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

时间:2021-01-21 20:25:0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字归类等方法,认识10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来、去”2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

  3、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有—无”“远—近”“来—去”3组反义词。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引入新课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再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2、出示课文,教师范读。让学生猜猜谜底是什么。

  3、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正音,感知课文

  1、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在插图的相应位置出示“山、水、花、鸟”4个字。

  【设计意图】通过画和文的结合,帮助学生提取诗中的信息。

  2、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来认一认。

  3、引导学生看插图,读古诗,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4、同桌互读诗句。相互指出不正确的读音,互相教一教,读一读。

  5、指名分行读,其余同学反馈评价,有错及时纠正。男女生赛读,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使教师了解学生生字的认识情况,找准不认识的、读不准的生字,教学时可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

  三、认读生字,指导朗读

  1、指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

  (1)出示:远、近、还。

  请学生带读这3个字。引导学生寻找这3个字的相同点。

  认识偏旁走之。

  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一记这3个字。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远、近”。

  引导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在教室里,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远?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远?

  (3)出示本课其余生字。提问:还有哪些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

  2、指导学生用换一换的方法识字。

  出示:米—来、无—天、爸—色、近—听,

  指导学生找找每组字的不同,在反馈的过程中认识斜刀头。

  3、指导学生用反义词来识字。

  (1)出示:远、无、来。让请学生说说和这些字意思相反的字。

  (2)课间操“说反话”。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巩固生字,增强生字识记的效果。体现了“一字带一串”和“同一个字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的思想。

  4、复习巩固。

  (1)在新语言情境中认字。学生认读:“远山、白色、远近、听说、无声、还是、还有、走来、走去。”

  (2)发给学生字形相近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

  (3)发给学生意思相反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

  5、出示没有拼音的课文,学生齐读。

  四、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1、学生观察范字“水、去”,注意田字格里的关键笔画。

  2、教师示范“水、去”,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

  3、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争取一个比一个好。

  【设计意图】写字指导不仅要看教师范写,还要看是如何对学生写的字进行反馈的。要引导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找到改进的方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10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来、不”。

  2、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山水画。

  3、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请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运用“摘果子”游戏,认读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全班齐读古诗,男女生赛读。

  二、朗读诗句,领会诗意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在大自然里看到的景色是怎样的,感受大自然的美。

  2、学生读课文。

  提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幅画?引导学生找出画中的景物与生活中看到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3、师生交流:大自然中,远看山是没有明亮的颜色的,近听水是有声音的,春天过去了,花儿也就谢了,人走过来,鸟儿会惊吓得飞走。但画中,远看山还是有明亮的颜色,近听水却没有流动的声音,春天过去了花儿不会凋谢,人走来鸟儿也不会惊吓得飞走。

  根据交流情况,可以相机改写诗句,与《画》形成对比,帮助学生感悟画的特点。

  《画》中描述:生活所见:

  远看山有色,远看山无色,

  近听水无声。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春去花不在,

  人来鸟不惊。人来鸟儿惊。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采用画中景物和生活中的景物相对比的方法,感受其中的差异性,突破学生认知上的难点,帮助他们感悟画的特点,领悟诗句和画之间的关系。

  4、熟读成诵。

  (1)采用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

  (2)老师指画中内容,学生读出相应的诗句。

  (3)熟读成诵。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诵。

  三、教师示范,学生练写

  1、学生观察范字“来、不”,注意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

  2、教师示范“来、不”,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

  3、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

  四、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让学生读一读下面两首歌谣,猜猜是什么,根据谜面说说理由。

  头戴小红帽,千条线,身穿大白袍。走路摇摇摆。(鹅)

  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雨)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画》是一个谜语,谜面是一首五言诗,谜底就是插图的“山水画”,有一定难度。因此,在课前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这些景物进行仔细观察,这样,上课时才能使学生对大自然,山水,花鸟,诗情进行联系比较后,顺利地悟出谜底。

  【教学目的】

  1、能对照图画用自己地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懂得为什么说谜底是一幅画。

  2、学会“画、远、近、无、声、惊”七个生字,认识土字旁,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3、会正确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准备教具】

  生字卡片、挂图、录音。

  【教学过程】

  共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同上。

  2、学会七个生字

  3、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导入新课(课件)

  1、教师范读诗歌猜谜,出示挂图,并揭课题:

  ⑴上课之前,老师先让小朋友们猜个谜语,听仔细了(范读课文)

  ⑵学生动脑筋猜

  ⑶出示挂图(课件):

  好极了,就是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画》(板书课题)。

  2、仔细看这幅画,画上画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提出自学要求,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边读边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一幅画呢?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正音:色、近、惊

  三、对照图画,再读课文

  1、看看图画再读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说什么?

  2、指名交流(教师板书:山、水、花、鸟)

  3、请小朋友在这几个字下画上小圆圈,说明这首古诗主要写这些景色,课文主要写的景色,我们要读重音。

  四、讲读课文,理解诗意

  1、讲读第一、二行:

  ⑴看图说话:

  小朋友们,画多美啊,有山有水,用自己的话说说山怎么样,水又怎么样?

  ⑵想一想:

  我们平时出去玩,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得清吗?水从山上直往下流,如果我们在近处听,会听见什么声音啊?你能学一学吗?(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流水声)

  ⑶小结:这幅画画得太像了,把山和水都画得像真的一样,那么究竟是一幅图画,还是真正的山水景色呢?为什么?

  ⑷扮演诗人,远看山,近听水:

  ①指名扮演诗人,到教室后面看画中的山,问:现在你看这画中的山,有没有看到它的颜色?

  ②这就叫“远看山有色”

  ③教学生字“色”: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字型;说说色是什么意思?(颜色,课文指景色)

  ④指名扮演诗人,到画前听听流水:问,你听到流水的声音了吗?为什么?

  ⑤小结:因为是画,所以说听听──(水无声)

  ⑥教学远近:远近是一组反义词,说说怎样能记住这两个字;无声是什么意思;无的反义词是什么?

  ⑦教学声:强调字形,声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⑧指导朗读第一、二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2、讲读第三、四行:

  ⑴想一想,春天,许多花都怎么样了?可是课文里是怎么说的,为什么?

  ⑵要是鸟停在树枝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会怎么样呢?

  ⑶指名扮演诗人,走近画,做赶鸟的动作。问:有没有看到鸟儿飞走?课文是怎样说的`?

  ⑷教学惊: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惊的?惊是什么意思?(吃惊、害怕)

  ⑸指导朗读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五、朗读全文

  六、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一幅画,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鸟的画呢!

  七、作业

  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7个生字;画:先中间,后两边;声:强调上面是士;色:注意刀字头;远近:注意走字底。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3

  一、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和学习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3个部首,理解文中的反义词;会认读5个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和部首。

  三、教具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挂图。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平时我们看了许多画,今天请同学们仔细地来看一幅图,看看这幅画画面上画了些什么?(用红笔板书:山、水、花、鸟)画的是什么季节?(春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桃花)。

  2、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1)想一想,如果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模模糊

  糊、没有颜色、看不清)

  (2)如果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

  (3)各种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不再开了,看不到花)

  (4)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

  会飞走)

  小结: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请跟老师来看看。

  二、创设情境、补充诗句。

  1、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远看有色。)

  2、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要求把

  听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近听无声。)

  3、请一个同学说说,图上面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

  节开的?(春天)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为什么它还开着?

  (板书:春去还在。)

  4、请一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平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即它会不会飞走?板书:人来不惊。

  三、齐读诗句,板书课题。

  1、齐读诗句。

  2、给诗加上题目。

  3、弄清题目与诗句的关系。(谜底谜面)

  四、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找出生字并划上线,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老师听一听。(指名读)

  4、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五、齐读课文,试着背诵。

  1、齐读课文。

  2、试着背诵。(以最先用红笔板书的“山、水、花、鸟”四个字为线索来背。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背诵课文。

  2、找搭当背诗句,说诗意。(一人背一人说)

  二、自学生字。

  1、学习新的偏旁。

  2、读课文,划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

  3、分析字形。(说说你是怎么记的)

  (1)“画”半包围结构。上面是“一”,下面中间是“田”,外面是“口”。组词:画画,图画、画笔。

  (2)色:上下结构,上面是“色字头”,下面是“巴”。组词: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等。

  (3)听:左右结构,左边是“口”,右边是“斤”。

  斤的笔顺是:

  (4)无:无一天,“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竖弯钩”,“天”第四笔是“捺”。

  (5)春:上下结构,上部是“春字头”,下面是“日”,组词:春天、春色、春光。

  (6)人:“人”可以与“八”比较。“人”撇笔长即捺笔低于起笔。

  4、巩固生字。

  (1)抽读卡片。

  (2)口头组词。

  5、指导写字。

  板书设计:

  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画手教学设计12-27

《画》课件教学设计03-01

《画》教学设计课件02-28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学反思12-23

小学语文画教学设计02-15

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02-18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02-17

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02-18

一年级上册《比尾巴》教学设计12-31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