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作文

时间:2024-02-15 13:17:51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端午作文大全(4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作文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作文大全(4篇)

端午作文 篇1

  时间过得真快,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在这个热闹非凡的节日里,我特别喜欢这个节日里的习俗:“吃粽子、挂艾蒿、戴香包。”

  这天早晨,最忙碌的是爸爸,妈妈也很忙碌。爸爸把艾蒿挂在门的左右。我问爸爸:“为什么要挂这种很香的草?”爸爸说:“艾蒿可以祛邪,保家人的平安,因此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挂艾蒿。”

  爸爸买回粽叶糯米、红枣、花生。爸爸把这些东西放在清水里泡了几个小时之后开始包粽子。一片片粽叶在爸爸手里左折右叠,再用细绳把它一层层的缠绕,很快它们变成了一个个精致美的`粽子。没有多大功夫,粽子就包完了。而我在爸爸旁边走边跳的说:“什么时候能吃到粽子?”爸爸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包好了还要放在锅里煮。”煮了几个小时,粽子煮熟了,我一打开锅盖,一阵浓郁的清香扑鼻而来。吃着粽子,我感受到爸爸对家人的关爱,真幸福啊!

  我喜欢端午节,喜欢爸爸包的粽子。

端午作文 篇2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这个时候,各家各户都包好了粽子,准备那一天吃得饱饱的。还有一首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怎么样,这首儿歌好听吧。

  这是奶奶在端午节时教我的歌谣。记得爸爸常跟我说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节对他是一个充满好奇而又充满期待的节日:在初夏那个节日的晚上,剥开一个粽子,满屋飘香,大家围在一起,小孩缠着大人讲那个熟悉但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国战火纷飞,在农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看到自己的国家面临着亡国危运,而他心中的抱负却无法实现,他悲痛欲绝怀抱着石头投向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他就是屈原;渔民划着船,四处寻找他们爱戴的屈原,他们为了让水中的鱼儿不吃掉屈原的身体,就把糯米裹在散发着清香的`竹叶里,投到了江里……每当故事讲到这时,大人们总会指着天空说:“你看,天空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们便会抬起头遥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寻找那颗最明亮的星星。

  我们九江过端午节的方式是:一大早,大家先去买艾叶和菖蒲挂在门口,再贴上红纸。我奶奶还会包粽子,粽子的材料是豆子、板栗、猪肉。吃起来可香了!

端午作文 篇3

  我们那里的风俗,端午节那天是家婆(外婆)屋最大。过去家庭子女多,对于家有“七仙女”的人家,端午节是个补偿和安慰。女儿们都要携女婿和外孙回娘家拜节,女儿多的人家这一天必定人声鼎沸,热闹非常。若无女儿,就是儿子再多,家中也是冷火囚烟,剩下公婆二人冷冷清清。若是有老人长寿,婆婆也是女儿没当出头的,正好婆媳各回娘家,家中关门大吉。

  家婆的荣耀是在女儿为婆家添丁进口,婆家来人“接家婆”。接家婆必须坐轿子,说是“轿子”,也就是两根长竹竿中间捆扎一把竹椅,应该类似于重庆的滑竿,如此而已。竹竿的前后有横杠固定,也是抬轿人搁肩的地方,两人抬起竹竿,中间的椅子因为有了重量下坠,竹竿的柔韧恰好发挥了作用,竹椅便上下起伏,并伴随有节奏的吱呀声。这是家婆第一次过门看新外孙,轿子后还跟着一人,通常是新外孙的舅爷,挑一担竹箩筐,箩筐里不外是孩子的新衣新鞋新袜之类。坐轿子看新外孙这是家婆的专利,也是过去我们那里的一景,若正好赶在端午节,更是喜上加喜,异常闹热。现在公路四通八达,班车多了,小轿车也不稀罕,抬轿子接家婆已是难得一见。

  端午在礼节上则有辞节和拜节。辞节是在端午节的前三天,主要是送猪肉。若是将要新婚,准女婿则要给女家凡能沾上边的亲戚送肉辞节,只要不是结了仇,恩断义绝,哪怕常年不相往来也要送,否则对方争起礼来,这个不亲不疏的亲戚也就走到头了。女家亲戚多的,男方需杀一到两头猪。送肉的人辛苦,接肉的人内心也在叫苦,送来的肉如同下的一道帖子,随礼的钱是要早早地备好了。端午的节候气温已高,肉经不得久放,于是将收到的.肉再赶急赶忙送出去,一天之内一挂肉有的要在数家之间几进几出,烈日下的来来往往,让肉已熏熏然有了气味。

  拜节是在端午节的这一天,小家庭倾巢出动回娘家。刚挂红的鲜桃、绿豆糕等时令鲜果糕点以及烟酒视各自的经济状况而定,扇子却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人家蒲扇即可,讲究些的则有鹅毛扇。盛夏来临,为娘家人送清凉,既富情意也有实惠,正合女儿的身份,真是极好的创意。家婆屋则备有粽子、鸡蛋。鸡蛋已煮熟涂红,一进屋,家婆手里的红鸡蛋就塞进了外孙的怀里。午餐丰盛,肉是女婿们前一天辞节送来的,新蔬是自家菜园的时鲜菜,烟酒也都不缺。家婆外孙、姐妹连襟、郎舅翁婿,人伦之乐,其乐融融,夫复何求!

  端午节的大戏是接龙船,一个村的龙船下河要接受沿河村镇出嫁姑娘的迎接。龙船所去的村镇必定有本村的姑娘,而姑娘的婆家事先得到了消息,鞭炮、香烟与红包已准备妥当。龙船还未进港,守候多时的姑爷们就心急火燎地放起了爆竹,爆竹声此起彼伏,哪条龙船受到爆竹迎接的程度最热烈是很荣耀的事。待船进港靠岸,姑娘姑爷们上船派发香烟红包。烟和红包有专人记账,一是事后大家好分配,二是哪家的姑娘派发了多少数目字,是要回去向其娘家通报和在村中宣扬的,这也是各家的脸面。迎接龙船完毕,各路英雄齐聚,正是风云际会,接下来是龙船赛。龙船竞渡,河面上鼓声号子,风生水起;岸上的人各为其主,呐喊吼叫,地动山摇!哪家的龙船得胜,最高兴得意的还是姑娘,如同娘家的兄弟多压住了婆家的势头一般,连腰板也挺直起来。

  周作人将传统的节日称作民间的娱乐的节日,他说:“一年中让大家有几回饮食娱乐的机会,我想也是很好的,端午就是其一。”在民间,人们在节日里享受的是实用的快乐的生活。如果有人将传统节日当作心灵的仪式,在每年的一些固定的日子里寄托家国之思、个人前途之虑,以及对人生道路和人生观的检讨等等,这也是传统节日作为“纪念日”的别一种作用。

  传统节日如同历史之井、时间之窗、岁月之泉。是鲜活的现实生活连接传统血脉的脐带。

端午作文 篇4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咱们都很开心。屈原投江的故事,流传至今,大家都还是能耳熟能详。而我也因为内心有期待,迫不及待的迎接端午节的到来。

  屈原投江的故事,据说是因为古时候有一个皇帝非常喜欢屈原,而其中有一个大臣忌妒他,那一个大臣就向皇帝一直说屈原的坏话,让皇帝把屈原开除,屈原因此过度伤心,农历五月五日中午在汨罗江投江自杀。屈原投江的故事从古自今流传着,也有悠久的历史了,这个故事在我心中,也一直给我深刻的印象。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也就是农历五月四日,我和妈妈一边包粽子,一边谈天,包着包着,也到晚上了。亲戚朋友全都我家,大家都玩得不亦乐乎,享受着天伦之乐。玩累了,大家就决定留下来住一晚。第二天,也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一早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今天的行程,经过一番讨论之后,终于有个结论了,中午先去看龙舟比赛、下午去溪边玩水、晚上再去吃当地小吃。爸爸说:“既然已经决定好了,那就二话不说,快走吧!”,就这样,开始了一天的.行程。早上咱们开了一小时的车,到的时候刚好中午十二点,咱们就坐在湖边看龙舟比赛,我听到画龙舟的人喊着“加油!”“加油!”非常卖力。我要感谢画龙舟的人给咱们看这么精彩、好看的龙舟比赛。接下来该去一探究竟溪边的景物到底长的怎么样子?到了溪边,果然是景观优美、碧水萦回。这里让咱们身心放松,可以好好的休息。而我和表姐用石头打起“水漂儿”,有趣极了!玩着玩着,到晚上了。咱们一起到夜市吃小吃,我的肚子一直“咕噜”“咕噜”的叫着。当一桌丰盛好吃的菜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迫不及待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大家也都津津有味的吃着、吃完以后,咱们一起逛夜市、买东西,最后一起拍照,为今天,今年的端午节留下一个美好的句点。

  这次的端午节让我非常开心,希望下次也能像这次端午节一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