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作文

时间:2022-07-17 19:14:25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精选粽子的作文七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粽子的作文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粽子的作文七篇

粽子的作文 篇1

  我吃过不少粽子,也常看大人们包粽子,可就是没有亲手包过一次。但是我今天终于可以如愿以偿了。

  包粽子分以下几个步骤:“一、将粽叶展开,在粽叶的中心倒上一些米。二、在米的上面放上一小勺绿豆、花生等作料。三、在作料上放上一块上好的五花肉,在倒上一些米把作料覆盖。四、把粽叶包起来再扎上线。”我按照步骤做了起来。开头那几步并不怎么难,比我想象中还要顺利,可到了最后一步的时候却让我无地自容,因为包粽子也是一门技术。由于我还没有一点经验,所以我包得非常差,不是包成了圆包,就是成了五、六个角的畸形粽子。看看妈妈面前的粽子像小山一样高,一个个有棱有角,再看看自己包的粽子别提心里有多难受了。可是我没有放弃,骨子里的那股牛劲上来了。于是我赶紧向奶奶讨教,之后又继续做下去,虽然做出来的还是不如妈妈的,可是比之前好了很多并给那几个不大美观的粽子做了“整容手术”,

  包好了之后,我就把所有的粽子拿到一个大锅里慢慢煮。那会时间非常的漫长,我不时打开盖子看粽子好了没有,四、五个小时之后粽子终于好了。我找出了我包的超迷你粽子,大口的咬了一口。哗,太香了!我差点也把粽叶一块咬下来。

  今天我学会了包粽子,当我吃上了自己亲手包的香喷喷的粽子的时候心里有说不出的甜蜜和高兴。

粽子的作文 篇2

  今天是端午节。

  因为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所以外婆教我包粽子:先把泡好的糯米和热水煮好的粽叶准备好,再把糯米和香菇 、猪肉、 酱油等一起炒熟备用,接着我就拿起粽叶,手忙脚乱的包起来,但是我技术太差,包了这里漏了那里,包了那里漏了这里,结果,我用了十张粽叶才包完了一个“超级大”的粽子。外婆问我还要不要包,我说:“算了吧,我可不想继续丢人现眼。”

  到了晚饭的时候,爸爸拿着一盘粽子放到餐桌上,并且给了外婆一个最大的粽子,外婆笑眯眯的接了过去,她剥了一层又一层的皮,终于,一个像小番茄这样的“迷你”型小粽子展现在大家面前,我顿时无地自容······

  看来包粽子也是一门技术活!

粽子的作文 篇3

  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纪念屈原的日子。

  今年的端午节,我特别开心因为可以放三天假又可以看龙舟比赛,不过最高兴的是我今天吃到了奶奶包的粽子了。

  每年端午节奶奶都会包粽子给我们吃,今年特别早包好粽子,因为奶奶她知道我想吃,所以特别先包给我吃,我真喜欢奶奶包的粽子。因为奶奶包的粽子里面有香菇、猪肉、虾米等,最重要的是有我最爱吃的蛋黄。包粽子之前要准备很多材料,首先竹叶要先一片一片的洗干净然后晾干,接着要将米炒熟再放入所有的料拌炒,然后细心的将粽叶对折像一个漏斗,将拌炒好的料放进去,最后再将粽叶绑好拿去蒸熟就大功告成了。奶奶说等我长大后,也要教我包漂亮又好吃的粽子呢!

  我一边吃粽子一边看书的时候,妈妈突然问我说:“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我说:“不知道,我只觉得粽子很好吃。”后来妈妈就告诉我端午节的由来,听完了妈妈说的故事让我对端午节有了更深的认识,而奶奶包的粽子很好吃,我要说:“奶奶,谢谢您!”

粽子的作文 篇4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今天,姥姥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就跟姥姥学包粽子。姥姥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姥姥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姥姥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姥姥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姥姥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姥姥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姥姥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然后是捆绳。只见姥姥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二个,第三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绑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厘米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粽子的作文 篇5

  清早,一阵清香把我打醒,我起来一看,原来是棕叶啊!一提到棕叶,我就联想到了粽子。于是,我凑上前去瞧了一瞧。

  “来,看看粽子怎么包。”外婆和蔼地说。我睁大眼睛看,原来棕叶必须要经过热水里浸泡才能包粽子的。“为什么一定要热水浸泡呢?”我不解地问。“为了让它软化,这样包粽子时才不容易破!” 外婆说。

  接下来就该包粽子了吧!只见外婆随手拿起一片棕叶,右手拿叶尖,左手按住梗,一眨眼就把两头装成了三角形形状,再把糯米倒进去。我不禁皱起了眉头:“为什么要这样包呢?”“这样才不容易漏 呀!”外婆细心地为我讲解。外婆拿来一个线团,抽出线把粽子紧紧地绑住,这样就可以紧紧地把糯米包在粽子里了。

  我的手“痒痒”了,就求外婆:“我也要包嘛!”外婆点点头表示答应。我高兴地从温水里拿起一片棕叶,学着外婆的样子包了起来。先把右手拿棕叶尖,左手拿梗,我生怕自己做不好,手忙脚乱地, 手都拿错了方向。外婆急忙把我的手势摆好,然后对我说:“包粽子要点是姿势,更重要的还是耐心。”我听了外婆的话,便用心做了起来。跟着外婆做,再把线缠在粽子上,就很快包成了粽子,等待 着新鲜出炉的粽子。

  一阵清香扑鼻而来,只见外婆端上来两个粽子,我尝了尝外婆做的粽子,软软的、粘粘的,还有棕叶的清香,口里感到十分舒服。再尝尝我做的,味道真是南辕北辙。

  这次包粽子,我做的粽子虽然难吃,但也使我懂得了做事要有耐心。

粽子的作文 篇6

  今天,端午节到了,我和妈妈去x超市买回来四包粽子,我妈妈还买了五谷香莲。

  回到家,妈妈就开始煮粽子,只用了十分钟,香甜可口的粽子就出锅了,我咬了一口,只见里面有甜甜的糯米、有胖胖的花生、还有鲜嫩的玉米粒呢!那味道香香的、甜甜的,可好吃了!

  我喜欢这样的粽子。

粽子的作文 篇7

  夏季的节日丰富多彩,而我对端午节情有独钟。在这个节日里,空气中弥漫着艾叶的淡雅清香与粽子的扑鼻香味,时不时传来锣鼓声和划桨声。再仔细聆听,远处传来汨罗江潺潺的流水声……

  时间后退到公元前278年。

  汨罗江边,矗立着一个人,他就是屈原。他的脸上满是悲愤,几天前,秦将白起攻破楚都,他却无能为力。他的选择是,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善良的人们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原的遗体,用粽叶包裹糯米蒸制成粽子,用线捆好,扔到汨罗江里,说,鱼啊,来吃粽子吧,别吃屈大夫的遗体啊……

  现在,端午节吃粽子成了一个重要的习俗。剥开那层墨绿色的外衣,露出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这就是端午节的味道。

  “艾叶香,香满堂……”儿时的童谣仍在耳旁萦绕。艾叶清雅淡雅,是一味著名的中药;。端午节这天,一棵棵艾草被用象征吉祥的红绳捆成一小扎一小扎。挂在门上。据说,将艾叶挂在门上,既可以辟邪,又可以驱虫。

  走进厨房,沸腾的锅中煮着几颗青鸭蛋。拿起鸭蛋,阵阵艾叶香扑鼻而来。艾叶不愧是端午的主角,处处都弥漫着清香。家乡有个有趣的习俗,端午那天,编织五彩袋,并在里面装个青鸭蛋,挂在脖子上。据说,在中午12点时,谁能将蛋不借助外力立起来,谁就会拥有一年的好运气。

  点雄黄也是端午节的一大习俗。传说,端午是蚊虫出行的时候。在端午时,将雄黄点在额头和耳根后,就能驱逐蚊虫。

  “咚、咚、咚”“加油!加油!”远处的江面上隐约传来声音,走近一看,江面上正在举行划龙舟比赛。两条龙舟在起点上就位。随着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

  龙头的鼓手负责助威,随着有力而有节奏的鼓声,一位位龙舟运动员迅速进入状态。“一二!一二!”他们大声喊着,给自己助威。手上的桨有节奏地划动,让龙舟往前驶去。“加油!”观众席上爆发出热烈的加油声。这似乎是运动员前进的动力,只见他们更加使劲了,龙舟在水面上飞快地前行,啊!近了!离终点近了!冲刺!在到达终点的一瞬间,观众席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划龙舟——端午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空气中弥漫的粽香,清新的艾叶香,划龙舟时的鼓声与观众的加油声,这些都是端午节的味道啊。

【粽子的作文】相关文章:

粽子的作文05-08

粽子的作文12-29

粽子的作文12-28

粽子作文01-24

关于包粽子的作文:包粽子05-10

粽子02-02

描写粽子的作文03-04

粽子小学作文04-10

花样粽子作文05-08

包粽子精选作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