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认识整时》说课稿一等奖

时间:2023-03-15 17:49:4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教案《认识整时》说课稿一等奖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教案《认识整时》说课稿一等奖,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教案《认识整时》说课稿一等奖

小学教案《认识整时》说课稿一等奖1

  一.说教材:

  这节课我讲的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的第一课时“认识整时”。本节课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为是: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这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会用两种形式表示同一时间。

  二、说教法学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拨一拨、写一写等多种形式,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吗?(出示课件)“滴哒滴哒,滴哒滴哒,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能告诉我谜底是什么吗?(钟表)答对了。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

  a.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学具表,仔细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说给小伙伴听听。(学生玩学具,观察钟面。教师指导。)

  b.你蜜察的真仔细,现在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学具,一起来看黑板上的大钟面。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听。(贴钟面)

  钟面有两根针,一根长的,一根短的。

  还有12个数,我们数一数。

  钟面上还有12个大格。

  (教师小结)我们把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板书时针、分针)

  同桌拿学具表互相指一指“时针和分针”

  (二)、认识整时

  1、认识

  (过渡:我们认识了时针和分针,你知道这些表的时间吗?)

  课件出示7时、3时、6时(学生说出时间)

  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3个钟面,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发现分针都指向12。

  (师小结: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2、拨一拨

  同桌合作,二人一组拨钟练习,一人说时间,一人拨。

  (教师小结:像这样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我们把这样的时刻叫做整时。)

  (三)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

  (过渡: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表)

  1.认识电子钟。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电子表。

  学习同一时间用钟表和电子表怎么表示。师板演7时,7:00,学生板演8时、3时、6时用电子表表示

  小结:小圆点后面是两个零,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小学教案《认识整时》说课稿一等奖2

  一、说教材:

  这节课我讲的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的第一课时“认识整时”。本节课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为是: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这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会用两种形式表示同一时间。

  二、说教法学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拨一拨、写一写等多种形式,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吗?(出示课件)“滴哒滴哒,滴哒滴哒,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能告诉我谜底是什么吗?(钟表)答对了。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

  a、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学具表,仔细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说给小伙伴听听。(学生玩学具,观察钟面。教师指导。)

  b、你蜜察的真仔细,现在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学具,一起来看黑板上的大钟面。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听。(贴钟面)

  钟面有两根针,一根长的,一根短的。

  还有12个数,我们数一数。

  钟面上还有12个大格。

  (教师小结)我们把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板书时针、分针)

  同桌拿学具表互相指一指“时针和分针”

  (二)认识整时

  1、认识

  (过渡:我们认识了时针和分针,你知道这些表的时间吗?)

  课件出示7时、3时、6时(学生说出时间)

  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3个钟面,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发现分针都指向12。

  (师小结: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2、拨一拨

  同桌合作,二人一组拨钟练习,一人说时间,一人拨。

  (教师小结:像这样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我们把这样的时刻叫做整时。)

  (三)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

  (过渡: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表)

小学教案《认识整时》说课稿一等奖3

  《认识整时》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整时》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实践探究的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五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2)借助经验,认知钟面。

  (3)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5)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闹钟声,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借助经验,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教具钟表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第三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板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做一个时针和分针交朋友的小游戏。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

  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授化。

  第四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1、找朋友。2、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3、生活情境体验。

  1.找朋友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2.我用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让学生边看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3.一天中的两个9时,使学生了解一天24个小时,时针走两圈。结合生活情景,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拨自己喜欢的时刻,调动了全班的积极性,使大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联系生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第五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小学教案《认识整时》说课稿一等奖4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实践探究的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六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2)借助经验,认知钟面。

  (3)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5)欣赏。

  (6)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闹钟声,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借助经验,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教具钟表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第三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板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做一个时针和分针交朋友的小游戏。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

  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授化。

  第四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1:找朋友。2: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3:生活情境体验。

  1.找朋友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2.我用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让学生边看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3.一天中的两个9时,使学生了解一天24个小时,时针走两圈。结合生活情景,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拨自己喜欢的时刻,调动了全班的积极性,使大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联系生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第五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小学教案《认识整时》说课稿一等奖5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实践探究的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六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2)借助经验,认知钟面。

  (3)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5)欣赏。

  (6)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闹钟声,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借助经验,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教具钟表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第三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板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做一个时针和分针交朋友的小游戏。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

  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授化。

  第四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1:找朋友。2: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3:生活情境体验。

  1.找朋友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2.我用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让学生边看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3.一天中的两个9时,使学生了解一天24个小时,时针走两圈。结合生活情景,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拨自己喜欢的时刻,调动了全班的积极性,使大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联系生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第五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小学教案《认识整时》说课稿一等奖6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实践探究的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六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2)借助经验,认知钟面。

  (3)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5)欣赏

  (6)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闹钟声,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借助经验,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教具钟表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第三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板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做一个时针和分针交朋友的小游戏。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

  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授化。

  第四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1:找朋友。2: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3:生活情境体验。

  1.找朋友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2.我用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让学生边看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3.一天中的两个9时,使学生了解一天24个小时,时针走两圈。结合生活情景,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拨自己喜欢的时刻,调动了全班的积极性,使大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联系生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第五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小学教案《认识整时》说课稿一等奖7

  一.教材及学生情况分析:

  《认识整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84—87的内容。这是学生在认识20以内数,并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及24时计时法的教学奠定基础。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入学不久,好动、好奇、好玩。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而且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挂钟或手表,钟面、表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初步认识钟面,正确区分时针、分针。学会认读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3、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我在研究课标和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正确区分时针、分针;会认读整时。

  教学难点:会认读整时,会拨整时。

  二、教法和学法设计:

  一年级小朋友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让学生在情境中快乐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观察发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过程的活动与安排

  本课我共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三)律动放松,课间小憩

  (四)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五)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让同学们猜谜,然后欣赏米老鼠的钟表店,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亲切感。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我分了两大板块来教学:

  1、认识钟面

  对于钟面学生已有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因此这一内容我设计了三个步骤的学习活动:

  第一步骤售察比较,初步认识钟面

  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小闹钟并与同桌的比一比,看看钟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

  第二步骤是合作交流,进一步认识钟面

  创设“怎样区分时针和分针?”“钟面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钟面上的指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转动的?”三个问题情境,在问题引导下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借鉴、相互补充,进一步认识钟面。

  第三步骤是梳理总结,深化认识

  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形象生动的演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钟面的认识。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观察、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认识钟面,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2、认识整时

  认读整时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会认、会拨整时又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四个步骤的学习活动:

  (1)初步感知整时

  创设“乐乐起床”的生活情景,在“乐乐是什么时间起床的”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观察思考,试认整时。

  (2)交流认读整时的方法,并学习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从“乐乐起床”的生活情境中抽取挂钟交流认读7时的方法,并介绍汉字“几时”的表示方法;抽取床头柜上的电子钟并创设“你还在哪儿见过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电子钟的表示方法。

  (3)比较发现,总结提升

  创设乐乐7时起床后,8时去学英语,3时学二胡,6时才回到家的故事情境,练习认读整时及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并引导学生比较3个钟面,在比较中发现共同点,总结出认读整时的方法。

  (4)拨时练习,巩固提高

  设计“老师拨学生认—老师说学生拨—同桌你来说我来拨”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授化。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并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主动获取认读整时、拨整时的方法,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律动欣赏,课间小憩

  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让学生在《时间像小马车》的旋律中感受时间的飞快。这一环节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身心需要设置的,为下一环节的学习起到调节作用。

  (四)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教材第86页第1题:连一连。进一步巩固钟面与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

  2、小明的一天。创设“小明的一天”的生活情境,通过小组学习,说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干什么”,评一评“小明的时间安排的合理吗?”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适时渗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教育。并根据“9时小明在学习”“9时小明睡觉了”同样是9时,为什么做的事情却不同?提出质疑、诱发思考,在讨论交流中渗透时针每天转两圈,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这些时间概念。

  3、教材第86页第3题:过1小时是几时?先让学生说说现在是几时,再用彩笔画出1小时后时针的位置。

  4、根据时刻画时针、分针。

  (1)12时。

  (2)自己喜欢的一个整时,并说说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由易到难的练习,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五)畅谈收获,拓展延伸

  1、让学生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并试着做出自我评价。

  2、布置作业

  (1)为自己设计一款漂亮的手表;

  (2)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合理的周末时间安排表。

  (设计意图:富有挑战性的作业设计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小学教案《认识整时》说课稿一等奖8

  一.教材及学生情况分析:

  《认识整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84—87的内容。这是学生在认识20以内数,并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及24时计时法的教学奠定基础。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入学不久,好动、好奇、好玩。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而且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挂钟或手表,钟面、表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初步认识钟面,正确区分时针、分针。学会认读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3、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我在研究课标和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正确区分时针、分针;会认读整时。

  教学难点:会认读整时,会拨整时。

  二、教法和学法设计:

  一年级小朋友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让学生在情境中快乐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观察发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过程的活动与安排

  本课我共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三)律动放松,课间小憩(四)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五)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让同学们猜谜,然后欣赏米老鼠的钟表店,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亲切感。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我分了两大板块来教学:

  1、认识钟面

  对于钟面学生已有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因此这一内容我设计了三个步骤的学习活动:

  第一步骤售察比较,初步认识钟面

  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小闹钟并与同桌的比一比,看看钟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

  第二步骤是合作交流,进一步认识钟面

  创设“怎样区分时针和分针?”“钟面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钟面上的指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转动的?”三个问题情境,在问题引导下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借鉴、相互补充,进一步认识钟面。

  第三步骤是梳理总结,深化认识

  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形象生动的演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钟面的认识。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观察、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认识钟面,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2、认识整时

  认读整时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会认、会拨整时又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四个步骤的学习活动:

  (1)初步感知整时

  创设“乐乐起床”的生活情景,在“乐乐是什么时间起床的”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观察思考,试认整时。

  (2)交流认读整时的方法,并学习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从“乐乐起床”的生活情境中抽取挂钟交流认读7时的方法,并介绍汉字“几时”的表示方法;抽取床头柜上的电子钟并创设“你还在哪儿见过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电子钟的表示方法。

  (3)比较发现,总结提升

  创设乐乐7时起床后,8时去学英语,3时学二胡,6时才回到家的故事情境,练习认读整时及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并引导学生比较3个钟面,在比较中发现共同点,总结出认读整时的方法。

  (4)拨时练习,巩固提高

  设计“老师拨学生认—老师说学生拨—同桌你来说我来拨”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授化。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并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主动获取认读整时、拨整时的方法,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律动欣赏,课间小憩

  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让学生在《时间像小马车》的旋律中感受时间的飞快。这一环节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身心需要设置的,为下一环节的学习起到调节作用。

  (四)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教材第86页第1题:连一连。进一步巩固钟面与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

  2、小明的一天。创设“小明的一天”的生活情境,通过小组学习,说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干什么”,评一评“小明的时间安排的合理吗?”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适时渗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教育。并根据“9时小明在学习”“9时小明睡觉了”同样是9时,为什么做的事情却不同?提出质疑、诱发思考,在讨论交流中渗透时针每天转两圈,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这些时间概念。

  3、教材第86页第3题:过1小时是几时?先让学生说说现在是几时,再用彩笔画出1小时后时针的位置。

  4、根据时刻画时针、分针。

  (1)12时。

  (2)自己喜欢的一个整时,并说说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由易到难的练习,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五)畅谈收获,拓展延伸

  1、让学生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并试着做出自我评价。

  2、布置作业

  (1)为自己设计一款漂亮的手表;

  (2)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合理的周末时间安排表。

  (设计意图:富有挑战性的作业设计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说板书设计:认识整时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8时3时6时

  8:00 3:00 6:00

小学教案《认识整时》说课稿一等奖9

  一.教材及学生情况分析:

  《认识整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84—87的内容。这是学生在认识20以内数,并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及24时计时法的教学奠定基础。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入学不久,好动、好奇、好玩。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而且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挂钟或手表,钟面、表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初步认识钟面,正确区分时针、分针。学会认读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3、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我在研究课标和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正确区分时针、分针;会认读整时。

  教学难点:会认读整时,会拨整时。

  二、教法和学法设计:

  一年级小朋友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让学生在情境中快乐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观察发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过程的活动与安排

  本课我共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三)律动放松,课间小憩

  (四)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五)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让同学们猜谜,然后欣赏米老鼠的钟表店,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亲切感。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我分了两大板块来教学:

  1、认识钟面

  对于钟面学生已有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因此这一内容我设计了三个步骤的学习活动:

  第一步骤售察比较,初步认识钟面

  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小闹钟并与同桌的比一比,看看钟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

  第二步骤是合作交流,进一步认识钟面

  创设“怎样区分时针和分针?”“钟面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钟面上的指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转动的?”三个问题情境,在问题引导下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借鉴、相互补充,进一步认识钟面。

  第三步骤是梳理总结,深化认识

  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形象生动的演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钟面的认识。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观察、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认识钟面,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2、认识整时

  认读整时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会认、会拨整时又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四个步骤的学习活动:

  (1)初步感知整时

  创设“乐乐起床”的生活情景,在“乐乐是什么时间起床的”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观察思考,试认整时。

  (2)交流认读整时的方法,并学习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从“乐乐起床”的生活情境中抽取挂钟交流认读7时的方法,并介绍汉字“几时”的表示方法;抽取床头柜上的电子钟并创设“你还在哪儿见过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电子钟的表示方法。

  (3)比较发现,总结提升

  创设乐乐7时起床后,8时去学英语,3时学二胡,6时才回到家的故事情境,练习认读整时及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并引导学生比较3个钟面,在比较中发现共同点,总结出认读整时的方法。

  (4)拨时练习,巩固提高

  设计“老师拨学生认—老师说学生拨—同桌你来说我来拨”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授化。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并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主动获取认读整时、拨整时的方法,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律动欣赏,课间小憩

  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让学生在《时间像小马车》的旋律中感受时间的飞快。这一环节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身心需要设置的,为下一环节的学习起到调节作用。

  (四)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教材第86页第1题:连一连。进一步巩固钟面与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

  2、小明的'一天。创设“小明的一天”的生活情境,通过小组学习,说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干什么”,评一评“小明的时间安排的合理吗?”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适时渗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教育。并根据“9时小明在学习”“9时小明睡觉了”同样是9时,为什么做的事情却不同?提出质疑、诱发思考,在讨论交流中渗透时针每天转两圈,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这些时间概念。

  3、教材第86页第3题:过1小时是几时?先让学生说说现在是几时,再用彩笔画出1小时后时针的位置。

  4、根据时刻画时针、分针。(1)12时。

  (2)自己喜欢的一个整时,并说说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由易到难的练习,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五)畅谈收获,拓展延伸

  1、让学生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并试着做出自我评价。

  2、布置作业

  (1)为自己设计一款漂亮的手表;

  (2)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合理的周末时间安排表。

  (设计意图:富有挑战性的作业设计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小学教案《认识整时》说课稿一等奖10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实践探究的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六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2)借助经验,认知钟面。

  (3)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5)欣赏

  (6)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闹钟声,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借助经验,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教具钟表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第三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板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做一个时针和分针交朋友的小游戏。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

  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授化。

  第四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1:找朋友。2: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3:生活情境体验。

  1.找朋友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2.我用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让学生边看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3.一天中的两个9时,使学生了解一天24个小时,时针走两圈。结合生活情景,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拨自己喜欢的时刻,调动了全班的积极性,使大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联系生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第五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小学教案《认识整时》说课稿一等奖11

  一、说教材:

  这节课我讲的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的第一课时“认识整时”。本节课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为是: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这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会用两种形式表示同一时间。

  二、说教法学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拨一拨、写一写等多种形式,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吗?(出示课件)“滴哒滴哒,滴哒滴哒,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能告诉我谜底是什么吗?(钟表)答对了。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

  a、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学具表,仔细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说给小伙伴听听。(学生玩学具,观察钟面。教师指导。)

  b、你蜜察的真仔细,现在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学具,一起来看黑板上的大钟面。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听。(贴钟面)

  钟面有两根针,一根长的,一根短的。

  还有12个数,我们数一数。

  钟面上还有12个大格。

  (教师小结)我们把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板书时针、分针)

  同桌拿学具表互相指一指“时针和分针”

  (二)认识整时

  1、认识

  (过渡:我们认识了时针和分针,你知道这些表的时间吗?)

  课件出示7时、3时、6时(学生说出时间)

  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3个钟面,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发现分针都指向12。

  (师小结: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2、拨一拨

  同桌合作,二人一组拨钟练习,一人说时间,一人拨。

  (教师小结:像这样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我们把这样的时刻叫做整时。)

  (三)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

  (过渡: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表)

  1、认识电子钟。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电子表。

  学习同一时间用钟表和电子表怎么表示。师板演7时,7:00,学生板演8时、3时、6时用电子表表示

  小结:小圆点后面是两个零,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7时和7:00是一个时刻的两种写法,它们是一对好朋友。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老师和学唱“找朋友”。头饰上时间相同的才是好朋友,可千万不要找错呀。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握手做个好朋友吧。问:“1:00,你的好朋友呢?”老师戴上1:00的头饰,原来在这儿呢!)

小学教案《认识整时》说课稿一等奖12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结构,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准备:课件、时钟实物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一下方法:

  1、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法:充分利用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2、情境教学法: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学习贴近生活。

  3、实践探索学习法:教学中设置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数学学习的过程。

  4、合作学习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学生和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见解,做到了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四个教学环节:

  (1)情景导入,诱发兴趣。

  (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3)巩固运用,解决问题

  (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情景导入,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数字宝宝去钟表家做客。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是初步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学具钟表,“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操作PPT与板书教具钟表)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主动探索,并且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有序的,不容易将知授化,有的学生只能说出“钟面上有2根针,还有数”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继续提问“这两根针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分针和时针的特征。之后,我再结合课件和板书同步演示,介绍时针和分针。我会用充满童真的语言和动作来吸引孩子。用自我介绍的方式,一边做动作一边说“我长长的,细细的,我的名字叫分针;记住分针是又细又长的。我又矮又胖,我的名字叫时针,记住,时针是又粗又短的”。当学生发现钟面上有很多数字时,我再引导学生数出钟面上一共有12个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并且强调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接着,我适时的.安排分辨分针和时针的练习,如:认课件中这三个钟面的时针和分针,还可以让每个学生用自己的学具钟表,按老师的要求指出时针和分针。

  第二步是学习整时的认、读、写。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充分利用教材,出示教材85页主题图,通过小明一天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墙壁上和床头柜上的钟表试认整时。明确“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的时候就是7时”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的表示方法,《板书:先写一个7,再写一个时间的时,读作7时》指导学生书空练习;在教学电子表示法时,《板书:先写一个7,再写两个圆点,记住,第一个圆点点在7的中间位置,第二个圆点,点在下面一些,然后再写两个0,读作7时》并且小结,两点后面两个0表示整时,两点前面是7就是7时。学生同步书空练习。然后,我用课件和教具同步出示3个不同时刻的钟面,通过对7时的认、读、及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时的两种写法。《板书:7时7:00》再通过练习,《板书:3时5时》让学生板演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全班学生同步在课堂作业本上练习书写,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授化。

  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向12,引导总结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揭示课题——“认识整时”。

  第三层:巩固运用,解决问题

  1、把教科书86页第一题制成课件,通过观察把时钟和电子表有效结合

  2、把教科书87页第6题练习制成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着说一说。

  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能力。

  第四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如: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小学教案《认识整时》说课稿一等奖13

  说教材:

  《献给老师的花束》是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首表达师生情谊的诗歌。整首诗围绕“爱”,既写出了教师对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又写出了学生对教师的敬爱,赞扬了人间至真至纯的师生情谊。课文共有4个小节,每个小节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师生情。

  这首诗的第1小节概括地赞颂了老师献身教育而无怨无悔的崇高品质;第2小节用具体的事例再现了教师关爱、教育学生的情景;第3小节写学生向老师献“勿忘我”表达对老师的祝福和敬爱之情;第4小节写老师高尚的品质给学生的人生带来的启迪。

  说学生:

  我是今年9月2日才调入学校的,而且一来就接手六(1)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在此之前我一直从事了五年的数学教学工作,因此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材,我都感到很陌生,同时也感到肩上的`压力很大,为了能更快适应教学工作,我尽量争取与学生多接触,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我认识了班上的33名学生,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我初步了解到学生们普遍喜欢上数学课,语文方面书写不够工整,对于学好语文信心不足。

  为了上好这篇课文,我提前布置学生对课文进行了背诵,学生比较感兴趣,毕竟教师节刚过,而且在9月10日那天,学生们在班上搞了一个隆重的庆祝活动,不仅给班主任老师送上了许多礼物,而且我这个刚来才几天的新老师也收到了不少礼物。由此可见学生们对老师还是有一定的感情基础的,这也是我选择这篇课文的原因之一。

  说教法:

  这篇课文是以诗歌的形式呈现的,诗歌情感炽烈,意境深邃,加之语言凝练,节奏鲜明,韵脚突出,很适合朗读,因此我打算用读的方式来教这篇课文。一共分2课时来上这篇课文,第一课时初读感知,整体把握,扫清文字障碍,找准情感主线。第二课时精读品味,感受师生情深,课内我将安排多种形式的读,例如大声读、分组读、男女生轮流读,表演读等。在读中品味师生之爱,在读中感受师生之情,在读中体会诗歌的写作特点。我将要上的就是第2课时内容。

  其次是采用读说结合,读写结合的方式,加强语言训练,突出语文教学的特点。本诗意境优美,表达有特点,值得学生学习借鉴。例如在教学第2小节时,三个“记得”可让学生用自已的话描述诗中的情境,然后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用“记得”开头写话。

  说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确定的: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文中蕴涵的浓浓师生情。

  3、领悟诗歌的表达方法,试着用“记得”开头写几句话。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把握,抓住情感主线。

  2、以读为主,结合讲、思、想、议一起理解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师生情谊,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语句读思议想,体会文中蕴涵的感情。

  教学难点:

  练习用“记得”开头说话写话。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顾上课时内容:

  这节课我们一起品味一下诗中那浓浓的师生情谊。(师配乐范读课文,课件出示有关老师与学生的图片,给学生一些感性认识)

  二、品读第1节:

  让学生自由读第1节,你从哪些句子、词语中能读出老师对工作的热爱。

  抓住文中的几对反义词休会思想感情:

  欢聚——离别忧愁——喜悦青丝——白发

  接下问学生:老师希望什么?对什么“痴情”?从而理解“无怨”一词的深刻含义。

  最后让学生带着崇敬之情读这一节。

  三、教学第2节:

  1、默读这一节,看看作者回忆了老师关爱学生的哪几件事?

  2、交流,概括出三件事

  3、指名读第一件事,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4、指名说一说

  师引导:在几年的小学生活中老师关爱学生的事情难道只有这三件吗?作者为什么只选这三件呢?

  然后从文本回到现实,在你的小学生活中有哪些老师关心爱护你的事呢?请你回忆一下,用“记得”开头说一说。

  四、学习第3节:

  师启发:作为学生遇到了那么好的老师,我们会怎样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呢?

  引导学生思考:“勿忘我”是一种什么样的花?学生为什么要送“勿忘我”?让学生联系课文第一节思考讨论。

  再问:学生给老师送花为什么要“轻轻地放”“默默地放”呢?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呢?

  最后让学生带着感激之情齐读本节。

  五、品读第4节:

  男女生轮流读本节,让学生找一找当学生长大之后回想起老师的什么?

  品读“仿佛仍然站在我们的背后”一句。

  问:这是不是一个比喻句?那作者为什么说老师站在背后注视着我们,鼓励着我们呢?

  作者最后用了一个省略号,作者省略了什么呢?结合前3节想一想?

  指名学生有感情地读第4节。

  六、总结全文

  作者写这首诗献给老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配乐齐诵全诗。

【小学教案《认识整时》说课稿一等奖】相关文章:

《认识整时》说课稿09-22

认识整时说课稿07-08

《认识整时》说课稿12-20

认识整时说课稿11-29

《认识整时》说课稿01-24

小学教案《认识整时》说课稿3篇11-16

关于《认识整时》说课稿07-19

认识整时说课稿范文11-01

认识整时教案分析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