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战群儒》读后感

时间:2022-01-28 12:10:4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舌战群儒》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舌战群儒》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舌战群儒》读后感

  《舌战群儒》读后感 篇1

  《舌战群儒》是《三国演义》中特别精彩的一段,讲得是诸葛孔明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智慧,力排众议,最终完成了说服东吴一同抗曹的故事。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的刘备刚刚被曹操击败,凭借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抵抗曹操的,这时候诸葛亮出使东吴联合东吴的力量阻挡曹操就成了必然。只身去东吴的诸葛亮表现出了惊人的胆识,胆识背后也隐藏了孔明过人的智慧。张昭、虞翻、步骘、薛综等人都是能言善辩的文臣,除了张昭,基本上一个回合就败了。滔滔不绝的的辩才让我臣服,有理有据的观点让人信服。这才有了之后的赤壁之战,有了之后三国鼎立的格局。

  怎么才能做到像诸葛亮的辩才能力呢?我想,除了有胆识和智慧之外,还需要坚定的目标和信念。对事情有充分的理解能力,有大局观,这是自信的源泉。

  《舌战群儒》读后感 篇2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一篇文章,里面有一个计策叫激将法,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影响。激将法是诸葛亮对孙权使用的计谋,目的是让孙权和诸葛亮联合起来打曹操,才能让天下从此太平、国泰民安。孙权起初不愿意和刘备联合,诸葛亮用夸张的手法对孙权说:曹操有一百多万人,兵多将广,你一个人跟他打,等于拿鸡蛋碰石头;何况曹操粮草充足。您不如听张绍的话,投降曹操。孙权听了这句话就很生气,最后决心跟着刘备携手共进,共同攻打曹操,决一死战,曹操的.队伍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不堪。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对激将法有了一些了解,我们生活和学习上,老师和家长就常用这个方法。例如期末考试,我算计算题时非常粗心,于是我妈妈就说:要是你期末考试计算题错了很多,那你每天就做100道题。考完之后,我发现我计算题只错了一点点。我现在才发现,我妈妈用的是激将法。诸葛亮真是有勇有谋,在那个时候就懂得利用人的心理,使用激将法。

  《舌战群儒》读后感 篇3

  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前往江东,为说服孙权抗曹而“舌战群儒”的故事情节,让人们津津乐道。从现代的角度看来,“舌战群儒”涉及到辩论的智慧与技巧。

  如何在与别人进行一场辩论时占据优势呢?“舌战群儒”的小说故事中给出了几个关键点。首先是将对方先捧后摔,欲抑先扬。列举事实证据,暗示对方能力不行。比如,“群儒”中的张昭一上场,就先用三顾茅庐前的“自比管乐、如鱼得水”等事实将诸葛亮抬高,再列举诸葛亮跟了刘备后的种种败绩,诸葛亮你不是承认自己挺厉害的吗,为什么跟刘备后地盘反而变小了呢?如果张昭碰上的是普通人,这“先捧后摔”一招肯定让对方哑口无言。但他遇到的是诸葛亮,巧妙的是诸葛亮运用了以下几个辩论智慧点化解难题。

  张昭列举的事实俱在,诸葛亮只能强调自我境界:道德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战略上别有良图。人在江湖混,无非靠两点:人格与能力。中国人在传统上崇尚人格魅力,把个人的道德境界看得比能力还重要。再来,诸葛亮用更多种种有利于自己的事实,比如说自己客观条件差、照顾百姓等等,但就是在这么差的条件下取得了各种胜利。最后搬出名将韩信也曾如此不堪,古人即使这样能成就大业。我诸葛亮至少做了些实在事,而你张昭却只会纸上谈兵。

  “孔明欲效仪、秦之舌,游说东吴耶?”步儒直接点出诸葛亮就是来忽悠江东免费抗曹的。但步儒用错了典故,苏秦张仪在历史上算是正面人物,想要黑诸葛亮还用错了人物。所以诸葛亮抓住他这个错误直接攻击完胜,而绕过是不是来忽悠的问题。

  总而言之,“舌战群儒”中涉及几个关键的辩论要点。第一,先捧后摔,让对方顺着你立的杆子往上爬。第二,比不过能力事实就比道德境界。第三,能力与人格都不过的话,就跟优秀的古人比抬高自己。第四,最后一招,对方言辞错误可以以此开辟新的辩论点,或是直接绕过问题忽悠对方。

  《舌战群儒》读后感 篇4

  《舌战群儒》主要写了孔明为了劝说孙权联合抗曹,与东吴诸臣舌战之事,这篇文章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说明其中的道理,同时通过东吴群臣的反应来侧面描写孔明的机智。

  大战过后,曹军乘胜进逼东吴。是战是降,令孙权左右为难。此时刘备一行人投奔江夏,孙权命鲁肃去向刘备探听曹军虚实,鲁肃见了孔明,力劝孔明联合抗曹,正中孔明下怀。于是,孔明随鲁肃返回,去见孙权。此时东吴上下,都因曹兵进逼而惊慌失措,文官们都劝孙权投降,而武将们则力主抗曹。一群谋士见孔明来到东吴,料想是来游说孙权抗曹。于是众人故意为难孔明,想让他答不上来而放弃。可是他们的每一句刁难的话,孔明都对答如流,如张昭问孔明为什么言行不一,不断地躲避曹兵,孔明却借物喻人,用大鹏日行万里来喻人,又用治病吃药来比喻当时战略格局。而应对虞翻拿刘备的失败为难孔明,孔明用围魏救赵之计,驳回了他的问题,同时让他张口结舌,(.)哑口无言。接着孔明又驳回了步骘的问话。薛综侮辱刘备,被孔明厉声遏住,路绩的问话被孔明以嘲笑的语气说得语塞。最后是严?和程德枢的问话,也被孔明一一破解。就这样,面对诸儒的诘难,诸葛亮神态自若,一一作答,然而他又不甘于只是作答,每于答后发起攻势。对张昭,由于他是东吴重臣,第一谋士,诸葛亮采取擒贼先擒王的策略,娓娓道来,严密防守之后大举进攻,使张昭无一言可对。而对以下诸儒则多以简洁明快的对答迅速结束战斗,详略的不同、论辩方法的不同显示出诸葛亮的机动灵活,着实令人叹服。说得众人瞠目结舌,面面相觑,以至众人尽皆失色。真可谓三寸之舌能抵百万之兵。

  《舌战群儒》一文我看了几遍,觉得孔明的论辩在文中尤为重要。他面对群儒潮水般涌来的诘难,沉着应战,或引经据典,或转换论题,或厉声责问,或反唇相讥,可谓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文章显现出孔明的机智,更显现出了他的胆识和口才。

  如果说,《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品,那么《舌战群儒》就是精品中的精品。

【《舌战群儒》读后感】相关文章:

廊桥遗梦读后感-读后感01-22

目送读后感-读后感01-22

《目送》读后感-读后感01-22

蝇王读后感-读后感01-24

长征故事读后感-读后感01-22

詹天佑读后感-读后感01-22

《认知天性》读后感-读后感01-22

《等待绽放》读后感-读后感01-22

古典爱情读后感-读后感01-22

北大授课读后感-读后感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