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

时间:2022-08-11 14:55:04 教案 我要投稿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精选9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精选9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目标: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阐述实验精神的重要。

  2、结合文本分析摆事实讲道理以及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学会圈点批注关键词句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准确的理解课文中大量的名言警句,了解其中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学习制作卡片。

  难点:理解文章的论证结构。

  【教学方法】

  这是一篇大科学家的小讲演,却反思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弊端──即重哲理玄谈轻科学实验。作者古今中外打通,将学理分析和现身说法结合,学识宏博,思辨深刻,体验剀切,话出肺腑,切中时弊。学习本文,宜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研读说理文的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

  【教学辅助】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

  同学们,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四大发明和奥数夺冠的时候,你是否知道当代十大科技发明中没一项是咱中国人的?著名的李约瑟命题就是探讨近代中国的科技为什么落后了的。从五四时起很多有识之士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可直到现在中国学生高分低能,创造和实践能力不足,仍是不争的事实。原因何在啊?让我们和丁肇中教授一起探寻这个极有价值问题。

  二、整体探究

  1、速读全文找出中心论点,以备交流。

  中心论点的特征:表判断的陈述句;凝练概括,统领全文的观点。

  明确:中国人缺乏格物致知精神/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或标题。

  2、用勾画评点的方法,跳读文章,说说作者怎样分析格物致知这个概念的?

  明确:开头点出格物致知就是科学实验,然后由《大学》里格物致知传统儒学的格物致知到真正的格物致知等,析本意举反例再到探真义,正──反──正的螺旋上升或层层递进,直达真理。

  作者在文中探讨了哪四个问题?

  明确:①《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②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③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④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文章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气呵成,逐层深入说理,思路十分清晰,有很强的说服力。

  三、重点难点突破

  1、三种论证方法:

  ⑴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⑵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

  反面事例:

  ①列举明朝大理论家格竹子头痛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错误态度。

  ②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实际工作却束手无策

  ③作者在念大学时,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④正面事例:通过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了解竹子的性质。

  好处:典型事例论证,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⑶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维护社会制度,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好处:正反互陈,发人省思。

  2、关联词与逻辑思辨:

  本文的关联词的运用繁复严谨。它们起承转合,闪转腾挪,肯定否定,递进因果,一方面将较为丰富零散的材料焊接的很严密,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作者极强的逻辑思辨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增强了本文的逻辑力量,也起着表情达意的效果。如第三段:但是这可能是因为并不是,而是。是使人,从而。因为这样,便。又如第九段中:他用不是而是决不是,它是要就要需要等自己的观点、态度、语气表达的极其鲜明。

  四、课外拓展(选做一)

  1、有人认为:丁肇中先生将中国学子的不愿动手归咎于王守仁,有失公允。为了强调自然科学而否定社会科学,有否定中华传统文化之嫌。你怎么看?请依据本文,独立思考,做出回答。

  2、推荐阅读(上网搜索篇名可得)①《丁肇中致同学们的一封信》②丁肇中《太空站找反物质实验》演讲(实录)。

  3、自己亲手做一小的科学实验(如:将两杯水放入冰箱,1小时后,看热水先冻还是凉水先冻?)结果和你想得一样吗?有何启发和收获。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段):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3~5段):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6~10段):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11~12段):分析国情及个人经验进一步揭露传统教育弊病,说明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段)解决问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文学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围绕这个论题展开论述。这篇文章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观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应引导学生在这几方面获得启示,受到教益。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准备】

  收集作者生平介绍,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差异方面的资料;收集学生在其他课程或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便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进行讨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预习展示

  1、作者介绍

  2、重点词语

  补充:

  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重点词语

  (1)生字:肇(zhào)埋没(m)彷徨(pánghuǎng)。

  (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三、整体感知学生在课本上画出关键句

  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借此题理清本文的思路及作者提出的论点。

  四、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出示问题,小组讨论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

  明确: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五、延伸拓展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举例:雪融化后是水、钟表的工作原理……

  六、课堂总结学生浅谈收获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真正有没有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布置作业】

  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思路】

  在教学上要充分利用上课时讲过的内容来进行这节课的学习,以便于巩固上节课的内容,如论证方法、语言等。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探讨“格物致知”,也是调动学生讨论热情的重要一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1、 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学习方法】

  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查询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相关资料,做适当摘录或制成电子作品。

  (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重点、难点】

  重点:

  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难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了解作者。

  2、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 诚意 正心 彷徨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二、技能训练

  1、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⑴ 朗读课文;

  ⑵ 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⑶ 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谈出自己的见解。

  2、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⑴ 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并标注符号。

  ⑵ 小组讨论解疑,汇总、概括得不到解决的疑问。

  3、重点细读,讨论交流。利用课后练习二,让学生联系自己学习实际,展开大讨论或辩论,思考:

  ⑴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⑵ 联系实际反思自我。

  ⑶ 怎样改进?提出建议和方法。

  4、课外探究学习,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⑴ 归纳概括探究主题:

  教师将各小组解疑时留下的疑难问题汇总为1~5个探究主题,在班级公示。

  探究学习参考主题:

  ① 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比较。

  ② 儒家思想浅探。

  ③ 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

  ④ 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比较。

  ⑵ 传授探究学习方法

  教师教给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及步骤:A、确定主题;B、查询资料;C、概括结论;D、交流评价。

  ⑶ 划分小组,明确任务: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探究主题,自愿结成探究学习小组,在课下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等信息资源库,作探究学习,并将各小组自主探究学习成果写成小论文或制成电子作品。35天后,可利用语文活动时间让学生交流探究学习成果。

  (解说:学生作探究学习时,教师指导要注意以下几点:1、协助学生完成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不要单打独做。2、帮助学生学会广泛查询、下载相关资料。3、指导写作小论文或解决制作电子作品的技术问题。4、探究题目可能很大,但不要求学生作出全面深入的结论,只要谈及一方面,掌握探究方法即可。)

  三、自我测评

  1、下面一段话中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 )

  A、眼光 勇气 毅力 B、勇气 毅力 眼光

  C、毅力 勇气 眼光 D、眼光 毅力 勇气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个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_____和______。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不是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 篇4

  课文分析

  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文学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围绕这个论题展开论述。.这篇文章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观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应引导学生在这几方面获得启示,受到教益。

  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跟害怕大错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中,我积极尝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帮助他们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并投入自己的情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小组合作,互相支持配合,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并在教学中创设研究情景,鼓励他们动手动脑,尝试独立创作,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

  4、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难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学生回答)神农氏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亲自尝试百草,发现了能攻毒祛病的中药。那么大家又知不知道关于西红柿的故事呢?其实啊,试验的过程就是对事物进行探察的过程。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除了那一份敢于冒险的勇气之外,是不是还告诉我们要通过对事物的探索来获取对事物的认识呢?这就是格物致知的精神。

  2、精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对话,分析文章

  1)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格物致知的具体含义

  学生明确:“从探查物体而得到知识。”或者回答文章注解里的意思。

  教师明确:回答很正确。《大学》里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就是推究,“格物”顾名思义,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致”,求得。“致知”,求得知识。“致知在格物”,就是知识的求得在于对事物的推究。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这句话的出处《大学》并不是一本书,而是《礼记》当中的一篇文章。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会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就成了传统儒家极为推崇的经典“四书”。

  2)进一步了解格物致知,通过学生的探讨了解格物的具体途径

  我们有句俗话说:“要知道梨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那么对梨的认识就是通过亲口尝试得到的。古代的时候人们总以为天圆地方,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圆的,那么对地球形状的正确认识则是通过麦哲伦的这次实践之旅。

  学生明确:主动实践或者说尝试

  教师明确:对,所以说主动的实践是格物致知的一种具体的行为方式。

  教师明确:老师就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道了一个道理,就是要上好一节课是多么地难!

  3)理解在自然科学领域格物致知的途径

  学生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儿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教师总结:所以啊,无怪乎中国的科学创造发明、科学研究的数量不及其他发达欧美国家了。

  4)分析传统教育对“格物致知”的曲解

  这里面谈到了中国传统教育对“格物致知”的曲解,请大家找出这句话来。

  学生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教师明确:回答得很正确。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是适应固定的社会制度。就像《大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目的是,请大家一起回答。

  学生明确: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教师解释:诚意就是诚实自己的意念,意念诚实了就能端正自己的内心,内心端正了就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品德有了提高就能整顿好自己的家庭,从而达到治理好国家,这样才能达到儒家的真正目的——平天下。我们看到所谓诚意、正心、修身是不是都注重个人的内心或者说是个人的精神世界。

  我们看看他是怎样格物的。请一个同学读第四自然段。

  教师提问:同学们,王先生格物的方法对吗?(学生)它成功了吗?(学生)原因何在?

  学生明确:“把探察外界误以为探讨自己。”

  教师提问:对。那么作者在这里谈到阳明格竹的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明确:真理不是内心领悟的。

  教师提问:那真理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学生明确:对外界的探察。

  谈到对外界的探察,我想到了这样一首诗。北宋诗人苏轼的曾就名僧惠崇之画作“鸭戏图”题了一首《惠崇春江晚景》,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大家知道哪句诗说明了正确的认识是来自对外界的探察吗?

  学生明确:“春江水暖鸭先知。”

  教师总结:大家都很聪明哈。诗的第二句说道,初春时节,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暖”是水的温度,“知”是鸭的知觉,所以春江的水暖是鸭子们自己探知来的。回到我们的王先生,大家现在应该很清楚他要格的是什么了吧

  (学生)对象是找准了,但不是随随便便的就可以把竹子格清的,它还要讲究以各策略。那么作者认为的正确的格竹的方法是什么?竹子应该怎样格呢?

  学生明确:“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观察。”

  教师总结:回答得很正确。所以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对竹子进行实验,但实验不是随便进行的,我们大家看到课文,找出科学的实验究竟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学生明确:需要细致具体的计划;需要一个适当的目标。

  教师总结:所以从这节课中我们知道了自然科学领域里需要实验精神,知道了中国学生大都缺乏这种精神,并且分析了致使这种精神缺乏的原因就是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那么作者认为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真谛是什么呢?我们下节课揭晓。

  板书:亲身实践

  探索事物(途径)

  格物致知实验对外界的探察,积极有计划地探索

  求得知识(目的)

  第二课时

  教学计划:

  ①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②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③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

  1、导语设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格物致知就是要探究事物获取真知,并知道亲身的实践是格物的一种具体方式,而且还了解到自然科学的格物致知是要通过亲身的实验,实验精神的缺乏是中国学生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缺口,这个缺口的造成很大程度是由于传统教育对实验的忽视,因此便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没有同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明白了自然科学中格物致知的精神真谛呢?

  学生明确:要实验;对外界的探讨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的客观探索

  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其实,这就是丁肇中先生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其实就是要通过实验求取知识,他强调的是通过实践去格物,注重的是实践这一格物的具体途径。只有这样去探究事物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现在我们回顾全文,看作者是怎样步步紧逼,运用那些事例和道理来揭示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的。

  2)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师图表明确:

  列举事例阐述道理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正面事例(对比)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的事例。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正面事例

  可以看出作者选用的论证方法是:

  学生明确:讲道理、摆事实。

  教师提问:那么大家还知道哪些论证的方法吗?

  学生明确: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一种,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师总结:所以作者就通过以上事例旗帜鲜明地指出知识的求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不是自我检讨和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这里所说的清谈就是指不切实际的谈论。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说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文章论述的主旨及其论述的方法了吧!那么大家可不可以为全文列一个阅读提纲来说明作者的行文思路呢?

  教师明确: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并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同学们可以从中找出议论文的三要素吗?

  教师明确: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论证“通过对传统教育的分析和对实验精神的阐述论证自然科学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论据“就事以上我们找到的四个事例及其告诉我们的道理”。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在自然科学领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紧接着作者就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这个问题,即自然科学的学习中要重视格物致知的精神,最后作者提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内涵,点出了我们在研究学术和应对世界环境的时候要靠实践发现真相,即做到真正的格物致知,解决了文章开篇提出的问题。全文线索清晰,脉络分明。

  其实不知大家注意没有,近些年,我们国家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比如说劳动技术课的开设,再比如说我们以前学习电脑都是从书上背下的操作理论,现在又能力的学校都增添了电脑上机课,同学们还可不可以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具体体验啊?

  学生

  5)明确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我们回到课文,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所谓漫谈就是不拘形式地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念。同学们能找出文中表明作者观念的语句吗?

  教师举例:“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虽然作者在文章当中提出了许多观点,但都是围绕以各主题,“格物致知”。这就是漫谈式议论文的一个特点。所以说大家以后写议论文就要注意你可以做这样或者那样的解释证明,但不能脱离文章的中心。这篇文章的中心就是它的标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也是作者在文中确立的一个中心论点。所以说这是一篇立论性质的议论文。一篇成功的议论文不仅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就是它的论证过程要严密,它的语言也要求精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是论述严密的前提。我们看到文章的第十一自然段。你能找出作者措辞准确的地方来吗?

  学生明确:“往往”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往往”,说话就绝对了。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一句中的“大都”。

  “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一句中“最”和“唯一”。

  5)文章延伸、升华

  我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了解了“格物致知”精神,了解了真正的格物致知是要通过自己亲身的实地实验的,这种精神在自然科学的领域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同学们想想除了自然科学的领域还有哪些领域也需要我们“格物致知”的精神呢?

  教师举例:人文科学领域,比如说考古学。考古学家通过对出土古物认真细致的探察或发现了某种书籍,或了解到某种社会制度。比方说以前我们都说埃及的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或者是法老王朝的奴隶建造的,但是考古学家们挖掘到胡夫金字塔旁边一个规模较大的集体住处,在这个住处中还发现了当时地位较高的官员,通过各方面的研究,他们发现金字塔的建造时当时的平民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如果不是考古学家们的积极探索,恐怕金字塔的修建过程现在对我们还是以个谜。

  大家还可以举出其他的例子来吗?

  教师明确:大家不妨想想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你们的辛苦练习,怎么会有优美的舞姿呢?所以说啊,就是在大家的个人行动中,也时时刻刻表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

  同学们,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应有格物致知的观点,强调要通过实践获得认知,但是认知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大家可以举出例子来吗?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所以啊,同学们我们强调要动手操作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已有正确认知的获取。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都是不断摄取知识的过程,认知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在获取的时候多一份辨疑的态度,并且不能一味注重书本知识的摄取,还要自己动手去做,在实践中加深自己的认识,或者证实自己的疑问。

  6)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

  作业设计

  大家知道文章中说到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果真如此吗?如果不是,请大家举出例子,并写成一篇小的议论文。

  教师提示:比如说,贺之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也是只有对春风的观察实践才能有这样的神来之笔的。

  很多诗歌都是通过作者对客观生活的具体探察才有诸多的神来之笔。比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比如苏东坡格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都是对生活学习具体的探察才得到的真识。

  板书设计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传统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

  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分析问题:讲道理,摆事实)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揭示其真谛

  (提出问题)科学上要重视实验精神(解决问题)

  议论特色:逻辑严密,语言精准。

  漫谈式议论。

  多种议论方式结合。

  课后记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对当今的中学生于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 篇5

  一、导入

  列举现实生活中或摘引报刊的统计报道,有关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高分低能现象,并由引导学生初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人本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本文作者从关注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关心祖国青年一代尤其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一代的成长的高度,选择典型事例,特别是选取自己的生活经历,极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不光在研究学术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上都需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1、学生自读课文一至两遍,初步了解各节大意及写作思路和结构。

  关于写作思路提示:

  本文的题目即是中心论点。课文开头先剖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带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样把这种精神应用到科研实际中去,最后诚挚地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段落层次提纲:

  ⑴ 话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1自然段)

  ⑵ 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第2~5自然段)

  ⑶ 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第6~12自然段)

  2、投影下列思考题,讨论理解本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⑴ 什么是“格物致知”?

  明确:“格物致知”即从探索物体而得致知识。

  ⑵ 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明确: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⑶ 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明确:因为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⑷ “格物致知”精神适用于哪些范围?

  明确: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⑸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文中列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与本文论点有什么关系?

  明确: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所举事例,一是第四节,明朝大理论家明“格物”失败告终。一是第十二节,“我”初到美国学物理不知所措的生活经历。

  这两个事例,在文章都是作者为了阐明观点所借以的事实论据。明的例证,很好地证明了,在我国古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的观点,明失败的结局,是由于他的“格物”并不是真正的实验,而是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是不理解“格物致知”真正意义的必然结果。“我”的亲身经历,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在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观点。告诉人们“格物”即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性。两个事例,都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中心论点提供事实论据。

  四、总结、扩展

  本文思路清晰,例证确凿,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长了人们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人们的思想,学完本文后,最重要的应在于积极培养这种精神。为此,可放手让学生结合“书后练习二”展开讨论,重点讨论“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五、布置作业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学习议论文的阅读方法,提高议论文阅读能力。

  3、学习“格物致知”精神,结合自身学习实际,努力做一个具有实践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

  教学难点:

  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直接导入课文并释题。

  二、 作者简介。重点谈其成就和身份,引发阅读兴趣。

  三、 思路探究。

  1、学生默读,进入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并给课文划分段落。

  2、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理清文章思路,同时进行学法指导。

  3、教师归纳文章的思路,点拨明确议论文的一般结构。

  四、 重点探究——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1、 从课文结尾处的结论入手,引导学生探究。

  2、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找出文中和结尾两方面意义相联系的语句或段落。

  3、 交流探究结果,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对议论文论证方法的指导和概括能力的训练。

  五、 发表创见。

  讨论:作为一个中国学生,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看法?

  六、 小结。

  七、 布置作业。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

  3、联系学生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重点:

  1、议论文三要素在本课的体现。

  2、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

  教学难点:

  1、编写本文的结构提纲。

  2、对文中难句的理解。

  教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请一学生讲《三国演义》中“马谡失街亭”的故事。

  师小结:“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好的理论也不能脱离实际。下面,我们就学习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他告诉我们科学发明创造应当靠什么呢?(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丁肇中----(点学生介绍)

  三、检测预习:

  1、生翻开这课的《导与练》,师找四名学生上台写出“基点梳理)1—4的答案,鼓励学生提出另外的生字难词,师生共同点评纠正。

  2、师补充:根据所给内容在课文中找出相应词语写在括号里。(师说生答,师把词板书在黑板上。)

  A、形容非常顺利,没有阻碍。( 一帆风顺 )

  B、置身于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袖手旁观 )

  C、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不知所措 )

  D、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 )

  E、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彷徨 )

  四、感知文本:点生按座次朗读课文,一人一段,要求:不能添读、漏读、错读,声音要宏亮,吐词要清楚;读完后师找学生点评。

  五、巩固铺垫:师生一起回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准备。(同学们可结合课文后边方框里的文字回答)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论点、论据、论证)

  2、什么是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

  3、怎样理解论据呢?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它又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4、那什么是论证呢?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归纳论证、演绎推理论证等,在议论文中往往综合运用几种论证方法说理,很少只用一种方法。

  六、活学活用:那么本课的论点是什么?你能为本文列出结构提纲吗?利用刚才所复习的议论文知识,小组讨论完成。小组可推举一个代表把讨论提纲写在黑板上,其他人则写在书上或者预习本上。师生共同订正。(板书)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论点)

  第二部分(3---12)分析问题

  A、(3—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证明王的阳明的格物是格己,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B、(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C、(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七、师生互动:研读课文。

  1、“格物致知“出自何处?是什么含义?

  A、“四书”中的《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

  B、含义是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而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应有这种精神?

  A、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是通过接触事物和实地实验不断获得新知识。

  B、如果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我们所学知识只能从书上获得,一旦面临真正的实验,就会不知所措,就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A、传统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B、a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功课成绩好,但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b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缺点使得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八、说古论今: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壤上至今还没有诞生诺贝尔奖?谈谈你的反思。你觉得一个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主动塑造自己为国争光?可畅所欲言。

  九、走进文本:生自由读课文,进一步走进文本。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先生告诉我们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探究一下他是采用什么论据和论证方法来说明道理的。

  二、默读课文:学生默读课文在书上找答案。(事例论据,道理论据;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

  三、师生互动:继续研读课文。

  1、用文中语句回答什么是“实验的精神”?

  实验的精神就是积极的探测,细致具体的计划。

  2、第8、9两段都是论述“实验”的内容,删去一段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8、9两段分别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使论证严密,更有说服力。

  3、将第10段中的“不常有”改为“没有”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不常有”说明“基本知识上的突破”不会经常出现,但不是不可能出现,如果改为“没有”就太绝对化了。

  4、第12段中的“这样”指什么内容?

  “这样”指“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

  5、作者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这段话怎样理解?你能举出具体的实例说明吗?

  A、 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B、 示例:为了驳倒亚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速度落地。

  6、哥白尼为了推翻教会的“地心说”,翻阅大量文史资料,经过长期的实践观察,最终提出了“日心说”,除了以上这些实例,你还知道哪些能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重要性的实例?说出来大家听听。

  例:

  A、以前流传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而达尔文经过长期考察通过化石发现人是由类人猿演化而来;

  B、以前人们认为天圆地方,而麦哲伦通过环球航行成功,发现地球是圆的。

  四、探究语言:本文限制性修饰词语的运用及关联词语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连贯性,试找出文中这些词语句子和你的同学一起探讨。

  1、“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惟一”一词为什么不能去掉?

  “惟一”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只有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别无它路,强调了实践,探索的重要意义。

  2、“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眼光、勇气和毅力”这三个词语位置能互换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眼光地选择正确的目标,当选好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勇气和毅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这三个词位置不能调换。

  3、试比较下面两句话的异同。

  A、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B、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两句话内容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A句关联词“不是……而是…….”列出两种实验态度作比,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到怎样才能取得实验的成功,强调了“积极的探测”对于实验的重要意义。B句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 篇8

  【教学目的】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教学重难点】

  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和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教学时数】

  总计1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二、导入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否,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6、提问:第4段举王洋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洋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7、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8、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9、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0、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1、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2、提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四、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五、作业练习

  1、本文生字词听写积累。

  2、简答:什么是格物致知?

  3、简答:学习本文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格物致知”精神。

  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3、培养从实践中探求真知的科学实验精神。

  重点:

  1、理解格物致知精神。

  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难点: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影音资源纪录片《大家:丁肇中》片段,导入新课。

  1974年,丁肇中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不顾阻挠,坚持用自己的母语——汉语发言。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对祖国的拳拳之心。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他的另一篇演讲——《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走近他。

  二、整体感知

  1、文体知识

  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

  讲演词有以下特点:第一,考虑听众对象,要有针对性。第二,观点集中、鲜明。第三,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讲演主旨的阐述;结尾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

  可参考微教案《讲演词的特点》《如何写作讲演稿》

  2、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3、了解背景

  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这位最具实验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以朴实而诚挚的语言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他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诚恳地呼吁我们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要通过不断实践和体验去探求知识与真理。

  4、字词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丁肇中(zhào)朱熹(xī)彷徨(pánghuáng)中庸(yōng)

  论语(lún)袖手旁观(xiù)

  (2)解释下面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推究。

  致知:获得知识。致,获得。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本文指不作任何探究实验的消极观察。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5、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重要语段可再次播放音频,认真读、听,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参考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由获奖感言,引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分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和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13段),解决问题。强调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希望。

  三、局部探究

  (一)把握文章的内容

  研读课文,重点段落可播放影视课文。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回答下面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合作探究。

  1、文章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参考: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参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参考:(1)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2)实验方法: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②“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4、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参考:不够重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

  5、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

  参考: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

  6、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参考:“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二)质疑问难。

  学生就本节课中产生的疑问及未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提出,师生回答,或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四、总结拓展

  1、总结所学。

  (1)复习字词。

  ①注音:丁肇中()朱熹()彷徨()中庸()论语()袖手旁观()

  ②解释:格物致知彷徨袖手旁观不知所措

  (2)总结全文。

  参考:作者以学生学习自然科学为话题,从解释《大学》“格物致知”入手,剖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大力提倡实验精神。原因是:(1)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2)中国学生学习上的弱点所决定的;应付今天世界环境的需要。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寄予了希望。

  2、拓展交流。

  文章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着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要举例论证。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

  学生各抒己见。

  五、作业设计

  1、搜集丁肇中的资料,做一期“向科学家丁肇中学习”的手抄报。

  2、完成试题中心“基础检测”部分。

  可参考影音资源试题中心

  六、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提出问题: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分析问题——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学生交流对丁肇中的了解和认识,导入新课。

  二、局部探究

  精品课件

  研读课文,重点段落可播放影视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一)学生自主思考,回答。

  1、《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作者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吗?

  2、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的意图是什么?

  3、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4、第12段举自己的经验证明了什么?

  答案预设

  1、(1)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不一样。作者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2、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以此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3、举研究竹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4、举自己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是毫无帮助的。

  (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参考

  1、道理论证。如,开篇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说明,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从理论上阐述了“格物致知”的含义。又如,对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从科学进展的历史角度,阐述精辟见解,从正面论述实验对于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2、举例论证。

  举例子阐述道理作用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头痛失败论证传统教育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反面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实验的过程……有机会的探测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正面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中国学生偏向……而不愿动手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反面

  作者在美国的学习经历以埋头读书应付……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反面

  可参考微课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活动三质疑问难

  学生就本节课中产生的疑问及未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提出,师生回答,或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三、总结拓展

  1、深入思考内容,体会讲演词的特点。

  2、学生复习总结本课知识点、文章内容、论证方法等。

  3、讨论: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参考

  生1: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生2: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

  ……

  四、作业设计

  可参考写作训练

  五、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提出问题: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分析问题

  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05-30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07-30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2-2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03-17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优秀教案05-06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最新教案设计05-27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08-19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原文06-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原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