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长城的作文

时间:2022-07-28 12:02:19 长城 我要投稿

【热门】描写长城的作文4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长城的作文4篇,欢迎大家分享。

【热门】描写长城的作文4篇

描写长城的作文 篇1

  登八达岭长城今天,我们去爬八达岭长城。机会难得,我格外兴奋!

  开始爬长城了。我拉起爸爸的手一步两个台阶地往上冲,不一会儿就把妈妈甩在了后面。我神气十足地跑着,风轻柔地抚摸着我,使我感到无比凉快!

  到了第一个烽火台,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到“箭(jiàn)窗”那儿看风景。什么叫箭窗呢?爸爸告诉我:“‘箭窗’是古代打仗时朝外射箭的地方,射手在那里射箭,既看得远,又能够藏身。”瞧,古代人多聪明啊!

  我们继续往上爬。石阶已经铺了上千年,虽然被许多人踩(cǎi)过,却依然坚固。爬着爬着,我发现每隔一段台阶就有一个低于台阶的小沟沟,这是干什么用的呢?爸爸说:“这是泄(xiè)洪用的。遇到大雨,当水快淹(yān)到烽火台时,就会从小沟沟排出去,以免淹到更高处。”古代人真是聪明,竟然能想出这种巧妙的抗洪办法,真是太了不起了!

  终于,我们到了八达岭长城的最高点——“好汉坡”!我真是兴奋到了极点,在上面又蹦又跳,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啊,好舒服啊!我站在“好汉坡”上,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长城,心里不禁感叹道:“这巨龙般的长城,是建造者们花多少工夫才建成的啊!”

  我们在长城上合完影,就下去了。我一边下,一边恋恋不舍地往后看,真希望能再多待一会儿!

  下了长城,我又抬头向上望去。长城依然是那么庄严、古老,它铭(mínɡ)记着千千万万无名英雄的无私奉献!

  汽车停在山脚下,我们顺着石级,快步登上了长城.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高大坚固.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供了望和射击用. 城墙顶上,每隔几百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老师告诉我们,这是烽火台,也是士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抚摸着墙上的条石,我想起了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那数不清的条石方砖,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艰难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浩大的工程,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描写长城的作文 篇2

  今天,我终于来到我心目中的万里长城啦!我仔细地观察了北京长城,想找找与我们临海长城的不同,看看它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它真有几个特别的地方。

  第一点,长城的外沿有两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眺望口和射口,供我们打仗射击用。

  第二点,长城上的城台有些是有盖的,有些是没有盖的,没有盖的`城台叫烽火台,我说烽火台的功能是用来眺望的,相互之间传递信息用的,比如说,有敌人来的时候,有一万人放一炮,有两万敌人就放两炮,两个烽火台之间就能传递补信息。

  第三点,我发现了长城上有一个很神奇的东西,有很多从长城里伸出的来石头管子,我问爸爸,这个是不是古代用来排水用的。底下还有一个长方形的石盘。一边还有一个像漏斗一样的东西,我猜想这个是不是下水道啊,我想明白了,这就是古代的防雨工具和排水道。

  第四点,长城是一块块大大的石砖做的,爸爸问我一个问题,这长城为什么是一边高一边低的,我想了想也没有想明白,爸爸告诉我,高的一边是抵挡匈奴的,不然,低的一面朝北面的,我们汉人就会被匈奴的箭给射死了。

  第五点,我最好奇的,就是古代的时候没有起重机、没有汽车、没有拖位机,这大巨大的石块是怎么被拉到这高高的山上呢。妈妈告诉我,修这条万里长城的时候,有很多老百姓被拉来当工人,没饭吃,还要没日没夜地干活,后来就活活累死在这长城上,最后,他们身体就埋在这长城里了。我听了之后,心里酸酸的。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从长城上走下来,课文上说,这长城啊,它在崇山峻岭之间盘旋着,就像一条长长的龙,一共有一万三千多里,也就是说,爬完了万里长城,你就等于走出了北京城。我觉得课文里说得确实与我看到的是一模一样!

描写长城的作文 篇3

  长城,是不同时期的古代中国的为抵御不同时期的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虎山长城,跨越北京、天津、青海、山东、内蒙等15个省市自治区,总计有43721处长城遗产。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与******、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同时,长城于1987年12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xx年7月7日,长城成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它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长城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我国的“国山”泰山、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20xx年4月18日联合公布,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个县域,总长度为8851。8千米。总长度为8851。8千米的明长城包含人工墙体6259。6千米,壕堑359。7千米,天然险2232。5千米。现在北京市延庆县的八达岭长城是保护的最好的部份,也是最陡峭的部份,还是客流量最多的。

描写长城的作文 篇4

 长城修筑的历史悠久,工程雄伟浩大,是世界少有的奇迹。长城东西南北交错,绵延伏于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它好像一条巨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3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现在我国新疆、 甘肃、 宁夏、 陕西、 内蒙古、 山西、河北、北京、 天津、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峰火台的遗迹。其中仅内蒙古自治区的长城就达3万多里。

  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关”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折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而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秦始皇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除运土、运砖可以用毛驴、山羊能爬山的牲畜外,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见,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

  万里长城的工程量,据粗略估计,仅以明朝修筑为例,若将其砖石、土方用修筑一道厚1米、高5米的大墙,可环绕地球一周有余。如果用来铺筑一条宽5米、厚35厘米的马路,那就能绕地球三四周了。如果把所有朝代所修的总计10万里来计算,则这道长墙可绕地球十几周,这条马路,可绕地球三四十周。

  “因地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把它肯定下来,司马迁把它写入《史记》之中。以后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非曲直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选择在“四顾要之处”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地形,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有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收“易守难攻”之效。在辽宁境内,明代辽东镇的长城有一种

  叫山险墙、劈山墙的,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 了。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了.长城,作为一顶伟大的工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

【描写长城的作文】相关文章:

描写长城的作文:长城04-15

描写长城的作文10-30

描写长城的精选作文12-19

描写长城作文08-24

描写长城的精彩作文02-28

描写北京的长城作文05-21

关于描写长城的作文11-19

描写著名长城的作文11-29

描写长城的作文【热门】12-20

描写长城的作文【精】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