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昌学箭的历史典故

时间:2022-12-14 14:57:32 历史典故 我要投稿

纪昌学箭的历史典故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典故吧,典故的来源大致有三个。第一,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你知道经典的典故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纪昌学箭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纪昌学箭的历史典故

  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名叫飞卫。他射箭的本领十分高明,能够百发百中,是远近闻名的神箭手。

  有个叫纪昌的青年,很想学得射箭的本领,就来到飞卫家拜他为师。飞卫说:“练射箭不能怕困难,首先要练好眼力,能够盯着一个目标后,眼睛一眨也不眨才行。你回去练吧,练好了再来见我。”

  纪昌回到家里,认真地练起了眼力。他躺在妻子的织布机下面,用眼睛盯着穿来穿去的梭子,一练就是一天。就这样日复一日地练了两年,就是有人用针扎向他的眼睛,他也能一眨不眨了。

  纪昌高高兴兴地去见飞卫,告诉他自己的眼力已经练得差不多了,可以学习射箭的技术了。飞卫却说:“这还不够,你还要继续练眼力,直到能把小的东西看大了,再来见我。”

  纪昌又回到家里,用一根头发拴住一只蚂蚁,把它挂在窗口,每天站在窗前,紧紧地盯着那只蚂蚁看。日复一日地看了三年,那只蚂蚁在纪昌的眼睛里,简直就象车轮那么大了。

  纪昌又去找飞卫。飞卫点点头说:“现在可以教你射箭的本领了。”

  从此,飞卫开始教纪昌怎样拉弓,怎样放箭。纪昌又苦苦地练了好几年,终于成了一位百发百中的好射手。

  纪昌学箭的哲理故事

  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但是飞卫并没有教射箭技巧给纪昌,而是要求他必须学会盯准目标不能眨眼。纪昌用了两年的时间,练到了即使锥子向他眼角刺来,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的境界。

  然后,飞卫进一步要求纪昌练眼力,要达到将体积较小的物体能够清楚地放大的水平。纪昌为此苦练了三年,终于达到了能将跳蚤看成车轮一样大的.地步,此时的纪昌张开弓,毫不费力一箭将虱子射穿。

  纪昌之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一箭将虱子射穿,没有任何秘诀,只在于他的坚持不懈,苦练基本功,只有把基础练扎实了,射箭的本事才能够自然且很轻易地掌握。事实上,对于管理者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管理企业,基础是最重要的!

  不少管理者总是不屑于做一些比较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张口闭口总是离不开企业的战略目标。但是,战略目标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才可能完成的,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处理好管理中各种最为基础的工作,只有把基础打好了,才可能去具体地完成企业的各项战略目标。

  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完成好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假如忽视了管理中的最基础的工作,必定会影响企业的进展与各项管理措施的施行效果,阻碍企业的发展。

  想要学习射箭必须要先练出好的眼力,只有把基础的动作都练扎实了,才能够应用到可以千变万化的地步。其实,企业的经营管理也是这样,管理者必须把企业最基础的人事、财务、技术、业务都掌握好,企业才能够大有前途。只有将最基础的管理工作切实做好,将管理中最基本的规章制度全部建立健全,才可以取得最终的成功。不然,管理者在管理的进行中不但会事倍功半,并且还容易造成决策失误。

  纪昌学箭文言文翻译和道理

  文言文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三年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荆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翻译

  甘蝇是古代擅长射箭的人。他拉开弓就能使野兽倒伏,飞鸟落地。有个弟子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技艺又超过其师傅。

  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不眨眼睛,然后才能谈及射箭。”

  纪昌回到家,仰卧在妻子的织布机下,眼睛注视着梭子(练习不眨眼睛)。三年后,即使用锥尖刺(纪昌的)眼皮,他也不会眨眼。

  他把这件事告诉飞卫,飞卫说:“功夫还不到家,还要学会看才可以。把小的看大,把微小的看得清楚,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毛系着虱子悬挂在窗户上,从南面来练习看。十天过后,(虱子在纪昌眼中)渐渐变大;三年之后,感觉像车轮般大了。看周围其余东西,都像山丘般大。纪昌于是就用燕国阴木装饰的弓,北方树杆造成的箭,射向虱子,正穿透虱子中心,而拴虱子的毛却没断。

  (把这件事)告诉飞卫。飞卫高兴地举足顿地,拍着胸脯说:“你已经掌握射箭的技术了。”

  注释

  (1)彀(gòu):拉开。

  (2)尔:你。

  (3)瞬:眨眼。

  (4)机:织机

  (5)承:由下向上注视

  (6)牵梃:织布机下系脚踏板的两根直绳

  (7)虽:即使

  (8)锥末倒眦:锥子尖端刺到眼眶

  (9)氂(máo):牛尾巴。

  (10)牖(yǒu):窗户。

  (11)浸:逐渐。

  (12)燕角之弧:燕国的兽角所造的弓

  (13)朔蓬之簳(gǎn):北方的蓬竹做成的箭杆。

  (14)倒:通“到”。

  (15)偃(yàn)卧:仰卧。

  (16)高蹈拊膺:抬高脚踏步,拍着胸膛。拊,拍。膺,胸口。

  道理

  阅读这个故事后,我们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到它与快速阅读相通的若干道理,并在受到启发和思考中领悟速读的真谛:

  基本功最重要

  首先故事告诉我们学习速读要练什么?射箭和速读都是要训练人眼睛的视力,让自己的眼睛真正练到“目不转睛”和“全神贯注”的地步。其实“目不转睛”和“全神贯注”这两个成语既是射箭对视力的要求,同时也是速读训练对眼睛的要求。学习射箭必须先要训练眼力,同样学习速读当然也先要练习眼力,这是因为人的眼力(视力)的好坏是射箭和速读的共同基础条件,没有基础的条件,你要想学习以眼睛为条件的技能都是不可能的。如眼睛的视力基础打牢了,真正做到“目不转睛”和“全神贯注”状况时,你无论是学习训练射箭或速读,其质量与效果也就有保证了。因此任何学员在开始练习速读时首先要明确最重要的是练习与视力相关的“视点”和“视幅”科目,把自己阅读时的“视点”和“视幅”练到“那牛毛上的小虱子在他眼里就大得像车轮一般的时候,他再用眼睛看别的东酉,面前就像出现了一座小山一样。”

  循序渐进的提高

  其次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任何技能往往是一个循序渐进甚至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纪昌为学射箭,为练眼力不间断地坚持了两年时间不眨眼睛看着妻子在织布机上织着布;随后为了进一步提高眼力又用一根牛尾巴上的毛拴上一个虱子,挂在窗户上,每天朝南目不转睛地望着练着,当练过了3 年之后,那牛毛上的小虱子在他眼里就大得像车轮一般了;最后才开始练习射箭成了百发百中的神箭手。事实上学习任何技能无不是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速读同样如此。我们只有先把自己的视力练习到“目不转睛”和“全神贯注”水平时,才能够一步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速读和记忆能力。

  坚持,坚持,再坚持

  其三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任何东西人自身好的毅力和意志品质最重要,这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纪昌为训练自己超人的视力,前后五年时间都在训练眼力,多么枯燥乏味的训练和多么漫长的时间呀,但他都坚持下来了,最终取得了成功。学习速读和其他项目一样也是如此,许多时候并不是人们不能掌握训练的技巧和方法,而最难在对这些技巧和方法的熟练运用,实现它往往需要的是日复一日的训练,年复一年的坚持才行。不少人最终没有达到目标或获得成功的原因就是他们走了一半路,就停止了,没有坚持下去。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练就高超的技艺,必须下一番苦功夫,从打基础开始。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是这个道理。纪昌的百发百中就是苦练得来的,只要苦练,什么奇迹般的技艺都能创造出来。古今中外的速读记忆高手无不如此。如《庄子·徐无鬼》里记载的运斤成风的石匠也是苦练得来的,据说一个人的鼻子尖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石灰泥,他能够猛烈地抡起斧子把它削掉;斧子动如风,鼻尖上的泥削净而鼻子却一点不伤。这真是奇迹般的技巧,这种技巧就是从苦练中得来的。艺术上的创造也是一样,只要能像纪昌那样专心致志、坚持不懈去下一番苦功夫,就一定能取得较大的成绩。

  对学习射箭如此,不管练习什么同样如此!

【纪昌学箭的历史典故】相关文章:

历史典故:纪昌学射07-21

纪渻木鸡的历史典故09-27

纪昌学射续写09-27

纪昌学射寓言故事10-22

成语故事:纪昌学射06-07

纪昌学射作文400字07-29

草船借箭的历史典故12-12

三箭定天山的历史典故08-06

草船借箭历史典故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