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作文

时间:2023-10-05 14:07:05 阅读 我要投稿

(合集)阅读与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阅读与作文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合集)阅读与作文

阅读与作文 篇1

  阅读如同是生命这场旅程的相册,每一页都有别样的风景,每一篇都有异样的情愫。点点墨痕,浅浅地相遇,谁披着星辰越过千年款款而来?让我与众不同?

  阅读,我的故土,东关城楼上的杲杲日出。

  扬州,一座因太白送友人写下的诗句而闻名的老城,守着江南的韵味,在江北安安静静地待了千百年。多少外来人也吵不醒他们的黎明时分,古街,青瓦,小楼,一切在成长开始的的阅读中鲜活明媚。故土的清晨天穹泛着鱼肚白,头顶呈半睡半醒的青黛色,不知哪方高人用沾染了朱红的笔点了水面天境,慢慢地晕染开来,又似乎有调皮的'孩童取了油画棒,将白云涂得厚厚的。先前是没有光亮的,而眨了眼,错过了这个瞬,万丈光芒从云后渗透出来,头顶是水铺的一层浅浅的湛蓝,须臾一线吐复落。阅读,自然之美,车水马龙后的宁静安然。

  阅读,东坡明月,失意痛苦后的从容不迫。

  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夏醉;倚轩听江,高唱着大江东去。子瞻受了小人泼来的污水,笑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满怀豪情,不快抛之脑后。“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一排短松,守候着生死离别的深情,“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一杯浊酒,凝结了壮志难酬的感慨;“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只小舟带走了蛇营狗苟的烦懣;“竹杖芒鞋轻胜写,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袭蓑衣,织就了雨打风吹后的宁静。阅读,宋词之韵,子瞻墨迹下的一腔豪情。

  阅读,生活之花,盛放于子夜的温暖真情。

  靛色是夜的颜色,和星星交相辉映午夜的黑暗闪亮着曜石般的眸子,而那些微弱着光辉的星辰在亿万年后终被看见,仿佛听透了尘事般露出肃穆的光芒。母亲总在这个时候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敲打我的房门催促我休息,我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空调的声音愈发的响起,母亲走回她的房间,我叹了口气。第二天,在凌晨三四点被迷迷糊糊的吵醒,身上盖着毯子,电脑上的文档早已保存好,一杯开水氤氲着白雾。我发问我何时这么关心我母亲?不禁热泪盈眶,阅读,生活之情,一个母亲心的切切关怀。

  阅读尚未完结的人生,站在十三岁,淋一场小雨,静而感受,阅读,让我与众不同。

阅读与作文 篇2

  小人书也叫连环画,是我在幼儿和青少年时期的最爱,也是我丰富的精神食粮。

  记得还是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看见的第一本小人书,名叫李逵下山,虽然还不认识文字,只是好奇地看画面,却被书中李逵英勇打虎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住。于是就拿着小人书缠着大人讲故事,非要弄清书中画面的来龙去脉。然而接触了这本小人书以后就爱不释手了,无奈是借别人的小人书,只能悻悻然地还给人家。

  自从看见小人书后,好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高兴并喜欢着,我就天天闹着要李逵的书。我奶奶就到县新华书店去买李逵下山,可是书店没有这书。她只好去别人家里借了几本其他的小人书给我看,我却非要一本属于自己产权的李逵的书不可。奶奶没有办法,只能又去借几本小人书来应付。

  翻了这几本小人书后,才知道原来不止李逵下山好看,还有三国演义、武松打虎、闯王进京、等等都非常吸引人,一批自己认为武功高强、神通广大的英雄好汉,在无知的小脑袋中生根发芽,成为幼小心灵中的偶像。也难怪韩国总统朴槿惠喜欢三国演义中的赵云,把赵云作为自己的偶像。

  从此,我开始千方百计收集小人书,到了读小学的时候,已经收藏了几十本,还专门做了个箱子装小人书,号称八宝箱。每当有同学来我家想看书的时候,我就把八宝箱拿出来,让他们挑选着看。我们村里有三、四个小孩家里都有收藏几十本的小人书,我们就经常互相交流小人书看,看完后各归各的。也有拿出部分小人书互相对换,对换以后就是产权转移了。偶尔,也去地摊上租小人书看,把有连续故事的情节补上。

  小人书让我涉猎了许多历史故事,如水浒传的林冲、武松、李逵、鲁智深等,三国演义的吕布、赵云、马超等一批绿林好汉和英雄人物,都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像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正义举措和侠义精神,都会拿到同学中宣扬。当时对于小人书的痴迷程度丝毫不亚于现在小孩玩游戏机。

  小人书的绘画技巧让我惊叹和佩服。一本书中的每一个人,都画得神形兼备,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都能区别每个人。还有用特定的符号来理解动作,如用细线条表示速度,小星星表示撞击,手掌印表示挨打,人口冒气表示人物对白的口白等等,简直妙不可言。后来还出现了红楼梦、地道战等一批电影连环画。

  小人书的魔力在我小时候的身上,还呈现出不可思议的'功效。有几次我病了,喝下中医并不怎么见效,然后就带病看小人书,不看不要紧一看就立马舒服起来,过一阵子整个人就生龙活虎了。小人书除了丰富文娱生活外,居然还能够解除肉体上的不适,可见精神力量的重要。

  在困惑、动乱的年代里,十分缺少影视音像作品,只有小人书伴随着我走过童年、少年时期,也启蒙了我阅读于欣赏的兴趣。当我进入青少年时期,这种看小人书的兴趣,就顺理成章地转向阅读文学作品。

  阅读兴趣的驱使,我又转入借书看书的行列,读起小说、剧本、散文、诗歌来。小人书是当时的童年读物,现在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小人书应该是文化进步的一个里程碑。

阅读与作文 篇3

天灾无情人有情

  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我年龄小,又没经历过地震,所以刚开始我并没太往心里去。但当看见电视新闻中播出的画面时,我震惊了,那一处处废 墟、那一张张因为失去亲人而痛哭的脸,让我觉得十分悲伤。这是一场天大的灾难,只是一瞬间啊,公路裂了、桥梁断了、学校没了、亲人走了,真是让人难以接 受。

  为了表达全国各族同胞对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发布公告,将20xx年5月19日至21日定为全国哀悼日。在19日下午2时28分,所有汽 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拉响,全体人民默哀3分钟。我们也站起身,低下头,为在汶川大地震中逝去的人们默哀。

  在我闭上眼睛的那一刻,眼前立刻浮现出许多可亲可敬、可悲可泣的人和事——徒手挖通道救人的伊春龙、在余震发生时让医护人员先出去的手机女孩……但最令人 感动的是与同学一起被埋在废墟下的小班长林浩。他临危不乱,自救后把一位已昏迷的同学背出来后,又一次返回到废墟中去救另一名同学。但这时,坠落物向他砸 下来,林浩头和手臂都被严重砸伤。

  像这样的英雄还有许多,像武警战士、医护人员……他们都是些无名的英雄,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生命,谱写着一首首感人的诗歌。

阅读与作文 篇4

  面对着书店里的各种“解读”、“心得“、戏说”,我不禁有一种毛发直竖的感觉。我们的名著怎么了?我们的经典怎么就这么轻易地被带到了手术台上被解剖得支离破碎?

  在我的印象里,《三国》里的曹操就是一个奸臣的代表,可如今被当代的学者们连连翻案,曹操也不是儿时《三国演义》里的曹操了,成了现代人眼中的英雄、明主。在我的印象里《西游记》讲的就是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这件传奇而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壮举,可是随着各种版本的当代西游记的出现,儿时的纯真仿佛被残酷地掠夺了一般。

  我认为,经典也是有专利的,我们无权“戏说”,无权“恶搞”。在我眼中,名著是一锅锅原汁原味的美羹,任何的佐料加进去,都会破坏其原有的天然的醇香;在我眼中,名著是供我的心灵在这喧哗尘世栖息的一方净土,任何对它的改造或扩建都是对圣地的亵渎。或许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是英明的,是宽大的,但那不是《三国演义》里的曹孟德,《三国》中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莫过于曹操,而把经典中的曹操与历史上的曹操混为一谈是可笑的。我认为每一部小说都是一个世界,作者便是创世神,当《三国》里的曹操变成能臣的时候,那么那个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奸臣曹操便被我们杀死了。

  阅读经典,有时不需与时代同行。找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躲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把自己化入名著里,或成为狼烟四起时的战士,或成为盛世大族的`公子,或成为街头沦落的乞丐,或与孔子促膝而谈,或与曹操争雄天下,携悟空之手遨游天庭,随苏秦之后纵横天下。

  阅读经典,无需与时代同行,一本经典便是那个时候的经典,难道你还能从《三国》里读出马克思主义?《三国》即成,再无《三国》,名著即在,它自己便成了我们民族最宝贵的财富。一本名著就是一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开它,我们便走进了作者的世界,在这里,我们是过客,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我们在几千年的历史里游览,我们在缥缈的三界里驰骋,我们已不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说何与时代同行?

  放下历史的知识,放下所谓时代的智慧,带上一种敬畏的心态,少一些“鸡汤”式的亵渎,从现在起,进入那些伟大的时代……

  阅读经典,无需与时代同行。

阅读与作文 篇5

  阳光明媚,微风轻拂,拿着一本好书到树荫下去看,别提是多么的惬意啊!

  人们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到底有什么?只有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那么我们就要去阅读。从懂事起,就常听人说到,读书可以怡情养性,提高修养,丰富学识,拓展思维……

  从小,我就是一个寡言少语之人,别人不主动搭理我,我也不会主动去搭理别人,所以我身边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正由于没有什么朋友,自小我就特别喜欢看书。开始的时候是用书来打发时间,后来慢慢地,我便真正的喜欢看书。书中是一个美丽而奇妙的世界,有美丽的风景;有广阔而神秘的宇宙;有诗人寄托的情感;有性格鲜明的人物……而我最喜欢的便是小说,小说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令我着迷,故事中的人物活灵活现,故事中的环境描写亦是生动形象。

  我的母亲是一个不识字的人,由于我不爱说话,和母亲之间的关系不想别的母女那般亲热。而我总是一个人呆在房间里看书,我们之间的交流就更少了。母亲时常站在门口看着我,或许她也是在想要通过什么方式才能让我们之间的`关系更亲密些吧!

  有一次,母亲在门口站了一会儿,便走到我的身边,问我在看什么书,然后她又让我读给她听。就这样,我们在一起呆了一个下午。可能母亲也觉得这些书有意思吧,此后她一有时间便来和我看书,我念她听,还让我用手指着念。我们之间的关系渐渐地亲密起来。有时我们读完一本书,母亲虽然不会用什么精辟的语言来表达对这本书的感觉,但她总会用一个“好”字或“这本书还可以”来表达,而我总是微笑着对她说:“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然后我们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久而久之,母亲认识的字愈来愈多,我不用手指着念她也知道读到哪了。

  阅读确实是可以怡情养性、提高修养、丰富学识、拓展思维,但我更想说的是阅读建立起了亲情之间的桥梁,拉近了亲人之间的情感。

阅读与作文 篇6

  当书将万物迷醉,我们的思想就陶冶在它的芳香之中,深深品读书的神圣与精粹,万物仿佛尽收眼中,开怀品读,更是有一番滋味。

  “呜——”乘坐着满载书香的列车,我启程了。听着列车的引吭高歌,闻着书籍的一缕芳香,我读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间精神病院阴暗肮脏的地下室里,关着一个被医生宣告绝望的病人---安妮。但是一位老护士却常常去探访她,向小女孩表达爱与关怀。不久,小安妮摆脱了病魔的困扰,逐渐康复了!但病愈后的小安妮不想离开医院,她希望留在那里帮助其他病人。多年以后,当维多利亚女皇把英国最高的荣誉徽章别在海伦·凯勒身上时,女皇问道:“你又聋又瞎,何以能有如此大的成就?”海伦·凯勒毫不迟疑地说:"如果不是安妮,绝对没有人会知道海伦·凯勒这个名字。”

  读罢此书,我的心前所未有地被深深触动了,令我感慨万分,思绪万千,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文中那朴实真切的语言给予了我深入人心的启迪:爱是神奇的东西,也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哪怕只是一丁点爱对于生命垂危的人都会是活下去的线索,它会滋生出无穷的力量,使人信心百倍。文中的小安妮不负重望,在老护士无微不至的照料下,叮咛下,关怀下,不再疯疯癫癫,与众不同了。当康复后的小安妮无家可归,一再执着地要求留在医院里帮助其他病人时,我被小安妮那颗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心灵震憾了,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博大的胸怀!理所当然,努力过,就会有回报。病愈后的小安妮不舍不弃,在他人的讥讽下,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用心呵护着那些脆弱的生命,使一位双目失明又失去听力的残疾人——海伦·凯勒获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

  爱是一盏灯,既照亮别人,也温暖自己。捧着一颗心上路的人,一生都将生活在爱与被爱的路途中。所以,不要吝啬你的爱,让它叠加,它会被放大无数倍。

阅读与作文 篇7

  天下之事,利害常相伴,存全利而无少害者,惟书,不论贵贱、贫富、老少!观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观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了“世界读书日”,提出了“让世界上每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

  古人有:不读诗,无以言,今人有:不读书,无以言。

  说到读书,我不由得想到了《送东阳马生序》的宋濂。他为了读书,不顾天气寒冷,手脚被冻僵,冻烂,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与书为伴,书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份了。再来看看那喜爱采菊饮酒的五柳先生陶渊明,这位陶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喜爱读书竞到了忘了吃饭,可他觉得读书是件乐事。他们二位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骨,车胤囊萤学,孙康映雪学,他们都用行动励志了我们。

  阅读可以让我们丰富生活。读书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事,有许多人爱书如宝,爱不释手。因为一本好书可以影响我们的一生,一个好的阅读习惯更能助我们掌握更多的知识。所谓的.“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说的就是这个理吧!

  阅读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我们可以从平时的阅读中积累一些文化常识,从而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平时的阅读能让课外的知识融汇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从而让自己的作文达到一种“高度。”

  阅读可以励志我们,激发我们的爱国之心、阅读可以让自己变得更聪明、阅读可以让我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阅读可以让我们变得更有修养……当然,这得基于你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

  生活中处处是诗,处处是书。“图书室也是,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这是富兰克林对于读书的一个看法。我们光说读就算真的做到了去读,那能否把读的内容思索转为自己的财富呢。所谓“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悟到它的真正含义的,所以我们在读书之前得提前一个好的阅读习惯。

  一书一世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无论何时,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静下心来,不为黄金屋,不为颜如玉,让自己慢下来,与书为伴,去感受书中的另一个世界。

  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所要读的书。兴趣是最好的动力,习惯是最好的药剂。不知何意,你就会慢慢的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我们所有人都需要的最基本要求。

  与书为伴,阅读成习。

【阅读与作文】相关文章:

作文:爱上阅读 阅读之乐01-27

阅读话题作文:我与阅读02-02

阅读的作文01-28

阅读的作文05-29

阅读与作文02-16

(经典)阅读的作文09-29

(精选)阅读的作文09-28

阅读的作文06-20

阅读与作文06-19

阅读的作文(精选)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