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作文300字

时间:2023-05-19 11:01:26 雷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雷锋的作文300字合集四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雷锋的作文300字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雷锋的作文300字合集四篇

雷锋的作文300字 篇1

  岁月荏苒,春华秋实。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离开我们已经50多年了。雷锋!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当今社会上,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人类关注的一个重点。但人们都只是嘴上说说,我想问:有那个人真正做到了?先不论雷锋精神和利益至上的商业思想是否相驳,单就看如今社会在利润驱动下所产生的一系列现象就可以表明,社会上几乎没有一个人当好了“活雷锋”。

  话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可是现在,雷锋那种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哪去了?那种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哪去了?那种服从分配、甘愿做螺丝钉的精神哪去了?那种热爱学习、严于律己的作风哪去了?

  21世纪,雷锋精神是用来衡量一个人人品与道德的标准。学习雷锋精神是每个人人生中最大的目标。

  借用雷锋亲密战友乔安山的话:我们的社会好比马路,雷锋精神起到的就是交通规则的`作用。没有交通规则的马路只会杂乱无章,车祸连连。

  雷锋叔叔已经走了,但他的精神仍在。让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像雷锋一样,当一颗永恒的螺丝钉,让雷锋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雷锋的作文300字 篇2

  今天放学,我回到家里,看到了今天的报纸。上面有一则是这样的:在某某国家,有一辆汽车撞伤了一名小男孩,司机看到此事,慌忙逃走。这时在一旁默默观看的小女生,拿出手机拨打120,等救护车来时,那位女生已悄悄离去……

  看到这时,心里猛地抖了一下。难道这不是雷锋同志?是的',雷锋同志叔叔总是默默无闻的为人民,为大家服务。这难道不是雷锋同志?

  记得还有一次,我上学快迟到了。于是抄近路。结果,我走到半路,看到路中央有许许多多的砖块,旁边还有一位小男孩,大于四、五岁吧!那个小男孩正在费力地搬运砖块,为的就是不让砖块影响路人,看到这个小男孩,我很惭愧,我是比他大,但我的行动却远远超不过他。想想自己平时,乱扔垃圾、乱吐痰……

  在我们生活中,就有许许多多的雷锋同志,他们总是默默无闻的做好事,因为,雷锋同志做好事不追求回报,雷锋同志就在我们的身边,不信的话,就找找看吧!

雷锋的作文300字 篇3

  3月5日是雷锋同志纪念日,雷锋叔叔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雷锋出生于1940年12月28日,很不幸,他的家庭很穷苦,但是,他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锋见公路上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还拉着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忙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要去十几里外的'樟子沟去,她着急地说:“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浇迷糊了,这还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宁可自己淋得透湿,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

  雷锋叔叔一生热爱学习珍惜时间,他曾经说过:“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我们要向雷锋叔叔学习,成为一名人人称赞的少先队员!

雷锋的作文300字 篇4

  人们常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雷锋”呢?有。下面让我来介绍一位身边的“雷锋”吧。

  有一次上体育课,老师让大家绕操场跑三圈。当跑到第二圈的时候,有一个女同学摔倒了,裤子破了一个洞,膝盖流血了,只见她痛得站不起来,趴在地上哭了。这时,梁小遇同学连忙停下来,蹲下身来跟她说:“没关系,我送你去医务室吧!”就这样,梁小遇同学扶起她向医务室走去。

  这学期刚开学,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多的.书,梁小遇同学就提出在班级建一个图书角的想法。老师和同学们都很赞同,但没有书柜要怎么办呢?梁小遇同学却说:“用我家的书柜吧,反正我家有两个。”现在,同学们可以在班级里读到很多书,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梁可遇同学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其实,我们身边的“雷锋”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都值得我们学习。

【雷锋的作文300字】相关文章:

学雷锋的作文:雷锋使者08-25

雷锋的作文回来吧雷锋01-28

说雷锋做雷锋作文10-10

学习雷锋_雷锋作文1000字06-29

有关学雷锋的作文《雷锋使者》09-03

关于雷锋的作文:雷锋精神01-28

关于雷锋的作文:身边的“活雷锋”09-06

雷锋日学雷锋优秀作文05-19

雷锋的作文11-03

雷锋作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