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分析报告

时间:2023-01-04 09:03:42 分析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学分析报告15篇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学分析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分析报告15篇

中学分析报告1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生存和发展。如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尤为重要和紧迫的问题。县教育局指定今年为提高教学质量年。3月17日,教育局召开初中教学工作会议。可见,提高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已经不是某个学校的个别问题了。我们在研究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努力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时,必须正视教学质量的现状,总结过去的优秀经验,分析存在的实际问题,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以达到长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学校师生基本情况

  目前,我校共有15个班,学生948人,专任教师41人,其中35岁以下教师9人,占教师总数的22%。本科学历35人,占教师总数的85%,大专学历6人,占教师总数的15%。市级骨干教师1名,县级教学专家4名。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近年来,清平中学狠抓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改革,制定了多种管理和考核机制,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然而,学校的质量与上派初中和合肥迪达学校仍有一定差距。在冷静反思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有必要深入分析教师的观念、教学管理、师生教与学的情况,努力找出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了解,我们分析了目前影响学校质量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主要情况如下:

  (一)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转变工作态度

  问题: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专业性不够,不能把员工当成自己的责任,更不能把员工当成自己的最高责任。有少数老师迟到早退,不能按时完成日常工作,导致学困生面积增加,厌学情绪增加。

  情境分析与对策:想法决定行为,压力产生动力。

  1.加强思想教育和学习。加强教师传统价值观和荣辱观教育,理清思想,端正态度。

  2.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方针政策,把最新、最新的政策传达到位,让老师心里有政策,压力自然存在,动力无忧。

  3.量化教师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数据,使排名前后的成绩清晰。只有全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统一思想,才能把质量的提高牢记在心,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问题:近年来,尤其是20xx年至20xx年,学校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学校地处农村,交通闭塞,而且近几年上排初级中学从以下中学选调教师,学校抽调了7名各科骨干教师,教学经验15年左右。他们曾经是我们学校各学科的教研组长,有的是全市教学圈的新星;有的是城市骨干教师;有的是县教学专家。这样就在教师流动中形成了一个不好的循环。还有一部分骨干教师走上了行政岗位,学校很多管理人员都是教学专家。

  情况分析及对策:流失的骨干教师是学校培养多年的成熟专业骨干,是学校的中流砥柱。骨干教师的大量外流降低了学校教师的素质,也对教师和社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担任行政职务的骨干教师都是一个班的教学任务。由于自己部门的事务,他们的精力必然大大减少,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当然,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能止步于遗憾中的进步步伐。要有效提高学校教师水平,必须加强学校的“造血”功能。一方面,要充分发现和挖掘教师的潜力,坚持不懈地抓好“名师工程”;另一方面,要继续做好“师徒工程”,切实开展师徒、校本培训等工作,加大对新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其尽快胜任。

  (三)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

  问题:从每一张质量数据分析表中,我们发现同年级的班级之间差距很大。我们知道班与班之间是有客观差距的,但是平均差距大不可避免的和老师有关,这反映了老师敬业程度和专业水平的差距。

  情况分析及对策:同年级教师缺乏团队精神,交流讨论少,教师无法形成良好的同伴互助、优势互补的氛围,缺乏充分的合作共赢意识。年轻教师缺乏虚心求教、求进步的自我动力,不以成绩差为动力。20xx年,我们积极倡导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同年级学生的集体备课,同组每个人都有主要任务,分享智慧和成就。

  (四)加强七年级和八年级的教学管理

  问题:通过结果分析,7、8年级的教学成绩远低于9年级近三年的教学成绩。从纵向来看,同组学生在九年级的位置远高于七年级和八年级。今年的期末考试反映了类似的问题,尤其是八年级。

  现状分析及对策: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三:一是学校教师配备有倾向性;二是教师重视不够;第三,学生没有接受足够的压力,即学生对自己不够重视。结合以上三项,造成这两段成绩差的原因,必然会使九年级的管理教学更加困难,最终影响中考质量。

  鉴于七年级和八年级的现状,下学期的一些科目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尤其是英语、八年级物理等科目。这些科目都有很强的基础。如果等到九年级再出兵,加大突击力度,恐怕很难全力以赴取得好的效果。到时候老师吃亏,学生吃亏,成绩差。悔之晚矣!而这也是对未来教学管理的警示,一定要从以上三点逐一解决七年级和八年级的问题。

  (五)绩效b工资制约学校发展

  问题:清平中学现有教职工53人,但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职工5人,因病长期缺课教师1人),说明教师严重短缺,绩效工资按现有在职人员发放,工作量大,工资多,但拿到的绩效工资少。

  对策:愿意找上级领导解决。

  提高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些都是目前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定期做好各阶段的调查研究工作,不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为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为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学分析报告2

  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两极分化的对策的调查分析报告

  一、调查的背景分析

  农村英语教师最头疼的问题莫过于学习英语两极分化问题,真所谓“七年级兴趣大,八年级便分化,九年级见了就害怕”。刚升入初中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对这一门学科好奇,加上初学时难度不大,要求掌握的内容比较简单,因此兴趣浓,学习效果普遍较好,然而当进入八年级进一步学习后的教材容量增加,难度加大,教材改版后,书中素材基本以城市生活为中心,与农村实际脱节,很多词汇对大多数农村孩子来说遥远而陌生,,能引起他们兴趣的话题少之又少,他们在课堂上成了无话可说的“哑巴”。因此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畏难和厌烦情绪,最终出现两极分化。尤其是普通农村初中的学生,英语学习却陷入了困境,难以达到教学要求,英语老师成为“最苦”的老师。为此,我们课题组进行了研讨,对八年级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访谈,并翻阅了相关资料。本文主要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二、调查对象、方法及时间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对象为本校学生和英语教师。本次调查研究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法,分层等距抽样和访谈。以研究对象的75%(约200人)抽取样本,调查问卷于20xx年12月间发放,共发问卷200份,有效问卷200份,并全部收回。我没使用了课题组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后,还对部分学生和老师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并将访谈结果一一记录下来。

  三、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分析

  1、学生方面

  农村学生的性格特点也直接影响了英语的学习,农村学生大都性格腼腆,主动性差,多数农村初中学生想把学习搞好,但却只有其中一部分能取得好成绩,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有中等或中下成绩。学生之间虽不明说,暗地里却比着分数、比着成绩,分数高的,感觉不错,分数低的,总有一种自卑感,在同学中总觉得抬不起头,制约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其次绝大多数农村初中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主动回答问题,就是老师提问,回答也是声如蚊蝇,根本听不到,甚至有问题也不向老师请教,宁愿闷在肚子里,有些学生读了几年书也没问过老师一个问题,本来学英语是学语言,只有不怕错误,多讲多练才能学好,老师有心叫学生起来说几句,而学生总是扭扭捏捏,当老师的只好作罢。课堂上如此,课后更不必说,学生真正开口说英语的机会是少之又少。

  还有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上课时只喜欢听老师用汉语讲课,对老师的英语课堂用语不专心听甚至充耳不闻。没有养成主动预习的好习惯,学习上过份依赖老师。因此,他们对英语的学习,以为只是上课听讲一下,知道汉语意思就可以了,课后没有主动复习旧知识,扩展新知识,对已学的课文不熟悉,该背的课文没有背熟,该记的词汇没有记住,该学的句型及交际用语都不会讲。这样,日积月累,不会的知识越来越多,学习更加困难了。

  2、教师方面

  a、教师教法方面的因素。多数教师不能注意到学生的心理特点,缺乏对知识的更新和对教法的不断钻研,形式单一,教学没有新意,气氛沉闷。一堂课上单词、词组、语言点、对话或课文等教学内容一项接一项,对于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犹如看电影似的过了一遍,根本掌握不了。有的老师将英语语言条文化,使活生生的语言变成了固定的规则,使英语课成了死记硬背的代名词,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对英语学习兴趣锐减。由于老师课堂教学呆板,缺乏亲和力,也容易造成教学的重失衡,不能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产生消极厌学情绪。

  b、非正常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积极上进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个学生往往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热爱其所教的课程,因为讨厌老师相应地讨厌其所教的课程,所以不融洽的师生关系也造成部分学困生对学习的消极、抵触心理。

  c、老师对学生缺乏爱心。这是造成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缺乏爱心,就缺乏对学生更多的理解和关爱,缺乏和学生的心理沟通,在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或者犯了错误的时候,常常给予的是批评和歧视,如学生作业完不成,上课不认真听讲,就严厉责备学生,甚至罚站或变相体罚;对考试成绩差的学生,动辄训斥、找家长,甚至于蔑视等。部分教师认为:优秀生是块金子,

  综上所述,教师教法不当、师生关系不融洽、对学生缺乏爱心等方面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从而造成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

  3、英语学习环境差

  我校是一个偏远的农村中学,教师每天上课几乎就靠一张嘴巴、一台录音机、几根粉笔,依靠这些教学工具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如何可想而知。加之学校教育被简单化为教学、升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置学生的个性发展于不顾,把学生封闭在狭窄的生活空间,从课堂到课堂,从读书到读书,学习压力大,作业量大。学校班额过大,教师无法顾及到个人。学生无任何课外学习、运用英语的语言环境,无法做到英语的学以致用,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四、两极分化的对策研究

  1、重视对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了解到那些厌学情绪的学生多数是“学困生”,而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主要原因往往是感到学习乏味,因而,让学习变得有趣才是根治孩子厌学情绪的灵丹妙药。因此,作为英语老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课堂上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精心创设一些有趣的会话情境,并制作力所能及的教具,深入研究教材教法,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课余开展英语角、英语兴趣小组、班级和学校英语墙报、播放英语小新闻,开展以好带差的“结对子”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为了保持学生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千方百计用“显微镜”发现学生的点滴成绩,用“放大镜放大”,再用“望远镜”指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让学生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学校和英语老师向家长或通过学生向家长明确英语这门课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条件允许的家庭中,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英语的条件。如购置录音机、磁带、影碟等,以便学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英语的机会,不因周末、放假而生疏了学过的知识。

  3、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新课程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主导而不是主体,学生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这一点对学困生尤为重要,让学困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教室上课要有激情,下课后要有耐心对待每一个学困生。要树立“转化一个学困生比培养一个优秀生更为重要”的正确观点。

  实施分层教学。摒弃传统“一刀切”、“齐步走”模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优秀生,B层为中等生,C层为学困生。A层优秀生要求掌握每单元所有内容,即A部分基本的语言内容,B部分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B层中等生掌握每单元的常用词汇和重点语法,C层学困生只需掌握部分词、词汇和重点语法。同时对每层学生布置作业也不尽相同。特别对C层学生应作为重点对象去抓,具体做法——在班内挑选十几名英语好,能负责,有一定号召力的A层学生任学习小组长,将B、C层彼此性格、爱好相识的学生组成英语学习小组,课内外互帮互学,作业、背书互相督促。这样一来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心情愉悦的环境中加快对知识的理解。

  课后有针对性的对C层学生进行辅导是防止和缩小英语两极分化的有效途径。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依赖性较强,因此需要教师督促和引导他们完成学习任务。及时掌握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同时小组长利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C层学困生。

  4、关注后进生,尽力做到不让一个后进生掉队。

  爱和尊重是转变后进生的前提。教师真诚的爱和尊重是启迪心扉的钥匙,后进生往往最需要的就是这把钥匙。我们不能用过分的语言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能用冷酷的表情刺痛他们幼小的心灵,否则会使他们的思想上出现反感,产生悲观等不良情绪。我们要用热情、诚恳和信任的思想感情去感染他们,打动他们的心灵。对他们微小的进步,加以鼓励、肯定,必然就会激起他们的上进心。

  发现闪光点是激发后进生自尊心的关键。自尊心是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内部动力之一,而后进生大多数都有自卑感,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此,我尽量避免公开地批评他们,在深入地、客观了解的基础上,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长处,挖掘积极因素,使他们能够施展所长,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后进生不自暴自弃,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5、让爱心唤醒学困生的学习热情

  关心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之一,尤其对B、C层学生要有爱心,如果你爱学生,学生也会爱你,爱听你的话,爱上你的课,想学好你教的课程。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通向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桥梁。教师应多找机会给予鼓励和表扬

  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对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至关重要。鼓励贯穿在课后的交谈和沟通里,更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点滴中。对于自己的自信心极其脆弱的学困生,笔者从不用简单、粗暴的“No”对其一票否决,即使回答真的不切题,笔者也常用“Maybe”或把问题更简易化,以此来扫除他们的紧张和胆怯,对于正确的回答则及时给予言语上的肯定,或用眼神的交流,让其知道教师的赞许和鼓励;还有要注意他们主动举手回答时,要尽量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观点;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只要有进步就给予评语鼓励。在困境中的学生努力前进的道路上,教师如能及时给予鞭策鼓励,或许他能跑得更快。课堂中任何蔑视、戏弄、挖苦、甚至责骂的举动和言辞都不同程度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是不可取的。另外,课堂教学中教师良好地情绪,自然、和谐、充满自信的教态,对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关系很大。反之,教师冷若冰霜的面孔,会引起学生的心理烦躁、紧张,影响学生轻松自然地接受知识。

  总之,针对当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只要我们教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加强自身素质和改进教学方式,注意授人以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一定能走出两极分化的教学困境。

  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两极分化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农村英语教师最头疼的问题莫过于学习英语两极分化问题,真所谓“七年级兴趣大,八年级便分化,九年级见了就害怕”。刚升入初中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对这一门学科好奇,加上初学时难度不大,要求掌握的内容比较简单,因此兴趣浓,学习效果普遍较好,然而当进入八年级进一步学习后的教材容量增加,难度加大,教材改版后,书中素材基本以城市生活为中心,与农村实际脱节,很多词汇对大多数农村孩子来说遥远而陌生,,能引起他们兴趣的话题少之又少,他们在课堂上成了无话可说的“哑巴”。因此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畏难和厌烦情绪,最终出现两极分化。这一现状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学生小学阶段英语学习不佳,学习动机不明确缺乏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学习方法,新的读书无用论使学生困惑。教师对学生缺乏了解,没有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有些教师与学生融洽不够,忽视与学生情感交流,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主导作用,以致于课堂过于沉闷,不够活,没有吸引学生参与学习与双边活动。学校过多关注升学率或相当一部分学生带有农村习性,不爱学习,贪玩,在校内形成一股厌学风,影响一部分学生。社会上电影、录像、电子游戏诱惑着学生,分散学生注意力,干扰学生学习。家庭是学生第一所学校,有的家长忙于工作或生意,有的过于溺爱子女,有的对英语一窍不通,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教育和学习。

  综上所述,学生两极分化原因复杂,只有摸清原因,找到对策,对症下药,才能避免两极分化。

  本课题组通过分析两级分化的原因及研究对策,有利于我校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有利于教师把握时机,带领学生圆满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学生持续兴趣期,渡过危险期,进入全面发展期。这是一个富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由于教材的难度,学生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和家庭等方面的因素,学生出现英语学习成绩上的分化是必须的。但教师能够钻研教材,把握难度,经常鼓励与督促,有计划地进行辅导与强化。那么,缩小两极分化面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1、钻研教材,把握“滑坡点”是减少两极分化的有效方法。教师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期有效帮助学生减小学习难度,突破重点。

  2、对中差生要进行课外辅导是防治两极分化的有效措施。集中一些课外时间,对中下生进行有计划地辅导。经常面批他们的练习,使其当场订正,给予学法指导,自学地调整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3、防治初中生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要立足于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人为因素,更立足于素质教育理论对学生主体地位和主动学习精确的确论,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素质的根本目的。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要使学生愿学、肯学、乐学,教师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找到学习英语的正确方法,给学生提供开启学习英语成功的钥匙。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八年级英语两极分化的现状研究

  2、八年级英语两极分化的成因研究

  3、八年级英语两极分化的对策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研究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动态,尤其是分析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和别人的成功经验。

  2、调查研究法:采用谈话和问卷等方法,弄清两极分化的原因,制定防治措施。

  3、行动研究法:用最新的理论,针对我校存在的实际情况,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探索新的教育行动方式,实现师生双向协调的一致性,确保行动结果的绩效。

  4、经验总结法:边操作边总结,边反思边调整,课题结束,研究过程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准备阶段(20xx年7月—20xx年8月)

  1、用文献研究法进行理论搜集和学习研究,了解教科研前沿动向。

  2、设计调查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3、通过调查确定研究方法、内容及措施。

  实施阶段(20xx年8月—20xx年4月)

  1、根据制定的“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两极分化对策研究”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进行实证性研究。重点对八年级全体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内容分开设课题研究课、课题研讨和参加课题交流活动三部分。(共开设两节课题研究课)

  2、请本学科教师配合听课评课,听取教师对课的评价,特别是对课堂小结设计的意见和建议。

  3、积极参加本校的教科研活动和市县教科所组织的有关课题研究活动,与教师交流课题研究心得和方法

  4、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及时记录实施过程和效果,根据实施的情况和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改进地理课堂小结的策略

  总结阶段(20xx年5月—20xx年7月)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2、撰写研究报告,书写结题报告。

  共公开课2节,论文每人1篇,阶段总结1篇,结题报告1篇,课堂小结案例1份

  六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组的其他成员均为一线青年骨干教师

  2、 有坚强的精神后盾和物质基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提供专门场所和大量的文献资料,丰富的网络资源。

  3、本课题研究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既有建构主义理论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指导。

  4社会的需求。目前我校教师在英语“英语两极分化”的对策上有极大地需求。

中学分析报告3

  第一部分:调查活动的目的和实施过程简述

  为进一步推进生态历史教学的研究,提高我市历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20xx年8月我们面向全市中学历史教师开展了此次生态历史教学问卷调查的活动。希望通过调查,比较全面和客观地了解我市教师对生态历史教学的感受,如生态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如何、限制生态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原因等,也向广大教师征求推进生态历史教学的意见,如什么样的历史教学是生态的、教师最关键的素质是什么等等。

  问卷共二十道单项选择题。题目内容涉及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既围绕教师的历史教学行为也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

  本次问卷调查面向初中、高中两个学段所有学校的历史教师,我们在全市初中、高中学校问卷,每个学校随机抽取了2名教师参与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参与调查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0%。

  问卷由教师独立填写,不要求署名。问卷于当日收回。共收回有效问卷98份,占所发放问卷的98%。

  我们组织人员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了逐项统计,并进行了结果分析。

  第二部分:调查问卷的内容

  《中学历史生态课堂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教师类)》

  说明:下列调查有20题,请您仔细阅读下列各题,把您认为最符合的选项填写在相关题号的空格内。

  1.备课时,您经常考虑和反思的问题是

  A.学生的兴趣和经验 B.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必须完成

  C.课堂活动的内容及形式设计 D.落实新理念于教学中

  2.学生喜欢你的历史课的原因是什么?

  A.自己备课认真,研究深入、方法得当 B.自己严格要求学生

  C.历史课的学科特点 D.学生喜欢老师

  3.您认为从哪一方面入手最能提高历史课堂好课率?

  A.寻找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 B.加强集体备课,取长补短

  C.加强课后反思,提高自身素养 D.精选课堂练习,加强反馈矫正

  4.您是否注重教室环境布置、创设有利于历史学习的课堂文化与氛围?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5.对于多媒体在历史课堂上的运用,您的看法是:

  A.多媒体是课堂教学的必需的工具 B.多媒体只是辅助的教学手段

  C.多媒体可扩展教育资源 D.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必须用多媒体

  6.历史课堂教学中,您在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教学风格与学习风格的统一、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的统一等有机整体的课堂教学上做得如何?

  A.全部做到 B.部分做到 C.基本没有做到

  7.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您赞赏的师生关系类型是

  A.控制型,课堂上我说了算

  B.民主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结合

  C.松散型,尽量满足学生的所有要求

  8.在历史课堂管理中,您主要采取哪一方式

  A.自己是唯一的管理者

  B.教师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的结合

  C.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积极作用,形成多元的管理体系

  9.您进入教室上课时的精神状态是

  A.精力充沛,富有热情 B.有时感觉没有精神

  C.时常感到不愿走进教室 D.走进教室前都会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状态

  10.上课时,学生对您的历史课不感兴趣了,你会怎么样?

  A.继续讲自己的 B.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C.随便上完课了事 D.让学生自习

  11.您在课堂提问时经常采用哪种方式?

  A.先让学生起立,再提问题让他回答

  B.先提出问题,留一定时间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C.提出问题后立即点名让学生回答

  D.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再让学生回答

  12.您怎样引导学生在历史课上开展自主学习?

  A.让学生自由地学

  B.让学生列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而后集中讲解

  C.随时巡视,随时指导

  D.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在学生学习有障碍时给予指导

  13.当课堂上学生有问题时你喜欢用什么方式解决?

  A.直接告诉学生答案 B.留给学生分组或者同桌间相互讨论的时间

  C.让学生下课后问同学或者老师 D.认为没有必要解决

  14.在上课过程中,您把握讲课节奏的主要根据是

  A.时间和内容的多少 B.教材的难易程度

  C.学生的接受情况 D.自己课前的预设方案

  15.您是否经常让学生上讲台给其他学生当“小老师”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16.在您的课堂上,学生提问的情况如何?

  A.许多学生都能主动提问 B.一般是成绩好的学生提问多

  C.一般是成绩差的学生提问多 D.学生很少提问

  17.教学中你是否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与交流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18.学生作业经常出错或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您会采取什么措施?

  A.加班加点补课 B.想办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C.寻找原因,改进教学方法 D.与学生共商对策

  19.对学生历史学习的评价上,您采用的方式是

  A.以学生考试成绩为评价依据

  B.课堂表现与考试成绩相结合

  C.构建起了多元、动态的评价体系

  20.您认为评价一堂课的好坏主要应该看的.因素是

  A. 注重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

  B. 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和进行学习指导

  C. 教学目的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的程度

  D. 善于调节课堂气氛,教学中能恰当选择实例讲解授课内容

  第三部分:数据统计结果和分析

  一、数据统计结果

  二、数据分析

  (一)、肯定的方面:

  1、课堂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确定恰当,能力目标体现明显。

  2、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辅助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创建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注重学法指导,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注意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能提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给学生提供发问质疑的机会。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学的现状与学生自身的历史知识储备不符。

  根据现行的《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材的编排也是严格按照课标的要求进行的,表面看来似乎无可挑剔,实际上则造成了学生初、高中历史学习之间的严重“脱钩”。特别是高中教学,就学生初中掌握的历史知识状况来看,模块教学无异于“揠苗助长”。学生初中的历史知识储备远未能达到进行专题学习的能力。专题的学习应当是在对基本史实掌握较为牢固的基础上展开的,而实际上我们的学生一直以来对历史学习不够重视,加之中考形式,许多学生对于基本史实的掌握有问题,在进行专题学习时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2、课堂教学“填鸭”现象严重,未能充分注意到学生的感受。

  如今我们的教师似乎已习惯了这样一种教学思维:我觉得重要,作为学生,你就必须认识到它的重要;既然我很用心地讲了,你就应该很好地掌握。这种一味从自己的心思和愿望出发的心理,实质上是一种以成人为中心的专制性格。而那些貌似“主导”实为“主宰”甚至“霸道”的教学关系的普遍存在,更是扼杀了教学的生机,随之学生自由意志和人格的被漠视,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和情感的被摧残,也就成为必然。如此,最讲人文精神的历史学科,竟然没了人性,这不能不说是历史教学的悲哀。

  3、教学目标在实际操作中设置不够全面,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

  一方面,教师只是侧重知识的讲授,而不顾学生的感受,长此以往,造成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影响了学生的智力开发。这种以讲代练、以教代学的方法,颠倒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使学生养成了懒于思考的习惯,不会自主学习。一旦离开教师的引导,学生就一脸茫然,不知所措。

  另一方面,把考试成绩看成教学的唯一目标,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历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中学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课程之一,其着眼点应当是国民素质教育或国民意识的养成教育,关注的焦点不完全是提高历史知识的教学质量而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和社会发展认识,助其养成作为现代国民应当具有的世界观。只有循着这样的教育教学宗旨,才能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深切地感悟到生命的伟大、人性的美好,才会去进一步追求远比生活本身更为高远的东西;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凸显学校历史教学应有的功能。

  4、课堂教学“虚假繁荣”现象突出。

  历史课堂教学往往出现两个“极端”:一是“填鸭”,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本得不到发挥,只是机械的听、写、记,课堂气氛沉闷;另外一个则是教师根本讲不了多少,只注重调动所谓的学生的“积极性”,不管什么问题都交给学生去思考、讨论,至于学生所得出的结论正确与否却忽视掉了,往往出现一堂课下来“热热闹闹”,教师的表演天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大脑里却是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究竟学到了什么,只是觉得有趣、好玩而已。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真正掌握的东西却少了。

  5、教师的教学方法使用不当,收不到明显效果。

  历史课堂的教学方法是多样的,但是我们很多老师在运用的时候往往挑花了眼,不知道应该用何种方法组织教学。比如讨论法的运用,很多老师将其作为调节课堂气氛的工具,只注意到了建设“繁荣”的课堂却忽视了实际效果。其实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不同的作用,在组织课堂教学时绝不能“顾此失彼”,应当按照所学知识的基本特征、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到底是用哪种教学方法为妙,在运用现代化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运用。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1、认真贯彻新课改的基本理念,认识到教师、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

  根据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要尽可能多的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说得形象一点: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的地位由此而削弱,相反教师的作用应当由此而得到加强,因为教师必须正确地组织、引导学生去积极地学习、探究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在合作中共同提高。对于此,我们把课堂教学概括为“十让”:课本让学生看;问题让学生想;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练习让学生评;结论让学生结;错误让学生析;操作让学生作;小结让学生谈。教师要给予学生以充分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2、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注重“双基”的培养——即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同时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我们不妨把它们概括为课堂教学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前者的实现与否可以通过相应的手段检测出来,但是后者就不是这么容易能达到的了,它需要长期的时间检验,同时也应该成为一堂课最重要的目标。

  3、做反思型教师。

  通过教学反思,发现教学中有效教学不足的原因,转变历史课教学方式,寻找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的措施和策略。做反思型的教师,在反思方面尽量做到“七要”:一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二要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三要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四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五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六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七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伪探究”等。

  4、转变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师生交流与互动。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5、加强集体教研。

  加强集体备课,充分研究教材,深挖教材,认识到教材的地位——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参考资料。敢于指出教材的不足,参考多种版本的教材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和深化。

  6、加强教学设计。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从导入、情境创设、问题设置、学生活动、课堂练习及反馈等环节认真准备。

  7、合理使用资源。

  合理使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的优势,对网络资源合理取舍,对现成的课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重新加工,不能照搬。

  8、汲取传统教学有点。

  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究竟该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在充分运用新方法的同时不能忽视对传统方法的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能够流传至今必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应当全面认识,不能对传统方法“一棒子打死”。

  第四部分:总结

  一、中学历史生态课堂构建的涵义

  1、说文解字:

  “生”是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长大;“生”是活着的,有生命的;教学中的“生”又指“教师或学生”。

  “态”是指形状、样子。那么,“生态”也可理解为“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成长的样子。”

  “生态课堂”,指在历史课堂上,在教师导引下,师生生态地(和谐融通、动态平衡)从事各种教育学习活动。

  因此,教学生态正如诗人特奥多尔·冯塔内所描述的那样,教育“旨在努力为毫无依靠的幼树提供一根拐杖,从而使其能在纯净的空气中自由自在地、无忧无虑地成长,那么,我们则接受了非常不错的教育。”

  2、教学生态的构成要素

  教学是由学生与教师共同组成的双主体系统,其客体是教学环境,以教学活动为中心并对教学产生影响的所有元素都可称为教学环境,主要包括教学空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氛围等等。教学生态指教育各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态势。

  教学生态要素由九大板块构成,三个同心圆的板块环环相扣。表达着生态构成要素一即多,多即一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多元互动关系。外圆六个板块就是造势,营造与教学主体紧密相关的基座,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双主体的协同共进关系,最后达到最高目标——学生发展。

  学生发展这一板块在各板块中位于中心的最高地位,是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教学主体还是教学客体,都同时居于同一教学系统中,主体和客体相互规定、相互发展都始终围绕核心——学生发展,这也是教学的最高目标。

  3、“生态课堂” 的诗意解读

  生态的课堂关注自然生长。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著名数学家杨乐在凤凰卫视的专题节目中提到:“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太急、太迫切,成才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是一个比较自然的过程。”自然的即是和谐的,让我们的课堂还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还给孩子真情洋溢的世界。

  生态的课堂关注生命质量。学生在课堂上要渡过自己的几年、十几年的时光,这时的课堂体验再也不只是知识本身,更是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因此,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精神品质,张扬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风采,让每一个学生有尊严地学习,让每一个生命个体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生态的课堂关注智慧碰撞。生态的课堂里有生动的学习情境、活泼的课堂气氛、积极的师生交流、多样的互动方式。这里,心灵与心灵对话,激情与激情碰撞,智慧与智慧交锋,价值与价值共享。课堂生活充满着民主、平等、安全、愉悦,包容着生命中的暂时缺陷,也呼唤着潜能智慧的觉醒。

  二、中学历史生态课堂构建的特征

  1、整体性 :生态学认为,任何生物都是由各部分组成的有序、稳定、完整的生命共同体。课堂生态即由“师生和教学环境交互作用形成整体”。首先表现为师生与课堂环境的相互影响,如:在亮度适中、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教学活动,主体的精神饱满、心情愉悦。其次,课堂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适应,如:教师在成功“塑造”学生时,学生也反之影响教师,师生间相互认可、谐振共鸣。

  2、协变性 :生态学认为,一个物种的进化必然引起另一物种及相关物种发生协同变化,这种相互适应、作用的共同进化即协变性。在课堂教学中,则表现为各个要素间的协同变化。如:课堂上师生情绪情感交织形成生态性心理场,教师上课激情高,学生也会不经意受感染;面对无精打采的学生,教师的情绪也难免被带入“低谷”。

  3、共生性:生态学认为,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而长期共生。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互利共生的生态关系。教师是相对于“学生”而言,离开了学生,教师价值就成了无源之水。相反,学生离开了教师,学习上就困难重重,这就是“教学相长”的生态意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是如此,正如《学记》中提到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

  4、动态平衡性:“生态学认为,在一定的时间内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各部分结构和功能处于相互适应和协调的动态之中”。若教师输入过多的信息到课堂,必然引起课堂生态的失衡。为了达到新的平衡,必然要求师生调整教与学,以促成动态稳定。

  三、中学历史生态课堂构建的策略

  1、转变教师角色。变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学习成果的评判者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引导者、全面发展的促进者及学生的伙伴。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雷尔在《不平常的教育思想》中指出:在传统的驯化教育实践中,教师是学生的教师,学生是教师的学生。在新的解放教育实践中,教师作为学生的教师必须“死去”,以便作为学生的学生重新“诞生”。同时,他有责任向学生建议:学生作为教师的学生应当“死去”,以便作为教师的教师而“重生”。

  首先是尊重学生,平等对话。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欣赏每一个学生。主动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学生可以与老师自由交换意见,分享各自的经历和人生体验。

  其次是宽容相待,尊重差异。教师要包容学生的不成熟,包容学生暂时的不完美,宽容的师生关系才能使课堂洋溢宽松、自由的气氛,才能激发学生创造的激情。教师的宽容特别体现在学困生身上,尊重、理解、亲近他们,鼓励他们敞开心扉,走出自卑或自闭。

  第三是营造和谐气氛。师生互动良好,人际关系和谐,学生有学习的安全感,没有任何压力,自信快乐,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感受到课堂是幸福的乐园。

  2、转变教学设计的思路。变以课本知识为本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设计。

  首先明确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三项主要任务:一是研究教学内容是适合学生。二是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三是研究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如何通过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其次完成从“教案”到“学案”的设计形式变化。

  学案设计要以学生的现有水平为起点,关注学生的需要。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预先假设学生会在何处何时有疑问和困难,设计更具有挑战意义的教学环节,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学案设计要讲究“留白”和“弹性”。 “留白”就是要留出时间给学生自主探究、讨论、操作,教师的“讲”要让位给学生的学。为了不让固定的设计限制生成的自由,所以只能预设粗线条,进行弹性处理。课堂上不能一味执行教案,完全拘泥于预设的固定程序。

  第三教学目标设计要由一维到三维。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整合。三个不同的维度是一个统一体,共同指向了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这一目的。知识和能力是基本的目标,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打下认知的基础。而在达到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时,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就要求成为学会学习、体验探究、主动参与、掌握方法的过程。和人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它关系到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关系多完善人格的塑造。

  3、转变课堂功能:变单纯的传授知识的场所为师生合作交往的场所,师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

  课堂的功能关系到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在校的生活质量。在课堂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教师只有充分意识到他们是作为“人”而存在,并尊重他们的课堂权益,才可能实现和学生同步健康发展。

  道德生活是建立在意志活动基础上的是让学生获得一种求善的道德感的体验。“过有道德的课堂生活”就是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课堂的教学交往,让学生受到高尚品行的感染,学习处理自然和社会、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获得道德情感的提升和道德行为的锻炼。

  生态的课堂首先应是一个思维场,应当有利于学生智慧的形成和发展。要使课堂始终充满着浓郁的思辨色彩,努力建构一个思辨的课堂,一个思想的课堂。

  4、转变学生的角色:让学生从知识的奴隶转变为课堂的主人。

  主人在生态课堂学习的地位如何得到保证?那就是把学生应该享有的权利还给学生。

  第一是话语权:教师要尊重并善待随时发言和插嘴的学生,必须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多发问,多思考。鼓励学生突破现成答案,大胆质疑。维护学生的话语权,有利于形成民主的教风、融洽的气氛,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得到培养,独立个性得到发展。

  第二是探究权:学生的大脑不是等待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就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凡是学生能动手操作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参与、体验、分享、整合、应用,亲自经历知识获得的过程。

  第三是出错权。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把学生当作产品加工,是不允许学生出错的。一旦有错,就会被“修理”,稍越雷池半步,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或“亮黄牌”警告。生态课堂尊重学生,尊重人权,尊重学习规律,允许学生在尝试错误或失败之后不断进步。

  第四是评价权。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把持着“生杀予夺”的大权。评价无疑是教师手中的魔杖。而生态课堂的真正主持者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因而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表现,可以学生自评,也可以同伴小组互评。

  结束语

  在进行生态课堂教学改革时,不要忘记把学生的实际与学校的教学实际相结合,不能脱离学校的传统和学生的特点。“走出新路子”才是发扬学生个性,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对于这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改革,作为中学历史教师群体中的一份子,我们应当具有一定的危机感,感受到新课改对自身的挑战并正视自己的不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具体实施生态课堂的过程中,全面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综合水平和能力,唯有这样才能全面贯彻实施新课程改革,做新时代的新教师。

中学分析报告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零钱越来越多,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以及社会上的少年犯罪现象也由于这些因素随之越来越多。中学生不同于其他的消费阶层,他们无经济收入,但因为很多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被家长视为“小皇帝”,因而消费水平比较高。在初中阶段,初中生作为消费者,经济主要是父母的血汗钱,而初中的资料费、生活杂费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初中生如何合理消费、节省开销是我们所关注的焦点。因此,了解初中生如何消费,便知他们如何理财。

  二、调查报告

  研究目标:

  1、通过活动,调查初中生学怎样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2、通过活动,正确认识金钱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性地思考我们当今的青少年应树立什么样的金钱观。

  研究内容:调查初中生的零花钱的数目、、用途,以及零花钱使用时的消费理念。

  研究方法: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设计注意科学性,遵守题目制定的准则——越简单越好,使题目简明扼要,层次分明,为确保信度,问卷采用集中填写当场收交的方法,问卷上不写姓名,问卷结果不会对各位同学产生任何不利影响,请同学们如实回答。

  三、调查结果

  调查内容调查结果

  1、你每月的零花钱是:a50元以下b 50—100元c 100—150元d150元以上

  2、你每月零花钱的(可多项选择)

  a勤工俭学b父母c祖父母和外祖父母d其他亲戚e其他

  a:6,14.3% b:34,81.0% c:7,16.7% d:3,7.1% e:4,9.6%

  3、你的零用钱主要用途是(可多项选择)

  a买书籍b储存起来c买零食d打游戏e体育运动f买衣服g朋友聚会h其他

  4、购买一种商品,你首先考虑的因素是

  a商品的用途b价格c款式及包d是否符合时尚潮流

  5、你对中学生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是

  a不会因价格贵而放弃b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c没什么看法d不应该

  6、你的消费理念或消费风格来自

  a父母,因为他们是过来人b兄弟姐妹,因为他们比父母更了解我需要什么

  c同学或同龄的朋友们,因为他们知道什么不让我落伍d没有人,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7、你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看法是

  a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大力提倡b无所谓

  c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d反对

  8、如果当月零花钱不够,如何解决?

  a.向父母要b.借c.不正当方式d.自己赚

  9、如果每月零花钱多了100元,你会如何处置?

  a.用于学习b.用于娱乐c.人际交往d.储蓄e.其他

  四、调查结果分析

  1.每月的零花钱

  学生每个月的零花钱在50以下的占42.9%,在50元-100元的占38.1%,也有少部分学生的零花钱很多。顺德区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都比较高,家长给子女的零花钱也比较多。

  2、每月零花钱的

  学生的零花钱主要是父母,占81.0%。初中生学业重,课程紧,基本上没什么时间参加勤工俭学。学生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年事已高,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是父母,因此零花钱的主要是父母。

  3、零用钱主要用途是

  选择储存起来的的占54.8%,买书的占50.0%,买零食的41.6%,还有少部分同学选择买衣服。初二(1)班是外宿班,一些生活用品之类的东西不用自己打理,因此平时的零花钱都是自己处理。平时学业忙,没时间逛街,于是很多选择储存起来。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每天看文章的意识很强,因此选择买书。初中生正长身体,容易饿,加上嘴馋,因此总在课余时间去买零食。在学校都是穿校服,因此花在买衣服的钱比较少。

  4、购买一种商品首先考虑的因素

  考虑价格的占52.4%,考虑商品的用途的占26.2%,考虑是否符合时尚潮流的是23.8%。买商品时,首先考虑它的价格,只要喜欢、买得起,不管实不实用,都会买下。有些学生考虑的是它的用途,注重物尽其用,认为没必要买没用的东西回来摆,浪费金钱。中学阶段的这个年龄正是对时尚有敏锐观察力的时候,对时尚感兴趣,追求时尚正逐渐影响学生的消费理念。

  5、对中学生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

  认为可以考虑的占66.7%,认为不应该的占19.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不再满足于吃得饱,穿得暖,而是追求更舒适的生活,因此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吃零食穿名牌。而有些学生认为不应该,他们认为没必要把钱浪费在吃零食,穿名牌上,只要吃饱饭,穿着舒适就行了,没必要追求名牌。

中学分析报告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生活习惯亦随变化。学生家庭经济能力的提高,养成挑食的坏习惯,不注重饮食结构,致使营养失衡。好吃的零食,好吃甜食在学生中是存在的,这样的饮食对学生的身体受到极大的伤害。

  许多中学生不吃早餐,应付中餐,晚餐不在乎,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的中学生面黄肌瘦,身体免疫力差,频繁生病。更另人担心的是许多人买吃的不看保质期,时常买到过期食品。而街头小吃的流行,更是加大了学生的饮食卫生问题。除了饮食卫生,就是中学生的校食堂的问题了,有的学校食堂卫生状况令人担忧,餐具不干净,饭菜不卫生,不时会发生学生中毒事件,使学生、家长忧心重重。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有叫外卖的习惯,或是不在学校食堂吃饭,很有一些女同学也朝这方向去发展,为了形体的美,或者是说找一些借口不在学校吃饭,说学校食堂饭菜不好吃,排队时间太长,饭菜里有不干净的东西,不过根据我们的调查一些学校食堂的卫生饮食也确实有问题,例如饭菜里有石头、昆虫,甚至烟头等这方面的问题,食堂的这么不注意,当然就加大了中学生在食堂饮食的逆反心理。问题很明显就出来了。所以说如果说住读学校要求一定要在学校食堂就餐,那么食堂就更应该注意饭菜问题、清洁工作,加强这方面的管理。至于学生呢?要改变长期认为学校食堂漏洞的问题,出现问题要及时于食堂相关部门反映。这样学生与学校双方配合,才能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

  1、关于正餐的分析

  经过校内大部分学生询问得知,有许多学生有不吃正餐的习惯。不吃正餐的主要原因是:时间仓促,其次是为了减肥。只有少部分表示不吃正餐是由于饭堂伙食差,没胃口。不吃正餐,那些中学生就选择叫外卖、面包和方便面代替正餐,更有少部分人以零食作为主食。

  学习任务繁重使中学生深感时间的不足。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更使本来就紧张的时间更显紧张。为求学业和活动间的平衡,大部分学生会从生活时间中挤压,如吃饭、睡眠的时间。于是就有学生出现有不吃正餐的现象。饭堂的伙食是经学校管理,食物安全系数相对较高,营养结构比较科学合理,价格也比较公平。选择饭堂的伙食,不仅有安全保障,而且有利于中学生的身体发育、节约金钱。然而在饭堂打饭要浪费时间,这无疑使时间紧张的中学生舍而避之。而有的中学生特别是女同学,为了追求形体美,忍饥挨饿,以至营养不足,更有甚者危及生命健康这种盲目的行为无疑是不可取的。

  因此,尽管时间仓促,中学生还是应该食用正规的正餐。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中学生才应考虑以其它食品代替正餐。而正处身体发育中的中学生更不应盲目追求形体美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2、关于中学生食品的安全意识分析

  中学生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会选择购买食品代替到饭堂吃饭,那么中学生对购买食品的安全意识又如何呢?

  少部分的中学生在购买食品时会看食品的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如知晓食品过期后不会进食该食品。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并不高。只有约为一半的中学生会注意食品包装上的信息,这无疑加大了中学生食物中毒的风险。在面对食物中毒的情况时,有的中学生会选择自行急救,或马上到附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有的会先找些药吃,或因情况而定,甚至有的会置之不理。由此,我们可得知大多数中学生能正确处理食物中毒的现象,但仍有少部分中学生没有意识到食物中毒的严重性并及时进行处理。所以,引导中学生正确处理食物中毒事件是十分有必要的。

  因此,提高中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任重道远。

  建议:

  1、学习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帮助学生正确安排学习和生活时间。

  学习任务重,在加上丰富的校园活动,中学生的时间十分紧迫。于是,大部分中学生选择牺牲吃饭、睡觉等生活时间,以求取得学习与课外活动的平衡。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应适度调整时间安排,引导学生正确地安排时间,帮助学生认识到吃正餐对身体的重要性。

  2、中学生应提高对健康的认识,学会正确地处理学习和生活的关系。

  中学生有不吃正餐的情况,可见中学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和认识不足。因此,中学生应提高对身体健康的认识,学会正确的处理学习和生活的关系,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地安排时间。另外,广大中学生不应以身体健康为代价追求所谓的形体美。

  3、因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忽视,才会发生各类的食物中毒事件,所以学校各宣传部门机构应积极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食品中毒的急救知识。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学习的本钱。中学生只有从运动、饮食等方面保持身体健康,才有可能有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面对时间仓促的问题,中学生应更注重时间的安排,做到使生活与学习平衡。

  中学生在生活中应更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购买食品时注意查看生产日期和其他基本信息。另外,中学生选择食品时应更多地从营养角度考虑,不要只是一味地追求口味。

  总之,提高中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是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共同的责任。

中学分析报告6

  ——举全校合力实现罗湖中学跨越式发展目标

  我校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里,根据第二阶段“分析检查”的工作要求,就我校科学发展广泛地征求各方意见,先后召开了教职工座谈会、学生和家长座谈会,主动征求周边社区领导和居民的意见;我校还邀请教育专家驻校进行绩效发展性评估,广泛听取教育专家的意见。

  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党支部召开了校领导班子、支委会全体成员参加的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总结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经验,全面查找和深刻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研究制定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措施。王伟华校长对班子分析报告的工作非常重视,多次在行政会议强调科学发展分析报告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定专人专门负责这项工作。在撰写分析报告的过程中,还广泛征求了各处室的意见和建议,使我校的分析报告更加能够反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思路与工作举措。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会与收获

  在区委、区政府关怀与支持、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校工作,不为“薄弱校”的定势所困,不为“爬陡坡”的艰难所惧,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有敢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勇气,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根本工作,努力践行“真爱、赏识、成就每一位学生!”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增强了教职工教书育人的意识,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显著提高;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以“三声”(朗朗读书声、嘹亮歌声、阳光体育呐喊声)为培育校园文化的抓手,促进了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地提高,办学效益得到了上级和社会的充分地肯定。在上学期里,我校初三学生郑康鑫同学在深圳读书月现场作文大赛中,获得深圳市一等奖(罗湖区第一名);在深圳市中学生书法大赛中获得14项奖;校航模队参加区航模比赛获奖18项,获团体总分第三名;校田径队在区运动会上获奖12项、获团体总分第三名;在区科技信息节活动中,我校师生有17人次获一等奖,为全区第一。上学期,我校初三毕业班参加全区中考试科目期末考试提高明显,所有中考的五科考试成绩全部成功地走出了谷底,消灭了“倒数第一、第二”的落后局面,其中三科的考试成绩跃到了十名之上,数学成绩更是跃到了中上的位置。去年,我校被评为深圳市体育特色学校;北大和剑桥教育集团的绩效发展性评估专家组,对我校工作给予了全面充分地肯定;我校顺利通过了深圳市办学效益奖的评估。

  “三大举措”践行科学发展观。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部署,我校结合工作实际,采取了“三大举措”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获得了成功的体会与经验。

  一是理论引领思想,拓宽教育发展视野。

  从深入开展学习活动开始,我校紧紧抓住提高思想认识为先导,认真抓好理论学习,以科学发展观理论引领思想,提高广大教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会上,王伟华校长明确提出,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全局工作,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加强廉洁从政、廉洁从教、爱岗敬业的师德师风教育,树立优质服务、竭诚奉献、质量至上的思想,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落到每个教职工的岗位工作实处。党支部要求全体党员要在开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当好先锋表率,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争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组织全体党员观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讲座》宣教片,党支部还发给党员人手一本《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读本,每位党员撰写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广大党员进一步了解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从“以人为本”的高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中国发展,从理论的层面解决了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根本问题。

  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学校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促进“人的发展”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是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学校工作实处的重视体现。上学期,王伟华校长针对学校实际情况,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十分清晰地提出“真爱、赏识、成就每一位学生!”为我校的办学理念,把科学发展观有机地融入到我校的办学理念之中,力求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获得教育的真爱,得到每一位教师的赏识,能够体验到健康成长的快乐。

  二是领导率先垂范,真抓实干谋求发展。

  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学校工作之中,行政干部尤其是校领导班子的带头真抓实干的作用十分重要。

  1、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五个一”主题实践活动与学校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全体行政干部对日常工作科学管理的意识。⑴算一次帐。科学规范了学校的用电管理制度,仅10月份就比去年同期节省用电5780度,减少电费支出近四千元;⑵办一次事,如对办好学校食堂组织一次全校性的民主评议并提出整改意见,同时开展食品、饮用水安全整治,保障师生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⑶听一次意见。如就“增拨临时岗位津贴”的发放方案制订的过程中,多次向全体教师征求意见,做到了分配方案符合政策和绝大部分教职员的意愿;⑷看一个点。如对学校围墙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校长亲自察看现场,与相关部门人员一起制定整改方案,积极争取局领导的支持,彻底解决了围墙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⑸问一次计。如召开“我为学校发展献良策”座谈会,充分发扬民主,让教职工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同时,为了提出符合学校实际,促进我校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校训,在广大教职工中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又先后三次在行政会议讨论修改,确定了“真爱、赏识、成就每一位学生”为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和谐育人”为校训,集中了大家的智慧,为提升学校教育发展内涵统一了认识,理清思路,明确目标。

  2、管理重心下移,行政干部深入到年级、班级和课堂中去。上学期,校长、书记、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学生处副主任在每天清晨7点左右就到校站门“值日”,带领值日教师站在校门笑迎师生进校,给人温馨感。校领导率先垂范的实际行动感动了广大教师,大家提早到校进入班级齐抓共管成为了自觉的行动。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仪容仪表更加规范了,上课迟到的情况明显减少了。

  3、以人为本,做好服务。每当年级或班级工作遇到困难,有关处室领导总是及时给予解决。如:学生处、安全办及时、稳妥地处理好学生突发情况,减轻了年级组、班级的工作压力。总务处及时为班级更换老化的投影平台,解决教师课堂教学的播放课件的问题;修善操场、教室,绿化校园,明显改善了办学条件。办公室科学调度教师外出开会、学习用车,合理安排出车时间、路线,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为学校节省了用车开支。每当有教职工或家人重病,校长、书记总是要亲自带领工会委员前往探望慰问,把学校集体的温暖送到老师的心坎上。

  三是强化常规管理,向过程管理要质量。

  1、德育先行。以清早朗朗的读书声、中午嘹亮的歌声、下午阳光体育的呐喊声“三声”为培育校园文化的抓手,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规范学生日常品行,使学生仪容仪表、日常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校园学习氛围更加浓厚,课堂教学秩序明显好转。老师们纷纷反映:现在的学生好管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

  2、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的专业发展的意识逐渐增强。成就每一位学生,首先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我校坚定地走“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学校经常开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专题讲座,提升教师的师德规范和教育理论水平;开展专题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去年十二月,我校邀请了区教育督导室黄觉主任给全校教师作教育绩效发展专题讲座;还邀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英国剑桥教育集团共同组成的评估专家组进行绩效发展性评估工作。评估专家广泛深入课堂听课、个别访谈、集体座谈、听取报告、查阅资料、观察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客观分析、科学评价,对全体教师专业发展同样起到了全面促进作用。

  3、全体行政力推常规管理。校长、书记分别到年级里带班(初一⑩班、初二③班)兼任第一班主任,亲自指导班主任做好日常班级管理工作,提升整个年级的班级管理水平。全体行政干部分工到年级组、学科组指导工作,推门听课、评课;每天巡查教学情况;参加和指导年级、学科组日常的教学、教研活动。全体行政领导以“领养”的方式重点帮扶“问题生”,专为这部分学生科学配置教育“营养套餐”,直接做好转化工作。

  4、力推“5+30+10”教法初见成效。努力探索“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方法,以“低起点、小步幅、勤反馈、多反复、重鼓励、善反思”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分层要求、分层推进、异步达标”教学要求。

  5、教师奋力拼搏的工作氛围逐步形成。许多教师清早就自觉到班级组织学生早读,下午放学后仍然主动辅导学生复习功课,这种情况以初三毕业班尤为突出,老师们表示:要尽最大的努力提高教学成绩,改变过去落后的局面。一些教师小病不请假,一边吃药一边坚持上班;李秋红老师的小孩脚关节受重伤做手术,但她考虑到所担任的科学课教学工作,没等小孩的脚部伤愈就匆匆返回教学岗位了。

  二、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我校围绕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困难着想,向成绩努力。我们看到:虽然我校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但离局党委的要求仍有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存在着不断拓宽发展的视野的需要。要抓住学校当前调整变化的关键时期,准确谋划未来跨越式发展目标。我校自1986年创办以来,已经走过了二十二年的办学历程。罗湖中学伴随着深圳建设的前进脚步,不断发展壮大,记载了师生许多动人的故事,在罗湖教育的画卷上增添了一页又一页辉煌的篇章。

  但是,随着社会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发展,罗湖中学同样也要与时俱进,接受新的挑战,需要对各方面工作进行客观、全面地科学分析,正确认识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充分挖掘发展潜力,提高发展能力,努力打造“精品教育”,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当前,学校正处于一个调整变化的关键时期,如何准确定位学校未来跨越式发展,我校领导班子应当保持清醒的认识,不为“薄弱校”的定势所困,不为“爬陡坡”的艰难所惧,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思想、谋划发展、统筹工作,站在历史的高度准确谋划学校未来跨越式发展目标,带领全体教职工,抓住发展机遇,进一步丰富学校发展的内涵,塑造自己的办学品牌和办学特色。

  2、存在着解决制约教学质量的“瓶颈”困扰的需要。要进一步加大教学科研与过程管理的力度,有效地攻克教学质量的“瓶颈”问题,使我校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地提高。要结合课改教学目标要求,继续大力推进“5+30+10”课堂教学、非线性循环教学和有效性教学等教改课题的研究,并以此带动和提高全校整体教学科研工作,形成“科科有课题、人人都参与”的教研工作氛围,深入探究“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方法,改变教法单一、课堂枯燥的状况,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低起点、小步幅、勤反馈、多反复、重鼓励、善反思”的教学办法,有效地攻克制约教学质量的“瓶颈”问题,实现“分层要求、分层推进、分层评价、异步达标”的高质量的整体教学目标。

  3、存在大力提升“双全”工作,形成办学特色的需要。要把“真爱、赏识、成就每一位学生”的办学理念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之中,成为每位教职员工的自觉行为,坚持“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不遗弃”教育思想,始终坚持把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不断丰富活动课程的内容,提高活动课程的质量,大力促进篮球运动、劳技制作、摔跤运动、航模活动,以及鼓号乐团、合唱团、舞蹈等活动形成特色,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学习基础、能力长处等方面的因素,提供多元学习平台、多种学习途径,以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的发展需求,努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4、存在着德育特色不断创新的需要。要充分认识德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要通过德育科研不断创新德育工作,充分发挥“真爱、赏识”在“成就每一位学生”中的德育作用,彻底改变“孤军作战”的状况,做到学科联动、集体攻关、全员德育。以年级组长为召集人,班主任为主持人,同一个班的任课教师组成德育工作研究团队,并有效借助家长资源、社区资源,共同就班级的发展或班级中有特殊需求学生的发展问题出谋划策,开展德育研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从学生长处入手,以表扬鼓励为主,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班级、年级学生乃至全校学生的健康发展。

  5、存在着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要通过学习和工作实践,把办学理念融入到全校整体工作之中,成为学校团队的价值取向,逐渐形成学校工作文化。要从“以人为本”、“可持续”科学发展的高度,坚持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各种渠道,参加理论学习、校本培训等各种形式,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专业能力,建设一支符合我校学生成长需要的优秀教师队伍。近期,将邀请区教育局衷敬高副局长为全体教师作教师专业发展专题讲座;把外出考察学习作为教育教学奖励方法,鼓励广大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有计划地、有目的地派出优秀、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进一步加大校本教育、教学研讨活动,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研讨活动的质量。

  我们相信,只要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思想,谋划发展,全校师生脚踏实地,鼓足干劲,共同努力,我校一定能够实现罗湖中学与罗湖行政区“同名同辉煌”的跨越式发展目标,为罗湖教育精品事业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中学分析报告7

  中学生英语阅读课情况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英语课程标准》的日益完善,为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将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转变成语言交际运用型教学。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能使学生能够得心应手的应付考试,而且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课堂上形式多样的活动设计,只有通过各种活动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学生的阅读策略和能力。对此,我们课题组在结题阶段对延安市实验中学初中三个年级随机选取的120名课题实验学生进行了“中学生英语阅读课情况”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目的

  我们为期一年的课题《初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活动设计探究》研究已接近尾声,为了进一步摸清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现状,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策略和技巧,进一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了解我们的研究成果在教学中运用的效果,我们第二次做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对象

  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三个年级中分别随机选取x名学生,共发放问卷x份,回收问卷x份,有效率达x%。

  三.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封闭式问卷为主,部分问题设开放性选择。

  四.调查内容

  问卷从学生和教师两个维度出发,主要从英语阅读课课堂活动设计和学生在活动中的感受和表现方面设计了十道主客观题。(详见《中学生阅读课情况问卷调查》)

  五.调查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20份,分别从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随机抽取了各40名同学。其中约有90%的同学认为丰富的课堂活动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且这些活动能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大部分同学(占85%)在英语阅读课上能发挥很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剩余15%的同学由于英语基础和词汇量的影响,发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或者较低。在阅读过程中,约有72%的同学能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理解课文内容上,而20%的同学用于语法句式理解,还有8%的同学用于词汇意思理解上。约有80%的同学在平时阅读中使用老师教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但剩余20%的同学还不能熟练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和技巧。从调查问卷中也可以看出学生(约98%)在阅读方面对老师的期望很高,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老师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设计不同的课堂活动,而且他们喜欢各种各样不同的课堂活动,这就对老师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还需不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能力。

  六.调查分析

  1.学生方面:大部分学生喜欢上阅读课,课上很积极,但是少部分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和个人差异而对短文阅读望而生畏,于是不太喜欢阅读课,阅读习惯和效果欠佳,他们在阅读课上的积极主动性一般或者很低。经过我们课题组的探究努力,很多学生意识到了阅读策略和技巧的重要性,他们在不断努力去尝试使用不同策略技巧去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同时,学生也期望老师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设计运用不同的课堂活动,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效率。

  2.教师方面: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有些老师在阅读课上设计活动较少,注重讲解单词和句型,课堂有些枯燥乏味,因此,课堂氛围不好,学生积极性不高,阅读效率也受影响。

  七.调查结论

  综合上述实际调查和具体分析,在实施《初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活动设计探究》一年来,学生在英语阅读兴趣、阅读策略和技巧、阅读的积极主动性、阅读习惯等方面有了明显提高,说明我们的课题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克服了阅读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逐步树立了阅读自信,同时也帮助学生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同时还需要强化素质教育,设计出灵活多样,丰富有趣的课堂活动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技能,从而提高英语阅读的效率。

中学分析报告8

  一、基本情况

  1、xx中学位于xx公路(xx——xx)中段,东眺高阳,南抵曾集,西邻麻城,北接钟祥。占地面积75990m2,建筑面积15249 m2,绿化面积34195.5 m2。教学用地4614m2,体育用地6000 m2。校园布局合理,一条中轴线由南至北贯穿校园,运动区、教学区、和生活区沿着中轴线均衡分布。运动区:设有标准运动场,篮球场、足球场、单双杠场地合理分布在运动区内;教学区:建有一栋教学楼,一栋实验楼。实验楼设有图书室、阅览室、物理实验室和仪器室、生化实验室和仪器室、打字室、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档案室、微机室、教学教研室等。教学楼分布13个教学班及校长办公室、体育器材室、家长学校、美术室、心理辅导室、卫生室、会议室、教师办公室、电子备课室。生活区:男女生公寓楼、教师宿舍楼分列在中轴线两旁。中轴线的南端,是一块约10000多m2的多功能体育教学基地;中轴线的北端,是一个可以容纳1000多人的650平方米的标准化学生餐厅。餐厅的东西两端,并列着学生澡堂和教师周转房。学生澡堂建于xx年,200平方米,使用先进的空气能热水器。教师周转房,xx年10月动土,xx年元月竣工,20套周转房严格按标准打造,设施完备。

  2、xx中学现有在编教职工总数133人,专任教师66人,学历合格率为100%,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52人。省优秀教师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市县级骨干教师10人,县模范班主任8人,师德标兵8人;xx——xx年,专任教师各级各类教学培训率达100%。学校的职能部门设一室三处,即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后勤处。

  3、学校现有1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10人。xx——xx年,适龄学生入学率100%,残疾少年入学率100%。

  二、均衡情况

  1、学校拥有规范化的教学楼、综合实验楼、标准化运动场等教学设施。xx——xx年,学校先后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达50多万元,对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食堂、校门进行了改造和维修。整修了操场,新建了两个篮球场地。筹集经费10万元,重新打造提升了校园文化环境。学校现有教学实验器材总价值100万元,生均1960.8元;图书20400余册,生均40册;计算机92台,每百人18台,价值27万元;多媒体电子教学系统15套;价值21万元;体育器材2、3万元;音乐器材1、9万元;美术器材1、8万元;卫生器材2、5万元;学校投资19万元建起了校园网络和远程教育设施。xx年春,学校完成了15个教学班“班班通”电子教学系统建设,配备了2个教师电子备课室。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巨大作用。

  2、学校建有规范的男女生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学生澡堂等生活设施。学生公寓宽敞明亮、整洁美观、结构合理;学生食堂配备标准的餐桌,设有供师生安全饮用的热水房;学生澡堂配有空气能热水器。所有的教学班都配备了可升降的课桌凳;学校建有三栋教师宿舍楼和20套教师周转房,满足了全体教师住校的需要。

  3、学校严格执行省、市、县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政策的规定,规范使用学校的公用经费,确保教师奖励资金、补助资金等专项资金落实到位,严格按照义务教育学校预决算管理制度管理学校财产、资金,无违规截留和挪用现象。

  4、学校筹集经费10万元,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体现个性,分批达标”的工作思路,挖掘历史、地域、人文、校本等方面的素材,用环境提升文化,用文化推动内涵,重新打造校园文化环境。以“花园校园”为背景,以书画为元素,打造书画校园、人文校园。围绕“学习、生活、运动”三大功能主题,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为七个景点——①、校门大道文化②、教室、楼道、办公室文化③、橱窗报栏文化④、路径、路灯、墙体文化⑤、寝室生活文化⑥、运动休闲文化⑦、食堂餐厅文化。文化特点鲜明的校园,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设了良好的平台,使我校成为育人的快乐园地,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学校。

  5、学校配有标准化的功能室。理化生实验室及仪器室配备齐全;体音美活动室和器材室焕然一新;图书室藏书丰富,阅览室窗明几净,心理室、卫生室温馨洁净。还配设了现代化的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

  三、立足现实,开拓创新,实现新突破。

  我校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师生全面发展为主线,以促进和完善“高效课堂”为抓手,以创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书画校园为目标,精诚团结,开拓创新,努力实现我校教育教学的新发展、新突破。

  1、抓机遇,重管理,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

  xx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新机制改革”),给了我校一次发展的机遇。学校抓住这次大好机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努力将学校打造成设施齐备、教学规范的一流的农村寄宿制学校。xx年,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我校抓住机遇,再乘东风,以创建教育现代化为契机,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体现个性,分批达标”的工作思路,挖掘历史、地域、人文、校本等方面的素材,用环境提升文化,打造文化氛围浓郁、人际关系和谐、文化特点鲜明的书画特色校园,使我校成为荆潜线上农村寄宿制学校中的精品。

  (1)、加强后勤管理,完善后勤服务,让学校成为学生的放心家园。

  近年,学校陆续筹措资金65000多元,用于食堂设备更新,力争打造现代化的规范化的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学校强化细化后勤管理,在xx率先实施营养配餐工程,实行学校配餐和学生选餐相结合的营养配餐模式,力争做到学生餐点新鲜化、多样化、营养化,一个星期不重复,充分保障学生的营养供给,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不断完善“五员制度”,创建道德食堂,让社会督促办学,监督食堂饭菜质量,让学生开心,让家长放心。

  (2)、加强德育管理,完善德育教育,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快乐园地。

  ①、寓德育于活动。

  以活动为载体,努力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①、坚持每周一上午的升旗仪式。升旗仪式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创新。天气不好时改为室内电视播放的形式进行升旗仪式。利用升旗仪式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②、扎实开展了新生的军训。提高了学生的国防意识,增强了组织纪律性;③、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展览,听讲座、上街宣传、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班会、辩论赛、作文比赛、专题板报等形式提高学生对交通法规的认识,增强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开展了消防安全教育。组织学生观看了消防安全的光盘,在全校学生中进行了消防知识百题解答;④、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组建学生艺术团、合唱班,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升了学生的品味,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⑤、开展读书、朗诵比赛活动、举办各类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⑥、举办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法制讲座,进行班集体主题教育活动等等,都收到了有效的作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及集体荣誉感和爱国情怀。⑦、开展关爱活动。建立一套完善的关爱帮扶机制,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学困生档案”、“贫困寄宿生档案”,设立“亲情电话”,定期举办家校联系会,定期举办家长学校讲座,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关注留守学生和单亲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关注学困生和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注所有的学生。在集体中、在团队中、在活动中传递学校的关怀和温暖。

  ②、寓德育于制度。以校规、制度为准绳,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教室内外、走廊过道都悬挂有校规、制度、行为等方面的警示标语画幅,时时刻刻警示学生,启发学生,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始终把养成教育作为重点,成立了学生会、团委会、校卫队,协助学校抓管理

  ③、寓德育于环境。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作用,一个布局合理,整洁优美、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富含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也将使学校文化氛围更加浓重。在新机制改革中,我们抓住机会,将我校打造成“花园学校”。均衡教育中,学校筹集经费近10万元,挖掘历史、地域、人文、校本等方面的素材,用环境提升文化,重新打造校园文化环境。以“花园校园”为背景,以书画为元素,打造书画校园、人文校园。围绕“学习、生活、运动”三大功能主题,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为七个景点——

  ①、校门大道文化

  ②、教室、楼道、办公室文化

  ③、橱窗报栏文化

  ④、路径、路灯、墙体文化

  ⑤、寝室生活文化

  ⑥、运动休闲文化

  ⑦、食堂餐厅文化。文化特点鲜明的校园,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设了良好的平台,使我校成为育人的快乐园地。

  (3)、加强安全管理,创建平安校园,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安全港湾。

  “学校安全重于泰山”。我校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把抓好学校的安全工作与构建和谐校园紧密结合起来。以“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尽力控制一般事故,确保在校学生安全,确保学校各项工作能够安全有序地开展。”为根本目标,通过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全面推动校园安保工作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治安秩序,维护校园的持久稳定。

  ①、建立健全各种安全制度和安全应急方案,与安全主要责任人签订了安全责任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头。

  ②、强化安全教育及培训。利用班主任例会进行安全知识讲解和培训,分发班会安全学习材料(其内容涉及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珍爱生命、运动伤害与急救等方面),要求在黑板报中设立安全知识专栏。在学生中开展了消防安全知识竞赛,举行了全体学生及部分老师参与的紧急疏散及灭火演练,增强了师生的法制安全意识,提高了师生应对突发事故能力。

  ③、通过班会例会、橱窗、国旗下的讲话、图片展览、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学习《告全体同学及家长书》、邀请交警及派出所干警来校作《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宣讲等形式进行安全法制教育,强化安全法制意识。与所有学生签订了安全责任状,用准则指导和约束学生的行为,进一步保障了学生的安全。

  ④、做到安全检查常态化,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到位。督促班主任开展每月一次的管制刀具及其它安全隐患检查,例行开展每月一次的全校安全大检查,正常开展节前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并整改。如发现学生在放假时乘车难及门口堵车等问题,及时与交警和派出所联系,让他们指挥车辆,并对车辆进行登记检查疏导,有力的保证了学生的乘车安全和校门口道路的畅通。

  ⑤、加强了校园值班巡逻。实施节假日值班、夜间跟宿、校园巡查、特殊时期的安全巡查等措施,有效避免了一些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⑥、加强对门卫工作人员的指导与管理。与门卫签订了责任书,制定《门卫工作规范及考核细则》,定期召开门卫工作人员会议,学习《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和有关安全材料,实行了外来车辆登记、来客检查登记、学生出入登记等制度,大大改善了校园内外环境,为学校安全筑起了第一道屏障。

  ⑦、加强对公寓管理员指导与管理,与公寓管理员签订了责任状,制定了《xx中学公寓管理细则》,定期召开管理员会议,让工作人员明确职责,强化管理,确保住宿学生安全舒适。

  ⑧、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对全校消防器材、灭火器进行了多次检查、维护、补充,并对分布情况进行登记、统计,配合“11·9”消防宣传及“清剿火患”开展消防培训,检查安全通道,做到楼梯上无杂物堆放,上下通畅。经常对电路和住宿区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及时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了事故的发生。

  ⑨、加强对校内车辆的管理。教育学生校内不得骑车,告知师生进出校门必须下车,所有车辆均按指定地点停放,通过这些措施,使校内的交通安全得到了有力保证。

  ⑩、实施现代化管理,确保校园安全。安保处根据县教育局安排联系学校实际,进行创安活动的改进。为了挖掘内部潜力,强化内部管理,建立预防机制,学校投资2万多元,在校园内安装了16个摄像头,对全校实行无缝隙全天候监控,随时做到大事有人抓,小事有人管。

  我校通过强有力的举措,提高了师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在一些重点部位设置警示标语牌,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通过这些有效的措施,使学校各部位的安全守护做到了全天侯、全方位不失控,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的稳定。xx年12月,被xx县教育局授予“县级平安校园”、“年度考核先进学校”、“县级示范家长学校”、 “双定双评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一块块奖牌凝聚着全体教职工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2、抓常规重落实凸显课堂教学质量意识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根本保障。我校从质量意识出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教学常规管理为主线,以“课内比教学”、“高效课堂”为中心,深化管理体系,全面落实教学常规,实行制度化管理。

  ①、加强领导,划分层次,明确职责,分层管理。

  对于常规管理,我校采取分层管理原则。按系列层次管理要求,把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划分为校长、教导主任、组长、教师四个层次,形成了由校长—教导主任—组长—教师直至学生的一条龙教学工作管理体系,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成员的学校教学工作领导组织,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责权到人,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把每一项职责落实到具体管理者身上,同时把每一管理者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事项上,避免了“管理空白”和“重复管理”的现象。形成了校长抓教导处,教导处抓备课组、教研组,教研组抓任课教师,教师抓学生的教学管理网络,由上到下,逐级管理;由下到上,逐级负责。各级各层次协同运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层层落实,杜绝了管理混乱的现象发生,使学校教学管理有序、顺达、到位。

  ②、立足课堂,完善制度,落实常规,层层量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管理有条不紊,我们按照学校教学工作的各个层面要求,制定和完善了《课内比教学活动考评制度》、《课堂教学量化评价细则》、《教育科研制度》、《教师课堂教学反思制度》《比访工作长效机制》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并印发了《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人手一份。在常规管理中,重点抓教学常规各个环节的落实、检查反馈、指导改进。进一步细化“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的检查,通过可操作性的系列常规和细则,使教学环节管理明确化、精细化、模式化。将量化与考核挂钩,将量化与绩效结合,以此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近年来,教师撰写并发表的论文近百篇,其中,论文有20多人次获国家级一、二等奖,有10多人次获省级一、二、三等奖,有40多人次获市级一、二、三等奖;在“高效课堂教学比武”中,有3人次获市级奖,16人次获县级奖;中考成绩优异,年年捷报频传。

  ③、紧扣课改,着眼高效,更新理念,构建模式

  教育的均衡说到底是师质的均衡,是课堂的均衡。教育的希望在课堂,课堂的希望在教师。总之,教育要变,变在课堂;课堂要变,变在教师;教师要变,变在观念。

  高效课堂实践中,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转变观念,更新理念。通过学习,让教师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生本”理念。在实现理念更新的环节中,我们采取“分层推进,逐层深入,广泛普及”的策略和方式,最终达到转换理念的目的。

  第一步:领导决策者在学习中转变。校长和分管教学的校长,积极争取学习机会,远赴省市学习观摩。校长及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亲赴杜郎口中学观摩。实地学习,现场考察,亲临课堂,亲身感受。新型的学习氛围和新型的课堂模式展现出它无限魅力。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的展示的天地。这样的课堂才是“生本理念”的课堂。决策者在学习中转变理念。

  第二步:骨干教师在观摩中转变。利用假期,抓住时机,派出学校骨干教师到县市观摩学习。半年的时间,学校分期分批派出50多人次到县市先进学校学习。聆听报告、收集资料、走课看课。骨干教师在课堂中学习,在学习中转变。

  第三步:全体教师在课堂中转变。全员参与,全校推广。通过“课内比教学”、“高效课堂大比武”活动,根据新型课堂模式,转变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模式,围绕“学——教——练——评”四个字,重构课堂流程。在课堂实践中,教师逐步完成理念的更新——课堂始终围绕学生,围绕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就是成功的课堂。在高效课堂改革初期,我们主要是围绕“自主、合作、探究”主题,以“自主学习、课堂展示——训练检测——反思小结”为基本思路,以“导学案”为核心,构建高效课堂“学、教、练、评”的四大模块,推行优化高效的“学、议、导、试、练、比、评、奖”的八字教学流程。

  三尺讲台呈技艺一腔热情竞风采。同台竞技,同行角逐,在比武中学习,在比武中进步。理念得以转变,教艺得以提升,新型的高效模式得以重建。目前,“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高效课堂”、“现代化课堂”已经常态化。

  高效课堂的宗旨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办人民满意教育,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在高效课堂比武活动推进下,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飞速发展。xx——xx年连续被评为“教育教学优胜单位”;xx——xx年,连续3年被xx市教育局授予“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学校”荣誉称号;xx年——xx年,连续6年被xx县教育局授予“教学工作先进学校”荣誉称号。

  3、抓学习促成长营造教师专业成长氛围

  教师是教学管理的主要对象,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高效课堂的要求。因此,我们一直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坚持常抓不懈,突出实效。

  ①、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学校成立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各组长为成员的学习型团队建设领导组织,研究制定了团队建设“五年发展规划”,确定总体发展目标,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

  ②、重视教师的岗位培训。制定完善的教师培训“五年规划”。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教师培训制度及校本培训计划,积极组织各类学习培训。组织校长、副校长参加县教育局的提高培训;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省继续教育中心在全省范围内的置换交流和跟岗学习;组织全体在职教师参加全省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网络远程培训;支持教师参加函授学习。重视校本培训。组织全体教师每学期进行3—4次的校本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③、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组织全体教师每周三下午学习有关政策、理论、法规,以期提高全体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以教师教学基本功为主要内容,以自学自练为主、集中学习训练为辅的形式,积极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课堂教学展示,讲课教师要自己制作课件,课后上交一份教学设计和说课材料,听课教师评课后形成评课材料;每学期业务学习笔记不少于一万字。

  ④、注重“青蓝”工程的建设,搞好“结对帮扶”,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每学年度都进行一次教师教学比武大赛,要求全员参与。在活动中,做好“结对帮扶”工作。组织青年教师参加省、市教学、说课比赛,这些活动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四、放眼未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得到了飞跃发展,我们将以这次检查评估为契机,加大力度,切实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促使我校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中学分析报告9

  为适应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工作的要求,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制度》等有关规定,现对我单位本年度资产占有、使用、变动以及管理情况等分析报告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实验中学截止20xx年12月31日编制人数128人,年末在职117人,离休0人,退休42人,属二级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初中阶段义务教育。

  截止20xx年12月31日,本单位资产总额55428.08元,固定资产总额200807.5元。所有资产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无资金挂账等现象。

  二、资产情况分析

  1、资产盘点无资金挂账情况,预算收支平衡,无债务。

  2、单位固定资产共计200807.5元,全部在使用状态,做到了合理配置资产、合理使用资产、合理处置资产,资产全部登记,建立台账,并有专人管理。

  3、本单位无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及国有资产处置收入。

  4、本单位对资产管理比较完善,办公设备等固定资产使用状况良好。

  三、资产管理工作的成效及经验

  我们的资产管理工作,由于领导高度重视,部署周密,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通过去年的资产清查工作,我们全面摸清了家底,对单位基本情况、财务情况、资产情况等得到了全面清理和核查,提高了国有资产的管理意识,进一步夯实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真实、完整地掌握了本单位的资产和财务状况,为提升财务效能、全面服务单位业务工作提供了保证。

  但是,在资产管理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和不足。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重收入、重购置、轻管理”的传统思想,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缺乏规范和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随意购置、任意处置、不讲效益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财务管理缺少专业人员,影响了财务工作的准确性、严肃性、高效性的发挥。这些问题的发现,为我们以后在加强资产管理工作中找到了着力点。

  四、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资产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方式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特别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1、平时对国有资产工作人员培训和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2、对固定资产没有做到定期检查,对新增资产没有做到及时入账,处置的资产没有及时减少。

  (三)改进措施

  1、完善制度。结合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办法,制定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方案。

  2、明确职责。进一步明确管理部门同实物使用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建立统一要求、分级管理、各尽所能,各负其职的管理职责。

  3、加强管理。把固定资产管理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常抓不懈,规范程序,健全账、卡、物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中学分析报告10

  一、分析学生

  1、学生的整体情况分析

  七年级整一个年级在开学后的这两个月,对地理这一门学科的学习热情基本上比较高。七年级1班课堂气氛是最活跃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很积极,也比较热衷于小组合作讨论,学生汇报讨论成果的积极性也很高,在该班学生基本适应了思品课的那套模式: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学生自主评价教师总体评价。七年级2班,该班相对于其他三个班来说,学生的思想比较成熟,学生普遍比较有个性,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回答问题也比较积极,但是小组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有个别学生比较浮躁。七年级3班,学生比较好动,思维比较活跃,但是很多时候部分学生活跃的思维并不是用在课堂该思考、该讨论的问题,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喜欢插话、喜欢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东西。该班大部分学生学习还是很认真的,也很勤奋,但是课堂上就是那几个学生总是喜欢大声说话、插话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七年级4班,这个班的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是最好的,学生的自律能力非常强,非常地懂事、乖巧,班风非常好,大部分孩子都是很想学习的。该班课堂纪律良好,学生回答问题积极,也很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但相对于1班来说,该班的学生有点内敛,小组汇报或者展示比较羞涩,不太愿意展示或者汇报,课堂效果相对于1班来说那么明显,但是该班学生学习比较刻苦、勤奋,能认真对待平时的课后检测练习。

  2、学生的个体分析,主要分析典型

  2班:张敬诺该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属于懒散型的,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课后不做作业,有时候做作业也是应付式完成。该生只要放多点心思在学习上,成绩还是能够提上去的。

  2班:张旭该学生乖巧、善良、憨厚,上课认真听讲,对于会的问题会积极举手回答,但是该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不强,思维、反应比较慢,学习缺乏方法,如果能多关注该学生,多辅导,成绩应该慢慢提上来的。

  3班:李宇轩该学生上课不怎么认真听讲,上课经常开小差,玩小动作,课堂上喜欢说话,从其学习态度来看,基本上是放弃学业。

  3班:罗德城中美混血儿,英语非常好,很乐于教班上同学讲英语,很有礼貌,有自己的思想,有个性;但是上课经常神游,主要原因是提不起对各学科(除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对待作业马虎,甚至不交作业。

  3班:沈煜该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比较勤奋、刻苦,上课也比较认真,但是该生反应比较慢,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都不强,属于特困生。

  3班:李俊峰该生上课容易走神、分心,偶尔还会开小差,学习自觉性不高,需要老师的监督,学习比较被动;该孩子内心有点脆弱,需要多关注,多了解该孩子,端正其学习态度。

  二、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总分100分,分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单项选择题40分,综合题60分,考试时间是60分钟。整份试卷难度比例:易中难=631。试卷考察的范围是第一、二章,其重点是经纬网、海陆分布和地形,试卷考察的知识点覆盖了第一、二章的所有内容。

  本次考试的平均分是60.10,及格率是46.07%,优秀率是15.73%。具体情况如下:

  A级班级成绩七年级(1)班概况七年级(3)班七年级(4)班最高分

  本次考试失分的原因:

  (1)单项选择题:共20题单项选择,平均分是27.41。单项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学生考试成绩来看,简单的题目,例如一些识记类的题目,学生基本都能够得分,但考察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题目,得分率比较低,例如:第三题:

  B级76分84.5分%2445C级60分75.5分%554620D级59.5分以下%12131310考试人数平均分85分100分%2223222260.5661.7056.2761.86953111最低分七年级(2)班妮妮说她去旅游时照了一张非常有意义的照片,照片上她两只脚分别踏在南、北半球上。这个地点可能在()。这道题考察学生的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如果直接问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学生基本上都能够回答得出来,间接地问,学生一时就难以把思维转过来。这主要原因是平时缺乏针对性练习的训练。

  (2)综合题:共四道大题,四道综合题几乎覆盖了第一章、第二章的所有要掌握的知识点。这张卷子的综合题,与其说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如说是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综合题共60分,平均分是32.69分,其中有35分是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从这个分数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基本要识记的没有识记(例如七大洲四大洋,部分学生还不能把名字记住),这主要是平时授课时没有加以巩固和复习。对于一些地理概念(如:海拔),学生仍然比较模糊,似懂非懂,主要还是归因于基础知识不过关。

  (3)综合来看,存在问题:

  第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平时课堂上不注意听课,学习自觉性差,课外较少花时间去巩固地理学科知识。

  第二、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生对于一些地理概念、原理比较模糊,学习“蜻蜓点水式”。许多问题在学生看来很容易,以为自己懂了,实际上,处于一知半解状态,缺乏知识理解与灵活应用的能力,导致学生在答题时,概念模糊,失分较多。

  第三,审题不清,图文结合与实际分析能力欠缺,地理学习能力有待提高。读图与析图能力较为欠缺,不懂得如何从图表或是背景资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与评价地理事物、地理现象。

  三、教学情况分析(分析自身原因)

  1、工作状态。初中地理的教学,我感到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从来没有接触过地理教学,现在要任七年级的地理老师,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是一个挑战;同时又是一个机遇,与政治不一样,地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有点偏理的学科;通过地理的教学,我有机会去摸索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很感谢学校能够给我这个平台,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能。

  2、对教材的驾驭能力,对于整一册书,很直接地说我并有完全吃透吃深,但是对于上每一节,我会查阅很多资料去了解这一课的重点和难点,去了解别人是怎样来处理知识点的,然后又会费很长时间去备课。尽管如此,但是总是很多时候不尽人意,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一个知识点使用哪一种教法经常费很长时间去琢磨。

  3、组织教学能力。课堂教学设计,像政治一样,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引起学生的兴趣,毕竟像地理这些学科,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七年级上册主要是地理的入门知识,知识点比较多,要学会读的图很多。很多时候我都不会把知识点讲得有趣,不懂得怎样引导学生乐于去读图,静下心去读图,这样教学效果明显不尽人意。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

  1、自身不足的改进

  这次的期中考试学生成绩糟糕,很主要原因是跟我的课堂教学有关,不能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知识点的处理不够恰当,没有好好把握住课堂40分钟,学完一章节后,比较少通过练习来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没有落实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在下半学期,首先,就要吸取上半学期的教训,总结一下哪些教学方法学生是比较容易接受,哪些教学方法学生是很难接受的,讲授哪种类型的知识学生是比较感兴趣的,挖掘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总结上半学期的经验,好好规划下半学期的教学。其次就是要好好钻研教材,摸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会把课本中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觉学习地理很有用,善于去创设各种生活情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一定要充分准备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性,把每一节课都当作提升地理学科成绩的重要机会、重要时间,努力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学会更多的知识,打好基础知识关,提高综合地理能力。

  2、强调地图的重要性,使学生手不离图

  地理插图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文紧密结合,发挥着课文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只靠死记课本内容,而没有把各种地理事物相互联系起来,落实在地图上,是学不好地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地图,课本中的插图,要引导学生填图、绘图,提高分析地图的能力,使学会上养成学习地理时手不离图的好习惯。

中学分析报告11

  近几年,xx教体局紧紧围绕整合资源,加强管理,提高质量这一中心,通过检查评比,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全县质量抽测,按成绩进行县模奖励,极大调动了教师积极性,树立了良好的教风学风;校园文化现场会和电化教学现场会的召开,推进了电化教学的运用,营造出了良好的教学氛围;连续两次特岗教师和三次县级教师招聘,补充了师资队伍,为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名师工程推出了一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班主任,使教师看到了奔头,能更加倾心于教育事业,20xx年中招升学率在鹤壁市县区排名中均居第一,xx教育正蓬勃发展。目前,xx五中、朝歌镇中规模日渐扩大,影响力在逐步提高,势头喜人,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优质生源大量外流,内部管理较为松懈,尤其是农村学校教研氛围不浓,教师队伍不稳,学校条件较差,制约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解具体原因,教研室对我县的11所中学(1所县直、1所城镇、9所农村中学)进行调研。据各校上学期统计,目前11所中学,任课教师共503人,其中公办教师460人,协议教师43人,学生总数7761人,班级总数138个。通过调研,认为存在如下问题。

  一、农村中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师资结构不合理,有待进一步调整

  1、担任学科与所学专业不符

  很多教师因学校课程安排和教师职称评定需要,所担任的学科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符,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学业专长,有的甚至是现学现卖,每位教师所担任课程调整频繁,导致对教材生疏,教学效果不理想,农村中学表现更为突出。下表是全县各学科教师人数、专业与所任学科相符人数以及所占比例。

  2、教师担任学科多,无法专心于一个学科因教师缺乏和学校规模小,同一个年级班数少,因此一位教师担任两门课的现象较多,这样就造成了一主一副或者跨年级担任,教师只能顾及一门主课,顾此失彼,既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又不利于教师专业的成长,学生综合素质较差。

  3、教师年龄比例不合理调查发现,40岁以下教师占67%、40—50岁占22%、50岁以上占11%,年轻教师多集中于城镇,农村中学40岁以上教师所占比例较大,他们接受新观念、推广运用新教法和进行多媒体教学难度较大

  4、协议教师多,教师队伍不稳定经统计,全县11所中学中,协议教师共有44人,她们均为临时性代课教师,工资低,思想波动大,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的频繁更换,学生无法适应,又不利于学校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教师素质较低,需尽快提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名师出高徒,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通过调研,可以看出,教师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师的敬业精神不高目前,大部分教师还是把工作当做自己的职业,目标定的较低,缺乏理想和追求,积极向专家型教师努力的较少,因此,教师的敬业精神不够高,有的教师甚至评上了职称就意味着达到了目标,工作上不思进取,学习上不求上进,缺乏竞争意识,对本学科知识钻研少,无法很好的适应现代教学。

  2、教师的教学理论不精一是新分配的招聘教师,学历高、起点高,但缺少教学经验,不能很好掌握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对课标把握不准,对教材不够熟悉,对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搞不清楚,教学盲目性较大,同时,组织教学能力差,不能进行有效教学。二是中老年教师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知识老化,思想陈旧,观念转变慢,又不注重学习、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过于传统,在推行“三勤四环节教学法”等新教法中接受难度大,不敢大胆尝试,不能很好的适应学生。

  3、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教师不能按照新教材新要求去备课、上课,新的教法不敢大胆进行尝试、实践,课堂效率低,学生厌学。

  (三)学校管理机制落后“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可见管理的重要性。目前,学校管理机制相对仍较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人文管理为主,难以形成竞争局面

  目前,学校教师“吃大锅饭”现象仍较严重,除去县级抽考和中招考试给教师一定的压力(主要害怕排名批评)外,内在动力少,因教育的特殊性和保持稳定的要求,绩效工资执行较难,甚至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的观念和认识,现有的管理机制无法有效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难以激发教师内在动力,教师间缺乏竞争,这一点尤其在农村学校体现更突出,对教师的管理只靠人文管理,很难有较大的突破,与私立学校无法相比。

  2、学者型、专家型管理人才缺乏。因年龄、学识、思想等因素影响,学校管理人员观念陈旧,开拓能力不强,创业精神不足,大多是事务性、交际型校长或管理者,学者型、专家型管理人才十分缺乏,导致学校管理落后,教育教学质量低。

  (四)教研氛围不浓新课程改革,面对的是新教材、新学生,新理念和新教法,在教育教学中会出现许多新问题,这就要求学校要有浓厚的教研氛围。而目前学校教研氛围不浓,教研组活动流于形式,教师探讨意识不强,上进心不足。其原因是:

  1、缺乏学习型、研究型的领导集体。领导只是在会上做要求,却不能真正坐下来深入课堂、深入教学,深入教师,研究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于是,教师的教研自然也就流于形式。

  2、教师教研意识淡薄。教师只重教不重研,缺乏自我提升。

  3、教师担负的其它迎检性或临时性任务多,占用了教师大量的研修时间或授课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

  (五)教学条件较差,硬件设施跟不上

  虽然义务教育经费能够按时足额拨付到位,保障了基本的办公经费,但对于改善办学条件来说,却无济于事,杯水车薪。农村的办学条件仍然很差。表现在:

  1、硬件设施不完善

  (1)多媒体教室少,难以满足上课需求

  快速发展的现代教育必须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而目前我县每所初中仅仅配备了一所多媒体教室,全校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班共用一个多媒体教室上课,再加上管理和维护等原因,有的班级甚至一周难以上到一节电教课,虽然像高村实验中学、西岗乡中教师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xx五中建立了电子备课室,但因无多媒体教室,备出的电子课无法使用,这样的条件如何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2)三室建设应加强

  实验室、仪器室建设上:近几年,通过教科室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实验仪器设备,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求,但因无专职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怕麻烦等原因,平时实验开出率极低,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少,达不到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在中招实验加试时,搞临时突击,集中操作,这样不利于动手能力的培养。

  图书室建设上:目前xx五中能充分利用新华书店图书的优势,引入校园,专人管理,按时开放,并开展各项阅读活动,很好的满足了学生的阅读需求,而全县其他各乡镇中学的图书大多陈旧,没有大量的资金购置图书,再加上人员紧张等原因,图书室不能经常向学生开放,学生借阅量较小,“书香校园”的氛围难以形成,学生阅读面狭窄,综合素质较差。

  2、教师生活条件有待改善。农村学校教师路途遥远,大多住校,办公室破旧,教师生活条件差,待遇低,流动性强,骨干教师更难留住。

  (六)优质生源流失严重近几年,学生流动性大,优质生源流失严重。九年级学生更是如此,根据上学期统计,北阳二中九年级为45人,桥盟乡中28人,铁西初中12人,究其原因:一是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不惜重金为子女选择优质学校;二是私立学校采取各种措施挖掘生源;三是就业压力大,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学生中途退学;四是因管理等原因造成两极分化严重,差生中途退学。学生的流动、辍学,直接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给学校增加了压力,使学校生存艰难,在上学期统计中桥盟乡中仅有251人、黄洞乡中258人,铁西初中仅剩82人。

  二、城镇中学教育现状与问题

  (一)大班额问题较严重

  xx五中,朝歌镇中地处县城,因地理位置优越,硬件设施完善,师资水平高,学生大量挤入,造成班额过大,管理困难,影响了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师负担过重

  xx五中和朝歌镇中,教师担课多,基本为满负荷工作,同时因班级学生多,作业量大,辅导任务重,难以抽出更多的时间用于自我学习和提高。

  (三)学生程度差距较大

  1、两极分化严重。因班级学生多,学生程度不同,再加上管理和辅导难以到位,同时又因追求升学率等原因,学生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尤其是八年级更是如此,无形中影响了学校整体质量的提高。

  2、入校学生英语程度良莠不齐。因五中和镇中招收全县各乡镇学生较多,同时因地处城区优势,学生参加大山外语或其他辅导班学生多,各乡镇小学英语开设情况不同,导致学生入学程度良莠不齐,难以弥补。

  三、改进措施

  鉴于以上城镇和农村中学存在的种种问题,要想迅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提高质量的有效办法就是加大管理,引入竞争,目前铁西中学、桥盟乡中、黄洞乡中学生人数在不断减少,大多流向城镇学校和周边地市,难以形成竞争局面,必须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合班并校,使学校能够能够尽快上规模、上档次,真正有利于管理,有利于竞争,将学校做大、做强,这样才能真正留住优质生源。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二)进一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1、引入竞争、选拔和交流机制

  决定一所学校的关键在于管理者,因此必须引入竞争,建立领导、班主任选拔机制,将优秀的人才选拔上来,才能真正带动一所学校,打破死水一潭的局面,让能者上庸者下。

  2、真正实施绩效工资管理。要打破吃大锅饭的局面就必须真正实施绩效工资改革,使教师的劳动真正与工资挂钩,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学校才有生机和活力,校长的管理才真正能发挥作用,教师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调动起来。

  3、打造名师工程。进一步推进名师工程建设,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真正能够选拔出来,真正能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真正在经济上、地位上得到实惠,真正能够引领本学科教育教学。

  (三)加大培训力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使教师真正能够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就必须进行知识更新。近年来,随着招教教师增多,又正值鹤壁市的“三勤四环节教学法”推广阶段,同时,教育现代化正逐渐推广,因此,必须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使新教师能尽快掌握课标,熟练把握教材,娴熟驾驭课堂,可充分利用教研室编写的《中小学常规教学工作指南》进行学习培训,对中老年教师进行知识更新,通过各种方式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教学技能,尽快适应教育现代化。培训可多采用集中培训、听报告、送课下乡等方式,建立长期培训机制,根据学校实际,加大校内培训、学习力度,使校内自己的问题通过自己教师的努力进行解决。

  (四)大力开展校本教研

  解决学校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开展好校本教研,调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积极性,营造好校本教研氛围,使教师主动参与,走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使教师向学者型、专家型转变,在教学研究中实现教师的幸福人生,使教师真正体验到教学的快乐,体验到研究的幸福。北阳镇正在进行的校本教研,就为各乡镇开展校本教研开了个好头。教研室编写的《聚焦校本教研》,为校本教研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上的帮助。

  总之,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查出根源,找到解决的办法,使教育教学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出名校,建强校,使学校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使xx教育有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

中学分析报告12

  一、试题及答题情况:

  题目紧扣教材,重视“双基”,能较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检测学生的能力。对平时的教学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一)语文科

  从卷面分析和反馈看,初一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面窄量少,阅读习惯还没有养成。阅读、理解、审题能力差,对较灵活的题目和课外阅读题目不能很好解答,得分率低,反映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较低。全校各年级语文平均分达到及格以上。七年语文课内阅读较好,存在学生问题不清的问题,有的学生不知如何下手。八年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阅读低于肤浅的理解,知识缺乏积累,缺乏生活实践知识。书写能力不高,随意性较大,对学生交流借鉴指导力度不足。

  (二)数学科

  七年数学、八年数学平均分在80分以上,优秀率在40%以上。从卷面分析和反馈看,数学概念理解应用有待加强,理解题中数量关系能力较差,胡乱应用。七年学生部分学生审题不认真,出现错误,代数问题运用不灵活。八年数学试题难度适中,试题灵活,个别学生缺乏规范性。部分观察题、操做题失分高,缺乏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须在今后教学中通过理解、比较、反复练习中获得提高。

  (三)英语科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及掌握还需提升,特别是阅读理解题,七年英语单词掌握不好,多数学生因此不理解题意,大多数学生丢三落四,有的无法形成完整的句子和文章。

  (四)物理科

  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点不会灵活地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比较扎实,物理作图不规范。实验探究能力需要加强。

  (五)思想品德科

  学生单选题得分率较高。七、八年级问题在辨析题第二题,简答一、二题。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太好,缺乏应变能力,综合能力。七年答题缺乏规范性。学生结合实际的题能力欠佳。材料题是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需要学生理解和分析,运用等综合能力需要加强。

  (六)历史与社会科

  选择题学生得分率高。判断题出现的情况不太乐观。反映学生对某些概念掌握不清。八年级填图题,答题不理想,应得分的题,学生没答。选择题80%的学生答得不错。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对于一些活题学生分析能力还不够。七年读图题反映的问题较大,反映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

  (七)自然地理科

  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牢固,注重基础知识的加强,学生对这学科还够重视。读图能力较差。

  (八)生物科

  简答题和连线题得分率较高,识图题的知识点学生掌握的也较好,错字现象普遍,造成丢分。选择题的丢分集中在对某些知识不清晰,没有记忆牢固。

  二、考试后的反思:

  (一)、学校管理方面:

  (1)、进一步完善教学考核制度,确实落实教育质量责任。杜绝人为因素造成质量下降。

  (2)、深化课改,提高教研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加快学习型学校的建设。学校领导、教务人员加强对课堂教学情况的了解、指导,让课堂成为课改的主渠道,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杜绝费时低效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3)、全面落实市岗位大练兵活动方案。向管理要质量,定期或随机检查教师的常规工作,杜绝无教案上课,无故拖延作业、试卷的批改反馈,让每节课、每次作业成为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台阶。

  (4)、发挥先进的教学手段在课堂的运用,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师个人方面

  (1)、课堂教学设计要符合班生实际、教学实际,准确把握目的、重难点,深入钻研教材,落实“双基”提高能力,做到教学堂堂清,克服惰性和随意性。作业设置要符合教学实际,精心设计,多种题形结合出现,及时批改反馈矫正、面批辅导与集中讲评相结合。

  (2)、在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同时,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让学习成为人生的一件乐事,让激励评价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让提高学业成绩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3)、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最大限度地决定课堂的教学效益,也最大限度地决定学生的学业水平。“请进来、走出去”,在比较交流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借岗位大练兵的东风前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4)、保护与发展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养成适宜高效的学习习惯。在全校推行五步学习法;

  (5)、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生活,阅读、调查、课外活动、综实活动、文体竞赛,提高学生多方面兴趣和才能,增进亲校近师的情感,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开展。

  总之,我们学校全体教师通过期中考试端正意识,查清不足,明确责任,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

中学分析报告13

  期末监测已经落下帷幕,我校圆满地完成了此次任务。中心校对二年级语文、六年级数学进行了抽考。现对我校的各科成绩做如下分析汇报:

  一、试卷来源及试卷评价:

  本次考试的试卷由县教育局统一命题,纵观整个试卷,期末测查试卷是一份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分值分配合理,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归纳,能较全面的检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以语文、数学两个学科为例:

  【语文】:

  较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丰富,结构宽阔。

  试卷是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注意题型的多样性,能够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同时根据整套语文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进行设计的,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知识的掌握情况。

  2、重视积累,提高素质

  语文知识讲究的是积累,从试卷的编制上看,细节多,基础知识面广,试题所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全面,题中涵盖了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等多方面的考察。并且题目多样,评分项目详细、合理。

  【数学】:

  1、突出基础性与全面性

  试卷能对1--6年级本学期所学知识,主要内容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考核,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方面的考查知识均能有机地涵盖在其中,突出了基础性与全面性。

  2、突出生活性与教育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试题突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把知识的考查溶入富有生活味与教育性的题材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教育了他们要注意勤于思考和与人交流的重要性,教育学生提高成绩注意学习方式的必要性。

  二、质量检测数据

  班级 语文 数学 优秀率 及格率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平均分

  存在的不足:

  1、从整体来看,各科的成绩都不是太好,有几个班级在全镇排名为倒数,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各年级、各学科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有些学科学习质量提高不大,或者说与其它学校横向比较还有一定的距离。

  2、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整体也不是很好。这说明存在学习方式流于形式,淡化技能目标的倾向。有一部分教师由于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准确,对学科性质把握出现了偏差,片面追求开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效益不高。部分教师为了应对考试,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落实,但对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的内容却没引起重视,造成学生动手实际操作能力不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

  3、学生思维训练不到位,课外阅读量没有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语文方面,我们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积累环节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我们远远未达到,作为学校,作为教师,这都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数学教学中,更加重视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目前都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4、专题教学研讨课质量不高,教学效率低。课堂教学效率高低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一个学校,如果课堂教学质量提不上去,整体教学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在我们听到的课中,能够称得上优秀的不多,不少老师的教学太随意,既浪 费了老师的精力,又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是一种对学生、对工作极不负责的表现。

  5、教师学习之风不浓。目前有部分教师学习风气不浓,还停留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不能够挤时间学习,致使自身业务素质提高得不快,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努力的方向

  1、抓常规,促进管理更加规范 。

  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要突出教学管理中的“三抓”:

  ①抓备课,备好一节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课堂教学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②抓上课,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③抓作业。教导处对各科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检查,任课教师精心设计了每次作业,做到批改认真及时,每次作业都有激励性评语。此外在作业批改上利用今年班级人数较少的优势,尽可能面批学生作业,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2、抓教研,促进课改不断深入。

  一是将校本培训落到实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是教导处以课堂观察为主要研究形式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通过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研讨课、校际观摩课等多种形式教研活动的开展,探讨交流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是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按课题组制定的计划开展好课题研究活动,促课改不断深入。

  3、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教师单凭经验、单靠教参已无法适应教学和学生。这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孜孜以学,苦练内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性地把握和处理教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摒弃过去那种只埋头教学,不抬头看路的费力不讨好的做法,不断研究新课程、研究学法,努力实现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教师敬业爱岗、为人师表,对学生、学校高度负责。

  4、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拔优扶差”是促进学生整体发展,个性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后进生,教师若能充分利用他们自我表现欲强的心理,加以积极引导,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采取优点激励法,使他们感到“我能行”、“我会进步”。这样,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和信心。赏识只是一种形式,其实质是对人格尊严的一种维护。适时地表扬,在教学工作中是有独特魅力的,尤其对那些一直受冷落的后进生而言,更是开启他们心灵的钥匙。

  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本次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不仅是对工作的总结,更有对今后工作的思考,使大家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在以后的工作中统一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我们将继续摸索提高教学质量之路,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

中学分析报告14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生存和发展。如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尤为重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县教育局把今年定为教学质量提升年,3月17日教育局召开初中教学工作会议,可见,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已经不再是某一所学校的个性问题。我们现在研究质量提升,力求促进提升,就必须正视目前的教学质量现状,总结以往的优秀经验,分析存在的现实问题,切实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达到长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学校师生基本情况

  我校目前有15个教学班,共有学生948名,在职专任教师共41人,其中35周岁以下教师9人,占教师总数的22%。本科学历35人,占教师总数85%,大专学历6人,占教师总数15%。市级骨干教师1名,县级教学能手4人。

  二、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

  虽然近年来,清平中学狠抓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改革,制定各种管理和考核机制,教学质量稳中有进。但学校质量与上派初级中学、合肥大地等学校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在冷静反思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有必要从教师观念、教学管理、师生的教与学情况等多方面进行深刻剖析,努力寻找存在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期较有成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了解,我们分析了目前影响学校质量的问题并积极地探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主要情况如下:

  (一)要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转变工作态度

  问题: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敬业精神不够,不能以本职工作为己任,更谈不上为最高责任。有少数教师迟来早走,不能按时完成日常工作,以至于造成学困生面积加大和厌学者增多。

  情况分析与对策:观念决定行为,压力产生动力。

  1.加强思想教育、学习。加强教师传统价值观念教育和荣辱观教育,理清思想,端正态度。

  2、认真贯彻国家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方针政策,将最新最近政策传达到位,让教师做到政策心中有,压力自然在,动力悠然生。

  3、要对教师管理和教学质量数据一并进行量化,做到成绩好坏,位次前后,明明白白。只有全校上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统一思想,才能切实地把提高质量铭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中。

  (二)要进一步加强师资建设

  问题:近几年来,特别是至以来,学校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学校地处农村交通闭塞,加之上派初中近几年从下面中学选招教师,学校先后调出教龄在15年左右的各科骨干教师共7名,他们原是我校各学科教研组长,有的是市教坛新星;有的是市骨干教师;有的是县教学能手。这样,在教师流动上形成了不良循环。另外一部分骨干教师则走上了行政岗位,学校多位行政人员是教学能手。

  情况分析与对策:流失的骨干教师,是经过学校多年培养,已经相当成熟的业务骨干,是学校的中流砥柱。大量骨干教师的外流使得学校师资质量有所下降,在教师中、社会上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走上了行政岗位的骨干教师,都担任一个班的教学任务,由于本部门事务原因,精力肯定大打折扣,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当然面对此现象,不能在惋惜中停留前进的脚步。要以强化学校“造血”功能,来切实提高学校师资水平。一方面要充分发现、挖掘教师潜力,坚持不懈地抓好“名师工程”;另一方面要继续抓好“师徒结对工程”,有效开展好师徒结对、校本培训等工作,加大力度培训好新教师,使他们尽快胜任工作。

  (三)要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

  问题:从每次质量数据分析表中,我们发现同年级同学科之间各班差距较大,我们知道各个班级在客观上是存在着差距,但较大的均分差距还是与任课教师有着必然的联系,这些差距反映出的是教师个体之间敬业程度与业务水平之间的差距。

  情况分析与对策: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之间缺乏团队精神,少交流与探讨,教师对同伴互助,优势互补不能很好形成风气,对合作共赢缺乏足够的认识。年轻教师缺乏虚心请教,寻求进步的上进心,不以成绩差为动力,坦然处之。我们积极倡导团队合作的精神,同年级同学科之间加强集体备课,同组内人人有主备任务,共享智慧与成果。

  (四)要加强七八年级教学管理

  问题:通过成绩的分析,近三年来横向观察七八年级教学成绩远远低于九年级成绩,纵向看,同一批学生九年级提高的位置远远高于其七八年级时位置。今年期末考试情况又反映出类似的问题,其中八年级尤为突出。

  情况分析与对策: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三,一是学校教师配备有所倾向;二是教师重视程度不够;三是学生接受压力不够,即学生自身重视不够。综合以上三条,就造成了这两段成绩不佳的原因,这样的结果势必形成九年级管理教学难度加大,最终影响九年级中考质量。

  鉴于七八年级当前境况,下学期对于某些科目必须采取一定措施,特别是英语、八年级物理等科目。这些科目基础性强,如果等到九年级时再调兵遣将,加大力度搞突击,恐怕使劲全力也难起到好的效果,到时候教师受累,学生受罪,成绩不佳,悔之晚矣!并且这对以后教学管理也是一个警示,必须从上述三点逐一解决七八年级问题。

  (五)绩效工资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问题:清平中学编制数53人,但现有人数46人(含5个工勤人员和一名因病长期不上班教师),说明教师严重不足,而绩效工资又是按现有在岗人员拔给的,所以工作量大、付出多,反而得到的绩效工资越少。

  对策:肯求上级领导给予解决。

  提高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以上是学校目前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要在每个阶段,经常性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不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中学分析报告15

  一、调研目的

  1、通过调研了解当前中学班主任队伍的情况,如实反映我县中学班主任队伍的现状。

  2、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提供有效数据,为德育队伍尤其班主任的培训和进一步加强改进我县中学德育工作提供依据。

  3、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找出班主任队伍的薄弱环节,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和具体措施。

  二、调研内容与统计分析

  此项调查采取问卷的形式,于20____年9月对全县30所中学共491个班级的班主任性别、学历、年龄、班主任工作年限、承担德育课题及所获荣誉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如下所示:

  从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中学班主任队伍呈现以下特点:

  1、性别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全县30所中学,共有491名班主任,其中男班主任115人,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5%,占总数的23.4%,而女班主任256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仍占总数的76.6%,远远超过总数的四分之三以上。据调查显示:延庆三中初中段18个班只有1名男班主任,而延庆二中初中段16个班、下屯中学13个班、八达岭中学9个班、井庄中学8个班、刘斌堡中学8个班,班主任100%为女教师。这种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的现状,在短期的几年时间里不会有所改变的,即使有所变化,但比例会仍然存在着严重失调的状况。这种现状不光存在于班主任队伍当中,即使科任教师也依然如此,这种性别的严重失调的现状,原因需要探究,但很大程度会影响孩子们的性格或个性成长,应该引起社会以及学校的广泛关注与思考。

  2、班主任工作年限较短

  从统计数字来看,全县491名班主任平均年龄为31.3岁,可以说班主任队伍非常年轻。年龄在30岁以下青年班主任256名,占总数的52.1%。从表二的数据显示可见,全县班主任工作年限三年以下的为168人,占总数的34.2%,全县班主任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280人,占总数的57.1%。由此可见,全县中学班主任队伍普遍年龄小、教龄短、班主任工作年限短,且有继续发展的趋势,短期之内不会有所回升。这种状况对我们德育工作来说既有优势,又有劣势。优势是:青年班主任文化素质高,思想观念新,思维活跃,活动能力强,精力旺盛,尤其是青年班主任与中学生的年龄相近,从情感上、思维方式上很容易与学生沟通,便于情感交流,具备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有利条件。劣势是:由于他们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理想抱负尚不坚定,工作缺乏经验,尽管热情很高但容易脱离实际,这些弱点往往影响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应该强调的,青年教师是教育的未来,须下大力气进行培训。首先,应试行见习班主任制度,让青年教师和老教师结成对子,通过一定时间的考察和培养,挑选出一定的合格新手担任班主任,保证新老班主任的顺利交接。其次,认真实行班主任例会制度,开展校本培训。班主任例会宜每月一次或两次,要开成工作布置会、总结会、交流会和培训会,要加强例会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研究专题要根据当前的工作任务确定,如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制定、学生家长会的主持、品德评语的撰写、心理咨询的方法等等,并选择经验较丰富有一定理论修养的教师和学校领导担任主讲,切实起到相应的培训作用。

  3、学历结构逐年提高

  随着教师队伍的自然更替和培训进修工作的深入开展,教师的年龄越来越小,合格学历的教师越来越多,班主任队伍也是如此,本科生和读研究生主要课程班的人数不断增加。在总数491人中,本科学历人数446,占90.8%,他们具备系统而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这为今后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和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担任班主任的学科不平衡

  调查统计显示:全县491名班主任当中,语、数、外三个学科的人数占总数的相当大的比例。这种现象为语数外三科教师了解学生提供了舞台和广阔的空间、时间,但也存在着问题:第一,增加了这三科教师的工作压力,且不利于其他任课教师与学生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第二,在确定班主任人选过程中考虑科目成分过多考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偏少。做一个好的班主任前提是做一位优秀的任课教师,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赢得学生们的拥戴和认可。为了学生和广大教师的发展,学校要认真考虑任课教师的能力和经验等因素,选派优秀的教师上岗担任班主任,既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优秀教师的发展。教育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的教师应尽量不急于安排班主任工作,先任副班主任或任实习班主任,加强学习和锻炼,为以后的班主任工作做储备。

  5、师资构成地域差异较大

  从统计数字来看

  ,全县的班主任师资构成越趋近中心师资越强,越是边远地区,条件越艰苦,师资条件越差,呈现以县城为中心向外辐射状况。而且边远山区的班主任年龄偏小,班主任工作年限短。珍珠泉中学3名班主任,平均班主任工作年限仅仅三年,四海中学5名班主任,工作年限全部为三年以下;川区学校特殊情况如赵庄中学8名班主任,有5个班主任为第一年担任班主任,其他三名没有超过3年的,平均工作年限仅为0.87年;而城区学校学历均为本科,如延庆三中,班主任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就有十几名,16人次获得县级“长城杯”或市级“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占班主任总人数的44.4%;延庆二中班主任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也有十几名,而且20____年班主任优秀报告团18名成员就有延庆二中5名,41名班主任就有15名获得县级长城杯或市级紫禁杯荣誉称号,占班主任总人数36.6%;延庆四中30名班主任有15名获得县级长城杯或市级紫禁杯荣誉称号,占班主任总人数的50%。诸多因素形成的差异引人思考,这种师资力量的巨大差异,形成了城区和山区教育教学水平发展的严重不均衡,制约着全县教育的整体发展。我们应充分发挥城区学校强有力的师资力量,带动川区大校和规范化验收校的师资建设,并逐渐向山区辐射,或以七个课改实验区为单位,加强区域间的互动交流,使我县的师资水平得以均衡发展。

  三、建议与措施

  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德育工作者就必须研究社会的需求,研究学生的需求,研究两个需求之间的结合点,确定恰当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面对我县中学班主任队伍的现状,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积极寻求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办法,提出以下建议与措施。

  1、加强班主任队伍培训,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

  广大班主任每天在繁杂的工作状态下工作、管理、生活,很少有机会或时间坐下来静静的分析或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和先进的理论,尤其是一些年轻的班主任热情很高,冲劲很足,但缺乏必要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往往要走很多弯路,即使是一些中年班主任也往往固定在自己以往的工作模式中,周而复始地工作,没有一些创新和尝试,更缺乏相关理论和具体做法的指导,这对于新时代不断变换的教育对象,我们就会觉得捉襟见肘,所以广大班主任特别需要进行经常性的业务培训,以尽快提高广大班主任的业务素质,调整班主任的业务状态,以适应新形势下青少年的需要,而且对于青少年的发展也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以教育科学研究促进班主任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探索在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增强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教委的领导和教科研中心的指导下,全县13所中学参与国家级德育科研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的延庆实验区研究;开展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及“转变班主任职能,加强班级中学生自主管理”两个县级德育科研课题研究。其中“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这一课题已进入结题阶段,全县共有八个实验校十二个实验班参加了此项课题的研究,阶段性成果显著,所有的实验班都在校内发挥了示范作用。“转变班主任职能,加强班级中学生自主管理”也已经正式开始实施两年,从而创建了新型的班级育人模式,形成了校校有课题,人人齐参与的教科研局面。但这种局面还仅仅限于有数的学校和班级,全县大部分学校和教师现在还没有课题,大多数班主任还没有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我们倡导班主任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德育过程中研究,真正使教科研成为班主任成长的加速器。

  3、挖掘本县人力资源的潜力,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根据经验多的班主任多集中在县城学校,而乡级特别是山区小校参加县教研活动少的现状,学习市教委“特级教师送教下乡”的做法,德育研究室协同县教委中教科继续启动优秀班主任演讲报告团、心育讲师团到川、山区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通过上一年的信息反馈,这种讲座、咨询与研讨的形式,促进了受助学校和班主任教育观念的更新、工作方式方法的改进;也使优秀班主任得到了锻炼提高。这样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充分挖掘了本县人力资源的潜力,更有助于新理念、新信息、新方法的传播,对提高班主任素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对双方教师来说,都是学习、锻炼、提高的过程。

  此外我们也应该对市级“紫禁杯”、县级“长城杯”班主任以及学校骨干班主任进行以教育科研能力提高为内容的培训,使他们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更好的发挥指导、示范作用;并进一步提高其德育能力,以心理诊断和辅导能力为突破口,总结和交流实践经验,推广成功的经验,并发挥其良好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4、加强青年班主任的培训和指导,尽快使他们成熟起来

  对全体班主任进行培训,是一项与时俱进、面向未来的长期任务。根据师资队伍年龄、教龄和班主任工作年限参差不齐的现状,把班主任队伍分成三个层次,即市级“紫禁杯”、县级“长城杯”班主任层、青年班主任层和一般班主任层。无论从德育工作的发展需求还是从德育工作者队伍的情况看,提高德育队伍尤其是青年班主任的德育素质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对青年班主任层,着重班级常规管理方面的培训,在职业道德、德育观念、德育责任心方面,以坚定信念、更新观念为突破口,狠抓现代教育思想和德育理论的学习,使班主任树立新的德育观、学生观、人才观、价值观,坚定当一个好老师、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念;在人格(个性)方面,青年班主任也需要学会心理调节,提高自身的调节水平,开发心理潜能。同时,还要提高“心育”的能力和水平,学会判断哪些是思想问题,哪些是心理问题,改变以往那种常常用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心理问题的做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以完善和提高青年班主任自身的个性心理品质为突破口,克服或抑制教师个性中的消极方面及不良倾向,以积极的个性魅力来提高班主任自身的人格影响力。对一般班主任层,进一步促进其对德育对象的了解、德育因素的把握、德育途径方法的运用、德育研究等方面能力的提高,为其尽快成为优秀班主任奠定良好的基础。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队伍的中坚力量,是每个班级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的导师和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学生集体组织的纽带和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班主任素质的高低、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班集体的好坏和学生德智体的发展状况。“教师是影响源”的说法已得到教育界内外人士的共同认可,德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德育素质的水平直接影响德育任务的完成和德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要把班主任培训工作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尽快提高全县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为首都教育现代化和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中学分析报告】相关文章:

中学分析报告01-04

中学生的调查报告分析08-26

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反思开题报告06-30

清平中学教学质量分析与调查报告11-02

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利弊分析调查报告12-28

中学教育实习管理分析论文07-10

中学考试质量分析范文11-25

中学月考分析总结范文02-24

中学生视力的调查与分析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