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作文1300字

时间:2021-05-20 12:45:38 元宵节 我要投稿

元宵节的作文1300字九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元宵节的作文1300字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宵节的作文1300字九篇

元宵节的作文1300字 篇1

  夜幕刚刚降临,鞭炮连响炸开了元宵之夜看花观灯的序幕,接着华灯齐放,万家彤红,高挂的红灯照明,迎来了一片繁华夜景。

  金猴腾跃,灵范新年,祖国繁荣,活现在春天,这夜晚可真是热闹非凡,喜庆狂欢达到了顶点。

  丰富多彩的闹元宵活动隆重热烈的推出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使个本来就是辉煌壮丽的城市显得更加妖娆美艳动感,亮丽的夜晚悠远又湛蓝,繁花灿灿,闪烁其间,惊天动地的鞭炮声响连贯,天地生花,爆出彩霞,飞撺火蛇,舞龙嬉耍,狮子腾挪,宝莲明丰,鲤鱼跳峡,粉光致致的艳艳如盛开出的七彩鲜花——花仙子愿说就说愿开就开的天空神话——霓虹横挂上蔚蓝,祥云袅袅飘渺出怡然自得的春情佳话,灿烂明华的火龙遥遥飞升,扭头摆尾吐出群花,咚的一阵高兴打滚爆炸隐隐孜孜吐着火焰,啪的一声爆裂开来,撒出万把鲜花,有的活力四射几十条橘黄色光柱,流明到顶点冉冉熄灭,留下烟云也象天女散花,突的又在烟柱顶端亮起鲜红的明灯闪闪,直直的向往着人间飞挂,那情景真的如天落花雨,那潇洒劲头真的胜过生命春夏;晶亮碧玉花花,湛蓝碧空彩霞,有的是连爆着上天,一个爆炸出鲜艳七彩,又一个从中乱穿,好象是扰乱了彩花,可越是见那飞溅四射的花儿乱穿,越看到那巨大的穹隆花蓝倒倾的鲜花越加鲜艳俊美灿烂,有的是亮如翠玉,晶莹莹的五个星角上又开出五簇碎花,突的又都旋转成一个光圆,流星般探险;有的如风啁啁,有的似凰嘤嘤;犹如孔雀开屏的又奔放流星,胜似杜鹃怒放的又翩然出牡丹,那明净的花色绝对的超然于大地上的烂漫花山花海,那神妙的变换魅力决然凌驾于四季一年的风云,犹如神来的梦幻到了天上,人们的视线从生下的第一天就向往到那遥远遥远的这如梦春天——这天如梦,这思想如花,如生的永恒——犹如金猴乘兴龙大闹到天宫,吐火亮眼金睛,看透了美好新春,燃放出一段报国真情,装饰新春,火热了港城,到了美丽之境——无数的金猴蜿蜒飘舞了一会又带着对大地的那份热爱情感陡然直下,激发出一阵惊叹;有的是亮然丽丽,金银献花,随着升天的理想在静谧幽兰的夜空中浪漫,像诞生宇宙的大爆炸一样,爆炸出神圣的一个几个无数个光华穹隆,爱在里边,捧掬出心爱的玫瑰花朵向大地奉献,顶天立地的大气凛然中,也是隐含着那份执着的爱恋——

  你看,那颗——那颗绽放出的缤纷盎然,红的,黄的,绿的,青的,紫的,蓝的,白的,粉的,金光闪耀的,银亮颦颦的,妩媚含羞的,笑容可掬的,娇艳娉态的,活力四射的,红颜面容上又放深蓝的羞涩,绯红英俊的脸颊上也流泻青春风采,星星神秘的眨眼,弄的天空嘻嘻哈哈,大地山河烂漫,使孩子欢欣的不绝天伦,大人指指点点高明轩昂,就连那轿车上喇叭也被激动的连番叫唤。

  出来看花观灯的人络绎不绝,人山人海,吵吵嚷嚷,要么站在路旁,要么站在广场,要么流连往返于人潮花的海洋。而那些早已布置好的万花彩灯也象是早就获得了人们闹元宵的鼓舞,闪耀得更加光芒有力,象被春天赋予了青春的年轻小伙一样,活灵活现,熠熠闪闪,璀璨夺目,令人叹为观止。有的是呈现龙腾虎跃跨越发展气势,有的是扬扬飒飒展现去年辉煌,又挥洒大展猴年宏图,知识,智慧,信心和力量无一不在光华之闪耀中凝练出特有的人性风貌;那晶莹剔透的宫灯,红灯,彩车灯,莲花灯,金鱼灯,九龙灯,楼船灯,展台灯,也是尽显琳琅满目之丰硕成果,无一话别尽放洋溢喜庆,不胜枚举百花齐放,让游人顾盼生姿。那活泼可爱的金猴灯笼更是吸引得孩童非去摸到亲吻出春风满面,乐趣,春色盎然不可,留几个倩影纪念。火树银花,彩楼火焰,闪闪爆裂荡漾之中映衬得元宵之夜晚,明明华华,风光无限,陶醉的星月生辉,银河落地,大地灿烂。

  红灯高挂上九天,怎不惊羡得大地回春又发新芽?

元宵节的作文1300字 篇2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谓上元节,因为这节日的活动主要在月圆的夜间,通称为元宵或元夜。

  元宵的活动最主要的是灯会和灯猜。

  旧日福建,大体说来,从正月初九起,灯市便开始热闹起来,正月十三日后几乎可见各居家门前都挂出花灯。

  元宵节给新嫁女送灯,是旧日福建的习俗,各地送的灯品式样不尽相同,但目的一样:为了“添丁”。福州一带已嫁女未生男者,娘家多于正月初以观音送子灯送之,是谓送丁;嫁后已生男者,娘家可送各式的灯,谓“添丁仔”。闽南各地给新嫁女送的是一对白芙蓉灯,给嫁后已生男者则送一红一白的。灯内点有蜡烛,弄不好会把灯烧了。花灯失火,通常被视为喜事,叫“出丁”.白灯失火视为生男吉兆,红灯失火视为生女吉兆。那当然是人们一种愿望的表达。

  闽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灯节中还有一叫“穿灯脚”的习俗,即在元宵夜里,村中新娶进门的新娘子和当年生男孩的小媳妇,必须穿红着绿,打扮一新,在婆婆或其他年岁大的老妇人陪同下,手拿吉祥物,口中说吉利语,从大祖词堂的灯棚下走过,一展风采。其所以这样做,目的在于向祖宗也向乡亲介绍新媳妇。至于已生男孩的小媳妇也过灯脚,在于告慰祖宗。

  灯节期间各地都热闹非常,有几个地方特别热闹,如福州的南后街,泉州的西门街,都是买灯、送灯、看灯最集中的地方。灯的种类甚多:走马灯、关刀灯、莲花灯、兔子灯、骰子灯、钱鼓灯、薄饼灯,应有尽有。

  旧日福州南后街,有一种桔灯(与“吉丁”近音),用纸糊成.形如巨大桔子,形状简朴大方,民众多爱观赏。另外还有一种真的桔子灯,用较大的鲜桔皮制成。做法是在近蒂处切平,取出桔肉,留下空壳,再用小铁丝札一烛托,放入空心桔中,插上小蜡烛,将蜡烛点亮。桔灯烛光透过红红的桔皮,通明绚烂,成为一件具有实物美感的艺术品。曾有人写诗赞道:“何人剖桔空中点,胜看莲花大盏灯。”

  灯节期间,有些地方叠灯为山,人称“灯山”或“鳌山”。这鳌山开头只是一些有钱的富贵人家所张设,任人观赏,后来更多设在寺庙、神祠或闹市路口,让更多人看热闹。鳌山中除了干姿百态的大小花灯之外,多还摆设一些名贵的手工艺品、古董等加以点缀装饰,构成“鳖山胜景”,甚为壮观。

  灯节中的舞龙灯,是福建元宵节中最受欢迎的节目,龙灯长数1O尺,有头有尾。龙身有九节或十一节,以长帛彩绘鳞甲披盖其上,各节燃蜡烛,前导一灯球,由十数人手执舞弄,屈曲盘旋,随灯球而上下,前后敲锣打鼓以壮声势。龙灯于元宵夜在街头巡回,谁家有放鞭炮以示欢迎者,即进入该家庭院舞弄,让人们观赏,舞毕主人以薄礼相送以示答谢。这种舞龙灯,福州人称为“舞太平龙灯”。舞龙灯的龙灯,由各地寺庙札制,节后收入庙中.来年重加修饰后再用。

  灯节中还有一种灯猜颇受欢迎。灯猜也叫“猜灯谜”或“出灯猜”。谜语之题材,大体说来有几大类,一是古书中的语句,二是人物、地点、词牌、剧目等,三是动植物、器具、谚语、成语、术语等,四是字,五是不属于上述的其他内容。各条谜语的谜面多注明属于什么格,以提示和启发猜谜者。

  猜灯谜,以前多在私人离宅或某一街巷举行,后来多集中于公共娱乐场所,福州在白塔寺,泉州在开元寺,厦门在中山公园内或工人文化宫,漳州在公园内的文化馆,那些地方多是既有猜灯谜,也有大规模的花灯展览。

  灯节原是群众喜爱的传统习俗,寄托着人们祈福的美好愿望。至今福建各地仍年年举行灯节,不过灯内蜡烛以电灯代替,彩灯闪烁,展现一片迷人的夜景。

  在福建元宵节期间也有不闹灯的,那就是永定姓李的客家人。他们在正月十五日另有活动,每家每户忙于扫墓祭祖敬神,是谓“春祭”。永定李姓人家元宵不闹灯有其原因:传说唐朝高宗李治于公元6684年农历正月十五日看灯看得正高兴时,得知薛刚闹事踢死太于李奇,一下给吓坏了,从栏杆上摔下来致死。正月十五日成了李家悲惨的日子。为了让姓李的都记住这悲惨的日子,后来唐王朝统治者下令,每年正月十五日,李家不准闹花灯,违者不承认其为李家子孙,永定客家人系从中原迁来的,一直保持着元宵不闹花灯的传统。

元宵节的作文1300字 篇3

  我是非常喜欢过元宵节的。每年的正月十五,如果时间允许我都喜欢回老家过,因为在我的老家闹元宵才是正月里的重头戏,从正月十三开始,家家户户开始张灯结彩,大红灯笼从顶楼一直一溜烟地挂到一楼,门外的走廊上挂满啦一盏盏精雕细琢的大木雕灯,到啦夜晚这些灯全部被点得贼亮堂,光这些就足以把节日的喜庆渲染的一览无余,更不用说还有那些闪烁的彩灯也不偷闲来凑热闹啦……

  上面的这些还都不算什么,在我们老家闹元宵最热闹、最让人尽兴的就数那迎龙灯。龙灯在我的家乡意味着神圣、节庆、吉祥,会给大家带来好运,所以每次迎龙灯前,有把稻草窝成一个团点燃,准备去迎龙灯的人从火上跨过驱除邪气,以自己神圣干净的躯体去迎龙灯的习俗。龙灯的头和尾都是用蔑等原料扎成龙的样子,然后用白纸糊上,彩绘上龙的花纹,把龙头、龙尾打扮的非常的高大威猛、栩栩如生,与传说中的龙一样。龙身是由每家每户的板凳灯组成,每桥板凳灯上扎两个非常漂亮的花灯,上面还点缀着美丽的插花呢;当然板凳灯也有很简洁,简洁的就只有两个清一色的灯笼组成,但是即便是清一色的灯笼组成,当灯亮起来时在那夜色中也是非常亮人眼的。当夜幕降临时,在锣鼓的喧天声中,在烟花爆竹的嘭啪声中,在大人孩子的喧笑声中,龙灯缓缓起舞啦……龙灯所到之处,人们都蜂拥相迎,眼中到处是烟花所闪过的美丽、那些腾空而起的的烟花把夜空装扮的异常缤纷妖娆;耳中到处是鞭炮的劈啪声、锣鼓的喧天声、人们的欢笑声;鼻中所嗅到都是“硝烟”味,空气中到处传递着人们的幸福、兴奋、开心……

  龙灯就在人们这样的期盼中开始表演啦,在那笔直的街道上开始啦“拉灯”,“拉灯”就是龙尾想要当“老大”,不愿意跟着龙头走,所以倒转过来往回跑,迫使龙头往回倒,等龙头反映过来是怎么回事时,当然不愿意放弃做老大的机会啦,就会使出所有的劲继续往前跑,这样一来拉锯战就展开啦,哪边的人力量大,哪边的人跑得快,龙就往哪边游动,随着龙灯来来回回的游动,锣鼓鞭炮在边上不停的凑热闹,龙灯越拉得欢,鞭炮也越放得欢,锣鼓也敲得越急、就象战场上的战鼓在擂动,人们也笑得更欢、哄也起得更带劲……有些时候由于人们使出的力量不均衡,龙灯中间可能被拉断啦,而两边的人们还在往各自的方向飞奔,等到龙头发现自己的尾巴不见啦时,龙头只有放下架子在锣鼓唢呐声中回头寻找自己的尾巴归队,这个时候龙尾就象一只斗赢啦的公鸡似的`,神气地等着龙头用鞭炮和锣鼓唢呐去赔礼道歉……一直到迎龙灯的人们跑累啦,龙灯才缓缓的继续前行,远远望去那蜿蜒的龙灯真的就像是一条游动中的龙,随时准备腾空舞起。

  龙灯的精彩不仅仅“拉灯”,更精彩的还有“偷灯”和“赛高”。当龙灯到啦比较宽广的操场上时,龙尾就悄悄的把龙头围在啦操场的最中央,而龙头发现被包围时当然是想突围啦,所以就试图着左冲右突想冲出重重包围圈,这就是“偷灯”。正当这条龙灯在这边突围时,恰缝来啦另外一条灯,这个时候“内战”就暂时被搁置在一边啦,两条龙之间就展开啦“竞美”比赛,当两条龙的龙头迎面相聚时,迎龙头的人们就尽量把自己的灯高举,比赛谁的龙姿态更高昂,这就是“赛高”。由于我们是在镇上,过元宵时几乎每个村都有龙灯,所以经常是好几条龙在同一个操场上“短兵相接”,记得最多的时候是九条龙在一个地盘上盘旋争夺,那一个个高昂的龙头此起彼伏,让人目不暇接,那么多绚丽的灯把那黑夜几乎折腾成白昼啦,整个操场就只看见一片旋转的灯光……那灯旋转着旋转着,把人们所有的欢乐、把整个元宵都带进啦那旋转而开心的世界,把人们带进啦灯的五彩缤纷,带进啦欢乐的顶峰……

  我们家乡的元宵节不仅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就是山上也会被一盏盏红红的灯所装扮的,那是后辈在自家的亲人坟前点亮的灯,那是邀请已逝亲人一起欣赏一起闹元宵的灯,那是思念亲人的灯……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元宵节,是否是很热闹呢?

元宵节的作文1300字 篇4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谓上元节,因为这节日的活动主要在月圆的夜间,通称为元宵或元夜。

  元宵的活动最主要的是灯会和灯猜。

  旧日福建,大体说来,从正月初九起,灯市便开始热闹起来,正月十三日后几乎可见各居家门前都挂出花灯。

  元宵节给新嫁女送灯,是旧日福建的习俗,各地送的灯品式样不尽相同,但目的一样:为了“添丁”。福州一带已嫁女未生男者,娘家多于正月初以观音送子灯送之,是谓送丁;嫁后已生男者,娘家可送各式的灯,谓“添丁仔”。闽南各地给新嫁女送的是一对白芙蓉灯,给嫁后已生男者则送一红一白的。灯内点有蜡烛,弄不好会把灯烧了。花灯失火,通常被视为喜事,叫“出丁”.白灯失火视为生男吉兆,红灯失火视为生女吉兆。那当然是人们一种愿望的表达。

  闽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灯节中还有一叫“穿灯脚”的习俗,即在元宵夜里,村中新娶进门的新娘子和当年生男孩的小媳妇,必须穿红着绿,打扮一新,在婆婆或其他年岁大的老妇人陪同下,手拿吉祥物,口中说吉利语,从大祖词堂的灯棚下走过,一展风采。其所以这样做,目的在于向祖宗也向乡亲介绍新媳妇。至于已生男孩的小媳妇也过灯脚,在于告慰祖宗。

  灯节期间各地都热闹非常,有几个地方特别热闹,如福州的南后街,泉州的西门街,都是买灯、送灯、看灯最集中的地方。灯的种类甚多:走马灯、关刀灯、莲花灯、兔子灯、骰子灯、钱鼓灯、薄饼灯,应有尽有。

  旧日福州南后街,有一种桔灯(与“吉丁”近音),用纸糊成.形如巨大桔子,形状简朴大方,民众多爱观赏。另外还有一种真的桔子灯,用较大的鲜桔皮制成。做法是在近蒂处切平,取出桔肉,留下空壳,再用小铁丝札一烛托,放入空心桔中,插上小蜡烛,将蜡烛点亮。桔灯烛光透过红红的桔皮,通明绚烂,成为一件具有实物美感的艺术品。曾有人写诗赞道:“何人剖桔空中点,胜看莲花大盏灯。”

  灯节期间,有些地方叠灯为山,人称“灯山”或“鳌山”。这鳌山开头只是一些有钱的富贵人家所张设,任人观赏,后来设在寺庙、神祠或闹市路口,让人看热闹。鳌山中除了干姿百态的大小花灯之外,多还摆设一些名贵的手工艺品、古董等加以点缀装饰,构成“鳖山胜景”,甚为壮观。

  灯节中的舞龙灯,是福建元宵节中最受的节目,龙灯长数1O尺,有头有尾。龙身有九节或十一节,以长帛彩绘鳞甲披盖其上,各节燃蜡烛,前导一灯球,由十数人手执舞弄,屈曲盘旋,随灯球而上下,前后敲锣打鼓以壮声势。龙灯于元宵夜在街头巡回,谁家有放鞭炮以示者,即进入该家庭院舞弄,让人们观赏,舞毕主人以薄礼相送以示答谢。这种舞龙灯,福州人称为“舞太平龙灯”。舞龙灯的龙灯,由各地寺庙札制,节后收入庙中.来年重加修饰后再用。

  灯节中还有一种灯猜颇受。灯猜也叫“猜灯谜”或“出灯猜”。谜语之题材,大体说来有几大类,一是古书中的语句,二是人物、地点、词牌、剧目等,三是动植物、器具、谚语、成语、术语等,四是字,五是不属于上述的其他内容。各条谜语的谜面多注明属于什么格,以提示和启发猜谜者。

  猜灯谜,以前多在私人离宅或某一街巷举行,后来多集中于公共娱乐场所,福州在白塔寺,泉州在开元寺,厦门在中山公园内或工人文化宫,漳州在公园内的文化馆,那些地方多是既有猜灯谜,也有大规模的花灯展览。

  灯节原是群众喜爱的传统习俗,寄托着人们祈福的美好愿望。至今福建各地仍年年举行灯节,不过灯内蜡烛以电灯代替,彩灯闪烁,展现一片迷人的夜景。

  在福建元宵节期间也有不闹灯的,那就是永定姓李的客家人。他们在正月十五日另有活动,每家每户忙于扫墓祭祖敬神,是谓“春祭”。永定李姓人家元宵不闹灯有其原因:传说唐朝高宗李治于公元684年农历正月十五日看灯看得正高兴时,得知薛刚闹事踢死太于李奇,一下给吓坏了,从栏杆上摔下来致死。正月十五日成了李家悲惨的日子。为了让姓李的都记住这悲惨的日子,后来唐王朝统治者下令,每年正月十五日,李家不准闹花灯,违者不承认其为李家子孙,永定客家人系从中原迁来的,一直保持着元宵不闹花灯的传统。

元宵节的作文1300字 篇5

  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宵节古时称为上元节,中国民俗传统,说的是一元复始、大地春回的节日夜晚,天高月悬,彩灯盏盏,老人孩子观灯猜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夜幕降临,灯市里人流如潮,佳人执扇遮面,才子作画赋诗。一路灯谜谁解,烟花谁读,甚为遐意。天公作美,连日来阴雨绵绵,可到今天,丽日普照,是夜定为万里无云的好时光。

  考史知,元宵节源于汉代,说是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惠帝刘盈死,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而后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而元宵的起源据民间相传,春秋楚昭王在某个正月十五日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昭王请教孔子,孔子道“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令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是寄托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浮萍果这一说法很有意思。

  燃灯观灯起源于中国三大教其一的道教“三元说”。其内容是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而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是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燃灯观灯,汉时已有此事。到唐时,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风靡习俗。诗人卢照龄曾在《十五夜观灯》中描述元宵节燃灯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何等壮观啊。经历朝历代传承,节日灯式渐渐繁多,灯的名目内容也目不暇接,镜灯、凤灯、琉璃灯等,大家如果有印象的话,前些年上过央视的“恐龙之乡”的四川省自贡市,灯节更为旷世。其采用各式材料制作各式精巧花灯并举办“恐龙灯会”而闻名遐迩。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燃放烟花爆竹助兴。

  再说说“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新增活动,首现于宋时。南宋临安每至元宵节制迷,猜谜。初始为把谜语写于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天各一方的有情人会将思恋写于纸笺折成船形,上着点燃的蜡烛,临波放逐,寄托情愫。天各一方的有情人会将思恋写于纸笺折成船形,上着点燃的蜡烛,临波放逐,寄托情愫。不少地方节庆时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上元节,吃“五谷饭”、喝“聪耳酒”,以期五谷丰登,耳聪目明。上元节的主要活动是赏月,伴有各种游戏,过去有“火炬战”,比火炬亮的时间长短;“车战”,两台车相撞,比哪辆结实;“石战”,两伙人互相扔石头,看谁能抵得住。搞这些活动时,全村男女齐出动,或参加比赛,或敲鼓助威,或吹箫鼓劲。晚上进行“迎月”、“踏桥”等娱乐活动。迎月,大家纷纷举火炬上山。山高处迎圆月,据说谁先登山望见初升的圆月,谁当年就最有福。迎月之后,男女老少伴着欢快的歌舞,在月光下踏桥。传说,在上元月光下来回踏桥,可以康宁无祸。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国对家的概念非常讲究,虽然新年才过,很多人已奔赴异乡打拼,在这节日里,都会遥望故乡祝愿亲人安康如意。家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忙碌人世,为的就是一个安稳和睦的家庭,老人孩子以及相伴终生的爱妻。

元宵节的作文1300字 篇6

  那年和秀才王去韩国,正赶上春节和元宵节期间,没想到竟在异国他乡吃到了“元宵”,甜蜜的异国元宵节。

  原来,与青岛近在咫尺的韩国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春节和元宵节也是比较大的传统节日。韩国的元宵节虽然没有国内热闹华丽的灯会和喧嚣的烟花鞭炮,却以传统的民俗表演来演绎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农民们还在这一天祈祷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

  应韩国客人金老板之邀,我们在一家江边的小酒店小聚。

  那天夜晚天上的月亮很圆很圆,洁白的月光洒在江面上,我眺望着江心的圆月出神,微风吹来,不经意将浮在不断晃动的波光上的圆月亮吹碎了,不由,一种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若有所失中,一锅土豆元宵端了上来。我吃着韩国的元宵想起那一年飞雪中逛元宵节的情景。

  青岛有个卖元宵的很出名,还被荣获青岛特色小吃和山东名小吃的称号。这就是“元宵大老李”,青岛人都知道。大老李汤圆的特点就是滑、软、粘而不沾牙,爽、香,甜而不腻口,个小圆匀,皮薄馅大,开水下锅,一漂就熟。在馅料的品种上,除了人们熟悉喜爱的黑芝麻、花生,黄豆,豆沙,枣泥,桂花。玫瑰,水果、八宝馅外,还有无糖系列的芝麻、花生、黄豆、豆沙馅,更结合青岛的特色开发出海鲜、鲜肉、香菇油菜、药膳型的鸡腿蘑菇等,让糖尿病者和肥胖者在元宵节都可以吃上这寓意吉祥的美味佳肴。所以,一般青岛人逛元宵节都要品尝大老李的元宵。

  纷纷扬扬的小雪飘着,我和爱人走在有些冷清的元宵山会里。一对恋人正巧在我俩的一旁边走边争吵。

  “你不能不走吗?”是男的声音。

  “啊,我出去也不是不理你了,留完学就回来。”女的说。

  “那谁知道呀?在青岛边工作边考研,不是一样吗?”男的劝道,元宵节短信《甜蜜的异国元宵节》。

  “啊、啊……”女的不说话了。

  这显然是刚大学毕业的两个年轻人,正为女的要出国留学在拌嘴呢。

  “瞧,前面就是大老李元宵了。”爱人提醒我。

  只见大老李的元宵大棚前仍有不少人在排队。两个恋人走在了我俩前面排在队尾,我和爱人也走过去排在了他俩后面。大棚旁的高大松柏上落满了洁白的雪花,寒风吹来,松柏的树梢摇曳着,飘下一层淡淡的白雪落进煮元宵的那口大锅里。

  两个恋人还在前面嘀咕着,只是声音显然放小了。

  大锅上冒着浓浓的蒸汽,升腾的蒸汽袅袅上升,愈来愈淡薄,遇到冷空气后便化为乌有。

  快排到两个恋人了,正好煮熟的元宵买完了,只见大师傅又将一些雪白的元宵放进大锅里。一个个滚圆的元宵纷纷争着跳进滚烫的沸水里,慢悠悠沉到锅底雪藏了,刚才还滚动着的热水此时偃旗息鼓平静下来。炉火很旺,不一会儿工夫,热水微澜的水面又“咕嘟咕嘟”沸腾起来。那些被雪藏的白精灵一个个奋勇争先地冒出来,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转眼间几乎布满整个锅面了。那一个个白色的元宵,在不断滚动的沸水里变换着队形,像是在排兵布阵等待着检阅。

  “熟喽,来,要多少?”大师傅问两个恋人。

  两个恋人开始坐在大棚里的饭桌上吃元宵。我和爱人也坐在他俩旁的桌前吃起来。

  “你先吃!”男的用小勺小心翼翼盛了一个雪白的元宵,放在嘴边吹吹,然后才放在了女朋友前面的小碟里,并关照道:“先凉一下再吃,别烫着。”

  “好……”女的显得有些激动。

  “啊,你如果真要去,可要经常给我打电话,越洋过海的,我在家乡吃元宵时,一定想着你,替你多吃几个。”男的说的很动情。

  “噢……”女的眼圈有些湿润了,她轻轻咬了一口芝麻元宵,一股甜香的暖流溢入口中,顿时一种难以言表的浓郁乡情涌上心头,“噢,谁说一定要出国啦,到那里我上哪儿吃这大老李元宵呢。”女的嘴里一边嚼着元宵一边说,脸上带着微笑。

  “啊,真的?太好了!”男的说罢,一口吃进一个大大的元宵,兴奋之情跃然面庞。

  棚外,雪花仍在飘着,棚内,热气腾腾,多情的元宵传递着浓郁乡情。

  “喔,又出一锅!”大师傅吆喝着。

  我看见,一旁的那两个恋人已经在窃窃私语了,青春的脸上荡漾着幸福与甜蜜……

元宵节的作文1300字 篇7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谓上元节,因为这节日的活动主要在月圆的夜间,通称为元宵或元夜。

  元宵的活动最主要的是灯会和灯猜。

  旧日福建,大体说来,从正月初九起,灯市便开始热闹起来,正月十三日后几乎可见各居家门前都挂出花灯。

  元宵节给新嫁女送灯,是旧日福建的习俗,各地送的灯品式样不尽相同,但目的一样:为了“添丁”。福州一带已嫁女未生男者,娘家多于正月初以观音送子灯送之,是谓送丁;嫁后已生男者,娘家可送各式的灯,谓“添丁仔”。闽南各地给新嫁女送的是一对白芙蓉灯,给嫁后已生男者则送一红一白的。灯内点有蜡烛,弄不好会把灯烧了。花灯失火,通常被视为喜事,叫“出丁”.白灯失火视为生男吉兆,红灯失火视为生女吉兆。那当然是人们一种愿望的表达。

  闽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灯节中还有一叫“穿灯脚”的习俗,即在元宵夜里,村中新娶进门的新娘子和当年生男孩的小媳妇,必须穿红着绿,打扮一新,在婆婆或其他年岁大的老妇人陪同下,手拿吉祥物,口中说吉利语,从大祖词堂的灯棚下走过,一展风采。其所以这样做,目的在于向祖宗也向乡亲介绍新媳妇。至于已生男孩的小媳妇也过灯脚,在于告慰祖宗。

  灯节期间各地都热闹非常,有几个地方特别热闹,如福州的南后街,泉州的西门街,都是买灯、送灯、看灯最集中的地方。灯的种类甚多:走马灯、关刀灯、莲花灯、兔子灯、骰子灯、钱鼓灯、薄饼灯,应有尽有。

  旧日福州南后街,有一种桔灯(与“吉丁”近音),用纸糊成.形如巨大桔子,形状简朴大方,民众多爱观赏。另外还有一种真的桔子灯,用较大的鲜桔皮制成。做法是在近蒂处切平,取出桔肉,留下空壳,再用小铁丝札一烛托,放入空心桔中,插上小蜡烛,将蜡烛点亮。桔灯烛光透过红红的桔皮,通明绚烂,成为一件具有实物美感的艺术品。曾有人写诗赞道:“何人剖桔空中点,胜看莲花大盏灯。”

  灯节期间,有些地方叠灯为山,人称“灯山”或“鳌山”。这鳌山开头只是一些有钱的富贵人家所张设,任人观赏,后来更多设在寺庙、神祠或闹市路口,让更多人看热闹。鳌山中除了干姿百态的大小花灯之外,多还摆设一些名贵的手工艺品、古董等加以点缀装饰,构成“鳖山胜景”,甚为壮观。

  灯节中的舞龙灯,是福建元宵节中最受欢迎的节目,龙灯长数1O尺,有头有尾。龙身有九节或十一节,以长帛彩绘鳞甲披盖其上,各节燃蜡烛,前导一灯球,由十数人手执舞弄,屈曲盘旋,随灯球而上下,前后敲锣打鼓以壮声势。龙灯于元宵夜在街头巡回,谁家有放鞭炮以示欢迎者,即进入该家庭院舞弄,让人们观赏,舞毕主人以薄礼相送以示答谢。这种舞龙灯,福州人称为“舞太平龙灯”。舞龙灯的龙灯,由各地寺庙札制,节后收入庙中.来年重加修饰后再用。

  灯节中还有一种灯猜颇受欢迎。灯猜也叫“猜灯谜”或“出灯猜”。谜语之题材,大体说来有几大类,一是古书中的语句,二是人物、地点、词牌、剧目等,三是动植物、器具、谚语、成语、术语等,四是字,五是不属于上述的其他内容。各条谜语的谜面多注明属于什么格,以提示和启发猜谜者。

  猜灯谜,以前多在私人离宅或某一街巷举行,后来多集中于公共娱乐场所,福州在白塔寺,泉州在开元寺,厦门在中山公园内或工人文化宫,漳州在公园内的文化馆,那些地方多是既有猜灯谜,也有大规模的花灯展览。

  灯节原是群众喜爱的传统习俗,寄托着人们祈福的美好愿望。至今福建各地仍年年举行灯节,不过灯内蜡烛以电灯代替,彩灯闪烁,展现一片迷人的夜景。

  在福建元宵节期间也有不闹灯的,那就是永定姓李的客家人。他们在正月十五日另有活动,每家每户忙于扫墓祭祖敬神,是谓“春祭”。永定李姓人家元宵不闹灯有其原因:传说唐朝高宗李治于公元684年农历正月十五日看灯看得正高兴时,得知薛刚闹事踢死太于李奇,一下给吓坏了,从栏杆上摔下来致死。正月十五日成了李家悲惨的日子。为了让姓李的都记住这悲惨的日子,后来唐王朝统治者下令,每年正月十五日,李家不准闹花灯,违者不承认其为李家子孙,永定客家人系从中原迁来的,一直保持着元宵不闹花灯的传统。

元宵节的作文1300字 篇8

  我最喜欢的传统新文化是做汤圆。有一天,奶奶说:“做汤圆了,做汤圆了。”我一听到,就飞快地下楼了。 我一下楼就看见他们在做汤圆。我说:“我也要做汤圆。”妈妈说:“好啊。”我就很快地做了起来。我看他们怎么作汤圆,我就学着怎么做。我先把白面粉放到桌上,然后把他揉起来,又把他敲扁。我发现自己做错了,做成了扁扁的汤圆了。他们看见了,就哈哈大笑。我伤心极了,决定重心做。我又照着他们做。之后,终于做出来了。

  后来,我又多做了几个,就这样我学会了做汤圆了。做汤圆的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细心做,才能做出美味的食物。

  关于元宵节作文:元宵的制作方法

  关于元宵节作文:元宵的制作方法 肉汤圆

  原料:适量的糯米、大米、瘦肉末、酱油、胡椒、料酒、姜末、冬菜末、葱花。

  做法:

  1.将糯米与大米混合,浸1~2天,用磨磨细放入布袋内悬空吊浆,制成面粉。

  2.在锅中倒油少许,油七成熟时下肉末炒熟,加入酱油、胡椒、酒、姜末,入味后起锅装盘。

  3.熟肉末凉后,加入适量生肉末、冬菜末、葱花,拌匀后放冰箱里冷冻,切小块为馅心。

  4.将面粉加入适量冰水揉和,取一小块捏扁,包入馅心揉圆。

  5.将汤圆下锅煮,火不宜过旺,见汤圆浮上水面即捞出。

  6.在碗中放入适量的酱油、胡椒、味精、化猪油、葱花等,冲入适量高汤,将捞出的汤圆放入即可食用。 核桃酪汤圆

  原料:干核桃仁150克,江米50克,江米面150克,麻仁100克,小枣50克,面粉、桂花少许。

  做法:

  1.将白糖放入碗内,加桂花、麻仁、面粉少许,再加开水少许拌匀,放在案上,用刀拍成1.5分厚片,改切1.5分见方的丁,即成汤圆馅。

  2.将江米面放入簸箕里。汤圆馅放在漏勺里,用凉水浸过,倒入簸箕内,用双手摇动,使汤圆馅沾满江米面,连续3次,即成汤圆。下入锅内煮10分钟左右,漂起即熟。

  3.核桃仁用开水冲两次,剥去外皮剁碎,小枣洗净,用凉水浸泡12小时。

  4.把江米、核桃仁、小枣肉放人碗中,加清水200克拌匀,用小磨磨一遍,成为细浆。

  5.净勺放开水,下入白糖,上火见开,撇去浮沫,迅速将核桃仁浆下入,搅匀成粥状,至熟,盛于碗内,将煮熟汤圆捞入即成。

  橙羹小汤圆

  原料:糯米面2500克,白糖750克,熟面粉150克,猪油50克,瓜子仁25克,核桃仁25克,芝麻25克,橙子3个,青红丝、香精少许。

  做法:

  1.将熟面粉100克、白糖500克及猪油、瓜子仁、核桃仁、芝麻等拌匀,将用50克熟面粉打成的浆糊倒入,搓成馅,切成玉米粒大的小方丁。

  2.在箩筐内放些糯米粉,将浸过水的馅块放入滚动,滚成大小适中的汤圆。将橙子切成两瓣,挤出汁。

  3.水煮沸时,倒入汤圆,汤圆浮上水面后,再加白糖和橙子汁,待白糖溶化后盛入碗内。

  拔丝小汤圆

  原料:糯米粉300

  克,绵白糖300克,猪板油25克,青红丝、桂花、瓜子、芝麻少许,糖稀50克,熟面50克,花生油750克(实耗100克)。

  做法:

  1.将青红丝切碎与猪油、白糖150克、桂花、熟面、糖稀、瓜仁等配料和成水晶馅。

  2.将和好的馅砸成3毫米厚的片,切成3毫米见方的丁,沾水放人糯米粉用簸箕摇晃,反复3次即成生汤圆。

  3.在炒勺中倒入花生油,烧至六七成熟时,下入汤圆并用筷子拨开,漂浮后用漏勺捞起,用小勺拍开口。

  4.将炒勺置火上,注入少许清水,下入白糖150克,炒至金黄色时下入汤圆,离火颠勺,撒入青红丝、芝麻等即成。

  酒锅汤圆

  原料:糯米粉2500克,白糖1000克,熟面粉150克,猪油50克,核桃仁15克,花生仁25克,芝麻25克,瓜条25克,青红丝、挂花酱、香精少许。 做法:

  1.将白糖500克加熟面100克,加青红丝、芝麻、花生仁、核桃仁、桂花酱、猪油、香精等,另外用50克面粉打成浆糊,倒在一起搓成馅,拍紧成块,再切成小方丁。

  2.在箩筐内放些糯米面,把切好的小方丁进水浸一下,放在箩筐内的糯米面上,用手摇动,使糯米面挂在剩馅上,连续多次,摇成玻璃球大小的汤圆。

  3.待锅内清水烧开后,将汤圆下锅,汤圆浮起时,加入白糖,连汤一起倒入已备好烧酒的酒锅内,将酒锅端于桌上,再将锅内酒点燃。

元宵节的作文1300字 篇9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谓上元节,因为这节日的活动主要在月圆的夜间,通称为元宵或元夜。 元宵的活动最主要的是灯会和灯猜。 旧日福建,大体说来,从正月初九起,灯市便开始热闹起来,正月十三日后几乎可见各居家门……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谓上元节,因为这节日的活动主要在月圆的夜间,通称为元宵或元夜。

  元宵的活动最主要的是灯会和灯猜。

  旧日福建,大体说来,从正月初九起,灯市便开始热闹起来,正月十三日后几乎可见各居家门前都挂出花灯。

  元宵节给新嫁女送灯,是旧日福建的习俗,各地送的灯品式样不尽相同,但目的一样:为了“添丁”。福州一带已嫁女未生男者,娘家多于正月初以观音送子灯送之,是谓送丁;嫁后已生男者,娘家可送各式的灯,谓“添丁仔”。闽南各地给新嫁女送的是一对白芙蓉灯,给嫁后已生男者则送一红一白的。灯内点有蜡烛,弄不好会把灯烧了。花灯失火,通常被视为喜事,叫“出丁”.白灯失火视为生男吉兆,红灯失火视为生女吉兆。那当然是人们一种愿望的表达。

  闽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灯节中还有一叫“穿灯脚”的习俗,即在元宵夜里,村中新娶进门的新娘子和当年生男孩的小媳妇,必须穿红着绿,打扮一新,在婆婆或其他年岁大的老妇人陪同下,手拿吉祥物,口中说吉利语,从大祖词堂的灯棚下走过,一展风采。其所以这样做,目的在于向祖宗也向乡亲介绍新媳妇。至于已生男孩的小媳妇也过灯脚,在于告慰祖宗。

  灯节期间各地都热闹非常,有几个地方特别热闹,如福州的南后街,泉州的西门街,都是买灯、送灯、看灯最集中的地方。灯的种类甚多:走马灯、关刀灯、莲花灯、兔子灯、骰子灯、钱鼓灯、薄饼灯,应有尽有。

  旧日福州南后街,有一种桔灯(与“吉丁”近音),用纸糊成.形如巨大桔子,形状简朴大方,民众多爱观赏。另外还有一种真的桔子灯,用较大的鲜桔皮制成。做法是在近蒂处切平,取出桔肉,留下空壳,再用小铁丝札一烛托,放入空心桔中,插上小蜡烛,将蜡烛点亮。桔灯烛光透过红红的桔皮,通明绚烂,成为一件具有实物美感的艺术品。曾有人写诗赞道:“何人剖桔空中点,胜看莲花大盏灯。”

  灯节期间,有些地方叠灯为山,人称“灯山”或“鳌山”。这鳌山开头只是一些有钱的富贵人家所张设,任人观赏,后来设在寺庙、神祠或闹市路口,让人看热闹。鳌山中除了干姿百态的大小花灯之外,多还摆设一些名贵的手工艺品、古董等加以点缀装饰,构成“鳖山胜景”,甚为壮观。

  灯节中的舞龙灯,是福建元宵节中最受的节目,龙灯长数1O尺,有头有尾。龙身有九节或十一节,以长帛彩绘鳞甲披盖其上,各节燃蜡烛,前导一灯球,由十数人手执舞弄,屈曲盘旋,随灯球而上下,前后敲锣打鼓以壮声势。龙灯于元宵夜在街头巡回,谁家有放鞭炮以示者,即进入该家庭院舞弄,让人们观赏,舞毕主人以薄礼相送以示答谢。这种舞龙灯,福州人称为“舞太平龙灯”。舞龙灯的龙灯,由各地寺庙札制,节后收入庙中.来年重加修饰后再用。

  灯节中还有一种灯猜颇受。灯猜也叫“猜灯谜”或“出灯猜”。谜语之题材,大体说来有几大类,一是古书中的语句,二是人物、地点、词牌、剧目等,三是动植物、器具、谚语、成语、术语等,四是字,五是不属于上述的其他内容。各条谜语的谜面多注明属于什么格,以提示和启发猜谜者。

  猜灯谜,以前多在私人离宅或某一街巷举行,后来多集中于公共娱乐场所,福州在白塔寺,泉州在开元寺,厦门在中山公园内或工人文化宫,漳州在公园内的文化馆,那些地方多是既有猜灯谜,也有大规模的花灯展览。

  灯节原是群众喜爱的传统习俗,寄托着人们祈福的美好愿望。至今福建各地仍年年举行灯节,不过灯内蜡烛以电灯代替,彩灯闪烁,展现一片迷人的夜景。

  在福建元宵节期间也有不闹灯的,那就是永定姓李的客家人。他们在正月十五日另有活动,每家每户忙于扫墓祭祖敬神,是谓“春祭”。永定李姓人家元宵不闹灯有其原因:传说唐朝高宗李治于公元684年农历正月十五日看灯看得正高兴时,得知薛刚闹事踢死太于李奇,一下给吓坏了,从栏杆上摔下来致死。正月十五日成了李家悲惨的日子。为了让姓李的都记住这悲惨的日子,后来唐王朝统治者下令,每年正月十五日,李家不准闹花灯,违者不承认其为李家子孙,永定客家人系从中原迁来的,一直保持着元宵不闹花灯的传统。

【元宵节的作文1300字】相关文章:

元宵节作文_元宵节的作文09-16

元宵节_元宵节作文03-11

快乐元宵节作文_元宵节作文03-05

临海的元宵节作文-元宵节作文12-22

过元宵节的作文_元宵节作文03-10

元宵节记作文_元宵节作文03-10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元宵节02-08

有感元宵节 - 元宵节作文06-28

家乡的元宵节_元宵节作文06-23

过元宵节作文_元宵节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