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时间:2022-12-22 11:18:55 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

  双基目标:

  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9个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10个生字,提高观察能力和写字水平,根据上下问理解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能根据通过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善于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物,树立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和谐共处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9个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10个生字,提高观察能力,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生自主认读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落”,能在语境中运用。

  2、运用朗读、默读等多种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并练习用简练的语言叙述故事。

  3、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内容,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4、学生懂得尊重别人,在生活中要关心、爱护别人。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课件:插图。

  2、同学们:画面上有谁?在做什么?学生观察后回答。

  3、有一位小朋友的戴帽子的原因和其他同学不一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得就是这个小朋友故事。(板书课题:苏珊的帽子)

  二、初读课文,感知识字

  1、自由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出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了解,然后再多读几遍。学生边读课文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可通过问别人、查字典、猜字等一系列方法。

  2、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请6位同学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来当小评委,看这几位同学是否把字音读准了。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余学生边听边看书,听一听他们读音是否准确。

  3、学生纠正字音。

  三、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小苏珊遇到了什么事?她有些什么变化?

  2、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指名起来读。在小组中读。

  3、相机读词和句子:投影出示:词:渴望、蓬勃、残酷

  4、再读课文,想一想,自己通过读课文有什么感受?(指名发言。其他学生好好听随时给予补充。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小苏珊当时的心情。)

  5、老师为什么会让每位同学都戴一顶帽子?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6、“自如”是什么意思?苏珊为什么能自如地到学校去上课?

  7、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四、总结作业设计:

  1、课文,把课文中画出来的句子多读几遍。[基础作业]

  2、仔细体会苏珊的心情。[实践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课文,学写10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在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

  2、开火车读词。

  二、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

  2、出示生字学生写的时候注意结构特点。另外的字学生可以借助已有的写字经验,独立书写,有问题可以通过小组交流解决。

  3、同位互相评议同位交换作业本,认为写得好就奖给对方一个小五星。学生作业展示,同学互评。(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

  4、请几位同学上来板书生字,同学评价与老师评价相结合选出“写字小能手”。

  三、谈谈自己的经历,你为同学们做过什么?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小组中找出一个说得好的同学进行全班交流。

  四、课堂总结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1、写生字和在课堂上画的词语。

  2、抄写课文中的好句子。(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本子上。)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9个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10个生字,提高观察能力和写字水平,根据上下问理解词语的`意思。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能根据通过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目标中,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善于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物,树立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和谐共处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9个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10个生字,提高观察能力,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苏珊的帽子(板书),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感知,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苏珊得了癌症,接受了三个月的化疗,失去了一头美丽的金发,心里很难过,但老师理解她,同学们尊重她,最后,她开心的笑了。

  2、这篇课文与本单元的其他几篇课文有什么不同?(批读文)你从文中的批注当中知道了什么?

  3、读了课文,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

  ①谁是苏珊?苏珊为什么要戴帽子?

  ②苏珊戴上帽子后的心情怎样?

  4、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么苏珊和帽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品读课文,并在课文中进行批注。

  5、课件出示:几种常用的批读方法。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们参照老师提供的几种常用的批读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把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批注下来。

  2、老师发现大家的批注都做的很不错,谁愿意把自己的批注说给大家听呢?

  生:我从一二句中知道了苏珊是个可爱的小女孩,但她身体里长了一个小小的肿瘤。

  生:我在“小小”“竟”“三个月”“更瘦小”“掉光了”这些词语下面加了“。”我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苏珊小小年纪就要经受癌症化疗这些大人们都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苏珊是多么的不幸。

  生:我在“落”下面加了“。”因为它是个多音字。

  生:我很喜欢“虽然她那蓬勃的生命力和渴望生活的信念足以与癌症抗争,她的聪明和好学也足以补上落下的功课,然而,每天光着头到学校去上课,这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这句话,在它下面画了“”

  3、文中的“这”指什么?(每天光着头到学校上课)怎么办?(戴帽子)

  4、师批注:同学们都感受到了苏珊丰富的内心世界,她只有戴上一顶帽子来遮住身心的伤害。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们的老师和同学是怎样帮助小苏珊的?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体会边进行批注。

  2、指导朗读。

  3、生质疑:为什么是“下星期一”戴帽子?

  生:我读懂了批注当中的“老师为什么要同学们仿戴帽子?”这个问题,它表面上是同学们学习和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其实只是一个借口,实际上她是想避免苏珊到校后的尴尬,保护她的自尊和更容易受伤的心灵。

  四、学习三、四自然段

  1、星期一到了,戴着帽子的苏珊来到了学校后又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默读课文3、4自然段,边读边进行批注。

  生:我在“犹豫”下面画了“?”,我查了字典知道犹豫的意思是拿不定主意。

  生:我在“她站在教室门口却迟迟没有进去,她担心,她犹豫”下面画

  了“?”,她担心什么?她犹豫什么?

  2、指导朗读。

  3、假如你是苏珊班级里的一位同学,看到苏珊那样的担心,那样的犹豫,你会对她说些什么?

  4、苏珊走进教室后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发现?

  生:我在“五花八门”下面加了“。”,它与前面的“越新奇越好”相照应。

  生:我在课文右边批注了:看到同学们五花八门的帽子,苏珊的心里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生:我从“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这句话中感受到老师的办法真好啊,她巧妙地解决了苏珊的难题。

  5、指导朗读。

  6、是啊,此刻,我仿佛看到了苏珊那如花的笑脸,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苏珊这几个月以来从未有过的轻松和快乐,为苏珊有这样聪明而又细心的老师感到高兴,同时,我也找到了学习的榜样。

  五、学习最后一段

  1、师范读。

  2、小组交流,谈体会,并进行批注。

  3、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苏珊已经消除了心里的阴影和同学样一起快乐幸福的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尊重、充满关爱的班集体。

  六、总结全文

  同学们,苏珊是不幸的,因为病魔让她小小的身体备受折磨,但苏珊又是幸运的,因为她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班集体,拥有关爱她,尊重她的老师和同学,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苏珊的老师和同学那样的人,那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每一个懂昨尊重,关爱他人的人,愿我们的世界处处充满尊重与平等,让世界充满爱。

  七、作业

  对阅读材料《将军和士兵》进行批注。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3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懂得“遇到事情要想一想,只听别人说是不行的。”道理。

  学习生字“吓、腿、啦、热、闹”,掌握字形,理解“拔腿就跑、热闹”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用“热闹”一词练习说话。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小动物们“惊慌失措”和狮子“沉着、冷静”的语气。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热闹”一词的意思,能够用“热闹”进行说话练习。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事情要想一想,只听别人说是不行的。”的道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2、复习字词

  咕咚成熟拦住大伙儿小猴小鹿

  说明:

  采用“摘木瓜”的形式复习字词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复习中抓住难点字词的音、形、义,帮助学生巩固。

  二、学习课文2—4节

  1、听2—4节录音,练习说话课件出示:

  一个木瓜“咕咚”一声掉进湖里,兔子;小猴子;

  狐狸、山羊、小鹿。

  (根据回答在黑板上逐幅出示动物图)

  说明:

  通过说话练习,培养学生边听边记的学习习惯,并引导学生把话说得连贯,说得流利,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要求:轻声朗读课文2—4节,能够读正确。

  (2)播放“小动物逃窜”的录像,学生根据内容说说看到了什么。

  (3)出示句子“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快跑啊!”,指导朗读。

  (4)给录像配音说明:

  句子的朗读指导层层递进,先请学生观看录像,创设情境,感受当时小动物紧张、害怕的心情,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后再进行朗读,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让学生为这段录像配音,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____,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再读2—4节,找找还能体现小动物紧张、害怕的词语,进行圈划。

  (2)交流

  ①理解“拔腿就跑”并板书,指导朗读这句话。

  ②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③学习3个生字:吓腿啦

  说明:

  采用“分散中的小集中”识字教学,既能突出本堂课生字教学的重点,又能使生字反复出现,强化学生识记。

  ④理解“跟着”“一个跟着一个”并板书

  男女生有感情地朗读三、四小节

  3、学习、理解“热闹”

  (1)创设情境,学生通过表演感受森林里“热闹”的场面

  (2)学习生字“热”

  ①读准翘舌音

  ②与“熟”比较

  (3)学习生字“闹”

  ①学生想好办法记住“闹”的字形

  ②课件演示帮助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说明:

  通过仔细观察,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辨别出“熟”和“热”字形的异同,通过媒体的演示让学生形象地掌握“闹”的字形与字义。两个生字的教学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识字效果。

  (4)理解“热闹”,练习说话

  ①说说平时生活中看到的热闹场面

  ②出示: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的照片,指导说话

  (5)理解文中“热闹”的意思说明:

  在指导用“热闹”一词进行说话练习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各种各样的热闹场景,从而有感而发,言之有物。同时,老师进行适时点拨,使学生从把话说完整到把话说具体。

  三、学习课文5—7节

  1、学习第五节

  (1)小组自学

  要求:小组合作读读这一节,讨论讨论狮子的表现和小动物们有什么不一样?然后分角色读一读。

  (2)交流并板书:拦问

  (3)分角色朗读

  说明:

  第五小节的学习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得更加积极、主动。

  2、学习6、7节

  (1)课件出示插图,教师引读6、7节

  (2)说话练习,出示:大伙儿看到,明白了。

  (3)释疑:解答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课题中为什么用引号?)

  3、悟道

  (1)发挥想象:这时小动物们会说些什么?

  说明:

  创设情境,给予学生充分表达内心感受的机会,在大胆的想象与说话中悟出课文中的道理。

  (2)出示道理

  4、小结全文

  四、写字指导:

  热

  1、课件演示“热”的笔顺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拓展阅读,布置作业

  1、出示《急性子的兔子》

  2、布置作业要求:

  (1)借助拼音,把短文读正确。

  (2)想一想:兔子遇到了什么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说明:

  为学生提供新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换一个语言环境巩固生字,既增加了阅读量,又是对本课悟道的又一次深化。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培养阅读兴趣。

  六、总结

  板书设计

  “咕咚”来了兔子拔腿就跑小猴子跟着

  狐狸、山羊、小鹿一个跟着一个

  狮子拦问

  遇到事情要想一想,只听别人说是不行的。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题06-12

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2-10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12-22

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06-02

语文第三单元劝学教案09-30

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04-05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07-04

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题06-17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