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时间:2024-02-29 13:46:45 方案 我要投稿

实施方案(集合4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实施方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施方案(集合4篇)

实施方案 篇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中长期规划——县级规划是最贴近人民、最具约束力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因此,编制我县“十二五” 规划必须立足县情,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更好地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规划好,真正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把国民经济、改革开放、产业结构、城镇体系、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科技教育、人民生活、公共服务、民族文化、民族团结等融为一体,做到重点突出,有特色,可操作性强。科学编制和组织实施好“十二五”规划,是关系西盟未来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对于西盟积极适应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妥善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顺利推进西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第八次党代会和市委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格局的新变化,立足县情和发展新要求,围绕“基础立县、产业强县、开放活县、文化兴县、固边稳县”战略,努力建设“绿色西盟、生态家园、活力佤山、和谐边陲”,充分凝聚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智慧,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实现西盟大发展、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目标,研究制定“十二五”时期西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

  二、编制原则

  科学发展原则。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要求,探索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城乡、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新路子,突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稳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区域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等战略重点,为实现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西盟打下坚实基础。

  指导性和操作性原则。规划既要对“十二五”期间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和西盟的发展阶段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提出发展战略和目标,又要以发展战略为指导,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工程和建设项目。规划内容和发展目标,要落实到项目、落实到年度、落实到各部门的具体工作。要建立规划实施和监督检查的评价机制,努力使规划成为贴近人民、具有指导性、操作性、实施性和约束力的规划,成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行动纲领。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原则。在坚持统筹兼顾,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重点,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对影响全县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研究,抓住西盟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坚持 “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办大事。“十二五”规划编制要尽量减少行业发展等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内容,充实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内容;要突出有限目标和重点任务,提高针对性、方案性。

  公众参与原则。进一步提高规划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扩大化规划编制过程的社会参与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使规划编制的过程成为改革的过程、广泛凝聚社会各界智慧的过程和重大问题形成共识的过程。使“十二五”规划 真正成为体现政府要求、反映人民呼声的规划。

  规范程序原则。在编制程序上,按照前期工作、立项、起草、征求意见、衔接、论证、批准、公布等程序,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公示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和评估、修订制度。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重大问题研究

  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确定一批重点课题,重点加强对“十二五”时期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发展、城乡、区域、科技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的前瞻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提出规划的基本思路,明确本部门、本领域“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县发展和改革局结合西盟实际,研究提出我县重大的前期研究课题《目录》,以及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的具体要求和意见。

  (二)编制总体规划

  编制好总体规划,切实增强行动纲领的.功能,确立总体规划在各类规划中的“龙头”地位。总体规划要突出特色,明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布局、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重大建设工程和重点项目布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等。总体规划由县“十二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起草,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提出涉及本单位和部门、本领域的发展思路、任务、目标和措施建议。

  (三)编制专项规划

  重点专项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具体化,是政府指导该领域发展,并决定该领域重大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决策依据。做好专项规划就是基本建设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前期工作。各相关部门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规划的研究编制、衔接审查以及实施过程的监督评估上。编制专项规划,首先要界定政府编制规划的领域,主要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责,以及需要政府扶持、调控和引导的领域。专项规划要增强针对性和操作性,要明确提出需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重大的项目安排。所提出的项目,要求达到可供政府决策的深度。重点专项规划由有关部门提出立项申请,由县发展和改革局审核平衡,报县人民政府确定后,由县发展和改革局组织各有关部门负责起草。其他专项规划由有关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组织编制。

  四、进度安排

  根据市政府的部署和我县实际,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20xx年3月底以前,由县人民政府组织,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重大问题和规划思路研究,起草形成“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研究提出编制县级重点专项规划工作方案。

  1.从西盟实际考虑,前期研究工作初步确定为2个研究课题及35个重点专项规划(见重大研究课题及重点专项规划编制目录),各有关部门及课题承担单位,应抽调专人成立课题调研小组,按课题要求深入开展工作,于20xx年3月初提交研究报告,并由咨询委员会组织专题研究报告评审。

  2.由规划办牵头,各综合部门参与,在汇总分析前期专题研究成果基础上,形成我县“十二五”发展基本思路。组织召开座谈会、专家咨询会等,听取单位、部门及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并与国家、省、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衔接。20xx年3月底前,向县人民政府报送“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并准备好向县委规划建议起草汇报的有关材料。

  3.提出编制县级重点专项工作方案,以基本思路为指导,部署专项规划的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从20xx年4月初到县委“十二五”规划建议出台前,主要是配合县委建议起草,继续深化重大专题研究,组织开展规划纲要的研究工作,明确目标要求、基本原则、政策导向、战略重点等,形成规划纲要框架。组织部门研究提出纳入规划纲要的重要指标、重大工程和项目、重大改革和政策等。围绕纲要框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开展调研,召开有关会议听取意见和建议。部署开展县级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第三阶段:20xx年县委“十二五”规划建议出台后,组织起草规划纲要草案,并做好向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县政协汇报和县人大常委会审议等工作。

  各部门按照全县的统一部署和时间安排,适度超前部署规划编制各项工作。

  1.20xx年7—8月,集中力量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初稿。

  2.20xx年9—12月,对“十二五”规划纲要进行广泛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由咨询委员会组织评估后,报县委、县人民政府审查。

  3.20xx年6—12月,编制重点专项规划。

  4.20xx年1—3月,进一步做好总体规划、重点专项规划、各行业规划修改完善和衔接工作,总体规划经县委、县人民政府审定后,提交县人代会审议,通过后向社会公布实施。重点专项规划、各行业规划组织专家评审后,按规划编制程序上报审批发布实施。

  5.20xx年4月进行“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总结。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协调解决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保证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完成,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成立西盟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规划编制具体组织协调工作,由×××兼任办公室主任,×××、×××兼任办公室副主任,成员从县发改局及相关部门抽调。

  (二)组建专家队伍

  组建由不同领域专家组成的全县“十二五”规划咨询委员会,负责对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的基本思路、草案及有关重点专项规划进行咨询论证。

  (三)强化人员保障

  要充实规划队伍,抽调知识结构好、业务能力强的骨干,组建得力的规划编制队伍。要加强有关培训,提高规划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为做好编制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四)落实工作经费

  县级“十二五”规划纲要、专项规划编制经费纳入当年财政预算,保障规划经费落实到位。

  (五)及时沟通衔接

  各部门要加强沟通衔接,共同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形成下级规划服从和落实上级规划,同级规划各有分工,各有侧重、衔接协调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融为一体。

  (六)按时完成任务

  各负责单位要统筹安排规划编制工作,及时与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沟通并汇报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时间要求完成相关规划并及时报送县发展和改革局,保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完成。

实施方案 篇2

  为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质和体能,培养学生拼搏意识和团队精神,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参照《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青少年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为宗旨,通过积极组织参加市校园足球活动,在我校学生中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形成校园足球文化,提高青少年的足球兴趣,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发展体育教育和特长教育。

  二、工作方针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在兄弟学校的协作配合下,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创造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提供好后勤保障,确保校园足球活动顺利、有效开展。

  三、组织机构

  (一)成立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廖其华

  副组长:杨跃、查兰林、黄发泽

  组 员: 李万云、王洪成、陈远亚、吴振翔、邵选兵、

  (二) 体艺组全面实施校园足球活动的教学、训练与联赛工作。

  四、职责分工

  1.由分管副校长负责学校足球工作的全面开展;

  2.体育老师负责组建各班级足球队,班主任协助;

  3.黄发泽负责组建学校男子足球队,并对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足球技术、足球战术的培训与指导,负责组织校内竞赛,负责带领学校足球队参加校外比赛。

  4、查兰林负责组建学校女子足球队,并对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足球技术、足球战术的培训与指导,负责组织校内竞赛,负责带领学校足球队参加校外比赛。

  5.查兰林负责参赛运动员的学籍和注册管理;黄发泽负责将每周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有关的图片、信息上传至校园足球QQ空间,其他教师也应积极参与。

  五、具体要求

  1、各部门统一协调,保证具备足球教学、训练、比赛所需场地及器材等条件;

  2、学校足球队教练查兰林、黄发泽根据情况对其他体育教师进行培训指导;

  3、在校学生每周应有不少于2小时足球活动时间,全校保证不少于50%的学生参加足球活动;

  4、利用体育课、大课间、课外活动时间和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足球活动和比赛,学校必须组织校内班级、年级间比赛,各级比赛每年保证不少于5场比赛。

  六、经费管理

  1、建立独立的账目,确保专款专用;

  2、经费用于赛事组织、器材和装备购置、教练(教师)和裁判员的培训、场地建设、宣传推广、工作运行、奖励等。

  七、鼓励措施

  1、所有体育教师均有机会参加校园足球活动教师培训班,所发培训证书计入继续教育学时;

  2、校园足球三级联赛纳入体育竞赛等级运动员评定计划。足球运动水平较好的学生依靠足球特长进入高校继续深造;足球运动水平一般的学生依靠文化课或其他特长进入高校,并走向社会。

  3.训练教师、带队参赛教师给予相应的课时补贴,每训练一次训练教练计3课时,主教练和参与教师每人计2课时;外出参赛按加班计算。

  八、其它

  1、校园足球的各项工作从实施方案公布之日开始有序开展;

  2、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兴义市敬南镇中学

  二〇一四年十月十六日

实施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通过科学探究实验考核,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方法、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重点考核学生实验操作、方案设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等方面的科学探究能力,使每个学生在评价中都能获得成功和自信,展示自己的才能。

  二、考核技能要求:

  (一)操作技能的要求必须达到3个层次:

  1、模仿水平;2、独立操作水平;3、思维迁移水平。

  (二)需要掌握的仪器、工具和技术:

  1、仪器:刻度尺、天平、秒表、温度计、显微镜、放大镜、镊子、解剖器、试管、烧杯、量筒、滴管、漏斗、玻璃棒、铁架台、杠杆、钩码、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地图和地球仪、星图、普及型天文望远镜等日常仪器工具。

  2、实验操作技术:主要包括测定某种气体、溶液、配置溶液、分离混合物、加热、探索物质变化、研究平衡条件、组装电路测定数据、显微镜观察、制作简单标本的技术等。

  三、具体实施:

  (一)测评时间:过程性测评在学期结束前一个月内进行;终结性测评时间为xx年4月12日(原则上半天完成)。

  (二)测评内容:以初中科学必做的实验为范围,由瑞安市教育局实验操作命题小组于4月8日将3组考题在瑞安教育信息网上公布,然后在4月9日确定其中的2组考题(2组考题难度基本一致,难度系数控制在0.8左右),测评时让考生自主选择其中1组题作为考题。各校按考题要求布置考场和准备考题所需的全部仪器、药品和材料。

  (三)测评组织形式:

  1、在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抽调专门考核人员,统一组织安排在同一天时间内完成。学校按考题内容布置实验室,考生按照顺序到指定位置就坐,15分钟内(准备5分钟,测试10分钟)完成测试实验的操作。

  2、4月9日上午各教育学区到教育局领取科学实验操作测试卷,下午乡镇初中学校到各自的教育学区领取测试卷;直属、民办初中学校于4月9日下午直接到教育局领取科学实验操作测试卷。

  3、乡镇初中学校的科学实验操作测评巡视工作由各教育学区负责,直属、民办初中学校的科学实验操作测评巡视工作由教育局负责(巡视记录表见附件1),同时教育局还将派出3个巡查组到测评学校进行检查。

  (三)评价的标准:

  1、实验操作满分为100分。

  2、考核人员根据考生实验操作情况做好考核记录并打出实验操作得分,最后由考生签字认可。

  3、等级评定:测评学校根据考核人员打出的实验操作得分,按规定评定a、p、e三等,其比例每班a等为40%,p等为55%,e等为5%。各班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上下浮动比例。

  四、纪律要求:

  (一)本《实施方案》由瑞安市教育局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二)对在测试工作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附件1:瑞安市xx年初中毕业生科学实验操作终结性测评巡视记录表

  xx年2月21日

实施方案 篇4

  为认真落实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质量强县示范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省质监局、省经信委、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商务厅、省卫生厅、省工商局、省海洋与渔业局、检验检疫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决定联合开展以建设产品质量强区、强业、强企为支撑的质量强县(含县级市及市辖区,下同)示范创建活动,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

  建设产品质量强区、强业、强企,以县域范围内的产业集聚区、经济开发区(园区)、农业“两区”、特色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为重点,通过提升标准化水平、扶持品牌建设、强化安全监管、创新质量管理、建设技术平台等多种途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建成一批产品质量强区、强业、强企,以此推动县域产品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为创建质量强县、建设质量强省奠定扎实基础。

  二、建设目标、重点及主体

  (一)建设目标。围绕“到20xx年,力争创建20个质量强县示范县”的总目标,自20xx年开始,力争用4年时间,在每个县域范围内着力建设2个以上产品质量水平高、质量安全稳、质量创优强的质量强区;2个以上质量机制全、质量管理强、质量服务优,产业规模居全省前列的质量强业;30家以上质量基础实、标准创新强、生产经营诚,龙头带动作用明显的质量强企。每年从中推荐命名一批“省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示范单位”。

  (二)建设重点。质量强区建设的重点是:县域范围内的各级开发区(园区)、产业集聚区(包括其分区、片区)、产业集群示范区以及各级农业“两区”;质量强业建设的重点是:当地主要特色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产业;质量强企建设的重点是:所有开展质量强企建设的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

  (三)建设主体。质量强区建设的主体是县域范围内的'各级开发区(园区)、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示范区、农业“两区”的管委会、有关职能部门或当地政府;质量强业建设的主体是重点产业、特色行业的管理机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或职责明确的职能部门;质量强企建设的主体是列入建设重点范围的所有企业。

  三、建设标准

  (一)产品质量强区建设标准

  1、质量水平高。生产环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稳定在93.5%以上;种养、加工、流通、餐饮食品抽查合格率分别达到96%、94%、91%、91%以上,药品评价性抽验合格率达到96%以上;涉及健康安全的生产许可、强制认证产品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分别达到95%和94%以上。

  2、质量创优强。研究、制订和实施当地块状产业联盟标准、行业技术标准或行业质量诚信标准;规模以上企业主导产品采际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主要工业产品质量损失率大幅下降;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超过60%;建立形成针对新兴产业或重点扶持行业的出口产品示范区。

  3、质量安全稳。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健全,质量安全监管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有效保障;实施食品、3C及生产许可目录产品分级分类监管和风险监控;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定期检验率、职业人员持证上岗率、隐患治理率均达到100%;未发生区域性、行业性及重大级以上质量安全、特种设备事故和出口产品多次被国外通报、退货、索赔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事件。

  (二)产品质量强业建设标准

  1、质量机制全。产业符合转型升级和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当地政府有促进产业质量建设的政策意见;已建立行业协会并在规范同质竞争、维护行业整体利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制定行业质量诚信守则并纳入联盟标准;建立诚实守信、安全为本、追求卓越的行业质量文化。

  2、质量管理强。50%以上的规上企业导入和实施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20%以上的规上企业设立总经理质量奖;50%以上的规上企业开展质量损失率统计且质量损失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单位能耗水平低于全省同类产品,千吨以上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达标率95%以上。

  3、质量服务优。块状产业没有相应标准的,已制定行业协会标准或企业联盟标准,且60%以上的规上企业实施联盟标准;为主制订1个以上国际标准、国家或行业标准,50%以上的规上企业实现采标;有4个以上名牌、著名商标等省级以上品牌,其销售产值占30%以上;已获区域名牌的其行业内使用区域名牌标志企业产值占40%以上;有配套的质量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4、质量安全稳。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落实,涉及市场准入的企业100%持证生产;近两年内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未发生行业性质量问题,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三)产品质量强企建设标准

  1、质量基础实。导入并实施先进有效的质量管理方式;有健全的质量管理机构和质量奖惩制度;设立并实施总经理质量奖;实施关键岗位质量考核和质量工程师持证上岗;组织开展质量管理小组、质量攻关、质量培训等活动;有效开展质量损失率统计。

  2、标准创新强。主导产品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积极参与各级标准的制修订;主导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获得1个以上名牌、著名商标等省级以上品牌,品牌产品市场份额在全省同行业中领先。

  3、生产经营诚。依法组织生产经营,有专门的质检机构并自觉履行产品出厂检验义务;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具有良好的质量信用和社会信誉;近2年内在各级质量监督抽查中未出现主要特性指标不合格,无重大质量、安全、环境污染等事故,无因企业责任导致的重大有效投诉。

  4、节能减排优。能综合运用技术节能、管理节能、信息化节能等手段,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属非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产品生产企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质监局牵头负责产品质量“三强”建设的组织实施。市、县(市、区)质监部门应参照本实施方案,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切合实际的行动计划,明确本地推进创建活动的目标和任务,落实分工和责任。强区、强业、强企各主体要全面把握要求,制定建设方案,找准切入点,以扎实的创建行动提升质量、促进转型。

  (二)加大政策扶持。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善于运用政策、组合政策,在项目规划、要素配置、名牌评价、质量创新和标准化项目资金安排、检测平台建设等等方面支持“三强”建设。要对照建设内容和标准,加强对“三强”建设单位的培育,并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采取适当方式给予扶持。

  (三)明确职责程序。各级质监部门要充分履行牵头职责,主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研究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和检查,适时组织工作督查。产品质量“三强”建设中的先进典型,每年11月由各级领导小组办公室逐级推荐、省级相关部门审定、强省办授予“省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示范单位”。

  (四)加大宣传力度。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创建活动的宣传,组织开展质量战略讲师团巡回宣讲、千家企业现场观摩政府质量奖评审、示范创建先进经验交流等活动,并以创建活动为契机,积极宣传质量强省建设的重要意义,动员各方力量参与质量建设,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质量强省建设的良好氛围。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实施方案08-01

(经典)实施方案01-12

(精选)实施方案01-14

实施方案【精选】01-16

实施方案(精选)02-13

【精选】实施方案02-15

实施方案(精选)11-30

实施方案【经典】12-06

(经典)实施方案12-16

【经典】实施方案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