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反思作文

时间:2023-10-08 10:44:03 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活反思作文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活反思作文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活反思作文通用5篇

生活反思作文 篇1

  《小学习作教学“生活教育”实践研究》开题以来,经过课题组老师大胆地实验、研究与探索,到目前为止,呈现出了学生喜欢上作文课、积极交流、乐于表达的可喜局面。课题实验让多数学生的表达欲得到了满足,学生的表达能力明显提高,作文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我觉得,这样的结果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活动中作文并做人

  课题组根据传统节日,结合学校德育活动设计体验活动,为学生的作文积累素材。

  儿童节,课题组的老师组织了全校范围的游艺活动。一年级教室的“水中戏球”,学生屏息凝神,考的是眼疾手快;二年级教室的“吹乒乓球”,学生鼓足了气,争得面红耳赤;三年级教室是最热闹的,“体感游戏”吸引了全校师生,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每个人都想过一把瘾;四年级的教室玩的是“套圈游戏”,教室里不时传来阵阵欢呼声;五年级教室,课题组老师带领学生运乒乓球,师生小心谨慎,心随球动;六年级教室里,老师认真协调,不断提升踢球的难度。在活动中,学生懂得了合作,懂得了谦让。

  端午节,学校请来了老奶奶和外国友人一起包粽子。 老奶奶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学生认真地学着、包着。不管包成什么样,看着自己包的粽子,他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拿到热气腾腾的粽子后,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打开,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有的学生拿着粽子闻了又闻,塞进书包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吃。

  此外,在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节日,课题组的老师总是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中华文化,汲取民族营养,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崇高志向、自强人格和诚信品质。

  在作文训练中,课题组的老师拟选了《开心的一天》《有趣的游戏》《我们的节日》《无法忘记的一件事》《我爱我家》《悠悠粽香》《中秋月儿明》等习作题目,要求学生选择最深入自己内心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身边的小事、细微处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在作文的过程中,学生既写清了这些活动是如何开展的,怎样有趣,又抒发了自己的感情,揭示了自己得到的启示,使写作主题得到升华和深化。在活动中渗透作文教学,强调在生活中学做人,在做人中学写作,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作文的欲望。这样,学生就能在作文中做到自然倾诉,不会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作文内容也更加生动、具体、形象了。

  二、在生活中指导学生写作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可见,写作是生活的反映,只有热爱生活,深入生活,才会有深刻的感受、真实的感悟,才会体验到生活的情趣。我们要尽可能地把生活和作文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学会阅读生活,阅读社会,并在生活中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例如,五年级的《黄果树瀑布》是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的写作特色很鲜明:一是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三是触景生情,写下了作者真实的感受,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笔者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品析文本,进行语言文字的濡染和训练,不仅欣赏黄果树瀑布的美,还欣赏了课文的结构之美、表达之美。于是,在教学细节上,教者要处处注意引导学生遣词造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语言进行内化,让学生习得语言,培养语感。学生写景比较困难,写游记更是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适时组织学生到园博园游玩。

  在游玩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联系《黄果树瀑布》移步换景的表达方式观察:观察点不固定,所观察描绘的景物也不固定,在移动观察点的同时,把所见到的不同景物的特征依次描绘出来。我带着学生逐一观察出景物的各个局部,以浏览为顺序展示景物的全貌。我们先后游览了园博园里的热带植物馆、“农家乐”、“长江畔”,并指导学生把观察点的变化交代清楚,另外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进行描绘,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避免流水账。最后的习作成果不言而喻,大多数学生学会了怎么选材,怎么过渡,怎样前后呼应,怎样描写才生动具体……我想这是因为学生有了先前文本的濡染,进入了真实的情境,有了切身的体验,再加上老师的适时指导,才写出了令人满意的作品。

  三、在分享习作的快乐中体验成功

  在生活中体验快乐,在习作中享受快乐,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习作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过程。学生中出现合作的天才、辩论的.高手,妙语连珠,那么这样的学习活动是快乐而高效的。

  比如,“献宝”(让小作者在学习小组内、班内读自己的习作)活动中,往往会有师生、生生智慧碰撞的火花,学生互相批改,积极合作,就能在别人的习作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在辩论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小作者在呈现及倾听同学的评议,回答同学的质疑中反思、完善自己的习作。

  在分享的过程中,我特别要求小听众:第一要务就是发现同学习作的亮点,评议的时候先谈“我学到了什么”、“我觉得哪里最精彩”,再谈如果是自己,自己会怎么写,让全体学生全程参与,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甄别瑕瑜,修正错误。在此基础上,教师将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张贴在学校的展板上。在这种公开的展示中,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作文的兴趣也更浓了。

  如在写一次活动习作时,笔者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评。一个学生这样评价:“小作者擅长运用拟声词使自己的习作有声有色,更加生动,富有情趣。她的开头写得很有气势,如果在结尾处前后呼应就更好了。”还有的说:“‘又高兴又紧张’,把高兴、紧张的表情和原因写出来,或许会使你的习作更加细腻,更容易让读者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我觉得,作者有的地方是群体的场面描写,有的地方写个人的内心体验,有详有略。这学习了《水》的写法,富有变化,生动形象,如果再加点对观众的描写,作文会更丰富。”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学生在点评和被点评的过程中慢慢获得能力,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四、在畅所欲言中体现真情

  学生的习作不是文学作品,不需要艺术加工,只需用文字来记录生活,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因此,真实的生活、纯真的童趣、真切的儿童言语是学生习作追求的目标。真情才是学生习作的根基和生命。

  然而,在习作指导过程中,有很多时候,教师的指导、修改本想升华学生习作的主题,使内容更丰富,描写更具体,却忽略了学生的本真和童趣。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有些学生认为老师的修改改变了他本来的意思。有些学生按老师的意见进行了修改,但他们觉得那是套话、假话,不再是自己独特的语言。更有甚者,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差。这些指导显然是欠妥的。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老师一味按着自己的生活阅历、理解能力和习惯来规范、指导、要求学生的习作,不仅会令学生的习作缺少个性,使学生对真实的生活缺少兴趣,还会在学生的心里埋下作文即是“编造”的错误观念。这是教师必须尽力克服的。

  以上几点是课题组老师在一年多来总结出的经验,也许并不新鲜,并不独特,却是老师们踏踏实实做出来的。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自由地表达自己,表达生活!

生活反思作文 篇2

  在现代社会,快乐和幸福并不缺少,甚至给人一种俯拾皆是的感觉。然而,当我们俯下身来寻找时,却惊奇地发现,散落满地的原来是一个个迷惑自己的问题和无法突破的障碍。我们甚至觉得,人生就是在逆境中寻找突破,追求理想和快乐。面对那些折磨我们的事儿,我们需要拥有逆境中突破的智慧。

  生活为什么总是不如意,是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吗?

  我为什么难以突破现状,是自己的思维陷入怪圈之中了吗?

  我是在逃避生活的本质,还是已经在理想与现实中迷失?

  我为什么总是自卑、没信心,如何做才能让自己变得更自信?

  当身陷逆境,心生困惑,不满足生活现状时,我们总会不停地思考问题产生的根源,而且还可能积极投入到改变现状的行动中去。几个回合下来,收效甚微,一切都似乎没有太大进展。

  我们陷入了生活泥潭不能自拔,痛苦万分中我们反问自己,生活到底是什么?什么才是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其实,人生就像一杯水洒在地面,本质属于清澈透明、无色无味,而一旦落到地面就会被大地迅速吸收,与土壤融为一体。

  不管我们落在哪块土地上,每个人的人生都会和土壤结下不解之缘。不过,很多人都很难辨清一个真相:自己到底是被土壤吸收,还是自己吸收了土壤?自己到底存在于土壤中,还是土壤存在与自己体内?

  生活的全部就在自己和土壤之间,而很多时候我们却根本无法分清自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模糊的感觉和想辨别清楚现状的欲望让我们不得不去思索、寻找,自己到底是什么,土壤到底在自我生活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一旦我们试着去发现真相,迷惑、混乱、烦恼、压抑、茫然就会随之而来,似乎有一股前所未有的阻力束缚住了自己,无法挣脱,更难以超越。此时我们的生命陷入到逆境之中,而任何希望亮光的出现都会使我们对其充满惊喜、欣慰与渴望。

  然而,一切仍然像土壤的厚度那样,很难让自我辨清和穿越。甚至有时我们会感觉自己的`内心变得一团糟,好像根本不属于自己一样,还有种陷入泥潭的感觉。我们奋力挣扎,然而一切都像在做无用功,没有任何突破。

  这个时候,快乐与幸福荡然无存,一种前所未有的痛苦与迷乱纠缠着自己,既无法掌控,又挥之不去。于是,我们开始在阻力面前思考生活中突破之道:

  我将用什么方法改变自己目前不佳的现状?

  自己必须走出哪些思维怪圈?

  如何在失控中学会驾驭?

  怎样在痛苦中把握幸福?

  自己能否塑造一个更强大的自己?

  是什么在阻止自己前行的脚步?

  是什么让自己陷入了泥潭?

  如何使自己的做事效能更高些?

  如何让弱势的自己变得优秀?

  自己能否成为生命的强者?

  当这些问题都摆在面前时,你是否会觉得自己就像井底之蛙,原来眼前的一切并不是世界的全部。有时,我们会觉得自己就像盲人摸象,所触摸到的并不是一切的真相。眼睛和感觉常使我们的思维陷入偏见之中,所以想认清自我就不能固守一隅,而是应该学着突破思维意识中的束缚,寻找生命中的非常之道。

  对于那些身心陷入困境的人来说,逆境生存智慧就是使其突破困境的非常之道。从逆境智慧中我们会:

  发现自己到底被哪种思维束缚着;

  清楚如何去驾驭失控中的自己;

  明白怎样把握人生的幸福真谛;

  学会如何去塑造一个更强大的自己;

  知道是什么在阻碍自己前行;

  弄清自己为什么会陷入泥潭;

  清楚怎么做才会变得优秀;

  懂得怎样让自己突破局限,并一点点强大起来。

  人生道路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是人生的暂时处境。不管目前的处境是好还是坏,它都充满着各种变数。在面对人生变化时,保持一种淡然的态度,坦然面对自己遇到的一切,并积极为自己创造改变的条件,才能使变化更趋向于自己的内心期望。

生活反思作文 篇3

  生活中最需要自我反省,倘若你在一点自我反省一下,你将更多的,自我反省是不容易的。我此时手中拿着单,脑子里,回的差呢?我呆呆的望着单回以前。

  初一升初二考试前的日子里,我比别人多付出了努力,终于在考试里我超长一举夺魁,坐了初二的把交椅。

  后来又样了呢,俗话说的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我那次,上课不听讲,下课下作业,更不用说比别人更努力了,还跟学习不好整天惹事掺和,老师们见我怕我退步找我谈话,当耳旁风,还老师和我过不去,依旧我行我素,还玩还玩,沾沾自喜,自是,却从放荡中飞逝。

  终于又的'考试来临了,我本可以松松的,我错了,道题都似曾相识,老师们的话,我真是后悔也来。是班主任的那句:“你该好好反省放行了。”更使我难受。

  “叮呤……”铃声把我从思索中拉了回来,我想我确实应该反省了,倘若我课上听讲,题能似曾相识吗?倘若我反省我能堕落到地步吗?想想以前我,再想想的我,我真是变的太快了,我又很庆幸让我失败了,使我反省了,能改过,努力去追回我以前的时光。

  这件事,我了道理:“你若想做,你就经常反省,不要一点就沾沾自喜,自毁前程”朋友请记住生活中最需要反省!

  我最需要快乐。

生活反思作文 篇4

  初中生活是这么的紧张,虽然我还是刚刚从小学过渡到初中的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但是在初中这几个月,我应经深深的体会到了来自几方面的压力了。

  一是从老师那里来的压力,二是从家长那里来的压力,三是从同学那里来的压力。

  在初中都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教师,食堂,图书馆,教师,食堂,图书馆……每天都重复这着三件事,这种规律仿佛是无法打破的,是无法超越的,老师天天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是同学们听的都不想听的话了,但是还是要不情愿的应老师一句:“嗯!”

  至于家长那里,就更不用说了,家长那里的压力是最大的,每次回家,也都重复着三件事睡觉,吃饭,做作业,睡觉,吃饭,做作业……而家长自己则是每天坐在牌桌上指手画脚,而他们还曾想过我们的感受?好不容易放一次假,但是时间基本上被排满了,上午补语文,下午补数学,晚上补英语,就这样,我们就只剩下吃饭和睡觉的`时间了。

  而同学那里则是每天对你“相敬如宾”但是你一旦名落孙山之后,他们便会排斥你,恨不得把你赶出这个学校,当考试考砸了的时候,他们便会投来鄙视的目光,心里暗暗的想着:哈哈,他这么差,以后我就不用被老师骂了,一定是他。而当自己考差了的时候,心里便会想,这次我竟然是倒数第一,他绝对抄袭别人的,要不然我才不会得倒数第一哩!就这样把自己身上的过错推的一干二净。

  初中生活就像是一个调味瓶,如果不小心打翻了这本就不平衡的调味瓶,你便会尝到这其中的辛酸了!

生活反思作文 篇5

  《我的课余生活》是三年级孩子的第一个习作课。作为刚刚正式接触作文的三年级学生,我发现有许多孩子已经对于写作文这件事情产生了畏惧、甚至是排斥的心理。怎样才能使学生由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到爱写作文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以“我”入手,想一想课余我做了些什么,给我感触最深的又是什么。想一想自己在课外,在节假日,在寒暑假里都参与了哪些活动,做了一些什么事情?这样孩子们就会发现,值得我们写的课余生活是非常多的,只要选择自己喜欢写的就可以了。它可能是游戏娱乐,如跳皮筋、踢毽子、跳绳……也可能是家务劳动,如洗衣服、擦地、收拾屋子……还也可能是个人爱好,如小制作、弹琴唱歌……经过这样的回忆过程,孩子们的头脑中就会浮现出一串串相关的事情来。

  二、按照一定顺序把自己想说的内容较为完整地写下来。确定好自己要写的课余生活,怎样把它写下来呢?同学们可以回忆一下曾经学过的课文,如《金色的草地》一课,课文先讲兄弟两个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尽情玩耍的情景。接着写了“我”(哥哥)无意中发现了草地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恢复了绿色;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作者写了自己对草地的`感情。这是按照“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经过——自己的感受”这一顺序来安排材料的。还有《爬天都峰》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

  三、注意用上恰当的词句,反映出课余生活的情趣。写自己的课余生活,要能让别人从中体会到快乐。如《金色的草地》,因为我和弟弟发现“有趣”的蒲公英的开放使草地变色的秘密,就把蒲公英成了我最喜爱的花的理由交代清楚了。习作时,还可以运用从其它课文学习到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总之,希望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会努力地让学生喜欢表达,喜欢写作,喜欢用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