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安全活动教案

时间:2022-09-15 10:27:02 活动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锦集九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安全活动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锦集九篇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 篇1

  活动领域:

  社会

  活动目标:

  1、认识消防员及他们的工作

  2、学习防火常识与逃生的方式

  活动准备:

  1、事先联系附近的消防队去参观,并请一位消防队员向幼儿介绍他们的工作、装备、消防车以及防火常识。

  2、笔、幼儿书面纸记录表

  活动过程:

  1、教师描述大火时的场景,请幼儿讨论:

  火灾有什么危害?为什么会发生火灾?发生火灾后应该怎么办?有没有在电视上看过消防员救火?他们用哪些东西?如何救火?

  2、准备参观消防队。今天我们就要去参观消防队,看一看“救火英雄”,和他们交朋友,学本领,让我们先来做做准备:

  说说外出和回来时需要注意什么?

  到了消防队后,要注意哪些事情?(如:不离开队伍、不大声吵闹、向消防员叔叔问好、不随便碰别人的东西等等)

  见到消防员后想要问什么?(如:你去救火的时候会不会害怕?怎么样才能把人从很高的楼上救下来?为什么会有火灾)

  3、参观消防队。

  师生出发前往消防队,请幼儿专心听消防员介绍、示范,跟随参观不离队,鼓励幼儿问问题。

  离开时,提醒幼儿谢谢消防员。

  4、回到教室后,和幼儿一起回忆参观的内容,并将其一一记录在书面纸上。如:消防车上有什么?如何让预防火灾?万一发生火灾时我们该怎么办?看看与我们之前的讨论是否一致。

  【附1】幼儿书面纸记录示例

  参观日期:

  参观地点:

  我发现:

  消防车上有:

  灭火的法宝有:

  我知道:

  发生火灾怎么办:

  如何预防火灾:

  【附2】火灾逃生演习的常识

  火灾逃生演习的活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预先告知过幼儿的,另一种则是突击性的。预先告知的演习,是有组织和安排的逃生演习,可以帮助幼儿巩固掌握火场逃生的方法,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突击性的演习是没有预告的,可以检验幼儿对火场逃生方法的实际掌握程度,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幼儿镇静有序的应急反应。

  在火灾逃生演习过场过程中,如果预先告知过幼儿,就要先说清楚逃生的注意事项,并在逃生演习过场过程中观察幼儿是否做到各事项,在演习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如果是突击性的演习,教师就应该提前邀请其他班的教师或家长从旁协助,以免幼儿遭到意外伤害,同时在演习的过程中随时对幼儿进行语言指导,帮助幼儿镇静情绪,避免危险。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阳台的主要功能。

  2.了解在阳台上的安全知识,知道不爬阳台,不往阳台外扔东西等。

  3.使幼儿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录像机,录像带,电话机。

  2.幼儿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1.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谈谈阳台的主要功能。

  "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阳台?你们都在阳台上做些什么?"

  小结:阳台是一个伸向屋外的平台,它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空气和阳光。有的人家在阳台上晒衣服,养花,养鱼,有的人在阳台上活动身体,锻炼。夏天,还可在阳台上乘凉。大家都需要它。

  2. 观看录像,讨论在阳台上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

  片段一:小朋友在阳台上看书、折纸。

  片段二:小朋友在阳台上锻炼身体。

  片段三:一幼儿将头和身体伸向阳台外喊楼下的小朋友。

  片段四:一幼儿往阳台外抛东西。

  片段五:一幼儿将身体伸向阳台外拿手帕。

  片段六:一小朋友在阳台上玩,忽然风将阳台门吹上了,怎么办?

  教师引导幼儿分段观看录像片,每看完一段,建议提问:

  这位小朋友的行为哪里对,哪里错,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讨论小结:在阳台上取晒在衣架上的东西时,不能将身子探出护栏,应该用衣钩将衣物钩到可以拿到的地方再取回。否则,不小心会发生危险。不能往阳台外扔东西,会砸伤他人。如果遇到阳台上的门被吹上,应向屋里的大人求救,请他们帮忙。

  3.幼儿讨论:在阳台上还有哪些危险的事情不能做?

  4.幼儿操作,判断图片上的幼儿安全行为对与错,并说出原因。

  活动建议

  1.此活动中的录像内容可根据各幼儿园的实际,绘制成图片或编排成情境表演。

  2.建议家长在家中经常提醒幼儿在阳台上注意安全,及时阻止危险行为,增强安全意识。

  活动区活动

  认知区里向儿童提供各类安全行为的图片。如:阳台上的安全、游戏中的安全、户外活动中的安全,让幼儿辩别对与错,并说说原因。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 篇3

  游戏目标:

  1、训练爬、跑等动作技能。

  2、练习遇到火险时的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了解防火的相关知识,知道如何自救。

  2、物质准备:地垫2组、盛满水的塑料容器2个、毛巾与幼儿人数相等,小锤子2个,鼓1个。

  游戏玩法:

  把幼儿分成2组,当幼儿听到鼓声时,每组第一名幼儿迅速跑到毛巾处,拿起一条毛巾,跑到盛满水的容器面前,把毛巾沾湿后捂住嘴巴和鼻子,趴到地垫上匍匐前进,到达终点后用锤子敲一下小鼓,下一名幼儿再开始游戏。

  游戏规则:

  1、每个组员都要在听到鼓声后才能出发。

  2、必须用毛巾捂住嘴和鼻在地垫上爬行。

  延伸活动:

  可在游戏后开展真正的防火演习活动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情景表演,了解睡觉的正确睡姿,知道睡觉时不能随便玩玩具。

  2、乐意参加歌表演,能运用自己掌握的正确的健康知识指导玩具娃娃睡觉。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小狗玩偶一个,任何形象的玩偶幼儿人手一个。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以情景表演的方式,向幼儿提出问题,引发幼儿对不健康的午睡行为的思考。

  1、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安全标志挂图,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励幼儿探索根据什么标志过马路?

  2、提出问题,请幼儿思考:

  ⑴为什么不能蒙头睡觉?

  ⑵睡觉的时候为什么不能玩玩具!

  ⑶为什么不能趴着睡?

  二、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了解睡觉的正确姿势。

  (1)教师:怎样睡会发生危险,怎样睡才能让自己睡得更舒服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睡的。

  (2)教师在幼儿阅读后提问:你最喜欢哪一种睡法?今天午睡的时候你准备怎么睡?

  三、游戏“宝宝睡觉了”。

  1、老师这里有很多小宝宝要睡觉了,请小朋友选一个宝宝,带他去你的床上睡觉。想一想,宝宝怎么睡才更舒服。

  2、宝宝睡觉了,我们来给宝宝唱首《摇篮曲》哄宝宝睡觉吧。

  活动反思:

  通过直观的现象,小朋友们还是发现了较多的不安全的行为,再进行对比,孩子的印象更深,安全的意识也更浓,老师和幼儿一起总结的多种安全行为。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一些和父母一同出游时的安全常识。

  2.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3.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核心要素:游玩时 应注意 跟爸妈 不远离

  陌生地 不乱去 为安全 要牢记

  活动准备:兔子头饰

  提前组织幼儿排练情景剧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今天,我请来了兔妈妈和她的孩子(小灰、小白),她们要给小朋友们表演节目,请大家一定要仔细看喔。

  2.邀请一位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表演。

  (二)关键步骤:

  1.情境表演:

  兔妈妈带两只小兔去森林里采蘑菇。妈妈告诉孩子们一定要在自己身边,不要独自到危险的地方去。小灰兔在妈妈的身边采蘑菇,小白兔悄悄地离开了。它只顾自己去捉蝴蝶了,最后迷了路。兔妈妈找了很久才找到它,小白兔哭着对妈妈说:“妈妈,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离开妈妈了。”

  2.讨论:

  (1) 两只小兔谁做得对?

  (2) 我们和父母出游时应注意什么?应该怎样做?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玩具、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防火;

  活动难点:自救。

  活动过程:

  1、简要说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儿惧怕火的心理压力。

  2、让幼儿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万一着小火了怎么办?着大火了呢?困在房间里?公共场所着火怎么办?

  3、游戏:“安全防火自救”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防火自救的能力。

  活动延伸:

  认识标志,设计标志。让幼儿为不同的场所设计并张贴相应的“禁止烟火”“当心火灾”等标志。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让幼儿主动探索、寻找日常生活中不能随便说的易引发火灾的物品,并让幼儿自主地说出不能玩的原因。体现《纲要》理念,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活动中,通过看火灾录相及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几个片断,使幼儿在大脑中形成表象,并让幼儿通过观察、思维、想象,自主做出判断,丰富幼儿安全防火知识,从小培养安全意识,为幼儿一生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最后,采用游戏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自救知识、技能。总之,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坚持面向全体,尊重、关注每个幼儿,给所有幼儿提供开放的环境,同他们一同探索,始终做幼儿的支持者、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丰富了幼儿防火知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 篇7

  一、活动目的:

  1、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知道不做危险动作。

  2、学习履行一些简单的安全行为。

  二、活动重难点:学习履行一些简单的安全行为。

  三、活动准备:黄色标记、玩具小象。

  四、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1、出示布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小象它怎么了,怎么身上有那么多的创可贴?哪里受伤了?,提问让幼儿发散思维,着让幼儿猜测

  2、我们来听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二、用一个故事导入在学校什么东西是危险,并联系幼儿生活经验进行拓展。

  1、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请幼儿详细描述自己受伤的过程。

  三、幼儿仔细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让幼儿仔细观察教室里,有没有不安全的地方师:看看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小朋友要特别注意,不能随意乱碰

  2、发现了问题之后,让幼儿将这些地方贴上黄色标记,已警示小朋友要注意。

  三:活动的延伸刚才小朋友说得真棒,今天我们一起学了很多本领,还知道很多事情是危险的,这些危险的事情我们不能做,我们要做一个健康安全的好宝宝。可是教师的外面也有许多需要小朋友注意的地方,下节课你们能不能找出来告诉老师,哪些地方需要贴上黄牌,好不好?

  四、活动反思:

  出示布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通过问题让幼儿发散思维。然后联系幼儿生活经验进行拓展。寻找室内不安全的地方,让幼儿通过贴黄牌,激发幼儿的兴趣。但幼儿的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暂,部分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景和儿歌中了解信号灯,斑马线,天桥等交通设施的功能。

  2.能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在交通设施的帮助下安全通行。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信号灯,斑马线,天桥图片

  2.在教师里布置道路场景,包括若干辆玩具小汽车,用纸画出斑马线,信号灯,用平衡木充当的天桥。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唤起幼儿已有的经验。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见过这些东西。

  教师总结:这些都是在马路上经常会看到的,它们可以帮助和保护人们安全通过,叫做交通设施。

  二、使用道具布置道路场景,引导幼儿观看情景表演,了解常见交通的功能。

  教师;爸爸送丫丫去幼儿园,他们一路上会经过哪些交通设施呢?小朋友,一起来看看吧?

  1)在情景表演中了解信号灯和斑马线的作用。

  2)旁白;爸爸和丫丫站在马路边,他们想过马路。

  丫丫;爸爸,我们站在这干什么?怎么还不过马路呀?

  教师总结:我们走在马路上,想要安全地通过,就要遵守交通规则。信号灯可以让每个人都能安全地过马路,司机叔叔看见斑马线就会减速慢行,爸爸、妈妈在开车的时候也要提醒他们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就有了不少新发现,他们指出马路上的车子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开的快,有的开的慢;汽车在马路上开时是一边一个方向的,要不然很危险等等。了解信号灯,斑马线,天桥,对与我们小班孩子来说完成的真的很不错。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能遵守秩序,在上下楼梯时注意安全,避免意外发生。

  2.有初步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楼梯图片一幅,孩子在楼梯跑、跳、拥挤图片各一幅,楼梯事故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1.出示楼梯图片小班安全活动:安全上下楼梯小班安全活动:安全上下楼梯。

  (1)哪里有楼梯?

  (2)你平时是怎么样上下楼梯的?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1)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下楼梯的?有什么危险?

  (2)在上下楼梯时应该怎么做?

  教师小结:上下楼梯的时候不能拥挤、跑、跳,不然会摔下楼梯或造成事故。

  3.组织幼儿讨论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

  提问:上下楼梯时应该怎么做?

  教师小结:上下楼梯靠又走,切勿拥挤,一次走一层。

  4.学说儿歌。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上下楼梯要注意;

  不要打闹不嬉戏;

  上下楼,靠右走;

  转弯口,减速走;

  一旦摔到缩成团;

  双手紧扣置脑后;

  护好头颈胸腹腰;

  上下楼梯能互让;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安全教案活动03-31

小班活动的安全教案03-31

小班安全活动的教案03-31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07-18

小班安全活动的教案08-30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07-15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04-21

小班安全教案活动反思教案07-18

幼儿小班安全活动教案03-31

小班幼儿安全活动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