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读后感

时间:2021-01-10 12:33:5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美术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快来参考读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术读后感

美术读后感1

  这周去送印学美术,一进教室,老师就对我说:“小印画画用色很大胆,别看她文文静静的,画起画来可泼辣了,画得很大气”。

  其实这话,印爸也对我说过,但是我没太在意,也许我不爱好画画吧,这次又听老师说了一遍,我还是不是太上心,难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吗?

  其实给她报画画,我不是很情愿的,因为我带她去看了跳舞、钢琴,但是她不爱学,就是爱识字,结果给她报名了,现在学的还行,至于画画,是邻居推荐的,我想反正不能让她闲着,报就报吧,先画着吧,就这样学了起来。

  去年元旦的时候,我进去听老师讲解学生的作业,当时画的是一个圣诞老人,班级里十来个孩子,老师讲完了,有个爸爸说:“我家孩子怎么不如别人家孩子画得好呢?”。

  老师愣了一下说:“那你觉得哪个画的好?”。

  那个爸爸指着印的作业说:“她画得挺好,挺大气的,挺饱满的”。

  当时印画得圣诞老人布满了整个画面,其余的什么都没有。但是在我看来,我也和那个爸爸说的一模一样,总觉的别人家孩子画得好。

  现在想起这话还记忆优新,我认为,干什么都需要天赋,如果你脑子里没有画面,就画不出来画,正因为想的不一样,每个孩子画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画面的布局,颜色的搭配等,都是不一样的,我认为印对这方面有一定的天赋,她想想力很丰富,对色彩有独特的见解。

  有一次作业是画花,她和别人与众不同的是,她用了红色的砂纸,绿色的叶子,白色的花芯,无论是布局还是用色都很特别,画面很协调,我觉得还画得挺好的呢。但是她在家是不画画的,只靠老师教得一个半小时,因为她不怎么喜欢画画,我也不强求,但是每次她的作业都在中等以上,至少我这么认为。

  也许这就是她自己的天赋吧。

美术读后感2

  几天前妈妈给我买了几本新书,有一本是丰子恺写的《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我当初只是随意翻了翻,就放下了,看起了别的书。两天后,我把其他的书读完,就拿起了丰子恺的这本书。

  刚翻开第一篇,那个题目就吸引了我,题目是《独览梅花扫腊雪》。作者的弟弟如金活泼幽默。他们的爸爸收留了孤独的老人王老公公,并声明“养死他”(作者的家乡话,即:养他直到老死)。当小男孩听到时觉得可怕,好像是“打死他”,“杀死他”的行为,到后来明白了是好意才安心。读完这篇文章后,才发现题目原来也是“do,re,mi,fa,so,la,si”,是一种记忆音阶的有趣方式。小男孩如金,把自己的一家人看成一个个音符,我感觉如金这种做法很有创意。家人们在生活中的行为犹如音乐中的转调,演奏出一家人和谐的乐章。我想我有机会也要学学如金,给家里平常的生活增添乐趣。

  如金的姐姐逢春更喜欢美术,从她学习美术的一些经历中我读到了许多有趣的美术知识。逢春一有不会的美术知识就去问爸爸或老师,我敬佩她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因此,她也积累了好多知识。

  这本书将枯燥的艺术基本常识融化在平易的小故事中,讲述风趣,情味悠然。我当初真是小瞧了这本书。

美术读后感3

  《少年音乐和美术的故事》这本书,一看题目就知道是分为音乐故事和美术故事,读了这本书之后的我,真想用一个词来形容——受益匪浅。

  就说音乐的故事吧:丰子恺看见爸爸小时候用语文汉字来记住,"独揽梅花扫腊雪",顾名思义,就是 do re mi fa sol la si, 一看感觉很好玩,所以就爱上了音乐。丰子恺叫爸爸找了一位教音乐的老师,名叫"华先生".学着学着,丰子恺说音阶就好像家庭中的七个人物, do 是最重要的主人,故称"主音", sol 是主妇, 就这样依次排列。后来呢,我又在书里学到的口琴是怎样吹得,风琴是怎样弹的。有知道了 violin 原来是小提琴的意思……而且,丰子恺只要一听说有新的乐器,就向爸爸要钱买新的乐器。

  看了这个故事,我想起了学书法的经历:我上了大班,就是因为看到了姐姐有学书法,而且看了姐姐拿毛笔的方式,还有姐姐用笔的写法,就像画画一样,感觉好玩极了。所以,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学毛笔了,也就开始喜欢上毛笔了。我在林老学了书法以后,我每节课都上的津津有味,所以,自从,我就爱上了书法。在学书法期间,我经历了许多的字体,先是楷书,写久了,看到了隶书,一看隶书的字很大气,就换了隶书;后来妈妈带我去了博物馆,看到了行书,因为看到了行书是连笔字,所以就叫了林老师给我换了行书;接着我看到了我朋友写了篆书,因为篆书写起来想画画,就换了篆书……最后,我学到了草书,草书就一直练了下去。在 20xx 年上半年,艺术节学校第一名,就因为我没有专心练好一种字体,在学区里得了个三等奖,后来,我努力练好一种字体,在瑞安市得了一等奖。就这样,我悟出了一个道理:

  做事要专心,不要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不然,一件事也成不了。这件事做一点,那件事做一点,就会哪件事也做不成的。

美术读后感4

  为了更好地领会新课程的精神,把握好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有的放矢的落实新课程,我认真品读了《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一书,重点学习了“教学评价”和“学习方式”两部分内容。

  首先,在教学评价方面要指引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向。评价这根“指挥棒”自身的坐标很关键,一旦方向错误,就有“全军覆没”的可能性。因此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教学,决定着教学的方向。由此可见为学生指引评价的方向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引领学生欣赏同龄学生的优秀作品,然后结合平时的教学与实践逐步欣赏大师的作品,初步感受名家的风采,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美的,怎样的作品就算优秀作品,这些学生、大师的作品好在什么地方,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去学习。儿童绘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评价:1、构图是否饱满2、线条是否流畅3、造型是否准确4、色彩是否丰富 5、创意是否新颖独特等。手工作品可以从:1、造型 2、表现手法3、材料选择4、制作的技法5、创意6、色彩7、造型等方面去考虑。

  其次,要拓宽学生自评、互评的空间。小学美术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学生自评、互评合理巧妙地运用能促进学生克服胆怯、自卑的心理,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潜能:对于美术方面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可以从非智力因素方面进行评价,比如:“这幅画画得很认真”、“这位同学这堂课很专心”、“这位同学的每次作业都能及时完成”、“这位同学很大方,和其他同学合作时常常拿出自己的工具材料和大家一起用”、“其他同学很乐意与这位同学合作,并且合作得很愉快”……而对于学有所长的学生,可以先让那些“差生”说说“这些同学的作品中你最欣赏它什么”, “你觉得这些作品中哪些地方最成功”。然后再让这些优秀学生自己说说作品中有那些不满意的地方,准备下次如何修改等等。

  总之,只有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正确的评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让“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真正深入到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内心深处。

  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新课程中提出的发展性评价对于教学的作用,多元评价的原则与方法,以及在新的教学评价指导下学习方式的变革方向。记忆尤为深刻的是书中提出了6条对于教师进行自我评价的建议:

  一、我讲课占多长时间?学生参与美术活动和完成美术作业有多少时间?学生情绪怎样?

  二、、我上课的情绪和态度得当吗?我提供了多少讨论的话题?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怎样?

  三、我提供的资料和图片对学生有用吗?我的提示对学生有指导意义吗?

  四、我的课前准备充分吗?哪些问题我没涉及而学生提出来了?我处理得当吗?

  五、教学效果能更好一些吗?如果再上一次,我会怎样做?

  六、我在教学中学到了哪些东西?我给自己打多少分?

  我觉得这6条建议太好了,对我反思教学不断提升自己太有帮助了。于是,我把这6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铭记在心里。每节课后,都依照这6个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教学中的成与败。

  我发现自己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绪和调控自己的教学情绪方面做得很不够。总是因为学生的纪律不好、用具准备不好,而影响自己的教学情绪。有时甚至当堂数落学生,这样又反过来导致学生的学习情绪下降,这样不断的形成了恶性循环,我对此十分困惑。

  从学习中我知道了新课程的教学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于是我换了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学生因为没带美术用具而四处借,虽然他破坏纪律,但是他的初衷是好的,他是因为对美术学习有极大兴趣,对完成作业有极大愿望而导致的这一错误行为。谁能保证不忘记事情、不犯错误呢,孩子更是难免。犯错误的时候最需要的是谅解和机会。想明白这些,我便转变了自己对这些学生的教学态度。再遇到这样的现象,我就以温和的引导取代严厉的批评。先是表扬他们的认真态度,再肯定他们作品中的优点,最后提出要求:每学期只有三次忘带用具向同学借的机会。这样一来,我的谅解换来了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在我的宽容和期待中,我看到了他们在慢慢改变。

  在读书过程中我还感悟到:要以学生的获得为教学准则。

  每一节课,我都留心观察上课爱溜号的学生。我渐渐的发现,他们爱与人争论,而且争论时的思维特别敏捷。于是,我有意识的在课堂中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有争论的话题。每次讨论时都见到他们活跃的身影。慢慢地,这些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时间由一两分钟延长到四五分钟、十几分钟,他们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也明显的提高了。

  面对新课程,作为美术教师的我还有许多亟待完善之处,只有通过多读书、多思考,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和反思的效率。

美术读后感5

  在前不久,爸爸给我买了一本叫《少年音乐和美术的故事》,这本书讲的是音乐和美术,但我更加喜欢音乐的故事,少年音乐和美术的故事读后感。

  我最喜欢的还是有音阶的故事,就是独揽梅花扫腊雪这一篇文章,它讲得是爸爸收养了王老公公,对他唱起了音阶,意思是让"我"去雪腊扫花梅揽独,然后"我"又将爸爸说的那样给家人们分音阶,爸爸是do,姆妈是sol,以此类推。

  在其中写法比较好的就是"养死他",我们看表面会觉得是把王老公公给养死,实际上是想把他养到死为止。还有单单一个音阶,他就可以让家里每个人都成为音阶当中的一员。

  但是看了后面几个故事,我觉得对丰子恺很是好奇,他是在学习方面坚持不懈的人,他从一开始就学口琴,又学风琴,又学小提琴,特别是在学小提琴的时候,姨丈训练他怎样拉小提琴的时候,他全部通过,在平常的练习当中,他的身体也有多处伤痕。

  我们一定要像丰子恺一样坚持做一件事情,有始有终。

美术读后感6

  一直以来,都因为工作忙而疏于静下心来读书,总借口没时间而不能够静下心来学习。可最近,一本孙起英的《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美术教育》却让我有如获至宝、如遇知音之感。读这本书感觉不像在阅读书籍,而是像与一位耐心、睿智的长者聊天,他的丰厚学识、他的思想、他的智慧正慢慢地滋养着我心灵。

  在美术创作活动中,我曾发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孩子拿着笔不知所措;有的无目的地在纸上胡乱涂画;有的东瞅瞅西望望,看到同伴画什么便画什么……幼儿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都是由于学前幼儿具有目的性不强、构思能力不完善并易受他人影响等特点造成。本书在实施操作篇中给了我几条很好地建议:首先应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的、幼儿感兴趣的题材作为创作题材。其次,创作开始前,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提问或者谈话活动,帮助幼儿明确创作主题、与创作相联系的绘画内容以及可以如何表现等。再次,应为幼儿提供简单易学但具有变化性的绘画材料。最后,在幼儿绘画过程中,教师应多观察,当发现幼儿停笔不动或左顾右盼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幼儿的意图、心态,多给幼儿正面回应,找出幼儿成功地方加以鼓励,并通过问题的引导以建议的提出等方式引导幼儿明确自己的创作意图,如:“刚才想画什么的?”“哪里不会画了?”“看看旁边小朋友画了什么,对你有启发吗?”……通过言语上的提示、问题的启发,帮助幼儿找到创作的方向继续下去。

  还有在美术教学中我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活动结束了,仍有些幼儿因种种原因还未完成自己的作品。那么这时教师该不该进行活动评价呢?怎么评价?很有幸在本书的发展评价篇中我找到了答案:首先,教师要观察还没有画完的幼儿有多少,如大多数没完成,不必着急评价:如只有少数几个就可以进入评价环节。其次,教师要将这些没有画完的幼儿作品与画完的展示在一起,并与未完成的幼儿说:“等有时间你们还可以画!”评价过程中不要回避这些作品,因为他们只是没有时间继续画,并不是画得不好。最后,老师要分析没有画完的原因,如果只是因为在构思、构图上比较复杂,所需时间长,教师只需为他们提供再次作画的时间就可以了;如果是因为在创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可与幼儿交流:“今天在画画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下次需要老师帮助吗?并对其作品给与肯定,以增强幼儿下次创作的信心;如果是因为不能集中注意力,易受外界环境干扰而延长时间,则有必要对其进行行为习惯上的培养。

  如此好的建议还有很多,推荐大家有空时赏析。

  读完这本书后我如闭塞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我又进一步理解了“教育艺术”、“教育智慧”的深刻含义了。

美术读后感7

  近日,我拜读了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发行的疑难问题解决丛书之《美术教学36策》,这本书,书中用生动的案例,浅显的语言对《美术新课程标准》做了详尽的诠释与解读,使我收获颇多。

  美术新课程标准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实践性,注重艺术与生活联系。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而欣赏、评述则是倾向于文化品味和素质品质;综合、探索则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从新课程标准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赋予了新教材很多新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下面我结合《美术教学36策》对这四个学习领域的理解说说我的感想。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新课程中占有很大一部分,它是指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的造型能力。“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表现手段;不仅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这一全新的学习领域是对美术教育观念,教学目标及方式的一种突破。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思维定势,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接点,设计出丰富多彩并突出美术学科特点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这一领域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合作学习指导法,合作学习是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会表达个人想法、尊重他人观点;学会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将个人融入集体中、齐心合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其次是问题发现与探究指导法,即学生主动学习,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不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和书本的间接经验来获取知识,而是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识技能。教学不仅局限于课堂,而是从封闭走向开放,由课内联系课外。比如上海市东荷小学美术教师用探究式指导法进行写生教学。首先,为学生创设了分析、理解写生对象的过程。如在写生蔬菜时,引导他们亲自掰下菜叶,了解菜叶的排列规律和造型特征;亲自切开菜心,了解菜心结构。其次,引导学生自己摆放静物、组合景物,让学生主动探索疏密、节奏等形式美的规律。通过激烈的争论,小组间的比较以及优秀作品的欣赏后,虽然教师没有任何示范,但学生们对构图的方式也有了基本了解。

  其实,新课标带给我们的远不止上述的新理念,它更是一次课程的改革,一次观念的革新,这些革新后的理念和教学方式,都要依赖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贯彻和实现。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一定要树立起新的教育观,了解新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与时俱进,真正将新课程标准落实到我们的美术课堂中。

美术读后感8

  学术,是一个很严肃的概念。小学教师虽身在一线,但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教师们对专业的科学、客观、理性的思考得以通过规范的学术文章呈现出来,形成了颇具系统性的基础教育研究,尤其是有效教学的研究,让教师们更加关注自己教学目标的达成和目标达成的效益。于是,“有效教学”就成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学术研究的核心之一,也成为新一代教师们不断探索,不断进取、不断提高的积极因素。

  “有效教学”目前研究的方向主要针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和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人们试图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考察教学的最大效益,从目前前人的研究结果来看,有五个方面的因素会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

  1、教师所掌握的实际课程领域的知识和教学内容的知识;

  2、教师使用教学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3、教师自我反思的能力和自我批评的能力以及自身专业化的品质;

  4、教师的移情能力与尊重他人的品德;

  5、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

  《有效教学---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一书将有效教学研

  究关注的重点放在了3个方面——

  1、教学是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2、教学是否有效的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3、教学是否有效发展教师的教学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即从学生的学习视角来反思教学是否有效

  此书虽是针对小学美术专业,且读者就是教师,但他的切入点

  是以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入手,无论教师采用哪个教学版本,均针对教学中出现的普遍现象加以剖析,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每一个问题都从学生的视角提出,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去反思,让读者(教师)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并对照分析解决问题途径的不同与差距。

  此书的理念是建立在新课标的基础之上,分别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教学领域的教学中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用7个章节来系统地阐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以及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深入浅出,让人不禁有茅塞顿开之感!的确让我从中找到许多课堂教学中不曾发现的问题症结所在,并感叹于他人的智慧与能力,让我受益匪浅!

  书有细看、粗看之分,对于这类学术书籍,我认为应该细看,不仅要细看,还要对照着看,从而能更好更快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仅要对照着看,还要不局限于书本,因为问题产生的方式不可能会按照书上的情景出现,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不止一条,所以解决问题不必“按图索骥”,而要“推陈出新”。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看过书后真正将自己的教学效率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要用自己的智慧、方法、能力,给孩子们装上“慧眼”,让他们能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评价美!

  谢谢此书给我以动力!所以,设定一个目标,朝着它努力吧——为自己,也为孩子们!

美术读后感9

  美术活动是孩子比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在活动中幼儿手脑并用,不仅发展了手部的小肌肉,同时还促进了大脑的发育,对于幼儿智力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在指导幼儿开展美术活动时,怎样的引导幼儿大胆的绘画?以及教师怎样运用好美术活动中的范例?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我重点阅读了书中实时操作篇中的几篇文章,在书中我得到了一些收获。

  书中讲到要让幼儿大胆的作画,就要给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如要信任幼儿,用和蔼的态度与幼儿交流,尊重幼儿有不同寻常的想法,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模式去限制他。还要给幼儿提供适合的、多样的绘画材料。如提供给幼儿的纸不能过小,幼儿在绘画时会放不开手,提供的材料要充分,不要害怕孩子会弄脏而不提供,要让幼儿在多种材料的吸引中有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尽量的用情境、游戏的形式开展绘画活动,这一点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很明显,活动中用念儿歌、或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幼儿参与的兴趣就会很高,反之,兴趣就会有所减少。根据不同的美术活动,怎样创设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情境,还是需要多思考的。此外,尽量采用“鼓励法”评价幼儿的作品。教师要努力的去读懂幼儿的画,充分了解孩子“稚”“拙”的特点,站在幼儿的角度评价幼儿作品,对于个别幼儿讲不出画的是什么,教师不要着急,要引导幼儿,肯定孩子的优点,千万不要用成人的标准来挑剔。充分肯定的欣赏将逐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注意对幼儿的要求要循序渐进的。

  在引导幼儿学习绘画的时候,绘画的范例是我们经常运用的工具,如何更好的运用它,什么时候用?怎样用?用什么样的范例?在书中,我也找到了一些答案。首先,范例要有美感,有美感的作品才值得欣赏,幼儿从中得到收获,而不美的范例就不能为幼儿树立很好的榜样,让幼儿的观察机会丧失、观察能力得不到发展。,思维得到禁锢,创造能力也受到发展的限制。其次,范例的描绘方法应该是适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是他们能够合理接受的,积极健康的,太成人范画不适合幼儿来欣赏。其三,范例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事物的形态,可以启发幼儿的思路。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还是收获很多的,书中讲到关于美术方面的理念,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都可以运用到,对自己的业务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美术读后感10

  最近我读了丰子恺的《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受益匪浅。

  书中主要讲述了丰子恺小时候关于音乐故事和美术故事的事情。其中有几篇很好看,让我给你们说一说吧:音乐故事中的《独揽梅花扫腊雪》我很感兴趣。故事中以:独、揽、梅、花、扫、腊、雪,代替音符1、2、3、4、5、6、7,读起来还朗朗上口,又特别像诗句,太有意思了。

  我对美术故事就更感兴趣了,谁让咱的特长是画画了呢?美术故事中的《初步》讲的是分子恺的表弟镇东学走路,他学走路的样子很像画家米勒的名画《初步》,于是丰子恺就照了一张像,洗出来还真挺像,这一洗,倒惹的他们美术老师的儿子一个劲要看。

  一个故事《洋蜡烛油》也很有意思,讲的是:丰子恺和她姐姐准备点蜡烛看书,他却无意中发现用蜡泪可以印出图案。于是他们把蜡泪按在洋娃娃的脸上,在把黏土往里面一塞,最后取出来,就可以印出来一个图案了。

  以前我只知道有国画,可我却不知道国画又分为工笔、写意和速写。这本书我对音乐和美术知识了解了更多。这本书让我更加的喜欢艺术的殿堂了。

【美术读后感】相关文章:

美术说课稿12-16

大班美术教案05-31

美术教师简历03-15

美术教学反思05-21

美术教学总结05-08

冀教版初中美术说课稿 美术的世界11-02

美术桥的教案05-31

美术教案3篇05-27

美术教师工作鉴定05-26

小学美术的教案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