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感悟作文

时间:2023-09-19 15:24:12 感悟 我要投稿

生命的感悟作文3篇【荐】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命的感悟作文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命的感悟作文3篇【荐】

生命的感悟作文 篇1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聪明的你,请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我不知道时间为什么那样匆匆地流过,当早晨的太阳升起来时,当傍晚的夕阳落了的时候,我知道,生命的`日历中,又撤去了一页。

  我不知道生命有多么长,和朋友谈笑时,生命从笑容中飘过;和同学玩乐时,生命在快乐中走过;和老师研究时,生命在探索中流过。我知道,生命的日记中,有太多的喜怒哀乐!

  我不知道生命有多么深沉,雪压弯了松,松在雪中挣扎;雨中有小虫艰难地爬行,它要拼搏长大;野火烧尽了草,第二年接着又冒出芽苞。我知道,生命的课本中,讲述了许多人生哲理。

  生命一如春水,它向远方流着,那里有它瑰丽的梦--------进长江,东入大海。而进入大海的路去那样艰辛苦和困难。礁石挡住了它的去路,它拼搏着,奋勇前进。它冲过了坚硬的礁石,奋勇地向前冲着;它误入了泥泞的沼泽,沼泽贪婪地想将它擒拿,它一跃而起,战胜它,向前冲……最终,它才进入了大海。

  生命如一朵花儿,在泥土中藏着,小虫要来咬它,它坚强地防卫着,钻出泥土后,它努力地向上开着。刚长出几片嫩嫩的叶子,就被一个淘气的孩子摘掉了。“不怕,现来……”终于,它开出了最美的花朵。

  每个人都有一个宝贵的生命。生命,这个饱含真理的词语有太多太多珍贵的含意……

生命的感悟作文 篇2

  我曾经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在河边等待他的恋人,可她却无心欣赏着嫩刘绿草柔水,只想让时间快点过,等不及了,便开始发起了牢骚,突然眼前出现了一个白白发苍苍的老人,对他说:“我知道你想要什么,这是个魔戒指,只要你向右转动,便会让时间加快流动,向左转动,时间就会倒流。”说完,就消失了。

  年轻人想:恋人现在就站在我面前该多好!他一转动魔戒指,恋人柔情的站在他面前。如多他现在成我的妻子该多好!之后他和妻子步入了新婚的`殿堂。有个孩子该多好啊!魔戒指一转几个孩子绕着他嬉欢,嘴里喊着:“爸爸,爸爸!”孩子能快点长大该多好!他再次转魔戒指,她的儿女们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谁也不知道他转动了多少次魔戒指,只是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他已经重病缠身,离死神不远。就在那一霎他明白了,彻底悔悟了,时间多么宝贵,他拼尽全力转动戒指,他还在河边等待着恋人,这时嫩柳,绿水,流水,清风都显得那么有情!

  时间多么宝贵,转瞬即逝。人们吃饭的时候,喝水的时候,睡觉的时候,学习的时候,玩耍的时候,时间已从筷子上,杯子上,枕头边,笔尖上,偷偷的溜走了,时间到底去哪里了呢?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果一个人可以活到100岁,一年有365天,一个人一生就是36500天,人们或许会惊奇,怎么会这么多?可是我们已经活了15年,已经过了5400天,也警示我们还能活31000天,这又是多么恐惧!我们不仅会摸着自己的良心问:我写年我都干了些什么?

  有的人一生碌碌无为,有的人在社会的某个岗位上默默奉献,至于是否要有所作为,还是要靠自己。“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为什么要让这么宝贵的时间都白白浪费了呢?请同学们记住鲁迅的这句话:浪费别人的生命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生命等于慢性自杀。

生命的感悟作文 篇3

  人们都说生命不论长短,都绚烂璀璨。可我一直不懂生命是什么?一天,一件发生在我身边的事让我顿悟生命的真谛。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六,我正在写作业,突然,一只五彩缤纷、异常美丽的花蝴蝶吸引了我。也许这是一只刚飞舞在百花丛中,现在却误入我家的小家伙,它的翩然与轻盈让我动了抓它的`念头,趁它落在我旁边的一朵大丽菊上时,我一伸手就捉住了它。可她挣扎着,极力鼓动翅膀,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正是它这种强烈的求生欲望促使我忍不住展开手放了她,我幻想着她要去和家人团聚,要继续采蜜维持生计。

  生命,生命?是这只蝴蝶为我解了惑:生命饱含珍惜与责任!

  虽然生命短暂,但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爱生命,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生命的感悟作文】相关文章:

对《生命生命》的感悟作文10-12

生命感悟作文|生命感悟 英语作文09-27

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感悟生命作文02-03

作文感悟生命12-08

生命感悟作文01-29

感悟生命-作文01-29

生命的感悟作文01-27

生命的感悟精选作文01-28

生命的感悟作文08-31

生命感悟作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