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的作文

时间:2022-05-29 17:46:36 民风 我要投稿

【精华】民风的作文汇编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民风的作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民风的作文汇编10篇

民风的作文 篇1

  农历的二月初二。而这个日子,又在惊蜇的附近。在南方,已经是春雷阵阵,这一阵,让冬天的虫子全都出洞了。万物复苏,冰也都融化了。而小龙,也就是蛇,也已出洞了。中华民族所崇拜的龙,今天也已经抬头了。

  因为我的老家在威海,就是胶东。听姥姥姥爷说,在胶东那边,有好多习俗呢,人们呀,烙糕,把那种粘虫给烙死。再就是放鞭炮,把那种刚出洞的虫子给吓跑;还有,在箱子和衣柜上要贴剪的龙。象征着青蛙、蟾蜍等益虫,来到家里,使得家里五谷丰登,吉祥如意,同时,也把害虫给赶走。而小孩呢,身上也要佩戴一种装饰品,上面也剪了个青蛙,也是要吃虫子的。我小时候还戴过呢!总而言之,民间习俗还有很多呢!

  而在这边,早晨是要吃炒豆的,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我早晨没有吃炒豆,但喝了自己磨制的绿豆核桃浆,真是美味,这其中也肯定蕴含着什么喻意吧!

  中午吃饭时,大家在讨论这二月二的事情,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诉说着自己与二月二的情缘。平常挺能吃饭的杰,今天吃了四个小笼蒸包就饱了,真是不可思议!其实就是因为吃炒豆的原因啦!

  今天早晨,外头有几个人在放鞭炮,姥爷也忘记了。等到想起来,夜幕早已降临了。可再没有什么节日了,今天必须把鞭炮消灭掉,也只有打破这宁静的夜晚了。我以为姥爷可以引起一帮潮流,可惜就我们自己,弄得怪不好意思的。

  今天是二月二,在这里祝大家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不受怪虫的骚扰。

民风的作文 篇2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习俗和风格。下面,让我来为大家讲一下苗族的风俗和习惯吧!

  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的民族,在20xx年的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894,0116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出产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

  说起苗族的历史,那可是源远流长,让表达能力差的人来说就算说上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祖先起先生活在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和长江中下游;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经常迁移, 一会儿到湖南,一会儿到贵州、过几天又到云南。除此之外,我查阅资料,资料上还显示说苗族有只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语言。资料上说是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还是个音乐和舞蹈圣地,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除了这些,苗族还有很多的工艺美术,如: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

  苗族的简称也有许多,如:他们曾自称“牡”、“蒙”、“摸”、“毛”、 “嘎脑”、“果雄”、“带叟”、“答几”等;他称“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

  这就是苗族。

民风的作文 篇3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个少数民族——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通常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和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周围,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以及河南开封、郑州等地。

  维吾尔族的民俗习惯可谓多样化。维吾尔族待客很有讲究。如果来客,邀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点心,然后再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端上桌,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饭后,由张着领作“都瓦”收拾完餐具,客人才能离席。

  维吾尔族有很多禁忌:吃饭或与人交谈时,不能拧鼻涕、打哈欠、吐痰。饭毕有长者领作"都瓦"时,忌东张西望或站起;不能吃食猪肉、驴肉、狗肉、骡肉和自死的畜肉及一切动物的血。衣着不能短小,上衣一般要过膝,裤腿达脚面,忌户外着短裤;屋内就坐,忌双腿伸直,脚底朝人;接受物品或请茶,忌用单手;未经主人同意不得擅自动用主人家的物品;到别人家去,一定要让年长的人先进门;不能背后议论别人的短处。

  维吾尔族的饮食习惯以面食为主,喜欢牛肉和羊肉。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最常吃的是羊肉抓饭、包子、油条等。另外,维吾尔族还喜欢茯茶、奶茶。

  今天上课时,蒋老师还给我们带来了她从内蒙古带来的奶茶粉,老师神秘地在后面搞小动作,我忍不住心里痒痒的激动。泡好后,香味已一阵阵飘来,我的心思早不在作文上了。可这奶茶味道怪怪的,说实话,喝了一口就不想再喝第二口,喝起来涩涩的。可能每个民族的口味督是有差异的吧!

民风的作文 篇4

  “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街排,朵朵红花鲜,朵朵黄花大,千朵万朵睇唔晒……”从小,我就会唱这首童谣《行花街》。广州的迎春花市繁花似锦,人海如潮,热闹非凡,早就名扬五洲,饮誉四海,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民俗景观。

  现在,广州花市的规模越来越大,都有十大花街了。每个花市在主要街道搭棚架摊档售花,这些花架一层层沿街伸展,摆成几条长廊。花市的出入口处,都搭起迎春花市牌坊,绚丽辉煌,雄伟壮观,各有特色。腊月二十八日花市正式开始,十里花街就张灯结彩,“香街十里一城春,笑语喧声入彩门。疑是层峦采蜜使,幻成百万赏花人”,整个广州融在一片浓浓的节日喜庆气氛中。

  除夕夜,也许祖国其他地方的人们正在收看春节晚会,而我们却会去逛花市。吃完年夜饭,爸爸妈妈都会带上我,有时去天河花市,有时去越秀花市……无论哪个花市,都是人山人海,喜气洋洋的。人们脸上都带着欢乐的笑容,仿佛把一年的开心与幸福都写到了脸上。大家手中拿着刚选到的“心水”花,一边逛着,一边与同伴闲聊。花市长街上那五颜六色的花儿,也仿佛和人们一样开心,在诉说着一年的收获与幸福,期望着美丽的憧憬!我最感兴趣的是每个花市的牌坊,雄伟壮观,每一年都有不同的主题,如亚运、科技、西关文化等,设计都很妙。

  这就是广州的花市,朋友们,你喜欢吗?欢迎你也来广州逛花街!

民风的作文 篇5

  道独特的风景线深深地吸引我的眼球-一股红色的潮流掀起来了,大街小巷到处是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大家热情高昂地共庆祖国66年华诞。

  我走到街上,一眼就看到街边的店铺都不约而同挂着红旗,有的挂在门旁边,有的挂在门把上,还有的粘在玻璃门上,一阵风拂过,红旗就漾起的波纹,鲜红的五星红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xx,又犹如熊熊燃烧的火炬透露着我心中最美、最真的梦想! 经过学生街时,流动小贩沿街叫卖着小国旗,很多人受到沿街国旗影响而热情高涨纷纷购买,那情景真是火爆抢购呀,这时有个姐姐手上拿着小国旗走到烧烤铺前,不小心旗面被油烟熏得有点焦黑,看起来有点脏,于是,她就随手把小国旗给扔了,我正想跑过去捡时,学生街人来人往,有人不经意踩了小国旗,我自言自语:“哇,更脏了,我去捡大家还以为我连一块钱的小国旗都买不起。”想时迟做时快,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蹒跚走过来,我又想:“这个国旗又要‘雪上加霜’了。”谁知老人弯着腰捡这个“伤痕累累”的国旗,老人还喃喃着说“国旗怎么能乱扔乱踩……”老人边说边将国旗抖了抖,还从包里拿出擦眼镜的布来回地擦拭,好像在擦一块刚出土的红宝石。看着看着我的耳根不由自主地烧了起来……

  大家都在以自己的热情、快乐欢度国庆的同时都要以老人家那颗最真诚的心对待国旗吧!

民风的作文 篇6

  春节到了,举国上下都在忙着办年货,准备过年的事情。我家也不例外,不过我知道每个地方的过年方式都不一样,大家想知道我们家是怎么过年的吗?跟我来看看吧!

  我的家乡在安徽阜阳,这是一座北方的小城,妈妈说它没有大都市的繁华,却多了几分悠闲的滋味。这里保留着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我认为最有趣的还数春节。

  春节是我们家乡最热闹的节日。才过腊月二十,家家户户就忙碌开了。首先是打扫卫生。妈妈说:“这叫‘除尘’,和‘除陈’谐音,是除旧迎新的意思,所以一定要把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打扫干净,好迎接新年的到来。”然后要蒸馒头、包饺子;除夕那天要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年初一要给亲朋好友拜年……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蒸馒头。

  大约到腊月二十八的时候,姥姥就要用酵母和面,做成大大的面团。慢慢地面团就会膨胀,变得弹性十足。这时,姥姥就会把面团分成拳头大小的面块,让我和妈妈揉这些面块,直到把它们揉得柔软光滑,再交给姥姥做出半圆形的馒头。在揉面的时候,我最喜欢听姥姥和妈妈聊天,天南地北,真温馨啊!

  等馒头做好以后,姥姥就把大锅拿出来,开始准备蒸馒头。等大锅里的水响了以后,姥姥就把馒头一个个整齐地放在大锅里。等过了大约二十分钟,馒头蒸好了,打开锅盖,一阵诱人的馍香扑鼻而来,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大馒头就要出锅了。姥姥突然说:“别急,在它们出锅前,咱们给它们打扮打扮吧!”说着,姥姥拿出了一瓶红墨水,用筷子蘸了一点点,给每个馒头都点了一个漂亮的红点点,这样馒头才算大功告成。你看,点上红点点的馒头多喜庆啊!

  我喜欢家乡的节日,不仅因为有许多吃的玩的,更重要的是在节日里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和家庭的幸福!

  这就是我们这边过年的习俗了,真是有趣。

民风的作文 篇7

  家乡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剪纸艺术啦!

  剪纸艺术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礼花、鞋花、门筏、湾州布影、斗香花、剪纸艺术团花、剪纸艺术旗幡、剪纸艺术汉字、剪纸艺术图画等等。剪纸艺术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成了人们剪纸艺术的花样。每逢过年过节或是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字、“喜”字等表示庆贺。剪纸艺术图画就是在一张纸上剪出一副画来。你先看看这幅“书生”,上面有一位正在拿着书在读的先生,一看他的样子就是一位书生;再看看这幅“凤凰戏牡丹”,上面有一只凤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像一个小孩在玩耍……中国还有很多传统文化,比如:书法、刺绣、戏剧等等。

  怎么样,家乡中国是不是有很多传统文化呀!

民风的作文 篇8

  春节后就到元宵节了,我喜欢吃汤圆。

  元宵节晚饭过后家人打着牌,可我们小孩只能默默看电视。多么的无聊,我提议去xx广场。大家都赞成,我还说今天过节在姐姐出钱。走路来到了xx广场看到满光场的人,马路边也有警察和消防员防止发生火灾。广场上的人们买烟花和许愿灯,我和弟弟在蹦蹦床上玩耍。到后来玩累了,我们躺在上面看着天空的烟花五颜六色好美。天空数不清的许愿灯,这美好的时光总是不长久。哥哥说:“下来吧,去放烟花。”下来后买了两种冲天炮,可并不像玩。很晚了,当想回去时一区人围这一群在干什么?过去一看,有人在求婚哇过节看到这一幕。太幸运了,蜡烛摆成的桃心一束蓝玫瑰后来大家说亲一个……。

  美好元宵节到晚上十点多还是满的人,还看到求婚精彩的一幕。

民风的作文 篇9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上街玩。

  大街上车水马龙,到处张灯结彩。市中心周围四条宽阔的马路上灯火通明,使整个城市笼罩在灯的海洋里,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我们一家来到商之都门口,那里围着一群人,里三层外三层围的水泄不通。人群中还搭建了一个露天舞台,上面有8个小孩在吹气球看谁先吹炸。别看那些小孩十分瘦小,样子有些弱不禁风,但吹起气球来还是能露一手。在一旁的主持人手里拿着麦克风不停的呐喊加油,使全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我们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大厅内。大厅里的大牌子引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凑上前一看原来是猜灯谜,猜到了就到总服务太兑现。我看了浑身都是精神,连忙拉着父母上二楼。到了二楼抬头看天花板,哇好多的灯笼,有些灯笼下面还挂着红色的纸条,那上面写的便是谜面。有的是打一个成语,有的则是一个字,有的则是一名球星的姓名,有的还是一本书名、一道菜名。形式各种各样,让人伤透脑筋。到了卖内衣的地方有一个谜面让我一看就知道谜底:水上健儿(打一成语)我猜的是如鱼得水,因为这则谜语曾在电视上播过。正当我兴奋的准备到总服务台报谜底时,爸爸的一句话让我犹豫不决:“肯定不对,‘如鱼得水’和‘水上健儿’有什么关系?”我想是啊,可我明明记得是对的呀,对,要相信自己。元宵灯谜真好玩!

民风的作文 篇10

  元旦,几个热情的学生驱车把我拉到了远郊的一个村庄里。在一家比较富有的农户的热炕头上,围坐在矮方桌边,我美美的饱餐了一顿二十余年未曾入口的杀猪菜。品尝着那特有的农家风味的杀猪菜,耳听着学生和老乡们的欢笑声,儿童时代的生活场景又清晰的浮现在了脑海中......

  我出生在吉林农村,儿童时代是在乡下度过的,对东北农村过年的一些习俗有着非常深刻的美好记忆。这些习俗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日后的生活态度和思维习惯。杀年猪、吃杀猪菜便是这些习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东北农村,劳累了一年的农民多选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杀年猪、吃杀猪菜,并由此揭开农历大年的序幕。从小年杀年猪吃杀猪菜过后,依次是年三十除夕吃年夜团圆饭、大年初一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闹花灯,再到二月二吃猪头,传统的农历过大年是要持续一月有余呢。

  杀年猪的过程比较复杂,持续的时间也较长,一般得花费一个上午、好几个人力来处理这只年猪。早上,天刚麻麻亮,主人便起来做杀年猪的各项准备工作了。在杀猪师傅的指挥下,几个年轻小伙子合力把饿了两顿、肚子空空、肠胃得到清理的年猪按倒捆好,然后放在一个长条板凳上面,并在猪身下放一个大木盆。杀猪师傅手中握着一只尺把长的擒刀,非常熟练的从猪的下脖捅进去,一刀至心,绝不用第二刀。刀出猪毙,血从伤口流到了大木盆中。杀猪师傅用棍不断的搅拌流出的猪血,不使其凝固,以便一会用来灌制血肠。院内炉灶中木拌子燃着熊熊的火,大锅中的水也已经哗哗的翻开了,整只猪被放入了滚水中。翻了几个滚后,杀猪师傅在猪腿上割了个小口,然后用长铁钎插入小口中,左右搅动,将皮肉略微分离,再用气桶向小口中打气。随着气体的不断进入,猪的身体也开始膨胀起来。等猪身完全膨大后,杀猪师傅开始用刮刀退毛,刮刀所过之处,皮肉一片雪白。最后,整只猪变成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大肉桶。在屋里的一个大案板上,杀猪师傅开始了他的解猪过程。杀猪师傅先把猪身从头至尾在肚子这面用刀分开,然后小小心翼翼的把猪的心、肝、肺等五脏取出,再格外小心的把肠肚等下水取出放入盆中。取出这些内脏后,杀猪师傅才哗然响然的把猪身上的肉按部位分割成数大块。最后一道工序是洗猪肠,这是一个很脏又很费力费心的活,要求非常高,既要洗得干净又不能把猪肠弄破损,十足的技术活。

  年猪宰杀整理完毕以后,杀猪师傅还得配合厨师炖制各类杀猪菜。可以说,杀年猪这一天,最忙碌、最重要、最有权威的人无疑就是杀猪师傅了。在过去,一个甚至几个村才有一个杀猪师傅,所以年关将近,正是杀猪师傅最忙碌的时候。在平时,杀猪师傅无论走到哪里,都被乡亲们另眼相看。

  虽说杀猪菜上不得大雅之堂,但却极具东北特色,深得东北人民的喜爱。东北地域宽广,不同地区的杀猪菜也不尽相同。但以下一些菜肴是公认的能够反映东北特色的,哪家杀年猪一般都会炖制的杀猪菜:烩酸菜,蒸肉,拆骨肉,白肉血肠,蒜泥血肠,溜肥肠,溜苦肠,炒猪肝,猪肉炖粉条,猪皮冻等等。这些菜的显著特点是:肉多,片(块)大,量足,烂糊,肥而不腻,鲜美可口,香味四溢,热气腾腾。吃杀猪菜时,主人总是要把村里德高望众的老人、村里的干部、没有杀年猪的左邻右舍以及亲戚朋友请到家中来,共同享用这一年中不多见的美味佳肴。

  一般要到下午两三点钟各种菜肴才能做熟弄好,主人和客人也才能依次落座。在主人致完开场白后,男女老幼兴高采烈的拿起了手中的筷子,伸向杯盘碗碟中的各式菜肴,品尝杀猪菜的过程才真正开始。人们一边吃着喷香的菜肴,一边谈论着过去一年中发生的奇闻异事;同时也猜测着来年的气候、收成以及国家的政策,高声宣布着自己的看法和预感。品尝杀猪菜的热炕头,是村民们各抒己见,阐述自己主张的最好讲坛;同时,它也是乡亲们尽情抒发豪情、表达内心喜悦的最佳场所。在这里,人们可以无所顾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说高兴了还可以喊几嗓,唱一段,痛痛快快的的说出心里话。在农家烧酒的熏烤下,人们的兴致久久不减,猜拳行乐的呼喊声持续不断,吃杀猪菜的过程也往往要沿续到天黑透以后。在回家的路上,喝多了的村民们还不断的大声辩论着,探讨着,呼喝着......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早已是今非昔比,以白肉血肠、烩酸菜、蒸肉为代表的杀猪菜也走入了千家万户。现在,城市的街头时不时的就可以看到以杀猪菜为主打菜的酒店饭馆,百姓们再也不用等到年关时才能吃上一口杀猪菜了。但是,儿时杀年猪吃杀猪菜的情景还是历历在目,音尤在耳。那摆满餐桌香气飘散令人垂涎的美酒佳肴,那几十人围坐在热炕上指东划西、谈天说地、其乐融融的热闹场面,那火爆、融洽、欢快、祥和的节日气氛……,回想起来,这些都和我们今天努力要达到的小康目标,孜孜以求的团结、稳定、和谐的社会氛围有着颇多的相似之处呢!

【【精华】民风的作文汇编10篇】相关文章:

【精华】民风的作文汇编六篇05-26

【精华】民风的作文汇编7篇05-16

【精华】民风的作文汇编8篇05-14

【精华】民风的作文汇编五篇05-11

【精华】民风民俗作文汇编10篇05-23

【精华】民风的作文六篇04-23

【精华】民风的作文9篇05-14

【精华】民风的作文4篇05-11

【精华】民风的作文三篇04-18

【精华】民风的作文八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