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修身》教学反思

时间:2021-07-04 10:25:3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论修身》教学反思

  《论语》中并非深不可测的大道理,全是为人处世的真本事;是至圣先师的谆谆教诲,是立身处世的道德规范。它是中国人的智慧宝藏,里面记载了许多仁者的教诲、贤者的德行和纯朴美善的心智,蕴含着恒常的、真实的、活泼的道理。《论语》是古人修身治国的宝训。它里面所闪烁的,绝不是一时一事的小聪明,而是在前人的成败得失中淬炼出来的经久不衰的智慧。在我国,许多仁人志士、才子贤达都把这部经典视作智慧的源泉。

《论修身》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论语》从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角度,教导学生如何做一个全面的人。

  一、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法治具有强制性,只能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德治具有感化力,才能影响人们的心灵。还认为人才不能依靠自然成长,必须经由教育培养。为此而创办私学,以造就改良政治需要的“贤才”。孔子称“贤才”为“君子”(“士”或“成人”),要求“君子”首先必须是道德完善的人,能以身作则;把“修己以安百姓”作为最高的政治理想和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二、性近习远的教育理论

  孔子最早探讨了人性的问题,认为人的`天赋素质是相近的,个性差异是后天习染造成的,只要获得良好的学习条件,加上主观的努力,都可以养成“君子”的品德。以这种人性观为依据,主张“有教无类”,除奴隶以外,不分贫富、贵贱、贤愚、种族和地区,任何人都可以入学。这种教学观念冲破了宫廷的藩篱,与社会发生广泛联系,扩大了人才的来源,从而推动了已经开始的文化下移运动,促进私学进一步发展,为战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开辟了道路。

  通过《论语》的学习,让学生受到了心灵的洗礼,能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论修身》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论修身》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12-06

关于《论修身》的教案11-28

孔子论修身的读后感05-20

论美教学反思07-17

《论美》的教学反思10-11

《论美》教学反思04-02

教学反思方法论的教学反思01-31

《论反思性教学》语文教学反思07-07

《论美》教学教育反思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