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作文

时间:2022-08-17 08:05:33 [第七单元]写一篇读后感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读后感的作文合集八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后感的作文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读后感的作文合集八篇

读后感的作文 篇1

  刚看到《拆掉思维里的墙》一书的时候很惊喜,虽然我们都或多或少知道潜在意识会对生活产生影响,但是那究竟是我们心里的一堵墙还是一道光,却未曾去思考辨别。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此书的第三章:心智模式决定我们的命运。

  我们大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篇文章一段读阅前后两个字写反了,就像刚才那样,你发现了吗?我们的大脑依然会将“读阅”读成“阅读”。很神奇,我们看到的并不完整真实,而是常常由于我们的思维惯性构建成了另外一个世界。就像书中所说:你永远只能看到真实世界中你想要看到的那一部分。听起来很神奇,但仔细回想,当你开始打球,你会发现你遇到背着球包的人变多了,当你对烘焙感兴趣,你的世界里出现了很多烘焙爱好者。乐观的人总能看到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悲观的人常常发出就只剩半瓶水的感叹。这些隐形的意识时时刻刻在影响我们的思维,最后影响到行动。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4分钟跑完一英里是人类的极限,但班尼斯特在科学论证后把时间缩短到了61秒,停滞不前后,他忽然意识到他的潜意识一直在限制他,最后他成功突破了60秒大关。这往往就是现实中的我们,遇到一项工作,若要先设定了一个我不会的框框,我们就会永远停止不前。也会有些人努力奋斗过后遇到了困难,此时若你的潜意识是放弃,结果就会草草了事,但若你的潜意识里是遇到事情不退缩,而是去想去做去尝试,不把自己设置局限,我相信事情的结果会出乎我们的意料。

  若想要自己的世界变好,就要修炼自己的潜意识,这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更具有正能量。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世界会随心境改变,但不会随意改变,就像60秒人跑不了四英里一样,人是有极限的,但这极限往往要比我们所想的厉害的多,所以引用书中的一段话与大家共享:愿赐我一颗平静的心,去接纳我所不能改变的事物;愿赐我勇气,去改变那有可能改变的东西;愿赐我智慧,去辨别这两者的差异。

读后感的作文 篇2

  第一次读《小王子》,是在高中的时候,一下子就被小王子那清新的文笔和单纯的世界所吸引。六年后的现在,再读《小王子》,不禁一次次地流泪,为小王子那慑人心魂的忧伤而心悸,为小王子纯洁而执着的爱所感动,也为自己那逐渐泯灭的童心而哀悼。正象作者圣-埃克絮佩利在序言里面说的,小王子把这个童话“献给雷昂·维尔特,当小王子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

  这是一个属于成人的童话,属于曾经有过童心的成年人的童话,孩子们是无法体会小王子彻骨的忧伤和爱的沉重的。小王子们也不应该过早地体会这些,小王子们应该在阳光明媚的世界里享受着快乐的时光。这与其说是一个童话,不如说是一个悲剧。童话里的主人公总是像白雪公主或灰姑娘一样,幸福美满地生活。而忧伤的小王子却在发见爱的真谛后死在沙漠里。

  小说的情节很简单,主要是从“我”的角度讲述小王子的游历过程。因为一朵美丽而娇气的玫瑰,小王子离开了一直平静地生活着的B-612小游星,小王子先后游历了六个星球,在这些星球上,小王子遇到一些小王子觉得很不可理逾的大人,狂妄自大的国王,财迷心窍的商人、迂腐的点灯人……于是小王子不断的感慨,“大人的世界确实奇怪。”在这里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这些大人们的空虚、盲目和愚妄,也道出了成人的孤独寂寞、无可适从的处境。

  最后小王子来到了地球。在这里小王子遇到了一只狐狸,这只狐狸给小王子解决了那朵娇气的小玫瑰给小王子带来的对爱的疑惑,使小王子明白,爱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慈悲,有了爱(广义的爱)生活里的一切才有了意义。狐狸告诉小王子:“对于你使之驯顺的东西,你永远有责任。你要对你的玫瑰尽责。”“如果你使我驯顺了,我的生活就会充满阳光,欢快起来。我将会听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脚步声。……。你有着一头金发,于是,一旦你使我驯顺了,这将变得妙不可言!金色的小麦将使我回想起你来。于是我就会爱上穿行麦浪的风声……”爱使人懂得了忧伤和痛苦,同时使人摆脱了孤独寂寞,使生活变得有充满情趣和意义。正象小王子对“我”说的:“这就象花一样。如果你爱上了一朵生长在一颗星星上的花,那么夜间,你看着天空就感到甜蜜愉快,所有的星星上都好象开着花。”于是作者明白,这世界上,一只小绵羊吃掉一朵花儿,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对于小王子来说,“那就如同所有的星星顷刻间都熄灭。”

  最后,小王子在离开小王子的星球一周年之际,让毒蛇咬死了小王子,这样小王子可以“摆脱躯体的重量”,回到小王子的B-612小游星,回到小王子的骄傲而脆弱的玫瑰身边。小王子走了,就象买火柴的小姑娘飞向与奶奶在一起的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世界一样,小王子奔向小王子永恒的爱。留给这世界的只是金色的麦田和一园子无关紧要的玫瑰花。还有我们在徒劳地哭泣。而我们就象渴望被驯顺的狐狸一样,对着麦田思念着小王子金色的头发。因为小王子,我相信沙漠里确实藏着水井,因为小王子小王子听到辘轳在风中的声音,并饮了那令荒漠变得美丽的甘泉。

读后感的作文 篇3

  你,听到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一片片小雪花手拉着手,一齐跳跃在大地上,“啪-啪”…悄然落下。你,听到过小草唱歌的声音吗?她一遍遍哼唱着:“我是一株小小小小草,我要跳出最美丽的舞蹈!”轻轻唱着,属于自己的生命之歌。我,也可以听到一种别人听不到的声音,那就是我自己的心跳。

  我常常感受到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富有规律有力的跳动声,深深震撼着我,这时我才会发觉:我,是真实存在的一个人,我的生命不属于任何人,只有我自己,才能听到,才能感受到,我的心跳带给我的震撼,带给我的力量,带给我的活力,以及它给予我的一切。这心跳塑造了世上独一无二的我,听!“怦、怦、怦、怦—”一下又一下,坚强而有力。

  常常,在深深的黑夜里,在嘈杂的人群中,在所有令我感到不安的地方,我都会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双手按着胸脯,一下,两下……静听心跳,让这有节奏的跳动平复我的慌乱与不安,给我力量,给我温暖,给我勇气,给我自信,给我……爸爸有力的大手,妈妈温柔的怀抱。生命是属于我的,静听心跳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我要紧紧,紧紧握着它。

  你,感受过自己的心跳吗?只需轻轻把手扶在胸口,你便能感受到,静听心跳,静静感受生命的存在,珍爱生命,绽放光彩。当你感受到这一切带给你的欢乐时,你,开始微笑,大笑,直到震耳欲聋的笑。这时,你会听见小鸟在跟你笑,大树在跟你一起笑,小溪也在跟你笑,直到……

  这整个世界,都在跟你笑。

  

读后感的作文 篇4

 人们听了女神的话,明白了这一切?随后,我又放了“降落伞”、“七仙女”、“百花奔放”。大家只记得班主任那鼓鼓的包以及全班同学鼓鼓的包。过了会我发现车子在颤动,我正觉得奇怪,我猛然发现是爷爷冻的在发抖,我几次要求把雨衣还给爷爷,可爷爷总说:"不碍事的?肖邦在法国一住就是18年。

  好的故事关键不在于它有多长,而在于它有多少内涵,具有多少思想的重量;精华的思想关键不在于它从谁的口中说出,而在于他验证过多少事实,有多少实际的指导意义。这本书中包含了860则最具价值的小故事,分为十七个类别:真理与思想、见解与感悟、意志与信念、苦难与机遇、努力与收获、心态与命运、选择与放弃、品性与责任、习惯思维与改变、为人与处世、做事与成败、人性弱点与克服、亲情与爱情、发展与教育、职业与事业、经营与管理、财富与生活。书中所选的小故事虽简短,却绝不庸俗,绝不单薄,他们都趣味横生,同时包含着深刻的生活内涵和无穷的人生智慧,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扇掩虚的启迪之门。

  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获得持续拼搏的力量,升华我们的生命目标,提高我们的人生境界

读后感的作文 篇5

  坦白的说,在进入大学之前我并不知道设计这个词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也一直想知道答案。在十一假期的时候我就在书店买了一本老师推荐的《设计中的设计》这一本书,想从中获取我想要的答案。于是带着问题,我就开始了我的“发现之旅”。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封面,简单干净,虽然只有黑白两种颜色,不过却散发着神秘感。这本书的作者是原研哉。他是日本平面设计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的艺术总监。目录的前面是三位设计界的大师:李 埃德尔库特、前田约翰和杰斯帕 莫里森 对作者原研哉的评价以及对《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的体会,这使我在没有阅读之前就明白,我会在这本书中找到我想要的答案,也许我对设计这个词的意思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用语言表达设计是另一种设计行为”这是原研哉在书的最前面说的一句话,在前言部分,我终于找到了作者对这句话的解释。理解一个东西不是能够定义它或是描述它,而是把这个我们认为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拿过来,让它变得不知,并激起我们对其真实性的新鲜感,从而深化我们对它的理解。所以当作者用语言去表达他心目中的设计的时候,他就是将他心中原有的设计的概念推翻,然后再去从一个陌生的角度去认识设计,这也是一种设计行为。这句话也同样是在告诉我们,设计任何东西,不要被其原本的事实规律所框住,一定要打破原有的规律,重新去认识它,理解它,这样才会真正的设计出好的作品。

  书中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原研哉通过一些工业设计产品的图片,加上他的解说,使其表达出一些工业设计创新、造福于人类带给人类便捷、的地方。

  读完了这本书以后,我不禁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原研哉的设计理念到底是什么呢?我感觉,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的不落陈规的清新,在于他找到了设计被需求的空间并存在其中进行设计。在这样的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使其在设计的领域中迈上了成功之路。而原研哉曾说过:“像设计不应该只看短期反应,而着眼于长远的教育性理想:若每一个设计师都有一种追求市场的品味、对设计的感受性就会不断地提升,社会了解设计意义的所在,设计师才会有更大的发挥。”所以对于设计,(.)对于一个未来可能成为设计师的我们,一定要在创造的同时,发现其本身的价值,只有这样,才会发掘物质其本身的价值。

  那到底什么是设计呢?我认为,设计不光是一种学问,他是一种体现物品本身价值的必需品,一个好的工业设计产品,可以为企业创收,但却不能丢掉产品本身的特征。就像无印良品一样,虽然外观并没有那么特别,而且颜色也没有那么鲜艳,但是设计师却用了最朴实的手法将其表达出来,既环保,又可以高度表现出他的功能所在,这也就是设计的最高境界了。

  我会追寻着原研哉老先生的脚步,去学习,去体会,去实现我的设计之梦。

读后感的作文 篇6

  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当然陪伴也是一个很平常的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最后陪伴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就像夫妻之间的陪伴,父母对孩子的陪伴,而在叙事者,这是另一种精神陪伴。

  王维审老师说从人治到经验管理,再到人性的回归,他的成长路径就是源于忘我的阅读、坚持不懈的写作以及直抵灵魂的反思与追问。他说:“读书,让教育不断丰盈。”从进入叙事者一路走来,我最深的感受是读书还可以照亮生命。可以让身心俱疲的我们找一隅安放心灵的故乡。而教师写作的意义,王维审老师在《做一个不再困惑的教师》中是这么归纳的:一是可以去掉教师身上的匠气、俗气,二是可以让教师的心灵变得澄明清澈,三是可以让教师对自我有一种静谧的梳理与关照,四是可以让教师灵魂深处最丰饶的部分得以深度开垦。

  如果说阅读可以照亮生命,写作使心灵变得澄明、清澈,那么反思无疑是对灵魂的一种追问。这种追问,“是一种自觉的寻找,向更深处漫溯的寻找。”通过不断的反思和追问,“不断进行阐释性思考和批叛性反思,让教育教学时刻充满活力和激情。”如何读,写什么,怎样思?王维审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众多一线教师的困惑,在《做一个不再困惑的教师》中一一作了详细的阐述。面对“教育之道”,虽然每个教师有不同的经历和个性,教不同的学科和学段,针对不同的学生和问题,每个人选择的方式方法、策略技巧也会不大相同,但最终都将归向教育之道。有些“道”虽不可照搬照抄,却可以给我们一些智慧的启迪。

  王维审老师在《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中,从成为好老师的第一步开始,亲切自然地娓娓道来,教我们如何读,怎样写,怎样坚守自己成长的方向,告诉我们“无法与体制对抗,也没有时间等待体制的完善,但我们完全可以在体制下加入一些自己的东西,用为师的智慧、专业和勇气,抵挡那些纷沓而来的倾轧,为那些纯真的孩子赢得一个缓冲地带,让他们有可能触碰到教育的柔软。”而我们可以“有抬高一厘米的权力”,做一个简单的老师。在本书的第三章:用什么样的眼晴看学生,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时教育需要转个弯,看似山穷水尽疑无路处,又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比如在《蹲成蘑菇》一文中,一个年轻班主任说他遇到了一个说什么道理都“油盐不进”的学生,问王老师该如何处理,王老师就很认真地在QQ上给那个年轻班主任讲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有一个精神病人把自己当成一只蘑菇,整天撑把伞蹲在墙角,不吃也不喝。心理医生却想了一个办法,和那个精神病人一样撑把伞蹲在他旁边。病人奇怪地问:你是谁呀?医生说他也是一只蘑菇,之后医生站起来在房间走动,吃汉堡,并告诉精神病人蘑菇可以动,也可以吃东西,几星期后,虽然那个精神病人还觉得自己是蘑菇,但他却能正常生活了。王老师举这个事例就是要告诉我们:如果你想改变一个人,最先要做的就是改变你自己:遇到蘑菇就蹲成蘑菇,遇到白杨就站成白杨,这才是为师之道。

  王老师说我们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人,我们不可能让学生一辈子生活在教师的影子里,我们给予学生的最适合的教育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独立、自信,具有极强的社会适应性,时时都能够信任自己的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不是拯救人,而是发展人;教育不是推动人,而是引领人。教育其实还有另一种力量:回归的课堂,安静的阅读,亲情的温暖,这些质朴的东西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勇气,回到宁静,心无旁骛,开始最本真的教育,到那时,我们一定会有不同的感触,一定能够更清晰地看待自己,并找到从教书匠走向教育家的道路。

  从教书匠到教育家,我不敢奢望。但两者之间要跨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我们可以走走,至少这段征程中会有不一样的迷人风景,是我们以前未曾涉足过的。毕竟做为一个教师,我们不仅要有赠人玫瑰的能力,还要有感受手留余香的能力,这也是教师幸福的本源。

读后感的作文 篇7

  每年澳大利亚都会举行一场悉尼至墨尔本的耐力长跑赛。这是世上最长、最严酷的超级马拉松,参赛者都是世界级选手,但一位61岁名叫克里夫-杨的农夫,却一定要报名参加这场马拉松赛。

  1983年的一天,比赛就要开始了,克里夫杨穿着普通工装裤,站在一群身着专业服装的运动员中显得那么可笑,大家都不理他这位61岁的老头,以为他是个头脑发热想在公众出风头的家伙。赛场上大家都在做准备运动,气氛静得可怕。就在这时,一位记者问克里夫-杨:“有人赞助你吗?”克里夫杨说:“没有”。记者告诉他:“你不能参加比赛!”“不,我可以,我家里是一个农场,有20xx头羊和20xx英亩地,家里买不起马和四轮车,每次暴风雨要来时,我都要追上两三天,最后总能赶上。”

  比赛开始了,穿着工装的克里夫很快被专业选手们甩在后面,他好像不是在比赛,他迈着小碎步优哉游哉小跑。大家都在嘲笑这个疯子,不等他跨越半个悉尼,他就会累得气绝身亡。

  所有专业选手都知道这场耗时5天的比赛,只要每天能坚持跑18小时,休息6小时,而老头儿克里夫竟然对此一无所知,他不停地跑着,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一个晚上,他超过了所有选手,最终他以5天15小时4分跑在最前面,他不仅没有一命呜呼,竟赢得这场比赛而获得冠军,而且比世界记录快了9小时!大家惊呆了,全国人惊呆了,一个61岁的农夫不懂比赛当中允许睡觉,而不停地用小碎步跑竟然提前9小时的成绩打破了记录!

  克里夫杨直到81岁中风才结束了他英雄般的长跑生涯,虽然他与世长辞,但他却成了长跑运动史上的传奇人物,他永不放弃的精神感动了许多人。

  要想赢得马拉松比赛,你必须像克里夫杨那样,日夜不停地奔跑。要赢得人生的马拉松,也正需要克里夫杨的精神-----打破常规,拼搏不息!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位震撼全国的农夫克里夫杨,他告诉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不管别人怎么嘲笑和讽刺,不要抱怨和气馁,而要永不放弃。

读后感的作文 篇8

  今天,我读了本很好的书,书的名字叫《汤姆叔叔的小屋》主编是杨旭。

  读了这本叫《汤姆叔叔的小屋》,百感交集,有愤怒,有感动,还有对黑奴们的同情心。

  书中的故事之所以让我愤怒,是因为他真是的体现了19世纪在美国南方奴隶的主子压迫和折磨下的黑奴们的悲惨生活。故事里的奴隶贩子赫利和奴隶主烈格雷的所作所为让我愤怒无比。赫利贪得无厌毫无人性,而烈格雷凶残冷酷常常恶打黑奴,汤姆叔叔就是被他活活打死的!

  然而我也收获了感动,因为可敬的汤姆叔叔,可爱的伊娃,还有圣克莱尔先生等人。故事里面的主人公汤姆叔叔善良,忠诚能干,当他知道自己被主人卖给了奴隶贩子后,为了感恩,他没有逃走。然而,他为了同伴顺利逃走,汤姆叔叔宁死也不出卖他们,他的人格是多么的高尚呀!还有美丽的伊娃,他像天使一样,有着一颗很纯洁的心,他平等的爱着所有的人,可惜的是她小小年纪就病死了!还有仁慈的圣克莱尔先生本来可以给汤姆叔叔自由的,没想到他却意外身亡,真可惜。

  我也很同情书中的奴隶们,如露西,埃米琳,露西。露希的孩子被人贩子买了,她绝望的跳河自杀了;埃米琳不得不离开母亲,不幸的卖给了烈格雷,受尽了各种屈辱;可怜的露西被迫离开自己的丈夫,给烈格雷当奴隶,身体虚弱的他还经常受到烈格雷的鞭打和责骂……

  读了这本书后,我知道了有阳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而且我们应该关心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们,要平等友爱的对待他们,让所有的人都能幸福的生活。

  

【读后感的作文】相关文章:

读后感的作文06-09

读后感作文06-18

读后感作文04-10

读后感的作文01-27

读后感作文精选:《欧洲笔记》读后感12-25

《童年》读后感_读后感作文800字06-29

童年读后感作文600字_读后感03-08

童年读后感作文700字_读后感03-08

《童年》读后感作文700字_读后感03-08

童年读后感作文400字_读后感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