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感悟为话题的作文

时间:2021-08-07 19:54:03 感悟 我要投稿

以感悟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感悟_450字

以感悟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合起这本书,我不禁思潮起伏。这本《狼图腾》让我彻底颠覆了我对狼的看法,狼,一个神奇的种族。 日记

  ——题记

  在我们汉人的眼里,狼,是凶残的,狡诈的,邪恶的。古籍上对狼的描述,什么狼狈为奸啊,狼心狗肺啊等等。没有一个好听的。而在蒙古人眼里,狼,是他们的图腾,他们的信仰。这同时也激发了我对蒙古这个古老的民族的探究

  蒙古人民是马上的民族,他们天性骁勇善战对自由无限向往,充满野性,崇尚强者之,这同样也是游牧民族的特点。而我们汉人,世世代代以农耕为主,从小受儒家经典所影响,骨子里的野性早已磨灭。到如今,还会有人到田野里疯玩追打吗?没有。

  中国古代的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统治疆域最广,最大的王朝,而这个伟大王朝的建立者,是被古代称为蛮夷的少数民族。它的建立者成吉思汗,凭借着凶猛的蒙古骑兵,征战四方,甚至到了欧洲。这些丰功伟绩竟是由我们的少数民族所创造的。

  无独有偶,美国,几乎每个人都知道的国家,他的建立时间仅仅只有几百年,而中国,则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如今,美国成为了科技强国,而我们中国,也只属于发展中国家。

  在这里,我们应该沉思,我们是不是少了那么一点野性。但是,我并不是说我们的传统礼仪观点有错,我们的传统理念让我们成了著名的礼仪之邦,让我们更加谦虚,勤奋。但如果在加上狼一样的野性,我相信,我们的国家民族的未来会更加璀璨!

  初一:张家瑞

  感悟人生_450字

  伴着一声清脆的婴啼,一个新生命呱呱坠地,同时注定了他要经历尘世万物。

  在人生开始的一瞬间就带了斗争来的人,才是坚强的人生,也只有这种人生才可以对那些黄金养育着的人生哄笑。这种人生好比草,它拥有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否也该有着不达目的不止的力?生命的力量之大,如此如此。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也是短暂的,虚度人生,苍白了少年青发,空自悔恨悲切。短暂的生命虽不能领略世间万物,但在有限的生命力,还是会学到点什么。

  可对那些无视人生的人,又是另一种含义,他们不把人生当一回事儿,肆意地摧残生命,使人生越来越薄弱,导致人生就这么“交代”了,他们的人生真昏暗。无视生命的人,生命亦可无视他们。

  是啊,人会生老病死,但有些人的人生充满热情,他们的人生轰轰烈烈,这种生命才叫极品;而那些只懂得享受人生的人,不懂得感悟人生的人,这种人生叫平淡;而那些无视生命的人,他的一生绝对浑浑噩噩,这种生命叫没用。

  可貌似,有些人的人生好像很没用,但又很成功,这种人生就像金子,在阳光的照耀下会闪闪发光。他有着良好的家世,从他心开始跳动时,他的父母已为他铺好了人生的道路,就算他以后有多么成功,他的人生也是——荒渺的。

  不过,在我看来,人的一生不一定要经过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只要你在生命结束的前一秒看透人生。

  六年级:叶桂艺

  感悟挫折_450字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永远都是坦途,必然会遇到许多大大小小的挫折。挫折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一蹶不振。

  挫折是上帝给你的一次磨练自己的机会,让自己能够有机会反思过去,有机会计划未来。其实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天生的成功者和失败者,只是成功者在挫折里会反思自己的过去,会思索自己的错误;而失败者,就仅仅会怨天尤人,抱怨命运的种种不公。

  音乐巨匠贝多芬,正是在挫折中创造出了一曲《命运》的交响曲;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正是在挫折中创造出了诸多触动人们心灵的作品;我国作家曹雪芹,正是在挫折中创造出了《红楼梦》这本传世不朽的经典……

  挫折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微微笑面对挫折,思索自己的过去和未来,为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正是挫折,让我们放慢脚步去思索自己的人生;正是挫折,让我们懂得去反思自己的过去;正是挫折,让我们懂得了坚强!

  人生没有平坦的大道,是人们一点一点的踏平了它。一帆风顺的人生不是完满的人生,正视人生中的挫折,把它当做磨练我们的的砺石,锤炼自己,激发生命活力。

  其实,挫折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面对挫折,我们不能一蹶不振,我们要正视它,告诉自己只要克服了挫折就会迎来崭新的明天,而不是去逃避它,而不是去怨天尤人感叹命运的不济。

  正确的面对挫折,人生因挫折而精彩!

  辽宁铁岭清河区聂家满族乡中学初二:赖禹莲

【以感悟为话题的作文】相关文章:

感悟为话题的作文12-29

以感悟为话题的作文07-11

以感悟为话题初中作文09-16

以感悟自然为话题的作文08-17

以感悟植物为话题作文05-31

感悟生活为话题作文07-30

感悟善良为话题作文07-30

以人生感悟为话题的作文07-30

感悟美丽为话题的作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