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1-09-30 14:49:1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一般老师都会课前准备教学设计,下面是关于小学作文教学设计的内容,欢迎阅读!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篇1

  1.教学要求

  1.1 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人物的内心活动",认识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三种方法。

  1.2 使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把人物内心活动写具体、写真实。

  1.3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三种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要求用词准确。

  2.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细致观察、想象,运用三种方法:内心独白法,抓住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动作暗示法,抓住人物活动时的动作;景物衬托法,周围环境。用词准确,真实具体的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

  3.教学难点

  3.1 在学习内心独白法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内心独白就是人物在内心对自己或对他人要说的话。

  3.2 指导学生恰当的处理好内心独白法,动作暗示法,景物衬托法三者的关系。

  4.教具准备

  4.1 一个包装精美的礼品盒。

  4.2 课件。

  4.3 对创设情景时表演的学生作以适当的指导。

  5.教学过程

  5.1 认识什么是人物的内心活动。

  5.1.1 板书:学写人物的内心活动。

  5.1.2 提问:什么是"人物的内心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讨论回答。

  5.1.3 教师归纳:人物的内心活动就是隐藏在人物内心的想法、情绪、感受。学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就是要学会怎样把人物内心的想法、情绪、感受明明白白的表达出来。这样就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准确的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种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好吗?

  5.2 学习内心独白法

  5.2.1 创设情境、展开想象。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遇到一些事物,会产生这样、哪样的想法、情绪、感受。这其实就是你的内心活动。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样东西,请同学们注意。

  出示礼品盒问:"你们都想到些什么?"

  要求学生及时回答后,教师归纳:同学们刚才把自己心里想到的说了出来,怎么想的就怎么说的,这其实就是你的内心独白。

  5.2.2 出示课件,认识内心独白法。课件:怎么办呢?把这张票给了他们吧,《大闹天宫》我盼了好多天了。不给吧,我说过给他们的呀,我急得在门口打起转转来。左思右想,我终于想出了个主意,下回学校再组织看电影,不管多好的片子,我都把票给他们。再说,我答应给他们两张票,这一张票,叫姐弟俩谁去好呢?干脆这一回我不告诉他们,等下回拿到两张电影票,我再对他们讲吧。

  通过读这段文字,引导学生明白这段描述也是作者的内心独白,写出了作者由矛盾到拿定主意的内心活动,是作者在内心说话给自己听的,并通过老师在"我急得在门口打起转转来"后面加一句"小弟弟呀,小弟弟,你可真把我难为坏了。"让学生明白内心独白法也可以是在内心说话给他人听。

  归纳方法:把人物在内心自己对自己,或自己对他人要说的话写出来,我们给这种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起个名字就叫做内心独白法。(板书:内心独白法)

  5.2.3 在设情景,及时练笔。师述:请同学们再回到这个礼品盒上来,这个礼品盒出现在9月10日教师节那天,老师的办公桌上。当时,我曾经再三强调教师节不许学生给老师送礼物。因此,当看到这个礼品盒后,我很生气但当打开之后,老师的脸上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同学们,当你看到这种情景,你又产生了哪些内心后动?请你用内心独白法写下来。

  5.2.4 学生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2.5 师生评析,重点点拨。

  5.3 学习动作暗示法

  5.3.1 出示课件,认识动作暗示法。课件:我低着头进了门,溜着墙根往里走,眼睛往他们屋里瞟了一眼。偏偏被小弟弟瞅见了,他跑出来问:"有电影票吗?"我慌慌张张地摇了摇头。

  引导学生读后讨论:这段文字是什么描写?学生的回答不外乎这段文字是动作描写,或人物内心活动描写。教师归纳:这段文字通过人物动作的描写暗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这种描述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就叫做动作暗示法。(板书:动作暗示法)

  5.3.2 创设情景,及时练笔。

  师述:我想,大家一定还记得我们刚刚进行过的单元测试。改过卷子后,我告诉大家这次考试个别同学成绩不太理想,但没有公布分数就把卷子发了下去。这时,我发现有几位同学的反应很有意思。现在,我就请其中的一位同学把他当时的反应再现到大家面前。请大家认真观察。

  学生上台表演老师发卷子时,自己的一系列反应。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表演學生当时的内心活动,并要求学生接着"老师把卷子一下子扔到他桌上,只见他……"这句话,运用动作暗示法写出这位同学的内心活动。

  5.3.3 学生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3.4 师生评析,重点点拨。

  5.4 学习景物衬托法

  5.4.1 板书:景物衬托法。

  5.4.2 师述:提起景物衬托法,老师就不禁想起唐代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同学们,这首诗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活动呢?是怎样写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通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钟声"这些景物衬托出了作者孤寂、忧郁的内心活动。教师归纳:这种通过景物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就叫做景物衬托法。

  5.4.3 唤起共鸣,加深印象。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

  过的课文中运用景物衬托法写人物内心活动的片段,和电影、电视中为衬托人物内心活动而采用的拍摄周围环境的手法加深印象。

  5.4.4 指导学生运用景物衬托法进行口头练习,师生评析。

  5.5 学生运用所学的三种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6 展示修改后的习作,师生评析。重点使学生理解三种方法的关系是相互独立但并不是孤立的,可以在文章中穿插运用,相互协调,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感,恰当的表达中心思想。

  6.学生习作

  咦!真奇怪,这个包装精美的礼品盒是谁送的呢?它竟有这么大的魔力,使郭老师的脸色一会儿"阴云密布",一会儿有"多云转晴",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东西呢?让我猜猜,难道会是钱吗?不会的,郭老师可不是那样的人。嗯,是一份温馨的祝福?是一张记录着往日那些快乐时光的照片?是一本以往调皮学生书写工整的作业本或一份保证书?是哪位细心的同学发现这几天老师的嗓子沙哑而送的一盒润喉片?还是……真想马上就知道。郭老师,您就别难为我们了,还是赶快揭开谜底吧。

  老师把卷子一下扔到他桌上,只见他身子向后一蜷,猛的打了个哆嗦,用眼角的余光偷偷瞟了几眼站在他身旁的老师,又看了看扔在桌子上的单元测试卷。待了好大一会儿,他才伸手把卷子挪到自己面前,捏着试卷刚想打开,又猛的合上了,回过头左看看,右看看,确认没有人注意他之后,闭上眼睛,双手合十,嘴里默默念叨着些什么,大概祈求上天保佑他考一个好分数吧。可能还嫌不够,他又在胸前画了个十字架,这下中国的、外国的神都求了,加了个双保险,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壮了壮胆子,慢慢伸出右手,捏着试卷,猛的掀开卷子,瞪大眼睛一看,才长长的嘘了一口气,脸上落出了笑意,看来是个不错的分数。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能从身边去发现丰富而精彩的素材。

  2.懂得作文是写自己最想写的,写别人最想知道的。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材料选择空间的拓展。

  2.写法的指导。

  教学过程:

  一.指导“写什么”

  1.从动物身上发现。

  1)出现图片:小猫上树(画面取名:小猫的勇气) a你发现了什么?

  (估计学生有:小猫很有勇气,小猫敢爬树等) b等爬完树,你会发现小猫的肉垫、爪子、毛等等都有了变化,这时,你又发现了什么?

  2)出现不起名组图:小猫斗大猫小猫洗爪子猫睡觉大猫妈妈的母爱a现在你又从

  猫的身上发现了什么?

  由学生任意挑选说自己的发现,并简单地进行叙述。

  1)导入身边动物。

  a猫的身上的发现是这样的多,其实狗的身上的发现更多,我们同学家里养过狗吗?你亲戚家里有人养过狗吗?你曾经发现过狗的什么? (估计学生有:狗会摇尾巴;狗看门等)

  b还有别的动物吗?

  2.从身边发现。

  1)出现图片:一个躲在门里的小女孩 a这个人是谁啊?会不会是你?你发现了什么? (估计学生有:向来以为自己胆子大,却发现自己胆小如鼠;看见老鼠害怕了等)

  2)出现图片:妈妈和爸爸在地里割稻(起名:我发现变了) 你发现什么变了?(估计学生有:妈妈的手变粗糙了;爸爸的脸更黑了;我变得更爱妈妈了等)

  3)导入生活。

  啊,像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出现游泳三阶段:不会、会、熟练的图片),你瞧,就算是一个事情我们就有三个发现,你们看,发现什么? (估计学生有:我发现游泳真难啊;我发现我也会游泳;我发现游泳很简单)

  4)小结:发现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充满浓郁乡村气息的地方,啊,抬头就有发

  现,低头也有发现,回到家里,妈妈的眼神,爸爸的问候都是发现,发现太多了,把你所能

  发现的填在纸上:

  我发现我发现

  我发现我发现 我发现我发现

  3.交流发现的材料。

  1)把你的发现与小组的同学分享。

  2)挑你最能说的一个告诉同桌。

  二.指导“怎么写”

  1.提问指导法。

  1)学生上讲台回答同学提问。

  谁愿意到讲台前来跟大伙交流交流吗?(请2位) a(第一位)朗读题目后学生提问,讲台上的学生回答。引导:你觉得他回答得不够清楚,你可以要求他说得更清楚。 b(第二位)朗读题目后,猜同学会提问些什么,并把自己猜的问题回答。 (这个猜问题不难,一般都能猜到,特别鼓励猜问题的学生)

  2.范文指导法。

  同学们有很多发现,这里也有四位同学有自己的发现: 出现范文题目:《我发现“牛皮癣”的来历》《我发现当家的权力变了》《我发现

  妹妹咬人的秘密》《我发现路是这样走出来的》按学生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爱看的作文来看。

  1)向范文提问。

  选择范文后,教师要求,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教师注意提问质量) 引导:如果你们想知道问题,作者能在作文总告诉你们,那么作者的作文就是好作文。

  2)朗读范文,并让提问的学生回答,自己的问题作者有没有告诉你。

  3)猜范文的内容。

  选择第二则范文,教师要求学生猜作者写了什么?(学生猜)

  4)范文朗读,并让学生自己回答猜中了没有。

  5)小结提问:为什么作者写的,你们都猜得到,而你们想知道的内容,作者也似乎心有

  灵犀一般都写了,你们写作有什么秘诀没有? 导出作文秘诀:作文就是写你自己想写的,写别人想知道的。

  三.学生写作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写作。

  2.部分有问题的学生教师个别指导。 指导方法a:看了你这个题目,老师很想知道? 指导方法b:你猜

  猜,老师看了你这个题目最想知道什么?

  3.学生习作,音乐。

  四.评价及欣赏

  1.引导评价的方法。

  1)既然写作文有秘诀,那么我们评价作文是不是也有秘诀?

  2)评价秘诀:看作文中是不是解决了我们想知道的,看是不是作者有必要写的。

  2.学生上讲台读作文。

  1)评价优点:哪些问题解决了?

  2)还存在什么问题?

  3)有什么建议?

  3.欣赏。

  1)学生中的优秀作文。

  2)配乐朗读范文《我发现爸爸其实很爱我》。

  4.总结。

  发现无处不在,生活中有写发现叫我们落泪。(课件图片:风雪中送报纸;爸爸背起我看戏;姐姐的两种妈妈??) 发现其实不难,

  记住两句话: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

  本方案设计有两大特点:

  1.从学生情趣入手,激发学生的搜索材料的欲望,从而入手身边的人事,选材水到渠成。

  2.指导学生写作返朴归真,“给题目提问题”——最简单的指导方法往往最有效,因为它给学生的指导方向性很明确,没有因为添加了很多的人为因素而使指导变得扑簌迷离。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作文的真谛:写自己想写的=别人最想知道的。(限小学生)作文教学设计:吃设计理念:“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因此本设计意在尊重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取材,讲真话实话、抒真情实感,提倡个性化自由表达。而且,对于作文的评价,注重合作评价、生生互动,使学生的自评与互

  评相结合,既增进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提高学生写作及赏析文章的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篇3

  一、布置观察,积累素材

  学完《童年的发现》后,给学生较充裕的时间,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看看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用心去回忆自己脑海中积累的材料,想想自己曾有过什么样的发现。

  二、激发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 ,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如,可以这样说: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牛顿因为发现苹果落地的秘密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因为发现了壶盖跳动的原因而发明了蒸汽机有多少发现,就给人带来多少惊喜。可见,发现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本领,谁掌握了这个本领,谁就有可能成为有本事的人!正值童年的你们,一定也有自己独特的、有趣的发现,想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吗?

  2.让学生自由说一说都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说到日常生活中的发现。如,发现妈妈爱美了,爸爸勤快了;发现马路边的'路灯按时亮起来,公园里的动物多起来了;发现种子怎样发芽,向日葵如何转动了;发现电视里的环保广告多了,发现人们都在学英语了;发现战争太可怕了,美国太霸道了。还可能说到学习生活中的发现。如,发现语文书变了,课文比以前有趣了;发现老师讲课方式变了,学校活动多了;发现应用题有五种解法,记生字也有窍门;发现新老师像朋友一样,同桌也不讨厌了。教师根据学生说的,适当总结评价:你们几位说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发现,你说的是学习中的发现,真是有心人!通过这样来肯定学生的发现,开启学生的思路。

  3.引导学生读习作提示,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发现清楚地告诉别人。要求把发现了什么以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题目可以用我发现,也可以自拟。

  三、自主习作,因材施教

  学生构思后自主习作时,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对全班的习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选择典型的习作(如,过程写不清楚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相机评价,具体指导。

  四、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选典型习作三至五篇,读一个评一个,师生共同评议。从是否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了、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评议。结合评议,引导学生对所评习作口头修改或补充。然后,各自修改习作,进行誊抄。修改时先自己修改,再请小伙伴帮助修改。

  五、佳作欣赏,激励评价

  此环节安排在批阅习作之后。首先,选出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各具特色的习作,请小作者读给大家欣赏,师生简要地进行品析;然后请这次习作有较大进步的学生读他们的作品,教师点评鼓励。最后,教师总结,不仅表扬学生作文的成绩,更要表扬学生的发现和创造。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篇4

  设计理念:

  让学生对常见的小蚂蚁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带着“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的观察任务,在自主的观察中,不断改进观察方法,获得对小蚂蚁的直接认识,实现学习表达的多元化,自主化。

  设计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2、尝试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观察过程,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内容。

  4、培养学生关注、亲近自然的感情。

  教学工具:

  放有蚂蚁的杯子、白纸、放大镜、昆虫观察盒、小木块、小塑料泡沫、纸条、画笔、水槽、烧杯、小红纸等。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捕捉几只蚂蚁。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画蚁

  1、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捕捉几只小蚂蚁,你们捉到了吗?

  2、你们是怎么捕捉的?

  (用饼干引诱;用糖果引诱……)

  3、看来同学们捕捉的方法真多,现在老师请你用笔画一只蚂蚁,你行吗?

  4、请画得最快三位同学把画贴到黑板上展示。

  (学生画蚂蚁,然后到黑板上贴蚂蚁图。)

  二、观蚁

  1、我们捕捉的蚂蚁是不是与他们画的一样?那么我们来看看捕捉来的小蚂蚁。

  (设计说明:教师的这一问,旨在引起学生的注意:我们捉的小蚂蚁到底是怎么样的?促使学生从内心出发迫不及待想去观察的欲望。)

  (学生观察蚂蚁)

  2、哪位同学代表小组来说说?

  (学生发言,但会有分歧:

  小蚂蚁有八只脚;小蚂蚁有六只脚……

  小蚂蚁分成头和身子两部分;小蚂蚁分成头、身子、尾巴三部分……)

  3、看来,小组间是同学出现了分歧,是不是观察中遇到了困难?

  (蚂蚁小,看不清楚;蚂蚁总是爬来爬去的,很难看清楚。)

  4、怎么办呢?各小组可以讨论一下,想出方法进行观察,想出一种就在纸上打一个五角星,看哪个组的五角星多。

  (设计说明:问题不是老师给的,而是学生在观察中生成的,新的问题促使学生探究。)

  (学生思考、讨论)

  5、你们组得了几个五角星?(学生回答)

  6、有没有比他们多的?(学生回答)

  7、比他们还要多的组有吗?没有。那就请你们小组来介绍一下最好的三种方法,其他的组听仔细,有没有说到你们的方法,如果没有,一会儿你来介绍。

  (拿食物来引诱它,不让它乱跑;

  有毛笔上的毛夹住蚂蚁,然后用放大镜来观察;

  用胶水站住蚂蚁来观察;

  把蚂蚁放在水中的泡沫塑料块上观察……)

  (设计说明: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启学习的思维。事实上,学生虽小,但其创造力和想象力极其丰富,往往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

  8、大家的方法真多。老师这里有这样的观察仪器(出示)它叫昆虫观察盒,把小蚂蚁放在里面,便直接可以观察了。我们每个小组选用一种观察方法,需要的器具请各小组长选择领取,看看蚂蚁到底是怎样的?它有多少节?多少脚?脚长在哪里?头又是怎样的?观察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学生观察,老师巡回参与活动)

  三、说蚁

  (一)按顺序说说蚂蚁的身体

  1、谁能代表自己小组说说小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说话前先考虑一下说的顺序。

  2、你打算用哪一句话作开头呢?例:好奇怪的蚂蚁。

  (头——米粒般的;有触角嘴——尖尖的眼睛——小小的身体——分三节;三对足脚-——细长,比身子长颜色——褐色)

  (二)拓宽思路

  1、刚才我们初步观察了蚂蚁的身体,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蚂蚁在干什么?

  (爬来爬去很着急的样子)

  2、小蚂蚁在想什么?

  (想家想同伴想妈妈……)

  3、那怎么办?

  (送小蚂蚁回家)

  4、小蚂蚁的家在哪里?

  (在大树下;小蚂蚁经常在墙角边的缝隙中爬进爬出;花坛里也有小蚂蚁……)

  5、那我们一起送蚂蚁回家吧。

  (三)综合(说说观察蚂蚁的过程。)

  1、刚才我们对捕捉来的小蚂蚁进行了仔细的观察,有了许多新的发现,最后我们还把小蚂蚁送回了家。现在我们把整个观察过程连起来说说看。

  (学生自由练说)

  2、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有困难的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师生评议。

  四、写蚁

  1、来,我们给习作拟个响亮的题目。

  (小蚂蚁观察记奇怪的小蚂蚁我送小蚂蚁回家……)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特色提示:

  本设计采用了“捕、画、观、说、写”五步法进行观察作文的教学,旨在创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

  1、创设轻松的氛围,丰富的材料——张扬学生的个性。在整个探究性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基本的组织形式贯穿始终。学生的自主学习一直与合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探究小蚂蚁的方法中,学生围绕初次观察中生成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位单位充分地、自主地展开讨论和交流。

  2、任务驱动,问题激励,教师指导——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在画蚁后,教师指出;我们捕捉来的小蚂蚁是不是和画上的蚂蚁有同样多的节,同样多的脚?这促使学生迫不及待想去观察小蚂蚁,教师顺应学生的愿望作第一次对蚂蚁的观察,但显然要看清如此小的而且在不停地爬动的蚂蚁是非常困难的。观察中生成了新的问题,在任务的驱动下,促使学生找到问题的所在,然后各组在教师提供自助餐式观察材料中选择器材,进行第二次的观察尝试,学生在不断改进的观察方法中也完成了对小蚂蚁身体特点的观察。

  3、注重观察,重视发现,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用我手写我口”。学生捕捉到的蚂蚁虽然大同小异,但也会有品种的不同,大小的不同等产生差异。因自己的观察而有所发现,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按顺序说,不仅仅是一般的告诉,它蕴含着自己丰富的情感,抒发出对蚂蚁的认识和思考。表达的多元化,自主化为完成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进行童话情境作文,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2、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二、教学重点:观察童话情境,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说话能力。

  三、教学难点: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一段童话。

  四、课前准备:头饰、幻灯片、投影机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童话

  2、同学们,你们听过童话故事吗?那么你们上课时学过童话故事吗?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

  (二)进行语言训练

  我喜欢童话故事

  1、 在“喜欢”的前面加一个词,说出我怎样喜欢童话故事。换上(多么、非常、很、太、十分等词)

  2、 问:你为什么喜欢童话故事呢?

  (引导学生讲完整话)

  例如:因为童话故事很好看。(很生动、很好笑、很有趣、很有教育意义……)

  3、谁来讲讲你认识的小动物?(让学生多讲)

  导语:这些小动物太可爱了。我们在童话里把这些动物或物体写成像“人”一样说话,像人一样问问题,像人一样做事(板书:“人“说、想、做。)就可以了。

  4、举例:

  5、看图说动物:(出示:小蜜蜂、小蚂蚁、小狗、小猫、小猴、小白兔……)抓特征指导讲。

  小结:现在我们就用这两只小动物来编一个童话故事好吗?(板书:动物)

  (三)看表演骗童话故事。(学生一边看,一边口述)

  1、自由编故事。

  2、请个别同学讲故事。

  3、出示课题:小×和小×

  (四)自骗童话故事。

  1、根据自己喜欢的两种浊动物编一个童话故事。(可以是学习上、劳动上、生活上的)

  2、请个别同学上台讲童话故事。

  3、 总结。

  (五)作业。

  1、回去把自己编的童话故事讲给家人听。

  2、班搞童话故事展览。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相关文章:

小学《观潮》教学设计10-30

小学生《感恩》教学设计(通用5篇)12-23

人教版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12-22

小学《蜘蛛开店》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12-28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设计12-28

小学美术《黑与白》教学设计12-20

小学数学方程教学设计12-30

小学语文备课教学设计12-26

小学语文《春天》教学设计12-18

小学人物作文教学设计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