思想的重点词句,还写下了自己的体会,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体会到的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一下。要求:先说读懂了什么,后说不懂什么。

  2 、小组讨论:

  四、班级交流。

  1、序言导入,感受“决定”。

  让不让博莱克参加检阅呢?把他放在队伍的什么位置呢?一连串的难题,使俱乐部立刻鸦雀无声。最后,队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

  (1)出示并理解句子:队员们!如果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第一排,让大家都能看见他,怎么样?他虽然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儿童队员,还不是一般的队员!

  (2)队长的意见是什么?队员有什么反应?他们的决定表现出什么思想?(理解“第一排、虽然……可……还不是…… ”)

  (3)观众是怎样评价儿童队员的决定?(朗读“这些小伙子真棒!”理解“真棒”)

  (4)齐读第10自然段,想想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出国家对国庆节很重视呢?

  (5)讨论问题,训练双基。

  a、出示第10自然段:“国庆节到了。多么盛大的节日!多么隆重的检阅!街道上人山人海,楼房上彩旗飘扬,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

  b、指名联系语句解释重点词句,如“盛大”、“隆重”、“人山人海”、“彩旗飘扬”、“沾满了”等词语。

  c、边读边展示我国建国xx周年阅兵式的场面,加深感受。

  d、齐读第10自然段。

  3、导读重点句,通联感悟。

  博莱克能完成任务吗?在场的人们是如何评价他的?找出这句话,读一读,夸一夸。(指名读,指名说,全班齐读)

  (1)导读“这个小伙子真棒!”,体会自尊自强

  a、出示第12自然段,齐读感知:

  “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着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拄着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b、理解重点词语:

  “保持一致”,“忘记……拄着拐”。

  c、再读体会感情。

  d、讨论问题,联系12自然段理解:“他肯定忘记了自己拄着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体会博莱克的自信。

  a、读读想想:“棒”是什么意思?他“棒”在哪里?

  b、联系他是位残疾儿童想想,他检阅前会有哪些心理活动和言行表现,从中体会到什么?(想象检阅前的刻苦训练和为什么要刻苦训练,领悟自强精神。)

  c、出示:这个小伙子真棒!

  e、回扣“这个小伙子真棒!”升华。

  师:同学们,这一幕幕镜头,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们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的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师:让我们听听你们发自内心的称赞!(生再次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2)归纳链接,体会感情。

  师:看着这整齐的队伍,看着坚强的博莱克,想想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人们怎能不称赞呢?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3)拓展理解,升华思想。

  你们还知道哪些关爱尊重残疾人和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迹?

  五、归纳总结,升华主题。

  (播放音乐:爱的奉献)

  师:博莱克成功了!儿童队员成功了!(指课题)再看看课题,你对检阅两个字是不是有了新的感受呢?这次检阅,不但检阅了他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只要全社会都互相关爱,互相尊重,社会就会和谐美好!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许多心里话要说,对吗?写下你想说的话。(学生将感受写在爱心卡纸上,全班交流后,贴在黑板上。)

  六、课外作业。

  1、用词造句:虽然……不…… 隆重......

  2、小练笔。(任选一题完成)

  a、博莱克,我想对你说

  b、写出博莱克参加检阅后的感想

  3、积累:抄写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6、检阅

  这个小伙子真棒!(自尊自强)

  这些小伙子真棒!(尊重爱护)

  检阅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透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资料,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

  2、理解“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3、透过阅读,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

  透过理解课文资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

  教学难点:

  体会“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这天老师呀,为你们带来了一组照片,先一齐来看看吧。

  2、请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师总: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检阅时的照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士兵们那整齐的步伐,看到了他们团体精神的博大。此刻老师要带你们到波兰的首都华沙,一齐去看看那场特殊的国庆检阅。

  4、请齐读课题。

  二、整体回顾。

  1、首先我们一齐来回顾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资料。看看,这些空都会填了吗?

  2、出示:

  这篇课文围绕着“检阅”写了:检阅前,在波兰首都华沙的一所学校俱乐部里,______正在讨论___________,最后他们决定______________。检阅时,_______和_______的表现受到了观众的______。

  3、评价总结。

  三、细读探究。

  1、此刻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并找找观众是怎样来称赞他们的。

  2、哪个先来?多生交流。

  板书出示:“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3、此刻让我们一齐来称赞一下他们。(齐读)

  4、(1)这个小伙子指的是――(生接)。

  (2)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在这万众瞩目的检阅中,我们的博莱克――一个左腿截肢的残疾小伙子,却受到了观众的称赞“这个小伙子真棒!”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请你快速看看课文,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博莱克的棒?

  (3)生交流。

  (4)出示“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持续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①自由读读这一段,如果能读出感情来就更棒了。

  ②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说)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③是呀,一个小小的孩子,拄着拐走路已经是件十分不方便的事了,正像我们聪明的同学所说的,

  这是一个多么自信的孩子,你看他――(男生读)

  这是一个多么无畏的孩子,你看他――(女生读)

  这是一个多么优秀的孩子,你看他――(想读的一齐来)。

  ④在激昂的音乐声中,博莱克忘我地走着。看,他过来了。全体一齐读。

  ⑤博莱克,你此刻的情绪怎样?

  ⑥_______的博莱克不但征服了我们,也征服了观看检阅的观众,他们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生齐)“这个小伙子真棒!”

  5、真棒的何止是这个,还有――(这些)

  ①默读课文第3―9段,说说他们棒在哪里?

  ②汇报交流。

  ③是的,这群小伙子懂得尊重博莱克,并且决定让他走在队伍的最前面,那么,大家一开始就是这么想的吗?(不是)此刻我们就来品读课文的重点部分,感受这些儿童队员的内心世界。在课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或词语来读一读。

  ④生汇报,相机出示:“一些事情已经商定,但是从大家的表情能够看出来,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但是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A、为什么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B、用一个平时积累的词来描绘孩子们此刻的心理。

  C、带上这种矛盾的情绪来一齐来读一读。

  ⑤出示:“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但是怎样跟他说呢?谁去跟他说呢?”

  A、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标点符号的特点?(全是问号)

  B、能不能换成其它标点符号呢?比如说“,”“。”……

  C、请生换成“,”来试试。

  D、他读得好吗?有没有人能更好地来读读?(读后)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吗?

  E、带上这种复杂的情绪一齐来。

  ⑥是谁在这个时候打破了这个沉默的局面呢?

  A、出示队长的话:“队员们!如果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的第一排,让大家都能看见他,怎样样?他虽然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儿童队员,还不是一般的队员。”

  谁愿意来当当博莱克这个队长?(生读)

  读出了什么?(队长的威严、队长的爱心、队长的坚定)

  那么此刻我们带着坚定的语气一齐来当当这个可爱又可敬的队长吧!(齐读)

  ⑦队长的话得到了大家的同意吗?

  是的,没有队员们的支持,也不会有队伍中这个雄纠纠、气昂昂的博莱克。

  (引读)所以观众会说:――“这些小伙子真棒!”

  ⑧让我们也一齐来发自内心地赞赞他们――“这些小伙子真棒!”

  ⑨读到那里的时候,此刻我们再看到大屏幕,谁来填一填?

  围绕着“检阅”这次大型活动,大家展开了一次激烈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心理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刚开始时,大家内心十分________,队长的声音打破了________的局面,并且他的话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大家_______地鼓起掌来。

  ⑩透过屏幕,透过课文,我们能够看到,从开始到最后,大家的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是这些可爱的小伙子、这个可爱的群众,才铸就了一个格外可爱、完美的博莱克。

  四、拓展延伸。

  此时此刻,我相信我们在座的各位同

  学必须有很多想说的吧,那么,你想对谁说呢?队长?博莱克?还是可爱的队员们?

  交流。

  五、作业布置。

  小练笔:把你想说的以“________,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

  14、检阅

  “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检阅的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品质。

  3、积累课文的好词。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理解观众的称赞,学习少先队员们和博莱克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思想铺垫。

  1、今天有好多老师来我们班听课。同学们的心情怎么样啊?

  2、其实老师和你们一样紧张,那么我们先来轻松一下。(播放千手观音的片段)

  3、这些姐姐们他们跳得棒吗?不说你们不知道,在台上的都是聋哑人士,她们完全无法听到一点声音。大家都很惊讶吧,你们有话想说吗?(让学生畅所欲言)

  4、在波兰首都华沙的国庆检阅仪式上,观众的呼声是和你们一样的,他们的呼声是给谁的呢?在遥远的华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今天我们一起飞往波兰首都,参加他们的国庆检阅。我们一起学习14、《检阅》

  5、见到题目,觉得陌生吗?看见题目有什么疑问?有谁见过检阅的场面?(播放检阅的片段)

  二、直奔重点,以点带面。

  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读准生字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朗读。男女赛读,女生读1----9自然段,男生读10---16自然段。(对于不准字音随机指导)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讲述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大家的一致喝彩。)

  4、观众是怎样称赞他们的?

  出示称赞他们的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

  5、齐读这两句话。“这个小伙子”指的是谁?“这些小伙子”指的又是谁?顺势板书

  博莱克

  儿童队员们

  6、为什么说他们棒呢?他们分别棒在哪里?

  7、学习10---16自然段。

  什么时候表现出博莱克很棒?(国庆节那天)

  (1)哪些自然段描写了国庆节的情景的?指名读10--16自然段。

  (2)国庆节那天热闹吗?(学习10自然段)(可联系上下文体现“隆重”的意思)

  (3)在如此盛大的节日里,如此隆重的检阅中,博莱克表现怎样?

  (4)如果你们就是博莱克,你当时的心情会如何?

  (5)博是一般的儿童队员吗?他跟普通队员一样吗?但他的表现却和其他队员一样,猜猜他有什么秘诀?

  (6)小结:对啊,博是一个拄拐的儿童,但表现是如此出色,可想而知,他没有把自己看成特殊的队员,以一般队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真令人佩服啊。

  8、那么为什么另一观众要纠正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呢?课文中又在那些地方表现了儿童队员们很棒?学习2---9自然段。

  (1)请一个小组读2---6自然段,

  (2)他们在商量参加国庆检阅的事情时遇到了什么事?(检阅时如何安排博的事。)容易解决吗?你从那里读懂了不容易?

  “第三自然段、第六自然段”

  为什么谁都不愿第一个开口呢?

  学生齐读这两个自然段。不容易解决啊,确实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3)如果你也是在俱乐部的一名儿童队员,你会提出什么意见呢?为什么?

  (4)看看这些小伙子是怎样决定的,齐读7---9自然段

  波兰的儿童队员们和你们一样,有着一颗善良的心,没有把博藏起来,也没把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他们是多么呵护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正是有了大家的关心和支持,才有了检阅队伍中的博莱克,有了年欢晚会上聋哑人士精彩的表演。

  三、内容拓展。

  在座的我们都很幸运,但是在社会中有许多不幸的人群,(展示残疾人的图片)他们靠着自己坚强的意志,积极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同时他们更需要你们对他们的关心、支持和鼓励。如果让你们对他们说几句鼓励的话,你会说什么呢?

  学生畅所欲言。

  有你们的关心、支持和鼓励,他们的人生一定会更精彩。

  检阅的教学设计5

  一、 导入交流

  1、揭题,

  今天,学习14课《检阅》,板书课题。

  交流对“检阅”的理解:刚才,我们观看了《中国世纪大阅兵》录像片段,你对“检阅”有了什么了解?指名交流后,师概括:国家领导人或贵宾亲临现场,检验军队或群众队伍面前,举行检验仪式。

  2、对比图片交流

  师:接受检阅的队伍,通常动作整齐划一,表情庄重严肃。在波兰首都华沙,这支接受检阅的儿童队,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指名说:引导:

  (1)第一排有位拄拐的孩子。他为什么拄拐?他左腿截肢。随即学习“拄拐”、“截肢”两个词语。书空“截”的笔顺。最后写“戈字旁”。

  (2)你为什么觉得他特殊?

  (3)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出示词语“博莱克”,“博”的偏旁?(十字旁)

  (4)在国庆检阅仪式上,看到这样一支儿童队,你有什么感受?

  二、初读课文,交流感受

  让我们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观众,是怎样评价他们的?

  1、学生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让你感受深刻的片段,再次朗读。

  (2)找到观众评价博莱克和儿童队的语言,划出来。

  巡视学生的朗读自学,了解学生感受深刻的片段有哪些。

  2、检查朗读:

  (1)谁来朗读感受深刻的片段?

  指名读,关注读音,强调纠正以下读音:拄(第三声)拐、贵宾(前鼻音)、队伍(轻声)。

  (2)重点词语认读,出示:俱乐部、鸦雀无声、羡慕、沉默、主席台、情不自禁、队伍、隆重。

  3、观众评价博莱克和儿童队的语句有哪些?

  出示:“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1)指名读。

  (2)从这两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如:“这个小伙子”指博莱克;“这些小伙子”指所有的儿童队员。

  (3)对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师提炼:为什么说博莱克真棒?为什么说儿童队真棒?

  三、再读课文,感悟“这个小伙子真棒!”

  1、认真读课文,找一找小伙子博莱克棒在哪里?用横线划下来,体会体会。

  2、交流后。初步朗读体会。

  课件出示第12小节。自由朗读,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博莱克很棒?为什么?

  预设:

  (1)从“第一排”感到博莱克很棒。为什么?

  引导语言:

  a、在检阅队伍中,站第一排的队员,一般需要符合怎样的条件?

  b、站在第一排,对博莱克意味着什么?

  c、博莱克怎么还愿意站在第一排?

  小结:博莱克虽然残疾,却不没有像《掌声》中的英子那样怕别人发现她走路的姿势,自信站在了第一排。板书:自信

  朗读,读出自信。

  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博莱克的自信?

  (a、“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 :真的忘记了吗?那是什么意思?预设:走得很熟练;不是忘记了拄拐这个事实,而是忘记了残疾的自卑。)

  再朗读。

  (2)从“紧跟”感到博莱克很棒。为什么?

  引导语言:

  a、“紧”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b、博莱克为什么要紧跟?

  小结:“紧”字中感受到了博莱克的努力,就算拄着拐杖要跟上队长,保持队伍的整齐。

  你从“紧跟”感受到这个小伙子怎样?(自强不息、热爱集体等)板书:自强不息

  朗读。

  (3)从“保持一致”感到博莱克很棒。为什么?

  引导语言:

  a、和全队保持一致,需要做到什么?(步伐、姿态、神情等)

  b、为了做到步伐一致,博莱克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检阅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相关文章:

《检阅》教学反思11-28

检阅的教案02-19

精选《观潮》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1-15

离骚的精选教学设计12-19

《望岳》教学设计「精选」09-19

《雨巷》精选教学设计11-12

《心声》的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12-23

《登高》的教学设计模板(精选8篇)12-23

春天的电话教学设计(精选7篇)02-25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精选5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