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的作文

时间:2023-12-24 10:50:41 家风 我要投稿

家风的作文经典【3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风的作文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风的作文经典【3篇】

家风的作文 篇1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它不大,却处处充满着阳光;它不大,却处处令我自豪。

  在我曾祖父那一代,就常常教育我的爸爸做人要“善”,做人要“勤”,更要“自立自强”,所以“善良、勤奋、自强自立”是我的家风家训,这几个字对于我们家人来说,它不只是书写在纸张上,镶裱于镜框里的几个大宇,而是始终贯穿于我们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是父母做的桩桩小事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成果。

  “善”向来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从善”的例子数不胜数,但是怎样才算是善呢?我想: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善良或者是邪恶,"善"大概就是听从内心,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吧!

  而“勤奋”我想大家都很熟悉,我的爸爸是让我理解这个词最深的诠释。他是一个普通人,也正是因为他是一个普普面通的人,才让我体会到原来勤奋不是一时的满腔热血,而是始终如一的坚持。我很难想象我的父亲在每一个酷热的夏季辛苦的劳作时是怎样坚持下来的,我也不知道汗流浃背的感受。就是因为我未体验过,所以“勤奋”在我看来是何足珍贵。

  简简单单的家规家风却让我感触颇深,但也正是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在无数迷惘的夜晚中,它像灯塔一样指引着我,让我找到了我咬牙坚持的理由。

  “纵然有千万个理由放弃,也要找到一个理由坚持下去!”我爱我家,普通的家、温馨的家和永恒无限的爱。

家风的作文 篇2

  家风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我不是很明白。最近在新闻联播中看了记者叔叔,阿姨们在全国各地的采访,我才渐渐知道了什么是家风。它就是一个家庭多年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反映出这一家庭的生活方式跟生活态度。

  我家的家风是什么?首先一条就是“孝”。百善孝为先。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孝道。在我们家每次吃饭,长辈没有动筷子,小辈就不能先开始吃。遇到好吃的菜肴,我总是先给爷爷奶奶夹菜,然后再给爸爸妈妈夹菜,最后我才吃。每次在饭桌上看到他们笑容满面,全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我的心里就像吃了蜜枣一样甜。虽然这只是一件不起眼小事,但窥一斑而知全貌。在我的家里无处不体现出“孝”的存在。

  我家家风第二条就是讲诚信,不撒谎。有一次,我考试没有考好,害怕爸爸妈妈教训我,回到家就没有把试卷交给妈妈看,撒谎说考卷没有发。事后妈妈知道了真实情况,首先并没有因为考试批评我,而是先对我的撒谎行为给予了严厉的.批评。教导我做人的根本就是诚信。“人无信则不立”。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要诚实守信。通过这件事,我受益匪浅,现在我的座右铭就是诚实守信。

  家风就像是太阳,空气跟水一样,时时刻刻照耀着我,包裹着我,滋润着我,伴随着我。使我能够渐渐长成参天大树。

家风的作文 篇3

  家风是什么?有人搜肠挂肚,寻出大段文字。有人回忆生活,寻出点滴身教,而我,认同那点滴身教。

  诚然,家风可以用文字表达,文字也衬托了先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但,停留在书面上的文字终究是无力的、孱弱的,只有长辈凝结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身教才能让家风永存。

  自古,身教重于言传。圣雄甘地曾与一个小孩的母亲交谈,小孩儿的`母亲告诉他,小孩因为喜欢吃糖导致于牙齿坏死,而他又不听他人劝告。母亲恳求甘地说服小孩放弃吃糖,甘地说:“可以,但你要一个月后再来。”小孩的母亲不解,甘地回答说:“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来戒糖。”圣雄甘地告诉我们,教导是要依托于行动的,家风也是如此,只有长辈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行动诠释的才是真正的家风,停留在口头、书面的孝、善……并不能在后人的心中扎根。

  没有身教,再多的言传“家风”也始终是徒劳。爱默生曾言:“伟大的理想只有付诸实现才能成为现实。”曹雪芹也在《红楼梦》借冷子兴之口道出了贾府衰落的原因:“安享富贵者甚众,运筹谋画者无意一。”贾政平日里总是批评宝玉有辱家风。只喜在女儿堆里胡闹却不愿在经济任途上片刻用心。

  可正如金圣叹在评注中所言:“贾政实乃假正”。他作为父亲,家族里的长辈,却一昧有从贾母,没有从行动上告诉宝玉等后人何为家风。只知坐而论道,不愿躬亲身教家风却又强求后人成才,当然只能得到满纸荒唐言,谋划一把辛酸的结局罢了。曹雪芹通过《红楼梦》里传达出来的关于家风的探讨,让我们明白:家风只有通过长辈的身教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身教的家风才是真正的家风。

  家风不在言传而在身教,梁启超躬亲身教换得“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杨绛夫妇寓教于行,换得女儿终成大器;东晋谢家,以身教传家风,换得百年之后的王勃也称赞“谢家宝树”。而李双江轻视身教,放任儿子,终使得儿子犯下大错,悔不当初。

  家风在于身教,只有行动凝结的才是真正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