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变化的作文

时间:2022-08-25 06:03:14 变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关年俗变化的作文

  红彤彤的对联、喜艳艳的门神、热腾腾的团圆饭、乐融融的全家福……这就是中华民族悠久的灿烂的春节民俗文化。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年俗变化的作文,一起来看看有什么变化吧。

有关年俗变化的作文

  有关年俗变化的作文1

  记得小的时候, 有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每逢过年的时候周围的景象总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从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门神、福字、年画、窗花、灯笼,到街面和庙市上摆各式各样的年货,从小孩子穿上整洁的衣服,满街乱跑放鞭炮,到成年人的舞狮耍龙,夜晚的礼花、戏曲表演等,都营造着欢乐的节日气氛。这中间,饱含着人们期盼幸福的心理,也表达着集体团结向上的精神。所有这些,不仅是平日里难以见到的,而且与平日的生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状态。而现在的过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极大的丰富,平时的日常穿着、及饮食与节日期间反差已经不那么明显了。现在天天像是过年,人们对于春节在物质享用上没有了太大的期待,转而追求休闲娱乐等精神上的.放松。

  在年俗中,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人们之间的相互拜年。这是人们相互之间加强交流的方式之一,而今这一方式发生了不小的改变。在正月初二这一天,在J县农村里必须的活动便是“拜年”,每一家的第二代当家人将会带着自己家族的男性的儿孙们,到各个亲朋好友家去拜年。这种形式的拜年是为了加强和邻里之间的人际关系,感谢邻里一年来对自己家人的帮助,并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加强这种互助的邻里关系。传统性的拜年,往往主要是是基于地缘或是血缘因素而进行的。在同一个地方的乡亲父老或是家族内部人员之间是一个熟人的社会,人们在过年期间,在同一个时间内大家相互的“串门”都会道一声“新年快乐”。这是一种,面对面的加强人际关系的方式。近年来,中国电讯事业发展很快,电话开始普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人们,便转用既快捷又省事的电话或是短信形式的拜年手段,人们在过年时的拜年形式越来越走向了现代化。而且由于现代城市社区分化与个人主义的盛行,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的自由化与功利化,于是出现了现代形式的拜年主要是基于业缘群体――如同一单位的人相互性拜年、或是同一单位的人统一组织起来向领导去拜年,大家都有着长远的利益打算。

  在传统年俗中,人们十分的注重各种各样的祭祀及礼仪禁忌。如在家乡农村当中初五这一天有“过破五”和“送穷”习俗。但在现代社会中,过节的重点更加偏向于人们为了未来的提升或是为了商业的销售,在现代化的趋势下,春节这一民俗事项也逐步地由“为庆贺丰收而行”变为“简单的为逐利而行”,节日给人以物质消费和精神享受的这层含义不断地增长着,而原先的祭祀祷祝性质则日益呈现淡化趋势。

  现在,每逢过年的时候,年轻人群体越来越喜欢追求自己家的过年特色。譬如,人们不再相信以前所讲究的过年期间必须敬神,必须给包括灶神、财神、福神在内等神仙磕头的民俗,不再需要遵守不能下午到亲戚家拜年的民俗约定。在传统的春节习俗中,从腊月初八即腊八粥的准备开始,人们就进入了春节一直到二月二龙抬头才结束,冗长的节日,在农业社会中是典型的冬闲时的需求。而自从进入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中,人们的时间观念在不断的增强,由于现实的工作的需要,人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提前结束自己的春节假期。

  有关年俗变化的作文2

  20xx年已经过去,但在大多数人心里,这一年还未翻过,它的最后一页应该是兔年除夕夜。这一心态源于春节这一古老的节日,在与“国际接轨”的今天依然散发着无可比拟的文化号召力。

  但不少有着怀旧情结的人却发出感叹:手写的春联如今成了印刷品;家里做年糕、糍粑时的腾腾热气已化作商场超市的熙攘人流;熬夜守岁的人越来越少……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虽然在不断蚕食着浓浓的年味。但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集结点,春节依然是所有中国人的心灵归宿。

  小时候关于年味的回忆,是从腊月二十三那天大铁锅的肉香味开始的。

  “那天是‘小年’,吃上一顿难得的丰足晚餐后,母亲会将灶台边一张写着‘灶君神位’已经熏得发黑的红纸条扯下,念念有词地烧掉,说是将执掌一家人一年伙食的.灶神送上天。而除夕这一天,一张新的红纸会贴在灶台边,名为‘请灶神’。”秦武明说。

  当小年刚过,嘴里的肉味还未消散,秦武明会和几个兄弟姐妹早早起床,与母亲一道翻箱倒柜地打扫卫生。因为“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意味着“除旧迎新”,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年味最浓烈的时刻,则是除夕和大年初一。那种相当隆重的仪式,依然烙在李青的人生记忆里。“除夕这一天,父亲会在家中摆上祭案、祭品,点上几炷香。青烟缭绕的堂屋内,几代人排资论辈向已故祖先的牌位下跪祈愿。大人们的脸上满是虔诚表情,而孩子们更惦记的,是稍后诱人的年夜饭和口袋里的鞭炮。”

  家中一年来最丰盛的菜肴,摆在了除夕夜的饭桌上。平日里寡淡的饭菜,让还是个孩子的向建亨总忍不住多嚼几块肥肉,但肠胃适应不了突然的油腻,结果就是年年除夕得拉一回肚子。

  年夜饭后,家族里的老老少少就在篝火边守岁,孩子们围着老人听故事,年轻人则扎堆拉起家常。夜深,人们都努力撑着眼皮驱赶睡意,人们都相信,守岁能守到来年的财富、健康和吉祥。

  天刚蒙蒙亮,在家门口守候已久的秦武明和父亲便燃放挂在竹竿上的鞭炮,噼噼啪啪的响声在村子的各个方向此起彼伏。“常常是天还没亮,就有人开始放鞭炮了,叫‘抢头炮’,争先求个吉利。”

  小睡后吃过早饭,李青说他会迫不及待穿上码在床头的新衣,和大人一道走街串户拜年。“熟人见面,要互道‘恭喜发财’或‘过年好’。孩子向长辈拜年,要鞠躬作揖,上衣的口袋就会被塞进红纸封好的压岁钱。”

  向建亨说,那时的年初一到十五,除了拜年,他最喜欢的是到处闲逛,观看搭台上演的彩调、渔鼓。

  春节的形成发展,与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生活有莫大关系。春播秋收,春节是一轮生产生活的结束,也预示着新的一年开始。在这个以辞旧迎新为主题的节日里,人们在衣食住行上呈现出独有的状态,以表达对来年的祝福和企盼,经不断的发展和固化,形成了春节传统习俗。

  也正是这些年俗,营造出浓浓的春节氛围,让过年充满喜庆、情趣与魅力。

  长期以来,国外诸多节日文化的引入,对我们的传统年节产生巨大冲击。这些以物质享受为主的西方节日的兴盛,迎合了现代生活中人们主张个性化又喜好多元化的倾向,这些因素,让人们对春节的传统的风俗民情、深层的春节文化逐渐淡忘。

  虽然春节依旧在,但很多人在春节中只是走走形式,并未留意春节民俗这样的文化遗产的流失。

  如今,繁复的春节习俗传承最多的还是团圆的年夜饭和拜年。但即便是这两个依旧坚挺的年俗,在形式上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家庭把年夜饭搬到了酒店,方便快捷却千篇一律的短信拜年语取代了登门的问候和祝福。

  在徐赣丽看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一些扎根农业社会的传统年俗跟不上时代脚步而发生改变是必然的。

  与其说是人们遗忘了年俗,不如说是有些年俗无法适应社会而退出历史舞台。

【年俗变化的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年俗作文09-16

家乡的年俗作文01-27

家乡的年俗作文精选01-29

年俗传统作文02-03

家乡的年俗作文02-19

家乡的年俗作文范文02-03

写家乡的年俗作文02-03

家乡年俗作文6篇09-16

家乡年俗作文5篇09-29