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雨作文

时间:2023-05-11 14:32:44 清明节 我要投稿

关于清明的雨作文合集六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明的雨作文6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清明的雨作文合集六篇

清明的雨作文 篇1

  清晨,望向窗外,满天阴云下,淅淅沥沥地飘洒着几缕细雨。今天是清明节吧?每年的这一天,家里人总是带着我去扫墓祭祖。我不太喜欢这淅沥沥的雨和沉重的气氛。

  走进公墓,雨点已细得让人感受不到,却还是若有若无的飘洒着。

  爬了一连串楼梯,仰起头,眼帘中映入这高高的阶梯,我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我跟在长辈身后,心里很不耐烦。

  到达目的地时,我已累得气喘吁吁。退到一边,看长辈们点燃香烛和厚厚的纸钱。这些形式对于我来说,直接省去也无妨。手中拿着三支燃着紫烟的香烛,排在长辈身后跪拜。除了盯着那缕缕紫烟,一时也不知该做什么。母亲和外婆蹲着,把一张张惨白的纸钱放入烈火中,火堆燃起呛人的白烟。风起时,纸钱燃成的灰烬随着风的踪迹在空中不停舞蹈着。在我看来,除了使人苦恼,这样的舞没有一点意义。

  在漫天白烟中,我突然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一根细细的拐杖缓缓走上阶梯,停在我身旁的那个墓碑前。她穿着一件薄薄的黑色衬衫,满头卷发不算长,却一片雪白。瘦骨如柴的.手背布满了皱纹,清晰地凸显出几根青色的筋脉。她手中握着的棕色拐杖脱落了几块油漆,露出的米黄色似乎正无声地诉颂着过去的沧桑。她迈着蹒跚的步履,走近那块深灰色的石碑。在浓烟中,她背对着所有人,像那块石碑一样默默地立在角落,无声无息,只是用手轻抹去石碑上的灰尘。那位老人颤颤巍巍地坐在有些湿润的墓碑前,将拐杖轻轻放在一边,用一只手轻抚着石碑上贴着的黑白照片。透过浓烟,我依稀看见那照片上也是一位老人,笑得那样灿烂。老人的手指停在照片的边缘,似乎回忆起了什么。我站在她身后,看不见她的双眼,却模糊了自己的双眼。我不知道她是谁,为什么独自一人来到这里。可是,她的背影看上去那么落寞。

  老人离开了,只留下了那孤单的背阴。她的生,不知在何时也会结束。可是,她经历的风霜和欢乐一定很多很多。回过头,看着长辈们簇拥的那块石碑,这墓碑下也是一位历尽风霜的老人吧。

  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也许它也在为某个逝去的亲人哭泣吧。我的心也变得沉重起来……

清明的雨作文 篇2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读孟浩然的清明即事诗句,又知清明到来,又是祭祖扫墓的日子,在这民间传统的祭祀日里,是让生者对亡者的怀想和祭奠,是哀思的日子。

  我记得每当清明的时候,天空总是不作美,都会飘起毛毛的细雨,似乎想让人更忧伤一些似的,也仿佛那是天堂里逝者潸潸泪滴,随着那长长的眷恋,纷飞,洒洒落地,或许也在惦念着阳间亲人而感到内心的伤怀,至亲天国有回音。

  清明的雨,也总让我感到雨是那样的缠绵悱恻、柔润温婉,柔润着万物,也柔润了人的心,是人心里最柔软的那一部分,常常就生出对亲人缅怀。

  清明的雨,是那样的淅淅沥沥,如泣如诉、将所有事物都裹在那朦胧而又厚重的雨幕里。到处都是湿漉漉,水汪汪、寒沁沁,料峭春寒渐让人难以支吾了,总也挡不住对亲人那份缅想。

  清明的雨,又是那样如丝如缕、如幽如怨,总是让人感到伤心无奈、惆怅满怀,对天国的深情挂牵,缕缕丝丝,带着浓的化不开的离别思绪,在天地间、在人们的心中缠绕飘浮。

  撑着一把雨伞,在清明的雨中走着。绵绵的细雨滴在伞上,没有声息,慢慢地沿着伞边滚落,掉在地上,仿佛那也是自己对亲人想念的眼泪,感受着那浓浓的悲悯,心里柔肠百转。细雨绵绵,哀哀怨怨,似乎向人们诉说着生离死别的苦痛和悲伤,看着那丝丝连连的雨,离愁也牵扯不断,无边无垠。站在亲人墓前,放下雨伞,点燃香烛纸钱,双手捏着三炷香,虔诚地鞠三鞠躬,嘴里细声喃喃自语,祈祷着,慰藉内心的夙愿与希冀。然后再擎着雨伞,靠后站着,让他人继续烧香,但自己凝视那小小的坟冢,望着细雨里朦胧的山景,总会竭力去寻觅逝者生前的音容笑靥,回想着故人的生活点滴。心里的悲悯正如连绵不绝的苦雨,立刻翻转起浓浓的伤感惆怅,随细雨纷飞飘散在迷朦的空间。倏然让我想起宋朝诗人黄庭坚清明雨季祭的诗句:“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望着这清明的雨,涌动着心里的泪,人的`悲恸就异常强烈。为什么总是在清明,这天就要落雨,落的纷纷扬扬,这雨雾就要弥漫,遮天盖日的。这究竟是人间的思念化做了泪雨!还是天晓人意顿作了雨泪!在这雨雾弥漫的夜里,逝者的灵魂一定会在大地的上空游荡,在寻找着人间的亲人,对她们微笑、招手、喃喃细语,那是在人间没有讲完的话语。这话语一定是充满着爱的,是从天堂传到人间又从人间传上天堂的爱语。这爱里有着忧伤,因为天堂与人间是两重天,亲人不可相见啊。只有灵魂的思念可以在这清明的雨丝中缠绵一起,拥抱一起,相思一起。

  清明的雨,此时,我才有了进一步的感悟。因为清明,雨季才有了永世的歌谣。因为有雨,雨季才更加晶莹和圣洁;因为有雨,清明才更加温馨和丰润;为了故人诠释慰藉亡灵,老天爷也是蓄日已久的虔诚,用取而代之的雨季来冲刷、净化灵魂,雨季给我们是一种强烈的感动。不仅让古代的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给我们留下更多的感动,特别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千古流传的诗句,渲染了清明时节迷蒙黯然的气氛,更给我们带来淡淡的惆怅和悲伤,勾起人们对故去亲友的缅怀之情。

  踏着归来的路,雨没停,依然在下,望着雨幕,我忽然想起许嵩演唱的那首歌清明雨上:

  我在人间彷徨寻不到你的天堂,

  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

  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

清明的雨作文 篇3

  清明的雨,不一定感伤。

  清明的雨,不完全是泪。

  伫立于卧室窗前,一丝湿润的春风从推窗檐口飘进,清新拂面,牵拽衣襟,梳理思绪,吹走神情的疲倦,纾解劳顿的压力。每年清明,都是在哀惋中追思。20年来,总感觉天地是那么动容,阴郁的天空,低沉的云朵,如泪的雨丝,一切如影随形。那一年清明,在我们目送生命的远行中,奶奶驾鹤成仙,即使哭天喊地,我们无力回天,无法挽留。

  雨珠成串,思念成殇。如今,在中年人的沧桑中,我们惟有面对那种无言的伤痛揪心、无言的思念缠绵。

  年后,读到同治十年修纂的平阳郡敬睦堂《汪氏宗谱》,一揽列祖列宗之功伟,细评家规、家训、宗法、宗禁,崇尚《朱子治家格言》,为先人知书达理、文墨酣畅、富于情感,我肃然起敬,甚而骄傲,从宗法中看宗子担当,深知祭祖当是我的道义责任。尽扫墓的义务,乃宗后的孝道。

  春社后的周六,回乡为故去的先人焚香,带上修剪、砍刀为祖坟修整。这一天,雨后的暖阳高照,领着三弟和侄儿祭祖,站在奶奶坟前,总有一些话在默念的脑海中闪出。我告诉奶奶,如今的乡村已是桃花的红、李花的白、油菜的黄、满坡的绿,太阳在微澜的水面上洒下闪光的碎金,小鱼在浅底的青荇里自由欢畅,田埂上的野草掩住了少时光溜溜的羊肠小路,一望无际的田野早已不见放牧的少年、打猪草的村姑,广袤的大地静静地守候花开的季节。春色美好,但在无情的岁月中,我已感受到迟暮之年正在到来。

  春光和暖,妻子换上母亲劳作的行头,下地摘菜,烧锅做饭,大锅灶台烹饪的味道,永远不是城里煤气小灶所能烹调出来的,我味觉大好,胃口大开,守着父母,围坐于一方小桌,一起垒起儿时的童话,苦涩教会做人,艰难锻炼心海。那感觉就是父母在家永远就在,心大了,世界就更宽。想起高晓松母亲写给晓松先生信中的一段文字,“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从清明中禅悟,纪念先人,最好的表达是带着下人善待长辈,传递亲情,宽厚待人。

  清明的雨来了,不再是我们的泪。清明的雨,是奶奶与我们在天堂与人间,用雨丝编织思念的情网,奶奶在网的那端,我们在这头,我们把所有的祈祷传递过去,将所有幸福的喜悦传送到那头,带去欢笑,带去思念,告诉奶奶仓廪殷实,事业登高。在这张情感的网络世界里,我知道,奶奶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她在远行,在远行中陪伴我们成长。

  清明的雨来了,润泽着大地万物。清明的雨,丰盈了春天的河流,滋润着山峦,浇灌着大地。奶奶曾经耳提面命的教诲,清明的雨再一次从天堂之上带来,仿佛又在充盈着我们的耳鼓。不管多高的官爵、多厚的'俸禄,家是归宿。不能当家者,何以修天下。德行天下,修德为先,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修身处世当以义为先。桑树欲成器,当从小就育。官与财乃身外之物,修人性之本当以此为重。我深知这是先人教诲的意涵,是我们为人立身之命。

  清明的雨来了,开悟着启迪智慧。清明的雨,有点清冽,滴落在树叶尖上,晶莹剔透、雍容华贵,在一束阳光的光照下,透视着光辉的深邃,眼中的世界多彩而有韵味。“人生不在初相逢,洗尽铅华也从容”,在清明的雨中荡涤,青青芳草,淡泊从容,清新脱俗,有着透彻心肺的芬芳,大地才因此弥漫泥土的清香。风的摇曳,雨水淋过,清凉的空气透过太阳穴,醒脑提神,如同捧一手雨点,凉了掌心,湿了情怀。春风卷起清明的雨,密密匝匝的敲打着窗户,披衣起坐,人勤春早,春来人更勤,年少的时候,奶奶说这正是一年浸种育秧的时候,一年的收成就从此开始。清明的雨,飘舞在空中,洗净了空气,开悟智慧,启迪人生。

  清明的雨来了,是来自天堂的手。当亲情成为回忆,时光留给我们的只剩下归途,只有追忆,我们也就老了。清明的雨,是曾经抚育我们成长的手,是奶奶与我们亲情的延伸,那一份情没有远离,它抚摸着我们的脸颊,浓浓的爱意轻柔如丝,触动心灵那一扇窗户。清明的雨,点击着晚生的思想命门,让我们的灵魂净化,让我们的思想进化,人生起落有常,世事轮回,无须哀怨,无须有恨,道法自然,因果皆缘。清明的雨是大手牵起我们的小手,那一点雨滴穿过手心,有一种力量撼动心扉,我们仰望苍穹,向着天堂行注目礼,向奶奶诠释我们的家国情怀。

  清明的雨,穿过漫漫时光隧道,染指人间烟尘,将我们的思念带去远方,带到遥远的世界。清明的雨是逝去光阴积淀后的暴发,让人体会到光阴积蓄的是厚重的情感;世事染过的炊烟,随清明的雨飘飞出人世事间浓浓的人情味。清明的雨,承载着我们心中无限追思的缅怀。那些年的清明,奶奶曾经递给我一把油纸伞,或一顶斗笠,或一件蓑衣,或一条雨披……,在雨中的洗礼,在香火中燎烤,这一切,在现在的清明中都已成为追忆。清明总有伤感,但不是为了伤感,在而是为了继承遗志,沿着先人的足迹继起、接力奋起。清明的雨虽然让人心里柔肠百转,但更多的是,给予我们以力量,是陪伴、是智慧。

  清明的雨落在屋顶,一个华丽的转身,汇集成水,从屋檐处纵身跃下,不是悲壮的别离,而是舞出人生精彩。清明的雨在街巷边、在村口旁渗入大地,那是天堂之上的先人对人间似水柔情。我深知,清明的雨,是在绘制烟雨江南的画图,是在迎接初夏的暖意,是在伴舞莺飞草长的悸动,是在为布谷鸟弹奏鸾凤和鸣的乐章,是在为我们向九泉之下的先人们鸣唱。

  清明的雨不期而至,似曾相识,又是那么遥远。

  清明的雨不是生命的挽歌,敲打催人奋进的鼓。

清明的雨作文 篇4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这二字总给人以淡淡的哀愁,让人感到一股莫名的忧伤,心情顿时如被细雨浸湿般沉重。又是一年的清明,天空已开始低泣,细雨中,窗外已是白茫茫的一片,一条条虚线不知疲倦地洒在我的心上,我的思绪飘远了……

  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潇潇细雨中,天空灰蒙蒙的,烟雨弥漫的小路上,人们三五成群,扶老携幼,在泥泞中缓慢前行。不远处,一块块雪白的墓碑显得尤其醒目,一个个花圈显得格外刺眼,令人触目惊心。人们清理了亲人坟前杂草,再给亲人添一抔净土,烧一把纸钱,少不了痛哭一场。毕竟,对亲人的思念,似酒一般愈久愈刻骨铭心。正所谓料得年年肠断处,清明节,坟冢旁。

  我的眼前似乎又浮动起一个个身影,他们有着令我陌生的面孔,模糊不清。两年前的那个五月,始终定格在以废墟为背景,以哀哭为伴奏的日子里。在大地剧烈的颤动之后,有多少爱和盟誓被深埋于地下,有多少梦和憧憬支离破碎。所有的一切,都化作死一般的沉寂,时间仿佛瞬间凝固了,大地被封上死亡的烙印。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而今,遇难的同胞们已在泥土中沉睡了两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生者总是会不断成为逝者。死者安息,生者奋发,灾难中重生的同胞们,不都坚强地面对生活,挺过来了吗?我想,那些无辜的灵魂应该了无牵挂,得到安宁了吧?

  思绪飞向更遥远的地方。那么肃穆、死寂的烈士陵园里长眠着我们多少最亲爱的战士?战火连连,硝烟弥漫,这些年幼或年老的人们,为了祖国,毅然离开朝夕相处的亲人,奔赴战场,抛头颅,洒热血。难道他们没有梦想,没有牵挂?不!他们将这一切统统深藏于心中。为了祖国和人民,他们已经准备好放弃肉体和躯干的生,同时也选择了精神与灵魂的生,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拼尽最后的力量,耗

  尽最后的生命,最终倒下。放眼望去,一座座黄黄干干的坟墓前都摆放着人们献上的白花,那一声声问候的'话语,能否达到九泉之下?弹指一挥间,半个多世纪已过,可那英雄的形象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窗外的雨仍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夜已深,黑暗不知不觉地弥漫开来。我闭上眼,又想起了那些曾经熟识如今却相隔两界的人们,心中更加惆怅。

  那些熟悉抑或陌生的灵魂,是否已安然升入天堂?好想写封寄往天国的信,捎去人间亲人无尽的思念:你们在天国还好吗?

  雨轻轻地打在窗户的玻璃上,在这雨夜中,还有谁同我一样在双手合十,默默祈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声音不停地在我耳边回响,回响

清明的雨作文 篇5

  每一年清明的时候,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是会有莫名的哀愁和思念,虽然不是很强烈,但是却又挥之不去。

  这几天的.天气很好,不知,清明那天,那如雾一般的细雨会不会再一次落下。仿佛有这雨,才能使清明显现出它淡淡的悲凉和对亲人忆念。

  是清明成全这场雨,也是这场衬托这一场雨。望着那飘洒的细雨,才更加能引起人们心里那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清明的雨作文 篇6

  清明,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望着飘洒的细雨,才更能引得人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思。

  这雨或是风狂雨恣,或是和风细雨,从清晨开始,至黄昏之际,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顶风冒雨,点缀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一二个孤影,跚跚独行。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小桥流水,愁鸦悲啼,雨洗清秋,风吹哀愁,唯见烟雨一片苍茫,不见人家与炊烟。好一个伤感寂寥的行旅,好一个凄迷彷徨的画面。抬头偶望,墓地黯然见:百坟拱起,千碑林立;烟雨朦朦,青草何离离。一片荒凉,一片凄迷,一片死寂!山孤烟雾薄,树小雨声稀!风飘飘,雨潇潇,哀思悠悠,悲情渺渺,莫道不销魂,何处暗香盈袖?拔净一片乱草,摆下几杯冷酒,烧上一把纸钱,风雨愁煞人,杯土带愁,杂草含烟,竟无言以对,唯有心底弥满幽幽的愁绪和淡淡的哀愁!死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昔日种种,犹言在耳,但客心逐流水,随缘到天涯,念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

  回味少年时,清明节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优美的画卷。随风飘洒的细雨中,一位骑着马赶路的清贫诗人,俯身向着一个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遥遥指着间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红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细雨中时隐时现。这大概是源于《清明》这首诗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为什么“断魂”?因为“古墓花影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

  我无忧的岁月里,这首诗所给予我的就是这样一种恬美的`意境。少年无忧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只风筝,挣断了线,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到处也寻觅不到了。这首诗,今天读来仍然那么哀怨,那么亲切。古往今来,人性中某些共同的、美好的感情,四海相通,古今相通。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生者总是会不断地成为逝者。有人说,对别人的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我想,或许对于至爱亲人的思念恰恰与之相反吧。即使过了再长的时间,在每次忆起他们音容笑貌时,我们的心中总会有些酸酸凉凉的感觉吧。哪怕是十年、几十年,这种感觉也不会减弱、消失,反而会变的更加强烈。正因如此,清明节才会成为一个流传千年的日子;清明时节的细雨,才会绵绵不绝地纷纷而至,这大概是对于人们心中哀愁的感应吧。

  又是清明了。“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不能流泪。但对亲人绻绻的思念,洒下所有的泪,回忆就不仅仅再是生活的负担。我们再次体会人世间的爱心与温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着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我们感慨世事无常人生苦短,曾经真正爱过,生命便不存在遗憾。援手于他人危难,自己在挫折中保持乐观,只要心中有爱,爱就会没有遗憾,人生永远是美丽的春天。

  拜托清明的细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欲流而难流的泪吧!

【清明的雨作文】相关文章:

清明雨作文08-25

清明雨的作文06-10

清明的雨作文精选01-27

清明的雨精选作文11-12

清明的雨的作文05-25

清明雨作文02-18

清明的雨作文05-07

清明的雨作文10-28

清明雨清明情作文09-08

清明雨,念人心-清明作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