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作文分析

时间:2021-09-02 09:17:02 三年级作文 我要投稿

关于三年级作文分析

  三年级作文训练专题

  写事要求清楚、具体。一件事情的发生,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记叙文六要素”。把这六个方面写清楚了,才能让读者明白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同时,还要寓理于事,即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在六要素当中,起因、经过、结果是事情的主要环节。其中,“经过”部分又是事情的核心,是全文成败的关键所在。

关于三年级作文分析

  在小学生的作文里,“经过”部分写得不具体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小学生的记叙文不感人,平淡乏味,这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写事三方法

  一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二是按时间的推移顺序写;三是空间位置的变换顺序写。写事四注意

  第一、无论按哪种顺序写事,都必须交代清楚“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二、把“经过”部分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地写得清楚。写的时候多问几个“后来怎样”,文章就具体了。

  第三、注意材料的详略,有所侧重。对一些重要的过程、场面要细致描绘,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

  第四、对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一定要写具体,以完整地叙述一件事的发生、发展、结局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范文示例------

  我学包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爸爸妈妈带我到奶奶家去包粽子。

  奶奶把江米洗干净,从盆里拿出两片泡好的深绿色芦苇叶子,卷成一个上宽下窄的圆锥小桶,把雪白的江米放在里面,再放上几颗红彤彤的小枣,上面又盖上些江米,然后用芦苇叶把江米裹起来,扎紧,一个三角形粽子就包好了。

  我心里说,原来包粽子就这么容易呀,真想试试。奶奶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你包一个我看看。”我学着奶奶的样儿,先卷芦苇叶,再放江米、小枣,然后卷起芦苇叶,用

  绳儿一系,谁知米都从缝里漏出来了,原来包粽子并不容易。奶奶指点我芦苇叶要折紧,米不要放太多。我按奶奶说的包起来,果真好了一点儿,可还是有米漏出来。我没泄气,接着包,一个又一个,终于包出了合格的粽子。我发现,包时圆锥形的桶要卷得小一点儿,芦苇叶两头要压得多一点儿,裹得要紧,扎得要快,这样就能包出合乎要求的粽子来。我摸到了包粽子的窍门,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包好的粽子放在高压锅里,不到一小时就煮熟了。打开绿色的芦苇叶,白里透黄的江米,红红的大枣,随着喷香的味儿,露了出来,好看极了。我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真是美滋滋的。

  今天是作文班开学的第一天,天热得发了狂,尽管我坐在电扇底下,可还是满头大汗。我想,如果此时有杯可乐喝,那该多好呀!

  老师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一上课便说:“同学们,我们来喝杯可乐好吗?”老师的话刚说完,我们便欢呼起来,有的手舞足蹈,有的蹦着叫:“OK”,还有的唱起了流行的歌曲。

  老师一个手势,我们立刻安静下来。只见老师将棕色的可乐倒入塑料杯中,“咕噜、咕噜”,可乐一倒进杯中,立刻升起了无数个白色的小泡泡。“这是怎么回呢?”

  当我把疑问提出时,老师笑着解释道:“工人叔叔在瓶装可乐时加压,强使二氧化碳溶在可乐里,一旦打开瓶盖,二氧化碳便会立刻从可乐里冒出来,刚才大家看到的小泡泡就是二氧化碳。当我们喝下可乐时,二氧化碳就会很快从口腔里跑出来,从而带走体内的一部分热量,使人有种清凉的感觉。另外,二氧化碳还能刺激胃壁,帮助消化呢!”“老师,看我都流口水了,快让我们喝吧!”经我一提议,一杯杯可乐便送到了同学们的眼前,有的同学一饮而尽,有的慢慢品尝,还有的碰杯喝呢!“同学们,味道怎么样?”老师边喝边问,有的说辣,有的说甜,有的说有点中药味。一个调皮鬼站起来说:“酸甜苦辣全包括。”顿时,教室里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可乐,可乐,可把我们乐坏了。

        三年级作文训练——审题训练

  三年级阅读——审题专题

  一:如何审题及审题方法:

  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多采用命题形式,即老师出题,学生依题作文。小学毕业升学考试作文,一般也是命题作文。既然是依题作文,就要学会审题。题目的意思搞清楚了,作文就能切合题意。切题,这是衡量一篇命题作文的起码标准。如果题目没有看准,或者题意理解不透,写出的作文就会偏离题意,甚至文不对题。

  作文课上,或者考场上,有的同学一见作文题便匆匆忙忙拿起笔就写。由于

  事先没有经过仔细审题,写起来非常吃力,想一点写一点,像挤牙膏似的,这样写出的文章就很难符合题目的要求,有时写了很长一篇,才发现写跑了题,于是不得不从头写起,结果事倍功半,欲速不达,作文也得不到好成绩。所以我们要学会审题。

  1.朗读某学生的一篇范文:〈家乡的一处景物〉

  2、思考:这篇文章的缺点在哪里,小作者有没有审清题意。

  那么,怎样审题呢?

  一、审清对象。

  当老师出题以后,先不要急于下笔,应该先仔细地看看题目,确切理解题目

  的要求。是写人,还是记事;是写景,还是状物;是日记,还是书信;是实用文,还是想象文??这些弄清楚了,作文就有了基本的方向。有的题目很明显,写人记事,一看就知道。

  1、说出一些作文题,让学生来判断。如:

  《我的妈妈》、《我尊敬的老师》----写人。

  《一件难忘的事》、《发生在暑假中的一件事》----写事。

  《美丽的小河》《校园一角》----写景的。

  《可爱的小狗》《我的新玩具》----状物。

  《我在2000年》《未来的我》-----想象文.

  2、一些比较难分析的题。如:《冬天的早晨》,既可以写景,也可以记事;《上学路上》,既可以写上学路上发生的事,就是以记事为主,也可以写通过发生的事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那就是写人了。

  二、审明范围。

  审题时,我们还要明确题目对作者所选材料在时间、空间、数量、对象及内

  容上有哪些限制。如果搞不清楚这些范围,忽视了题目对某方面的限制,作文时就很容易走题。

  1、说出一些作文题,让学生来分析,老师做具体的讲解。

  比如:《暑假生活片断》限制了选材的范围——暑假生活;

  《我的好朋友》,点明了记叙的对象——好朋友;

  《快乐的星期天》,规定了选材的时间——星期天;

  《游香山》,规定了选材的地点——香山;《记小学生活中的一件事》,

  限制了数量——一件事,不能写两件或三件事。

  2、对于复杂的作文题目,要学会从语法结构上进行分析。

  比如《我所经历过的一段有意义的生活》,这个题目比较复杂,它包括四个

  方面的要求:

  ①文章内容应以“我”为主;

  ②要求写“所经历过的”一段生活,不能单纯写感想;

  ③要求写“一段生活”,不能只写一天或一件事;

  ④要求写的这段生活应当是有意义的,而不是一般的、平淡的。

  三、审准重点。

  1、找准了“题眼”,也就找到了写作的重点。题眼总是在中心词的修饰成份

  里,去掉表示人称、场所、时间、数量等修饰成分外,剩下的就是"题眼"。

  (1)板书一些作文题,让学生来找题眼,老师再做讲解。

  如:〈夏日趣事〉的"题眼"——"趣";《一件小事》的"题眼"——"小"。《我爱妈妈》

  的“题眼”——“爱”;〈我的书包〉的“题眼”——“我的”;〈可爱的家乡〉

  的“题眼”——“可爱”;〈发生在我家的喜事〉的“题眼”——“喜”;

  〈爸爸笑了〉的.“题眼”——“笑”;〈最后悔的一件事〉的“题眼”——“后

  悔”;〈游泰山〉的“题眼”——“游”;〈我喜爱的一种动物〉的“题眼”

  ——“喜爱”;〈我和爸爸〉的“题眼”——“和”。

  (2)找出题眼后,围绕“题眼”来选材,谋略布局,就能做到详略得当,

  层次分明。比如:《最后悔的一件事》、《我爱妈妈》、《一件难忘的小事》,

  只要抓住题眼:“后悔”、“爱”、“难忘”来写,就不会出现离题的现象。

  看了作文题,要想一想题目的重点应该写什么。比如《雷锋的事迹教育了我》,

  这个题目的重点要求在“教育”二字上,既要写“雷锋的事迹”,又要写“我”

  从中受到哪些“教育”。如果只写雷锋的事迹,而没有写对“我”的教育,那就

  成了雷锋的故事;如果写了对“我”的教育,只是表表决心,也是轻重倒置,重

  点不突出。

  四、审题的方法:

  一、分析法。

  作文命题往往是由一个或几个词组或一个短句组成的,审题时要仔细推敲题

  目中词语的意思及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明确题目要求写的对象、范围和重点。比

  如《记一次爱科学主题中队会》,《老鹰捉小鸡》,《难忘的一节活动课》这写

  作文要求我们写一次中队活动,我们要抓住重点,详略得当地写好这次活动的过

  程。如果只是记活动中的一件事,就不符合这次作文的要求了。

  二、比较法。

  (1)先让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我和我的老师〉。

  我们的老师姓杨,50多岁,花白头发,满脸皱纹,戴一副黑边眼镜。她态

  度特别和蔼,从来不发脾气,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常常备课到深夜。

  有一次,我们班到长城春游,杨老师身体有病,可是为了让我们玩得高兴,

  她带病参加了这次春游,使同学们很受感动。

  杨老师对同学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关怀。记得期中语文考试的时侯,杨老师看

  见陈全同学作弊,气得满脸通红,狠狠地批评了他,可是课后又找陈全同学补课,

  直到陈全弄懂了课文的内容为止。

  杨老师是我们的好老师,我们尊敬她,热爱她。

  思考:这篇文章的缺点在哪里?小作者有没有审清题意?

  这篇作文有内容空泛、材料零散的毛病,但是,主要的毛病是没有紧扣题意,

  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2)给出一个题目:〈我的老师〉,让学生和〈我和我的老师〉进行比较。

  有些作文题目所用的词语相近,但实际上却有较大的差别,审题时要认真加

  以比较,找出它的特点。“我和我的老师”这个题目,要求作者通过“我”和“我

  的老师”之间的相互关系,写出人民教师平凡的事迹,歌颂人民教师高尚的品德,

  或者表现师生之间真挚的情感。而“我的老师”只要求写老师一个人,这样一比

  较,写什么内容就明确了。

  (3)有些作文命题的方法比较特殊,就要用特殊的方法审题。如有的作文题需

  要自己补充内容,如《我最喜爱的??》,碰到这类题目,要先想一想题目后面

  可以补充什么词语。关于人物的:老师、同学、朋友;关于活动的:体育活动、

  文娱活动、科技活动;关于事物的:工艺品、书籍、文具等,想好以后,再选择

  自己熟悉的、有意义的内容填上去,然后再写作文,就不会跑题了。

【三年级作文分析】相关文章:

三年级期末成绩分析作文10-15

绿山墙的安妮人物分析三年级作文09-11

关于小学三年级自我介绍的作文分析10-08

想象与作文分析05-18

分析幸福作文08-10

考试分析作文09-06

爸爸的分析作文09-17

分析月考作文07-16

2016三年级期中考试分析作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